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15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生旦鱼重瘕鱼塾匿生塑堕生曼旦塑丝鲞堑j幽
Chin Crit Care
Med,Ma)'—垫l兰,坠d.丝!雎t多
・31l・
・经验交流・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蒋祝昌邓珊陈仕检
【关键词】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磁共振成像;影像学;诊断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PRES)主 要表现为头痛、意识障碍、抽搐及视力下 降,神经影像学表现为可逆性大脑后部 白质损害…,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昏 迷或死亡。早期诊断、及时正确的治疗可 使大多数患者的症状、体征及头颅神经 影像学病灶消失。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 的8例确诊PRE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 特点,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8例患者中男性3例,女 性5例;年龄23—70岁,平均45_3岁。 尿毒症3例,原发性高血压2例,妊娠子 痫l例,产后子痫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 及狼疮肾炎l例。 1.2临床表现:7例急性发病,l例尿毒 症患者呈亚急性发病;8例均有头痛, 6例伴恶心,2例伴呕吐,6例视物模糊 (皮质盲、偏盲、视物模糊),8例意识障 碍(嗜睡、昏睡、昏迷),5例精神异常, 5例癫痫发作,1例轻度偏瘫。7例患者 血压显著升高(180~2301100—130
[6]Port JD,Beauchamp NJ
intracerebrM palhoh)gic by vascular
Jr.Revers㈨e
mHliated
常累及多支血管供血,MHA显示无血管
闭塞或狭窄,为血管源性水肿,表观弥散 系数图(ADC)为高信号。DwI多为等信 号或略高信号,病灶通常无强化,能可逆 性恢复。急性呐梗死为细胞毒性水肿,病 灶在ADC图上为低信号。在DwI上通 常为高信号,且病灶往往不可逆。因此, DWI结合ADC图能区分血管源性水肿 和细胞毒性水肿,有助于PRES的诊断、 鉴别诊断及判断预后”“。有文献报告, PRES可表现出不典型的影像学特征,约 12%的PRES患者病变未累及枕叶,脑于 和小脑的病变能导致脑积水,脑白质区 内病灶呈斑点状mI。PRES经过有效治疗 1—2周后,影像学表现可明显好转或完 全恢复正常。但个别病例随着PRES的 病情发展,治疗无效,且DWI呈现持续 高信号。预示疾病已发展为细胞毒性水 肿.出现了脑梗死或者脑出血m】。 对PRES强调早期诊断,明确诊断 后必须譬期治疗、积极治疗,应积极去除 危险因素,针对不n日病冈采取不F目的治 疗方法,如发生球毒症脑病者可予以血 液透析…],控制脑水肿和血压,停用可疑 药物,控制癫痫,停用相父细胞毒性药物 和免疫抑制剂是有效治疗PRES的重要 环节。 参考文献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病理生理学、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脑电图、治疗措施及要点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病理生理学、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脑电图、治疗措施及要点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病理生理学、影像学表现、临床表现、脑电图、治疗措施及要点流行病学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是一种可出现多种神经精神症状和体征的疾病,其特征是脑影像学检查异常。

就放射学诊断的本质看,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并不是孤立于临床实体或诊断的独立诊断,它是一种临床影像综合征。

最常见于高血压性脑病的病例报道。

肾衰竭患者和服用免疫抑制剂或细胞毒性药物患者尤其易感。

代谢失衡或液体超负荷的情况可能通过血压的不稳定和升高导致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病理生理学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主要有两种学说:1)突发高血压导致自身调节失败,继而出现血管扩张和水肿;2)血管收缩导致缺血,最终水肿。

1、自动调节失败正常情况下,脑自动调节使血压在一定的范围内以维持恒定的脑循环。

严重高血压的情况下,自身调节失败,小动脉扩张,导致液体外渗,毛细血管损伤,高灌注,最终导致血管源性水肿。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典型影像学病变所见的水扩散增加支持该理论。

动物模型、临床病例的数据对此也支持。

2、血管收缩在子痫前期中,内皮激活和损伤,内皮的弥漫性激活导致全身血管收缩。

环孢素对血管内皮有直接的毒性作用,影响血脑屏障,促使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一种强效的血管收缩剂。

值血压仅轻度升高的患者或血压正常的患者也发生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增加对高血压不是诱因的可能性。

在绝大多数发展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患者中,无论全身过程如何,其基础生物学都是相似的——内皮功能障碍伴全身血管收缩、低灌注。

