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菌酶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生物溶菌酶及其在药用医学研究上的应用

生物溶菌酶及其在药用医学研究上的应用

生物溶菌酶及其在药用医学研究上的应用溶菌酶(Lysozyme,法定编号: EC 3. 2.1.17,美国化学文摘服务社(CAS)编号[9066-59-5])又称胞壁质酶或N- 乙酰胞质聚糖水解酶,是一种安全性很高,且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的蛋白酶。

它广泛存在于鸟类、家禽的蛋清中和哺乳动物的泪液、唾液、血浆、乳汁、胎盘以及体液、组织细胞内, 其中以蛋清中含量最丰富(约0.3%)。

在一些植物体如卷心菜、萝卜、无花果和微生物体内也存在溶菌酶,溶菌酶能选择性地分解微生物及植物细胞壁,对人体细胞不会产生降解作用,常作为绿色天然防腐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

WHO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及许多国家都公认溶菌酶的无毒性,并核准其可作为治疗性物质在一些食品中使用[1]。

1溶菌酶的理化性质[2]溶菌酶是一种糖苷水解酶, 干燥条件下可在室温长期保存, 其纯品为白色或微白色结晶型或无定型粉末, 无臭、味甜、易溶于水, 不溶于丙酮、乙醚等。

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对热也极为稳定,。

在酸性环境中, 溶菌酶对热的稳定性很强, 在pH值4~7 范围内,100 ℃处理1min 仍能保持原酶活性。

但在碱性环境中该酶对热稳定性较差。

最适pH值为 6.6, 作用的最适温度为45~50℃,等电点pH=10.5~11。

2 溶菌酶的主要来源2.1动物源溶菌酶动物源溶菌酶包括鸡蛋清溶菌酶及人和哺乳动物溶菌酶。

鸡蛋清溶菌酶是目前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最适效应温度在50℃,化学性质稳定,PH 在4~7范围内100℃处理1min,仍有近100%的活力, 在210℃条件下加热1.5h 仍具有活性,在碱性环境条件下稳定性较差,可分解G+细菌,但对G-细菌不起作用。

研究表明其它鸟类蛋清溶菌酶也是由12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对于哺乳动物溶菌酶,目前仅从牛、马、羊等动物的乳汁中分离出溶菌酶,其化学性质与人溶菌酶相似,但结构尚不清楚,其溶菌活性远低于人溶菌酶。

溶菌酶——先天性免疫系统中的重要防御物质

溶菌酶——先天性免疫系统中的重要防御物质

养殖与饲料2015年第1期平均每天缺乏28.5g 。

研究显示,可通过提高母猪哺乳期蛋白质和赖氨酸的日摄入量来增加母猪蛋白质和赖氨酸的日摄入量。

试验结果表明,母猪产后2~7d 补充泌乳精(营养补充剂),仔猪平均日增重及断奶仔猪成活率得到了显著改善。

母猪的哺乳期失重与采食量和摄入的营养物质高度正相关,然而实际生产中,母猪产后采食量均有大幅度下降,严重缺乏泌乳所需的营养物质,就会动员机体组织营养来维持泌乳量,必然引起母猪失重增加,断奶后恢复时间延长,使发情时间推后。

试验结果表明,母猪产后2~7d 饲喂泌乳精可降低母猪失重14.98%(<0.05),同时缩短了母猪断奶至发情的间隔期约2.6d (<0.05)。

增加饲料中赖氨酸含量可减少母猪体质量损失,缩短断奶发情间隔期。

同时试验结果还表明,母猪产后2~7d 饲喂泌乳精对泌乳期母猪采食量没有影响。

4小结母猪泌乳期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补充泌乳精(营养补充剂)可显著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及平均日增重(<0.05);可显著降低母猪产后失重(<0.05),同时缩短母猪产后发情间隔时间2.6d (<0.05)。

添加泌乳精有改善仔猪腹泻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但对哺乳母猪的采食量没有影响。

因此,该试验证明泌乳期补充泌乳精提高了母猪机体所需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在生产实践中对母猪繁殖性能提高有促进作用,对预防母猪产后失重和提高仔猪成活率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溶菌酶———先天性免疫系统中的重要防御物质田丹杨元信浙江康德权科技有限公司,杭州311107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母乳喂养婴儿有许多好处,例如对婴儿总体健康、生长、发育以及对大量急性慢性疾病的防护均有益处。

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防御因子均可介导疾病防护作用,其中抗菌蛋白溶菌酶是人乳中一种重要的非特异性免疫成分。

