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肌皮瓣移植治疗难治性小腿和足部 创伤后骨髓炎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小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

小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

小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黎铭;陈武;黎忠文;韦汉鹏【摘要】目的:探讨小型逆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较小软组织缺损的疗效。

方法应用同侧小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逆行修复15例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患者,缺损面积1.5 cm ×3 cm~3 cm ×5 cm。

结果1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24个月。

皮瓣完全成活,外形不臃肿,不影响下肢功能。

结论小型逆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较小软组织缺损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期刊名称】《临床骨科杂志》【年(卷),期】2014(000)004【总页数】4页(P436-438,439)【关键词】外科皮瓣;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小腿损伤;微小软组织缺损【作者】黎铭;陈武;黎忠文;韦汉鹏【作者单位】玉林市骨科医院显微骨科,广西玉林 537000;玉林市骨科医院显微骨科,广西玉林 537000;玉林市骨科医院显微骨科,广西玉林 537000;玉林市骨科医院显微骨科,广西玉林 5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22.12;R658.3小腿下段胫骨前内侧无肌肉包裹,严重外伤引起局部软组织水肿较重,肿胀未完全消退即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容易出现伤口感染、组织缺损和骨、肌腱外露。

由于骨与皮肤之间无肌肉组织,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后创面行植皮术,会出现贴骨瘢痕,临床上常用皮瓣覆盖创面[1],以利于二次手术治疗提供良好软组织条件。

慢性骨髓炎患者瘘道较深,长期不愈,可用肌皮瓣修复[2]。

2009年1月~2012年6月,我们对15例小腿下段较小软组织缺损患者应用小型逆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15~72(32.6±12.3)岁。

右侧肢体10例,左侧肢体5例。

缺损面积:1.5 cm×3 cm~3 cm×5 cm。

受伤原因:车祸伤10例,坠跌伤4例,被打伤1例。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小腿足部骨外露13例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小腿足部骨外露13例
陈 洪福 李 焕启 沈 良
( 善县第 一人 民医院 , 江 嘉 善 34 0 ) 嘉 浙 110
【 摘
要 】 目的 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小腿 、 足部开放 性骨折伴 骨外 露创面性骨折伴骨外露患者 ,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 蒂皮瓣修 复 1 例 , 3 顺行转 移 4例 , 行转移 9例 。结 果 逆

28 ・ 8
浙江实用医学 21 00年 8 第 l 第 d期 Z eagPata Meii uut2 1, o.5 N . 月 5卷 hj n r i l dc eA gs,00 V11, o4 i cc n
腓 肠 神 经 营养 血 管 蒂 皮 瓣 修复 小 腿 足 部 骨外露 1 3例
外踝 上 5m, c 皮瓣 远 端 不 超 过 月 国窝 , 蒂部 的 长度 应 大 于蒂部 旋转点 至创 面 的距离 1 2 m, ~ c 蒂部 宽度 为 2~3m, c 蒂部 留 1 2 m的 皮桥 ;4 皮 瓣 切取 : 设 ~c () 沿 计 线 自皮瓣 远端 切开 皮肤 及 皮 下组 织 , 离 出小 隐 分 静 脉及腓 肠神 经 , 以切 断 , 扎小 隐 静脉 , 膜层 予 结 肌 上分 离皮瓣 , 剖 蒂部 时 留 2~3m宽 的皮 下 组织 , 解 c 切勿 损伤 深筋 膜 ;5 皮 瓣 转移 : 瓣 通 过 明道 转移 () 皮 至受 区创 面 , 张 力 下 与 刨 缘 间 断 缝 合 , 瓣 下 放 无 皮 置 引 流条 , 瓣 区 自大 腿 外 侧取 中厚皮 或 自腹 部 取 供 全厚 皮移 植 打 包 , 后 如需 固定 , 用 石 膏 外 固定 术 采 或牵 引。 13 结 果 本组 病 例皮 瓣 切取 最 大面 积 为 8m× . c 1e , 0 r 最小 为 2 mx3m。修 复范 围 自膝关 节至 跖趾 a c c 关 节 , 1 骨髓 炎 患者 行皮 瓣顺 利转 移修 复术 后 除 例 出现远 端部 分坏死 外 , 2mX15m, 再 次扩 创 , 约 c .c 行 取 出坏死 碎骨 片后 皮 瓣下 冲洗 、 流 、 引 换药 后 愈合 , 余皮 瓣均存 活 , 外观 满 意。

