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会计文化

合集下载

中国会计文化知识点

中国会计文化知识点

中国会计文化知识点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会计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领域。

在中国,会计文化涉及到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包括传统的价值观念、基本原则以及现代会计方法的应用等等。

本文将探讨一些关键的,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一领域。

1. 价值观念:中国会计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价值观念。

传统的中国文化强调诚信、廉洁、正直和公平等价值理念。

在会计领域,这些价值观念反映在会计师的职业操守中。

诚信和廉洁是中国会计师不可动摇的义务,他们要将公正的原则贯彻于会计的各个方面。

2. 基本原则:中国会计文化中的基本原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真实性、公允性、合规性和保守性。

这些原则强调了真实和公正的会计信息的重要性,并要求会计师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会计核算和报告。

3. 社会责任:中国会计文化强调会计师的社会责任。

会计师被视为公众的代表,他们的职责不仅仅是为企业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还要履行监督和提醒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的职责。

在中国,会计师协会和监管机构对会计师的职业行为进行监督,并要求他们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4. 税务会计:税务会计是中国会计文化中的一个关键领域。

中国的税法非常复杂,会计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税务知识来准确计算和报告税务信息。

税务会计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对企业的发展和税务管理至关重要。

5. 国际会计准则:随着中国市场的国际化,国际会计准则的应用逐渐成为中国会计职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已经正式接受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并将其纳入到中国会计准则体系中。

这促使中国会计师需要熟悉和应用国际会计准则。

在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会计师需要以更开放和全球化的视野来审视会计问题。

6. 信息技术:在现代化的中国会计文化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重要。

会计师需要熟悉和掌握会计软件和信息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会计师提供了更好的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工具,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日益复杂的商业环境。

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特征

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特征

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历史与特征【摘要】中国会计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通过对中国会计文化的起源、演变和形成过程进行探讨,揭示了中国会计文化中独特的特色和现状。

中国会计文化注重忠实、审慎、实事求是等价值观念,体现了中国人对待财务信息的态度和方式。

中国会计文化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经济决策、企业管理等方面都具有深远影响。

深入了解和研究中国会计文化,不仅有助于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也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对财务信息的把握能力。

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会计文化将继续拓展和完善,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支持。

【关键词】中国会计文化、发展历史、特征、起源、演变、形成、特色、现状、影响、未来发展、重要性。

1. 引言1.1 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历史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社会。

在古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有了记录财务信息的需求。

最早的会计工作可以追溯至商代和西周时期,当时商人们已经开始使用象形文字记录交易情况和财务信息。

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会计文化逐渐完善并形成了独特的体系。

在中国古代,会计工作主要由官府和寺庙进行,其目的是为了管理国家财政和监督公共财产。

这些机构中,会计师被赋予了重要的职责,需要精通财务知识并遵守严格的纪律。

古代中国人也注重经商活动中的会计工作,商人们经常会雇佣专业的会计师协助处理财务事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的推进,中国会计文化也逐渐走向专业化和规范化。

20世纪以来,中国的会计理论和实践不断与国际接轨,吸收西方先进的会计理念和技术,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会计体系。

今天的中国会计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1.2 中国会计文化的特征中国会计文化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会计文化注重概念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中国会计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形成了独特的会计理念和价值观,强调传统的会计准则和规范。

浅析加强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浅析加强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浅析加强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摘要】会计文化是会计工作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在中国会计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

加强中国会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可通过提升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增强会计职业道德和责任感、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会计领域的创新发展以及树立国际形象和影响力等方面实现。

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高会计工作的专业水准,增强国际竞争力,并为中国会计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加强中国会计文化建设呼唤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营造出良好的会计文化氛围,从而推动会计行业走向更加规范化、国际化和专业化发展。

通过加强中国会计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升中国会计事业的发展水平,还可以促进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的提升。

【关键词】会计文化、加强、中国、建设、必要性、专业水平、服务质量、道德、责任感、国际交流、合作、创新发展、国际形象、影响力、全社会、共同努力、氛围、持续发展、基础。

