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1世纪工业设计的审美特征
信息时代工业设计的特征

信息时代工业设计的特征
信息时代工业设计的特征主要包括:
1. 可持续性设计:随着全球对环保问题的重视,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通过优化产品的生产过程、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来实现产品的环保性。
2. 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数据安全的问题,使得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成为信息时代工业设计的关键。
如利用虚拟原型和仿真技术优化产品设计,以及开发智能互联时代的工业设计,对人与设计情感化的“主宰”进行探索。
3. 个性化设计:随着消费者对于个性化的需求增加,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需要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通过个性化的设计和定制化的生产方式,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独特需求。
4. 联合设计:在信息时代,工业设计也需要不断地与其他领域进行合作,实现跨界融合,例如设计AI系统。
5. 社会责任设计: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需要关注社会责任,通过设计扶贫、乡村振兴等活动,打造全球引领的工业互联网设计创新平台,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以上就是信息时代工业设计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将使工业设计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推动工业设计的发展。
最精辟的工业设计风格总结

最精辟的工业设计风格总结工业设计风格是一种以功能性,实用性和美学并重的设计风格。
它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将美学因素与功能性相结合,从而在工业产品中达到最佳效果的一种设计风格。
工业设计旨在打造简洁,高效,长寿命的产品,注重产品利用效率,使用方便性和持久性。
下面是最精辟的工业设计风格总结:一、工业设计的目标1. 提高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工业设计旨在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在不影响产品的效率和使用寿命的前提下,注重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
2. 考虑产品的人机工效学在工业设计中,人机工效学被视为重要因素,该因素考虑到产品的使用者、产品的使用环境以及使用的频率,从而设计出更加人性化的产品界面。
3. 注重产品的可持续性工业设计必须考虑到产品的寿命、可维护性和可重复利用性,这些特征对于保护环境、减少耗能以及节约资源等方面都非常重要,从而确保这种设计风格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4. 提高产品的美学价值在工业设计中,美学因素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
这种设计风格注重提高产品的外观,使其更加美观大方,这还涉及到产品的质感、比例、颜色和材料等方面。
二、工业设计的特点1. 功能性一种优秀的工业设计应该将功能性置于首位,从而保证产品的有效性和使用寿命,这还涉及到产品的工作效率、可靠性、生产效率等方面。
2. 简洁性工业设计强调产品的简洁性和高效性,而这种设计风格不是指当下流行的简约风格,而是要减少无用的元素和部件、优化产品的使用体验。
3. 材料的优化使用在工业设计中,材料的选择和使用也是重要的一部分。
好的材料能够在保证产品质量和实用性的同时,提高工业产品的美观程度。
4. 工艺的考虑好的工业设计伴随着先进的工艺,同时能妥善考虑到工艺的可行性和实现难度,从而使设计的产品更加有效和优秀。
5. 工业流程的影响在工业设计中,设计人员经常会考虑产品的制造、物流、销售和使用等方面,以确保设计的产品能够适应工业生产流程,并减少工业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

论述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艺术设计的灵魂在于设计意境或创意,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重视设计的心里特点和心里规律,以传达设计的审美信息、表达审美个性。
美是审美对象与审美意识的和谐统一。
“正是人同现实的审美关系,决定了美术的性质和基本特征,也决定了美术自身的意义和价值。
”这种关系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人的主观所追求的。
它可以随人的变化而变化,也可以随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审美是一种感觉,就象人的脸一样,美作为审美对象与审美意识的和谐统一这样一种关系存在是不变的。
因为我们的定义不仅是对所有被称为美的事物的描述。
同时也给出了判断一个事物是否美的方法或标准。
人依靠感知获得美的享受,人的视觉感觉也是认识过程的开始,也是审美心里过程的初始。
现代艺术设计就要研究美本身以及受众的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把审美心理和审美经验置于艺术设计创造的中心以提高艺术作品的精神境界。
