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图书馆毕业论文
当代河洛文学权力书写的王都文化阐释

写作 出扁 平 型 的情 感 与 价 值 的 判 断 。
关
键
词: 地域文化 ; 地域文 学; 河洛文学; 权力 书写 ; 王都文化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3—17 (0 2 0 07 0 17 6 0 2 1 )1— 0 8— 4
第2 7卷第 1 期 2 1 年 2月 02
平顶 山学院学报
Ju a fPn dn s a iesy o r l ig igh nUnvri n o t
V0 . 7 No 1 12 .
Fe 2 2 b. 01
当代 河 洛 文 学权 力书 写的 王都 文 化 阐释
刘保 亮
根源于人们在童 年时期 形成 的一种对父 亲及其 权力
关系的描述 , 既是作 家作 品通 向 ‘ 它 村庄 ’ 中 国历 和 史、 中国生存 的唯一 途径 , 也展 示 了作 家 主体 隐秘 的
内心欲 望 , 即对 现实 权 力 的 一种 渴 望 的 情结 。 ‘ 权
力’ 是河南作家 的兴奋 点。在这一 点上 , 们所有 的 他 灵感 、 思维和对生 活的观察 都被充 分调 动起来 , 至 甚 可 以说 , 在某种程度 上 , 作家 是在通 过文学 的手段 达 到 自我 的宣泄和权欲的实现 。 的确 , ” 当代河洛作家 无论是 阎连科 、 佩甫 , 李 还是 刘震 云 、 宇 , 张 他们 描写 权力宰制下 的河洛乡村 , 表现了权力崇拜 中的人性迷 失, 从而 以深具影响和为数 众多的作 品呈 现了河洛地 域 的权力镜像 。他们 不是 作为偶 在 的个 体而是 作为
中图分 类号 : o .2 I 7 4 2
客家人“根”在河洛,客家文化源远流长

客家⼈“根”在河洛,客家⽂化源远流长⼀、河洛⽂化1、河洛:河指黄河;洛指洛河。
洛河源出陕西东南、流经豫西数县,于巩义市北向注⼊黄河。
河洛地区指的黄河中游潼关⾄郑州段的南岸,洛⽔、伊⽔及嵩⼭周围地区,包括颍⽔上游登封等地,⼤致包括北纬34°⾄35°、东经110°⾄114°之间的地区,概⾔之就是今天河南省的西部地区。
2、河洛⽂化指的是中国古河洛地区的⽂化。
河图洛书是中华⽂明之始。
《周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则之。
”孔安国注云:“河图者,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以画⼋卦;洛书者,禹治⽔时,神龟负⽂⽽列于背,有数⾄九,禹遂因⽽第之成。
”“河图洛书”的出现,实是黄河流域原始社会在没有出现⽂字之前,先民⽣产与⽣活实践,经验⽂化总结的⼀种曲折反映。
3、河洛⽂化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源泉之⼀,是中华民族⽂化中⼼的核⼼⽂化。
河洛⽂化是以洛阳盆地为中⼼的古代黄河与洛⽔交汇地区的物质与精神⽂化的总和。
“河图洛书”凝结了古代先哲的神秘的想象和超凡的智慧。
河洛⽂化产⽣于夏商,成熟于周,发达于汉魏唐宋,传承于其后各代,既包括以农耕经济为中⼼形成的物质⽂明,也包括由此产⽣的政治、经济、⽂化集俗、⼼理等政治⽂明和精神⽂明。
《河图》《洛书》包括夏商周三代的史官⽂化,及集夏商周⽂化⼤成的周公制礼作乐的礼乐制度;还包括综合儒、道、法、兵、农、阴阳五⾏各家学说⽽形成的汉代经学、魏晋⽞学、宋明理学以及与儒、道思想互相融合的佛教⽂化等等,以上各种⽂化的总和就是河洛⽂化。
⼆、客家⽂化是河洛⽂化的传承和发展河洛⽂化是指产⽣的在河洛地区的区域性⽂化,由于河洛⽂化在闽、赣、粤等客家⼈聚集的地⽅⽣根和传播,所以河洛⽂化也是历史悠久博⼤精深的客家⽂化之源。
客家⽂化历史传承悠久区域分布⼴阔,中源河洛地区汉⼈南迁⽣活和⽣产的历史已有1300多年,客家⽂化伴随着迁徙、发展孕育出成熟的客家⽂化散落世界各地。
[河洛民俗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河洛特色民俗论文
![[河洛民俗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河洛特色民俗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9061ce3f111f18582d05a96.png)
[河洛民俗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河洛特色民俗论文【摘要】根据河洛地区民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特性和特点,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逻辑分析法,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河洛民俗体育旅游进行研究,为河洛地区体育旅游能够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河洛文化;民俗体育;可持续发展A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of Folk Sports Tourism in Heluo RegionYUN Lin-sen1, LAI Hong-sheng2(1. Sports College, Luoyang Normal College, Luoyang 471022, Henan, 2.