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及工艺指标
三宁化工合成氨及尿素生产工艺

三宁化工合成氨及尿素生产工艺引言合成氨及尿素是化工行业中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农业、化肥、医药等领域。
三宁化工是一家专业从事合成氨及尿素生产的企业,本文将对三宁化工的生产工艺进行全面、详细、完整的探讨。
三宁化工的生产工艺合成氨生产工艺合成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广泛用于制造氨水、硝酸、尿素等产品。
三宁化工采用催化剂法进行合成氨的生产。
原料准备1.氮气:三宁化工从空气中提取氮气,并经过精炼处理,以提高氮气的纯度。
2.氢气:三宁化工采购工业级氢气,并进行脱水处理,以去除水分。
反应装置1.合成反应器:三宁化工使用高压合成反应器进行合成氨反应。
反应器内部设置合适的催化剂床层,提供反应所需的催化剂。
反应过程1.氮气与氢气进入合成反应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
2.反应生成的氨气通过冷凝器冷却,转化为液氨。
3.液氨经过分离器分离出未反应的氮气和氢气,未反应的氮气和氢气循环使用。
尿素生产工艺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氮肥,也是合成氨的重要衍生产品。
三宁化工采用碳酸铵法进行尿素的生产。
原料准备1.合成氨:三宁化工使用自身生产的合成氨作为尿素生产的原料。
2.二氧化碳:三宁化工购买工业级二氧化碳,并进行净化处理,以提高二氧化碳的纯度。
反应装置1.尿素合成反应器:三宁化工使用高压尿素合成反应器进行尿素的合成反应。
反应器内设置合适的催化剂床层,提供反应所需的催化剂。
反应过程1.合成氨与二氧化碳进入尿素合成反应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
2.反应生成的尿素液体经过蒸发器进行蒸发,除去水分。
3.蒸发后的尿素液体通过结晶器进行结晶,形成尿素颗粒。
4.尿素颗粒经过干燥器进行干燥,去除余留的水分。
5.干燥后的尿素颗粒通过分级器进行分级,得到符合要求的尿素产品。
三宁化工的质量控制为了确保生产的合成氨和尿素符合质量标准,三宁化工采取了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
1.原料质量控制:三宁化工对采购的氮气、氢气、二氧化碳等原料进行严格的检验,确保原料的纯度和质量符合要求。
co2气提尿素工艺

• 2.1.4循环系统 • 来自气提塔底部的尿素——甲铵溶液,经过气提塔的液位控 制阀减压到0.25—0.35MPa,溶液中41.5%的二氧化碳和69%的 氨得到闪蒸,并使溶液温度从170℃降到107 ℃,气液混合物进 入精馏塔顶,精馏塔上部为填料塔,起着气体精馏作用,下部为 分离器,经过填料段下落的尿素——甲铵流入循环加,用 0.4MPa蒸汽加热,温度升高到141℃,甲铵进一步分解,而后进 入精馏塔下部的分离器分离,尿液经控制阀流入闪蒸槽,气体上 升到精馏塔填料段与顶部溶液逆流传质传热后的气体导出精馏塔, 送到低压甲铵冷凝器,与解吸、水解的回流液、并流向上进行吸 收,吸收时产生的热量,被低压甲铵冷凝器中的低调水带走,此 低调水经低压甲铵冷凝器循环水泵送低压甲铵冷凝器循环冷却器 冷却,汽液混合物从浸没式低压甲铵冷凝器上部溢流到液位槽底 部导出,经高压甲铵泵升压到14.1MPa以上,送入高压洗涤器顶 部,高压甲铵泵为往复泵,采用变频调速调节甲铵流量,液位槽 分离出的气体,经减压阀减压与回流槽尾气去常压吸收塔进一步 回收气相中的氨。吸收液用常压吸收循环泵加压部分循环,部分 经排气筒去氨水槽。
3#4号尿素工艺介绍
