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970058A】一种咖啡渣基质活性炭制备方法【专利】
利用咖啡渣制取咖啡油及活性炭等综合利用技术

利用咖啡渣制取咖啡油及活性炭等综合利用技术潘费杨; 李金键; 陈楚洁【期刊名称】《《浙江化工》》【年(卷),期】2019(050)002【总页数】5页(P27-31)【关键词】咖啡油; 活性炭; 肥皂【作者】潘费杨; 李金键; 陈楚洁【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浙江杭州 310014【正文语种】中文目前,咖啡凭借其良好的抗疲劳和提神功能,已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
据USDA(美国农业部)和中国农业部统计,世界咖啡消耗量大约比可可和茶叶大一倍,全世界每年消费至少4000亿杯咖啡且世界咖啡消费量仍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而特种咖啡,如烘焙咖啡的增长速度高达8%[1-2]。
经调查发现,在烹煮过程中仅有0.2%的咖啡豆被使用,其余是99.8%的咖啡渣。
咖啡渣表面有许多细小气孔,具有吸收湿气、除味作用以及棱角分明,具有吸附污渍等功能。
而这些咖啡渣大部分被丢弃,之后被填埋、焚烧,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基于这个现状,小组成员对多个城市的咖啡店进行了调研,并结合以上的调研情况,开展了对咖啡渣的回收再利用——提取咖啡油、制取活性炭及相关日用洗护品的实验研究。
表1 2012~2017年全球咖啡产量统计表Table 1 Global coffee production statistics table for 2012~2017资料来源:USDA、中国农业部中国产量占比/%2012 140417 842.5 4.96 0.59 2013 143882 863.3 6.99 0.81 2014 154943 929.7 9.27 1.00 2015 154308 925.8 11.78 1.27 2016 146263 877.6 12.6 1.44 2017152651915.9———年份全球/千包全球/万t中国产量/万t咖啡油以咖啡渣为原料用乙醇萃取,并辅以超声处理,而后抽滤旋蒸得到[3-4]。
一种基于日常饮用茶水剩余茶叶渣的生物碳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日常饮用茶水剩余茶叶渣的生物碳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dfa1c2e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a9.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129547.5(22)申请日 2017.03.06(71)申请人 华南理工大学地址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天河区五山路381号(72)发明人 利锋 谢晓杰 韦艳莎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代理人 何淑珍(51)Int.Cl.C01B 32/05(2017.01)B01J 20/20(2006.01)B01J 20/30(2006.01)C02F 1/28(2006.01)C02F 11/00(2006.01)C09K 17/02(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基于日常饮用茶水剩余茶叶渣的生物碳制备方法及其应用(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日常饮用茶水剩余茶叶渣的生物碳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日常使用新鲜茶叶渣进行干燥处理;将干燥后茶叶渣在绝氧或缺氧条件下高温焙烧,从而制得茶叶渣生物碳。
采用该方法制备的生物碳是一种良好的吸附剂,对水体净化、废气吸收有着良好的吸附作用,也是良好的土壤改良剂。
本发明不仅将生活废弃的茶叶渣资源化,用该方法制备的茶叶渣生物碳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具有良好的吸附和杀菌能力。
同时又为净化水体、吸收废气及土壤改良提供一种新材料和途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CN 106976858 A 2017.07.25C N 106976858A1.一种基于日常饮用茶水剩余茶叶渣的生物碳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茶叶渣自然风干3-4天,或置于恒温烘干箱,在80~105℃条件下烘干24小时得到干燥后的茶叶渣;(2)将干燥后的茶叶渣放置于管式炉中,预通氮气,快速升温至预设温度300℃~500℃下高温焙烧2-4小时,从而制备得茶叶渣生物碳,所以制得生物碳密封避光保存。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日常饮用茶水剩余茶叶渣的生物碳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茶叶渣生物碳应用于空气、水体或土壤净化处理装置的净化介质。
【CN109876785A】一种超声辅助低熔点固态酸再生废活性炭的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282342.X(22)申请日 2019.04.09(71)申请人 福建农林大学地址 350002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下店路15号(72)发明人 黄彪 蔡政汉 杨旋 林冠烽 王琼 李涛 荣成 陈燕丹 陈学榕 (74)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代理人 蔡学俊 林文弘(51)Int.Cl.B01J 20/34(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超声辅助低熔点固态酸再生废活性炭的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辅助低熔点固态酸再生废活性炭的方法,超声波在介质中可以产生机械效应、空化效应、热效应和化学效应,促进熔融酸充分进入活性炭孔隙,将吸附质脱除。
