颜色的测定(色度)
化学试剂-色度测定通用方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术语和定义
黑曾单位 Hazen units 每升含有1 mg 以氯铂酸(H₂PtCl6) 形式存在的铂和2 mg 六水合氯化钴(CoCl₂ ·6H₂O) 的铂-钴溶 液的色度。
方法原理
一定的比例将氯铂酸钾、六水合氯化钴和盐酸配成水溶液(铂-钴标准溶液),所得溶液的 色调与 待测样品的色调在多数情况下是相近的,用目视法比较样品与铂-钴标准溶液,可得 出样品的色度。
5、500黑曾单位铂-钴标准溶液的制备 称取1.000 g 六水合氯化钴、1.245 g 氯铂酸钾(按6.1.4.1测得的结果对称取的量进行相应的修 正), 置于烧杯中,用100 mL 盐酸和适量水溶解,移至1000 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1 cm 吸收池、以水作参比用分光光度计按表1规定的波长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其值应在表1所 列范围之内。 表1500黑曾单位铂-钴标准溶液吸光度允许范围
式中: N——欲配制的稀铂-钴标准溶液的黑曾单位数。 稀铂-钴标准溶液应在使用前配制。
测定方法
将待测样品注入比色管中,在白色背景下,沿比色管轴线方向用目测法与规定黑曾单位的同体积 铂-钴标准溶液比较。
波长/nm 430 455 480 510
吸光度 0.110~0.120 0.130~0.145 0.105~0.120 0.055~0.065
注:500黑曾单位铂-钴标准溶液置于具塞棕色瓶中,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年。
6、稀铂-钴标准溶液的制备
配制100 mL 所需黑曾单位的铂-钴标准溶液应量取500黑曾单位铂-钴标准溶液的体积(V), 数值 以“mL” 表示,按下式计算:
仪器
1、 一般实验室仪器。 2、 比色管的容积50 ml 或100 mL, 刻线高度不得小于100 mm, 平底。一套比色管的玻璃颜色和刻 线高度应相同。 3、分光光度计应符合GB/T 9721的规定。
水的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测定—水中色度的测定(理化检验技术)

(二)、水中色度的测定
以铂钴标准比色法测定生活饮用水色度(GB/T 5750.4-2006)为例。 1、原理 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制成与天然水黄色色调相同的标准系列,与水样目视比 色测定。规定1L水中含有1mg铂(以(PtCl) 2-形式存在)和0.5mg钴时所具有的 颜色为1度,并作为色度的通用单位。本法最低检测色度为5度。
(二)、水中色度的测定
1度 规定1L水中含有1mg铂[Pt,以(PtCl6)2-形式存在]所具有的颜色为1度,并作为色度
的通用单位。 标准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规定: 生活饮用水色度不超过15度,不得呈现其他异色。
(二)、水中色度的测定
水中色度的测定方法
测定方法
铂钴标准比色法 铬-钴比色法 稀释倍数法
(一)概述 • 色度,是指水中的溶解性物质或胶体状物
质所呈现的类黄色乃至黄褐色的程度。
一般水体的颜色是光与水 作用的结果
随着污染物的不同呈现不 同的颜色
水体富营养化
1999年5月15日,上海外滩赤潮
水的色度有两种表示方法:“表色”和“真色”。 • 表色是指对水样不做处理测定的色度,它是由水中悬浮 物和可溶性有色物质产生的颜色。 •真色是指去除水中悬浮物后测得的色度,它是由水中可 溶性有色物质产生的。通常所说的色度指的是真色。
铬-钴比色法
• 称取K2Cr2O7 0.0437g和硫酸钴(CoSO4.7H2O)1.000g溶于少量 纯水中,加入0.5ml H2SO4,混匀后用纯水定容至500ml,此标准 溶液色度也为500度。
