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后瘢痕的颜色形成及其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烧伤的作业治疗PPT课件

烧伤的作业治疗PPT课件

作用机制
• 压力治疗的最基本作用机制就是通过局部 的机械压力促进血液回流,并造成一定程 度的缺血缺氧,从而控制局部水肿或瘢痕 增生。
作用机制
通过持续加压使局部的毛细血管受压萎缩, 数量减少,内皮细胞破碎等,造成瘢痕组 织局部的缺血、缺氧. • 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功能明显减退甚至 停止,产生胶原纤维的能力大大降低,抑 制瘢痕的生长。 • 肌成纤维细胞退行性变,释放的溶酶体酶 水异常粘多糖,使胶原结节能被组织中的 胶原酶水解,使螺旋状胶原变为平行排列。
烧伤的作业治疗
• 烧伤是以火焰、热水、热蒸汽、热油、热 水泥、电流以及化学物质和放射性物质等 因子,作用于人体皮肤、粘膜、肌肉等造 成的损伤。
烧伤深度的评定
烧伤深度分为三度四分法,即Ⅰ度、浅Ⅱ度、深Ⅱ度、 Ⅲ度。
• 浅Ⅱ度烧伤
• Ⅲ度烧伤
烧伤面积的评定
• 中国九分法:以烧伤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百分 数来计算
• 植皮阶段
5-7天内,绝对禁止关节活动训练,并且要 矫形器固定。可以进行等长收缩。 5-7天后,患者可以有缓慢的主动运动。710天后,可以进行抗阻运动。
植皮成活阶段
• 瘢痕的治疗 •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
瘢痕的治疗
• 压力治疗:预防和治疗瘢痕最有效的方法 之一 • 矫形器的应用:烧伤严重的患者,是重新 获得功能的最有效途径。
肘部及手臂部压力垫
女性胸部压力垫
腋窝及肩部压力垫
臀部压力垫
• 压力垫的材料: -低温热塑板 -硅胶 -闭室海绵 -软塑料(Plastazote,100度变软可塑形)
• 压力垫注意事项: -边缘处理 -先用柔软的海绵垫,当疤痕变得没那 么脆弱时改用硬一点的软塑料。 -压力垫应根据身体轮廓塑形

深二度烧伤的治疗与瘢痕的预防ppt课件

深二度烧伤的治疗与瘢痕的预防ppt课件

离体试验部分证实了低温液体保护作用
空白对照组
热应激组
低温保护组
离体低温保护ECV304热应激试验显示:低温液体可减少细胞死亡数量
采用溶血栓改善微循环治疗深Ⅱ度烧 伤,胡骁骅等研究了巴曲酶(Batroxobin )对深Ⅱ度烫伤创面微循环血流变化及愈 合的影响。结果表明,烧伤后用巴曲酶治 疗组各时相点创面皮肤血流量测定,其流 量比对照组的各时相点明显改善,提高了 创面愈合速度和质量。
2.血管通透性增强 烧伤后立即引起局部 血管和全身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皮肤肌肉的 血管改变最明显。一般血管通透性改变可分为 两个时相。① 立即时相 烧伤后立即出现,40 ~60分钟消失,漏出多限于细静脉,在细静脉 连接部出现裂隙,示踪粒子由此漏出,内皮细 胞无明显损伤,基膜大都完整。
② 延迟时相 烧伤后1~2h出现,持 续时间较长,4h达高峰,8h逐渐消退,此 时细静脉和毛细血管均受侵犯,以毛细血 管漏出为主,电镜下可见内皮细胞间出现 裂隙,细胞肿胀,部分坏死脱落,基膜可 增厚、断裂,腔内有时有血栓形成。
结果表明:未手术创面炎性反 应明显加重,坏死范围扩大,残存的 皮肤附件因炎症加重而消失。而早期 削痂后局部的炎症反应较未削痂创面 明显减轻,组织坏死无进一步扩大, 可见新鲜的肉芽形成和部分上皮修复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提示了极早削痂除去创面坏死组织
可改善深Ⅱ度创面的进行性损害,具有 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1.改善淤滞带的微循环 烧伤后淤滞带 微循环的改善方法很多:如局部冷疗法;限制 水分从创面蒸发如水泡皮完整的烧伤创面血流 恢复最好,水泡皮脱落而又不加生物敷料覆盖 创面,则血流淤滞发展为血栓,造成继发性坏 死。局部或全身应用前列腺素和抗血栓素等调 节剂,可改善真皮内的缺血状况;早期手术治 疗等,均能取得了一定疗效。

