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林业现状及发展
黑龙江省绥阳林业局黑木耳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

了工 厂化 生 产 , 品深 加 工 , 源 循 环 利 用 的 良性 发 展 产 资
轨道 … 。但 在 产业 发展 过 程 中也 存 在 一 些 问题 。 2 绥 阳 林 业局 黑 木 耳 特 色 产 业 发 展 存 在 的 问 题
黑龙 江 省 绥 阳林 业 局 黑木 耳 特 色 产业
发 展现 状 与 问题 分析
杨 金 花 , 秀 明 , 原 , 高 贤 蔡 赵 吴
( 丹 江 师 范学 院 , 龙 江 牡 丹 江 1 7 1 ) 牡 黑 5 0 2
摘
要 : 对 牡 丹 江 市绥 阳 林 业局 黑木 耳 栽 培 情 况 , 过 问卷 调 查 、 针 通 座谈 走 访 等 多种 方 式进 行 调 研 , 了解
用 菌 培训 班 3 1期 , 训 人 员 2 0 培 5 0人 次 , 费发 放 技 术 免
资源 为 手 段 , “ 民 强 企 ” 己 任 , 打 造 “ 江 森 工 以 富 为 以 龙
黑 木 耳 第 一 局 ” 目的 , 取 民 办 局 助 的 措 施 , 局 场 为 采 从
资料 3 0 0 0余 份 , 织 外 出 参 观 学 习 5 0余 人 次 , 黑 组 0 为
木 耳 产 业 发 展 壮 大 提 供 了有 力 支 撑 。黑 木 耳 产 业 已 由 1 O年 前 的 不 足 1 0 0 0万 袋 发 展 到 2 1 0 1年 的 1 7亿 袋 , .
两级 逐 步 加 大 扶 持 力 度 , 极 推 进 黑 木 耳 产 业 发 展 。 积 绥 阳林 业 局 为 把 黑 木 耳 产 业 做 大 做 强 , 东 宁 县 共 同 与
浅谈黑龙江省地方国有林区中幼龄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

浅谈黑龙江省地方国有林区中幼龄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摘要】本文阐述了黑龙江省地方国有林区中幼龄林抚育和低产林改造现状,分析了抚育改造的重要意义,提出抚育改造的技术思路和经营建议。
【关键词】黑龙江省;地方国有林区;中幼龄林抚育;低产林改造1.我省地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现状1.1森林资源现状全省地方国有林区经营总面积979万公顷。
林业用地面积801.6万公顷,非林业用地177.5万公顷。
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600.6万公顷,疏林地20.6万公顷,灌木林地20.6万公顷,未成林造林地101.5万公顷,苗圃1.5万公顷,无林地56.9万公顷。
活立木总蓄积3.8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3.7亿立方米。
1.2森林资源特点1.2.1林分质量低全省森林资源多为天然次生林,疏、中郁闭度的林分的面积较大,约占90 %以上,密林较少。
1.2.2林分结构不合理全省林分各龄组面积幼、中令林居优势,成、过熟林所占比重较小。
1.2.3单位蓄积量低全省平均蓄积为62.8立方米/公顷。
1.2.4珍贵树种少一方面天然林数量减少,可采资源不足,目前80%的森林为中、幼龄林;另一方面天然林质量在下降,高商业价值的木材大幅度减少,人工林尚未形成规模。
为此,加强后备森林资源的培育,提高林分质量,特别是搞好森林抚育、低产林改造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中幼龄林抚育、低产林改造现状2.1中幼龄林抚育现状长期以来,由于重造林、轻抚育,森林培育欠账严重,中幼龄林抚育成为薄弱环节,严重制约着森林资源的生长和培育。
进入90年代以来,年均中幼龄林抚育面积40万亩,滞后于年均造林400万亩的速度。
从全省森林资源年报来看,全省490万公顷的用材林,中幼龄林面积就达387万公顷,亟待抚育面积达100多万公顷。
如果按目前年均造林面积400万亩计算,以85%为保存面积,新增抚育面积300万亩,如以30%为亟待抚育的面积,则每年新增急待抚育面积90万亩。
由于抚育不及时,致使大量中幼龄林的林分质量下降,林木长势衰退,林地生产力下降。
产业生态化与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可持续发展

1 产业生 态化成为 当今世界发展 的潮流 . 1
频频 发生的全球性生 态灾难 和资源枯竭使人 类觉 醒 ,生态环境 的恢复 和 自然资源 的保护才是保证 人类
生存 的基本条 件 ,产业 系统必须改 变原有对 自然 界无 限索取 的运 转方式 ,向循 环利用 自然资源 和开发 再生
t cta “ cl cln uta zt n i ut ooy ite ee p etrn di v al co e f rsy n ut h f tht E o g aid s ii i , d s y cl ’ s vl m n t d eibe h i et d sy ea o i r l ao n r e g ’ d o h e a n t c o f r i n o r
率 , 可能降 低产业物耗 、 尽 能耗 和污染排放水 平 。黑龙 江省 国有林 区“ 十二五 ” 以后 的功 能定位 , 要任 务是 首
高举 生态大旗 , 并从 “ 一木 独大 ” 产业 向生态产 业转变 ,
收 稿 日期 :0 10 — 9 2 1- 5 0
闭合循环 回路 ,实现在维 护生 态平衡 的基 础上合理开 发 自然 ,把人类 的生产与消 费方 式 限制 在生态系统所
Ke r :o e tyi d sr ; c lgc lid sr ; u tia l e eo me t y wo ds f rsr n u ty e oo ia u ty s san ed v lp n n b
黑 龙江省 国有林 区是 国家重点林 区 ,也是 国家生
建设 业 机 械 与 木 工 设 备 F R SR A HN R O E T Y M C I E Y& WO D R I G E U P E T O WO K N Q IM N
浅谈造林绿化工程现状和对策

2 提 高 造 林 绿 化 工 程质 量 的有 效 建 议
黑 龙 江 地 区 曾 经 就 开 垦 区制 定 了“ 八五” 计 划 和十 年 规 划 ,
极 大 地 提 高植 树 造 林 的效 率 和 质 量 , 统 一规 划和 管理 林业 , 还 可
以充 分利 用 紧张 的造 林 资 金 , 实现 林 业 经济 效益 、 社 会 效 益和 生
第 5卷 第 1 期
2 0 l 4年 1 月
黑 龙江科学
HE I L ONGJ I ANG S CI E NC E
Vo 1 . 5 No . 1
J a n u a r y 2 0 l 4
