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锆石巨晶的Hf同位素组成_丘志力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锆石巨晶的Hf同位素组成_丘志力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锆石巨晶的Hf同位素组成_丘志力

第50卷 第21期 2005年11月

论 文

2370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2553184.html,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锆石巨晶的Hf 同位素组成

丘志力①③ 吴福元②* 于庆媛③ 谢烈文② 杨树锋①

(①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杭州 310027; ②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 广州 510275. *联系人, E-mail: wufuyuan@https://www.360docs.net/doc/c212553184.html,)

摘要 中国东部广泛分布着新生代玄武岩, 其中部分地区含有锆石巨晶, 它们可视为岩石圈地幔的组成矿物, 与由地壳物质加入而导致的地幔交代作用有关. 运用配有激光器的多接收等离子体质谱仪

(LA-MC-ICPMS), 对山东昌乐、福建明溪和海南蓬莱地区的锆石巨晶进行了Hf 同位素测定. 除海南地区的个别情况外, 每一地点不同锆石样品的Hf 同位素差别并不明显. 其中山东昌乐地区的176Hf/177Hf 比值为0.28302~0.28308, 福建明溪为0.28297~0.28300, 海南蓬莱为0.28288~0.28293, 所对应的ε Hf 值分别为8.7~10.8, 7.0~7.9和3.9~5.7, 显示不同地区间存在一定的差别, 其Hf 同位素模式年龄均集中在显生宙范围内. 根据上述Hf 同位素特征, 提出中国东部岩石圈地幔的交代作用发生在显生宙, 并极有可能发生在中新生代, 但对岩石圈地幔本身的形成时代, 目前还不能得出确切的结论.

关键词 Hf 同位素 锆石巨晶 岩石圈地幔 新生代玄武岩 中国东部

大陆岩石圈地幔的时代、性质与演化是近几十年固体地球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1~4], 其中同位素地球化学为岩石圈地幔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 和大量 Sr-Nd-Pb-Os 同位素资料相比, 岩石圈地幔的 Hf 同位素研究十分薄弱, 严重制约了对岩石圈地幔的深入认识.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岩石圈地幔样品大多具有较低的 Hf 和高的 MgO 含量, 从而导致化学分离和质谱测定的困难. 但是, 金伯利岩和玄武岩中经常含有的锆石巨晶却为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提供了可能. 本文将报道山东昌乐、福建明溪和海南蓬莱等地新生代玄武岩中锆石巨晶的 Hf 同位素资料, 并借此讨论中国东部岩石圈地幔的演化.

1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与锆石巨晶

中国东部存在大量的新生代玄武岩(图1), 并含有丰富的地幔橄榄岩包体. 自80年代以来, 国内外科学家对这些玄武岩及其中的地幔橄榄岩包体进行了大量的工作[5,6], 从而为讨论该区岩石圈地幔的形成与演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根据目前的总结[7], 这些玄武岩大约从晚白垩世开始活动, 并一直持续到约200年前. 晚白垩-第三纪期间, 形成的玄武岩主要为拉斑质-碱性玄武岩, 而第四纪多为强碱性玄武岩. 在碱性-强碱性玄武岩中, 大多含有大小不等的地幔包体, 如五大连池、牡丹江、汪清、蛟河、龙岗、双辽、宽甸、平泉、栖霞、昌乐、女山、明溪、麒麟和

海南岛等地.

在上述新生代火山中, 山东昌乐、福建明溪和海

南蓬莱等地产有开采价值的锆石和刚玉巨晶[8~10]. 此外, 江苏盱眙和黑龙江牡丹江-穆稜地区也有少量锆石巨晶产出[11~14]. 这些锆石巨晶一般分布在新生代火山岩区内的第三纪或第四纪的坡积物或洪积物中, 少数可见其直接产在火山岩及其风化物中[8,14,15], 因而被认为与火山岩关系密切. 与锆石巨晶共生/伴生的其他巨晶矿物有辉石、橄榄石、石榴石、尖晶石、磁铁矿、钛铁矿及歪长石等. 在山东昌乐地区, 锆石巨晶赋存在第三纪碱性橄榄玄武岩中, 玄武岩本身为斑状结构, 斑晶由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组成, 基质主要由斜长石微晶和少量玻璃质组成. 岩石具气孔状、杏仁状构造, 气孔多为不规则状, 被方解石、绿泥石和沸石类矿物充填后形成杏仁体. 玄武岩中同时还含有大量二辉橄榄岩和辉石岩等地幔包体, 并与刚玉、石榴石巨晶等巨晶伴生.

福建明溪的锆石巨晶主要分布在新生代火山岩周围的古河床、沙滩及阶地中. 尽管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原生矿(点), 但由于锆石巨晶与蓝宝石及镁铝榴石、辉石等密切伴生, 而镁铝榴石和辉石等矿物在周围新生代火山岩中广泛出现. 因此, 锆石巨晶的出现与区内火山岩成因关系密切. 根据目前的调查[10], 该区的新生代火山机构有数十个之多, 总面积约有20 km 2. 火山岩岩石类型包括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熔岩两大类, 其中熔岩根据其矿物组成和结构又可分为玻基辉橄岩、橄榄玄武岩、辉石橄榄玄武岩、安山玄武

论 文

第50卷 第21期 2005年11月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2553184.html, 2371

岩、辉橄及橄辉玄武岩以及少量的拉斑玄武岩. 刘若新[7]获得的该地区火山岩的喷发时代为0.72~4.96 Ma, 且大部分大于3 Ma. 但Ho 等人[16]获得的年龄仅为1.2~2.2 Ma, 两者略有不同. 该区的火山岩普遍包含石榴石二辉橄榄岩、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和石榴石单辉岩等地幔岩包体. 目前对该区的新生代火山岩及地幔包体有大量研究成果[17~21], 是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研究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

海南岛北部的新生代玄武岩也有较多的研究积累[22~25]. 该区火山岩包括粗玄岩、辉石橄榄玄武岩、橄榄辉石玄武岩和碱性橄榄玄武岩及火山碎屑岩, 其喷发发生在新第三纪[15]. 在这些火山岩中, 含有丰富的二辉橄榄岩和橄榄辉石岩包体[22,25], 此外还含有橄榄石、辉石、长石、钛铁矿和钛磁铁矿等捕获晶.

2 样品特征与分析方法

中国东部新生代火山岩有关的锆石巨晶颗粒巨大, 粒径一般为数毫米不等, 其中福建明溪最大的锆石巨晶单颗重达512 g, 蓬莱和昌乐锆石巨晶的粒径可达16 mm. 锆石巨晶一般透明-半透明, 少数颜色较深者不透明. 亚金刚光泽, 颜色包括灰褐色、褐红色、无色、浅黄色、黄色等, 其中昌乐和蓬莱样品一般呈褐红-浅褐红, 明溪样品较多为无色或浅褐红色. 巨晶形态呈不规则粒状或次棱角状、浑圆状、短柱状、四方双锥状, 表面常见熔蚀和(或)磨蚀现象. 多数锆石晶形不完整, 约10%~15%的锆石呈四方柱{100}, {110}与四方双锥{111}, {211}等单形组成的完整聚形; 其中四方柱{100}是最发育的单形, 个别颗粒四方柱{100}和四方双锥{111}同样发育. 锆石巨晶在光学显微镜下显示均匀结构, 但在阴极发光下大部分颗粒显示明显的生长环带(图2), 部分颗粒出现不规则核心, 而并不出现环带结构. 蓬莱两个样品5个点的LA-ICP-MS 稀土元素分析显示(图3), 锆石巨晶具有明显的Ce 正异常、无或弱Eu 异常和HREE 富集的特征. 其高的重稀土元素含量与金伯利岩中的锆石有所差别, 但与地壳来源岩石中锆石的成分有所类似

[26]

. U-Pb 同位素测定发现, 这些锆石巨晶只含

有微量的放射性成因Pb, 因而具有非常年轻的U-Pb 年龄.

本文共选择上述三个产地基本透明的16颗锆石巨晶进行 Hf 同位素的测试. 测试前先将锆石巨晶切开为两半, 对其中一块精细抛光, 然后进行阴极发

图1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分布图

光照相、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和微量元素成分测试. 锆石Hf 同位素测试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Neptune 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 ICPMS)和193 nm 激光取样系统上进行, 分析时激光束直径为63 μm, 激光剥蚀时间约26 s. 分析中所用的激光脉冲速率为6~8 Hz, 激光束脉冲能量为100 mJ. 仪器的运行条件及详细的分析过程可参见[27]. 测定时用锆石国际标样91500作外标, 本次实验测定

第50

卷 第21期 2005年11月

论 文

2372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2553184.html,

图2 锆石巨晶的阴极发光(CL)图像

图3 海南锆石巨晶的稀土元素配分型式

过程中91500的176

Hf/

177

Hf 测定结果是0.282308±8

(31次分析), 该值与目前用溶液法获得的值在误差范围内一致[28~31].