烧伤疤痕康复训练课件

烧伤疤痕康复训练课件
定期检查家中的电器设备,如电线、插头、插座 等,确保其安全无损。
避免使用明火
家中应尽量避免使用明火,如蜡烛、火炉等,特 别是在易燃物附近。
化学品灼伤预防措施
正确存储化学品
01
家中应将化学品存储在密封、干燥、阴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
射和高温。
使用安全设备
02
在进行化学品相关操作时,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安全设备
严重的烧伤疤痕可能 导致关节活动受限, 影响肢体功能。
烧伤疤痕可影响外观 美观,对患者造成心 理压力和社交障碍。
02 烧伤疤痕的康复训练
CHAPTER
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减轻疼痛
通过康复训练,可以减轻烧伤 疤痕的疼痛和不适感。
改善功能
康复训练可以增强疤痕周围肌 肉的力量和灵活性,改善关节 活动范围和肢体功能。

遵循使用说明
03
在使用化学品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误食、
误用。
其他烧伤预防措施
注意热水烫伤
洗澡或洗手时,应注意水温不要过高,避免烫伤。
小心使用熨斗
使用熨斗时,应避免熨烫衣物过快或温度过高,以免烫伤。
注意烟花爆竹安全
在燃放烟花爆竹时,应选择安全区域,远离人群和易燃物。
谢谢
THANKS
合理使用药物
根据疤痕的类型和程度,选择单一或联合用 药。
定期随访和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治疗效果和副作用情况,及时调整治疗 方案。
04 烧伤疤痕的手术治疗
CHAPTER
手术治疗的时机
早期手术
通常在烧伤后3-6个月左右进行, 此时疤痕组织相对稳定,有利于 减少术后复发和感染的风险。
延期手术
对于一些不稳定或存在感染的疤 痕,可适当延迟手术时间,待病 情稳定后再进行。

烧伤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烧伤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45
5. 防治休克
口服淡盐水或烧伤饮料,静脉输液 避免单纯摄入大量低渗液体,加重水肿
烧伤饮料:
—— 含食盐0.3克,小苏打0.15克,鲁米那0.005,糖适量, 溶于100毫升水中即为
烧伤饮料
46
6. 转送病人
宜尽早转运 严重病人,待病情平稳后再转送
途中处理:---KTV K:keep air way 保持气道通畅 T: transfusion 输血, 输液 V: vital sign 生命体征
烧伤面积指Ⅱ◦及Ⅲ◦烧伤 系数:成人1.5ml,儿童1.8ml,婴儿2.0ml 生理需要量:成人2000ml,
儿童60~90ml/kg,婴儿100ml/kg
50
(2) 液体种类
晶体液:
平衡盐溶液:首选,能纠酸又避免高氯血症 等渗盐水
胶体液:
血浆、白蛋白:首选,以纠正低蛋白血症 全血:用于深度烧伤伴有贫血时 右旋糖酐、代血浆:用量不宜超过1000ml
8. 恐惧:烧伤场面刺激、特殊部位烧伤,害怕畸形、
功能障碍有关
33
【护理措施】:
34
(一)现场急救护理
35
1. 迅速消除致伤因素
一般火焰: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就地滚压灭火焰,或跳 入水中灭火 113 化学烧伤:立即用水反复冲洗干净,尽快缩短化学剂接触 皮肤的时间116 电烧伤:迅速切断电源,用绝缘的物品挑开电线117 如有浓烟,用湿布掩盖口鼻保护呼吸道
—— 观察肢体末梢血液循环情况,如皮温和动脉搏动
63
(3)暴露疗法的护理
【适应症】:
—— 不易包扎的部位如头面、会阴部烧伤, 大面积烧伤, 污染重或感染创面
【优点】:
使创面保持干燥 便于观察,不易感染 节省敷料