溶菌酶是1,4-β-乙酰胞壁质酶,可裂解细菌细胞壁肽聚糖的糖苷键,导致细菌细胞膜完整性受损,菌体溶解,是一种天然的抗菌物质。

溶菌酶作用实验范文

溶菌酶作用实验范文

溶菌酶作用实验范文溶菌酶作用实验是研究溶菌酶对溶菌作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溶菌酶是一种酶,主要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使细菌细胞发生溶解死亡。

溶菌酶在生物学研究和医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下面将对溶菌酶作用实验进行详细介绍。

实验目的:1.掌握溶菌酶的提取和纯化方法;2.研究溶菌酶对不同细菌产生的溶菌作用;3.分析溶菌酶作用的影响因素。

实验材料:1.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菌种;2.PBS缓冲液;3.试剂:琼脂、溶菌酶提取液、洗涤缓冲液、显色液等。

实验步骤:1.细菌培养与处理:a.在LB琼脂平板上分别刺穿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种,并进行预培养。

b.将培养好的菌种转接到LB培养基中,继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

c.收集培养好的菌液,用PBS缓冲液洗涤2次。

2.溶菌酶提取:a.在PBS缓冲液中添加适量的溶菌酶提取液,使其充分混合。

注意溶菌酶的浓度应根据实验需求调整。

b.将菌液加入上述混合液中,充分搅拌,并放置在适当的温度下孵育一段时间。

3.溶菌酶活性测定:a.取一定体积的培养液,用洗涤缓冲液洗涤。

b.加入一定体积的溶菌酶提取液,并放置一段时间。

c.加入显色液,观察样品颜色变化情况,其浓度与颜色深浅呈正比。

4.溶菌酶对细菌的溶菌作用观察:a.在琼脂平板上分别刺穿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种。

b.在刺穿孔中滴加经溶菌酶处理后的细菌菌液,观察菌液滴体周围有无溶菌区域的产生。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步骤,可以得到如下结果和讨论:1.溶菌酶提取和纯化方法的效果:根据溶菌酶的活性测定结果,可以评估溶菌酶提取和纯化的效果。

如实验结果呈现浓度与颜色深浅呈正比的趋势,则说明溶菌酶提取和纯化方法较为有效。

2.溶菌酶对不同细菌的溶菌作用:根据溶菌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的处理结果,可以观察溶菌区域的产生情况。

如果溶菌区域明显,则说明溶菌酶对这些细菌有明显的溶菌作用。

3.溶菌酶作用的影响因素研究:可以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如溶菌酶的浓度、温度和pH值等,对溶菌酶的活性产生影响的强弱进行分析和讨论。

溶菌酶的研究及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溶菌酶的研究及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溶菌酶的研究及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第一章:概述溶菌酶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许多生物体内的酶,主要作用是溶解和破坏细菌细胞壁,使其裂解。

由于溶菌酶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因此在医药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第二章:溶菌酶的分类根据来源不同,溶菌酶可以分为植物溶菌酶、细菌溶菌酶和动物溶菌酶等。

其中植物溶菌酶主要存在于植物种子、芽和根的细胞壁中,细菌溶菌酶则是许多细菌重要的代谢产物,动物溶菌酶则存在于动物体内的多种组织和液体中。

第三章:溶菌酶的作用机制溶菌酶能够作用于细菌的细胞壁,使其发生裂解。

溶菌酶能够与细菌细胞壁中的N-乙酰葡萄糖胺(NAG)和N-乙酰葡萄糖酸(NAM)发生结合,进而断裂NAM-NAG多肽链,使细胞壁的完整性发生破坏,最终导致了细菌的裂解。

第四章:溶菌酶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由于溶菌酶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因此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中。

具体应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抗感染治疗由于溶菌酶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因此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抗感染治疗中。

例如,在治疗肺炎、鼻炎等疾病时,可以通过使用含有溶菌酶成分的药物来加速细菌的消灭,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2. 保健品制造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溶菌酶也被广泛用于保健品的制造过程中。

溶菌酶具有促进免疫力、排毒以及对细菌和病毒的抵抗等作用,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使人体更加健康。

3. 食品加工业除了医药领域之外,溶菌酶还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中。

例如,在酿造啤酒的过程中,可以添加溶菌酶来加速麦芽中孢子的裂解,进而提高麦芽的质量和酿造啤酒的效率。

第五章:结论作为一种具有很强杀菌作用的酶,溶菌酶在医药、保健品以及食品加工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溶菌酶的应用前景也将越来越广阔。

原文——精选推荐

原文——精选推荐

原⽂内容摘要:溶菌酶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物中,是⼀种⼩分⼦碱性蛋⽩,长期以来⼀直被作为⼀种"模型"体系,⽤于研究蛋⽩质的空间构象、酶动⼒学及其与分⼦进化、分⼦免疫间的关系。