1. 引言1.1 概述会计文化的重要性会计文化是指在会计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定文化风貌和价值观念,是会计职业的内在精神和文化根基。

会计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仅关乎着会计从业者的个人修养和职业素养,更涉及到整个会计领域的发展和未来。

会计文化是会计职业的灵魂和核心,是会计从业者行为和决策的基础准则。

一个拥有良好会计文化的会计从业者,不仅能做到诚实守信、严谨细致,更能够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会计文化是推动会计领域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

只有具备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会计文化,才能不断引领会计实践向更高水平迈进。

会计文化还是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纽带和桥梁。

通过加强会计文化建设,能够更好地融入国际标准和规范,促进中国会计事业与世界接轨。

概述会计文化的重要性意味着加强中国会计文化建设已成为当今时代的迫切需要,是促进会计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1.2 探讨加强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意义加强中国会计文化建设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提升整个会计行业的发展水平,更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向前。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会计文化精髓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会计文化精髓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挖掘会计文化精髓会计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分支。

中国会计从萌芽到独立存在,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变迁,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文化。

研究中国会计文化,离不开中国文化这个大背景,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会计的论述和思想。

笔者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究,凝缩出中国会计文化的关键词:尚德、明法、审数、立信。

尚德操守为重是会计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中素有“德成而上、艺成而下”的观念。

崇尚“义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会计行业作为经济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行业,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会计人员在中华文化熏陶和长期的会计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忠于职守、勤奋工作、实事求是、廉洁奉公、遵守法规、谦虚谨慎、客观公正等文化道德观念,对广大会计人员的思想、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尚德就是要让会计人员认知会计职业道德及其规范,而且是使他们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逐步形成自身的思想观念,并指导和约束自身的行为,提高职业道德自律能力,形成良好、稳定的道德品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明法明纪守法是会计文化的底线。

《管子》强调会计必须“明法审数”。

“明法”就是要按照颁布的规章制度和法令条文办事。

《资治通鉴》中记载,唐代刘晏称“至于勾检簿书,出纳钱谷。

必委之士类,吏惟书符碟,不得轻出一言。

”这也是对会计人员遵纪守法的记载。

“明法”,就是要将会计法律制度转化为会计人员内心的信念,从而达到有效地规范会计行为,达到治本的目的。

因此,在规范会计行为时,不仅要坚持不懈地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依法规范会计行为,增强法律保障。

同时,也要切实增强依法从业的自律意识,知法、守法、护法。

审数客观真实是会计文化的基石。

《管子》中“明法审数”中的“审数”,就是要求各项收支的数据做到真实客观谨慎。

《孟子·万章下》载:“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己矣‟。

其意思即为“孔子曾经做过管理库房的小吏,他说:…算账计数必须要准确才行啊!‟”《秦律》中云:“计勿相谬”,也是要求记录正确。

中国会计文化浅议-2800字

中国会计文化浅议-2800字

中国会计文化浅议-2800字中国会计文化浅议周庆广(中国石化沧州分公司河北沧州 061000)摘要:会计文化是财会人员在长期和工作实践中创造、总结、积淀而形成的各种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成果的总和。

它是人类社会文化体系的一个分支,从属于民族文化并由民族文化决定,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培育社会主义会计文化,探索其丰富内涵、建设途径,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针对中国传统会计文化的特点,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文化内涵,就如何打造符合时代精神的会计文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会计文化、时代精神探讨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对会计文化的影响。

任何一种文化都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会计文化也不例外,应该说,世界上大凡有生命力的管理思想,都是基于本土文化之上的。

中国会计文化的形式及其内容也有其历史渊源和路径依赖性,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1、会计文化深受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影响。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在绵延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伦理道德文化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角落,整个社会文化呈现一种很强的伦理型特点,大至典章制度,细至言行举止。

中国会计人员的行为自始至终受伦理道德的影响和制约,把伦理问题看作是会计人员、会计组织的行为规则。

客观环境促使会计人员以修身养性为本,以努力工作为标,具体表现为会计职业道德探讨中以廉洁奉公、公正不阿、无私奉献等为主;中国传统会计文化中伦理性的会计文化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德治重于法制。