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 【Abstract】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features of folk sports culture in Heluo region (the area around the intersection of Yellow River and Luo Shui River),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the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udies on the folk sports tourism in this region, hoping to offer some hints on the quick and sound development of sports tourism in the region.【Key words】local culture of Heluo region, folk sports, sports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闲暇时间日益增多,旅游业得以蓬勃发展。
源远流长的“河洛文化”

苑
“ 洛 文 化 ” 是 指 河 洛 地 区 河
在 洛 河 边 的 偃 师 县 ,考 古 工 作 者在 偃 师二 里 头 发 现 了夏 文 化 , 命 名为 “ 里头 文 化 ” 。 “ 里头 二 二
究 所 在洛 阳偃师 城 西 尸 乡 沟发 现 商 代 都城 遗 址 一座 ,范 围 与郑 州 商城 相 仿 。这 座 古城 北 依 邙 山 ,南 临 洛
“ 底 沟 二期 文 化 ” 。 “ 底 沟二 庙 庙 期 文 化 ” 2 个 灰 坑 中 出 土 的 家 畜 6 骨骼 的 数 量 ,大 大 超过 了 同地 “ 仰
表 明 了 中 国 古 代 第 一 个 奴 隶 制 王
朝 一 一 夏 王 朝 在 此 建 立 的 奴 隶 制 王 朝 初 期 的 文 化 ,就 是 “ 洛 文 河
师 县 城 西 尸 乡 沟一 带 ,历史 上 称 为 “ 亳 ” 。 《 地 志 》日 : “ 南 西 括 河
文 化 ”生 产 力发 展 已产 生 了质 的 飞
跃 ,出现 了 青铜 器 、文 字 和城 市 , 因此 ,率 先 进入 文 明 时 代 。从 此 , 在 中国远 古 文 明核 心 河 洛地 区 ,先
化”。
历 史悠 久 ,源远 流 长 ,从 旧石 器 时 代 到新 石 器 时代 、青铜 器 时 代 、铁 器 时 代 ,一 直是 全 国政 治 、经 济 、
韶文 化 ” 1 8 灰 坑 所 出土 的 家畜 6个
骨骼 的总 和 ,并 且 出现 了畜 牛 ,充
文 化 交流 的 交汇 点 。文 化 发 展 序列 没 有 缺环 ,而生 产 又不 断发 展 ,年 年 增 长 ,在 这里 形 成 天下 之 中 的都
5 里 二 里 头 村 南 高 地 处 。在 此 , 公 考古 工 作 者发 掘 了夏 都斟 郡 遗 址 ,
河洛大鼓文化遗产论文

河洛大鼓文化遗产论文一、河洛大鼓的发展及文化价值(一)河洛大鼓的发展河洛大鼓起源于20世纪初,是以洛阳方言为载体,以说唱为表演形式的兼顾视觉与听觉的民间艺术。
在表演的过程中一边说唱、一边表演,观众不仅可以得到一场视觉盛宴,而且可以收获听觉享受。
可以说河洛大鼓是洛阳琴书和南阳鼓儿词的结合体,它不仅具有洛阳琴书的优雅,同时融入了南阳鼓儿词的通俗,因此,河洛大鼓也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
河洛大鼓表演所需的设备极其简单,舞台布置也少了现代表演中所饱含的奢华。
一张桌子、一把折扇、一个钢板、一面书鼓便构成了一个简单的舞台,并不需要太多的现代化乐器伴奏,可以没有伴奏直接开始表演,也可以简单地以秦琴、三弦作为伴奏,质朴的舞台设置、简洁的伴奏、通俗易懂的说唱、熟悉而又亲切的腔调都传递着一种劳动人们的质朴,透露出洛阳人民的直爽。
河洛大鼓主要通过说唱的方式讲述人们生活中的小事,也讲述古人历史,更多的且最受人们欢迎的是讲述历史发展中的那些英雄豪杰的历史传奇。
不仅可以娱乐大众,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向人们渗透美好的传统道德观念。
然而,随着普通话的日益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的要求,赶上时代的步伐,逐渐摒弃了家乡方言,遗忘了此类古老的民间艺术,使得河洛大鼓跟其他民间艺术一样,逐渐被世人遗忘,甚至面临消失的危险。
(二)河洛大鼓的文化价值河洛大鼓近年来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其原因就在于河洛大鼓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诸如民族文化价值、民俗文化价值、语言学价值等,并且其传承已经受到威胁。