3 Hf 同位素测定结果

我们对山东昌乐、福建明溪和海南蓬莱三个地区的16件锆石样品共进行了503次测定, 其分析数据见附表所示. 总体看来, 所有样品的

176

Lu/

177

Hf 比值

均小于0.0011, 其中明溪和蓬莱样品的

176

Lu/177

Hf 比

值小于0.0005(图4). 昌乐样品中, SD0518样的176

Lu/177Hf 比值较高. 3.1 山东昌乐地区

本文对山东昌乐地区的3颗锆石进行了测定(附表, 图5). SD0515样品23次测定获得的176

Hf/

177

Hf

比值为0.283038±9(ε Hf = 9.4±0.3)(图5(a)), SD0516样

品28次分析给出的

176

Hf/

177

Hf 比值为0.283018±

12(ε Hf = 8.7±0.4)(图5(b)). 为验证数据的可靠性, 我

图4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锆石巨晶的Hf 同位素组成

们在不同时间段对SD0516样品进行了重复测定, 27次测定获得的

176

Hf/177Hf 比值为0.283018±6(ε Hf =

8.7±0.2)(图5(c)), 与以前的测定值完全相同. SD0518样品26次测定获得的176Hf/177Hf 比值为0.283069±14 (ε Hf =10.5±0.5)(图5(d)). 对该样品进行的另25次重复测定获得的

176

Hf/177Hf 比值分别为0.283077±16

(ε Hf = 10.8±0.6)(图略), 与前一次测定结果相同. 3.2 福建明溪地区

福建明溪地区的锆石巨晶较大, 且晶形较为完整. 本文对该地区的5颗锆石进行了测定, 其测定结果见附录中表A-1(见网络版)和图4. FM0401样品40次测定获得的

176

Hf/177Hf 比值为0.282974±8(ε Hf =

7.1±0.3)(图6(a)), FM0404样品22次测定得到的176Hf/ 177

Hf 比值为0.282976±8(ε Hf =7.2±0.3)(图6(b)),

FM0406样品25次分析获得的

176

Hf/177Hf 加权平均值

论 文

第50卷 第21期 2005年11月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2553184.html, 2373

图5 山东昌乐新生代玄武岩中锆石巨晶的Hf 同位素组成

为0.282995±7(ε Hf =7.9±0.3)(图6(c)), FM0409样品47次分析获得的

176

Hf/177Hf 比值为0.282975±7(ε Hf

=7.2±0.3)(图6(d)), FM0411样品第一次15次分析获得的176Hf/177Hf 比值为0.282977±10(ε Hf = 7.3±0.4)(图6(e)), 对该样另一时间段内30次重复测定获得结果为176Hf/177Hf = 0.282969±6(ε Hf = 7.0±0.2)(图6(f)), 两者完全一致. 从上述分析结果看, 5颗锆石的

176

Hf/

177

Hf 比值在0.282969±6到0.282995±7之间变

化, 对应的ε Hf 值在7.0±0.2与7.9±0.3范围内变化, 显示极其狭窄的数值变化范围. 3.3 海南蓬莱地区

对海南蓬莱的样品, 我们进行了较多的测试, 结果发现, 该产地锆石的

176

Hf/

177

Hf 比值有较大的变化

范围(图4). 其中HN0411-3A 样品的176

Hf/177Hf 比值

为0.282883±14(ε Hf =3.9±0.5)(图7(a)), 为本次实验获

得的最低值, 其他7件样品的

176

Hf/177Hf 比值在

0.282910±10(ε Hf = 4.9±0.4, HN0809)和0.282932±11 (ε Hf = 5.7± 0.4, HN0808)之间很小的范围内变化.

4 讨论

4.1 锆石巨晶的成因

根据金伯利岩的研究成果, 地幔中的锆石一部分以单晶形式产出, 另一种方式是与地幔交代矿物(如云母、角闪石、金红石、钛铁矿等)伴生. 然而, 地幔具有较低的Zr 含量一般不能形成锆石, 因此关于玄武岩中锆石巨晶的成因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一种观点认为, 单粒锆石巨晶是OIB 型岩浆分异演化晚期结晶作用的产物, 或是该岩浆在上升喷发过程中与地幔相互反应的结果[32]. 但OIB 型岩浆由于其硅和挥发份含量较低, 一般在岩浆结晶过程中难以形成大颗粒的锆石巨晶. 同时, 该类型锆石中经常含有金刚石、柯石英等地幔组成矿物, 而不含有玄武岩岩

第50卷

第21期 2005年11月

论 文

2374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2553184.html,

图6 福建明溪新生代玄武岩中锆石巨晶的Hf 同位素组成

浆结晶的矿物. 因此目前多倾向于认为, 锆石巨晶应是岩石圈地幔中的捕获晶, 它的形成与前期由地壳物质加入而导致的地幔交代作用有关[33~43]. 就本文研究的样品而言, 它们大多呈不规则状和浑圆状, 显

示明显的被溶蚀、磨蚀的特征, 显然不是寄主岩浆结晶或其与地幔橄榄岩相互反应的产物. 详细的电子探针和激光拉曼光谱的研究还发现[10], 福建明溪的锆石巨晶的Hf 的含量都很低(HfO 2=0.55%~1.29%),

论 文

第50卷 第21期 2005年11月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2553184.html,

2375

图7 海南蓬莱新生代玄武岩中锆石巨晶的Hf 同位素组成

第50卷 第21期 2005年11月

论 文

2376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2553184.html,

相似或低于普通金伯利岩及地幔MARID 组合锆石的含量, 而Zr/Hf 比值最高达105, 平均达73, 远远高于一般岩浆成因锆石的Zr/Hf 比值. 同时, 该锆石巨晶中还含有锆石、斜锆石、碳酸盐等矿物, 并有可能存在绿帘石以及其他富硅、铝和钙的矿物包裹体. 其中斜锆石矿物包裹体化学成分为ZrO 2含量为97.68%~ 98.37%, HfO 2 含量为1.36%~1.64%, 其成分和金伯利岩发现的斜锆石巨晶很相似[10]. 因此, 明溪的锆石巨晶不可能为岩浆演化晚期结晶产物而应为地幔成因, 而且其在形成过程中确实与地壳物质加入有关.

蓬莱的锆石巨晶中含有较多的以CO 2为主要成分的流体与熔体包裹体. 其中熔体包裹体成分为长英质, SiO 2含量在60%~63%(氧化物总量不足90%, 丘志力, 未发表资料). 微量元素成分测定发现, 该地区锆石巨晶较高的U, Th 含量与金伯利岩中由地幔交代作用形成的MARID 型矿物组合中锆石的含量类似(图8), 显示其成因与地幔交代作用关系密切, 但高的重稀土元素含量又显示其与地壳物质关系密切(图3). 因此, 本文研究的锆石巨晶应为寄主岩浆上升过程中捕获的岩石圈地幔矿物, 它是在早期由地壳物质加入而导致的地幔交代作用过程中形成的.

图8 海南锆石巨晶的U-Th/U 图解

较高的U, Th 含量显示其与金伯利岩中由交代作用形成的MARID

锆石类似

4.2 与锆石巨晶相关的岩石圈地幔交代作用的时代

本文研究区新生代玄武岩中的地幔橄榄岩普遍以具有高ε Nd 和低

87

Sr/86Sr 值为特征, 但绝大部分样

品同时又显示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的特点[21,22]

.

这种Sr-Nd 同位素与微量元素的解耦要求原来亏损的地幔在近期发生过交代作用, 但对这种交代作用

发生的具体时间, 目前并无定论.

但是, 另一方面, 地幔在发生交代作用时, 经常伴有新生矿物的出现. 如果我们能够对这种新生矿物进行准确定年, 无疑能够获得上述地幔交代作用的年代. 但由于地幔具有较高的温度, 上述新生矿物难以保持其常见同位素体系的封闭. 因此, 常规的Sr-Nd-Pb 同位素方法难以对这一问题提供确切的答案. 但锆石由于其具有极低的Lu/Hf 比值和高的Hf 同位素体系封闭温度, 从而使得我们有可能获得它准确的Hf 同位素模式年龄, 而该年龄限定了地幔发生交代作用的最大时代.

采用亏损地幔端元数值[32], 本文所研究的山东、福建和海南地区锆石巨晶的Hf 同位素模式年龄平均值分别为290, 400和470 Ma; 但如果以太平洋MORB 为亏损地幔端元, 上述模式年龄值则为80, 180和260 Ma, 均落在显生宙时间范围内. 如果我们假设不同地区岩石圈地幔Hf 同位素特征的差异是交代作用时间和程度不等所导致的话, 则山东地区较高的ε Hf 值可给出交代作用的最大年龄. 如果这样, 中国东部岩石圈地幔交代作用非常有可能发生在中新生代. 但由于模式年龄的具体数值受控于多种因素的影响[44], 上述结论仍需今后进一步的工作. 4.3 中国东部岩石圈地幔的Hf 同位素组成

同Nd 同位素类似, 地壳、大陆岩石圈地幔和软流圈地幔均具有不同的Hf 同位素组成. 近几年来通过对金伯利岩及其地幔包体和巨晶的研究发现, 岩石圈地幔物质具有较大的Nd-Hf 同位素变化范围, 并在Nd-Hf 同位素图解上偏离正常的地幔阵列. 具体来说, 金伯利岩和钾镁煌斑岩位于地幔阵列的下方, 推测是该岩浆源区由于具有较高的Hf/Nd(0.3~0.5)和低的Lu/Hf(≤0.15)比值, 从而导致其现在具有较低的

ε Hf 值[32,45,46]. 但地幔包体及其巨晶的研究揭示, 它

们大多位于上述地幔阵列的上方, 其中部分地区单斜辉石和石榴石的ε Hf 值可达数百至上千[47~53], 这一情形在大洋岩石圈地幔中也被发现[53,54]. 详细研究表明, 导致上述数值明显偏高的原因是地幔包体矿物具有很高的Hf 同位素体系封闭温度(>1000℃), 而后来的岩浆喷发并未能使该Hf 同位素体系完全发生重置[49,50,55,56]. 因此, 我们难以根据这些矿物在岩浆喷发时的Hf 同位素特征来反演岩浆形成时岩石圈地幔的Hf 同位素组成, 但可借此对岩石圈地幔的形成

