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_问题及趋势_徐丽华
孔子学院的运行困境与发展研究

孔子学院的运行困境与发展研究作者:羊丹来源:《大东方》2017年第04期摘要:中国以世界瞩目的发展趋势快速成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不少外部势力将这种发展视为某种威胁和负面因素,“中国威胁论”的观点也层出不穷。
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发展中国家,与资本主义世界的意识形态差异使其饱受非议也不可避免。
中国必须直面疑问与批评,用事实说话,以证明自己的和谐外交理念。
在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当今国际坏境下,文化外交在各国的对外交往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对作为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项目——孔子学院进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是在众多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孔子学院的创办以及目前的运行状况。
关键词:孔子学院;文化外交;国家形象引言语言是沟通的重要渠道。
离开了语言的使用,不仅仅是国家间、民族间的正常沟通难以进行,整个人类社会活动也即将无法正常延续。
因此,把本民族语言向世界传播和推广,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期待与愿望。
尤其是在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各国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相互依赖日益密切的背景下,能否使本国、本民族的语言“走出过门,走向世界”关乎着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大政方针。
一、孔子学院的运行及其困境虽然目前来说孔子学院的创办和运行总体上是处于一种“热火朝天”的状态之中,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
一方面,内部来看,孔子学院的发展存在着管理问题,资金问题,人才问题等。
另一方面,从外部的视角来看,也存在着政治文化差异问题,舆论问题以及国际合作等问题。
(一)内部问题管理上,由于孔子学院是在借鉴国外文化交流的成功经验基础之上办学,管理模式还比较稚嫩,有待形成自己的特色并被国际上所认可。
如何完善孔子学院的管理体制机制是孔子学院更好发展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
目前所采用的中外合作办学的模式也是学术上广泛争议的话题。
资金上,经济是基础,充足的资金投入是孔院得以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目前,政府投入仍然是孔院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然而在一些不是很发达的国家或者地区,国外的承办方几乎没有形成配套的资金投入,这也导致了主承办双方在运行上面临的资金匮乏问题。
孔子学院汉语教师队伍发展现状及存在地问题

