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

合集下载

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查询办事指南(简版)

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查询办事指南(简版)

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查询办事指南(简版)梁河县国土资源局2018年10月11日发布1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查询办事指南(简版)一、受理范围本行政许可适用于梁河县行政区域内的矿产压覆查询。

二、审批条件1 查询的矿产压覆属于梁河县行政管辖范围内的;2 查询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形式要求;3 查询主体及其内容符合规定;4 查询目的明确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三、受理地点和办事窗口受理地点:梁河县遮岛镇滨河路91号县综合服务大楼办事窗口:梁河县遮岛镇滨河路91号县综合服务大楼主楼(6层)国土资源局矿产资源管理股办公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1:30,下午14:30—17:30;国家法定节假日除外。

乘车方式:县城内可乘2路公交车到政务大厅路口步行400m即到。

四、申请材料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查询材料目录序号提交材料名称原件/复印件纸质/电子文件份数备注1 建设项目用地矿产资源查询申请原件纸质 12 建设项目用地调查区、用地范围原件纸质和电子文件 13 身份证明材料复印件纸质 1 (1)法人营业执照或机构代码证;(2)法人代表人的身份证明材料;(3)授权委托书(原件);(4)委托人身份证。

4 建设项目批文复印件纸质 15 项目建设单位对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承诺书原件纸质 1注:复印件应选用A4纸张,同时加盖公章。

五、审批时限法定时限:20个工作日承诺时限:5个工作日六、审批收费不收费。

七、审批结果及送达方式审批结果:查询证明送达方式:直接领取梁河县遮岛镇滨河路91号县综合服务大楼主楼(6层)国土资源局矿产资源管理股八、咨询及监督渠道咨询电话:(0692)3019616咨询地址:梁河县遮岛镇滨河路91号县综合服务大楼主楼(6层)国土资源局矿产资源管理股监督电话:(0692)6166085,电子邮箱:lhxjwpznyjjjjcz@。

投诉地址:梁河县纪委派驻农业局纪检监察组九、文书表单及办事指南下载下载地址:/Web/index.aspx—网页最底端选择“梁河县国土资源局”—“信息公开”—“公开目录和指南”—“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查询”直接领取:梁河县遮岛镇滨河路91号县综合服务大楼主楼(6层)国土资源局建设用地股网上服务大厅地址:—点击网页最顶端切换服务地址链接选择“德宏州”—“梁河县”—“网上办事”—按实施主体选择“县国土局”—“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查询”2附件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查询办事流程图3。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分析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分析

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分析摘要:文章旨在深入分析市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为科学有效地评估矿产资源开发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提供指导。

通过对相关技术要点的细致剖析,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可行性和操作性的建议,以期望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引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 1998 年至今,我国历经了四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的编制。

在此过程中,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也进行了多年的摸索。

十四五期间的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则是我国第四轮对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1]。

是确保规划科学性、可操作性以及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与相关专业规划保持协调一致的有效手段,对于总体规划实施后开发保护更协调、生态系统更稳定、资源利用更高效则重要的保障作用[1]。

以下将通过对地市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主要内容、评价重点、技术关注点的分析,为为矿产资源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1、上轮规划回顾性与本轮规划概述对于上轮规划,调查分析“十三五”矿规实施情况,分析“十三五”矿规相关指标未达标情况及其产生的原因与制约因素分析,为后续本轮规划相关指标的合理性提出建议。

其中在“十三五”实施期间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乡镇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法定生态环境敏感区存在冲突的规划内容调整情况则是规划回顾分析的重点,说明现有探矿权、采矿权与生态敏感区存在重叠的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本轮规划,要做到明确本轮规划区块较上一轮规划勘查开采矿种、开采总量、资源储量的变化情况、规划矿产资源开采准入要求,将绿色矿山建设要求、主要矿种矿山“三率”水平(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等环境绿色开发的相关指标纳入规划;明确规划禁采区、限采区的布局,明确规划范围内重点、限制和禁止开采的矿种,细化相应管理措施。