促进实现与人的和谐发展,创建和谐世界。
这是和谐审美观的基本观点,也是当代设计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外部的物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审美也发生了变化,没有绝对的美,也没有绝对的丑,人们赋予事物的定义更多可能只是个人喜好,欣赏或讨厌。
“当人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精神需求便称为新的动机,设计师要反映出高层次的精神享受要求,开始注重人的因素,开始关心人的生理、心理、和情感的需要为人设计。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设计出现在了我们面前,生活产生了现代设计,现代艺术设计又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是作为某种总体文化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而存在,是在同文化的其他构成部分(经济、政治、军事、宗教伦理等部分)的相互关系中才能确定其价值的。
”设计师要赋予作品“美”,创造出和谐美,只要作品符合美的原则,在与市场有机结合的同时,具有创新并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就能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现代艺术设计归根结底是为经济服务,只有切实了解消费者的审美,跟市场有机结合,创作出具有特色的个性化作品,才有更广阔的发展。
浅谈工业设计中的美学运用

浅谈工业设计中的美学运用工业设计中美学的运用表现在产品的外观设计上。
产品的外观设计是产品在市场中第一眼被用户所看到的部分,它反映了产品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在外观设计中,美学的运用体现在形式、色彩、比例和曲线等方面。
形式要求设计既有美感又具有功能性,色彩要求设计既有个性又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比例要求设计既符合人体工程学又符合艺术审美,曲线要求设计既表现产品的流畅感又蕴含有情感共鸣。
美学在外观设计中的运用,能够使产品更加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工业设计中美学的运用表现在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上。
产品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是工业设计的核心,也是美学的基础。
在功能性和实用性方面,美学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产品的人机工程学、用户体验与情感共鸣。
人机工程学要求产品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要符合人体工学原理,使产品在使用时更加方便、舒适、安全。
用户体验要求产品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要关注用户的感受和需求,使产品在使用中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
情感共鸣要求产品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要与用户产生情感联系,使产品在使用中产生情感共鸣。
美学在功能性和实用性中的运用,能够使产品更加贴近用户的需求和情感,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和用户满意度。
工业设计中美学的运用表现在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和社会价值上。
产品的环境适应性和社会价值是产品的发展方向,也是美学的价值所在。
在环境适应性和社会价值方面,美学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产品的生态环保、功能拓展、文化传承和品牌效应等方面。
生态环保要求产品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要具有环保意识,使产品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更加节能、环保、可持续。
功能拓展要求产品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要具有功能延展性,使产品在未来发展中更加灵活、智能、可升级。
文化传承要求产品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要具有文化内涵,使产品在传承和发展中更加具有历史感和时代感。
品牌效应要求产品既要满足功能需求,又要具有品牌形象,使产品在市场中更加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
美学在环境适应性和社会价值中的运用,能够使产品更加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和价值观,提高产品的社会认同度和市场竞争力。
简要概述现代主义设计的风格特征

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初期兴起于欧洲的一种设计风格,其风格特征包括现代化的线条、简约的形式和功能性的设计。
在现代主义设计中,人们追求简洁、纯粹和实用的设计理念,注重材料的利用和功能的表现,追求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
