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的诊断与分类

合集下载

干眼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干眼的分类及诊断标准

干眼的分类及诊断标准干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和病因,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眼泪蒸发型干眼:此型干眼主要是由于眼泪的蒸发速度过快所引起,通常与局部角膜病变、眼表炎症等有关。

2. 泪液分泌型干眼:此型干眼主要是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或质量下降引起,通常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有关,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

3. 混合型干眼:此型干眼既包括眼泪蒸发型干眼,又包括泪液分泌型干眼。

诊断标准方面,目前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法:1. 美国眼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AAO)制定的标准:该标准将干眼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根据症状、检查结果和临床表现来评估患者的病情。

2. Tear Film & Ocular Surface Society(TFOS)制定的标准:该标准将干眼分为非Sjögren 型干眼和Sjögren型干眼两类,并提出了相应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问诊、泪液检测、角膜染色和结膜观察等多个方面。

干眼根据病因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式,而目前的诊断标准主要是美国眼科学会和TFOS 制定的标准。

在诊断干眼时,需要通过多种检查手段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以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针对干眼的其他分类方式和诊断标准还有以下几种:1. 换液循环动力学标准:该标准从泪液供给和排泄两个方面考虑,分为泪液分泌/供给不足型干眼和泪液排泄不畅型干眼两类。

2. 国际干眼工作坊(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 MGD)标准:该标准主要是针对由于睑板腺功能异常引起的干眼(即睑板腺功能紊乱性干眼),将其分为轻、中、重三个等级。

3. 日本角膜学会(The Cornea Society of Japan, CSJ)标准:该标准将干眼分为基本型干眼和多成分干眼两类,通过评估泪液成分来确定干眼类型。

干眼分类定义

干眼分类定义

干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其特征是眼睛表面缺乏足够的泪液或泪液质量异常,导致眼睛不适和视觉问题。

根据干眼的不同原因和病理机制,可以将干眼分为以下几种分类:
1. 眼泪蒸发型干眼(Evaporative Dry Eye):这种类型的干眼主要是由于眼睑腺体分泌的油脂不足或质量异常,导致泪液过快蒸发。

常见的原因包括睑板腺功能障碍、睑缘炎和玻璃体手术后等。

2. 泪液分泌型干眼(Aqueous Deficient Dry Eye):这种类型的干眼是由于泪液分泌不足引起的。

泪液分泌不足可能是由于眼睛的泪液腺功能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或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的。

3. 混合型干眼(Mixed Dry Eye):混合型干眼是指同时存在眼泪蒸发型和泪液分泌型干眼的情况。

这种类型的干眼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需要综合治疗措施。

此外,根据干眼症状的严重程度,干眼还可以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干眼。

干眼的分类有助于医生更好地理解病因和病理机制,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因此,如果怀疑自己有干眼症状,建议咨询眼科专家进行全面的眼部检查和评估,以确定干眼的类型和严重程度,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

干眼症PPT课件

干眼症PPT课件

软性角膜 适用于干眼伴角膜损伤者,尤其是角膜表面有丝状物时,但使用时需要保持接触镜的湿润 接触镜 状态。也可选择高透氧的治疗性 角膜接触镜;
泪道栓塞
对于单纯使用人工泪液难以缓解症状或者使用次数过频 (每天4次以上 )的干眼患者可考虑 泪道栓塞,可以根据阻塞部位和医师的经验选择栓子的类型;
治疗
物理疗法 对于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应进行眼睑清洁 、热敷及睑板腺按摩 ;
1
目录
概述 分类 检查诊断
治疗
2
定义
干眼症的定义
干眼症又称角结膜干燥症(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kcs)是指各种原因
引起的泪液质或量或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伤害,从
而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
3
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
世界范围内干眼发病率5.5-33.7%
我国发生率 21%-30% 入选标准(指标)不同需要考虑
4
脂质层 水液层 粘蛋白层
角膜
泪膜
概述
5
泪膜的功能
润滑眼表,提供光滑的光学面。 湿润及保护角膜与结膜上皮。 通过机械冲刷及其抗菌成分抑制微生物生长。 向角膜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
概述
6
目录
概述 分类 检查诊断
治疗
7
概述
干眼症的分类-按照病因分类
泪液动力学异常型--由泪液的动力学异常引起 ,如瞬 目异 常 、泪液 排出延缓、结膜松弛等
粘蛋白缺乏形—眼表上皮细胞受损而引起,如:药物毒性、化学伤、烧伤等对眼表的损害及角膜缘功能障碍
8
分类
干眼症的分类-按照程度类
轻度
中度
重度
轻度主观症状而无裂 隙灯显微镜下可见的 眼表面损害体征