其可取之处是侧重于对会计人员思想的感召,要求会计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干好本职工作。

其不足之处是造成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无章可循,规章虚设,人治、德治重于法制。

就中国传统会计文化伦理特征本身来讲,也是讲求小团体、个人的伦理重于讲求整体伦理。

会计行为本身常常为了处理好人事关系不得不牺牲会计的科学性。

这些特征证明了我国传统会计文化的松散性,不稳定性、向心力不够,粘合效应欠佳。

中国会计文化的历史特征

中国会计文化的历史特征

中国会计文化的历史特征中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

早在大约170万年前云南就有元谋人居住,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伴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社会物质、精神文明在会计领域的反映。

要研究中国会计文化,就应该对会计文化的产生与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及各个历史阶段的文化特征进行研究。

本文就从各个历史时期展开。

概括中国会计文化历史,从中寻求会计文化的发展。

以期在新的历史时期创造出科学合理的中国现代会计文化。

一、中国古代会计文化的历史特征中国古代会计文化如同中国文化一样,历经各个历史朝代的发展,形成独特的中式簿记。

1、西周时期西周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鼎盛时期。

西周作为高度发达的奴隶制国家已经建立起完善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

《周礼》记载有天官下设司会"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

初步会计报告思想,根据《周礼·天官·冢宰》载:"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

""日入其成,月入其要"这里的日成、月要、岁成都是按不同会计时期编制的会计报告。

西周时代的官厅会计中出现以"入"和"出"作为记账符号。

西周时期会计的文化特征是:有了比较系统的财会机构,并初步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和会计报告思想。

官厅会计形成完整的考核监督功能,“入”和“出”这一源自西周的记账符号影响了中国官厅会计几千年的历史。

这一时期的作为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工具,会计部门依附于统治阶级利益。

2、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新新地主阶级的建立适应了封建制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

各级官厅中设置会计职官,会计核算使用各种凭证和账薄,会计报告已形成制度。

《管子·立政》中提到"三月一复、六月一计、十二月一著"中所指的三个月一计、六个月一汇、一年一总结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周礼》的一种继承。

中国最早一部完整的封建法典是战国时期的《法经》,他对会计问题作出了相关规定。

浅谈我国会计文化建设

浅谈我国会计文化建设

浅谈我国会计文化建设作者:张伟来源:《科技经济市场》2016年第05期摘要:会计文化应当符合社会文化建设的要求。

伴随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环境变化巨大。

本文主要探讨了目前我国会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会计文化建设;以人为本1会计文化的内涵会计文化是会计人员在长期的会计理论与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具体包括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等内容。

2会计文化建设的品质特征会计文化建设的优秀品质是真诚、信任、友爱和发展。

3目前我国会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3.1现行会计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的协调不够3.2现行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完善3.3对“以人为本”的会计文化建设重视不够(一)企业财务会计行为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是企业中不合理财务会计行为的集中表现。

因利益驱使,企业妄图掩盖真实的经营财务状况,账表造假,进行逃税、漏税、骗税,这些不合理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会计行业形象,同时损害了企业的利益。

(二)会计公关意识不强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会计人员务必要联系外界,做优质公关。

目前,虽然企业会计人员已从管内不管外传统观念中开始转变过来,但公关意识仍不牢固,针对各种会计关系处理能力尚显薄弱。

(三)会计教育相对滞后,会计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会计教育是会计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

国内会计教育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教育目标、教学手段、教育内容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并且,现行企业会计人员存在执行国家财经法规能力不高、业务水平稍低、一部分人法制意识淡薄等问题,不能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且无法准确鉴别违法会计行为,从而削弱了会计工作的权威性。

(四)企业会计理论、技术与方法研究开发不够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正迅猛发展,信息网络时代已然来临,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必不可少。