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在建筑、家具、艺术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成为20世纪设计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
在各种设计领域中,都可以看到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响,其风格特征包括:一、简约的线条和形式现代主义设计着重追求简洁、清晰的线条和形式,摒弃了过去复杂、繁琐的装饰风格,注重从功能需求出发,设计出简约而富有美感的作品。
建筑中常见的平面立面、简洁的造型和明快的色彩搭配,体现了简约的设计风格。
在家具设计中,现代主义追求简约的几何形式和功能性的设计,以及简洁的线条和舒适的使用体验。
在艺术领域,现代主义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追求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
二、追求实用和功能性现代主义设计风格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设计作品追求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强调材料的利用和功能的表现。
建筑设计中,现代主义建筑注重空间的合理利用和功能区分,尤其是在工业化生产大量住宅的时代,功能性成为建筑设计的主要考量。
在工业设计领域,现代主义设计追求工业化生产的可实现性和实用性,设计作品注重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提高生活品质。
三、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现代主义设计强调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追求艺术与工程的统一。
建筑设计中,现代主义建筑致力于创造富有创意和美感的空间,同时满足功能需求。
家具设计中,现代主义注重形式与功能的完美结合,将艺术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在艺术领域,现代主义设计追求形式的简洁和精准,同时注重艺术作品对观众的情感和思想的冲击。
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以其简约、实用和功能性的特点在设计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
现代主义设计对20世纪的设计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为当代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通过对现代主义设计风格的了解与研究,不仅可以增进对设计的理解,还能够影响和激发我们的审美,促进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企业工业设计中的审美与可持续发展

企业工业设计中的审美与可持续发展第一章:引言工业设计是指科技、艺术、社会和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综合体现,是把产品的形态、结构、功能、材料、色彩、图案、使用、销售等多个方面进行整合的过程。
随着现代化生产的不断发展和消费市场的日益剧烈竞争,产品的外观和功能已经不再是唯一的销售点,消费者也对产品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越来越关注。
因此,在设计中融入美学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成为现代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章:企业工业设计中的审美审美是评价美的标准和要求。
在工业设计中,审美不仅是一个产品外观的艺术表现,更是一种市场竞争的载体和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一种重要因素。
企业需要在工业设计中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为产品的形态、颜色、图案等进行合理搭配和设计,创造出更具吸引力的外观和更好的产品体验。
2.1 形态美产品的形态分为主体外形和细节部分两个方面,主体外形的美感影响着产品的整体形象和视觉效果,设计师需要考虑到视觉感受的整体性、连贯性和协调性,创造独特而美观的产品形态。
2.2 色彩美色彩是许多人选择产品时的一个关键因素,即便是相同功能的产品,用色的不同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感受。
设计师可以通过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提高产品的档次感和吸引力。
2.3 细节美许多产品的最终效果在于细节,细节部分不仅是产品的注脚和流露,更是一个产品质量和颜值的体现。
设计师应该注意到产品的细节呈现,比如产品的加工工艺、线条的流畅感、材质的处理和做工的精细等等,这些细节可以增强产品的艺术价值和视觉感受。
第三章:企业工业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保护自然环境、保障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的发展方式,也是未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企业工业设计过程中考虑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新风口。