然后经过高压冷凝器再返回合成塔,不冷凝的 惰性气体和一定数量的氨气,自高压洗涤器, 减压后排出系统,进入低压吸收塔吸收后直接 放空,甲铵吸收冷凝的热量被管间调温水冷却 水带走,调温水冷却器调节到110-120℃,经 高压洗涤器循环水泵循环使用。 从合成塔至高压洗涤器管道,除设由安全 阀外,还装有分析取样阀,通过对气相的分析, 测得气相中氨、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含量,从 而可以判断合成塔操作是否正常。
3#4号尿素工艺介绍
• 塔底液位控制在80%左右去低压系统,以防止二氧化 碳气体随液体流入低压分解工段造成低压设备超压, 从气提塔顶排出的180—185 ℃的气体,与新鲜氨及 高压洗涤器来的甲铵在14.1MPa下混合一起,一起进 入高压冷凝器上部,高压冷凝器是一个管壳式换热器, 物料走管内,管间走水,用于副产蒸汽,根据付产蒸 汽压力的高低,可以调节氨和二氧化碳的冷凝程度, 但要保留一部分气体在合成塔内冷凝,以便补偿在合 成塔内甲铵转化为尿素所需热量,以达到自热平衡, 从合成塔顶排出的气体,温度183℃左右进入高压洗 涤器,在这里将气体中的氨和二氧化碳用加压后的低 压吸收段合成塔 高压冷凝器 • 操作压力13.8-14.4MPa 操作压力13.814.5Mpa • 操作温度(顶)180-183℃ 操作温度167 ℃ • 出口氨碳比 3.0-3.5 水碳比0.4~0.6 • 付产蒸汽压力 0.35-0.55Mpa(绝) • 塔内液相氨碳比 2.9-3.5 • CO2转化率 55-59% • 防腐空气(v﹪)0.5—0.8﹪(体积)
尿素国家标准最新标准

尿素国家标准最新标准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肥原料,也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
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质量和安全,国家对尿素的生产和使用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以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本文将对尿素国家标准的最新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尿素的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产品质量标准、生产工艺标准、包装和储存标准等内容。
产品质量标准是尿素国家标准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涵盖了尿素的外观、化学成分、杂质含量、水分含量、颗粒度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生产工艺标准则规定了尿素的生产工艺流程、设备要求、生产环境要求等内容,以确保尿素的生产过程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生产出的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此外,包装和储存标准则规定了尿素的包装方式、包装材料要求、储存条件等内容,以确保尿素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会发生质量变化。
其次,尿素国家标准的最新标准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尿素的生产和使用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因此,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会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情况对尿素国家标准进行定期修订和更新,以适应新的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