首先,河洛大鼓具有较高的民族文化价值。
河洛大鼓以说唱的形式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述,而讲述的故事大多数传扬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好德行。
举例而言,河洛大鼓中有一个叫作《慈母经》的曲目,用生动形象的故事、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诫人们要孝敬父母。
再比如一名为《酒色财气与名利》的曲目,用质朴的语言向人们传达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健康的人生追求。
其次,河洛大鼓具有较高的民俗文化价值。
洛阳市省属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调查研究

洛阳市省属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调查研究摘要:在网络普及的今天,高校用户的信息需求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高校图书馆应深入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才能更好的满足广大师生用户不同的信息需求。
关键词:网络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笔者在理论的指导下详细地论述了洛阳市三所河南省高校的图书馆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现状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
1 洛阳市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应用现状调查洛阳市三所省属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应用现状如下。
1)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网站上提供的服务非常丰富,并且用户在校外通过身份和口令认证后即可通过图书馆进入各种数据库和电子资源,搜索所需要的信息并下载文献,同样可以享受到同校内用户一样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对个性化服务进行了问卷调查,300份问卷调查显示,数据显示(1)、网上咨询服务占69%。
(2)、网站内容不够丰富占89.7%。
(3)、新书通报占75%。
(4)、图书馆的网站应该提供的方式短信服务占85%。
(5)、对是否使用过图书馆的文献数据库中的个性化服务,回答否定的占64%。
(6)、认为本校数字图书馆需要新增收藏资源的占90%。
(7)使用电子图书(如超星/书生/方正/国家图书馆电子图书)占46.1%。
(8)、对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建设建议集中在①、完善索引系统,方便读者查阅。
②希望能够建立个人图书馆页面。
数据表明河南科技大学读者对个性化服务表现出强烈的需求。
2)洛阳师范学院图书馆其中免费资源导航里面有一些校外网用户也可以下载的免费资源;在数字图书馆里面有北美、欧洲、中亚与南亚、东亚、中东和北非、东南亚、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非洲、大洋洲和太平洋地区的一些特色数据库;其中河洛文化专题数据库还有河洛碑、志、石刻及拓片子库、近现代河洛文化研究论文子库、河洛文化著作目录信息子库、河洛器物,是洛阳师范学院数据库的一枚璀璨的明珠。
其中,洛阳师范学院采用的是妙思文献集成管理系统,方便,快捷。
河洛文化研究的后现代反思

第 1卷 第 4 1 期
2 2 4 01 年 月
南 阳 师 范学 院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u n l f a y n oma U ies y S c l c n e ) o ra o n a gN r l nv r t ( o i i c s N i aS e
文化 的跨 文 化 研究 内蕴 平 等宽 容 的胸 襟 与气 度 , 意
在 防 止 由于文 化 隔 阂和 文 化 落 差 而 产 生 的偏 执 心
机之 中。 随着后 现代 时代 的降 临 , 以西 方 为主导 的 文
化全 球 化浪 潮 席卷 而来 , 戴维 ・ 哈维 所 言 的 “ 空压 时
的诗 心 ” 。
缩 ” 使地 球成 为一个 村落 , 更 人类 诸 多地域 文化 面 临 同质 化 的 挑 战 , 被 时 尚剥 落蚕 食 , 自愿 放 弃 抵 或 或
抗 , 的 已凋零 为 昨 日黄 花 。 样 , 域 文化 研究 在 有 这 地
当下 不 仅 承载 着历 史 寻根 的时 代 意义 . 而且 也 被赋 予保 护人 文生 态 、 寻求 与世 界对 话交 流 的民族寓 言 。 后 现代 不 仅是 一 个 时 间概 念 。 是一 种 强 劲 的 更
我刊“河洛文化”栏目诚征佳作

上 —工 .