它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在机体中起⾮特异防御机制。

专门作⽤于微⽣物细胞壁的⽔解酶,⼜称细胞壁溶解酶。

本⽂对其空间构象酶动⼒学及其分⼦进化、分⼦性质结构、作⽤机制等作了简单探究.并对其近年来在药品、⾷品、酶⼯程等⽅⾯的应⽤简单介绍.且对其应⽤前景进⾏了展望.关键词:溶菌酶研究进展Abstract : Lysozyme is ubiquitous in animals plants and microorganisms, is a small molecule alkaline protein, has long been used as a" model" system, for protein structure, enzyme kinetics and molecular evolution, molecular immunology relationship. It consists of mononuclear macrophage secretion, the body of nonspecific defense mechanism. A specialized role in the microbial cell wall hydrolase, also known as the cell wall lytic enzyme. In this paper the conformational space of enzyme kinetics and molecular evolution molecular properties structure mechanism briefly and the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in the pharmaceutical food enzyme engineering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application are briefly introduced. And its application prospect.Key words: Lysozyme Research progress前⾔:溶菌酶(Lysozyme)是⼀种专门作⽤于微⽣物细胞壁的⽔解酶。

关于溶菌酶(一)

关于溶菌酶(一)

关于溶菌酶(一)
溶菌酶是一种能水解致病菌中黏多糖的碱性酶,又称胞壁质酶。

它是正常机体免疫防御机制的组成部分。

在人体内,它存在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内;也存在于黏膜分泌液中,成为体表防御因素之一。

主要通过破坏细胞壁中相关的化学键,使细胞壁不溶性黏多糖分解成可溶性糖肽,导致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而使细菌溶解。

溶菌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与DNA、RNA、某些蛋白形成复盐,使病毒失活。

因此,该酶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作用。

溶菌酶的分布与结构:
溶菌酶广泛存在于人体多种组织中,鸟类和家禽的蛋清、哺乳动物的泪、唾液、血浆、尿、乳汁等体液以及微生物中也含此酶,其中以蛋清含量最为丰富。

从鸡蛋清中提取分离的溶菌酶是由18种129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单一肽链。

它富含碱性氨基酸,有4对二硫键维持酶构型,是一种碱性蛋白质,其N端为赖氨酸,C端为亮氨酸。

溶菌酶的作用机理:
溶菌酶能有效地水解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肽聚糖是细菌细胞壁的骨架,其中任何化学键在溶菌酶作用下断裂,皆能导致细菌细胞壁的损伤。

对于革兰氏阳性菌,如:枯草杆菌或溶壁微球菌等,与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痢疾杆菌、肺炎杆菌等均有抑菌作用。

溶菌酶及其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

溶菌酶及其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

溶菌酶及其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
溶菌酶是一类能够溶解菌壁的酶类物质,它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畜牧生产中,溶菌酶可以用作饲料添加剂,以提高动物的饲料利用率和增强其消化功能。

溶菌酶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分解细菌细胞壁中的多糖和蛋白质,从而使细菌壁受到破坏,达到杀菌的效果。

同时,溶菌酶还可以促进动物肠道中有益菌的生长,提高肠道健康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力。

在畜牧生产中,溶菌酶被广泛应用于饲料添加剂中,以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和增强动物的消化功能。

这是因为溶菌酶可以加速饲料中的大分子多糖的降解,从而提高饲料的可消化性。

同时,溶菌酶还可以减少因为饲料不良造成的消化不良和腹泻等问题,从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

另外,在动物饲养过程中,肠道微生态平衡的破坏往往导致消化不良和免疫力下降等问题。

溶菌酶可以通过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促进有益菌的繁殖,从而有助于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

总之,溶菌酶在畜牧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动物的饲料利用率,增强消化功能,维护肠道健康和提高免疫力。

溶菌酶在酱油中的抑菌效果研究

溶菌酶在酱油中的抑菌效果研究

■t 0 t l oz 、● ‘ o‘ ■ Udi es ys ym e ● 。‘ 0 fi y 0n t ■ ■ 0t ne I bi nq ef‘ enc nhi 一 i ‘ 0 ‘ ‘ ci
o h c o g ims i o a c ft e mir or ans n s y s u e
s z me i h bt d miro g n s l i o a c ,i ih t e tt l t o n s n r h n 1 0 0 f / . a d o y n i i c o r a imswel n s y s u e n whc h oa p ae c u t e l wa o mo e t a 0 0 cu m1 n i c e s d s wl.T e p o u t u l y o o a c a tb e d r g t e s e n r a e l y h r d c ai fs y s u e w s sa l u n h l o q t i h f—l e i. f Ke r s ls z me o a c ;ih b t n mir o g n s ;p e e v t e y wo d : y o y ;s y s u e n i i o c o r a ims r s r a i i v
cu t fh o ac erae u hm r bi s .( )Ps ui t na etdte yoy eat i te 4 y on e ysuedcesdm c oeovo l 3 at r a o f c szm c v y il.( )L — ot s uy e si e hl i t lt
c o r a ims w l.a d k l t e mir o g ns lwl .T e e a t e t f c f y o y a etr0 1 s du r g n s e 1 n i c o r a ims s lh o y h n t ni p i e e to s z me w sb t . % o i m h s c l e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菌酶文献综述
国内外现状:目前, 国外对溶菌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我国对溶菌酶的研究、应用起步较晚, 虽然相继开展了一些有关溶菌酶提取和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溶菌酶制造业规模小、设备和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溶菌酶广泛存在于高等动物组织及分泌物、植物和各种微生物中,在新鲜鸡蛋中含量最高。

