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
合集下载
《千米的认识》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PPT课件

拓展练习
3、小薇家到奶奶家的路程约是1千米,小薇已经走了400米,还要走多少米?
400米
1千米=1000米 1000-400=600(米) 答:还要走600米。
拓展练习
4、把路程是1千米的两地用彩笔沿线路画出来。
拓展练习
第一种路线:
书店至图书馆的路程是1000米, 1000米=1千米。
拓展练习
新知探究
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千米呢?
新知探究
1、测量较长的距离或路程时,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 2、1千米=1000米
巩固练习
(教材第28页第2题) 1、行1千米需要多长时间?把出行方式和相应的时间连接起来。
15秒 15分 1小时 4秒 4分 1小时 1秒 1分 1小时
巩固练习
2、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北京到天津的距离约100( 千米 )。 数学课本约厚5( 毫米 )。 学校跑道长200( 米 )。 成人3小时约行15( 千米 )。
第二种路线:
从博物馆出发先到图书馆再到天文 馆的路程是530+470=1000 (米),1000米=1千米。
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长度单位:千米
1千米=1000米。计算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km)作单位。
第3单元 测量
3.2 千米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3单元 测量
3.2 千米的认识
大
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都
预
习
了
吗
?
讲解人: 日期:2022.02.26
复习导入
1、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枝铅笔长18(厘米)。 (2)一枚1分硬币厚约1(毫米)。 (3)教室里的课桌高8(分米)。 (4)教室地面约长8( 米 )。 (5)武汉到北京的距离是1180( ?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课件PPT

归纳总结:
2022/1/8
认识边的名称 长方形
宽
长
正方形
边
2022/1/8
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长方形
正方形
宽
长
边
1.动手折一折长方形,你有什么发现?
2.用尺子量一量正方形的边,你有什么发现?
3.用三角板的直角边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一 个角,你有什么发现?
2022/1/8
折
2022/1/8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长方形和正方形》
2022/1/8
1.通过观察能描述四边形的特征。 2.能描述长方形、正方形各部分名称、特征及关系。 3.能抓住图形的特征正确地辨认长方形、正方形。
经历猜想、验证及归纳等学习过程,自主探究 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在探索中,注重类比、归纳等数学思维能力的 培养,发展空间观念。
2022/1/8
四四个角。 封闭图形。
下图是一个四边形吗?
不是四边形
2022/1/8
下图是一个四边形吗?
不是四边形
2022/1/8
四边形应该是一个封闭图形。
下图是一个四边形吗?
不是四边形
2022/1/8
四边形的特征:
由4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并且都有4个角。
1.在点子图上画出几个不同的四边形。 (教材第79页做一做) 2.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尺,分别拼成
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教 材第82页第5题)
2022/1/8
Thanks
2022/1/8
填一填。
(1)
4
4 3
6厘米
厘厘
厘
米米
米
4厘米
(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 )条边,都有( 四 )个角,并 且都是直( )角;长方形的对相边等( ),正方形的边相都等( )
2022/1/8
认识边的名称 长方形
宽
长
正方形
边
2022/1/8
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
长方形
正方形
宽
长
边
1.动手折一折长方形,你有什么发现?
2.用尺子量一量正方形的边,你有什么发现?
3.用三角板的直角边比一比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每一 个角,你有什么发现?
2022/1/8
折
2022/1/8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 《长方形和正方形》
2022/1/8
1.通过观察能描述四边形的特征。 2.能描述长方形、正方形各部分名称、特征及关系。 3.能抓住图形的特征正确地辨认长方形、正方形。
经历猜想、验证及归纳等学习过程,自主探究 出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在探索中,注重类比、归纳等数学思维能力的 培养,发展空间观念。
2022/1/8
四四个角。 封闭图形。
下图是一个四边形吗?
不是四边形
2022/1/8
下图是一个四边形吗?
不是四边形
2022/1/8
四边形应该是一个封闭图形。
下图是一个四边形吗?
不是四边形
2022/1/8
四边形的特征:
由4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并且都有4个角。
1.在点子图上画出几个不同的四边形。 (教材第79页做一做) 2.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尺,分别拼成
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教 材第82页第5题)
2022/1/8
Thanks
2022/1/8
填一填。
(1)
4
4 3
6厘米
厘厘
厘
米米
米
4厘米
(2)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 )条边,都有( 四 )个角,并 且都是直( )角;长方形的对相边等( ),正方形的边相都等( )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集合》ppt课件

