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及南讲义宋前期词
第五章:南宋前期文学

第三节:南渡初期爱国作家 第三节:
一、爱国诗人 曾几(1084——1166)字吉甫。 曾几(1084——1166)字吉甫。 赠诗陆游曰: “问我居家谁暖眼?为言忧国只寒心。” 问我居家谁暖眼?为言忧国只寒心。” “工部百世祖,涪翁一灯传”。 工部百世祖,涪翁一灯传” 名篇如忧国感时的《吴兴寓居》 名篇如忧国感时的《吴兴寓居》, 关心民生《 关心民生《大风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 作》; 写景《三衢道中》 写景《三衢道中》
后期 建炎二年(1128),李清照怀着国破家 建炎二年(1128),李清照怀着国破家 亡之痛南逃至建康。她极关心国家命运和当 时的政治形势,写有“ 时的政治形势,写有“南来尚怯吴江冷,北 狩应知易水寒” 狩应知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 消息欠刘琨” 消息欠刘琨”的诗句,表达了对于南宋朝廷 苟且偷安的极大不满。 次年,赵明诚移知湖州(今属浙江),他驻 家池阳(今安徽贵池),只身驰赴建康受命, 不幸病倒。当清照从池阳乘舟赶到建康时, 明诚已经病危,不久死去。
艺术风格
1、善于创造新颖奇特的语句和境界,显出 过人的才华。 《声声慢》 声声慢》 《行香子》: 行香子》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辛弃疾《行香子》: 行香子》 “甚霎儿阴,霎儿雨,霎儿晴。” 甚霎儿阴,霎儿雨,霎儿晴。”
2、继承前人铺叙手法,擅长白描。 如《声声慢》 声声慢》 《凤凰台上忆吹萧》 凤凰台上忆吹萧》 3、化用俗语,以俗为雅,锻炼出优美生动 清新工巧的文学语言。 4、鲜明优美的艺术形象,真挚细腻的思想 感情使之成为抒情大家。
4、趣味独特、别有寄托的 趣味独特、 咏物词
渔家傲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 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 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 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
南宋前期词教学课件

• 岳飞《满江红》 •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
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 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 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 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 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全词正气凛然,豪气冲天,表现了七十六岁 的爱国词人忧愤深广、磊落不平的壮烈情怀。 • 上片感时,对中原故国横遭掳掠、南宋朝廷 的昏庸腐败无能,忧心忡忡,抒发了对金国统治 者猖狂侵略、南宋统治者卖国投降的一腔悲愤。 下片赠别,抒写离情,追忆往事,表现了朋友间 的真挚友谊和共同的爱国情怀。 •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芦川词提要》:‚其词 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想其抑塞磊落之气。‛
• 一、张元干、张孝祥 • 张元干和张孝祥都是南宋前期著名词人,他
们的词有许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在表达爱国情感 方面,二人更表现出相当的一致性。例如张元干 《贺新郎》与张孝祥《六州歌头》,两首词都将爱 国之情与个人怀才不遇的苦闷交织在一起,感慨 豪壮,掷地有声。
• 张元干《贺新郎》
•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 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 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 凉 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 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无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 儿曹恩怨相而汝?举大白,听金缕。
•
受生活境遇的影响,李清照的词明显地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 早期的词主要表现她作为少女和少妇的 生活与情怀(闺中之闲吟)。 • 后期的作品则主要表现国破家亡后的身 世之苦、故国之思以及孤寂无聊的心情, 情调低沉,凄苦悲凉(破国亡家之低泣)。
李清照前后期词浅析