其重要组成部分一会计信息化,也必须加紧建设。

二者建设必将引起企业会计体系的重组和会计技术条件等方面的改善,但从实际看,企业会计理论、技术与方法研究开发做得还不够。

会计中感受中华优秀文化价值的力量

会计中感受中华优秀文化价值的力量

会计中感受中华优秀文化价值的力量引言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伦理和审美观念。

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我深刻感受到中华优秀文化对于会计工作的影响和价值。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会计中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力量。

一、诚信与廉洁中华优秀文化强调诚信与廉洁的重要性,这也是会计工作不可或缺的核心价值观。

在处理企业财务信息时,会计人员必须保持高度诚信和廉洁,确保财务报表真实准确、合规合法。

这体现了“诚信为本”的传统价值观。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坚持公正、客观、真实地记录和报告企业经济活动情况,不得篡改数据或隐瞒事实。

只有如此,才能为企业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维护企业形象和声誉,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二、审慎与谨慎中华优秀文化强调审慎与谨慎的重要性,这也是会计工作中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

会计人员需要对财务信息进行准确、全面的记录和分析,以便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在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编制时,我们必须审慎处理各项账务,确保数据正确无误。

同时,在面对复杂的财务问题时,我们要谨慎分析、审视各种可能性,并及时向企业管理层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三、稳健与可持续中华优秀文化强调稳健与可持续的发展理念,这也是会计工作中应当坚守的原则之一。

在处理企业财务信息时,我们要注重风险控制和资产保值增值。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会计人员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合理评估企业资产价值,并进行适度折旧或减值处理。

同时,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我们要注重风险评估和回报预期,并选择稳健可持续的投资项目。

保持企业财务健康稳定,是中华优秀文化对会计人员提出的要求之一。

只有做到稳健可持续,才能为企业创造长期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论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我们应当深入理解和感受中华优秀文化所赋予的力量。