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技术要求

矿区资源储量核查技术要求

对未开展过地质勘查工作,但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采矿权的, 开采对象为同一矿种和矿床类型、且矿体(层)分布属连续的,
又在一定勘查网度范围内的, 新划归为一个核查矿区,给予新的编号、名称和范围。
但核查矿区范围不宜过大
采 矿权1
采 矿权2 采 矿 权3
1 2 2b
新 确 定 矿区
证内 新增
证外新增
证内减少
(3 3 3 )
名单日机日文结机日文名名名来化 称位期构期号论关期号称称称源程
及及及 度 数数数 量量量
准备工作 现状调查 现场核查
面上资料收集 资料初步整理 核查矿区确定 部署核查工作
成果编制
成果审查
入库汇总
确定核查队伍 熟悉矿区 掌握资料 就近方便
准备工作 现状调查 现场核查 成果编制 成果审查
二、现状调查
4、使上表矿区更接近自然矿区
准备工作 现状调查 现场核查
面上资料收集 资料初步整理 核查矿区确定 部署核查工作
成果编制
如果不这样
(1)不利于矿证管理:会大矿小 开,越界、超采不能控制,矿权
(2)上表矿区名称混乱
(3)增加登记统计的工作量
(4)不能真实查清累计查明、保 有、占用与未占用、消耗的资源 储量。
成果编制
成果审查
入库汇总
确定核查矿区的好处
1、理清矿权与矿区的归属关系
矿区空间位置及范围相对稳定, 一旦上表,将是“终身制”;而 采矿权会因扩界、变更、灭失等 随时处于变化中,不稳定。
2、减少工作量,减少费用
通过核查矿区确定,统计单元会 减少,编制的报告、图件等会减 少,减少印刷、评审等费用
3、为矿区规划、矿权设置、整合、 调整服务(大矿大开,小矿小开, 充分合理利用资源)

基于MapGIS的徐州市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库建设

基于MapGIS的徐州市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库建设

基于MapGIS的徐州市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库建设钱静;施建斌;梁连柱【摘要】为了科学合理地对徐州市境内的矿产资源潜力进行评价,寻求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优势,以现有资料为基础,对多源数据进行规范整理,统一空间坐标参数,利用MapGIS和Access软件,初步建立了图形数据属性数据相结合的徐州市基础矿产地质数据库。

结合项目的需要,依据规范建设专题数据库,为开展区内现代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

【期刊名称】《中国地质调查》【年(卷),期】2015(002)003【总页数】3页(P65-67)【关键词】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库 MapGIS【作者】钱静;施建斌;梁连柱【作者单位】江苏省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江苏徐州22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28.4GIS系统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空间信息数据管理分析技术,主要用于采集、存储、管理、描述和分析地球表面空间及地理分布的有关数据。

利用GIS技术系统整理、归类成果,进行图件资料数字化,并建立空间数据库,将有助于充分、有效地利用现有区划资料,提高资源评价规划工作效率,为开展现代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奠定基础[1]。

受徐州市国土资源局委托,笔者参与了徐州市9矿种资源潜力评价项目工作,本文结合该项目,以MapGIS和Access为基础,具体探讨徐州市矿产资源潜力评价数据库建设的关键技术。

本次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建设的基础数据库有1∶20万地质图空间数据库、1∶5万地质空间数据库及1∶5万重力空间数据库。

同比例尺同类型的多源图件在扫描后,利用MapGIS软件对图件进行影像精校正,然后依据各数据库对应的数据库建设工作指南及相关技术要求,经过全面的拼接、维护、检查,全面更新完善数据库内容。

专题库是数据库建设重点,包括物化探、成矿要素、预测要素等内容。

3.1 建库工作步骤专题库建库流程见图1。

(1) 编辑处理地理底图:编辑处理编图需要的专题地理底图,主要包括徐州市1∶20万地理底图及部分预测工作区1∶10万和1∶5万地理底图。

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编制指南

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编制指南

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报告编制指南 1概述1.1适用范围凡在我国境风建设铁路、公路、工厂、水库、输油(气)管道、输(变)电线路、大型输水渠道、各种大型建筑群等,均应进行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调查工作。