疤痕康复治疗PPT课件

疤痕康复治疗PPT课件

激光治疗
通过激光照射,促进胶原 蛋白再生和重排,改善疤 痕质地和颜色。
冷冻疗法
通过液氮冷冻,破坏疤痕 组织,促进正常皮肤再生。
手术治疗
疤痕切除术
通过手术将疤痕切除,再进行精细缝 合,使疤痕缩小或变平整。
皮肤磨削术
植皮术
通过手术将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移植 到疤痕处,覆盖创面,改善外观和功 能。
通过高速旋转的磨头磨削疤痕表面, 使皮肤变得光滑平整。
避免衣物、饰品等摩擦疤痕部位,同时避免用手抓挠,以免加重 疤痕增生。
避免阳光直射
阳光中的紫外线会加重疤痕色素沉着,因此应避免疤痕部位长时间 暴露在阳光下。
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
某些化妆品中的成分可能刺激疤痕部位,导致红肿、瘙痒等症状, 因此应避免使用。
定期随访和评估
定期随访
按照医生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随 访,以便及时了解疤痕愈合情况
03
指导患者正确清洁、保湿疤痕部位皮肤,预防感染和减轻瘙痒。
家属参与和支持重要性
提供情感支持
家属的理解、关心和支持有助于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增强治疗信 心。
参与护理过程
家属可协助患者进行日常护理和功能锻炼,提高康复效果。
促进医患沟通
家属可帮助患者与医护人员沟通,及时反馈问题和需求,优化治 疗方案。
05
临床表现
疤痕的临床表现多样,可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瘙痒、质地硬韧、色素沉着等。严重者可影响关节活动和器官 功能。
诊断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体格检查,结合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可对疤痕进行准确诊断。其中,超声检 查、MRI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了解疤痕的范围和深度;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可用于评估患者的炎 症反应和感染情况。

烧伤瘢痕优秀课件

烧伤瘢痕优秀课件
烧伤瘢痕优秀课件
一 皮肤创伤及修复的基本过程
(一)炎症期 血流动力学改变 血管通透性升高 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吞噬作用
炎症病理
示意图
血管内:白细胞(分叶核);淋巴细胞;血小板;单核细胞;凝血因子;缓激肽;补体成分。 结缔组织内细胞及因子:肥大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弹力纤维;胶原纤维;蛋白多糖。
一期愈合
见于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缝合对合严密 整齐伤口。
24h炎症反应
48h上皮组织生发层细胞增殖、移行覆盖
72h~96h,毛细血管长入,成纤维细胞移行并产生大 量胶原沉积于创口
2~3W完全愈合,线状瘢痕
(二)二期愈合 见于创伤范围大、组织缺损多、创缘不整或难以整齐、 污染及感染的伤口。
(二)增生期 表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增殖和分 化,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分泌和沉积。 结局:再上皮化和肉芽组织形成。
再上皮化:由角朊细胞的增值,迁移,分化三个阶段构成。 细胞再生完全修复
肉芽组织:新生的富于毛细血管的纤维结缔(成纤维细胞)构成。 创口填塞,瘢痕修复
(三)重塑期 以肉芽组织成熟为标志,逐渐向瘢痕转化。以期
瘢痕组织对机体的不利和危害:
①瘢痕收缩,可引起变形。 ②瘢痕性粘连,可引起的梗阻。 ③瘢痕组织增生过度,又称肥大性瘢痕。如果 这种肥大性瘢痕突出于皮肤表面并向周围不规 则地扩延,称为瘢痕疙瘩(keloid)。临床上 又常称为“蟹足肿”。瘢痕组织内的胶原纤维 在胶原酶的作用下,可以逐渐地分解、吸收, 从而使瘢痕缩小、软化。
(二)胶原代谢与排列紊乱
胶原的生成及排列呈动态变化,依赖其产生 细胞的综合作用并处于动态平衡。
瘢痕组织的形成对机体有利的一面:
①它能把损伤的创口或其他缺损长期地填补连接 起来,可使组织器官保持完整性。