李清照前后期词浅析宋词的繁荣是我国古典诗歌史上继唐诗后出现的又一个高峰。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作为分界线,她前期词和后期词从内容到风格都有显著的区别。
前期词主要反映她少女、少妇时的生活,有对爱情的追求,对自然景物的喜爱以及抒发自己壮志理想的。
在艺术上大胆独创、不落樊篱;后期词主要是抒发她国破家亡的的不幸际遇以及悼亡的情感,间接反映了黎民百姓背井离乡、骨肉分离,当亡国奴的苦痛,风格婉约纤细,深情缠绵,善于借景抒情,工于使用叠声字,具有很高的艺术手法。
清照的词为我们今天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营养。
中国向称诗歌的王国,在很大程度上,如果说唐诗是我国古典诗歌伟大成就的标志的话,那么,宋词的繁荣就是我国古典诗歌史上出现的又一个高峰。
在诗国的天穹上,名家如繁星闪烁。
才华横溢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早在少年时代,便已侧身于这繁星之群,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生于北宋中叶(公元1084年),原籍山东济南,是宋代南渡前后的重要作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女词人。
她出身于仕宦家庭,家中经济比较富裕,又有浓厚的文化氛围。
她的父亲是曾为苏轼所赏识的李格非,这是一位苦心工于文章的文学家,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也同样“工文章”。
清照从小就受父母良好的文化教养与熏陶。
十八岁嫁给赵明诚,婚后生活美满,家庭幸福,她与明诚才学相当,志同道合,他们常常一起或鉴赏金石、整理古籍著作,或写诗填词,切磋才艺。
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结下深厚的夫妻情谊。
但这对伉俪相得的夫妻常有离时,爱得愈深,别时愈痛,即使短时分手,也会给女词人心中罩上一层阴霾,只身一人度日,愁云永日不开。
北宋末年,金统治者占领了北宋王朝,统治了北方广大地区,造成了我国多民族统一的国家的严重分裂。
在这种形势下,清照的生活也随即发生了很大变化。
国破家亡,离乡南渡,珍藏被焚,中年丧夫,一连串的打击使她直接接触了残酷的社会现实,把个人的命运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极大地激发了她的爱国热情,从而她的词中对国家、民族危亡的关切以及沦陷后怅然失意的心情便成了这一时期作品的主题。
李清照前期的词作

李清照前期的词作李清照(1081-1155)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词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影响。
她的词作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尊重,特别是她的前期作品更是让人神往。
李清照的前期词作,融合了唐诗的宫廷文风与宋词的精神,在雅俗共赏上别具匠心。
在作品中,她恩爱朴素的家庭细节,趣味盎然的对景描写,令人赏心悦目。
她善于充分利用唐诗宋词的工夫,将自然景物表现得惟妙惟肖,以及用象征性的词句灵活运用,表达出情意的深深热情。
李清照的前期词作,受到当时文人的追捧,被称为“百绝天下第一人”,其词作被视作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杰作,极富韵味的婉约体受到世人的肯定和尊重。
比如《归园田居》中的“村庄暮色宁不见,只有归燕在枝头歇”,表达出李清照归隐田园后的宁静和温馨,又能体现出不思量,自难忘的“离恨情”,使词作更加深沉动人,深具意境。
此外,李清照的前期词作中,喻以芳华的春庆表达对时代的怀念,表达对青春芳华的思念。
她的词作将景物纪念与深情表达结合在一起,使其作品更显得深具韵味。
例如,《无题》中的“春竹处处向人笑,我家新石城西畔”,描写了春日村庄祥和的景象,又体现出一种不舍的情愫。
李清照的前期词作,因其清丽优美,明快细腻,抒情自然,深具韵味,深受读者的喜爱。
此外,她的词作更是以其流畅自然的诗句,传达出了一种深沉的思想,令人深思。
在唐宋词语之间,感受到李清照的思想,以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使其词作更具有意义,迎合着时代的变化,变得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李清照的前期词作,不仅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精髓。
让我们以李清照前期词作为指引,在文艺思想上努力前进,追求完美。
- 1 -。
第五章 李清照与南渡词

