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诊疗新进展与相关眼病

合集下载

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

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干眼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类常见重要眼表疾病。

近年来干眼在我国的发病临床逐渐上升,但其诊疗规范尚未建立,各级眼科医师对于干眼的认识及诊疗水平存在较大差异,这为临床实际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干眼临床工作,提高干眼诊治水平,急需针对目前存在的许多干眼临床问题,建立我国干眼临床诊疗规范。

一、干眼的定义干眼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我国临床出现的各种名称(如干眼症、干眼病及干眼综合征等)均统一称为干眼。

二、干眼的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目前世界范围内干眼发病率大约在 5.5%-33.7%不等,其中女性高于男性,老年人高于青年人,亚洲人高于其他人种。

根据我国现有的流行学研究显示,干眼在我国的发病率与亚洲其他国家类似,较美国及欧洲高,其发生率约在21%-30%。

其危险因素主要有:老龄、女性、高海拔、糖尿病、翼状胬肉、空气污染、眼药水滥用、使用视屏终端、角膜屈光手术、过敏性眼病和部分全身性疾病等。

三、干眼的分类国际上尚无统一的干眼分类标准,目前存在多种分类方法。

干眼发病机制的复杂性是目前分类尚不完善的重要原因。

参考目前的分类方法,对我国现有基于燕表妹泪膜结构与功能的干眼分类标准进行了改进,同时基于Delohi小组报告提出了我国干眼的严重程度的分类标准。

1.干眼的分类:(1)水液缺乏型干眼:水液性泪液生成不足和(或)质的异常而引起,如Siogren综合征和许多全身性因素引起的干眼;(2)蒸发过强型干眼:由于脂质层质或量的异常而引起,如睑板腺功能障碍、睑缘炎、视屏终端综合征、眼睑缺损或异常引起蒸发增加等;(3)黏蛋白缺乏型干眼:为眼表上皮细胞受损而引起,如药物毒性、化学伤、热烧伤对眼表的损害及角膜缘功能障碍灯;(4)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由泪液的动力学异常引起,如瞬目异常、泪液排出延缓、结膜松弛等;(5)混合型干眼: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干眼类型,为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所引起的干眼。

欧洲严重干眼诊断共识

欧洲严重干眼诊断共识

欧洲严重干眼诊断共识干眼病(DED)是比较麻烦的眼病,因其多病因的本质,干眼病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往往不一致,有时甚至与患者症状相矛盾。

目前尚无干眼严重程度的分级金标准,这会影响治疗的抉择及疾病进展与否的评估,尤其在临床试验严格要求的背景下该影响更为明显。

ODISSEY欧洲共识小组由日常经常诊疗DED的多国专家组成,小组会的目的是为DED严重程度诊断寻找一种明了而实用的模式以更好的评估诊断疾病的严重程度,专家们评估了常用的14种DED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小组一致同意基于症状的评估和角膜荧光素染色2项就足以诊断绝大多数严重DED。

当体征与症状不一致时,建议使用附加决定性标准进一步评估。

该综述总结ODISSEY欧洲共识小组推荐的DED评估模式,该共识有利于体征、症状矛盾时DED的诊断及严重程度的分级评估。

前言DED是一种常见的眼病,全球约有6-34%人口罹患该病,其可显著降低病人的生活质量。

虽然DED与干燥性角结膜炎并不严格一致(DED可无角膜炎表现),但病理性干眼的干燥性角结膜炎在70年前就有报道,小组共识在借鉴2007年国际干眼工作站干眼定义、基于DED与干燥性角结膜炎通用的基础上而达成共识。

干眼:一种泪液、眼表的多因性疾病,常会引起眼部不适症状、视觉障碍、泪液不稳定,并可损伤眼表组织,常伴有泪液高渗透压、眼表炎症。

目前除严重者外,对DED的有效治疗措施屈指可数。

临床DED新治疗措施的发展相对缓慢,部分可归因于该疾病的诊断、分类存在问题。

DED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症状、体征可相互矛盾,由于目前使用的疾病分型标准复杂、欠标准化,使如何选择一种评估DED严重程度的标准变得异常困难。

此外无可靠的疾病进展、治疗反应评估标准会导致低估临床试验的成功率,临床决策复杂、困难化。

DED进展的恶性循环多种外源、內源因子均可引起泪液稳定性降低、渗透压升高,激活渗透压/机械应激力机制激发DED,其可导致细胞凋亡、细胞损伤、炎性介质释放、眼表应激力增加并损伤上皮细胞。