论 文

第50卷 第21期 2005年11月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2553184.html, 2377

表1 中国东部不同地区锆石巨晶的Hf 同位素组成

样品号 地点 分析点数 176

Hf/177Hf ε Hf

SD0515 山东昌乐 23 0.283038±9 9.4±0.3 SD0516 山东昌乐 28 0.283018±12 8.7±0.4

SD0516 重复 27 0.283018±6 8.7±0.2 SD0518 山东昌乐 26 0.283069±14 10.5±0.5 SD0518 重复 25 0.283077±16 10.8±0.6 FM0401 福建明溪 40 0.282974±8 7.1±0.3 FM0404 福建明溪 22 0.282976±8 7.2±0.3 FM0406 福建明溪 25 0.282995±7 7.9±0.3 FM0409 福建明溪 47 0.282975±7 7.2±0.2 FM0411 福建明溪 15 0.282977±10 7.3±0.4 FM0411 重复 30 0.282969±6 7.0±0.2 HN0411-3A 海南蓬莱 25 0.282883±14 3.9±0.5 HN0411-3B 海南蓬莱 20 0.282910±8 4.9±0.4 HN0808 海南蓬莱 18 0.282932±11 5.7±0.4 HN0809 海南蓬莱 16 0.282910±10 4.9±0.4 HN0301 海南蓬莱 38 0.282921±7 5.3±0.2 ZR0412 海南蓬莱 28 0.282921±6 5.3±0.2 ZR0414 海南蓬莱 29 0.282931±6 5.6±0.2 ZR0415

海南蓬莱

22 0.282926±13 5.4±0.5

时代进行定年[57].

但对于经历过交代作用的岩石圈地幔而言, 其在熔-流体交代介质中形成的锆石巨晶势必要与周围的其它岩石圈地幔矿物发生平衡, 因此所形成的锆石的Hf 同位素可代表被交代的岩石圈地幔的Hf 同位素组成

[32,35,46,58~60]

. 由于在大多数情况下, 锆石巨晶

的U-Pb 年龄与岩浆喷发年龄一致[38,60~62]

, 因此目前

需要明确的一个关键问题是上述Hf 同位素体系是否在岩浆喷发时已被重置. 但由于锆石具有非常低的

176

Lu/177Hf 比值, 其年龄校正对

176

Hf/177Hf 比值几乎

没有影响. 因此, 地幔中锆石巨晶的Hf 同位素可代表现今与其共生的岩石圈地幔的Hf 同位素组成.

从本文研究的结果来看(表1), 除蓬莱地区的个别情况外, 每一地点不同锆石样品的Hf 同位素差别并不明显, 其中昌乐地区的

176

Hf/

177

Hf 比值为

0.28302~0.28308, 明溪为0.28297~0.28300, 蓬莱为0.28288~0.28293, 所对应的 Hf 值分别为8.7~10.8, 7.0~7.9和3.9~5.7. 三个地点锆石巨晶正的ε Hf 值还反映这些地区的岩石圈地幔在受交代作用前属于亏损性地幔, 这一结论与由Sr-Nd 和元素地球化学资料获得的结果相一致.

致谢 感谢南京大学王汝成教授、陈小明副教授参加了海南部分的野外工作并提出了有益的工作建议, 龙文国、李

学成、陈绍忠、林东燕、杨贤东和饶克新等在野外工作中给予的帮助. 本工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9602025, 40325006和40025209)、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和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011143)资助项目.

参 考 文 献

1 Anderson D L. Lithosphere, asthenosphere, and perisphere. Rev

Geophy, 1995, 33: 125~149 2

Griffin W L, O’Reilly S Y, Ryan C G. The composition and origin of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In: Fei Y, Bertka C M, My-sen B O. eds. Mantle petrology: Field observations and high-pre- ssure experimentation: A tribute to Francis R. (Joe) Boyd. The Geochemical Society, Special Publication, 1999, 6: 13~43 3 Pearson D G, Canil D, Shirey S B. Mantle samples included in

volcanic rocks: Xenoliths and diamonds. In: Carlson R W, ed. Treatise on Geochemistry. vol 2. The Mantle and Core, 2003, 171~ 275

4 Carlson R W, Pearson D G, James D E. Physical, chemical, and

chron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tinental mantle. Rev Geophy, 2005, 43, 2004RG000156 5

池际尚主编. 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上地幔研究. 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1988 6 鄂莫岚, 赵大升主编.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深源岩石包体.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7

7 刘若新. 中国新生代火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2. 427

8

张海萍, 李福堂, 李津. 山东省昌乐宝石级锆石的研究.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 2001, 21(4): 30~32 9

汤德平. 福建明溪锆石的改色研究. 矿物学报, 2001, 21: 521~524

第50卷 第21期 2005年11月

论 文

2378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2553184.html,

10 丘志力, 龚盛玮, 于庆媛, 等. 福建明溪锆石巨晶中的斜锆石、锆石矿物包裹体及其成因启示.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43: 135~139

11 孙建勋. 黑龙江省东部与红蓝宝石有关的玄武岩及古火山机构的恢复.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5, 14: 126~132

12 曹圣恩, 张成浩. 双鸭山红宝沟宝石级石榴子石砂矿床地质特征及质量评价. 建材地质, 1996, (3): 22~26

13 孙建勋, 李飞, 党延松, 等. 黑龙江红蓝宝石的矿物学特征.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5, 24: 62~66

14 邹进福, 袁奎荣. 鲁西新生代含蓝宝石玄武岩的成岩成矿模式. 桂林冶金地质学院学报, 1991 (增刊): 17~27

15 丘志力, 秦社彩, 庞学斌. 海南碱性玄武岩中的刚玉巨晶成因探讨.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5, 34: 95~101

16

Ho K S, Chen J C, Lo C H, et al. 40Ar-39Ar dating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ate Cenozoic basaltic rocks from the Zheji-ang-Fujian region, SE China: eruption ages, magma evolution and petrogenesis. Chem Geol, 2003, 197: 287~318

17 Tatsumoto M, Basu A R, Huang W K, et al. Sr, Nd, and Pb iso-topes of ultramafic xenoliths in volcanic rocks of eastern China: enriched components EMI and EMII in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e.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92, 113: 107~128 18

Qi Q, Taylor L A, Zhou X. Petr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mantle peridotite xenoliths from SE China. J Petrol, 1995, 36: 55~79 19 Zou H, Zindler A, Xu X. Major, trace element, and Nd–Sr–Pb

isotope studies of Cenozoic basalts in SE China: mantlesources, regional variations, and tectonic significance. Chem Geol, 2000, 171: 33~47 20

Xu X S, O’Reilly S Y, Griffin W L, et al. Genesis of young litho-spheric mantle in Southeastern China: an LAM-ICPMS trace ele-ment study. J Petrol, 2000, 41: 111~148

21 Xu X S, O’Reilly S Y, Griffin W L, et al. Enrichment of upper

mantle peridotite: petrological, trace element and isotopic evi-dence in xenoliths from SE China. Chem Geol, 2003, 198: 163~ 188 22

黄香定, 陈哲培, 钟盛中. 海南蓬莱地区火山岩地质特征及其与蓝宝石矿床形成的关系. 华南地质与矿产, 1997, 3: 39~45 23 Tu K, Flower M F J, Carlson R W, et al. Sr, Nd and Pb isotopic

compositions of Hainan Basalts (South China): implications for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e Dupal source. Geology, 1991, 19: 567~569

24 Ho K S, Chen J C, Juang W S. Geochronology and geochemistry

of late Cenozoic basalts from the Leiqiong area, Southern China. J Asian Earth Sci, 2000, 18: 307~324

25 Xu Y G, Sun M, Yan W, et al. Xenolith evidence for polybaric

melting and stratification of the upper mantle beneath south China. J Asian Earth Sci, 2002, 20: 937~954

26 Belousova E A, Griffin W L, O’Reilly S Y, et al. Igneous zircon:

trace element composition as an indicator of source rock type. Contrib Mineral Petrol, 2002, 143: 602~622

27

徐平, 吴福元, 谢烈文, 等. U-Pb 同位素定年标准锆石的Hf 同位素. 科学通报, 2004, 49(14): 1403~1410

28 Goolaerts A, Mattielli N, de Jong J, et al. Hf and Lu isotopic ref-erence values for the zircon standard 91500 by MC-ICP-MS. Chem Geol, 2004, 206: 1~9 29

Woodhead J, Hergt J, Shelley M, et al. Zircon Hf-isotope analysis with an excimer laser, depth profiling, ablation of complex ge-ometries, and concomitant age estimation. Chem Geol, 2004, 209: 121~135

30 Iizuka T, Hirat T. Improvements of precision and accuracy in in

situ Hf isotope microanalysis of zircon using the laser abla-tion-MC-ICPMS technique. Chem Geol, 2005, 220: 121~137 31

Nebel-Jacobsen Y, Scherer E E, Munker C, et al. Separation of U, Pb, Lu, and Hf from single zircons for combined U-Pb dating and Hf isotope measurements by TIMS and MC-ICPMS. Chem Geol, 2005, 220: 105~120

32 Griffin W L, Pearson N J, Belousova E, et al. The Hf isotope

composition of cratonic mantle: LAM-MC-ICPMS analysis of zircon megacrysts in kimberlites. Geochim Cosmochim Acta, 2000, 64: 133~147

33 Kresten P, Fels P, Berggren G. Kimberlitic zircons ——a possible

aid in prospecting for kimberlites. Mineral Dep, 1975, 10: 47~56 34 Krasnobayev A A. Mineralogical ——chemical features of zircons

from kimberlites and problems of their origin. Inter Geol Rev, 1980, 22: 1199~1209