颅脑创伤早期癫痫的急诊处理体会(附106例分析)

颅脑创伤早期癫痫的急诊处理体会(附106例分析)
c lt e n g e s d t r vd kn c v ra n n t d t ilfa — a e h iu su e o p o i e s i o e n u u i i a rc e b
tr[ ] JB n i ug B ) 17 ,8 5 :1 . ue J . oeJ n Sr( r , 65 ( )4 7 ot 9 [ ] 贺长清 , 3 陈言汤 , 王福建 , .皮瓣肌皮瓣 移植在修复 重 等
()41 5 :0 .
下原则 : ①根据缺损 的部位 、 围的大小 、 范 深度 、 组织 的种类 、
功能要求及局部血 管的条 件 , 结合患者 全身情 况等经综 合 并
分析后 , 再确定供区及移植组织 的种类 ; 受 区附近软组织 有 ② 条件者 , 以局部皮瓣 和邻 近肌皮瓣 为主 , 一般 只有在无 法运用 上述方 法时 , 才考虑应用 吻合血 管的远位 皮瓣 或带 蒂交叉 肌
(0 :3 1 )7 .
液 、 张力过高 、 皮肤 深筋膜 压力高 而致 肢端血液循 环障碍 , 感
染又会影 响组织瓣成 活 j 。笔者认 为一期手术 清创 、 建立 骨 支架 、 修复肢体血供为主要 目的 ; 二期修复创面及软组织 缺 损可降低感染 、 肿、 液循环障碍等 风险 , 水 血 减少生理 干扰 提
21 0 2年 1月 第 3 3卷 第 2

3 21 ・
形及功 能均恢复满意 。
除, 2次肌皮瓣转移修复 , 方成功 。其 原因与术 前患者 局部 或 全 身情 况不佳 , 中病灶 清 除不彻 底 , 术 术后 炎性 反应 水肿 有
关 。其 中 1例于治疗后 1 月行肌 皮瓣修复术 中发现邻近组 个
为安全 、 简便且有效的方法

带血管皮瓣移植综合治疗下肢骨外露

带血管皮瓣移植综合治疗下肢骨外露
志 。9 5 1 :0 . 1 9 , 1 1 4
[ ] 万 进. 4 常规 心 电图诊 断右 室梗死 的进展 [] 临床 荟 J.
萃 . 9 8. 3: 0 . 1 9 1 8 8
[ ] 赵 美 华 . 室梗 死 一 非 创 伤 性 诊 断 进 展 [ ] 国 外 医 学 2 右 J. 作 者 简 介 : 凤 芝 (9 3 ) 女 , 西省 孝 义 市 人 。 主 任 医 师 , 要 从 事 心 血 管 内科 工 作 。 李 15- 。 山 副 主
维普资讯
医药实践 杂志
2 0 年 9月 第 1 蔓 02 l鲞 心 血 管 疾 病 分 册 ,9 1 1 :9  ̄ 2 1 1 9 ,8 1 9 0 . [ ] 卢 喜 烈 主 编 . 编 临 床 心 电 图 图谱 [ ] 北 京 : 子 工 3 新 M . 电

通过这些治疗手段的综合使用, 可以一期修复创面, 明显 经回顾性随访和分析, 认为带血管皮瓣移植综合治疗下 面。
肢骨外露、 骨髓炎具有较好疗效, 不但可一期覆盖创面, 还可 体、 恢复功能的有效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缩短疗程, 为肢体功能恢复创造 良好条件。 . 创面 以治疗骨、 肌腱、 神经等主要组织外露的感染创面, 是保全肢 32 皮瓣选择原则 皮瓣 的选择应根据受区的部位、
下肢骨外露、 慢性骨髓炎患者临床多见, 治疗上 比较复
若有创面分泌物应进行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 以获敏感药
杂。19 年 ̄20 年采用带血管皮瓣移植的综合方法治疗 谱 , 97 02 指导术前、 术后的临床用药[ 。对于有严重感染的病例 , 1 ] 4 7例, 除2例皮瓣 坏死外, 其余均一期愈合, 成功率9 .4 还可以在手术时放置引流冲洗管, 4 7 术后用敏感抗生素冲洗创