浅谈造林 绿化 工程现状和对 策
邵 丽 丽
( 绥芬 河 市林 业 局 林 业 T 作 总 站 , 黑龙江 牡 丹江 1 5 7 3 0 0 )
摘 要 : 经 济 的发展 给 黑 龙 江地 区造 林 绿化 工 程 带来 了 新 的 发 展活 力。 黑 龙 江 的 林业 发 展 起 步 比较 早 , 曾 经两 次 普 查 在 开 垦 区 中
适 合 造 林 的 林 地 资源 , 由于 过 度 开 发 利 用 , 导致 原 来林 业 面 积 不 断 减 少 , 而 随 之 人工 林面 积则 出现 了大 幅 度 上 涨。 黑 龙 江地 区 的环 境 不断 遭 到 破 坏 , 急 需开 展 造 林 绿化 工 程 。在造 林 绿化 工程 中 , 仍 然 存在 着 很多 问题 , 严 重 限制 和 阻 碍 了 工 程 的绿化 效果 。因此 , 本文 着
三 国 营农 场管 理 局 这 三 处 工 程。 第 三 ,三 江地 势 平 原 防 护 林 工
1 黑 龙江 地 区 造林 绿 化 工 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黑龙江省林业改革方案

黑龙江省林业改革方案引言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林业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
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林业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森林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黑龙江省的林业发展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需求,并推动黑龙江省林业事业迈向更加稳定、高效的道路,我们制定了黑龙江省林业改革方案。
第一章目标和原则1.目标本次林业改革的目标是:提高黑龙江省的森林资源管理和利用效率,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2.原则本次林业改革将遵循以下原则:-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保护好每一片森林资源;- 坚持科学规划原则,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 坚持市场导向原则,推动林业产业的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原则,推动林业技术的提升;- 坚持统筹兼顾原则,协调好林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
第二章改革内容1.优化林地资源配置通过科学评估和规划,优化黑龙江省的林地资源配置,提高整体利用效率。
重点优化利用耕地林、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等资源,加强森林防火和灾害防治能力。
2.提升林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林业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推动科技创新在林业发展中的应用。
通过开展技术攻关、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推动林业科技创新,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3.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加大对林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促进传统林业产业向高附加值、绿色、循环利用方向发展。
引导林业企业加大对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的投入,推动林业产业向全产业链延伸。
4.改革林业管理体制完善林业管理体制,推动林业资源管理和监管工作的规范化和便捷化。
加强对地方林业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建立科学、健全的林业管理制度。
5.强化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对森林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力度,加强森林资源的保护、恢复和重建。
加强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推动森林生态功能的提升。
第三章实施机制1.建立健全的政策体系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为林业改革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部分地区由于过度开垦和过度放牧等原因,导致土地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恶化。
土地资源过度开发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如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较大影响。
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
04
CHAPTER
促进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创新科技体制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需要建立健全的科技体制,完善科研项目的立项、评审、验收和成果转化等环节,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03
CHAPTER
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03
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够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完善,科技推广力度不够,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01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健全