干眼评判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干眼评判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干眼评判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干眼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主要表现为眼部不适感、视觉模糊和眼睛疲劳等症状。

干眼症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导致眼部炎症、角膜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

在诊断和治疗干眼症时,评判标准的制定非常关键。

评判标准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干眼症,并确定病情的轻重程度。

同时,评判标准也对未来的干眼研究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因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干眼评判标准的定义、重要性以及目前常用的评判标准。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干眼评判标准的作用和意义,为干眼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本文还将讨论干眼评判标准对未来干眼研究和临床治疗的影响,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干眼症的治疗和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干眼评判标准展开讨论。

文章结构如下:第一部分,引言,将对干眼评判标准的重要性进行阐述,以及本文的目的和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第二部分,正文,将深入探讨干眼症的定义和症状,包括干眼症的各种症状表现和临床特征,以便为干眼评判标准的制定提供基础。

随后,将详细讨论干眼评判标准的重要性,包括其对干眼病的诊断、治疗和临床研究的影响。

最后,介绍目前常用的干眼评判标准,包括国内外学术界广泛应用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比较。

第三部分,结论,将总结干眼评判标准的作用,强调其在干眼研究和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性。

同时,探讨干眼评判标准对未来干眼研究的影响,如加强研究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推动干眼治疗的进步。

最后,探讨干眼评判标准对临床干眼治疗的指导意义,包括在干眼诊断、治疗方案选择和疗效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以上结构,本文将全面探讨干眼评判标准的定义、重要性和目前常用的评判标准,以及其对干眼研究和临床治疗的影响。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使读者对干眼评判标准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对干眼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干眼的诊断与分类

干眼的诊断与分类

干眼的诊断与分类干眼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及动力学的异常, 导致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面的异常, 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

它是我国最常见的眼病之一。

据统计, 美国有干眼病人超过 5 000万[1], 单纯从人口计算, 推测我国的干眼病人超过3亿。

近年来, 在飞行人员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类似干眼的症状, 但是由于我国至今无明确的干眼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 而且对于干眼的名词,目前眼科文献仍不统一, 分类也不完善,为了进一步提高对飞行人员干眼的治疗, 作者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及文献资料对干眼进行了回顾。

1 干眼的诊断我国关于干眼的名词有:干眼[2-3] 、干眼症[4] 、干眼病[5-7] 、结膜干燥症[8] 。

干眼是一连续的过程, 病情由轻到重连续发展, 且轻、中、重度之间无明显的分界线。

通常任何有症状或合并体征均应诊断为病理状态, 如美国一些地区对干眼的诊断标准为只要患者出现干眼的症状(不管有无体征)均可诊断。

但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及其他方面的现状, 进行此病的诊断可采用与我国具体情况相适应的诊断标准, 为此应在名词上进行区别。

刘祖国等[9] 建议我国目前可采用的名词及相应的标准如下。

干眼症:指患者具有干眼的症状但无干眼的各种体征的情况, 尤其是无眼表的损害, 无引起干眼的局部及全身性原因。

这些症状可能为一过性,如偶尔看书或用电脑引起的眼不适, 只要经过休息或短暂应用人工泪液则恢复正常。

干眼病: 是指患者不仅具有干眼的症状及体征, 且有引起干眼的局部或全身性原因。

角结膜干燥症: 为由于Sjogren's syndrome 引起的眼表改变, 为干眼病中的一种, 此类诊断应放在干眼病中。

干眼: 是干眼症及干眼病的总称。

目前国际上及国内无统一的干眼诊断标准。

根据最新研究报告及有关的临床研究, 可按下列标准进行诊断: ①主观症状(具有以下前5项中1项或1 项以上阳性)。

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视疲劳、畏光、疼痛、流泪、视物模糊、眼红。

干眼症

干眼症

定义什么是干眼?干眼又称干燥性角膜结膜炎(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kc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导致眼表组织病变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