烧伤瘢痕课件

烧伤瘢痕课件

缝合技术的要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5°—90°—45°
学习交流PPT
21
(二)损伤的程度——深度 网状层为界 (三)感染 炎症,炎症细胞及因子的参与使愈合时间延长,瘢痕 更容易形成。 (四)异物 污染异物,医源性异物(线头、棉纤维、滑石粉、碎 屑)。 (五)慢性机械性刺激 搔抓、摩擦。
学习交流PPT
7
(二)二期愈合 见于创伤范围大、组织缺损多、创缘不整或难以整齐、 污染及感染的伤口。
以肉芽填充的方式达到修复——瘢痕形成
“三多一少”:血管多、成纤维细胞、炎症细胞多,胶原少。
耗时长而不定,少的需要数周,多则数月。
(三)痂下愈合 见于伤口表面的血液、渗出液及坏死组织干燥后形成痂 壳。表皮再生在痂下之周缘进行,长入并覆盖痂下创面 (再上皮化或肉芽形成)。如发生痂下感染,则影响脓 液排除,导致瘢痕化加重。
棘状层 基底层
皮下组织
学习交流PPT
18
(四)皮肤张力 Borges皮肤纹线和张力线。包括langer皮纹张力线。
学习交流PPT
19
(五)家族因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均提示瘢痕疙 瘩有家族遗传倾向。 (六)内分泌因素 与皮质激素、性激素有关。
学习交流PPT
20
二、外在因素
(一)手术切口与缝合质量 切口线——langer,s line关系 切口和皮肤表面的垂直关系 “刀快、针锐、线滑”
学习交流PPT
10
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 镜下见:
①大量新生毛细血管。 ②大量成纤维细胞
③炎症细胞
学习交流PPT
11
四、瘢痕形成的机制
(一)细胞成分及功效

瘢痕治疗PPT课件

瘢痕治疗PPT课件

02
瘢痕非手术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01
02
03
外用药物
硅酮制剂、糖皮质激素、 中药提取物等,可改善瘢 痕外观,减轻症状。
注射药物
曲安奈德、5-氟尿嘧啶等, 可软化瘢痕,缓解症状。
口服药物
积雪苷片、曲尼司特等, 可抑制瘢痕增生,减轻症 状。
压力治疗
原理
通过持续压力使瘢痕内血管管腔变窄,血流减少,造成瘢痕组织缺氧,使成纤维细胞变性 、坏死,胶原纤维合成减少,同时使胶原酶释放增加,胶原纤维降解增加,从而达到治疗 目的。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瘢痕的临床表现因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异。常见症状包括疼痛 、瘙痒、感觉异常、运动功能障碍等。此外,瘢痕的外观也 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
诊断方法
瘢痕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病史。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 细的体格检查,了解瘢痕的部位、大小、形态、质地等信息 。同时,还可能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排除 其他潜在疾病。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与患者建立信任,让他们感受到关心和尊重,从而提高他们对治疗建 议的接受程度。
提供详细的治疗计划
为患者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包括治疗目标、方法、时间表和预期效 果,以便患者了解并遵循治疗建议。
定期随访与评估
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和评估,了解治疗进展和患者需求,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以降低感染风险。
定期清洁和消毒
保持治疗区域清洁干燥,定期使用 碘伏、酒精等消毒剂进行清洁和消 毒,以减少细菌滋生和感染机会。
抗生素应用
根据病情需要,可在医生指导下使 用抗生素,以预防和治疗感染。
出血及血肿处理
压迫止血
对于少量出血,可通过局部压迫 止血,使用无菌纱布或棉球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用手按摩色素沉着部位。 3.口服维生素C,适当补充维生素E。 4.涂抹疤痕平软膏。
12

干预方法
·关于疤痕凹凸不平,可采取手术治疗,治疗后 仍需要进行压力治疗。
·激光治疗和手术治疗对凹性疤痕效果较好。
13

干预方法
·修饰化妆 对于难以解决的疤痕颜色问题可 采用化妆美容等手段,可选择涂 抹粉底,分期 增生期 减退期 成熟期
类型
增生性 挛缩性 增生性 挛缩性 增生性 挛缩性
不同时期的疤痕颜色
颜色
血管分布
鲜红或紫红
表面充血,毛细血 管扩张
紫红
毛细血管生长旺盛
紫褐
毛细血管退化
紫褐
毛细血管退化
暗褐或者接近于 正常肤色
毛细血管稀少
暗褐
毛细血管稀少
10