这也意味着尿素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需要及时关注和了解最新的国家标准,以确保自己的生产和使用行为符合最新的法律法规要求。
最后,尿素国家标准的实施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尿素作为一种重要的氮肥,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如果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符合国家标准,就会对农业生产和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因此,尿素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和使用,同时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也应当加强对尿素产品的监督检查,确保尿素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不会对农业生产和环境造成危害。
综上所述,尿素国家标准的最新标准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生产企业和使用单位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标准,确保尿素产品的质量稳定可靠,不会对农业生产和环境造成危害。
同时,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也应当加强对尿素产品的监督检查,确保国家标准的实施效果。
合成氨及尿素生产工艺指标

云南玉溪银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银化发[2001]69号云南峨山银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关于颁发《合成氨及尿素生产工艺指标》的通知公司所属各部门:工艺指标是工艺操作的核心和灵魂,是工艺参数控制的科学依据,是实现稳产、高产、优质、低耗的要素,更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现将公司总工办根据技改后的生产工艺及规模实际编制的《合成氨及尿素生产工艺指标》发至各生产车间及有关部门,请认真遵照执行。
本工艺指标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合成氨及尿素生产工艺指标》(此页无正文)云南峨山银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二○○一年七月二十七日主题词:工艺指标通知抄报:公司领导生产处各科室各生产车间峨山银河化工有阴责任公司总部办2001年7月27日印发银河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合成氨及尿素生产工艺指标编制:总工办前言我公司6万吨尿素装置及配套的合成装置,在峨山化肥厂装置的基础上做了大量的技术改造。
采用了粘土煤球制气,碱法脱硫,中低低就换工艺等,无论从原料路线和工艺步骤都较原来有较大变动。
但总的运行还是平稳的,由于生产工艺及规模的改变,以前颁发的工艺指标已不能满足生产的要求。
这次由总工办编制的工艺指标,是根据我公司实际情况,参照原化工部颁发的工艺指标及兄弟厂的经验编制的。
现发到各生产车间及与生产有关的管理部门,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在运行中个性,以至完善。