缺乏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无法有效整合科研力量和资源,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02
农业科技投入不足
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
特色农产品
1
2
3
黑龙江省在巩固和发展传统农业的同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发展高效、优质、生态的现代农业。
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加强质量安全管理,黑龙江省的绿色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绿色农业发展
黑龙江省积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附加值,为农民增加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此外,本文还借鉴了国内外相关政府部门和机构的政策文件,以及农业企业的调研报告等资料。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研究黑龙江省农业经济发展现状,对于推动黑龙江省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的历史发展进行回顾,分析当前的发展现状,探讨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路径。
黑龙江省国有森工林产工业发展状况的探讨

建 立原 料基 地并 跨 省布 局建 厂 ,更 没有 形成 产业化 、 规 社会 、 经济多种 功能 , 林 不堪重 负 。为满足 人们对 木 模 化 、 团化 经营 优势 。 而南 方 品牌 厂家 如吉象 、 天然 集 大亚 、 材 的需 求 , 严重 违 背 自然 规 律 , 过量 采 伐 然 导致 可 采 福人 、 人 、 丽 绿源 等 人造 板生 产 企业 已经进行 资源 、 模 规 资源枯竭 的恶果 。二是 产业 产 品结 构 不合 理 。木 材综 合
整合 , 成人 造林 基地 和人 造 板 生产 一体 化 , 地 域 、 形 跨 跨
省建 立 的生 产 加 工基 地 , 规模 化 、 业 化 、 约 化 、 团 产 集 集
利 用 水平 低 ,靠 单 一原 木 销 售 支 撑企 业 经 济 格局 没有 彻底转 变 。三是林 产 工业 企 业布 局 不合 理 。规 模 小 、 机 制不 活 、 袱 沉重 、 术 落 后 、 备 老 化 、 理 粗 放 , 包 技 设 管 不 适应 社会 主义 经 济 和林 业 发 展 的需 要 ,黑龙 江 省 森工 林 产工 业还 没 有 真 正起 到 龙 头作 用 。这 些 问题 的 存 在 严重 影 响 了森工企 业 的发 展 。 展 战略就必 然有 局 限性 , 业 的生 产经 营 也就 必然 出现 企 短期 行 为 , 谈不 上企 业有 长 远 的发 展 战略 。 以黑龙 江 更
森工林区的主要 问题 是企业普遍规模较 小、 技术落后 、 产品粗放、 机制不活、 包袱沉重 、 管理水平低 、 经济效益差等。企业应
深化林产工业体制改革 , 大体 制改革和债务重组 力度 , 大森工林产工业产业整合 力度 , 加 加 大力发展林产工业 , 走规模化 、
2023年虎林迎春林业局

2023年虎林迎春林业局引言2023年是虎林迎春林业局迎来新的起点的一年。
作为我国林业事业的重要节点,虎林迎春林业局将继续秉承“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致力于推动林业产业的升级与转型,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生态产品和服务。
本文将对2023年虎林迎春林业局的工作重点和发展目标进行介绍。
基本情况虎林迎春林业局位于中国黑龙江省虎林市,是该市负责林业管理和保护的机构。
该林业局下辖多个乡镇和森林管理站,并负责管理大片森林资源。
2023年虎林迎春林业局的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林业产业升级与转型在2023年,虎林迎春林业局将继续推动林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通过引进先进的林业科技和设备,提高林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同时,加强与企业、科研院所等各方合作,积极开展林业科技创新,推动林业产业向高效、环保和多元化方向发展。
2. 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作为林业管理机构,虎林迎春林业局将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力度。
通过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加强对荒山、荒地的治理,推动生态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通过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恢复能力。
3. 林业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虎林迎春林业局将加快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通过建设林业信息平台,实现对林业资源、生产、保护等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
通过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对林业数据的分析和利用能力,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 科普宣传和教育培训虎林迎春林业局将加强科普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
通过开展林业知识普及活动,增强公众对林业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加强对林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