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

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
S<BUT≤10
进行的Schirmer I试验,检测的是反射性泪液分泌情况,使 用表面麻醉时检测的则是基础泪液分泌情况。Schirmer试 验应在安静和暗光环境下进行。Schirmer I试验的方法为 将试纸置入被测眼下结膜囊的中外1/3交界处,瞩患者向下 看或轻轻闭眼,5 min后取出滤纸,测量湿长。Schirmer II试 验方法为将试纸置人被测眼下结膜囊的中外1/3交界处,瞩 患者向下看或轻轻闭眼,用棉棒刺激鼻黏膜,5 min后取出滤 纸,测量湿长。使用表面麻醉时进行SchirmerⅡ试验可帮助 鉴别Sjogren综合征患者,其因鼻黏膜刺激引起的反射性泪 液分泌显著减少。无表面麻醉的Schirmer I试验正常>
ram/5

rain可诊断干眼;
(2)有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疲劳感、不适感、视力波动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幽§型苤查!!!!生!旦筮!!鲞箜!塑
垦堑!』QP!!!!!坐!!:』!!!!翌!!!!:!!!:塑:盟!:!
・75・
人工泪液中的某些特殊成分能促进杯状细胞数量或角膜上 皮修复,或可逆转上皮细胞的鳞状化生,在选择时应综合考 虑;若须长期或高频率使用(如每天6次以上)时,应选不含 防腐:刊或防腐剂毒性较少的人工泪液。(2)润滑膏剂(眼用 凝胶、膏剂):眼用凝胶、膏剂在眼表面保持时间较长,但可使 视力模糊,主要应用于重度干眼患者或在夜间应用。(3)局 部抗炎及免疫抑制剂:干眼会引起眼表面上皮细胞的非感染 性炎症反应。眼表面炎症反应与干眼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 呈正相关。抗炎和免疫抑制治疗适用于有眼表面炎性反应 的干眼患者。常用药物为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及免 疫抑制剂。可根据不同的干眼类型和疾病发展情况单独或 者联合使用。(a)糖皮质激素:用于中重度干眼伴有眼部炎 症反应的患者。使用原则为低浓度、短时间,一旦炎症反应 控制即停止使用,可间断使用,但应注意糖皮质激素引起的 并发症。点用次数及用药时间视干眼患者眼表面炎症反应 的严重程度,每天1~4次,炎症反应减轻应及时减小用药次 数及时间;(b)环孢素A(Cyclosporine A,CsA):用于中重度 干眼伴有眼部炎症反应的患者;(c)他克莫司(FKS06):用于 中重度干眼伴有眼部炎症反应的患者;(d)非甾体类抗炎 药:用于轻中度干眼的抗炎治疗。对于有糖皮质激素并发症 的高危干眼患者可优先选用。(4)自体血清:用于重度干眼 合并角膜并发症及常规人工泪液无效的重症干眼患者。 (5)其他:包括雄激素、促泪液分泌药物可用于干燥综合征 的治疗,在临床上未广泛应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和维生 素A棕榈酸酯等可提高干眼患者结膜杯状细胞数量,四环 素或强力霉素等可用于有感染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 4.手术治疗:对于泪液分泌明显减少,常规治疗方法效 果不佳且有可能导致视力严重受损的严重干眼患者可以考 虑手术治疗,但应由有经验的眼表专业医师施行。手术方式 主要包括睑缘缝合术、颌下腺及唇腺移植术等。 (三)不同类型干眼的治疗方案 1.水液缺乏型干眼:补充人工泪液;泪道栓塞或湿房镜; 局部非甾体激素或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刺激泪液分泌 药物;自体血清的应用;相关全身疾病的治疗;手术治疗。 2.蒸发过强型干眼:眼睑物理治疗;湿房镜;局部抗生素 和(或)糖皮质激素眼液及眼膏;局部人工泪液及治疗脂溢 性皮炎的药物;口服强力霉素或四环素。 3.黏蛋白缺乏型干眼:不含防腐剂或防腐剂毒性较少的 人工泪液;泪道栓塞;促进黏蛋白分泌及杯状细胞生长药物; 局部非甾体激素或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手术治疗。 4.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不含防腐剂或防腐剂毒性较 少的人工泪液;局部非甾体激素或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 剂;治疗性角膜接触镜;手术治疗。 5.混合型干眼:人工泪液;湿房镜或泪道栓塞;局部非甾 体激素或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刺激泪液分泌药物;自 体血清;相关全身疾病的治疗;手术治疗。