工艺指标是工艺操作的核心和灵魂,是工艺参数控制的科学依据,是实现稳产高产优质低耗的要素,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障。
希望生产一线的操作工人和生产管理者严格执行工艺指标,与生产有关的管理人员要熟悉和掌握工艺指标,要做到生产操作与调度指挥以工艺指标为规范的协调和统一,要充分认识工艺指标的严肃性、科学性和灵活性。
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办法,进行工艺指标的分类和分级管理考核,把哪此与安全生产、高产、优质、低耗、延长设备运行周期的重要指标列为厂控制指标。
工艺指标合格率由生产管理部门作为重要指标来考核,以期达到安全、高产、优质、低耗的目的。
尿素知识

三、我公司尿素的品种结构
1、我公司的主要尿素品种
主要品种结构:小颗粒尿素、大颗粒尿素、聚能网尿素 1、小颗粒尿素:颗粒直径粒度在0.85-2.80mm; 2、大颗粒尿素:颗粒直径粒度在2-4.75mm; 3、聚能网尿素:聚能网尿素的基本作用原理是一中缓释型肥料,通过在普通尿素中 添加一种有机物质后,能够将土壤中没被作物充分吸收的营养成分,在作物跟部固定 来,当作物养分打破饱和度时,逐渐释放出来,被植物吸收。
二、尿素基础知识
(一)尿素的性质
1、尿素的物理性质 尿素(Urea)学名碳酰胺,化学式为CO(NH2) 2,,相对分子质量为60.06,
含氮量为46.65%。 尿素是碳、氢、 氧、氮元素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因尿素这种物质首先发现
于人及哺乳动物的尿液中,故称之为尿素。纯净的尿素是无色、无味的白色 针状或棱柱状结晶体,在常压下尿素的熔点为132.7℃,在20 ℃时尿素饱和 水溶液的密度为1.146g/cm3,固体尿素密度为1.355g/cm3,温度每增加1 ℃, 密度将降低0.000208g/cm3,20 ℃时比热容为1.334J/(g .℃),结晶热为224J/g, 临界温度102.3 ℃。尿素水溶液的密度和黏度随浓度升高、温度降低而增大, 尿素水溶液的沸点对浓度降低、压力降低而降低。
3、尿素的加成反应 由于尿素分子结构特点,在强酸性溶液中呈现弱碱性,具有碱性特征,因此 尿素能与酸作用生成盐类,比如尿素与硝酸作用生产尿素的硝酸盐;尿素与磷 酸作用生成尿素的磷酸盐,尿素的磷酸盐易溶于水,是良好的复合肥料;尿素 与过氧化氢反应生产氧化尿素或称过氧化碳酰二胺,过氧化尿素是一种优良的 氧化性漂白剂和消毒剂。
白色晶体,易吸湿分解、易挥发、容易结块,可作基肥和追肥使用。
《尿素车间操作法及操作规程》

780
半水煤气
59.5
59.5
水煤气
69.5
69.5
一氧化碳
CO
75.0
75.0
651
硫化氢
H2S
45.5
45.5
250
甲烷
CH4
14.9
14.9
650 —750
甲醇
CH3OH
36.5
36.5
473 —461
2、常见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最高承诺浓度:
物质名称
承诺浓度mg/m3
一氧化碳
30
氨
30
硫化氢
(8)岗位操作人员,操作时用心致志,接待人热情大方,谦虚文明有礼貌,按照不同场合使用“您好、欢迎、请、感谢、再见”等文明用语。
第二节安全常识
1、常见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的爆炸范畴:
物质名称
化学符号
爆炸下限%
爆炸上限%
燃点℃
乙炔
C2H2
2.6
80.5
480
氢
H2
75.0
75.0
590
氨
NH3
27.0
(1)设备爱护应实行专机专责制或包机制,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块块外表有人负责。并及时做好设备防冻、防凝、保温、防腐、消漏等工作。