持续低灌注通过血管通透性影响因子上调的复杂机制导致血管源性水肿。

影像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脑部CT 或MRI 显示脑白质的局灶性水肿,尤其是顶枕区。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并不完全是一种后部现象,其它区域包括额叶、颞枕交界区、小脑等也可受累。

累及脑干的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少见。

枕叶,旁正中区和距状裂区不被累及,有助于与双侧大脑后动脉梗死相鉴别。

病变通常为双侧,相当对称,多累及白质,但也有不典型的单侧病变、出血或灰质受累的病例,较罕见。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特点15例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特点15例分析
c e p h a l o p a t h y s y n d r o m e ( R P L S ) . Me t h o d s T h e c l i n i c a l a n d i ma g i n g d a t a o f 1 5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R P L S w e r e a n a l y z e d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l y . Re s ul s t Amo ng t h e 1 5 pa t i e n t s wi t h h y pe r t e n s i v e e n c e p h a l o pa t h y, s y s t e mi c l up us e r y t h e ma t o s u s,
p a t i e n t s C HE NG We i — g u o ,Z H A NG J i a n - p i n g, Y U L u, WA NG Zh u o — y i . De p a r t me n t o f Ne u r o l பைடு நூலகம் g y,W u x i P e o p l e s
u r e mi a, e c l a mp s i a , p a r a t h y r o i d a d e n o ma w i t h h y p e r c a l c e mi a , n o n — h o d g k i n S l y mp h o ma , r e n a l t r a n s p l a n t a t i o n , a c u t e l y mp h o c y t i c l e u k e mi a o r n e u r o — b e h c e t S d i s e a s e . T h e i r ma i n c l i n i c a l m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we r e h e a d a c h e s , s e i z u r e s , v i s i o n a n d c o n s c i o u s n e s s d i s t u r b a n c e, MR I a n d C T e x a mi n a t i o n s h o we d s y mme t r i c l a c e r e b r l a e d e ma o f b i l a t e r a l w h i t e ma t t t e r i n o c c i p i t l a l o b e , a n d s o me i n t h e f r o n t a l , p a r i e t a l , t e mp o r l a l o b e .T h e s y mp t o ms d i s a p p e a r e d a f t e r a c t i v e t r e a t me n t . I ma g i n g e x a mi n a t i o n s h o we d t h a t t h e l e s i o n s d i s a p p e a r e d a l mo s t c o mp l e t e l y . Co n c l u s i o n T h e c a u s e s o f

产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CT诊断(附16例分析)

产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CT诊断(附16例分析)
铂 、亚 叶酸钙 、5氟脲嘧 啶) 。 一 本研究 中 ,采用腹腔 热灌注化疗 ,将 化疗药物直接 打入腹腔 ,使 得局 部的药物浓度达 到最大 ,可以使局部肿瘤细 胞坏 死 ,影响患者 的 预 后 ,甚至可 以延长患者的生存 期 ,减少 了肿瘤 细胞的残 留及转移 和
sro : cs pr adrve fh t a r[ .r e l acma aer ot n i o ele t eJO vH t, a e e w t iru ] i
产后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c 诊断 ( T 附1例分析) 6
表 1 两组 两年 随访结 果比 较
参考文献 【】 朱红军, 1 陈萍, 张莉莉. 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进展期 胃癌术后 的疗
效观 察【 . J1 ]晦床和 实验 医学杂 志 , 1,65:—. 2 01() 6 0 4 【] 高 子安 , 霞, . 2 江祖 周凡 胃癌术 后早期 腹腔 热灌注 化疗临 床观察 【 . J ] 中国肿瘤 临床 , 1; 1) 48 . 2 0 (4: —5 0 3 8
2 1 ,11 3 -2 0 1 () 03 . 2 :
[] 杨意忠, 6 6 李有怀, 沈兰晓 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的临床评价【 . J ]
现 代肿 瘤 医学, 1,8 ) 5 -5. 2 01( : 1 3 0 33 3 【] 王 立 峰, 建 民, 瑞 , . 展期 胃癌术 后 腹腔 灌 注 热化疗 的 7 施 刘宝 等 进
3 ・论 0
著 ・
N v mb r 0 1 V 1 , o3 围衄 o e e 1 , o. N .1 2 9
两组的人数、性别、年龄、病程 、 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无明显差异,
终止 的腹化的 ,均顺利 完成规定疗程 的腹腔热灌注化疗 ,没有 出现肝 肾功 能损害、没有 明显的发热 、骨髓抑制等不 良 反应 。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1 0 8 mmHg4例 , 4 ~ 1 0 6  ̄1 0 1 0 6 mmHg8例 , 1 0 < 4 mmHg 6例 。 者
1 3 影像学 检查 .
所 有患 者发 病 2 h内行 头 MR 4 I
经影像综合 征 , 收集我 院 2 0 - 2 0 现 0 4 0 7年经临 床诊 断的 2 2例 R E P S患者 , 析其 临 床特 征及 MR 表 分 I
号 , C值 升 高 ( 图 1 5 。病 灶 均呈 对 称 性分 AD 见 ~ )
本组男 6例 , l 女 6例 , 龄 8 6 年 ~6
1 1 一 般资料 .
布, 皮质下 白质受 累 为 主 , 皮质 亦 见受 累 , 现为 但 表 皮质 及皮质 下 白质脑 回样异 常信号 , 在脑干 、 小脑呈
灰 白质受 累为 主 要 特 征 的 一个 临床 神 经 影 像综 合 征 。
【 键 词】 可 逆 性后 部 脑 病 ; 关 临床 特 点 ; I MR
【 图 分类 号 1 R72 中 4 【 献 标 识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7—1 0 20 ) 10 7—3 文 635 1 (09 0 —0 50
现植 物神经 功能失 调 , 常见顽 固性 呃逆 、 最 上消化 道
[] 王 维治主编 .神经病学 [ .北京 ; 民卫生出版社 ,0 6 3 M] 人 20 :
7 37 . 4 — 44
( 收稿 2 0 . 1 4 0 81— ) 2
可逆 性后 部 脑病 综合 征 临床 及 影 像 学 特点
现, 提高对 该病 的认识 和诊 断 。
1 资 料 与 方 法
检查 ( 规 T wI T: 、 L I 及 D 常 、 wI F A R WI成 像 方 式) 显 示 T WI 等 信 号 或 低 信 号 病 灶 , 。 , 。 为 T wI为