3.1 设计理念的改变企业需要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性能和功能特性,以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在设计中应该引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偏重于功能和质量,强化产品使用寿命和产品再利用的可能性,使产品更加经济、环保、协调。
工业设计如何提高产品的审美性

工业设计如何提高产品的审美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产品的审美性已经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之一。
工业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提升产品的外观、质感和用户体验,从而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
那么,工业设计究竟是如何提高产品的审美性的呢?首先,工业设计注重产品的形态与比例。
一个具有美感的产品往往在形态上具有简洁、流畅的线条,比例上也遵循着一定的美学原则。
例如,黄金分割比例在许多经典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它能够使产品在视觉上达到和谐与平衡。
设计师会通过对产品的功能、使用方式和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来确定最适合的形态和比例。
比如,一款手机的设计,其屏幕与机身的比例、按键的大小和位置等,都需要经过精心考量,以确保产品既美观又易于操作。
其次,色彩的运用也是工业设计提高产品审美性的重要手段。
色彩能够直接影响人们的情感和心理反应。
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和情感联想。
例如,红色通常代表热情和活力,蓝色则给人以沉稳和可靠的感觉。
设计师会根据产品的定位和目标受众,选择合适的色彩方案。
同时,色彩的搭配也至关重要,对比强烈的色彩组合可以突出产品的个性,而相近色彩的搭配则能营造出和谐统一的氛围。
此外,随着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今的设计师还可以通过特殊的表面处理工艺,如喷漆、电镀等,为产品赋予独特的色彩效果,进一步增强其审美价值。
材质的选择同样对产品的审美性有着重要影响。
不同的材质具有不同的质感和光泽,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和触觉感受。
例如,金属材质给人以坚固、高端的感觉,而塑料材质则更具轻盈和时尚感。
设计师会根据产品的特性和成本预算,选择合适的材质。
同时,还会考虑材质的环保性和可持续性,以符合现代社会对于绿色设计的要求。
在一些高端产品的设计中,甚至会采用珍贵的木材、皮革等天然材质,以提升产品的品质和价值感。
细节的处理是体现产品审美性的关键所在。
一个优秀的工业设计作品,往往在细节之处尽显精致。
这包括产品的边缘处理、按键的纹理、接口的设计等。
工业设计论文

工业设计论文工业设计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的,从构思到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且用明确的手段表示出来的系列行为。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工业设计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工业设计论文篇1《浅析以满足人类需求为目的的工业设计史》在工业设计中,外形的华丽和功能的实用是否始终像一个硬币的两面,背道而驰,不可交融?为什么需求的产品很难达到二者的融合?在设计师的巧妙设计下,未来将二者完美的融合不再是难事。
这个世界上本就没有极端的黑与白之分,当“硬币的两面”交融产生出新的产品特性时,谁又会说它不能绽放夺目的光彩、不能满足人类个性化的需求。
设计的历史可以追述到人类产生之初,甚至可以说设计的出现是人类产生的标志,它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体现。
设计师在设计史当中扮演着不同角色,他们在不同时期设计目的会依据当时特定条件而变化。
文中提及的设计史是指工业革命之后围绕机器化生产进行的“有目的的活动”的设计。
1 人类需求人类的需求,是消费者购买产品的动机也是构成市场的基本因素。
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有一个代表性的观点:需求决定论。
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为谁生产是由需求决定的。
这一观点反映了市场经济中生产的本质。
消费者是企业的上帝,企业产品结构乃至整个社会的产业结构都要随着消费者需求倾向的改变而调整。
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
他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
设计史的发展恰好体现出人类对于需求的变迁过程,当需求达到温饱阶段的时候就会向小康阶段、富裕阶段递进。
最终才是人类对设计的最高追求——满足个体的个性化需求。
达到最高的个性化需求,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根据不同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设计师需设计出满足特定时期的人类个性化需求的产品。