游离皮瓣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围手术期护理

游离皮瓣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围手术期护理

游离皮瓣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围手术期护理【摘要】吻合血管的皮瓣、肌皮瓣移植是组织创伤修复的一种常用方法,通过小血管吻合技术,游离皮瓣一次就可移植到受皮区。

既提高了治疗效率,又缩短了疗程,减轻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

但是,游离皮瓣的移植成功与否,除与手术直接相关以外,术前及术后的护理亦非常重要。

特别是皮瓣血液供应状态的观察及处理,感染的预防尤为关键。

【关键词】游离皮瓣;软组织缺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134-02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吻合血管的皮瓣、肌皮瓣移植已经成为组织创伤修复的一种常用方法。

此法通过小血管吻合技术,游离皮瓣一次就可移植到受皮区。

既缩短疗程、减轻病人痛苦及经济负担,又提高了治疗效率。

而皮瓣的成活与精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分不开的。

我科自2008—2010年,采用游离皮瓣治疗四肢大面积皮肤缺损28例,随访结果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28例:男23例,女5例,年龄12—46岁,为四肢软组织缺损,创面最大28cm×12cm,最小面积6cm×7cm,均采用吻合血管的皮瓣或肌皮瓣游离移植的方法一期清创覆盖创面。

术后除2例皮瓣下有血肿经切开放置引流管延期愈合外,余26例皮瓣全部成活。

2.1心理护理对病人进行宣传教育,介绍有关知识,如:病情、手术的必要性、可靠性及手术的大致过程。

消除恐惧和焦虑,使病人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2.2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如心电图、血常规、出凝血4项、肝功能、肾功能。

2.3术前训练术前训练病人在床上使用大、小便器,以适应术后卧床的需要。

2.4保证睡眠手术前1天晚上给予适当的镇静剂,保证病人充足的睡眠,提高对手术的耐受性。

2.5皮肤准备对供皮区皮肤术前1天作清洁处理,尽量避免备皮,以防损伤皮肤,受区的伤口用无菌巾遮盖。

术前禁止在供受区作静脉穿刺,防止静脉损伤和炎症。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1例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1例
muo hr ao,0 77 ( ) 10 3—104 n p am cl20 , 8 : 1 2.
[ ] O GO A N C 3 B N IV N IM.N n r cl a ae et f hoi w u di o s g a m ngm n o cr c on s ui n n
用, 德赛恩液体敷料外用通过以下机制促进创面愈 合: 由炎性 细胞 产生 的前 炎 性 细胞 趋 动 因 子 和组 胺 抑制 分泌 物 , 炎 症 减 轻 ; 面 和 周 围组 织 的血 使 创
氧分 压 增 加 , 进 毛 细 血 管 的 扩 张 , 善 局 部 血 促 改
cdd gauai n y kn e aei m s cl [ ] n m— e ern l o adct ierl s n at es J .ItI tn o e l
也有 较 多报 道 , 效 果 不 一 ¨ 。而 负 压 封 闭 引 流 但 】 技 术 的出现 , 为临 床 医师 开辟 了一 条新 的治 疗 途 则 径 。负 压 封 闭 引 流 (aum san ri g , S vcu el gda ae V D) i n 技 术是 由德 国 U M 大学 附属创 伤 外科 医院 的 Fes L li —
ptns i i e s J .J acUhao n ,0 6 3 4 2 5— ai t wt da t [ ] s rsu d2 0 ,0( ):1 e h be V
我 院 自 20 09年 6月 一 2 1 0 1年 6月运 用 V D治 疗 S 高局部 耐缺 氧能 力 , 术 、 草 、 苍 甘 白及 具 有 抗 溃V D包括 内部含 m, S
有一条( 两条 ) 或 多侧 孔 管 的 聚 乙烯 酒 精 水 化 海 藻 盐泡 沫 , 格有 5C × m x1c 1 m× m×1 规 B 5c m、5c 5c