参考文献 :
社, 1 9 9 3 : 1 5—1 8 .
[ 1 ] 三明市地方志编纂 委员会. 三 明客家纪略 [ M] . 福州: 海峡文艺出版社 , 2 0 1 0 : 5 .
[ 2 ] 邓 习 赣. 从 客 家 文化 的多 元 因 素 看 汉 、 畲 民族 交 融
[ 6 ] 吴 山. 中国历代装饰纹样 [ M] . 北京 : 人 民美术 出版社 ,
1 9 9 2: 1 4—1 7.
[ 7 ] 彭维斌. 从百 越巫鬼信 仰到 汉式佛道 宗教—— 闽南 民
[ J ] . 赣南师范学 院学报 , 2 0 0 2 , ( 1 ) : 5 5— 5 8 . [ 3 ] 赵麟斌. 福 州民俗文化 述略 [ M] . 上海 : 同济大 学 出版
2 0 1 5年第 4期
刘兆龙 : 宗教 信仰 对三明客 家传 统器 物形 态的影响
丫 丫
・l 9・
丫 — r
・
启事 ・
我刊“ 河洛文化’ ’ 栏 目诚 征佳 作
文化 是 民族 的血 脉 , 是 人类 的精神 家 园。5 0 0 0年 的悠 久历 史 , 3 0 0 0年 的文 化 中心 , 1 6 0 0 年 的帝王 之都 , 为 中华 民族 留下 了 丰 富而 宝 贵 的文 化 遗 产—— 河 洛 文 化 。河 洛 地 区作 为 华 夏
LI U Z h a o — l o n g
( T h e C h a n n e l A n i m a t i o n S c h o o l , S a n m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S a n m i n g 3 6 5 0 0 4 ,C h i n a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0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山东艺术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报告书
题 目 河洛图书馆 指导教师 刘志强 职称 本科 学生姓名 张国正 学号 3 专 业 环境艺术设计 班级 1班 院 (系) 艺术设计学院 完成时间 2016年2月26日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0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河洛”文化图书馆设计 摘 要 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推动下,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大数据”时代。如何有效地利用大数据成为政府公共管理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但这些数据集的规模往往超出数据处理者的能力。图书馆主要工作为实践,研究和教育。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人类的知识,促进专业的交流为责任。图书馆职业无法离开专业知识和信息,影响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数据是图书馆藏书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作为原始类的产品,可以加工、整理、分析,最后提炼成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信息和知识。因此,大数据主题是图书馆行业内应当研究的问题,展示了图书馆界在信息社会求生存,谋发展能力的提升。本文旨在讨论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与大数据相关的研究内容、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总体发展趋势。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0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目 录 中文摘要Ⅰ 1 绪论 ······································································································· 1
1.1 课题简介 ····················································································· 1
1.2 选题背景 ····················································································· 1
2 课题调研······························································································· 2
2.1 传统图书馆及现代图书馆的概念及区别 ······························· 2
2.2 对我国现代图书馆设计的定位 ··············································· 2
3 设计概念及设计思想 ·········································································· 3
3.1 “河洛”文化图书馆空间设计的设计理念 ··························· 3
3.2 “河洛”文化图书馆空间设计的主要内容 ··························· 4
6 结束语 ··································································································· 5
致谢 ····································································································· 6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0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1 绪论 近代的图书馆的产生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相关,资本主义大工业的产生,使图书馆不再是特权阶层独享的东西,真正进入了劳动者的生活,因为工业生产要求工人有较多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图书馆一定程度上承担了工人的劳动培训任务。 我国近现代图书馆是在西方文化传入后,不断发展起来的。封建藏书楼不断解体,而为公众服务的公共图书馆不断出现。1902年,古越藏书楼建立,1903年,在武昌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文华大学图书馆,1904年,湖北省和湖南省图书馆也相继建立。我国国家图书馆的前身京师图书馆也于1912年对外开放。1925年,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1938年,我国各类图书馆达到了5196所,但到1949年,由于多年战争的影响,全国图书馆仅391所。 解放后,我国的图书馆事业虽然经历了一些波折,但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形成了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学和专业图书馆、其它图书馆等构成的图书馆体系。