包括:干眼、干眼症、干眼综合征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世界范围内干眼发病率5.5-33.7%我国发生率21%-30%女性高于男性老年人高于青年人眼表---泪膜泪膜角膜脂质层水液层粘蛋白层泪膜的功能●润滑眼表,提供光滑的光学面。

●湿润及保护角膜与结膜上皮。

●通过机械冲刷及其抗菌成分抑制微生物生长。

●向角膜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

干眼症的分类1-按照病因分类水液缺乏型(ATD)—水液层量或质的异常引起,常见于:干燥综合征、全身性因素引起•SS型:原发性的SS主要表现为眼干加口干,继发性SS可以伴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多关节炎等蒸发过强型(LTD)---脂质层质或量的异常,常见于:MGD、睑缘炎、视屏终端综合征、眼睑缺损泪液动力学异常型--由泪液的动力学异常引起,如瞬目异常、眼睑位置异常、泪液排出延缓、结膜松弛等(胬肉等)粘蛋白缺乏型—眼表上皮细胞受损,常见于:药物毒性、化学伤、热烧伤、角膜缘功能障碍混合型(最常见,两种或以上原因引起)干眼症的分类2-按照程度类轻度轻度主观症状而无裂隙灯显微镜下可见的眼表面损害体征重度重度主观症状及裂隙灯显微镜下的眼表面损害体征, 治疗后体征不能完全消失中度中度主观症状同时有裂隙灯显微镜下的眼表面损害体征,但经过治疗后体征可消失临床表现●症状:干涩感、眼疲劳、异物感,其他症状有烧灼感、眼胀感、眼痛、畏光、眼红等。

●体征:结膜血管扩张,失去光泽,增厚、水肿、皱褶,泪河变窄或中断,有时在下穹隆见微黄色黏丝状分泌物,睑裂区角膜上皮不同程度点状脱落,角膜上皮缺损区荧光素染色阳性。

●早期轻度影响视力,病情发展后,可出现丝状角膜炎,症状演变为不能忍受,晚期出现角膜溃疡、角膜变薄甚至穿孔,角膜瘢痕形成后,严重影响视力。

干眼诊疗规范(2021年版)

干眼诊疗规范(2021年版)

干眼诊疗规范(2021年版)(2021修订版)一、概述干眼是目前影响视觉与生活质量最常见的眼表疾病。

近年来随着对干眼认识的加深,新的诊断工具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使干眼临床诊疗有了更多选择。

虽然目前临床干眼检查和诊断方法多样化,但是多数方法均存在主观性强、缺乏客观量化指标和分析的局限性。

同时,干眼发病机制的复杂性也需要联合应用更多检查技术,提高诊断效率和特异性。

干眼作为一种多因素疾病,单一治疗方法对大多数患者而言常无法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多数患者需要采用多方位的综合治疗方案,以提高临床疗效。

但是,干眼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多方法组合须基于干眼的发病因素、机制及具体病情。

虽然治疗方法多元化给医师带来多种选择的可能,但是在干眼治疗中强调综合治疗和有针对性个体化治疗的理念不会改变。

二、干眼的定义干眼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性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

“多因素”是指导致干眼的发病因素较多,即使同一患者也可能由多种因素联合引起,体现干眼病因的复杂性,因而在诊断中找出病因及在治疗中对因治疗十分重要。

干眼是呈现“慢性”过程的疾病,强调了疾病形成的积累性以及治疗过程的长期性,明确了干眼属于慢性疾病。

“眼表微环境”强调眼表是统一整体,是依靠泪液、细胞、神经及免疫等综合因素维持平衡,一旦某个或多个因素失衡,可能会造成眼表出现一系列连锁反应,导致眼表功能失衡。

“神经异常”指眼表的感觉神经异常,是临床部分干眼患者症状与体征分离的重要原因,如糖尿病等因素造成角膜神经功能障碍,使干眼体征明显而症状较轻或缺如等。

三、干眼的分类根据我国临床治疗和疗效判定的需要,有利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目前常用的有3种分类方法。