35 Kinny P D, Compston W, Bristow J W, et al. Archaean mantle

xenocrysts in a Permian kimberlite: two generations of kimberlitic zircon in Jwaneng DK2, southern Botswana. In: Ross J, ed. Kim-berlites and Related Rocks, Geol Soc Austral Spec Publ, 1989, 14: 833~842

36 Konzett J, Armstrong R A, Sweeney R J, et al. The timing of

MARID metasomatism in the Kaapvaal mantle: an ion probe study of zircons from MARID xenoliths.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98, 160: 133~145

37 Konzett J, Armstrong R A, Gunther D. Modal metasomatism in

the Kaapvaal craton lithosphere: constraints on timing and genesis from U-Pb zircon dating of metasomatised peridotites and MARID-type zenoliths. Contrib Mineral Petrol, 2000, 139: 704~719

38 Valley J W, Kinny P D, Schulze D J, et al. Zircon megacrysts

from kimberlite: oxygen isotope variability among mantle melts. Contrib Mineral Petrol, 1998, 133: 1~11 39

Upton B G J, Hintoni R W, Aspeni P, et al. Megacrysts and asso-ciated xenoliths: evidence for migration of geochemically en-riched melts in the upper mantle beneath Scotland. J Petrol, 1999,

论 文

第50卷 第21期 2005年11月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2553184.html, 2379

40: 935~956 40

Davies G R, Spriggs A J, Nixon P H. A non-cognate origin for the Gibeon kimberlite megacryst suite, Namibia: implications for the origin of Namibian kimberlites. J Petrol, 2001, 42: 159~172 41 Dawson J B, Hill P G, Kinny P D. Mineral chemistry of a zir-con-bearing composite, veined and metasomatised upper-mantle peridotite xenolith from kimberlite. Contrib Mineral Petrol, 2001, 140: 720~733

42 Spetsius Z V, Belousova E A, Griffin W L, et al. Archean sulfide

inclusions in Paleozoic zircon megacrysts from the Mir kimberlite, Yakutia: implications for the dating of diamonds. Earth Planet Sci Lett, 2002, 199: 111~126

43 Liati A, Franz L, Gebauer D, et al. The timing of mantle and

crustal events in South Namibia, as defined by SHRIMP-dating of zircon domains from a garnet peridotite xenolith of the Gibeon Kimberlite Province. J African Earth Sci, 2004, 39: 147~157 44 Nowell G M, Kempton P D, Noble S R, et al. High precision Hf

isotope measurements of MORB and OIB by thermal ionisation mass spectrometry: insights into the depleted mantle. Chem Geol, 1998, 149: 211~233

45 Graham S, Lambert D D, Shee S R, et al. Juvenile lithospheric

mantle enrichment and the formation of alkaline ultramafic magma sources: Re-Os, Lu-Hf and Sm-Nd isotopic systematics of the Norseman melnoites, Western Australia. Chem Geol, 2002, 186: 215~233 46

Nowell G M, Pearson D G, Bell D R, et al. Hf isotope systematics of kimberlites and their megacrysts: New constraints on their source regions. J Petrol, 2004, 45: 1583~1612

47 Blichert-Toft J, Albarede F, Kornprobst J. Lu–Hf isotope sys-tematics of garnet pyroxenites from Beni Bousera, Morocco: Im-plications for basalt origin. Science, 1999, 283: 1303~1306 48 Blichert-Toft J, Ionov D A, Albarede F. The nature of the

sub-continental lithospheric mantle: Hf isotope evidence from garnet peridotite xenoliths from Siberia. J Conf Abstr, 2000, 5: A217

49 Bedini R M, Blichert-Toft J, Boyet M, et al. Lu-Hf isotope geo-chemistry of garnet-peridotite xenoliths from the Kaapvaal craton and the thermal regime of the lithosphere. Geochim Cosmochim Acta, 2002, 66 (S1): A61

50 Simon N S C, Carlson R W, Pearson D G, et al. The Lu–Hf iso-tope composition of cratonic lithosphere: disequilibrium between garnet and clinopyroxene in kimberlite xenoliths. Geochim Cos-mochim Acta, 2002, 66 (S1): A717

51 Pearson D G, Nowell G M. Re-Os and Lu-Hf isotope constraints

on the origin and age of pyroxeneites from the Beni Bousera peri-dotite Massif: implications for mixed peridotite-pyroxenite mantle sources. J Petrol, 2004, 45: 439~455

52 Ionov D A, Blichert-Toft J, Weis D. Hf isotope compositions and

HREE variations in off-craton garnet and spinel peridotite xeno-liths from central Asia. Geochim Cosmochim Acta, 2005, 69: 2399~2418 53

Schmidberger S S, Simonetti A, Francis D, et al. Probing Archean lithosphere using the Lu-Hf isotope systematics of peridotite xenoliths from Somerset Island kimberlites, Canada. Earth Planet Sci Lett, 2002, 197: 245~259

54 Salters V J M, Zindler A. Extreme 176Hf/177Hf in the sub-oceanic

mantle. Earth Planet Sci Lett, 1995, 129: 13~30 55

Bizimis M, Sen G, Salters V J M. Hf-Nd isotope decoupling in the oceanic lithosphere: constraints from spinel peridotites from Oahu, Hawaii. Earth Planet Sci Lett, 2003, 217: 43~58

56 Bedini R M, Blichert-Toft J, Boyet M, et al. Isotopic constraints

on the cooling of the continental lithosphere. Earth Planet Sci Lett, 2004, 223: 99~111 57

Pearson D G, Nowell G M, Ottley C J. Dating mantle melting us-ing the Lu-Hf isotope system. Geochim Cosmochim Acta, 2005, 69(10S): A287

58 Scharer U, Corfu F, Demaiffe D. U-Pb and Lu-Hf isotopes in

baddeleyite and zircon megacrysts from the Mbuji-Mayi kimber-lite: Constraints on the subcontinental mantle. Chem Geol, 1997, 143: 1~16 59

Belousova E A, Griffin W L, Shee S R, et al. Two age populations of zircons from the Timber Creek kimberlite, Northern Territory, as determined by laser-ablation ICP-MS analysis. J Australian Earth Sci, 2001, 48: 757~765 60

Kinny P D, Maas R. Lu-Hf and Sm-Nd isotope systems in zircon. In: Hanchar J M, Hoskin P W O, eds. Zircon. Rev Mineral Geo-chem, 2003, 53: 327~341

61 Heaman L M, Kjarsgaard B A, Creaser R A. The timing of kim-berlite magmatism in North America: implications for global kimberlite genesis and diamond exploration. Lithos, 2003, 71: 153~184

62 Belousova E A, Griffin W L, Pearson N J. Trace element compo-sition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southern African kimberlitic zircons. Mineral Mag, 1998, 62: 355~366

(2005-06-20收稿, 2005-08-29收修改稿)

铅同位素示踪方法应用于考古研究的进展

铅同位素示踪方法应用于考古研究的进展 作者:金正耀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北京,100732 刊名: 地球学报 英文刊名:ACTA GEOSCIENTICA SINICA 年,卷(期):2003,24(6) 被引用次数:16次 参考文献(25条) 1.金正耀晚商中原青铜的矿料来源 1984 2.金正耀中国古代文明をさぐる--铅同位体比によるを中心に 2000 3.金正耀;W T Chase;平尾良光江西新干大洋州商墓青铜器的铅同位体比值研究 1994(08) 4.金正耀;马渊久夫;W T Chase广汉三星堆遗物坑青铜器的铅同位体比值研究 1995(02) 5.金正耀;W T Chase;平尾良光中国两河流域青铜文明之间联系 1998 6.彭子城;孙卫东;黄允兰赣鄂皖诸地古代矿料去向的研究 1997(07) 7.彭子成;王兆荣;孙卫东盘龙城商代青铜器铅同位素示踪研究 2001 8.平尾良光;铃木浩子;早川泰弘泉屋博古馆が所藏する中国古代青铜器の铅同位体比 1999(15) 9.孙淑云;韩如玢;陈铁梅盘龙城出土青铜器的铅同位素比测定报告 2001 10.朱炳泉;常向阳评"商代青铜器中高放射成因铅的发现" 2002(01) 11.Barnes I L;Chase W T;Deal E C Lead isotope ratios of ancient Chinese bronzes in the Arthur M.Sackler collections 1987 12.Doe B R;Zartman R E Plumbotectonics I-the Phanerozoic 1979 13.Hirao Y;Suzuki H;Hayakawa Y Lead isotopic ratios of ancient Chinese bronzes from collections of Scnoku Museum 1999(15) 14.Karpenko S;M H Deievaux;B R Doe Lead isotope analyses of galenas from selected ore deposits of the USSR 1981 15.Jin Zhengyao The ore sources for making bronzes in the Central Plain by the Late Shang Period 1984 16.Jin Zhengyao Quest for the Lost Civilization in China 2000 17.Jin Zhengyao;Chase W T;Y Hirao Lead isotope studies on bronzes from the Shang tomb at Dayangzhou in Xin'gan 1994(08) 18.Jin Zhengyao;Mabuchi H;Chase W T Lead isotope studies on bronzes from the pits at the Sanxingdui site in Guanghan 1995(02) 19.Jin Zhengyao;Chase W T;Hirao H Yellow River valley and Yangtze River valley:the question of contact with distant bronze cultures,collected essays from the intem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Shang Culture,ed.Institute of Archae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1995 20.Jin Zhengyao;Hirao Y;Chase W T Scientific study on Early Chinese Bronzes,collected essays from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Beginning of the Use of Metals and Alloys (Shimane,Japan) 1999 21.Peng Zicheng;Sun Weidong;Huang Yunlan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areas using copper ore yielded