少场比赛?
8+4+2+1=15(场) 15×2+1=31(场) 答:两个小组赛一共要进行31场比赛。
4. 小明一家去采摘。爷爷、爸爸、外公、姨妈、小雨、叔叔6人采摘了 西红柿,奶奶、妈妈、爷爷、小明4人采摘了草莓,姑姑、舅舅、外 婆3人采摘了小黄瓜。 (1)采摘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共有多少人? (2)采摘西红柿和草莓的共有多少人?
踢 毽
刘红
于丽
周晓
杨明
朱小东
李芳
陶伟
卢强
参加这两项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问题: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 共有多少人呢?谁来说一说?
跳绳的学生
踢毽的学生
陈东 王爱华 马超 丁旭 赵军 徐强
杨明 刘红 李芳
于丽 周晓 朱小东 陶伟 卢强
两项都参加的学生
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解答? 9+8-3=14(人)
(:采摘西红柿和小黄瓜的共有9人。 答:采摘西红柿和草莓的共有8人。
5. 同学们到动物园游玩,参观熊猫馆的有25人,参观大象馆的有30人,
两个馆都参加的有18人。
参观熊猫馆的 参观大象馆的
(1)填写右边的图。 (2)去动物园的一共有( 37 )人。 7人
李冬 陈明 刘静 刘君 陈晓明 张奇
都参加的
课堂小结
集合:
解决重叠问题,可以从条件入手进行分析,画出示意图, 借助示意图进行思考。为了不重复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减 去重复部分。
方法1:只参加A+只参加B+A、B都参加=总人数 方法2:参加A+参加B-A、B都参加=总人数
会游泳的
①⑤⑥
⑨
③
会飞的 ②④⑦ ⑧⑩
表示什么? 表示既会游泳又会飞的。
2.
(1)既荣获“语文之星”又荣获“数学之星”的有( 6 )人。 (2)上光荣榜的一共有( 19)人。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分、秒《例1、例2》课件15-4

2:20—1:50= 30(分)
退1时化作60分 1:80—1:50= 0:30
答:他玩了30分。
课堂小结分 1分=60秒
1.时、分、秒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 是60。分化成秒,几分就是几个60秒相加;时化 成分,几时就是几个60分相加。
2.计算经过的时间时,可以通过数钟面上的格 数来完成,也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45 - 30 = 15, 是 15 分钟。
典题精讲
计算经过时间。
课件PPT
课件PPT
典题精讲
解题思路:
第一行第一个钟面上的时刻是7:15,第二 个钟面上的时刻是7:50,用结束的时间-开 始的时间=经过的时间,即7时50分-7时15分 =35分;计算第二行的两个钟面经过的时间可 以用数格法,从数字11到数字5是30个小格,也 就是30分钟。
课件PPT
过了(3小)时
学以致用
2. 算一算经过的时间。
课件PPT
过了(15)分
学以致用
课件PPT
3.旅游车 7:30到达学校,7:55 开车,在学校停留了多长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55-30 = 25(分) 答:旅游车在学校停留25分。
课件PPT
学以致用
4.周日,乐乐到游乐园玩投飞镖, 从下午1:50玩到下午2:20,他玩了 多长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60+60 +60 =(
180)
复习导入
填写适合的时间单位。
秒
分
课件PPT
时
①小华大约每天睡9 时 ②小芳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 秒 ③煮饭大约要25 分
情景导入1
你是怎样想的?
课件PPT
60+60=120
退1时化作60分 1:80—1:50= 0:30
答:他玩了30分。
课堂小结分 1分=60秒
1.时、分、秒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 是60。分化成秒,几分就是几个60秒相加;时化 成分,几时就是几个60分相加。
2.计算经过的时间时,可以通过数钟面上的格 数来完成,也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去开始时刻。
45 - 30 = 15, 是 15 分钟。
典题精讲
计算经过时间。
课件PPT
课件PPT
典题精讲
解题思路:
第一行第一个钟面上的时刻是7:15,第二 个钟面上的时刻是7:50,用结束的时间-开 始的时间=经过的时间,即7时50分-7时15分 =35分;计算第二行的两个钟面经过的时间可 以用数格法,从数字11到数字5是30个小格,也 就是30分钟。
课件PPT
过了(3小)时
学以致用
2. 算一算经过的时间。
课件PPT
过了(15)分
学以致用
课件PPT
3.旅游车 7:30到达学校,7:55 开车,在学校停留了多长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55-30 = 25(分) 答:旅游车在学校停留25分。
课件PPT
学以致用
4.周日,乐乐到游乐园玩投飞镖, 从下午1:50玩到下午2:20,他玩了 多长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60+60 +60 =(
180)
复习导入
填写适合的时间单位。
秒
分
课件PPT
时
①小华大约每天睡9 时 ②小芳系红领巾大约需要20 秒 ③煮饭大约要25 分
情景导入1
你是怎样想的?
课件PPT
60+60=120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课件(18张PPT)