(2)操作人员通过技术培训对所使用的设备要做到“四明白”“三会”,即:明白结构、明白原理、明白性能、明白用途;会操作使用、会爱护保养、会排除故障。
(3)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程序,正确使用设备。要求做到启动前认真预备,启动中反复检查,停车后妥善处理,运行中搞好调整。认真执行操作指标,不准超温、超压、超速、超负荷运行。
10
尿素低压系统工作原理与操作优化

终找到断层容量平面的分布图。
2.4井田构造复杂的程度,通常可以通过一般断层的分维值来反映,其复杂程度具有非常明显的不对称性,总体上也是比较复杂背景参数,从全部矿井构造复杂程度分析可以看出,井田边缘地区构造都是比较简单的,各个分布取值都不一样也和勘探揭露程度有一定关系。
构造中等发育期的分维值区间,也有着一定的范围,通常会在构造的复杂区与简单区的过滤处,一旦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就会使得复杂程度更高。
突水点空间展布以及井西部高分维值的分布也基本上一致,断层附近构造发育和地下水的富集,使得突水点位于小断层的旁边,由突水点位于大的断层端部,在大的断层影响带范围内进行一定合理研究。
3构造分型定量评价机制和矿井突水耦合分析3.1通过突水点的坐标值把突水点投影到平面图上,就能够看到图水电的平面分布图,根据分析可以看住突水点可以采用影响多个分布方式对于煤层储藏比较多的地方进行合理区域性研究,但是构造分形复杂的程度以及矿井突水也有明显的耦合关系。
3.2突水点及分布和分维的耦合关系,统计可以表明不同的突水点都具有不同的分维值,构造简单的区域和构造复杂区域突水点分维值也比较复杂,同时突水点也相对比较密集,这就说明了耦合关系在地质构造中对于矿井具有非常明显的控制作用。
3.3突水点的空间展布范围,以及构造展布特征之间的耦合关系,两者之间的方向也可以相互吻合,这和断层的多数性有着一定的关系。
通过突水点位置和矿井构造耦合关系的分析会发现,突水点的位置和断层的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很大一部分都在小断层的附近。
断层附近构造裂隙发育是主要的原因,地下水的富集会破坏煤层顶底板的岩石强度,这也就大大降低了隔水层的隔水功能,所以极易在小的断层密集区发生突水现象。
4结论根据分型定量的评价和对于断层系分维值,基本上可以反映出对构造复杂程度的分析研究,在一定的范围内,井田内部分维值表明了总体结构层全部相对复杂。
矿井突水以及沟槽分形评价之间也存在着耦合的关系。
二氧化碳气提法生产尿素的工艺分析

二氧化碳气提法生产尿素的工艺分析摘要:二氧化碳气提工艺生产尿素具有操作简单,压力便于控制,减少原料氨的损失,气提温度也很低,有利于防腐等特点。
文中从二氧化碳气提法尿素的生产过程与节能工艺、工艺特征、降低氨耗的途径等方面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二氧化碳气提法;生产过程;节能工艺;工艺特征;降低氨耗一、引言二氧化碳气提工艺生产尿素,主要是从压缩到气提原料,它主要包括四个系统即:高压系统、循环系统、蒸发系统、解析水解系统,二氧化碳气提法的工艺有着很多的特点。
二氧化碳溶解度小可以作为气提剂使用,氨回收比较容易,它在很多方面都优于传统的水溶解法。
尿素的合成首先氨和二氧化碳进行反应,反应的第二步尿素是在尿素合成塔内反应,这样不仅会减少物料量进入合成塔,更会提高利用率。
二、二氧化碳气提法尿素的生产过程与节能工艺2.1从压缩到气提原料二氧化碳气提首先是经过中低变工序后,CO和水蒸气生成CO2之后原料气进入脱碳工序,CO2在吸收塔被溶液吸收,溶液流到CO2再生塔后解析出CO2,解析出的CO2经过CO2冷凝器降温,再进入CO2分离器分离出气体里面的水分或者溶液,最后进入CO2压缩机入口分离器,从而进入CO2压缩机。
氨与二氧化碳在高压甲铵冷凝器中反应成甲铵,冷凝器底部分离出氨液和氨,然后,反应成水和尿素,这一过程中一定要防止物料的混合失误保持物料充足的混合时间。