同时,超声波的空化效应和化学效应将促进吸附质与固态酸的反应,从而改变吸附质的化学性质,与介质具有更好的相容性,在低能耗低化学试剂消耗的条件下达到再生目的。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CN 109876785 A 2019.06.14C N 109876785A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876785 A1.一种超声辅助低熔点固态酸再生废活性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固态酸加热至熔融状态,然后加入废弃活性炭;(2)调节超声功率、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进行活性炭再生,使固态酸充分进入活性炭孔隙中对吸附质进行水解和洗脱,获得废弃活性炭-熔融固态酸混合物;(3)待步骤(2)所得的废弃活性炭-熔融固态酸混合物降温至60-90℃,加入热水,趁热过滤,并继续用热水洗涤至pH值为5-7;(4)将步骤(3)热水洗涤后的活性炭进行干燥,即可得到再生活性炭,并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回收后的固态酸,进行循环使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超声辅助低熔点固态酸再生废活性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加热温度为60-190℃。
磷酸改性咖啡渣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磷酸改性咖啡渣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0f2fc3b5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36.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2010787477.4(22)申请日 2020.08.07(71)申请人 王雪颖地址 650504 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理工大学呈贡校区怡园(72)发明人 王雪颖 徐冰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深圳至诚化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8代理人 刘英(51)Int.Cl.C01B 32/324(2017.01)(54)发明名称磷酸改性咖啡渣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属于活性炭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磷酸改性咖啡渣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其中本活性炭制备工艺包括:咖啡渣经蒸馏水清洗,并在105℃烘箱中烘干24h后,用85%的磷酸H3PO4配制50%的磷酸溶液,以浸渍比1:1混合,浸渍24h后置于管式炉中并持续通入氮气流速为0.1L/min,500℃炭化1h,冷却后清洗活性炭至pH为7,置于105℃烘箱烘干24h,制得咖啡渣活性炭。
本发明所制得的咖啡渣活性炭可用于处理Cr 6+废水,去除率大于85%。
本发明产品来自咖啡渣废物利用,原材料成本低,制备过程不产生污染环境的气体等物质,属于环境友好型发明,同时减少了传统处理咖啡渣的焚烧方法,减少废气产生的同时,在污水处理领域有较大发展前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CN 112707396 A 2021.04.27C N 112707396A1.一种新型咖啡渣活性炭,其特征在于,包括:咖啡渣经清洗和干燥后由磷酸浸渍再炭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咖啡渣活性炭,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为85%的磷酸H3PO4稀释到50%的磷酸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咖啡渣活性炭,其特征在于,所述磷酸与咖啡渣的浸渍比为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浸渍的时间为24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浸渍后的咖啡渣放入管式炉中,持续通入氮气流速为0.1L/min,炭化温度为500℃,炭化时间为1h。
咖啡渣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去除含铜废水中Cu(Ⅱ)的性能研究

咖啡渣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去除含铜废水中Cu(Ⅱ)的性能研究刘军;武宏
【期刊名称】《湿法冶金》
【年(卷),期】2024(43)1
【摘要】研究了采用NaOH活化焙烧咖啡渣制备咖啡渣活性炭并用于吸附去除含铜废水中的Cu(Ⅱ)。
通过SEM和EDS对咖啡渣活性炭进行表征,考察了废水初始pH、Cu(Ⅱ)初始质量浓度、吸附时间、吸附剂投加量对Cu(Ⅱ)去除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针对质量浓度50 mg/L、pH=6的50 mL模拟含铜废水,在咖啡渣活性炭投加量10 mg、温度25℃,搅拌速率150 r/min条件下吸附9 h, Cu(Ⅱ)去除率可达94.12%;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吸附过程。
该吸附材料对废水中Cu(Ⅱ)的吸附性能较好。
【总页数】6页(P93-98)
【作者】刘军;武宏
【作者单位】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03;TQ424.1
【相关文献】
1.Cu2+改性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去除废水中CN-的研究
2.Cu2+改性秸秆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去除废水中As(Ⅲ)的研究
3.咖啡渣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对矿井水中氟
离子的去除研究4.聚吡咯改性废菌渣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水中SO_(4)^(2-)性能5.污泥–烟草秸秆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对含铜废水去除性能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矿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