李清照与南渡词
不徒俯视巾帼 直欲压倒须眉 ——李调元 ——李调元
一、李清照词
三大争议: 1、作品真伪问题 2、夫妻感情问题 3、晚年改嫁问题 三类作品: 1、望夫词 2、生死恋歌 3、自然赞歌
作品真伪
《宋史·艺文志》称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又《易安词》六卷;已 宋史·艺文志》称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又《易安词》 失传。 现存有南宋曾慥所编《乐府雅词》中的《李易安词》,存词23首; 现存有南宋曾慥所编《乐府雅词》中的《李易安词》,存词23首; 明末毛晋汲古阁刊出的《漱玉词》,仅存17首; 明末毛晋汲古阁刊出的《漱玉词》,仅存17首; 晚清王鹏运四部斋刊本《漱玉词》一卷,辑有50首; 晚清王鹏运四部斋刊本《漱玉词》一卷,辑有50首; 近人赵万里的辑本《漱玉词》一卷,共收60首(其中附存疑词17 近人赵万里的辑本《漱玉词》一卷,共收60首(其中附存疑词17 首);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李清照集》,辑词78首(有存疑35首); 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编《李清照集》,辑词78首(有存疑35首); 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 43首,附存疑词14首; 王仲闻《李清照集校注》,43首,附存疑词14首; 《全宋词》:47首。 全宋词》 47首。 李清照的作品数百年来经屡次刊印传抄错讹及伪作在所难免。 如 《点绛唇 》(蹴罢秋千 )在扬慎的《词林万选》中收为李清照词, )在扬慎的《词林万选》 杨金本《草堂诗余》收作苏轼词,《花草粹编》收为无名氏词,《 杨金本《草堂诗余》收作苏轼词,《花草粹编》收为无名氏词,《词 的》收为周邦彥词。
夫妻感情问题
正方:陈祖美《李清照评传》 正方:陈祖美《李清照评传》 反方: 参考《李清照“内心隐秘”争鸣述评》 参考《李清照“内心隐秘”争鸣述评》, 《文学遗产》2003年第1期。 文学遗产》2003年第1
李清照前后期词概述优质课件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婚后:
相思之情,缠绵深情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易安作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云 云。明诚自愧勿如。乃忘寝食,三日夜得十 五阕,杂易安作以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 曰:“只有‘莫道不销魂’三句绝佳。”正 易安作也。 (《词苑丛谈》)
“清照以一妇人,而词格乃抗轶周柳,虽篇 帙无多,固不能不宝而存之,为词家一大宗 矣。” (《四库提要》)
少女:
轻盈思绪,明快妍丽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点绛唇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 袜铲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 有时候,使命大于生命。 • 其实,她又有着与众不同的顽强和赤子之心。
“从她笔下女性的忧愁里我们能够读出愤慨, 从愤慨里能读出倔强,从倔强里能读出骨气, 从骨气里能读出开阔的眼界与理想。” (康震)
“ 愿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掊土。” 《上枢密韩肖胄诗》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化无形为有形: 愁有重量,有体量,有延 伸(太重、太多、无尽)
千古词帝
千古才女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前此太白,故称词家三李。——沈去矜
南宋前期词

的意绪,表现了国破家亡的不幸和痛苦,
风格凄婉深沉。
四、“易安体”的风格特色
1、抒情细腻深婉、形象鲜明 2、语言清新雅丽、率真自然 3、音律严谨谐婉。富于音乐美
山东济南李清照博物馆
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 ——李调元 易安倜傥,有丈夫气,乃
闺阁中之苏、辛,非秦、柳
也 。 ——沈曾植《菌阁琐谈》
李清照的《词论》 李清照前期生活和创作 李清照后期生平与创作 “易安体”的风格特色
李清照的《词论》
“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 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 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 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 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茸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 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 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 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 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 不可读也。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 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 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 良玉有瑕,价自减矣。”
许多愁。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
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
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
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 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中国古代文学史》国家级精品课程课件第7章 南渡前后词风的演变

❖ 1、张元干(1091-1161)词
❖ 生平:字仲宗,号芦川居士,永福(今福建永泰)人。靖 康之难中,曾协助李纲指挥汴京保卫战。绍兴元年,以将 作少监致仕。有《芦川词》。张元干南渡之前疏狂放荡, 词作模拟花间,靖康之后词风转向东坡一路,慷慨悲壮。
❖ 2、张元干慷慨悲凉的爱国词篇,如《石州慢》(雨急云 飞)、《贺新郎》(梦绕神州路)等。
❖ 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 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重典。秦即专 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 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矣。”
❖ 2、李清照《词论》的主要内容
❖ (1)、“五音”、“五声”、“六律”、“清浊”等词语 的含义。
❖ 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 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3、李清照前期词的主要风貌
❖ 题材上以吟唱爱情、人生为主,意象多从室内外和日常起居 中选择,风格委婉轻盈。
景色秀丽的清照园
第二节 李清照后期生活与创作
❖ 字希真,号岩壑,洛阳人。南渡以前为东都名士,建炎元 年(1127),携家南逃,客居南雄州(今广东南雄)。绍 兴五年(1235),赐进士出身,为秘书省正字。绍兴十九 年上疏请归,退居嘉禾。有《樵歌》(又名《太平樵 唱》)。朱敦儒一生大部时间隐居江湖间,生活悠闲自得, 题材主要内容写出隐士生活。但也有忧时念乱之作,慷慨 悲凉。其词清新晓畅,无绮靡之习。
❖ 二、李清照后期词作。
❖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 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 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 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