干眼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干眼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

干眼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周米露;钟森全;赵佐芳;王大庆【摘要】干眼是多因素造成的一类泪液和眼表异常的疾病.近年来由于电视、电脑和空调的普及,环境污染加重等多方面因素,使得干眼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其诊疗规范目前仍未建立.针对目前现状,本文对干眼的诊断和治疗做一综合阐述.【期刊名称】《川北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29)006【总页数】4页(P631-634)【关键词】干眼;诊断;治疗【作者】周米露;钟森全;赵佐芳;王大庆【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四川南充637000;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四川南充6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77.2干眼是一类常见眼科疾病,近年来由于电视、电脑和空调的普及,环境污染加重等多方面因素,使得干眼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干眼的称谓比较混乱,如干眼、干眼病、干眼症、干眼综合征、角膜结膜干燥症、泪液功能障碍综合征等。

2013年中华医学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达成专家共识,统称为干眼[1]。

1 干眼的定义199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领导下的干眼研究组最先提出了干眼的定义是“因泪液分泌减少或蒸发过强导致眼表上皮损害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眼表疾病”[2]。

2005年我国学者对干眼的定义为“干眼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3]。

2007年国际干眼工作组(international dry eye work shop,DEWS)提出的干眼定义为“多因素所造成的一种泪液和眼表的疾病,包括眼表不适症状,泪膜不稳定和视力变化并且有潜在眼表损害,伴随泪液渗透压升高和眼表炎症反应”[4]。

2013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给干眼做出了最新的定义为“泪液的质或量或流体动力学异常造成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导致视功能障碍及眼不适状的一类疾病。

干眼症发病机制及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干眼症发病机制及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干眼症发病机制及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崇君慈
【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
【年(卷),期】2022(20)33
【摘要】干眼症在临床极为常见,其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患者多伴随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严重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

因此探讨干眼症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有重要意义。

目前认为,干眼症的发生可能与眼表炎症、免疫调节、细胞凋亡、性激素失调、氧化应激等机制有关,而治疗多采用人工泪液、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法,均有一定效果。

本研究就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及手术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干眼症提供理论依据。

【总页数】4页(P181-184)
【作者】崇君慈
【作者单位】蚌埠医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
【相关文献】
1.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发病机制和诊治研究进展
2.干眼症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3.干眼症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护理手段的研究进展
4.青少年干眼症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
5.干眼症发病机制与发病因素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节选

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节选

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3年)节选作者: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21期干眼的定义干眼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我国临床出现的各种名称(如干眼症、干眼病及干眼综合征等)均统一称为干眼。

干眼的检查和诊断干眼的检查病史询问包括患者全身与眼部疾病史、手术史、全身及眼部药物治疗史、角膜接触镜配戴情况和患者的生活工作情况、加重因素及诱因等。

症状询问干眼常见症状有眼部干涩感、烧灼感、异物感、针刺感、眼痒、畏光、眼红、视物模糊、视力波动等。

需要询问患者有何种症状及症状的严重程度、症状出现的时间及持续时间,还要同时询问起病过程、症状发生或加重诱因和缓解条件以及全身与局部伴随症状等。

临床检查包括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BUT)、眼表面活体细胞染色、泪液分泌试验。

“干眼临床检查顺序病史询问一症状询问-裂隙灯-BUT-荧光素染色-泪液分泌试验-睑板腺-形态和功能检查-其他所需辅助检查。

干眼的诊断干眼的诊断应包括以下内容:①是否干眼;②干眼的病因和分类诊断;③干眼的严重程度。

干眼的诊断标准干眼的诊断目前尚无国际公认的统一标准,结合其他国家及我国学者提出的标准,角膜病学组提出目前我国的干眼诊断标准:①有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疲劳感、不适感、视力波动等主观症状之一和BUT≤5秒或Schirmer I试验(无表面麻醉)≤5mm/5分可诊断干眼;②有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疲劳感、不适感、视力波动等主观症状之一和5秒BUT≤10秒或5mm/5分Schirmer I试验结果(无表面麻醉)≤10mm/5分时,同时有角结膜荧光素染色阳性可诊断干眼。