尿素分配到气提管中在管壁慢慢下降,二氧化碳气体从气提塔下部进来,在管内接触尿素,最后加热汽提有些气体经高压仍未冷凝的会进入高压洗涤器回收后进入常压吸收塔再次回收。
2.2系统的循环尿素—甲铵溶液减压后进入精馏塔的顶部,氨和二氧化碳闪蒸之后温度下降,尿素—甲铵溶液下落进入循环加热器,加热之后温度上升,并且甲铵进一步分解。
然后溶液被分离,尿素经闪蒸槽。
气体在精馏之后被送到低压甲铵的冷凝器之中,并吸收冷凝器并流的液体。
热量被冷却水带走,然后,将冷却水进行循环使用。
液体从底部排出之后经过升压之后送到高压洗涤器的顶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素生产原理、工艺流程及工艺指标 1.生产原理 尿素是通过液氨和气体二氧化碳的合成来完成的,在合成塔D201中,氨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氨基甲酸铵脱水生成尿素和水,这个过程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2NH3+CO2 NH2COONH4+Q 第二步:NH4COONH2 CO(NH2)2+H2O-Q 第一步是放热的快速反应,第二步是微吸热反应,反应速度较慢,它是合成尿素过程中的控制反应。 1、2工艺流程: 尿素装置工艺主要包括:CO2压缩和脱氢、液氨升压、合成和气提、循环、蒸发、解吸和水解以及大颗粒造粒等工序。 1、2、1 二氧化碳压缩和脱氢 从合成氨装置来的CO2气体,经过CO2液滴分离器与来自空压站的工艺空气混合(空气量为二氧化碳体积4%),进入二氧化碳压缩机。二氧化碳出压缩机三段进脱硫、脱氢反应器,脱氢反应器内装铂系催化剂,操作温度:入口≥150℃,出口≤200℃。脱氢的目的是防止高压洗涤器可燃气体积聚发生爆炸。在脱氢反应器中H2被氧化为H2O,脱氢后二氧化碳含氢及其它可燃气体小于50ppm,经脱硫、脱氢后,进入压缩机四段、五段压缩,最终压缩到14.7MPa(绝)进入汽提塔。 二氧化碳压缩机设有中间冷凝器和分离器,二氧化碳压缩机压缩气体设有三个回路,以适应尿素生产负荷的变化,多余的二氧化碳由放空管放空。 1、2、2 液氨升压 液氨来自合成氨装置氨库,压力为2.3 MPa(绝),温度为20℃,进入液氨过滤器,经过滤后进入高压氨泵的入口,液氨流量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自调,并设有副线以备开停车及倒泵用.主管上装有流量计.液氨经高压氨泵加压到18.34 MPa(绝),高压液氨泵是电动往复式柱塞泵,并带变频调速器,可在20—110%的范围内变化,在总控室有流量记录,从这个记录来判断进入系统的氨量,以维持正常生产时的原料N/C(摩尔比)为2.05:1。高压液氨送到高压喷射器,作为喷射物料,将高压洗涤器来的甲铵带入高压冷凝器,高压液氨泵前后管线均设有安全阀,以保证装置设备安全。 1、2、3 合成和汽提 生产原理:合成塔、气提塔、高压甲铵冷凝器和高压洗涤器四个设备组成高压圈,这是本工艺的核心部分,这四个设备的操作条件是统一考虑的,以期达到尿素的最大产率和最大限度的热量回收。 从高压冷凝器底部导出的液体甲铵和少量的未冷凝的氨和二氧化碳,分别用两条管线送入合成塔底,液相加气相物料N/C(摩尔比)为2.9—3.2,温度为165--172℃。 合成塔内设有11块塔板,形成类似几个串联的反应器,塔板的作用是防止物料在塔内返混。物料从塔底至塔顶,设计停留时间1小时,二氧化碳转化率可达58%,相当于平衡转化率90%以上。 尿素合成反应液从塔内上升到正常液位,温度上升到180--185℃,经过溢流管从塔下出口排出,经过合成塔出液阀(HPV2201)汽提塔上部,再经塔内液体分配器均匀地分配到每根气提管中,沿管壁成液膜下降,分配器液位高低,起着自动调节各管内流量的作用,尿液在气提管均匀分配并在内壁形成液膜下降,内壁液膜是非常重要的,否则气提管将遭到腐蚀,由塔下部导入的二氧化碳气体,在管内与合成反应液逆流相遇,气提管外以蒸汽加热,合成反应液中过剩氨及未转化的甲铵将被气提气蒸出和分解,从塔顶排出,尿液及少量未分解的甲铵从塔底排出,气提塔出液温度控制在165--174℃之间。