孔子学院汉语教师队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五年孔子学院的师资发展情况秉持“和而不同”的外交理念,以构建繁荣和谐的世界为宗旨,2004年11月24日,首家孔子学院于韩国首尔成立。
随着近年来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以及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孔子学院在全球生根发芽。
截至2014年年底,已有1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1]。
孔子学院大规模发展的背后,汉语师资不足等问题逐渐暴露。
师资问题直接关系到孔子学院的教育质量,是影响孔子学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值得高度关注。
回顾近五年孔子学院的发展情况,孔子学院总数、注册学生人数和派出汉语教师人数每年都呈增长之势(见表1)。
相较于2010年,2011年新建孔子学院增速放缓,但学生人数和派出汉语教师人数均有所增加。
学生人数增加14万之多,派出的教师、志愿者人数仅增加716人,全球注册学生总数达到36万,而专兼职教师总数仅1万余人:其中中方人员仅有2200人,占20%左右;80%为各国各地区培养的从事汉语教学工作的本土教师。
2012年,孔子学院注册学生人数增加了15.5万,派出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增加了4000余人,加大了中方的派遣规模,同时培训外国汉语教师6229人。
为了加强对外派汉语教师的管理,2012年我国发布了《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外派汉语教师管理办法(试行)》,用以规范汉语教师的言行和教学行为。
2013年,孔子学院的发展呈现常态化:各项数据稳步增加,注册学生数增长尤为明显,增加了近20万名注册学生;不仅加强本土教师的培训,还开始重视本土汉语教师的师范教育,在8个国家开设汉语师范专业,系统全面地培养本土汉语教师。
但新增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只有约3000人,加上培养的本土教师5720名,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对教师的需求,但仍呈供不应求的态势,缺口进一步扩大。
2014年是孔子学院成立十周年。
该年孔子学院总数稳步上升,然而,新建学校数较前几年有所下降,注册学生人数增长为历年之最,但新增外派教师、志愿者仅有1500人,生师比过高问题极为突出[2]。
孔子学院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孔子学院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第一篇:孔子学院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4.孔子学院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4.1孔子学院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中国威胁论”对孔子学院造成的干扰“中国威胁论”是一个并不新鲜的论调了,早在1877 年美国参众两院公布的《调查中国移民问题的联合特别委员会报告书》中就宣扬了中国人和其他黄种人的“威胁”。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出于意识形态上的考虑不惜一切手段遏制中国的发展,威胁中国的安全。
上世纪 90 年代,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西方某些反华势力又开始把焦点转向中国,中国经济的发展,让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经济上的不安全感上升至政治上的恐慌,中国国力的提升和军事现代化也自然导致美国等西方国家政治、军事不安全感进一步加深,因此西方国家政界和媒体认为今日崛起的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威胁”。
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各种新版本的“中国威胁论”纷纷出现在西方媒体。
诸如“中国能源威胁论”、“中国商品威胁论”、“中国科技威胁论”、“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环境威胁论”以及“中国文化威胁论”等,“中国威胁论”的范围不断扩大,“遏制”中国的论调不绝于耳。
孔子学院的成立和迅猛的发展势头,被不少西方媒体解读为“中国文化入侵”的信号,一些机构和团体极力搜寻各种证据,以证明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威胁”之一。
2007 年5 月28 日,加拿大通讯社发表了由记者吉姆•布朗斯基(Jim Bronskill)采写一篇题为“加拿大安全情报局说:中国以孔子笼络西方人心(CSIS say,Confucius part of Chinese bid to win over western hearts)”的报道,该报道称:5 月底披露的一份加拿大保安情报局的解密报告称,中国在全球设立孔子学院目的就是在全世界笼络民心。
该报告认为,孔子学院是中国向外输出意识形态和政策的平台,是向加拿大进行文化渗透的工具、对加拿大人进行“洗脑”的机构。
非洲孔子学院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是具体到孔子学院组织目标在目的国的 国都已建立 10 余个教学点,如喀麦隆 的过程”。事实上,非洲民众并不了解
实现,关键却在于中外方院长、师资队 雅温得第二大学孔子学院已建立 25 个 中国;不少民众存在这样一个错误的认
伍及后勤保障人员。根据对非洲孔子学 教学点,教师数达 68 人,学生达 1.1 万人。 知: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国家,所以不少
机构及民间公共外交的一个窗口,孔子 所孔子学院和 30 个孔子课堂;孔子学
学院的优化发展意义深远。因而,加强 院平均注册学生数达到 3000 人以上,
和完善孔子学院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其中有 3 所孔院的学生注册数已超 1 万
1 非洲孔子学院的迅速发展
人,在册学生数接近 15 万。根据数据, 非洲可以被视为孔子学院办学成效最显
Study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nfucius institute management in Africa
Xu Yongliang1, Xu Lihua2 (1. Xingzhi College,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2.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culture and education, Zhejiang Normal
院的实地调查和座谈发现,人力资源价 教学管理面临的现状体现在以下几个方 中国人才到非洲谋生。因而,孔子学院
值的有效发挥在 3 个方面受阻。第一, 面。一是教学层级多样,学生群体涵盖 作为认识中国的一个窗口和桥梁意义重
外方院长“懒政”及外方后勤保障人员 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语言培训 大。具体来讲,跨文化传播管理的目的
徐丽华(1963—),女,学历:硕士,职称:副教授,职务:副院长,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和第二语言习得等研究。
《孔子学院年度发展报告2