(一)按发病原因和危险因素分类1. 全身因素性:很多全身性疾病,尤其免疫系统疾病及内分泌系统失衡会导致干眼,如Sjögren综合征、Steven-Johnson 综合征、移植物抗宿主病、各种结缔组织和胶原血管病、严重的肝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及痛风,更年期后的女性较为普遍,其他如维生素A缺乏、雄激素缺乏等疾病也易导致干眼。

干眼的定义和分类

干眼的定义和分类

干眼的定义和分类
1. 干眼啊,简单来说就是你的眼睛变得干干的啦!就好像土地没了水分一样。

比如你长时间看电脑或手机后,感觉眼睛涩涩的,那可能就是干眼在提醒你啦!
2. 干眼还分不同类型呢!有缺水型干眼,这就像是池塘里的水少了。

想想你在干燥的环境里待久了,眼睛是不是会不舒服呀?
3. 还有脂质异常型干眼呢!就如同机器少了润滑油,眼睛眨动都不顺畅啦。

你身边有没有人总说眼睛眨起来难受呀,说不定就是这种类型呢。

4. 黏蛋白异常型干眼也不能忽视呀!这好比是建筑少了关键的黏合剂。

有些人眼睛总感觉有异物感,那可能就是它在捣乱呢。

5. 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哎呀呀,就好像是水流的通道出了问题。

你看那些经常戴隐形眼镜的人,就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呢。

6. 混合型干眼可就复杂啦!就像是各种问题都凑到一块去了。

这种情况是不是很让人头疼呀?
7. 神经感觉异常型干眼呢,像是神经系统给眼睛的信号出了错。

有没有觉得很神奇呀?
8. 还有一种叫系统性疾病相关性干眼,这就像身体其他地方出问题连累了眼睛。

那些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可要小心哦!我觉得干眼这东西真不能小瞧,得重视起来,不然会让我们的眼睛很不舒服,影响生活质量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眼的诊断与分类
干眼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或量及动力学的异常,导致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面的异常,并伴有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

它是我国最常见的眼病之一。

据统计,美国有干眼病人超过5 000万[1],单纯从人口计算,推测我国的干眼病人超过3亿。

近年来,在飞行人员中也越来越多地出现类似干眼的症状,但是由于我国至今无明确的干眼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而且对于干眼的名词,目前眼科文献仍不统一,分类也不完善,为了进一步提高对飞行人员干眼的治疗,作者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及文献资料对干眼进行了回顾。