塔底液位控制在40--80%左右,以防止二氧化碳气体随着液体流至低压分解工段造成低压设备超压。 从气提塔顶排出185--189℃的气体,与新鲜氨及高压洗涤器来的甲铵液在14.22 MPa(绝)下混合一起进入高压冷凝器顶部。高压冷凝器是一个管壳式换热器,物料走管内,管间走水用以副产蒸汽,根据副产蒸汽压力高低,可以调节氨和二氧化碳的冷凝程度。但要保留一部分气体在合成塔内冷凝以便补偿在合成塔内甲铵转化为尿素所需热量,而达到自热平衡。所以把控制副产蒸汽压力作为控制合成塔温度、压力的条件之一。 生成的甲铵,已冷凝的和未冷凝的氨和二氧化碳被导入到合成塔的底部,在这里,发生了甲铵转化为尿素、氨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两个最主要的反应,转化和加热合成塔中的溶液所需的热量由附加的氨和二氧化碳的冷凝热来提供。 从合成塔顶排出的气体,温度约为180--185℃,进入高压洗涤器,在这里将气体中的氨和二氧化碳用加压后的低压吸收段的甲铵液冷凝吸收,然后经高压冷凝器再返回合成塔,不冷凝的惰性气体和一定数量的氨气,自高压洗涤器排出高压系统,进入低压吸收塔吸收后,直接放空。 甲铵吸收冷凝的热量被管间的调温冷却水带走,调温水从110℃升到125℃,并由高压洗涤器循环水冷却器调节到110--120℃,经高压洗涤器循环水泵循环使用。 从合成塔至高压洗涤器的管道,除设有安全阀外,还装有分析取样阀,通过对气相的分析,测得气相中氨、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含量,从而可以判断合成塔的操作是否正常。 1、2、4 循环 来自气提塔底部的尿素—甲铵溶液,经过气提塔的液位控制阀LPv—2202,减压到0.25—0.35 MPa(绝),溶液中41.5%的二氧化碳和69%的氨得到闪蒸,并使溶液温度从175℃降到107℃,气液混和物喷到精馏塔顶,精馏塔上部为填料塔,起着气体精馏作用,,下部为分离器,经过填料段下落的尿素—甲铵液流入循环加热器。循环加热器用高压冷凝器副产的0.4 MPa(绝)蒸汽加热。温度升高到135--138℃,甲铵进一步分解,而后进入精馏塔下部的分离器分离。液体经液位控制阀LIC2301流入闪蒸槽,气体上升到精馏塔填料段,精馏后的气体导出精馏塔与部分回流液、解吸液和液氨混合送到浸没式低压甲铵冷凝器。在此,两相并流上升进行吸收,吸收时产生的热量,被冷凝器中冷却水带走,冷却水温从55℃升到65℃。此冷却水经低压甲铵冷凝器循环水泵送低压甲铵冷凝器循环冷却器冷却后循环使用。气液混合物从浸没式低压甲铵冷凝器上部溢流到低压甲铵冷凝器液位槽,液体从液位槽底导出,经高压甲铵泵升压到16.0 MPa(绝),送入高压洗涤器顶部,高压甲铵泵是往复泵,采用变频调节甲铵流量。液位槽分离出的气体,经低甲冷液位槽气相阀TPV2302阀进入常压吸收塔,经填料段,被来自低压吸收塔和常压吸收塔循环泵经循环冷却器冷却后的氨水喷淋吸收,未能被吸收的惰性气体,经吸收塔放空筒放空。 1、2、5 蒸发 出精馏塔底部的尿素溶液,经液位槽液位控制阀LIC2301减压后送到闪蒸槽,压力为0.056 MPa(绝),温度从135℃降到91℃,有相当一部分NH3、CO2和水闪蒸出来,闪蒸气与一段蒸发分离器气相一并进到一段蒸发冷凝器,冷凝液相进入氨水槽,不凝气体经一段蒸发喷射器抽出放至大气。 离开闪蒸槽的尿液,温度约为90--95℃,浓度约为72%进入尿液槽,通过尿液泵经流量控制阀FPV2401进入一段蒸发器加热段,用加蒸汽阀PPV2401控制低压蒸汽对其进行加热,使尿素进一步浓缩,气相进入一段蒸发冷凝器,液相约95%的尿液,通过熔融尿素泵送到大颗粒造粒系统。 1、2、6 解吸和水解 入氨水槽的蒸发闪蒸冷凝液,含有一定量的NH3,少量CO2和少量尿素,这部分氨水分别用两台泵打出循环利用,由低压吸收塔循环泵打出的氨水分成三路,一路进入低压吸收塔作吸收剂,一路作一段蒸发器气相管线的冲洗用水,一路进入一段蒸发器作冲洗用水。