1.2规范性引用文件《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GB/T17766-1998);《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关于规范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审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386号);《关于进一步规范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通知》(鲁国土资字[2007]66号);本要求所有条款,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引用规范的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要求;国家和山东省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另有规定的,执行其规定。

1.3性质和用途(1)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报告(以下简称“压矿调查报告”)是综合描述拟建工程情况、压覆矿产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并论述其压覆范围确定的可靠性的说明文字和图表资料,是对调查对象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

(2)“压矿调查报告”是政府部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有关单位参考的重要技术资料。

压覆矿产资源情况证明是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必备的材料;“压矿调查报告”是为建设项目优化选址方案提供地质资料依据,也是建设单位与矿业权人协商补偿以及建设单位办理占压资源储量登记的资料依据。

1.4编写基本原则(1)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调查工作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和成果。

其编写的基础是:地质调查工作符合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有关矿种地质勘查规范及其它有关规范的技术要求。

(2)建设项目选址应当尽量避免压覆矿产资源或尽量减少压覆矿产资源,统筹兼顾矿产资源保护和项目建设。

经调查发现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尤其是重要矿产资源时,首先应当考虑调查选址的可能性,凡有条件调整的均应当进行调整。

(3)在建设项目的调研、踏勘阶段,当建设项目选址初步确定时,建设单位应持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或有关图件资料,到项目所在地的市、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了解拟建区域的矿产资源和矿业权分布情况,统筹兼顾矿产资源保护和项目建设,避免压覆或尽量减少压覆矿产资源。

绿色矿山建设指南171220

绿色矿山建设指南171220

T/CMAS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中国矿业联合会团体标准T/CMAS 2017-0001固体矿产绿色矿山建设指南Construction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ine of Solid Mineral 2017-12-21发布2018-01-01实施目次前言 (I)引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则 (1)5矿山规划 (2)6矿山开采 (3)7选矿 (4)8矿山固体废物处置及其综合利用 (4)9矿山环境恢复与治理 (5)10科技创新与数字化(智能)矿山建设 (6)11企业文化与和谐矿区建设 (7)前言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矿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矿业联合会秘书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引言为加强我国绿色矿山建设,规范绿色矿山建设,满足矿山企业、第三方评价机构及政府管理部门的需要,中国矿业联合会特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的发布实施将进一步完善矿山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有助于优化矿山总体规划和合理布局,充分节约资源、有效保护矿山生态环境,促进矿山企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固体矿产绿色矿山建设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绿色矿山建设的基本要求,涵盖矿山建设期、运行期和关闭期全过程的建设活动。

包括新建矿山、改扩建矿山、在建矿山的采矿工程、选矿工程、公辅工程尾矿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开发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Z/T 0272-2015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指标及其计算方法DZ/T 0287-2015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技术规程DZ/T 0285-2015矿山帷幕注浆规范TD/T 1036-2012土地复垦质量控制标准TD/T 1031-2011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TD/T 1044-2014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3术语和定义3.1绿色矿山在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中,将对矿区及周边环境的扰动控制在环境允许的范围内,开采方式科学,资源利用高效,企业管理规范,生产工艺环保,矿山环境优美,企业社区和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标准-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标准

中国地质调查局工作标准-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标准

中国地质调查局⼯作标准-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标准中国地质调查局⼯作标准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作指南(2.0版)2001-06-01发布2001-06-01试⽤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布前⾔建⽴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旨在对以图件为基础的地质信息(传统的⽂字报告及图件),利⽤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信息数字化,为基础地质研究、国⼟资源合理开发利⽤、矿产资源评价、国民经济建设、制定区域规划、保护⼈类赖以⽣存的地质环境提供有效的数字化信息,实现全国基础地学数据信息共享及信息社会化服务,提⾼其利⽤程度和使⽤价值,并为地质科学的信息化、⽹络化建设提供数据源。