三江地区两类古陆成分的铅同位素组成——Ⅰ_碳酸盐岩类

三江地区两类古陆成分的铅同位素组成 ———Ⅰ.碳酸盐岩类3 1999年1月10日收稿. 3国土资源部“九五”科技攻关项目(No.95-02-001-02)资 助.徐启东 夏 林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武汉430074) 摘 要 根据铅同位素组成, 西南三江地区前中生代的碳酸盐岩可分成具高放射性和低放射 性成因铅同位素特征的两种类型,其数值范围和样品的空间分布都可分别与已知的冈瓦纳和劳亚古陆群的铅同位素组成对比.运用不同古陆群显示的块体铅同位素组成差异作为标志,判别兰坪盆地中以灰岩和细碎屑岩组成的上三叠统可能不是中生代兰坪盆地的沉积产物,而是新生代早期从盆地西部冈瓦纳古陆群中逆冲推覆过来的构造岩片.关键词 冈瓦纳古陆,劳亚古陆,铅同位素,兰坪盆地,特提斯.中图法分类号 P597第一作者简介 徐启东,男,副教授,1957年生,1982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1994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矿床学、地球化学和流体地质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0 引言 西南三江地区位于特提斯构造域的东部,记录了劳亚和冈瓦纳两大古陆群裂解、古陆碎块间相互作用、拼合和隆升的地质历史.经过多年的研究,已 经建立起了由4条板块结合带和其间的陆块所构成的基本构造格局[1].它们实际上是由不同时期的陆 块碎片和洋壳、弧系物质拼合与叠置在一起的“岩 片”组合,反映了劳亚和冈瓦纳古陆之间多弧-盆系的演化、消亡和拼合过程[2,3].两个古陆群的碎片在三江地区交错分布,极大地影响了对造山带地层系统的建立、特提斯演化的细化和这一重要成矿域成矿物质聚散规律等问题的进一步认识. 不同陆块化学成分的不均一性,同一陆块地幔和地壳中某些元素及同位素组成的继承演化关系和块体效应,提供了分辨和区分不同古陆系统及其碎片的途径[4~7].其中铅同位素的块体效应明显,不同源区演化形成的地块岩石具有不同的铅同位素组成,只要识别和建立起了相应的铅同位素标志,就可以鉴别岩片的不同归属[8~11].笔者对本区及邻区主 要岩石类型的铅同位素资料的整理表明,碳酸盐岩类岩石的铅同位素组成显示了明显的块体差异,可 与已知的冈瓦纳和劳亚古陆的铅同位素组成对比, 可作为建立本区两类古陆群岩片综合地球化学标志的基础.1  两类铅同位素组成粗线条地看,三江地区冈瓦纳古陆群与劳亚古陆群的界线大致以澜沧江板块结合带为界[2] .为寻找两大古陆群的差异,选择了该结合带东西两侧,可能分属不同古陆群岩片的前中生界碳酸盐岩类样品数据:属于冈瓦纳古陆群的包括德钦南佐下二叠统 灰岩[12],澜沧老厂中上石炭统大理岩和西盟新厂下古生界大理岩 [13] ,共计7组数据;属于劳亚古陆群(扬子陆块西缘)的包括中咱地块中纳交系、 三家村上寒武统灰岩和白云岩、 杠日隆上二叠统灰岩[12,14](哀牢山1个样品归入其中)、 川西会东、会理、甘洛上震旦统大理岩 [15] ,共计13组数据.它们都是8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测试数据,可靠性较高. 将上述数据投入图1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澜沧江结合带两侧的前中生代碳酸盐岩类岩石分布于图 中不同的区间.东侧的碳酸盐岩以相对低放射性成 因铅同位素组成为特征,w (206Pb )/w (204Pb )=18.110~18.471,w (207Pb )/w (204Pb )=15.260~ 第24卷第3期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Vol.24 No.31999年5月 Earth Science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 eosciences May 1999

碎屑锆石

锆石颗粒较小且磨蚀现象不明显,反映其搬运距离极短,大部分锆石具有振荡生长环带,指示了岩浆结晶的特征,仅有个别锆石具有薄的变质增生边,可能是经历一定程度的变质作用所致,指示它们的原岩主要是由同期或略早期的岩浆岩风化后就近沉积的产物。文章结构较简单,锆石数据、谐和图、直方图。(谷丛楠,2012;现代地质;内蒙古白乃庙地区白音都西群的碎屑锆石年龄及其构造意义) 在样品89-2405B中,锆石颗粒大小约50~100μm,形状多属圆形和次圆形,具典型碎屑锆石特征,CL图像显示其内部没有明显的环带。样品SD2-14中锆石颗粒直径约为50~100μm,此样品共进行26粒锆石27个点的测定。根据颗粒大小形状及阴极发光特征,锆石可分为两组类型来探讨.其中第一组锆石形状浑圆,无或具有不明显的环带,表明它们经历过一定距离的搬运和磨蚀作用,为碎屑锆石;另一组锆石形状多为长椭圆形,局部具有振荡环状。样品87-1001H中锆石颗粒直径约在100μm左右,形状多为椭圆形,锆石中无或具有不明显的振荡环带,部分锆石型态为圆形和破裂状,是在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时所造成,表现为碎屑锆石特征。 碎屑锆石——原岩年龄:本研究利用SHRIMP定年法取得龙首山岩群最上部层位的三件变质沉积岩单颗粒碎屑锆石62个有地质意义的年龄数据。三件变质沉积岩碎屑锆石U-Pb年龄皆介于 1.7~2.7Ga之间,最年轻锆石年龄为(1724±19)Ma。此数据可以认定为沉积作用完成的最大年龄,故可合理推测龙首山岩群变质沉积岩固结成岩作用年龄必小于(1724±19)Ma。 成岩之后的变质年龄,本文没从锆石中获得;我自己的论文中,可从变质锆石中获得变质年龄。 物源分析:比对碎屑锆石的年龄频谱和周围古老地块岩浆岩的年代, 显示龙首山岩群变质沉积岩的沉积物, 可能来自阿拉善地块和塔里木地块。(董国安,2007;科学通报;龙首山岩群碎屑锆石SHRIMP U-Pb 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贵州独山巴年锑矿床硫_铅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_沈能平