子痫前期、子痫合并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15例临床报道

子痫前期、子痫合并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15例临床报道

中外医疗 CH IN A F OR EI G N ME DI C AL T R EA TM EN T 临 床 医 学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PRES)是近年来认识的一种临床影像学病名,是一种累及大脑半球后部白质为主、以神经系统异常为主要表现、短时间内可以完全恢复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以头痛、视觉障碍、癫痫发作、意识障碍为特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病因,在产科临床有时可见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子痫前期、子痫的患者。

头颅影像学特别是脑MRI是诊断本病的重要的辅助检查,国外报道较多,国内正在被临床医生所认识,如能掌握其影像学特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多数患者可在短时间内好转,但如延误诊治严重者会导致死亡或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

笔者收集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例子痫前期、子痫合并PRE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如下,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5例,年龄20~37岁,平均27岁。

初产妇10例,经产妇5例,其中外来流动人口10例,均否认孕前有高血压病史。

子痫14例,其中产前子痫12、产后子痫2例,重度子痫前期1例,孕周27+2~41+3周,其中孕周<28周前1例,孕周28~36周2例,孕>36周后12例,产前子痫12例,产后子痫2例,1例足月顺产后17h发病,1例剖宫产术后6d发病,所有病例均有血压升高,收缩压150~230mmHg,舒张压90~160mmHg,尿蛋白 +~+++。

1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入院不到24h由神志淡漠进展到深昏迷、自主呼吸消失、双侧瞳孔散大,CT提示脑疝。

2例行腰穿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3例行脑电图检查提示轻度-中度异常,眼底检查视乳头水肿10例,2例伴视网膜剥离,15例行脑C T检查,12例行脑M RI及脑MRV检查,有5例行增强检查。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的临床分析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PLS)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RPL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

结果本组11例患者中原发病为子痫7例(63.7%),高血压脑病3例(27.2%),尿毒症1例(9.1%);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视力障碍等。

多数患者头颅MRI 表现为双侧大脑后部白质对称性T1WI呈低或等信号,T2WI和FLAIR像呈高信号。

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大部分恢复正常,复查MRI病灶基本消失。

结论RPLS 临床表现为脑病的症状,急性期MRI的脑白质异常是可逆的。

标签: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是一組临床、影像综合征,急性起病,以头痛、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视力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

神经影像学表现为后部脑白质受累,多位于顶枕部区域,脑干、小脑等部位累及者少见。

特征表现为血管源性水肿,经及时有效的治疗后,不但患者的症状、体征可以完全恢复,神经影像也可完全恢复正常,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明确诊断十分重要。

现将我院2008~2014年诊治的11例RPLS患者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9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31.6±3.2)岁。