由解吸塔给料泵打出的氨水也分成三路:一路去精馏塔气相,一路与解吸塔气相混合冲洗回流冷凝器,一路经解吸塔换热器,加热到117℃送到第一解吸塔上部,解吸出氨和二氧化碳,解吸塔的操作压力为0.27--0.3 MPa(绝),出第一解吸塔的液体,经水解给料泵加压到2.0 MPa(绝)经水解塔换热器换热后,进入水解塔的上部,水解塔的下部通入2.4 MPa(绝)的蒸汽,使液体中所含的少量尿素水解成氨和二氧化碳。气相进入第一解吸塔上部,液相经水解塔换热器换热后温度为137℃,进入第二解吸塔上部,操作压力为0.3 MPa(绝),塔下部通入0.4 MPa(绝)的蒸汽进行解吸,塔底温度为145℃,从液相中解吸出来的氨和二氧化碳及水蒸汽,直接导入第一解吸塔的下部,与第一解吸塔的液体进行质热交换,出第一解吸塔的气体,含水小于40%。在回流冷凝器中冷凝,冷凝液一部分作为回流液回流到第一解吸塔的顶部,进行质热交换,以减少出塔气相的水含量,另一部分冷凝液,送到低压甲铵冷凝器,未被冷凝的气体进入常压吸收塔,进一步回收氨和二氧化碳后放空,在第二解吸塔解吸后的液体含氨小于50ppm,尿素小于50ppm,经解吸塔换热器换热和废水冷却器冷却后送出尿素界区。 1、2、7 大颗粒 置于19m处的甲醛贮槽利用静压送甲醛(37%)至熔融泵进口与135℃、浓度96%的尿素溶液混合,经PV211减压到0.15—0.25Mpa,进入造粒机喷嘴。 来自流化空气风机VV101压力为600mmH2O的流化空气,把晶种由流化床多孔板上吹起,由雾化风机CR101来的温度为135℃、压力为0.045 MPa左右的雾化空气,将由尿液喷嘴喷出的尿液雾化,形成约5μm的小液滴,小液滴在流化床温度为105--110℃情况下,凝结到流化状态的晶种上,随着小液滴的不断凝结,尿素颗粒不断增大,增大到要求粒度时,就会掉到多孔板上,由于多孔板开孔为斜向前开,在尿素颗粒流化状态的同时,它还慢慢向前运动,达到要求的尿素颗粒被流化空气吹到造粒机冷却室冷却到70℃,经液位调节阀LV2213出造粒机。 经造粒机出来的尿素颗粒,由振动给料机均匀振动输送到安全筛SV101上,又送到第一流化床冷却器冷却至70℃左右,由斗提机经分料阀将颗粒送往振动筛SV102A、SV102B,在此尿素分成三类:大颗粒送破碎机,破碎成小颗粒和从振动筛分料器筛下的小颗粒混合,回造粒机作晶种,合格品经换向器送往最终产品冷却器BFC102,在产品冷却器内由循环冷却水将尿素颗粒冷却至45℃以下,经皮带送往包装。 造粒机、第一流化床冷却器、斗提机、振动筛产生的粉尘经除尘风机VV105送入造粒冷却洗涤器,用界外来的脱盐水和洗涤器循环贮槽来的洗涤液进行洗涤。 来自三通阀冲洗、振动筛分料器、破碎机料斗、第一流化床冷却器、造粒机、安全筛、SR101和各种排放的尿液、尿素回收到循环槽SR103,由蒸汽喷射泵EJ101将喷射0.4MPA(绝)的低压蒸汽将回收尿素加以溶解和加热,浓度达到40%时,用尿液回收泵PC103返回到尿液槽,循环槽产生烟气由抽出风机VV109送到洗涤室加以洗涤回收。 洗涤室洗涤尾气经丝网除沫器除液后,经洗涤器抽风机VV102抽到放空筒S-751放空。、 1、2、8 蒸汽系统 主要由透平机抽出的2.5 MPa、285℃的过热蒸汽进入界区后通过高压蒸汽进汽阀PV2904直接进入高压蒸汽饱和器F213,在高压蒸汽饱和器F213中过热蒸汽将变成1.5—2.0MPa、219℃的饱和蒸汽,用于汽提塔E204的加热。 高压蒸汽饱和器的蒸汽冷凝液减压进入中压蒸汽饱和器产生0.8 MPa的饱和中压蒸汽,用于夹套伴管蒸汽和高压甲铵冷凝器安全阀保温蒸汽,部分2.2MPa的过热蒸汽对其进行补充。 0.4MPa低压蒸汽一部分产生于高压甲铵冷凝器侧低压汽包,压力低时可由2.5 MPa蒸汽和0.8 MPa蒸汽补充,压力高时,可由放空阀HPV2901放空,它用于精馏塔循环加热器,蒸汽喷射泵,解吸塔加热及伴管保温和安全阀吹扫蒸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