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 说课稿(背诵精华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是今天上午的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板书《烛之武退秦师》)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教学反思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首先,我对教材进行分析

《烛之武退秦师》是鲁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第7课,与《荷花淀》《赤壁之战》共同构成“昨日的战争”这个模块。本单元旨在透过刀光剑影,解读昨日战争,体会今日和平的可贵。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的一篇文章。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若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使秦晋盟散约毁的故事。

学习此篇课文对帮助学生学习以后的文言文,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二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这是他们进入高中接触的第4篇文言文。在前面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对文言文知识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但是,相对而言,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还有所欠缺。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左传》的相关知识;

(2)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以及特殊的文言句式;

2、能力目标: 学习作者通过语言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情感目标:学习烛之武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精神

本节课的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赏析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四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落实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

1、教法:主要有诵读法、讨论法和点拨法三种

(1)诵读法主要是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小组齐读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2)讨论法主要是提出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点拨法我主要点拨的是在不同的句子中,怎样准确理解一词多义的几种含义

2、学法:我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体现在利用工具书和注释疏通文意的过程中

(2)合作学习体现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

(3)探究学习体现在质疑问难,与文本深层次对话的过程中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重点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本节课计划1课时,共有5个环节

环节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约2-3分钟

我通过讲述完璧归赵的故事导入新课。

我的导入语是这样设计的:

战国时期,??

最终,蔺相如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完璧归赵。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左传》,追随烛之武的脚步,看一看他又是如何凭借自己的口才使虎狼之师不击自退的?

(板书:《左传》)

这样的导入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约10分钟

1、感知作者、《左传》的文体知识、写作背景方面由学生介绍课前收集到的资料。

我会加以补充。

2、字词方面学生课下已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进行了梳理,

课上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就学生容易读错写错的字词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增加文言文的知识积累。

3、然后,请学生听配乐朗诵,思考问题: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情?

引导学生明确: 第一段:秦晋围郑、烛之武临危受命

第二段:烛之武智退秦师,晋师撤离。

这一环节意在培养学生提炼文章观点,初步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完成教学目标一。

环节三、再读文本理清思路约15分钟

我会设置问题,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结构:

问题1、烛之武是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

此问题引出战争的原因:郑无礼于晋、贰于楚

引导学生体会深层含义:晋国是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没有多大的利害关系。

从下文军队驻扎的情况来看,两军并没有在一起,这都为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板书:人物烛之武)

问题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这对表现人物有什么作用?

此问题要求学生研究烛之武出场前的几句话。

明确:先是,佚之狐推荐;其次,郑伯自责,感动了烛之武,烛之武,临危受命;

最后,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夜缒而出,面见秦伯。

引导学生体会以侧面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手法,表现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

(板书:情节临危受命夜缒而出)

问题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此问题要求学生小组讨论

明确: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

(1)动之以情,以退为进,博秦好感,。

(2)晓之以理,阐明厉害,动摇秦君。

(3)诱之以利,替秦着想。

(4)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5)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125个字说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表现出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最终,成功地说服秦伯

(板书:说服秦伯)

问题4、秦伯退师后,晋文公表现如何?

此问题引出文章最后一段。

这段是对事件结果的交代,也表现了晋文公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

这正是晋文公日后成就霸业的根本原因。

通过这4个问题的思考,学生可以把握故事情节,体会烛之武高超的语言艺术。

完成教学目标二,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环节四、三读文本体悟感情约10分钟

我设置讨论问题,引导学生把握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

问题:人们评价烛之武时,有人说他是一个“志士”,有人说他是一个“勇士”,还有人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