为使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项⽬在统⼀规范的框架内正常有序的开展,确保该项⼯作的完成,特制定了本⼯作指南。

本⼯作指南,主要参考“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件格式[ DZ/T 0197-1997]”国家⾏业标准,对其中的相关内容直接引⽤,同时参考并引⽤其它相关标准,结合⼏年来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作实际⽽制定。

特别感谢李晨阳、李裕伟、姜作勤等同志在⼯作指南起草和执⾏过程中给予的⼤⼒⽀持。

本⼯作指南详细规定了建⽴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有关图层划分、⼯作流程、属性格式、数据内容、数据⽂件格式,以及质量保证要求、成果汇交办法等。

本⼯作指南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并归⼝。

本⼯作指南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负责起草。

本⼯作指南主要起草⼈:杨东来肖志坚李军李超岭李景朝⽥⽂新解⽴业本⼯作指南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信息资料处负责解释。

⽬录1 适⽤范围(1)2 引⽤标准(1)3 术语定义(1)4 图元及TIC点编号规则(2)4.1图元编号(2)3.2 TIC点编号规则(2)5、图层及属性表命名规则(2)5.1 图层命名规则(2)5.2 属性表命名规则(3)5.3 数据项名及代码(3)6 图层划分(3)7.属性表格式与说明(2)7.1 图幅基本信息图层(2)7.2 ⽔系图层(4)7.3 交通图层(5)7.4 居民地图层(5)7.5 境界图层(6)7.6 地形等⾼线图层(7)7.7 地层图层(8)7.8 ⽕⼭岩图层(12)7.9 ⾮正式地层单位图层(18)7.10侵⼊岩(包括变质变形侵⼊体)图层(19) 7.11 脉岩图层(27)7.12 围岩蚀变图层(28)7.13 混合岩化带、变质相带图层(29)7.14 断层图层(32)7.15构造变形带图层(33)7.16 矿产图层(35)7.17 产状符号图层(37)7.18其它图元图层(38)8 元数据⽂件格式(44)9 ⼯作流程(44)9.1 项⽬组织(46)9.2 资料准备(46)9.3 图件扫描(48)9.4 图形⽮量化(48)9.5 点线编辑(48)9.6 图⾯检查(48)9.7 图形校正(49)9.8 建⽴拓扑(49)9.9 建⽴分层⽂件(50)9.10 属性编辑(50)9.11 属性录⼊(50)9.12 属性⼀致性检查(50)9.13 图⾯整饰(50)9.14 投影转换(50)9.15 成果输出(51)10 质量监控(52)10.1质量监控体系(52)10.2 数据质量监控(52)11 成果汇交(59)11.1 成果汇交内容(59)11.2 汇交数据⽂件格式(60)11.3 成果质量检查验收内容(61)11.4 成果汇交注意事项(62)11.5 验收数据检查⽅法(63)11.6 检查评分⽅法(68)11.7 数据复核(70)12 1:25万和1:5万野外区调成果的空间数据库的建库⽅法(71) 12.1 建库原图(71)12.2 主要⼯作流程(71)附录A:地质年代单位符号及代码附件 1 :空间数据库⼯作⽇志表附件 2 :空间数据库建库⼯作报告编写提纲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作指南(2.0版)1 适⽤范围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适⽤于1:250000—1:50000地质图按图幅进⾏数据采集、存储管理、检索、输出和共享,其它⽐例尺地质图建⽴空间数据库可参照使⽤。

5万矿产地质调查编图指南

5万矿产地质调查编图指南

矿产地质调查成果性图件编制相关要求(1:50 000)(讨论稿)国土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2018年5月20日1. 范围本技术指南规定了1:50 000矿产地质调查成果图件编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规定了实际材料图、矿产地质图、成矿规律图、矿产预测图的编图内容、表示方法及数据库建设基本要求。