继发于妊高征子痫7例、高血压脑病3例、尿毒症1例。

1.2 临床表现急性起病10例,亚急性起病1例,出现头痛9例,伴恶心呕吐4例、意识障碍8例,癫痫发作8例(全面强直-痉挛发作7例,复杂部分性发作1例)、视力障碍2例,11例患者均无面瘫、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共济失调等局灶神经缺损症状体征。

1.3脑脊液及实验室检查腰穿压力为130~200 mmH2O,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查正常,肾功能检验示7例患者(子痫6例,尿毒症1例)存在肾功能损害,尿蛋白(+)~(+++),尿素氮7.8~11.3 mmol/L,肌酐118.2~449.1 umol/L。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9例临床分析

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9例临床分析

头痛 1 , 9例 癫痫大发作 8 、 例 部分发作 2 , 例 视力障 碍5 , 例 精神异常 6例 , 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 1 , 2例
共 济失 调 4例 , 瘫 6例 , 偏 四肢 瘫 4例 , 氏征 阳性 巴 单侧 l O例 、 侧 6例 , 反 射亢 进 8例 。早 期 误 诊 双 腱
挛现象 , 种现象 主要 出现在妊娠 子痫 的患者 , 这
但大 多数 的 R L P S患 者并 不 出现 此现 象 。绝 大 多 数 学者 支持 第 2种学 说 , 压 升 高超 过 了脑 血 管 自动 血 调节 的上 限 , 收缩 的小 动脉 被 迫扩 张 , 致脑 灌注 压 导 上升 , 血脑 屏 障遭 到破 坏而 引起 血 管源性 水肿 , 时 此 组织 间液 、 分子 物质 甚至 血 细胞 渗 出到脑 实质 内 。 大 由于脑 白质细 胞排 列 较 灰 质 疏 松 , 以病 变 主 要 表 所 现在 皮质 下 白质 ] 。对 使 用 化 疗 药 物 或 免 疫 抑 制 的患 者 , P S的发 生 与上 述 药 物 的 细胞 毒 性有 关 , RL 如 环孢 霉 素 、 铂 、 扰 素 、 克 莫 司等 可 以直 接 损 顺 干 他 害血 管 内皮细 胞 而引起 血 管源 性脑水 肿 。 本 研 究 所 有 病例 均 存 在 严 重 的基 础 疾 病 , 性 急
年龄 2 6 2— 1岁 。病 因 :9例 患 者 中 , 血 压 脑 病 9 1 高 例, 妊娠 子痫 5例 , 毒 症 3例 , 癌 术 后 使 用 化 疗 尿 肺 药物 2例 。均 为 急 性 或 亚 急性 起 病 。神 志情 况 : 嗜 睡和 昏睡 1 2例 , 昏迷 3例 , 妄 与 昏睡 交 替 出现 4 谵 例 。血 压 为 10~ 1/ 0 8 20 10~10mm 。临床 表 现 : 3 H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皇 岛
0 6 6 0 0 0 )
【 关键词】 后部脑病综合征; 综合征 【 中图分类号】 R 5 4 4 . 1 ; R 7 4 1 . 0 4 1 ; R 7 4 7 . 9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2 — 2 6 1 9 ( 2 0 1 3 ) 0 7 — 1 1 1 5 — 0 2
( M R I ) 及弥散序列的发展 , 人们 发现并不是所有 病例都仅
仅 累及 白质 , 部分累及灰质 , 2 0 0 0年 C a s e y等 提 出 R P E S
这 一新 的 概 念 。 我们 回顾 性 分 析 2 0 0 5— 0 6 —2 0 l 2一o 4共
值l 7 . 7~1 0 6 I . L mo l / L ) 4例 , 行腰椎穿刺 检查 6例 , 其 中压
( 5 3 . 3 %) , 精神异常 4例( 2 6 . 7 %) , 轻偏瘫 2例( 1 3 . 3 %) 。 2 . 2 影像 学表 现 头 C T : 1 5例 中 1 3例可见 两枕顶 叶皮
高; ②有 已知的 R P E S 致病危险 因素 ( 如高血压 、 妊娠 子
作者 简介 : 于怀成 ( 1 9 6 5 一) , 男, 副主任 医师 , 学士。从事 脑血管 、 神经症 临床 工作 ,