第 33 卷 第 3 期 2013 年 9 月 文章编号:1000-4734(2013)03-0271-07
矿 物 学 报 ACTA MIERALOGICA SINICA
Vol. 33, No.3 Sept., 2013
贵州独山巴年锑矿床硫、铅同位素特征及其 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沈能平 1,苏文超 1,符亚洲 1,徐春霞 1, 2,阳杰华 1,蔡佳丽 1
(1. 中国科学院 地球化学研究所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2; 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摘 要:贵州独山巴年锑矿床是华南锑矿带代表性锑矿床之一。矿体赋存于中泥盆统独山组地层之中。本文 对该矿床辉锑矿的硫、 铅同位素组成进行了系统分析。 结果表明, 辉锑矿的 δ34S 值变化范围为-5.4‰~-1.2‰, 平均-4.2‰,计算获得成矿流体中总硫的 δ34SΣS=0.1‰,显示岩浆来源硫的同位素特征。辉锑矿铅同位素组成 变化范围较窄:206Pb/204Pb 为 18.561~19.156,平均 18.813;207Pb/204Pb 为 15.703~15.769,平均 15.734;
208
Pb/204Pb 为 38.573~39.207,平均 38.906。绝大多数样品中矿石铅为正常铅,具有华南区域性铅同位素组
成特征。我们认为巴年锑矿床成矿金属元素锑除主要来源于赋矿围岩泥盆系外,基底地层也可能提供了部分 成矿物质。 关键词:辉锑矿;硫同位素;铅同位素;成矿物质来源;巴年锑矿床 中图分类号:P597;P61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沈能平,男,1979 年生,博士,副研究员,矿床地球化学专业,主要从事中低温热液矿床成矿 理论研究. E-mail:shennengping@https://www.360docs.net/doc/c212553184.html,
黔东南独山锑矿田是贵州省除晴隆县外锑 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属于三都-丹寨汞锑成矿 带的南延部分,目前该锑矿田已发现包括半坡 (大型) 、巴年(中型) 、蕊然沟(小型)等锑矿 床(点) 、矿化点近 20 处。前人对该区锑矿地质 地球化学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其成矿物质 但独山地区从下 主要来源于赋矿的围岩地层[1-3], 、丹林组 中志留统至中泥盆统的翁项群(S1-2wn) 、龙洞水组(D2l) 、邦寨组(D2b) 、独山 (D1dn) 组(D2d)均有锑矿(化)体产出,赋矿围岩时 代跨度较大,难以有效制约物源。本次研究以巴 年锑矿床最主要的矿石矿物 —— 辉锑矿为研究 对象,系统测试了其硫、铅同位素组成,利用硫、 铅联合示踪优势,进一步分别探讨了其硫源和成 矿金属锑的来源。
1 矿区地质概况
巴年锑矿床是独山锑矿田内代表性锑矿床
收稿日期:2012-09-24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编号:黔科合 J 字[2009]2249、 [2008]2227 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972072) ;中国科学院 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Q04-05) ;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 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
之一,其位于环“江南古陆”南西端,产于独山 箱状背斜轴部南西倾伏部位。矿区出露地层主要 为中泥盆统独山组(D2d)浅海相碳酸盐岩和碎 屑岩,与下伏地层中泥盆统邦寨组(D2b)为整 合接触(图 1) 。按岩性不同,独山组自下而上可 、宋家桥段(D2d2) 划分为三段:鸡泡段(D2d1) 和鸡窝寨段 (D2d3) 。 其中宋家桥段按其岩性组合 特征又可分为上、下两个亚段:下亚段(D2d2-1) 为中至厚层中粒石英砂岩夹薄层泥质灰岩或灰 岩透镜体;上亚段(D2d2-2)为碳酸盐岩与碎屑岩 互层,是巴年锑矿的主要赋矿层位。矿区内未见 岩浆岩出露。北北西向的独山箱状背斜和半巴断 裂、打鱼河断裂是矿区的主要控矿构造。矿化沿 背斜轴部分布,主断裂的旁侧构造和层间破碎带 为容矿构造。矿体的大小和富集程度与构造的产 状和发育程度有关,断裂组平行、交汇、膨胀地 段均是富矿体的产出部位。 巴年锑矿床矿化范围大,但矿体小,变化较 大,与围岩界线大多为突变关系。矿区虽具多层 赋矿特点,但在垂向上很少有矿体重叠出现。每 个矿化体包含若干矿体,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 等缓倾斜顺层产出, 与岩层产状一致, 倾向南西,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lead isotope geochemistry 研究自然物质中铅同位素的丰度、变异规律及其地质意义。自然界铅由204Pb、206Pb、207Pb和208Pb4个稳定同位素组成,它们的丰度分别为1.4%、24.1%、22.1%和52.4%。204Pb是非放射成因的,206Pb、207Pb、208Pb是由238U和235U 和232Th 3个天然放射性同位素经过一系列α、β衰变后最终形成的稳定同位素。这3个衰变系列可分别用下列简化式来表示: 238U→8α+6β-+206Pb 235U→7α+4β-+207Pb 232Th→6α+4β-+208Pb 铅同位素地球化学主要用于研究含放射性元素极低的矿物或岩石中的铅同位素组成。这些铅同位素组成自矿物或岩石形成之后不再发生变化,即不再有放射成因铅的加入,如方铅矿、白铅矿、长石、云母等及其所形成的矿石和岩石中的铅均属此类,把此类铅叫做普通铅。根据普通铅的演化历史和源区性质可分为单阶段铅和多阶段铅。 单阶段铅是指封闭体系中铅同位素组成保持恒定。如果一组样品是同源的,那么,它们的铅同位素比值如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等应该也是相同的。多阶段铅是指开放体系中普通铅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这种铅曾与具有不同U/Pb、Th/Pb比值的体系伴生过,而且铅在这些体系中存在的时间也各异,因此,铅同位素比值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为追索这种铅的复杂历史,已建立了多种数学模式。 通过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不仅可以确定成矿时代(见区域成矿学)或模式年龄(按照某种理论模式确立的公式计算年龄),而且还可判断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等。例如根据铅同位素组成及其特点,认为成矿物质的最初来源可分为幔源、壳源和混合来源。207Pb/204Pb比值或μ值(238U/204Pb)高的铅来自上地壳,低μ值的铅来自下地壳或上地幔。造山带(岛弧)铅被认为是地壳铅与地幔铅混合的结果。再如,矿床是单成因还是多成因、成矿物质是单一来源还是多种来源等问题均可利用铅同位素比值来判断。

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塔中地区晚寒武—奥陶世碳酸盐岩δ13C同位素组成特征 朱金富于炳松黄文辉初广震吕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 摘要通过研究、分析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寒武系至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分析和探讨了影响塔中地区寒武系至奥陶系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寒武-奥陶系海相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的变化可能与海平面变化有密切联系,在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晚期为一海退期,有机质产率及有机碳埋藏速率的下降导致了碳酸盐岩δ13C 值的降低;而在早奥陶晚期-中奥陶世为一海侵期,有机质产率及有机碳埋藏速率的增加导致了碳酸盐岩δ13C值的增高;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海水中的硫酸盐含量高,硫酸盐细菌的还原作用使有机质氧化,从而导致碳酸盐岩δ13C值降低。 关键词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碳同位素海平面变化硫酸盐 第一作者简介:朱金富,男,1978年生,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在读博士,研究方向:含油气盆地沉积学 碳氧稳定同位素是解释碳酸盐岩成因的一种重要的地球化学标志。同时,碳、氧同位素分析是古环境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手段,它在恢复水体的古温度、古盐度和研究沉积物成岩作用等方面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有关碳氧同位素与海平面变换的关系的研究备受关 注(彭苏萍等,2002年;邵龙义,1999年;李儒峰,刘本培,1996年;刘传联,1998年等)。本文通过对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寒武系至奥陶系碳酸盐岩中碳同位素的分析,探讨了 碳同位素与沉积环境、相对海平面变化及硫酸盐含量的关系。 塔中低凸起位于塔里木盆地中部,北与满加尔凹陷、南与塘古孜巴斯凹陷、西与巴楚低凸起、东与塔东低凸起相接。东西长约300km,南北宽约160km,面积约4.8ⅹ104km2(图1所示)。它分为塔中?号断裂构造带、塔中北坡及中央垄断垒带三个构造单元。塔中地区地层发育比较齐全,除了缺失侏罗系和大面积缺失震旦系外,寒武系至古-新近系均有分布。

工作笔记——锆石定年

工作笔记—锆石定年 2014年4月4日,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经与多接受等离子质谱实验室联系,老师安排我做两天LA-MC-ICP-MS锆石U- P b定年实验。 一、工作内容 整个锆石定年过程大致包括锆石分选、样品制靶、锆石U-P b 测年、分析测试数据。我们的实验工作主要为锆石U-P b测年,包括装靶/换靶→定位→吹气→打点→调数据→吹气→打点。仪器运行几乎是全自动控制,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选好要测试的锆石颗粒以及每颗锆石要测试的年龄位置。此次实验样品采自塔里木盆地前寒武纪基底的碎屑岩、变质岩、岩浆岩,测试时使用锆石标样GJ1、SRM610/620和91500作为参考物质。 二、工作流程方法 (一)锆石分选 锆石采集之前要对采样区的岩石出露情况、风化、剥蚀程度,岩浆活动的期次、成分,变质作用的程度、期次以及岩石成因机制等进行比较全面的了解。 锆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锆,由于岩石酸性不同,不同类型岩石一般采集重量不同。偏酸性的岩类一般含锆石相对多一些,而偏基性岩类含锆石则相对较少。对于花岗岩、流纹岩等偏酸性岩石,采集3~4kg重的样品就行;对于闪长岩、安山岩等中性岩石,通常采集7~10kg;而对辉长岩、玄武岩等偏基性岩石,一般采集40~50kg。

对采集样品进行机械粉碎(以不破坏锆石晶体形态为标准)、淘洗、重力分选或磁选、双目镜下把锆石分选开来。 (二)样品制靶 在双目显微镜下挑选锆石颗粒粘到双面胶上,加注环氧树脂,待固化后,将靶内锆石打磨至原尺寸一半大小。样品靶抛光后在显微镜下拍摄锆石反射光和折射光照片,在等离子质谱实验室拍摄阴极发光(CL)照片。 (三)锆石U-P b测年 实验根据锆石CL照片、反射光和折射光照片选择锆石测试位置,利用激光器对锆石进行剥蚀。 每个实验样靶一般粘有6~8个样品,每个样品可以根据情况测试不同数量的样点,而样点多时一般分成几组进行打点。样点分组时,每组前后都有四个标样,即两个GJ1、一个SRM610/620和一个91500,其中SRM620不能出现在总体样点的首位位置且只出现一次。 1.装靶 首先用酒精擦拭样靶,直到样品附近镜片透亮没有油花;其次Bypass→手动装靶/换靶,要求:粘有锆石一面向上,刻有样靶号侧面对着操作人员,轻拿轻放、不可碰标靶→Purge ,Online。 2.定位 点position进行定位,如果没有该样品名,position→选中样品行某位置→Add,输入样品名→set to current position。 一个样品建立一个文件夹,其中包括一个excel表格和一个

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在地质中的应用

同位素地球化学

目录 一、碳的同位素组成及其特征 (1) 1.碳同位素组成 (1) Ⅰ、碳的同位素丰度 (1) Ⅱ、碳的同位素比值(R) (1) Ⅲ、δ值 (2) 2.碳同位素组成的特征 (2) Ⅰ.交换平衡分馏 (2) Ⅱ.动力分馏 (3) Ⅲ.地质体中碳同位素组成特征 (3) 二、碳同位素在地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8) 1. 碳同位素地温计 (8) 2.有机矿产的分类对比及其性质的确定 (9) Ⅰ.煤 (9) Ⅱ.石油 (9) Ⅲ. 天然气 (11)