通过科普宣传和教育培训,提高公众对林业工作的支持和参与度。
结论2023年虎林迎春林业局将以林业产业升级与转型、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林业信息化建设、科普宣传和教育培训为重点,全面推动虎林市林业事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林业的现状及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
号:1009-4202(2010)07-014-02
摘要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是中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
有大森林之美称,是国家的重点林区之一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林。
本文探讨黑龙江省林业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黑龙江林业发展方向
黑龙江省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千米。
占全中国总面积的4.7%。
土地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4.7%;海拔高度在300米以上的丘陵地带约占全省的35.8%;平原占全省总面积的37.0%,海拔高度为50~200米。
一、黑龙江省林业概况
1.森林资源
全省林业经营面积3127万公顷,林业用地面积2389万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895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15亿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达43.6%,森林面积、森林总蓄积和木材产量均居全国前列,是国家最重要的国有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
森林树种达100余种,利用价值较高的有30余种。
大兴安岭以落叶松为主体,小兴安岭则以红松阔叶天然复层异龄混交林为主体;红松在小兴安岭大面积分布,小兴安岭是红松的故乡。
松嫩平原以农田防护林为主,三江平原基本是少林地区。
黑龙江省地方国有林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完达山和老爷岭等主要山脉和松嫩、三江两大平原地区,
是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绥芬河等五大水系的发源地和涵养地,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重点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华北地区农业的天然屏障。
2.林业管理
林业管理三足鼎立。
由于历史的沿革,黑龙江省林业管理机构有三家,即省林业厅、龙江森工集团(森工总局)、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大兴安岭林管局)。
按照职责分工,省林业厅是省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林业工作;省森工总局和大兴安岭森林工业管理部门分别负责本系统林业工作。
按现行管理体制和管辖范围,省林业厅系统有13个市(地)林业局、68个县(市)林业局、360处国有林场、79处国有苗圃、883个乡镇林业工作站及乡村集体林业和农垦、煤炭等10个有林行业,林业经营面积2.3亿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03亿亩,活立木总蓄积量4.29亿立方米,林业职工近10万人。
龙江森工集团辖4个管理局、40个林业局、140个县团级以上林业企事业单位,林业经营面积1.51亿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22亿亩,森林总蓄积量6.38亿立方米,林业职工65.8万人。
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辖10个林业局,林业经营面积1.25亿亩,其中有林地面积0.76亿亩,森林总蓄积量4.31亿立方米,林业职工22万人。
3.林业经济现况
黑龙江省林业经济总体比较困难。
表现在:林业经济总量不足,全省林业经营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而林业经济总量2005年253亿元(系统内),仅占全省gdp的4.18%(高金芳在省森工总局
党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可伐资源枯竭,小、中、大径材比例由1962年的2∶3∶5降为6∶3∶1,每公顷蓄积量由1962年的98.8立方米降到74.7立方米,森工总局和大兴安岭两大林区森林蓄积都出现了负增长;所有制结构单一,国有成分比例大,集体和个私经济发展缓慢;林业企业负担沉重,森工企业的社会性费用支出吃掉了企业利润的90%,林区职工收入低,年均仅为7000~8000元。
4.林权改革
集体林权改革已在全省全面展开,按照国家的统一部属,集体林权改革要在十一五末期完成。
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在黑龙江省率先试点,作为唯一的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地,黑龙江省伊春市于2006年4月启动。
黑龙江省是国有林区,其林权改革,主要是国有林的产权改革,其载体主要是国有林场。
目前,伊春市作为改革试点,已在5个具有典型性的国有森工林业局的15个林场进行,试点规模在120万亩。
这一区域的主要特点是:林农交错,浅山区相对分散,森林零星分布,易于分户经营。
主要由企业职工家庭承包经营,逐步建立国有民营、统分结合的国有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新机制。
对大面积、集中连片的公益林和商品林,还是由国有森林资源管理机构依法加强经营管理。
继伊春市在我国第一个推行国有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后,黑龙江地方国有林业在全国又率先推行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改革试点,改革的实行,将对黑龙江省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盘活森林资源资产、增加林业职工收入、促进林业又好又快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黑龙江省林业与芬兰林业的比较