[ 3 ]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 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 分会. 病毒性 肝炎防治方案[ J ] 中华传染病杂志 , 2 0 0 1 , 1 9 ( 1 ) : 5 6 — 6 2 .
痫、 尿 毒症 、 应 用免 疫抑 制剂 或放 疗药 物等 ) ; ③ MR I 、 液
体衰减反转恢复 ( F L A I R) 、 扩散 加权 像 ( D WI ) 符合 R P E S
的影像 学特点 ; ④病 程为良性 可逆 。
1 . 3 实验室指标 肌酐 升高 1 6 6— 3 0 6 m o L / L ( 正常参考
障碍 、 或视力 障碍的急性 临床表 现 , 伴或不 伴有 血压 的升
( 1 0 0 %) , 伴恶心 8例( 5 3 . 3 %) , 呕吐 4例( 2 6 . 7 %) , 视物模 糊l 0例 ( 6 6 . 7 %) 、 抽搐 发作 6例 ( 4 | D . 0 %) , 意识 障碍 8例
力 升高 3 例, 在2 0 0~ 2 3 0 c mH O, 伴氯 化 物下 降 1例 , 为 1 1 3 m mo VL ( 正常值 1 2 0—1 3 2 m m o  ̄L ) , 蛋 白轻度 增高 1 例, 为0 . 6 8 r e ' L ( 正常值 0 . 0 8— 0 . 4 3 g / L ) 。 1 . 4 辅助检查 行 眼底 检查 、 脑 电 图检查 1 5例 , 其 中眼 底 视盘充血 , 乳 头水肿 l O例 , 5例 眼底 正常 ; 脑 电 图检查 均 可见 广泛慢波。影 像学检查 : 1 5例患者均行头部 C T、 头 颅 MR I 、 头颅核磁动脉 血管成像 ( MR A) 检查, 5例行增 强 扫描 , 3例行头颅核磁静 脉血 管造影 ( MR V) 检查 , 均 复查
可逆性 后部 脑 病综 合征 ( r e v e r s i b l e p o s t e r i o r e n c e p h a . | o p a t h y s y n d r o m e , R P E S ) 1 9 9 6之前一般 归属于高血压脑 病 或作为一种独立疾病 , 1 9 9 6年被 H i n c h e y命名 为可逆性后 部 白质脑病 综合 征 … 。但 在 近年 研究 中, 随着 核磁 共 振
阿北 中 医 2 0 1 3年 7月 第 3 5卷 第 7期
H e b e i J T C M, J u l y 2 0 1 3 . V o l 3 5. N 0 . 7
1 1 l 5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 合征 1 5例 临床 分 析
于怀成 石 小晶
( 河北 省 秦皇 岛市 海港 医 院神经 内科 , 河北
头 颅 MR I 。
2 结 果
l 5例 R P E S患者 的临床资料。
1 资 料 与 方 法
1 . 1 一般 资料
1 5例患者 中女 l 0例 , 男 5例 , 男: 女 =1 :
2 , 年龄 2 3— 6 8岁 , 平均 年龄( 3 8 . 3± 2 . 5 ) 岁; 急性起 病 1 O
例( 6 6 . 7 %) , 亚急性起病 5例 ( 3 3 . 3 %) ; 血压增 高 1 1例 , 其 中原发性高血压 4例 , 妊娠子痫 4例 , 尿毒症 1 例, 其 中 血压增高原 因不 明 2例 , 其余 4例 , 肺癌术 后应 用化 疗药 物 1例 , 宫颈癌后应 用化疗 药物 1例 , 系统 性红 斑狼 疮应
用免疫抑制剂 I 例,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5 例中 1 0例血压增 高 , 收缩压在 2 4— 3 l
1 . 2 纳入标准
① 临床 表现 : 有头 痛 、 癫 痫发 作 、 意识
k P a ( 1 8 0 —2 3 0 m m H g ) 。主 要 临 床 表 现: 头痛 1 5例
’ ◆ 。 ◆ -◆ -● -● - - o - 。◆ -◆ -◆ -◆ 。 ◆ -◆ 。 ◆ -◆ - ◆ -◆
质 下白质多发斑 片状低密度影 , 边界不 清 , 两侧基本对称 ,
胱抑素 c水平 与对照组相 比均有显著增加 , 其差异存在统
计学意义 , 且胱抑 素 C水 平 与 L N、 H A、 P Cm 、 1 vC水 平有 着正相关性 , 该结论 和 T a k e u c h i M等 检 测结果 相 同 , 证 明胱抑素水平和 E C M 代谢 有着 一定 的联 系 , 能够反 映肝 纤 维化的程度 。 综 上所述 , 血 清中胱抑素 c的水平 与肝病的发展有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