更大比例尺矿产地质调查/勘查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国地质调查局1∶50000矿产地质调查技术指南GB 958区域地质图图例(1:50 000)DZ/T 0179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 000)GB/T958-2015DZ/T0179-1997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原则(1∶50 000)DZ/T 0179―1997 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 000)DD2006―05 地质信息元数据标准DD2006―06 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DD2011―05 矿产资源遥感调查技术要求DD2014―12 多光谱遥感数据处理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建造:指同一时代、同一构造环境、同一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宏观上可识别填绘的一套岩石组合,可分为沉积岩建造、火山岩建造、侵入岩建造、变质岩建造等。

含矿建造:在特定构造环境下形成的、具有一定含矿性,已发现矿(化)体赋存的一套特殊岩石组合。

建造构造图:反映工作区内各类建造和构造要素特征、空间分布、相互关系及与成矿关系的图件。

4. 总则4.1 编图原则1:50000矿产地质调查成果性图件编图工作将统一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为引领,以1:50000矿产地质调查技术要求为基础,本着“继承、发展、改革、创新”的思路全面展开。

在图件编制过程中,坚持以成矿要素为对象,以预研究为基础,以矿产地质专项填图为核心。

实现突出矿产特色、阐明成矿要素、指明找矿方向、可操作性强、图面协调美观等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土资源信息化标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 Guide for Construc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Planning Databas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 二〇〇七年十月 前 言 为指导和规范各地按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进行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特编写本指南。本指南对数据采集、整理、建库及检查等过程作出了规范性描述,并明确了提交成果的要求,是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本指南在《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指南(试行)》的基础上制订而成。 目 录 1 范围与参考文件 ............................................................................................................................................ 1 1.1 范围 ......................................................................................................................................................... 1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及参考文件 ................................................................................................................. 1

2 数据库建设工作流程 .................................................................................................................................... 1 2.1项目组织 .................................................................................................................................................. 3 2.2资料收集 .................................................................................................................................................. 3 2.3资料预处理 .............................................................................................................................................. 3 2.4空间数据库建设 ...................................................................................................................................... 3 2.5 非空间数据库建设 ................................................................................................................................. 6 2.6 数据库内容的扩展 ................................................................................................................................. 7 2.7 元数据数据库建设 ................................................................................................................................. 7 2.8 规划图件的制作 ..................................................................................................................................... 8

3 数据质量监控 .............................................................................................................................................. 8 3.1质量监控体系 .......................................................................................................................................... 8 3.2 数据质量监控 ......................................................................................................................................... 9 3.3 数据质检软件 ....................................................................................................................................... 10

4 提交成果 .................................................................................................................................................... 10 4.1成果提交的内容与格式 ........................................................................................................................ 10 4.2 成果提交形式 ........................................................................................................................................11

5 需注意的其它问题 ..................................................................................................................................... 11 附录1 元数据采集表 ................................................................................................................................... 12 附录2 矿产资源数据库成果质量检查记录表 ........................................................................................... 20 附录3 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图式图例及使用说明 ......................................................................................... 28 1

1 范围与参考文件 1.1 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国家、省、市、县四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设。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及参考文件 1.2.1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国土资发〔2000〕133号 矿产资源储量规模划分标准 国土资发〔2004〕208号 关于调整部分矿种矿山生产建设规模标准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5〕119号 关于开展省级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厅发〔2007〕38号 第二轮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要点 国土资发〔2007〕230号 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成果要求 国土资厅发〔2007〕139号 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 1.2.2 参考文件 GB/T 964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GB/T 17695—1999 地图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通用符号 GB 958—1999 区域地质图图例 GB 6390—86 地质图用色标准 比例尺1:500000—1:1000000 DZ/T 0159—95 1:500000 1:1000000省(市、区)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 DZ/T 0191—1997 1:25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 DZ/T 0160—1995 1:20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 DZ/T 0157—95 1:5万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

2 数据库建设工作流程 主要工作流程见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