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在地质科研中的应用 一、碳的同位素组成及其特征 1.碳同位素组成 碳在地球上是作为一种微量元素出现的,但分布广泛,在地质历史中有着重要作用。碳的原子序数为6 ,原子量为12.011,属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ⅣA族。碳在地壳中的丰度为2000×10-6,是一个比较次要的微量元素。在地球表面的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中,碳是最常见的元素之一,是地球上各种生命物质的基本成分馏。碳既可以呈固态形式存在,又能以液态和气态形式出现。它既广泛分馏布于地球表面的各层圈中,也能在地壳甚至地幔中存在。总之,碳可呈多种形式存在于自然界中。在有机物质和煤、石油中,以还原碳的形式存在,在二氧化碳气体和水溶液中,以氧化碳形式出现。碳还可呈自然元素形式出现在某些岩石中(如金刚石和石墨)。一般用同位素丰度、同位素比值和δ值来表示同位素的组成。 Ⅰ、碳的同位素丰度 同位素丰度指同位素原子在元素总原子数中所占的百分比,自然界中的碳有2个稳定同位素:12C和13C。习惯采用的平均丰度值分别为98.90%和1.10%。由此可见,在自然界中碳原子主要主要是以12C的形式存在。另外碳还有一个放射性同位素14C,半衰期为5730a。放射性14C的研究,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测定方法,主要应用于考古学和近代沉积物的年龄测定。适合用于作碳稳定同位素分馏析的样品包括:石墨、金刚石等自然碳矿物,方解石、文石、白云石、菱铁矿、菱锰矿等碳酸盐矿物;石灰岩、白云岩、大理岩等全岩样品;各种矿物包裹体中的C O2和CH4气体以及石油、天然气及有机物质中的含碳组分馏等。 Ⅱ、碳的同位素比值(R) 同位素比值R=一种同位素丰度/另一种同位素丰度 对于非放射性成因稳定同位素比值: R=重同位素丰度/轻同位素丰度 由此可见,碳的同位素比值R=1.1%/98.9%=0.011

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沉积物碎屑锆石U_Pb年龄及其对长江贯通的指示

2010年第55卷第4-5期:350~358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2553184.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2553184.html, 英文版见: Jia J T, Zheng H B, Huang X T, et al. Detrital zircon U-Pb ages of late Cenozoic sediments from the Yangtze delta: Implication for the evolu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Chinese Sci Bull, 2010, 55, doi: 10.1007/s11434-010-0091-9 论文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长江三角洲晚新生代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对长江贯通的指示 贾军涛①, 郑洪波②*, 黄湘通①, 吴福元③, 杨守业①, 王可②, 何梦颖① ①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 ②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 210093; 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 *联系人, E-mail: zhenghb@https://www.360docs.net/doc/c212553184.html, 2009-05-19收稿, 2009-09-07接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 40830107)和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地球科学项目(编号: IGCP-581)资助 摘要对长江三角洲DY03孔3.6 Ma以来的沉积物碎屑锆石样品利用LA-ICP-MS进行了U-Pb 年龄测定. 结果表明, DY03孔189.8~215.8 m 之间(磁性地层年龄3.2~3.5 Ma)沉积物碎屑锆 石年龄以100~150 Ma占优势, 沉积物主要来自长江下游地区的白垩纪岩体, 物源区比较局 限; 189.8 m(~3.2 Ma)以上沉积物碎屑锆石年龄呈现多峰态分布的特征, 主要分布于100~300, 350~550, 600~1000, 1400~2000和2200~2800 Ma, 表明沉积物源区显著扩大. 从DY03孔 3.2 Ma以来沉积物碎屑锆石中识别出大量来自长江上游的年龄信息, 表明当时长江沉积物已 开始影响到三角洲地区. 考虑到古长江在上新世以前有可能没有流经现在的长江三角洲,而是 流向苏北盆地, 长江贯通的时限应不晚于3.2 Ma. 关键词 晚新生代 碎屑锆石 U-Pb定年 物源示踪 长江 大河是构造与气候共同作用的产物, 是地球动 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地球表层系统中扮演 着非常重要的角色[1]. 作为亚洲最长的河流, 长江贯 穿了多个构造体系, 其演化历史与青藏高原隆升和 亚洲地形格局的演化密切相关, 同时长江流域的大 部分地区处于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影响之下, 研 究长江的演化对于理解青藏高原隆升、亚洲地形演化 和季风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因而长江的演化历史一 直是百余年来地学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2~19]. 近代从地质学的角度研究长江的演化始于Willis 等人[2]对长江三峡成因的探讨. 经过百余年的研究, 当前普遍认为云南石鼓第一弯的形成[3~5]和三峡的贯 通[6,7]是长江演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然而对第一弯 形成和三峡贯通的时限还存在较大争议. 对第一弯 形成的时限存在始新世[8]、中新世[5,9]和更新世[6,10,11] 的争论. 对长江三峡贯通的时限也有中新世[5], 早更 新世[7,11~14], 中更新世[6,15]和晚更新世[16]等不同的认 识. 长江演化的核心问题在于长江上游物质到达下 游地区时限的确定,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准确示踪长 江上游的物质并标定其沉积时代是研究长江演化的 关键.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近年来利用钻孔沉积物重 矿物组合[16]、元素地球化学[17,18]、同位素地球化学[18] 和单颗粒碎屑独居石年代学[12,19]等研究, 结合磁性 地层定年, 为研究长江演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然 而, 前已提及, 利用这些不同指标获得的对于长江贯 通时限的认识差别很大, 原因在于长江流域面积广, 源岩岩石类型和矿物组成复杂, 在岩体风化、剥蚀、

扬子克拉通南华纪碎屑锆石U_Pb年龄_Hf同位素对华南新元古代岩浆事件的指示

第34卷第1期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Vol.34No.1 2009年1月Earth Science)Jour nal of China Univer sity of Geosciences Jan.2009 扬子克拉通南华纪碎屑锆石U2Pb年龄、Hf同位素对华南新元古代岩浆事件的指示 谢士稳1,2,高山1,2,3,柳小明3,高日胜4 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 3.西北大学地质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9 4.中油国际海外中心,北京100083 摘要:对采自宜昌三峡地区南华纪沉积岩中碎屑锆石进行了U2Pb定年,新元古代锆石U2Pb年龄在833Ma、785Ma出现高峰,说明此时期有两期大规模岩浆活动.结合前人的Hf同位素结果,新元古代锆石U2Pb年龄与E Hf(t)值关系图表明:910~890Ma 之间锆石E Hf(t)值表现为高正值(U10,接近亏损地幔演化值),890~840Ma锆石E H f(t)值明显降低,并有负值出现,另外在890Ma处有年龄峰出现.笔者认为扬子和华夏板块的拼合可能在890Ma发生了由俯冲到陆-陆或陆-弧的碰撞,之前的高E Hf(t)值由洋壳俯冲造成,之后碰撞作用陆壳物质熔融造成了E Hf(t)值的降低;840~800Ma的锆石E Hf(t)值有正也有负,800~ 780Ma的锆石E Hf(t)值小于0,780~750Ma的锆石E Hf(t)值大于0.这些数据与830~795Ma、780~745Ma两期地幔柱事件吻合.关键词:扬子板块;锆石U2P b定年;地幔柱;R odinia超大陆;Hf同位素. 中图分类号:P597文章编号:1000-2383(2009)01-0117-10收稿日期:2008-10-10 U2Pb Ages and Hf Isotopes of Detrital Zircons of Nanhua Sedimentary Rocks from the Yangtze Gorges:Implications for Genesis of Neoproterozoic Magmatism in South China XIE Shi2wen1,2,GAO Shan1,2,3,LIU Xiao2ming3,GAO Ri2sheng4 1.F aculty of Earth Sciences,China Univer sity of Geosciences,Wuhan430074,China 2.State K ey Labor atory of Geological P rocesses and Mineral Resources,China Univer sity of Geosciences,Wuhan430074,China 3.State K ey Labor atory of Continental Dynamics,Depar tment of Geolog y,Northwest Univer sity,Xi.an710069,China https://www.360docs.net/doc/c212553184.html, P C Inter national Resear ch Center,Beijing100083,China Abstr act:This paper repor ts LA2ICP2M S U2Pb dates of det rita l zircons from the Nanhua clastic sedimentary rocks in the Yan2 gtze gor ges.Neoproterozoic U2Pb ages show two peaks at833Ma and785Ma,assumably cor responding t o two large2sca le pe2 r iods of magmatism.E Hf(t)values for the910-890M a zircons are positive(U10,similar to the value of the coeval depleted mantle),while those for the890-840Ma zircons tend to decr ease t o negat ive values,and there shows age peaks at890Ma. These data allow us to infer that tr ansformation of oceanic subduct ion into continenta l collision or continental2ar c collision oc2 curr ed at about890Ma via amalgamation of the Yangt ze and Catha ysia blocks.The high E Hf(t)values prior to890Ma resulted from t he subduct ion of oceanic crust.T he subsequent dr op of E H f(t)va lues was caused by the crust melting and crusta l colli2 sion.E Hf(t)values for the840-800Ma zircons a re either negative or positive,whereas E H f(t)values for the800-780Ma zir2 cons are all negat ive and E Hf(t)values for the780-750Ma zir cons are most ly posit ive.T hese data ar e in coincidence with two stages of the mant le plume beneath the Yangtze craton at830-795Ma and780-745Ma. Key words:Yangtze block;zir con U2Pb dat ing;mantle plume;Rodinia super continent;Hf isotope. 基金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研究计划项目(Nos.IRT0441,306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项目(No.40521001);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No.B07039). 作者简介:谢士稳(1983-),男,硕士研究生在读,岩石圈地球化学专业.E2mail:swxie210@https://www.360docs.net/doc/c212553184.html,

锆石U-Pb测年实用手册1

锆石U-Pb测年实用手册1 花生哥整理,微信公众号“37地质人”首发在精准化、精确化的测年进程中,微区原位测试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使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进行锆石U-Pb测年也被广为推崇。一个成功的锆石U-Pb测年实验过程主要分为以下4个阶段:(1)根据实验目的采集合理的样品;(2)锆石挑选及制靶;(3)锆石选点及实验测试;(4)测试结果综合分析。以下就锆石U-Pb测年的(1)(2)(3)项进行介绍,其中对锆石选点进行重点介绍。 实验仪器简介: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LA-ICP-MS)由LA、ICP、MS三个系统有机组合在一起的。其结构示意图及实验工作台如图1、图2所示。 图1LA-ICP-MS仪器结构示意图 图2 LA-ICP-MS实验工作台 一、根据实验目的采集合理的样品 采取合理的实验样品是进行成功的实验的前提,应根据项目需求以及针对实