• 除了用稀盐酸(1+1000)代替纯水稀释标准色度例外,其余与铂钴 比色法相同。
稀释倍数法
原理 • 物质的颜色与其浓度成正比。 • 对水样进行稀释,将稀释至刚好不能察觉出颜色时的稀释倍数,作
(水质分析)色度的测定

(4)可用重铬酸钾代替氯铂酸钾配置标准色列。方 法是:称取0.0437g重铬酸钾和1.000g硫酸钴( COSO4·7H2O),溶于少量水中,加入0.50mL硫酸 ,用水稀释到500mL。此溶液的色度为500度。不40、45、50、60、70度。密塞保存。 (2)水样的测定
1)分取50.0mL澄清透明水样于比色管中,如水样色度较大 ,可酌情少取水样,用水稀释至50.0mL。
2)将水样与标准色列进行目视比较。观察时,可将比色管 置于白瓷板或白纸上,使光线从管底部向上投过液柱,目光 自管口垂直向下观察,记下于水样色度相同的钴铂标准色列 的色度。
3、数据处理
色度(度)=A *50/B
{式中:A——稀释后水样相当于钴铂标准色 列的色度; B——水样的体积(mL)}
6、注意事项
(1)pH值对色度有较大的影响,在测定色度的同时 ,应测量溶液的pH值。
(2)如水样混浊,则放置澄清,也可用离心法或用 孔径为0.45um滤膜过滤除去悬浮物,但不可用滤纸 过滤,因滤纸可吸附部分溶解于水的颜色。
(2)溶于100mL水中,加100mL盐酸.
(3)用水定容到1000mL。此溶液色度为500度 ,保存在密塞玻璃瓶中,存放在暗处。
2、实验步骤
(1)标准色列的配制 1)向50mL比色管加入0、0.50、1.00、2.00、2.50、3.00
、3.50、4.00、4.50、5.00、6.00、7.00ml钴铂标准溶液。 2)用水稀释至标线,混匀。各管的色度依次为0、5、10、
1.2 稀释倍数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 。 两种方法应独立使用,一般没有可比性。 样品和标准溶液的颜色色调不一致时,本标准不适用 。
色度检测标准

色度所谓色度是指含在水中的溶解性的物质或胶状物质所呈现的类黄色乃至黄褐色的程度。
溶液状态的物质所产生的颜色称为“真色”;由悬浮物质产生的颜色称为“假色”。
测定前必须将水样中的悬浮物除去。
通常测定清洁的天然水是用铂钴比色法。
此法操作简便,色度稳定,标准色列如保存适宜,可长期使用。
但其中氯铂酸钾太贵,大量使用很不经济。
铬钴比色法,试剂便宜易得。
方法精密度和准确度与铂钴比色法相同,只是标准色列保存时间较短。
3.1 铂钴标准比色法3.1.1 测定范围本法最低检测色度为5度,测定范围5~50度。
即使轻微的浑浊度也干扰测定,故浑浊水样需先离心使之清澈,然后取上清液测定。
3.1.2 方法提要用氯铂酸钾和氯化钴配成与天然水黄色色调相同的标准比色列,用于水样目视比色测定。
规定每升水含有1mg铂和0.5mg钴所具有的颜色作为一个色度单位,称为1度。
3.1.3 试剂3.1.3.1 铂钴标准溶液:称取1.246g氯铂酸钾(K2PtCl6)t 1.000g氯化钴(CoCl2·6H2O),溶于100mL纯水中,加入100mL盐酸,用纯水定容至1000mL。
此标准溶液的色度为500度。
3.1.4 仪器、设备3.1.4.1 50mL成套高型具塞比色管。
3.1.4.2 离心机。
3.1.5 分析步骤3.1.5.1 取50mL透明水样于比色管中。
如水样浑浊应先进行离心,取上清液测定。
如水样色度过高,可少取水样,加纯水稀释后比色,将结果乘以稀释倍数。
3.1.5.2 另取比色管11支,分别加入铂钴标准溶液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和5.00mL,加纯水至刻度,摇匀。
配成的标准色列依次为0,5,10,15,20,25,30,35,40,45和50度。
此标准色列可长期使用,但应防止此溶液蒸发及被玷污。
3.1.5.3 在光线充足处,将水样与标准色列并列,依白纸为衬底,使光线从底部向上透过比色管,自管口向下垂直观察比色。
水质 色度的测定