国外采用直接结晶法或离子交换树脂法制备溶菌酶。

我国禽蛋厂常用鸡蛋清或蛋壳上残留的蛋清为原料,用724离子交换树脂提取方法。

溶菌酶作为一种天然蛋白质, 能在胃肠内被消化和吸收, 对人体无毒害作用。

因此已被运用到食品工业、医疗诊断、生物技术等方面。

研究方向:1、采用当前的基因工程技术,利用原核或真核生物作为寄主细胞从而为实现大规模生产人溶菌酶。

2、利用溶菌酶专一性水解细胞壁的特点, 可以了解细胞壁的构造; 分解细胞壁后制备的原生质体, 可用于微生物育种以及微生物分类等学术研究和专用试剂。

3、溶菌酶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消化细胞的机理。

4、作为有效抗菌、促生长、可应用、无残留、无污染的饲用抗生素的替代物的研究。

5、开发海洋低温溶菌酶,使之抗氧化并在常温和低温下保持有较高活性。

6人们正研究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溶菌酶,同时还采用酶修饰法先后合成了溶菌酶—环糊精和溶菌酶—半乳甘露聚糖,经过修饰后的溶菌酶不仅抗菌活性稳定,而且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

进展情况:1、用溶菌酶非专一性地降解海洋生物高分子壳聚糖, 使其成为能被人体吸收的、低分子量的、有独特的生理活性和功能性质的低聚壳聚糖。

2、溶菌酶通过调控肠道微生物菌群,降低机体维持和免疫应答对营养的需求,从而改善畜禽的生产性能,可对肠道微生物进行直接或间接调控起作用。

3、氯化溶菌酶医疗效果更广,有浓痰分散、出血抑制、组织修复、消炎镇痛、抗过滤性病毒等作用,因而用氯化溶菌酶的制药有消炎消痔、治感冒、皮肤病及眼、鼻、喉等用药。

4、溶菌酶能使污泥脱水速率加快,泥饼的含水率下降,对环境污水的治理具有一定作用。

5、溶菌酶在体内能被分解成各种具有生物活性
的抗菌片段,共存的胃蛋白酶是一个关键的触发因素,而且其被水解的抗菌片段能以剂量依赖的形式对各种细菌发生破膜作用。

6、研究表明,溶菌酶、氯化钠和亚硝酸盐联合应用到肉制品中可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其防腐效果比单独使用时效果更好。

对于一些新鲜的海产品和水产品经溶菌酶处理后均可延长储存期。

存在问题:1、由于各类溶菌酶的作用特性强,只对特定的微生物有充份的溶解作用,因此需要充分掌握溶菌酶的酶学特性在最大程度发挥溶菌酶的活力。

2、目前溶菌酶的产量普遍较低,成本较高,导致溶菌酶的价格比较高,难以得到普遍的推广与应用,下一步应着重研究摸索出利用国产廉价原料分离纯化工艺并获得廉价纯化的溶菌酶。

3、国内企业生产的溶菌酶主要是蛋清溶菌酶,然而从生物材料提取溶菌酶有其固有缺陷:受生物材料来源限制,生物材料由于取自不同生物体,保险程度不一,难以保证不受病毒和其他有害物质污染,这会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

参考文献:溶菌酶的研究现状及应用进展卢亚萍潘宏涛 new feed 2008.02 溶菌酶的研究现状李鹤, 马力, 王维香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7-
05- 28
溶菌酶及其应用俞其林, 励建荣农产品加工·学刊 1671-9646 ( 2007 ) 08- 0078- 03
溶菌酶结构特点及其应用林翠花肖素荣孟庆国潍坊学院学
报1671-4288(2005)02-0108-03
我国溶菌酶的研究与应用进展马正智胡国华方国生开发应
用中国食品添加剂 1006 - 2513 (2007) 02 - 0177 – 06
溶菌酶在医药中的研究及其研究进展何金花刘誉刘冠杰李琳
娜李海成王丽娟今日药学 1674-229X(2008)02-0016-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