干预方法
·因为血管分布造成的红紫或暗褐,应该在 疤痕未成熟之前使用压力治疗,而且越早 越好。
5

疤痕的颜色
黑色素是动物皮肤或者毛发中存在的一 种黑褐色的色素,由一种特殊的细胞即 黑色素细胞生成并且储存在其中。正是 由于黑色素的存在,皮肤才有了颜色。 一旦黑色素在某种原因下不能形成,也 就造成了色素脱失,从而形成了白斑。
6

疤痕的颜色
紫外线
黑色素 细胞 (酪氨酸)
形成多巴氧化后
酪氨酸酶 黑色素细胞生长于皮肤的基底层
·理想的压力值:25mmHg微血管压力,; 35~40mmHg,在安全范围内越大越好,; 5~15mmHg,只要长时间保持压力,仍然 有效。
11

干预方法
·出现色素成着开始呈点状,随后融合成褐色斑 块。色素沉着可采取下列措施使其减退:
1.烧伤后皮肤比较嫩,对日光极敏感,避免紫 外线(日光)直接照射,外出时戴草帽或穿长 袖衣服,以遮盖皮肤。
3

疤痕的评估
色泽M
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
血管分布 V
厚度H
0 →正常
柔软度P
0 →皮肤颜色 与身体其他 部分比较近 似正常
1 →色泽较浅
2 →混合色泽
3 →色泽较深
0 →正常肤色 0 →正常 与身体其他部
分近似
1 →0至1mm
1 →肤色偏粉 红色
2 →肤色偏红
3 →肤色呈紫 色
2 →1至 2mm 3 →2至4 mm 4 →4 mm
14

干预方法
·心里干预,注意随时关注患者心理状态, 及时纠正不良心理因素,对患者给予更多的 关爱。
15

干预方法
·面向社会的宣教及公益活动
16
知识点回顾: 1.烧伤后疤痕的评估 2.正常人的肤色决定要素 3.烧伤后色素沉着的机制 4.肤色异常的干预手段
17
18
烧伤后瘢痕的颜色形成 及其治疗
1
知识点一览
1.疤痕的评估 2.正常人的肤色 3.黑色素的形成 4.肤色异常的原因 5.肤色异常的治疗手段
2

前言
因烧伤造成颜面部受损的病友,经常因 为五官变形或脸上深浅不一的色块疤痕, 受到外界指指点点、歧视的眼光,长此 以往不但丧失自信心,也造成心理难以 抹灭的伤害。 一般人认识旁人时,7%是通过语言、 38%通过肢体动作,另外的55%是通过 外表装扮。所以烧伤病友的外表是造成 其作业活动表现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1 →柔软的(在最小阻力下皮肤能变形)
2 →柔顺的(在压力下能变形)
3 →硬的(不能变形的,移动呈块状,对 压力有阻力)
4 →弯曲(组织如绳状,瘢痕伸展时会退 缩)
5 →挛缩(瘢痕永久性缩短引致残废与扭
曲)
4

疤痕的颜色
正常人体肤色的决定因素有:皮肤本身的颜
色和厚度。黑色素颗粒的数量与分布状态、胡 萝卜素等色素的数量以及血液等。人种肤色差 异的形成决定于黑色素颗粒。如黑色素颗粒的 数量多,可遮断有害于活体细胞波长的紫外线, 也可遮断生成维生素D所需的波长的紫外线。
黑色素 细胞 (黑色素)
7

疤痕的颜色
8

疤痕的颜色
色素沉着:
色素沉着的成因,通常受阳光、紫外线 辐射或化妆品、药物及其它物质刺激后, 形成黑色的皮肤色素沉积而成,一部分 随着角质层脱落;一部分沉淀于底层, 通过血液循环排出体外,以上功能一旦 失调,便形成了色素沉着。
而烧伤病人皮肤正常代谢受阻,极易出 现色素沉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