水质色度的测定水质是指水体中各种物质的性质和数量的总体反映,同时也是衡量水体是否适合人类和动植物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重要参数之一。
水质指标繁多,其中色度是衡量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水质检测中常用的一种参数。
一、色度的概念色度是水中杂质、有机物、胶体等导致水体颜色不均匀、浑浊的程度,通常用单位长度的水中游离或着色物质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对光的阻挡程度)来表示。
色度与水呈现的自然颜色关系密切,自然水体的颜色从无色透明到淡绿、淡橙、淡褐等各种不同的颜色都存在,因此不同颜色的水体所对应的色度值也不同。
二、色度测定原理及方法在色度的测定中,常用的方法是比色法,其原理是通过加入相应的试剂,使样品中的着色物质转化为带有特定颜色的化合物,再与标准液进行比色,从而得出样品的色度值。
1.试剂的选择为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采用标准试剂。
目前常用的试剂有硫酸钾铬(VI)、乙酰丙酮一硝酸鉀、二氯二苯酚等。
2.标准曲线的绘制在比色法中,需要先绘制一条标准曲线,以确定未知样品的色度值。
标准曲线的制备方法:选取不同浓度的标准品,与相应浓度的试剂混合后,通过比色的方法测定吸光度,然后将吸光度与标准品的浓度进行对应,得出标准曲线。
3.样品的处理将样品加入适量试剂后,在一定时间内搅拌均匀,然后放置定时沉淀,控制样品的处理时间和温度。
4.比色测定将样品溶液与标准品通过比色,利用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测定吸光度,然后利用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的色度值。
三、色度测定的应用色度的测定是水质检测中最常用的指标之一,色度值与水体的颜色变化存在着很好的相关性,因此能够较真实地反映水体杂质、有机物、胶体等含量的相对变化,诊断水体的污染程度和水质变化。
1.用于消毒副产物的监测在饮用水消毒过程中,氯气和次氯酸钠是常用的消毒剂,但同时也会生成有害的消毒副产物,如致癌物质三卤甲烷、四卤甲烷等。
这些副产物的含量与水中的有机物数量有关,其测定往往以色度作为指标。
分光光度法用于试样色度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用于试样色度的测定
试样色度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原理:黄度指数可定量地描述式样的颜色,用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测定并计算试样的黄变度,从标准比色液的黄变度-铂钴色度号的标准曲线查得试样的色度号,以铂-钴色号表示结果。
(注:黄变度为标准比色液与水的黄度指数的差值。
)
试剂:铂-钴标准比色液在0到30号范围内配制不少于10个色号的标准比色液。
仪器:分光光度计、比色皿:厚度1cm、比色计
操作步骤:
(1)在1000ml容量瓶中将1.00g六水合氯化钴和1.245g铂酸钾溶于水中,加100ml盐酸溶液,定容至刻度,混匀。
配制成标准比色母液。
(500色度号)
(2)用移液管将标准比色母液2ml,5ml,7ml,10ml,12ml,15ml,17ml,20ml,22ml,25ml,27ml,30ml,分别移于5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配成2,5,7,10,12,15,17,20,22,25,27,30,铂-钴色度号的标准铂-钴对比溶液。
(3)调整分光光度计(空皿放入参比池,水放入样品池)使透光度为100%,测试并计算水、标准比色液及样品的透光度和黄变度:以标准比色液的铂-钴色号为横坐标,对应的黄变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根据式样的黄变度,由标准曲线查出样品的色度号。