芬兰和黑龙江省的林业产业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地理、气候条件相似,两地同处北半球,芬兰的纬度还要更高一些,国土面积比黑龙江省还要小一些,但两者之间更多的是差距,这种差距是巨大的,全方位的通过考察与比较总结了以下几点。
1.芬兰的林业产业链健全,历史悠久
芬兰由于缺少矿产等自然资源,很早就制订了《森林法》,以保护森林资源,现在已经形成了从育种、苗木栽培、养护到采伐的一整套管理体系,下游的造纸及造纸设备、造纸化学品等在世界都有很高的知名度。
2.芬兰的林业产业规模大
芬兰的木材加工、造纸和林业机械等行业成为其经济支柱,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
芬兰是世界第二大纸张、纸板出口国和第四大纸浆出口国。
3.芬兰的林业管理体制完善,适应市场经济林业的经营由企业、森林的个体所有者及行业协会自主经营管理
芬兰绝大部分林地归个人所有,拥有林地或是为了维持生计,或是为了休闲消遣,但产权归属决定了林地是个人的一份产业,林地所有者集权、责、利于一身,管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取得这份产业的初衷。
这种产权制度是林地所有者进行精心管理的内在动力,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作用。
而国家的法律、法规则确定了管理的水平和标准,同时还建立了相应的奖惩机制。
4.芬兰的林纸一体化结合的好处
由于纸业与林业之间存在无法分割的关系,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成为彼此的必然选择。
政府与企业的积极推动,对其林纸一体化建设进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也成就了当今世界知名的造纸(设备)企业如斯道拉-恩索、芬欧汇川、美卓、维美德等。
5.芬兰的林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林业
在生态平衡与森林开发并举的方针指导下,芬兰政府根据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情况,制订了相应的森林法规与林业政策,芬兰的森
林法对未来100年的的经营作出了规范,禁止掠夺性经营和破坏森林资源。
比如在采伐后,如果业主没有合理有效地造林,按照法律规定要暂时收回林地的经营权,同时业主还要承担造林费用。
另一方面,法律规定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幼林,保持生态多样性。
再就是通过认证制度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这个认证体系叫做芬兰林地认证体系(ffcs),它也是泛欧林地认证体系的一部分。
三、黑龙江省林业未来的发展
我省林业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机遇。
我国近年对原木及纸浆的需求持续增长,而这种需求有相当部分靠进口才能满足。
据海关统计,2007年1-10月共进口纸浆707万吨,总金额36亿2304万美元。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林业大省,在未来一定大有可为。
由于历史及国情有很大不同,我们不可能完全照搬芬兰的模式,只能按照我们的
国情,制定适合我省的发展模式。
1.结合国家颁布的造纸产业发展政策,制定好本省造纸产业政策最近颁布的《造纸产业发展政策》指出,“东北地区要加快造纸
林基地建设,加大现有企业改造力度,提高其竞争力,原则上不再布局新的制浆造纸企业”,因此,我省造纸企业的发展重点不应是建设更多造纸企业,而应是引导现有造纸企业向林业发展,形成林纸一体的造纸企业,要有完整的产业链,突破造纸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资源瓶颈。
2.建立多种所有制形式,培育森林资源
让造纸等林业下游企业积极参与到造林、营林活动中来。
企业在技术、资金以及管理上都有个体业主无法相比的优势,同时也减少了林木的流通环节,使双方受益。
3.注重保护林业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继续加强江河源头、湖泊周围、水库周围、保护区及脆弱地带、不易更新地块的天然林保护,实行封山育林、严禁采伐。
4.大力发展木材加工产业
黑龙江省是中国重要的木材集散地,境内外的黑河、绥芬河、东宁口岸每年从俄罗斯进口大量木材,木材加工产业比较发达。
黑龙江省共有306家企业经营家具出口贸易。
其中,私营企业224家、占73.2%,国有企业52家,外资企业27家,集体企业3家。
出口总值超千万美元的企业仅1家,超百万美元的企业只有45家。
从出口产品的丰富性和贸易伙伴来看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5.扩大与林业发达国家、如芬兰、瑞典、新西兰等国家的交流与合作
林业产业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工作,但我们相信,黑
龙江省的林业产业已经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经过若干年的努力,我们也会达到芬兰林业的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蔡体久,姜孟霞.森林分类经营:理论、实践及可视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程国彬.伊春林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林业勘查设计.2007(1):21-23.
[3]高永剐,温秀卿,姬菊芝.1961-2003年伊春林区气候变化趋势对林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3):121-128.
[4]李尔彬,蒋敏元.循环经济及林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条件要素分析.林业资源管理.2007(2):20-24.
[5]问娜.伊春市生态城市建设的环境规划.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