个性化需求是相对的,它是由生产力水平来决定的。
生产力发展导致某时期人们的想法不同,需求会随之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工业设计是以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产品首先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具有一定的有用性,“产品因有用而美丽”。其次是产品的造型美,他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是其造型,产品形态具有的功能美和艺术作品的无功利纯粹审美的差异在于二者的产生原因不同:前者是为了使用,后者是为了表达“观念”。产品形态的功能美是形式与内容合目的性的展现。工业设计的审美因素1. 功能美产品是由功能和造型两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现代设计产品是以功能效用的发挥作为核心和目的的,其美的体现必须以该产品的有利作用为价值基础,在不与实际功利分割的前提下自然流露出来,并非是脱离实用功效而凭空拼接和附加上去,用来取悦消费者的手段。功能是个整体概念,它的体现实际上是构成整体的各个结构共同发挥作用所产生的效应。只有当结构与结构之间产生和谐的美时,整体功能的美才能被发挥出来。“法国学者查理斯?拉罗认为技术产品美的结构犹如音乐多声部组成的整体和谐的‘超结构’,在音乐中,多数的声部是以‘音对音’的关系同时发出音响,各声在它自身固有的旋律结构上,并且也在同其他诸声的关系上,在整体的和谐的‘超结构’上被人所欣赏”。功能体现的美必须关照构成功能的结构之间相互关系、作用方式及结果。功能美还体现了一种人文关爱。产品与人进行交
论21世纪工业设计的审美特征Aesthetic Features of Industry Design in21st century∷高 林 GAO Lin
∷同济大学
摘 要:工业设计是以产品为主要研究对象,而产品的审美是由多重因素搭建而成,传统意义上说产品的审美包括功能美,形态美,材质美,工业设计是一门前瞻性学科,是对未来的设计。我们有必要指出产品的审美发展趋势,同时做一定的差异化研究。关键词:审美 功能 形态 材质 可持续性 个性化
Abstract:Product i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of Industry design, and the product aesthetic consists of many factors.In traditional, product aesthetic is include functional beauty, appearance beauty and material beauty. Actually,Industrial design is an advanced course specialized in future program. We have to point out the trend of productaesthetic and to study its diversification.Key words: Aesthetic, function, appearance, material, durative, individuationInternet 检索:www.artdesign.org.cn123艺术与设计
流,它呈现给人们的首先是其有用性。功能价值是产品给予使用者直接的物理、生理作用的所有功能,表现出为人所用的工具性,这是工业设计第一层面上的价值。2. 形态美形式是设计师设计思想的具体体现,同时也是设计作品所具有的使用功能和审美价值的具体体现。不仅一切创意、设计观念要最终落实到形式上,而且设计作品潜在的功能和价值也只有通过形式才能为人们所知觉和意识。因此,形式在工业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形式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表现内容的外部形式必须与内容共享一个载体。任何分解都是徒劳的;二是形式的鲜明性使观照者往往先于内容而感知,我们总是先看见物体的色彩、形状就是这个原因。同时内容的隐蔽性、意蕴性突出了形式的鲜明性和前进性;三是形式必然以物质的方式表现出来,没有物质就无所谓形式了。设计的形式美法则有:多样统一性、调和对比率、比例协调率。在现代艺术设计中,形式除了作为设计品效用功能的载体外,还具有自己独立的审美价值。它除了能满足效用功能的载体外,还在心理上给人以不同程度的情感愉悦和精神享受。形态设计是一项相当复杂且富有创造性的工程,由于文化的差异,形态呈现出时代性、流行性和民族性的特色,因此在本文中所谈到的形式审美属性也只是一个起点和工具。随着人类文化的不断发展,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不断改善,形式的审美属性也将不断丰富。 3. 材质美设计的实现离不开材料的支撑,没有材料,设计将永远停留在“创意”阶段,无法成为真正的设计。因为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的实现性,否则只能成为仅供欣赏的艺术,无法起到应有的社会作用。形式是物质或材料的体现,而材料是形式的载体,设计就仅仅是赋予材料以一种形态的手段而非其它,物质只有经过造型才有其自身存在的意义。每一种材料都有它自己的自由意愿和自己的表达,材料的客观独立性决定了材料既不从属于形式,也不从属于内容和功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认为:“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的特性,它们是可以被认识和加以利用的。新的材料不见得比旧的材料好。每种材料都是这样,我们如何处理它,它就会变成什么样子。”任何一个产品的品质来源于材料并存在于材料之中。同时,材料本身也具有美感。例如,美国吉利剃须刀,其表面采用晶莹的透明塑胶,以成片的波状条纹肌理处理,犹如水波粼粼,唤起消费者的想象:剃须与水,与泡沫这些物体接触的生活体验便油然而生这种肌理自然而然地传达了产品的讯息,并利用视觉隐喻的方式向消费者介绍了产品的功能。同时,由于其凹凸的波纹肌理表面增强了手的摩擦力,使得消费者在使用它时不会因为手上泡沫的缘故而感到握着的费劲。因此,这种肌理的比表现绝非单纯从审美形式的角度来刻意安排,而是功能与造型完美融合后的具体体现。