在跨越新世纪的信息时代,图书馆又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数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电子图书馆等新名词的出现和讨论,成为现代图书馆的一大景观。 1.1 课题简介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竞争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数据资源所有权的竞争,而是在数据的结构以及类型上、数据的开发以及利用上的竞争。从图书馆的角度来看,它是在大数据背景下,为了避免自己被边缘化,就必须分析数据,来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服务。分析数据库业务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图书馆需要建立自己的大数据分析,数据分析通常在现有的数据,如读者爱好的书籍等。另外是对读者的分析,这类似企业和其他客户群体参考提供的数据分析、竞争情报分析,但也有很大的区别,不同之处在于数据分析对象、用于数据分析和数据分析的目的等。对于这样的数据,可能不会被图书馆所拥有,所以它必然成为在这个行业发展的瓶颈限制,我们应该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1.2 选题背景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纸质图书馆向电子、数字图书馆的转变,因此图书馆服务的性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图书馆是点对点的服务,而目前数字图书馆已经成为综合性服务,服务的风格和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0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服务理念上,数字图书馆是基于数据服务的基础上,在大数据的基础上,从数据采集,智能服务,提供综合服务,创新了服务模式。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资源是丰富的,每个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络来收集大量的数据资源,基于资源共享提供各种数据管理的资源之间的无缝连接。 2 课题调研 《易·系辞上》说:“河出图,洛出书”, 可见在周代以前已有藏书之举.司马迁《史记》更明确说到老子曾任周朝的“守藏室之史”,即管理藏书的史官.进入封建时代,尤其随着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我 国图书馆事业亦随之日益发展.在我国,开始有现代意义的图书馆,大约始于上个世纪初年也即清末民初.目前的中国国家图书馆是我国现有最大图书馆,同时也是 亚洲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国家图书馆馆藏丰富,品类齐全,古今中外,集精结粹.如今恰逢我国进入经济实力迅速增长期,我国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发展水平也基本与 世界发达国家保持同步,整体的图书馆事业已经大踏步地迈向了现代化数字化. 2.1 传统图书馆与现代图书馆的区别 现代图书馆是在传统图书馆的基础上,经脱胎换骨的改变发展起来的,与传统图书馆的功能,结构,运作方式,服务手段,评价标准,人才要求等多方面的存在差异 现代图书馆区别与传统图书馆的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社会化协作 二是信息化服务 2.2 对我国现代图书馆设计的定位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空前发展,办学规模逐年扩大,新建扩建图书馆的高潮正在兴起,如何将美学理念融入图书馆建设中,按照现代图书馆建设的基本要求,将建筑工艺与专业需求完美结合,达成形式与内容完美统一,是作为现代建筑师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 3 设计概念及设计思想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0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3.1 “河洛”文化图书馆空间设计的设计理念 图书馆建筑作为一座城市或一所学校的文化景观, 不仅承载着愉悦身心、满足审美需求的重任, 还是传承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的载体, 其设计理念体现了时代对文化建筑的客观诉求与主观阐释。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特别是进入21 世纪以来,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理念逐渐渗透到建筑领域, 图书馆建筑越来越关注人、自然环境、科学管理及未来发展等因素, 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生态化、开放化、智能化、标志化等理念。 3.2 “河洛”文化图书馆空间设计的主要内容 1 人性化 人性化是指在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人的需要, 遵循方便、舒适、实用的设计原则, 从选址、功能划分、文献布局、家具摆放到局部设计等各方面给予高度重视, 力图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精髓, 为使用者营造自由舒适的文化环境。 2 生态化 自20 世纪90 年代起, 图书馆建筑设计的生态化趋势开始在全世界流行, 英、美、法、荷兰、日本等国家纷纷建造了生态图书馆, 我国北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天津科技大学图书馆等建筑也引入了生态化设计理念。生态化设计理念是指在图书馆建筑设计中充分考虑建造、使用及回收等环节建筑物对自然环境及人类自身产生的影响, 并结合区域经济、资源、气候等实际情况, 力图将这种影响降至最低水平, 是人类有意识地规避对生存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性选择。生态化设计遵循节能、环保、健康原则。 3 开放化 现代图书馆是集学习、研究、娱乐、休闲、交流于一体的文化中心, 其开放程度直接影响这一功能的发挥, 因此, 现代图书馆建筑无论从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空间的设计均体现了开放化的理念。 4 智能化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图书馆建筑的智能化水平愈来愈高。图书馆建筑智能化是指综合采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对图书馆建筑内的设备进行自动监控, 信息资源实施科学管理以及提供优质高效信息服务通道的现代化建筑物。现代智能化建筑通常具有楼宇自动化、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布线综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