《孔子学院年度发展报告2摘要本报告总结了孔子学院在过去一年的发展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通过加强合作伙伴关系、推广中国文化以及提升教育质量,孔子学院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承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然而,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教育资源不平衡、教职员工培训等问题。
为此,我们提出了未来发展的相应策略,包括多方合作、创新教学模式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
介绍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政府推动中外语言与文化交流的品牌,致力于在海外推广中国语言和文化,搭建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合作的桥梁。
本报告总结了孔子学院在过去一年中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一、发展现状1. 合作伙伴关系的加强孔子学院积极与国内外学校、企业和社团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拓展了合作领域,扩大了影响范围。
与此同时,我们也得到了来自合作伙伴的积极支持,在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方面进行了改善和提升。
2. 文化推广的有效展开孔子学院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中华传统节日庆祝、中国书法绘画展览等,成功地向外国学生和社会大众传播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增进了中外人民的友谊和理解。
3. 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通过引进国内优质教材、增加教师培训和支持,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学生的汉语水平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明显提高,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和赞誉。
二、挑战分析1. 教育资源不平衡在一些地区,孔子学院面临着教学资源不平衡的问题,教室、实验设备等硬件设施的短缺,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我们应该加强与各地政府和机构的合作,争取更多的支持和资源。
2. 教职员工培训需求随着孔子学院的发展,对于教职员工的培训需求也越来越大。
我们需要开展更多的培训课程和研讨会,提升员工的专业素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3. 世界状况的变化全球政治和经济地理格局的变化对孔子学院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我们应该及时调整战略,加强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以适应变化中的世界。
融入、创新、发展新时代孔子学院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第1期2021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Education JournalNo.lMar. 2021融入、创新、发展:新时代孔子学院发展的困境与出路袁玉芝李清煜(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2)摘要: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在国际汉语学习需求不断增强背景下,新时代孔子学院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2020年,孔子学院总部更名为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孔子学院运行交由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全面负责,意味着孔子学院性质、模式以及办学定位发生了新的转变。
本研究基于对孔子学院中方校长、教师以及志愿者等“局内人”的访谈,探讨新时代孔子学院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发现孔子学院发展仍然面临着跨文化冲突、运行模式陈旧、缺乏持久发展能力等问题。
建议通过对接本土化需求,尊重文化多样性,弥合文化差异;创新发展模式,呈现其民间公益教育机构新形象;着眼多主体诉求,制定长期性规划,实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孔子学院;中方院长;教师队伍;跨文化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2095-1760(2021)01-0170-11语言是促进各国民众文化交流、深化国际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 重要抓手,孔子学院作为中外语言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在汉语教学和文化 交流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新时代,随着中国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全球化 事务、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世界各国民众对中文学习的需求与日俱增,为 孔子学院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但与此同时,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 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孔子学院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适应国际中文教育事业新发展需求,2020年6月18日,教育部发文将收稿日期:2020-12-25作者简介:袁玉芝,女,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师资博士后。
李清煜,女,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重大课题项目“孔子学院作为全球语言文化公共产品的路径研究”(18CI03A)。
孔子学院发展现状与展望

孔子学院发展现状与展望摘要:自2004年首家孔子学院成立以来,中国至今已在全世界116个国家建立了430多个孔子学院,成为汉语教学推广与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全球性品牌。
孔子学院的建立,不仅仅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人有机会学习到汉语,更意味着中国特有的、独特的汉语文化能够传播到世界各地,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对外形象。
在对外传播方面,孔子学院可谓是里程碑式的典范。
关键字:孔子学院对外传播文化发展原因以及推动力2004年11月21日,中国第一所孔子学院在韩国首尔成立,此后几年中,在世界各地相继都有新的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一般成立起来,至今在全世界已有430多所,可以说,孔子学院发展之迅速是让人始料不及的。
为何孔子学院能在短时间内以如此快的速度在全世界发展起来呢?首先,孔子学院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学校,它实际的定位是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
它可以说是披着学校外衣的文化传播机构,而文化传播机构必然是得到国家的支持的,孔子学院能够提供非常正规、权威的汉语教材,其在汉语教育上是具有正统的专业性的,因此在传播中国正统文化上是具有权威的。
孔子学院采取的是“大学对大学”的办学模式,中国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小组办公室委托中国知名大学与所在国大学进行合作创办,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让孔子学院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并且贴近所在国的实情。
而与此同时其独特的办学形式也能够吸引不同年龄段、不同阶层的人进行学习,它采取的为非学历教育,具有多种形式的教育班,不仅仅有孔子学院,还有孔子课堂、中医孔子学院、商务孔子学院等,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形式的教育方式,这对于非本国人来说是非常好的一种自由模式,能够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不同的中国文化。
而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力都有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经济发展、生活改善的背后却往往意味着文化的缺失。
论新时代孔子学院的文化软实力特质与发展

论新时代孔子学院的文化软实力特质与发展1. 引言1.1 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在新时代背景下,孔子学院的文化软实力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播窗口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承担着跨越国界、促进文明互鉴的使命。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机构,必须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提升自身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传统文化面临着深刻变革和挑战,孔子学院需要不断创新,结合新时代理念,推动文化软实力的转型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
新时代下的孔子学院必须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品牌形象,以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和交流。
1.2 未来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不断提升,孔子学院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播使者,其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孔子学院将更加重视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在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背景下,孔子学院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以更好地适应和引领时代的发展。
未来,孔子学院将更加注重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汉语教育和文化活动,吸引更多外国学生和民众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
孔子学院将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构建更加包容、多元的文化共享平台。
在新时代背景下,孔子学院将不断探索创新,拓展国际合作范围,加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为推动世界文明交流与共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 正文2.1 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力,来吸引和影响他国或地区,达到自身利益目标的能力。
在今天这个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凸显。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方面。
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学院作为中国的文化传播机构,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更加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