42×8=336(名) 答:可以坐336名学生。 (2)电影院的楼上有6排座位,每排可坐34名学生。楼下坐满后, 楼上的座位够剩下的学生坐吗?
450-336=114(名) 34×6=204(名) 204>114 答:楼上的座位够剩下的学生坐。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教材练习十三第6、12题。
242比402×0大9的,得20数×在9=181080。 比和302小70,之3间0×。9=270。
24×9=216(瓶)
2 4 4×9=36,个位上
×
3 9 写6,向十位进3。
21 6
十位上的2和9相乘得18, 加上进位的3等于21,在 十位上写1,向百位进2。
答:9箱饮料一共有216瓶。
小组讨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该怎样计算呢?
数学三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 4 课时 两、三位数乘 一位数(连续进位)
学校要召开运动会啦! 学校准备了好多箱饮料,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瓶吗?
小强他们搬来9箱饮料,每箱24瓶,一共有多少瓶?
24×9= 先估一估,大约有多少瓶?
10箱是240瓶,9箱 一定比240瓶少。
数学三年级上册(RJ) 教学课件
谢谢!
郑州东
―G―192→5
西安北
06:53 商务座 一等座 二等座
¥755 元 ¥382 元 ¥239 元
09:06 无票 有票 有票
239×7=1673(元) 答:需要付1673元。
彩虹小学组织450名学生去电影院。 (1)电影院的楼下有8排座位,每排可坐42名学生。如果把楼下坐 满,可以坐多少名学生?
(1)买7台 ,一共需要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1)78×7=546(元)答:一共需要546元。 (2)示例:买3个玩具小汽车一共需要多少钱?
450-336=114(名) 34×6=204(名) 204>114 答:楼上的座位够剩下的学生坐。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竖式成立。
教材练习十三第6、12题。
242比402×0大9的,得20数×在9=181080。 比和302小70,之3间0×。9=270。
24×9=216(瓶)
2 4 4×9=36,个位上
×
3 9 写6,向十位进3。
21 6
十位上的2和9相乘得18, 加上进位的3等于21,在 十位上写1,向百位进2。
答:9箱饮料一共有216瓶。
小组讨论: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该怎样计算呢?
数学三年级上册 (RJ) 教学课件
6 多位数乘一位数 第 4 课时 两、三位数乘 一位数(连续进位)
学校要召开运动会啦! 学校准备了好多箱饮料,你能算出一共有多少瓶吗?
小强他们搬来9箱饮料,每箱24瓶,一共有多少瓶?
24×9= 先估一估,大约有多少瓶?
10箱是240瓶,9箱 一定比240瓶少。
数学三年级上册(RJ) 教学课件
谢谢!
郑州东
―G―192→5
西安北
06:53 商务座 一等座 二等座
¥755 元 ¥382 元 ¥239 元
09:06 无票 有票 有票
239×7=1673(元) 答:需要付1673元。
彩虹小学组织450名学生去电影院。 (1)电影院的楼下有8排座位,每排可坐42名学生。如果把楼下坐 满,可以坐多少名学生?
(1)买7台 ,一共需要多少钱?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1)78×7=546(元)答:一共需要546元。 (2)示例:买3个玩具小汽车一共需要多少钱?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毫米分米的认识》课件