际的采样对象进行合理的样品采取。一般来说:(1)采取新鲜的样品;(2)对锆石含量较高的花岗岩取3-5Kg,火山岩取10-15Kg,中基性-超基性岩采取20-25Kg。 二、锆石挑选及制靶 锆石单矿物的挑选一般0.5-2g,纯度>98%。对制靶的锆石应为随机取样,尽量避免人为选择性。 制靶时一般常见有大靶和小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小靶一般排列200粒锆石,靶的直径大小有一定差别,有常见小靶直径为2.54cm。 图3 样品池中锆石靶及标样图4锆石靶 制靶时需注意,锆石之间的间距及排列顺序,较好的锆石制靶应保持锆石间距合适,相互独立但又排列有序(图5、图6)。 图5 锆石制靶间距适宜、排列有序图6锆石制靶间距太小、排列无序 三、锆石选点及实验测试 (一)锆石选点 锆石的选点应综合考虑两个方面得因素:(1)实验者研究需求;(2)锆石本身条件。 第一个方面主要根据是实验者研究所需进行锆石(岩浆锆石、变质锆石、热液锆石)的选点。 在进行锆石选点之前,首先厘清锆石分类的相关概念。 从成因上对锆石进行分类,常分为:岩浆锆石(在岩浆作用过程中结晶形成的锆石)、变质锆石(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锆石),现认为也存在热液锆石(此

同位素(名词解释、填空)

1.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地壳和地球中核素的形成丰度及其在地质作用中分馏和衰变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解决有关地质地球化学问题的学科。 2.核素: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 3.同量异位数:质子数不同而质量数相同的一组核素。 4.稳定同位素:目前技术条件下无可测放射性的元素。 5.放射性同位素:能自发的放出粒子并衰变为另一种核素的同位素。 6.重稳定同位素:质子数大于20的稳定同位素。 7.亲稳定同位素:质子数小于20的稳定同位素。 8.同位素效应:由同位素质量引起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差异。 9.同位素分馏:在同一系统中某些元素的同位素以不同的比值分配到两种物质或相态中的现象。 10.同位素热力学分馏:系统稳定时,导致轻重同位素在各化合物或物相中的分配差异。 11.同位素动力学分馏: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分子具有不同的质量,由此而引起扩散速度、化学反应速度上的差异,由这种差异所产生的分馏效应称为同位素动力学分馏。 12.纬度效应:温度效应,随纬度升高,大气降水中的δD,δ18O降低。 13.大陆效应:海岸线效应,从海岸线到大陆内部,大气降水的δD,δ18O降低。 14.高度效应:岁地形增高,大气降水δD,δ18O降低。 15.季节效应:夏季,大气降水δD,δ18O比冬季高。 16.岩浆水:与高温岩浆处于热力学平衡的水,其中来自地幔,与铁、镁超基性平衡的水称为原生水。 17.半衰期:母核衰变为其原子核数一半,所经历的时间。 18.原生铅:指地球物质形成之前,在宇宙原子核合成过程中,与其他元素同时形成的铅。 19.原始铅:地球形成最初时期的铅。 20.初始铅:(普通铅、正常铅)U/Pb、Th/Pb比值低的矿物和岩石中任何形式的铅。 21.异常铅:一种放射性成因铅含量升高的铅。 22.矿石铅:一般是指硫化物矿中所含的铅。 23.岩石铅:火成岩和其他岩石中所含的铅。 24.BABI:目前公认玄武质无球粒陨石的(87Sr/86Sr)。代表地球形成时的初始比值,其值为0.69897+-0.00003

稳定碳同位素

稳定碳同位素 自然界有六种碳同位素:10C、11C、12C、13C、14C*和15C*。主要有三种,它们的丰度是:12C-98.9%;13C-1.08%;14C-1.2×10-10%。其中12C、13C是稳定同位素,14C是放射性同位素。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由于它们的质量不同,在自然界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下产生分馏。一般来说,在碳的有机循环中,轻同位素容易摄入有机质(例如烃、石油中富含12C,-30~-20‰)中;而在无机循环中,重同位素倾向于富集在无机盐(例如碳酸盐富含13C,海相灰岩约0‰)中。 碳同位素分馏包括动力学分馏(如光合作用、有机物的生物降解等)和平衡 分馏(如大气CO 2-溶解的HCO 3 --固体CaCO 3 系统)。(1) 光合作用中的碳同位素 动力分馏(6CO 2+6H 2 O→C 6 H 12 O 6 +O 2 ):由于轻同位素分子的化学键比重同位素分子的 化学键易于破坏,因而光合作用的结果使有机体相对富集轻同位素(12C),而残 留CO 2中则相对富集重同位素(13C)。叶子表面对两种二氧化碳(12CO 2 、13CO 2 )同 位素分子吸收速度上的差异是造成这一分馏的主要原因。光合作用中碳同位素分馏程度与光合碳循环途径密切相关。根据CO 2 被固定的最初产物的不同,光合碳循环可分为C3、C4和CAM三种方式。C3循环长,分馏大,δ13C=-23‰~-38‰;C4循环为短循环,分馏小,δ13C=- 12‰~-14‰;CAM循环介于C3与C4间,其13C的亏损程度也介于C3与C4植物间。(2)生物氧化-还原作用过程中的碳同位素分馏:一方面,微生物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获取能量,加速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另一方面,微生物在参与反应的过程中,对于同位素的利用具有选择性,优先选择利用化学能较弱的轻同位素化学键,使得轻同位素较重同位素更易被微生物所利用,进而产生显著的同位素分馏。 大气CO 2-溶解的HCO 3 --固体CaCO 3 系统中的化学交换平衡反应:同位素平 衡分馏只与温度有关,碳同位素分馏的结果是使固体碳酸盐中富集重同位素13C 从大气中的CO 2 到生物圈中有机碳化合物再到生物燃料和生物成因的甲烷,其碳同位素呈现出递减趋势,总体变化规律是氧化态的碳富集13C,还原态的碳 富集12C。海洋上空大气CO 2很少受到其它来源的CO 2 的影响,其δ13C值变化范 围很窄,平均δ13C=-7.0‰;沙漠和山区大气的CO 2 的δ13C值接近-7.0‰;而在

碳同位素分析

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容器内残余物的碳同位素分析 赵春燕赵海涛陈国梁许宏 (北京,王府井大街27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00710) 摘要:考古出土陶容器内残余物的分析与鉴别对于探讨古代人类饮食结构、生存状况及周围环境等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依据残余物的碳同位素分析可以区分食物的种类,因而碳同位素分析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对二里头遗址出土的11份陶容器内残余物进行的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二里头遗址居民食物中兼具C3类和C4类植物,而且,C4类植物也就是粟的比例可能更高一些。 关键词:二里头遗址,残余物,碳同位素 考古出土陶容器内残物的分析与鉴别对于探讨古代人类饮食结构、生存状况及周围环境等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人类在学会制作陶器以后,生活方式发生了质的改变。蒸煮等烹调方式的使用改善了古人类的生活,使得人类对动植物的利用更加充分,吸收更多的营养,身体更加健康。因而,了解古代人类烹饪方式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就是了解人类自身文明发展的历史。一般而言,了解古代人类饮食结构及生存状况所涉及的研究对象主要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被研究的主体-人类本身,包括对人类骨骼和牙齿遗存的研究;二是人类食用的对象,包括考古遗址中发现的动植物的遗存研究等等。但出土器物中发现的残余物的分析研究,可以帮助考古学家获得更多的不可见的动植物利用信息。 残余物的分析方法比较多, 根据残余物的状态不同相应有不同的方法.其中,碳、氮同位素分析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依据残余物的碳同位素分析可以区分食物的种类。其原理并不复杂: 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植物组织。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光合作用的途径主要三种。一是卡尔文途径。因为它的最初产物是3-磷酸酰甘油酸(3-PGA),这是一种含三个碳原子的化合物,所以又称为C3途径,遵循 C3光合作用途径的一类植物称为C3植物。温和湿润环境下生长的大部分植物都属于C3植物,例如各种乔木、灌木和大部分禾本科的植物。二是哈-斯途径。这种途径的最初产物是含四个碳原子的化合物-草酰乙酸,所以遵循哈-斯光合作用途径的一类植物称为C4植物。 C4植物包括玉米、粟、甘蔗等旱暖开放环境中生长的某些草类。三是少数多汁植物如菠箩、甜菜等所遵循的称为CAM的光合作用途径[1、2]。 自然界的植物因光合作用的途径不同,而导致了最初产物的不同。而不同的最初产物的植物间碳同位素组成是有差别的,可以用δ13C值定量表示。通过对自然界数百种不同科、属、种的植物的研究发现,C3类植物如稻米、小麦、豆类等,其δ13C值范围为 -23‰~-30‰,平均值为-26‰。C4类植物,如玉米、小米、高粱、甘蔗等,δ13C值范围为–8~-14‰,平均值为-11‰。CAM类植物如菠萝、甜菜等,δ13C值范围为–12‰~-23‰,平均值为-17‰。豆科植物可以直接从空气固氮,其δ15N值约为0~1‰;非豆科植物利用土壤中的氮,δ15N 值平均为3~4‰。这些研究结果给后来的研究提供了直接的对比标准。对于出土残余物而言,因炭化过的植物残骸不会再受土壤微生物的影响而改变,一般认为碳氮同位素不会发生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