工业设计审美趋势工业设计是一门前瞻性的学科,是对未来的设计。未来会发生什么?那时人们和现在生活的有什么不同?我们会更幸福快乐吗?对未来无限美好的憧憬,只有通过精心的设计,才能一步步转为现实。1. 具有生命感的设计仿生设计,这是人们与自然长期疏远与隔离后重新渴望亲近自然的心理反应。形式中最重要的心理效应是整体的生命感,(也可理解为生命力是形式美的重要特征之一),这是形式能成为审美客体的前提。形式美的直接结果是作品被大众接受并认可。设计师如果希望自己的设计能够享受艺术品一般的待遇,那么对平面设计师而言,最好他们的作品能够被看成可以印刷的绘画;而对产品设计师来说,自己的作品如果被当成可以复制的雕塑,那实在是一种难得的赞誉。这一点无论是从菲利普?斯塔克的章鱼般的柠檬榨汁机、亨利?摩尔的人体化雕塑乃至德国“设计怪杰”科拉尼的仿生作品中都可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和体现。而设计作品从整体上产生的生命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体现出来,即:时间感、动感、量感、力度感、节奏感与韵律感、生长感和整体感。形态通过艺术的呈现方式给予的时间间隔感觉是形式的时间感。时间感的营造方式有两种:一是形式要素的有规律变化,形成时间上的间隔感和空间上的运动感,二是直接将形式定位于某一特定的历史氛围中。运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形式的运动感最能容易表达形式的生命意味。但是以静止的媒介表达静止的感觉相对简单,以静止的手法表现出运动的效果则难度较大。表现运动感觉的手法有很多,其中“频闪效应”手法来表现运动感是最124
常见的一种方式;深度知觉也是一条途径;另外可以借助现实运动印象的某些间接特征来传达运动感,也可以借助知觉固有的完整性通过暗示手法将部分的运动特征扩展到整体的运动状态。量感效应是形式在人的心理上造成的有关客体重量、大小程度的感觉。它涉及到形态自身的物质量与审美主题的心理量之间的交叉或重合关系。量感效应包括畏感、实感和趣感效应三种。畏感效应与趣感效应均是心理量与物质量的交叉;趣感效应中,形态的物质量大大小于心理量;实感效应则是物质量与心理量的重合,二者的一切给人亲切感。事实上,在形式设计上,并无固定不变的法则,因此量感的三种心理效应也常常灵活置换、综合运用,产生丰富的效果。譬如,有的纪念碑推陈出新,以实感效应取代畏感效应,以亲和感代替畏惧感,反而增强了纪念碑的凝重感,并且拉近了英雄和凡人的距离,赋予了它更深刻的思想内涵。力度感,即形式给予人心理上力的强弱程度反映。它与形态的量感和动感有密切关系。一般而言,力度感与物质量成正比例关系:物质量越大,力度感越强;物质量越小,则力度感越弱。动感的急缓也可以影响力度感。运动速度快、动感强烈的事物,给予人的力度感就强。2. 可持续性设计与个性设计的新平衡消费一向是企业和消费者关心的问题。企业满足消费,获得利润,赢得发展;消费者购买商品,满足需求,进行日常生活。然而,消费者一直在这个循环中处于劣势。他们虽然有选择这样或那样产品的权利,但总是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无法根据自己的想法改变自己的生活。所以,人类一方面想要拥有自己的器物,另一方面又希望能够制作一些器物。人类最根本的一种物质欲望表现——手工制作,它的经久不衰正体现了这一点。Tufan Orel《自我时尚技术》中这样写道:“要想说明这个时代中个人行为的本质或趋势,我们必须求助于以下的假设:在我们其他的工作中,有一种‘自我——时尚的冲动’。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下的事实:与工具性行为和交流性行为(或作为主体间符号游戏的符号行为)平行发展的,还有一种‘自我——时尚’行为,这种行为指向我们自己现代社会中的发展。这样一些行为并不寻找铸造一个原型的人格。相反,它们是通过在我们自己身上作试验和研究,而制造或建构我们的人生。虽然这种行为可能在将来导向一种新的社会链条和新的社会价值的创造,在目前阶段还很难(或太早熟)想象出它的性质。尽管如此,有关‘自我——时尚’的假设,仍然能帮助我们说明刚刚开始在产品世界和使用者的行为和经验之间建立起来的关系。”因此,丰富多样的个体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日益高涨,生产厂商开始将个体消费的需求纳入到生产的流程中。相关的网络技术、工程技术、制造技术为这种设计提供了物质可能。产品设计在越发接近使用个体的同时,对环境乃至整个社会产生的影响,正在引起人们的警觉。绿色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告诉我们:消费不是最终目标,人类必须通过设计达到自然的融合。在自然界不断给我们发出警告的今天,具备再生结构和充分弹性发展空间的设计概念,更具有社会发展的意义。必要范围(Essential Range),是伊莱克斯设计提出的一种理念。该理念认为要提高简单材料的利用率。如果所有材料都易于拆卸,那么就能够大大提高循环利用率。这种设计还要求简单易用,消费者可以独立装配。此外,这样的产品设计,都应该能够融入具体的环境中。伊的洗衣机概念设计体现了这一点。安放在马桶上洗衣机既可以节省空间,又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减少了人弯腰的程度。它的水箱可以储存上次剩余洗涤液用于下一次洗涤或冲洗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