毫米、分米的认识
例1 下图中,1厘米中间的每 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0厘米 1
2
3
4
5
数约1 毫米
0厘米 1
2
3
4
5
这根曲别针长多少毫米?
0厘米 1
2
3
4
5
曲别钉长( 1 )厘米( 8 )毫米 也就是( 18 )毫米
这根铁钉长多少毫米?
0厘米 1
2
3
4
4.括号里填的单位对吗?
(对 的打“√”,错的打“×”。)
圆珠笔长14分米。(× ) 床铺长2厘米。 (×) 大树高25米。 (√ ) 饭桌宽100毫米。 ( ×) 课本长2分米。 (√ )
5
这根铁钉长( 28 )毫米
例2 10厘米是1分米 1米有分米呢?
1分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练一练:在括号里填上长度单位
长 这本书长2(分米) 宽14(厘米 )
宽
木箱长8(分米)
高
高5(分米)
长
1.选择适合的长度在( )里打√
长 3厘米 3分米 3 米
黑板
( ) ( ) (√ )
毛
长 7厘米 7分米 7米
巾
( ) (√ ) ( )
口 长 16厘米 16分米 16毫米
盅
(√ ) ( ) ( )
2.在括号里填上长度单位
3( 米 )
2( 毫米)
22(厘米)
3. 在横线上填上 适当的长度单位
钢笔长14_厘__米_ 大头针长3_厘__米_
粉笔长75_毫__米_ 大桥长200__米__ 楼房高15_米___ 课桌长10_分__米_ 铁钉长50_毫__米_ 铅笔长2_分__米_
例1 下图中,1厘米中间的每 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0厘米 1
2
3
4
5
数约1 毫米
0厘米 1
2
3
4
5
这根曲别针长多少毫米?
0厘米 1
2
3
4
5
曲别钉长( 1 )厘米( 8 )毫米 也就是( 18 )毫米
这根铁钉长多少毫米?
0厘米 1
2
3
4
4.括号里填的单位对吗?
(对 的打“√”,错的打“×”。)
圆珠笔长14分米。(× ) 床铺长2厘米。 (×) 大树高25米。 (√ ) 饭桌宽100毫米。 ( ×) 课本长2分米。 (√ )
5
这根铁钉长( 28 )毫米
例2 10厘米是1分米 1米有分米呢?
1分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练一练:在括号里填上长度单位
长 这本书长2(分米) 宽14(厘米 )
宽
木箱长8(分米)
高
高5(分米)
长
1.选择适合的长度在( )里打√
长 3厘米 3分米 3 米
黑板
( ) ( ) (√ )
毛
长 7厘米 7分米 7米
巾
( ) (√ ) ( )
口 长 16厘米 16分米 16毫米
盅
(√ ) ( ) ( )
2.在括号里填上长度单位
3( 米 )
2( 毫米)
22(厘米)
3. 在横线上填上 适当的长度单位
钢笔长14_厘__米_ 大头针长3_厘__米_
粉笔长75_毫__米_ 大桥长200__米__ 楼房高15_米___ 课桌长10_分__米_ 铁钉长50_毫__米_ 铅笔长2_分__米_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人教版

展身手
()
()
4厘米
6厘米
( )( )
()
5厘米
猜一猜
有一个图形被树叶挡住了,你能根据树叶的移动 猜一猜,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吗?
请想办法把这个长方形变成正方形
5厘米 58厘米
得意时应善待他人,因为你失意时会需要他们。 一个人的个人能力再强也无法战胜一个团队。 生命就像是一种回音,你送出了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了什么就是会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我们确实有如是的优点,但也要隐藏几分,这个叫做涵养。 你的成就将永远不会比你的自信的高度高出一厘米。 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就永远只能是死水一潭。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名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在同伴嬉乐或休息时不停地攀登;凡人之所以成为凡人,是因为别人忙于攀登时他却安然入睡。 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卢梭 有人能让你痛苦,说明你的修行还不够。 友谊要像爱情一样才温暖人心,爱情要像友谊一样才牢不可破。 友谊使欢乐倍增,悲痛锐减。——培根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拼一拼活动要求:
• 1.三人为一组,请用桌子上的学具拼成一个长方形; • 2.拼好后把你的作品放在桌子的右上角,限时三分钟; • 3.请注意保持课堂纪律。
选一选
这里有7张卡片,我每提出一个问题,就请你把不符合要求的卡 片去掉,你敢挑战吗?
231..卡卡片片的的四对形个边状角相是都等四是。边直形角。。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名师教学PPT课件

?
(2分钟)
当堂检测二:
1、下列图形中涂色部分的表示方法对吗?
12( √ ) 13( × ) 14( √ ) 16( × )
2、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分。
( 1) ——
( 3)
(1)
————
(5)
(1)
————
(6)
1 ( )
————
(4 )
3.看图填一填。
1 2 1 4 1 8
全课小结:
3 …… 分母
二分之一
1 2
四分之一
1 4
三分之一
1
3
五分之一
1 5
小结:
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或(整体) 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 几分之一。
自学指导二:动手操作,实践探究。
1、
用正方形纸折出它的
1 4
,并涂色。
( 2分钟 )
2、 想一想:为什么同样的正方形纸折的
形状不一样,却都表示
1 4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 收获?你有什么想说的?
想一想,做一做:
用你手中的圆形纸动手折一折、 涂一涂,创造出你喜欢的分数,你是怎 么想的?
自学指导一:认真看课本90页例1,
小土豆的话,思考: 1.从小土豆的话中你能说一说“一半” 该怎样理解吗?
2、同桌互相说一说。
( 3分钟 )
1 - 读作:二分之一 2
一半
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
1份,就是它的
1 2
,读作二分之一。
说一说你身边的
1 2
当堂检测一: 看图填空(课本第90页)
把这块月饼平均分成( 4)份, 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写
1 作(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