干眼严重程度诊断标准①轻度:轻度主观症状,无角结膜荧光素染色;②中度:中重度主观症状,有角结膜荧光素染色,但经过治疗后体征可消失;③重度:中重度主观症状,角结膜荧光素染色明显,治疗后体征不能完全消失。

干眼症科普讲座PPT课件

干眼症科普讲座PPT课件

老年人群体中干眼症的发生率较高。
干眼症的原因是什么? 环境因素
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空气干燥等都会加剧 干眼症状。
建议定期休息眼睛,保持腺功能亢进等也可 能导致干眼症。
慢性疾病患者应定期检查眼部健康。
干眼症的症状有哪些?
干眼症的症状有哪些? 基础症状
分类
干眼症可以分为蒸发型和泪液不足型。
蒸发型干眼症通常与环境因素有关,如空调、风 吹等。
什么是干眼症?
发病机制
眼泪的成分包括水分、油脂和粘液,任何成分的 不足都可能导致干眼症。
眼睑闭合不全也会影响眼泪的分布。
干眼症的原因是什么?
干眼症的原因是什么?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泪腺分泌功能逐渐下降。
常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刺痛、灼热感。
这些症状在不同时间段可能会有所变化。
干眼症的症状有哪些? 视觉影响
干眼症可能导致视力模糊、光敏感等问题。
在进行视觉活动时,症状会更加明显。
干眼症的症状有哪些? 其他症状
有时还会伴随眼部疲劳、红眼、分泌物增多等现 象。
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如何诊断干眼症?
干眼症科普讲座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干眼症? 2. 干眼症的原因是什么? 3. 干眼症的症状有哪些? 4. 如何诊断干眼症? 5. 如何治疗干眼症?
什么是干眼症?
什么是干眼症?
定义
干眼症是一种因眼泪分泌不足或眼泪蒸发过快导 致的眼部疾病。
常见症状包括眼睛干涩、刺痛、异物感等。
什么是干眼症?
如何诊断干眼症? 临床检查
医生通常会通过问诊和眼部检查来判断干眼 症。
包括视力测试、泪液分泌测试等。
如何诊断干眼症? 特殊检测

干眼的诊断与分类

干眼的诊断与分类

干眼的诊断与分类干眼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及动力学的异常, 导致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面的异常, 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

它是我国最常见的眼病之一。

据统计, 美国有干眼病人超过 5 000万[1], 单纯从人口计算, 推测我国的干眼病人超过3亿。

近年来, 在飞行人员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类似干眼的症状, 但是由于我国至今无明确的干眼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 而且对于干眼的名词,目前眼科文献仍不统一, 分类也不完善,为了进一步提高对飞行人员干眼的治疗, 作者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及文献资料对干眼进行了回顾。

1 干眼的诊断我国关于干眼的名词有:干眼[2-3] 、干眼症[4] 、干眼病[5-7] 、结膜干燥症[8] 。

干眼是一连续的过程, 病情由轻到重连续发展, 且轻、中、重度之间无明显的分界线。

通常任何有症状或合并体征均应诊断为病理状态, 如美国一些地区对干眼的诊断标准为只要患者出现干眼的症状(不管有无体征)均可诊断。

但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及其他方面的现状, 进行此病的诊断可采用与我国具体情况相适应的诊断标准, 为此应在名词上进行区别。

刘祖国等[9] 建议我国目前可采用的名词及相应的标准如下。

干眼症:指患者具有干眼的症状但无干眼的各种体征的情况, 尤其是无眼表的损害, 无引起干眼的局部及全身性原因。

这些症状可能为一过性,如偶尔看书或用电脑引起的眼不适, 只要经过休息或短暂应用人工泪液则恢复正常。

干眼病: 是指患者不仅具有干眼的症状及体征, 且有引起干眼的局部或全身性原因。

角结膜干燥症: 为由于Sjogren's syndrome 引起的眼表改变, 为干眼病中的一种, 此类诊断应放在干眼病中。

干眼: 是干眼症及干眼病的总称。

目前国际上及国内无统一的干眼诊断标准。

根据最新研究报告及有关的临床研究, 可按下列标准进行诊断: ①主观症状(具有以下前5项中1项或1 项以上阳性)。

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视疲劳、畏光、疼痛、流泪、视物模糊、眼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