诚信与廉洁、审慎与谨慎、稳健与可持续是我们在工作中应当坚守的核心价值观。

只有通过将中华优秀文化与会计工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浅谈中国会计文化
会计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分支,远古时期简单的绳结
和石刻计算已经标志会计文化的产生。虽然会计文化经历了漫长的
发展过程,但是从理论和实务对它的研究却是一个短暂的历史。
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受到社会形态、经济
状况和文化背景的影响。而社会、经济、哲学、和人类价值观对会计
的影响又是综合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会计文化强调以人为本的会
计管理哲学。相对于整个社会文化而言,又是一种亚文化。在认识和
解决问题时,都以人为出发点,以文化形式实现会计人员群体的凝聚
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会计文化的基本组成要素
为会计物质文化、会计行为文化、会计制度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会
计文化这四个基础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建了一个多元化、
多角度的会计文化体系,为会计组织的和谐、健康的发展发挥各种功
能和作用。
我国会计文化源远流长,在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一个由
简单到复杂、从原始记录计量到单式簿记再到复式簿记不断发展、不
断完善的沿革过程。
中国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产品的分配、交
换及消费等问题凸现,“计数”逐渐成为社会生活的必要,人们逐渐形
成数量观念,并尝试着以实物、绘画、结绳、刻契等方式来表现经济
活动及其所反映的数量关系。由实物记事(计数)、绘画记事(计数)、
结绳记事(计数)、刻契记事(计数)等方式所体现的原始计量记录
行为基本代表着同时期的“会计”行为,或者说,原始计量记录行为是
会计的萌芽状态,成为会计的直接渊源。
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后,在原始计量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最早
的会计制度。中国有关会计事项记载的文字,最早出现于商朝的甲骨
文;而“会计”称号的命名、会计的职称则均起源于西周,其含义是通
过日积、月累的零星核算和终的总合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
济收支的目的。 据《周礼》记载,西周国家设立“司会”一职对财务
收支活动进行“月计岁会”,又设司书、职内、职岁和职币四职分理会
计业务,其中司书掌管会计账簿,职内掌管财务收入账户,职岁掌管
财务支出类账户,职币掌管财务结余,并建立了定期会计报表制度、
专仓出纳制度、财物稽核制度等。这表明大约在西周前后,我国初步
形成会计工作组织系统。当时已形成文字叙述式的“单式记账法”
近代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外国经济侵略下,小农经
济瓦解。西方各种学说逐渐为人们熟悉,在爱国救国的精神下,我国
的会计也掀起了改革,力求仿国外的会计制度和方法。 在记账方法
上,西式的复式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开始传入中国,成为中国会计
史上大事件。蔡锡勇的《连环帐谱》和谢霖《银行簿记学》是我国会
计思想史上两部较系统的会计专著,比较系统的介绍了西方的借贷记
账法的专著,我国新式会计思想的开端。很多洋务官办企业多由外国
人把持,并开始用借贷记账方法。
1949年新中国建立。我国建立了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参照前
苏联会计模式,建立了高度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和预算会计制度。
1976粉碎"四人帮"后,党和政府对国家的政治、经济进行一系列
的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多年以来,我国的会计事业经历了恢复、发
展、改革及国际化等各个步骤,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从整体上
来看我国的会计文化的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
如:我国传统文化遗留下来的大权距和集权制的特点与现代会计文化
是存在着冲突的,会计文化的法制化是会计进步的重要标志,会计工
作是不能失去法律的约束的,而我国目前“法制”与“人治”的矛盾
仍然异常激烈,有许多业务的处理不是在法律的轨道进行的,而只是
为了执行上级领导的意图。《会计法》颁布了十几年,但是会计管理
上仍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因此研究我国会计文化中对法治的阻碍是
十分有意义的。会计管理中的公平原则与等级原则的冲突,也是由于
社会结构中的公平原则与等级原则的冲突,是我国传统的文化在会计
管理中的折射。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基础,与会计先进国
家的文化存在着许多的差异,这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消除的,
文化传统会对会计人员和会计制度的制定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
文化传统背景下的会计文化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会计文化的主要原因
有几下几点:
1.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伦理文化。在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
一直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伦理文化主要侧重于德治而轻于法制。伦理
道德问题贯穿于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对会计文
化产生深远的影响。会计人员的行为始终受到伦理道德的影响和制
约,以无私奉献、廉洁奉公为核心思想。主要以一种无形的力量约束
着会计人员的行为,依靠会计人员自觉地规范自身的行为。这也就造
成会计业务处理过程中无章可循,规章虚设,德治重于制。
2.中国文化的环境是政治文化。儒家提倡“克己复礼”,便是以
政治理想制约个人欲念。墨家忧世风日下,要遵道利民,最终尚同于
天下。法家主张为“圣人执要”出谋划策,更是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
情。这些,对中国传统会计义化有着直接、深远的影响。政治环境决
定着会计的地位、性质和职能的作用发挥以及会计文化的发展方向,
影响甚至决定着会计文化的社会文化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3.中国文化的中心是人事文化。现代管理科学研究结果表明,社
会生产和发展的历史是生产必须管理、管理必须核算,然而核算离不
开会计,最终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但是人事文化作用表现比较
突出,主要为会计行为本身常常为了处理好人事关系不得不牺牲会计
的科学性,伦理道德性。中国会计文化建设不能离开对中国传统文化
建设的继承和发展,把优秀的中国文化传统和观念与市场融为体,相
得益彰,相互发展,摒弃民族虚无主义,重新解释儒家思想观念,将
之有机地融人我国的会计文化建设中去。
这些文化传统会对会计人员和会计制度的制定产生的影响,使我
们要在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同时,不要抛弃我国独特文化传统所决
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念和会计处理方法。分析和了解会计文化
的构成和作用,充实和发展会计理论和方法;在考虑文化背景的前提
下根据自身的条件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吸收引进他人的先进经验和技
术;分析和了解文化对会计的影响,以便理解各国会计之间存在的差
异和对国际会计模式的界定与协调。认识和发展会计文化,使之更理
论化、系统化、民族个性化、国际通用化,更有效地指导会计行为,
反作用于会计活动实践。这也是我们了解中国会计文化的意义所在。
在我国会计文化建设的实际情况上,我们应以与时俱进的时代精
神,在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同时,不仅
要继承发展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要吸收、借鉴一切优秀的文化,
通过对新世纪会计文化的创新,逐步建立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会计文
化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