1干眼的诊断
我国关于干眼的名词有:干眼[2-3]、干眼症[4]、干眼
病[5-7]、结膜干燥症[8]。

干眼是一连续的过程,病情由轻到重连续发展,且轻、中、重度之间无明显的分界线。

通常任何有症状或合并体征均应诊断为病理状态,如美国一些地区对干眼的诊断标准为只要患者出现干眼的症状(不管有无体征)均可诊断。

但根据我国目前经济及其他方面的现状,进行此病的诊断可采用与我国具体情况相适应的诊断标准,为此应在名词上进行区别。

刘祖国等[9]建议我国目前可采用的名词及相应的标准如下。

干眼症:指患者具有干眼的症状但无干眼的各种体征的情况,尤其是无眼表的损害,无引起干眼的局部及全身性原因。

这些症状可能为一过性,如偶尔看书或用电脑引起的眼不适,只要经过休息或短暂应用人工泪液则恢复正常。

干眼病:是指患者不仅具有干眼的症状及体征,且有引起干眼的局部或全身性原因。

角结膜干燥症:为由于Sjogren’s syndrome引起的眼表改变,为干眼病中的一种,此类诊断应放在干眼病中。

干眼:是干眼症及干眼病的总称。

目前国际上及国内无统一的干眼诊断标准。

根据最新研究报告及有关的临床研究,可按下列标准进行诊断:①主观症状(具有以下前5项中1项或1项以上阳性)。

干燥感、异物感、烧灼感、视疲劳、畏光、疼痛、流泪、视物模糊、眼红。

②泪膜不稳定。

BUT泪膜破裂时间≤10 s为异常。

③泪液减少。

Schirmer Test泪液分泌试验≤10 mm/5 min;乳铁蛋白含量≤0.9 μg/mL为异常。

④眼表面损害。

荧光素染色≥3和(或)虎红染色≥3;印迹细胞学检查表现杯状细胞密度降低,细胞核浆比降低,出现蛇形染色质,鳞状上皮化生增加。

⑤泪液渗透压增加。

≥312 mOsm/L。

排除其他原因的同时,具有①+②(≤5 s)或①+②(≤10 s)+③即可作出干眼诊断,如同时出现③及④则可加强诊断。

2干眼的分类
干眼的分类也有多种,但是都不甚完善,再加上一些患者的干眼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很难简单地将其归入其中任何一类。

飞行人员作为一个特殊人群,由于特殊的工作环境,出现干眼症状日益增多,但是相关资料却极其缺乏。

因此,理想的疾
病分类方法不仅应包括疾病的各种状态,更重要的是可以指导治疗。

根据1995年美国眼科研究所干眼工作组的研究报告将干眼症分为:泪液缺乏性干眼(teardeficient dry eye,TDDE),蒸发过强性干眼(evaporative dry eye)。

临床上常用的干眼症分类方法[5]为:①水液性液不足型干眼(aquesous teardeficiency,ATD)[10]。

如Sjogren综合征,许多全身性因素引起此类干眼,其以补充人工泪液为主。

②脂质性泪液不足型干眼(Lipid teardeficiency,LTD)。

如睑板腺蒸发过快,其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针对睑板腺功能障碍。

③黏蛋白缺乏型干眼。

主要为眼表上皮细胞受损而引起,包括眼表的化学伤、热烧伤,角膜缘功能障碍。

在化学伤中,一些患者的泪液量正常,如Schirme试验在20 mm以上,但这些患者仍发生角膜上皮的问题,主要是由于黏蛋白缺乏引起。

④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干眼。

由泪液的动力学异常引起,包括瞬目异常,泪液排出延缓,结膜松弛引起的眼表炎症而导致动力学异常等。

⑤混合型干眼。

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所引起的干眼以及角结膜干燥症(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KCS)。

干眼的诊断项目繁杂,各种传统检查的条件不标准,正常值也不完全。

因此制定我国干眼的诊断标准明确其分类无疑是干眼治疗的关键。

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有效地治疗飞行员的眼病,减轻他们的痛苦,根据症状及病因将多方面治疗相结合,改善他们的眼表炎症,恢复正常泪膜结构及功能,维持眼表的正常环境,从而使他们更好地翱翔在蓝天上。

参考文献
[1]Shein OD,Munoz B,Tielsh JM,et al.Prevalence of dry eyeamong the elderly[J].Am J Ophthalmol,1997,124(6):723-728.
[2]谢汉平,张汗承.家兔干眼模型的角膜上皮超微结构及几种眼药的疗效[J].眼科研究,1992,10(1):10-12.
[3]吴彤霞,吴江梅,孙慧华.应用泪小管塞治疗干眼[J].上海医学,1995,18(9):514-516.
[4]王印其.泪膜与干眼症[J].实用眼科杂志,1992,10(3):130-133.
[5]张汗承,周祖廉,赵成荣,等.干眼病记分分级和人工泪液疗效评价的研究[J].眼科研究,1994,12(1):25-27.
[6]陈问京,张汗承,魏明竞,等.我国正常人和若干眼病中泪液乳铁蛋白的变化规律[J].中华眼科杂志,1989,25(5):292-295.
[7]贾广学,王玉新,卢力,等.颌下腺移植治疗重症干眼病的新探讨[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7,15(10):588-590.
[8]王西兰.结膜干燥症手术治疗[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89,3(2):132-134.
[9]刘祖国.干眼症的诊断[J].中华眼科杂志,2002,38(5):318-320.
[10]Lemp AM.New strategies in the treatment of dry-eye states [J].Cornea,1999,18(6):625-63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