耀华仪器提供多种型号分光光度计及各种化学试剂,如有需要请来电咨询。
色度检测方法

稀释的方法:试料的色度在50倍以上时,用移液管计量吸取试料于容量瓶中,用光学纯水稀至标线,每次取大的稀释比,使稀释后色度在50倍之内。
将样品采集在容积至少为1L的玻璃瓶内,在采样后要尽早进行测定。如果必须贮存,则将样品贮于暗处。在有些情况下还要避免样品与空气接触。同时要避兔温度的变化。
3.5步骤
3.5.1试料
将样品倒入250mL(或更大)量筒中,静置15min,倾取上层液体作为试料进行测定。
3.5.2测定
将一组具塞比色管(3.3.2)用色度标准溶液(3.2.3)充至标线。将另一组具塞比色管用试料(3.5.1)充至标线。
1.2稀释倍数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地面水和工业废水。
两种方法应独立使用,一般没有可比性。
样品和标准溶液的颜色色调不一致时,本标准不适用。
2定义
本标准定义取自国际照明委员会第17号出版物(CIE publication No.17),采用下述几条。
2.1水的颜色
改变透射可见光光谱组成的光学性质。
2.2水的表观颜色
4.5步骤
4.5.1试料
将样品倒入250mL(或更大)量筒中,静置15min,倾取上层液体作为试料进行测定。。
4.5.2测定
分别取试料(4.5.1)和光学纯水(4.2.1)于具塞比色管中,充至标线,将具塞比色管放在白色表面上,具塞比色管与该表面应呈合适的角度,使光线被反射自具塞比色管底部向上通过液柱。垂直向下观察液柱,比较样品和光学纯水,描述样品呈现的色度和色凋,如果可能包括透明度。
色度检测作业指导书

色度检测作业指导书1.试剂及其配制1.1 光学纯水:将0.2μm滤膜(细菌学研究中所采用的)在10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中浸泡1h,用它过滤250mL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弃去最初的250mL,以后用这种水配置全部标准溶液并作为稀释水。
1.2 色度标准储备液,相当于500度:将1.245±0.001g 六氯铂(Ⅳ)酸钾(K2PtC16)及1.000±0.001g六水氯化钴(Ⅱ)(COCl2·6H2O)溶于约500mL水(1.1)中,加100±1mL盐酸(ρ=1.18g/mL)并在1000mL的容量瓶内用水稀释至标线。
将溶液放在密封的玻璃瓶中,存放在暗处,温度不能超过30℃.本溶液至少能稳定6个月。
1.3 色度标准溶液:在一组250mL的容量瓶中,用移液管分别加入2.50,5.00,7.50,10.00,12.50,15.00,17.50,20.00,30.00及35.00mL储备液(1.2),并用水(1.1)稀释至标线。
溶液色度分别为:5,10,15,20,25,30,35,40,50,60和70度。
溶液放在严密盖好的玻璃瓶中,存放于暗处,温度不能超过30℃。
这些溶液至少可稳定1个月。
1.4 重要仪器1.4.1 常用实验室仪器和以下仪器。
1.4.2 具塞比色管,50mL。
规格一致,光学透明玻璃底部无阴影。
1.4.3 PH计,精度±0.1PH单位。
1.4.4 容量瓶,250mL。
2.测定步骤2.1试料将样品倒入250mL(或更大)量筒中,静置15min,倾取上层液体作为试料进行测定。
2.2 测定将一组具塞比色管(1.4.2)用色度标准溶液(1.3)充至标线,将另一组具塞比色管试料(2.1)充至标线。
将具塞比色管放在白色表面上,比色管与该表面应呈合适的角度,使光线被反射自具塞比色管底部向上通过液柱。
垂直向下观察液柱,找出与试料色度最接近的标准溶液。
如色度≥70度,用光学纯水(1.1)将试料适当稀释后,使色度落入标准溶液范围之中再进行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