应用腓肠肌肌皮瓣修复足部较大深度创面20例

应用腓肠肌肌皮瓣修复足部较大深度创面20例
神经 的损 伤 ,处 理 比较 困难 。这 类 损 伤手 术 时 间长 ,技术 要 求
1 . 创 面手 术 清创 :麻 醉 后 ,绑 上气 囊 止血 带 ,用 过 氧化 氢溶 .1 2
高 ,如果 …旦 发生 血 管危 象 ,有 引起移 植组 织坏 死 的可 能 。仅靠
液 、无 菌生 理盐 水及 01 . %苯 扎溴 铵溶 液反 复清 洗创 面 ,止血 、消
4 参 考 文 献
[] 万根 , 军, 建 强 . 肌 皮瓣 移 位 治疗 跟腱 缺损 [ . 1王 闰学 杨 腓肠 J 中华 ]
2 结 果 2 例腓 肠 肌皮 瓣 全部 成 活 ,创 面修 复 满 意 ,3 皮下 血 肿 , 0 例 经引 流 后 消失 。随访 1 年 ,平均 23 ,受 区 质 地柔 软 ,触 觉 ~5 .年 恢 复 ,皮 瓣 颜 色 和厚 薄 均 较 好 ,患 肢 功 能恢 复 较 满 意 。供 区植 显微 外科 杂志 , 0 , () 9 . 2 22 1: 3 0 5 2 [] 建东 , 2施 洪加 源 , 新 , . 肠肌 肌 皮 瓣在 小 腿软 组织 缺 损 中 郭林 等腓 的应 用 [. 床军 医杂 志,08 62:6. J临 ] 2 0 , () 5 3 2 [] 成群 , 朝 奇 , 勇 , . 大切 除 范 围 的腓 肠肌 肌皮 瓣 的 临 3罗 尹 贺全 等扩
1 . 创 面修 复 :把 切 取 的腓肠 肌 肌皮 瓣 移植 于 受 区 ,与受 区进 .3 2 行 皮 肤 缝 合 ,保 持 肌皮 瓣 无 张 力 状 态 。 肌皮 瓣 下 放 置 橡皮 引流
条 ,双下 肢 行石 膏 托 固定 。所 有 病例 术 后 均使 用罂 粟 碱3 , 0mg 肌 内注射 ,每6~ 小 时 1 ,常规 “ 8 次 三抗 ”治疗 。

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小腿下段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
第 2 卷第 6 8 期 20 08年 l 2月


医 学



l 2 ⅣD. f 8 . 6
DEC. 0 8 20
J OUR NAL OF GA NNAN ME C DI AL UNI VER I STY
小 腿 下 段 及 足 部 软 组 织 缺 损 显 外 科 修 复 的 微
改用外 固定支架或石 膏外 固定 , 外露 骨表 面钻孔 , 长期换 经
术 中若损伤穿支 血管 , 作为一种补充方式可将 皮瓣制成 蒂宽 不小于 3m 的筋膜皮瓣 或筋膜瓣 。⑥股前外侧皮瓣 切取前 , c D plr 出旋股外 侧 动脉 降支肌 皮穿 支处并 标记 , 中采 ope 探 术 取会师法分离血管 蒂 , 并携带部分肌袖 , 可减少血 管误伤 , 缩
1 资料 与方法
1 1 临床 资料 本组男 1 , 4例 , . 2例 女 年龄 7~5 。损伤 O岁 原 因: 车祸伤 8例 , 压砸伤 4例 , 慢性溃疡 2例 , 热烫伤 2例。 组织 缺损部位 及合并 伤 : 小腿下 段 9例 , 并胫 腓骨 骨折 6 合 例, 其中合并 有胫前血管伤 2例 ; 胫后血管神 经伤 2例 ; 足部 4例 , 1例伴有 一 处或多处骨折 。缺损面积为 3 m× c c 3 m~1c 2 c 1m× 3 m。急诊
肖礼飞, 钟伟建
( 南康市第一人 民医院骨科 , 江西
中图分类号 : 6 2 2 R 2 . 文献标识码 : B
南康
3 10 ) 4 4 0
文章 编号 : 0 —57 (0 8 0 0 1 1 1 7 9 2 0 )6— 96一O 0 1 的小腿 外侧皮瓣 ; 小腿下段内侧及 内踝 区域创 面可选择带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离肌皮瓣移植治疗难治性小腿和足部
创伤后骨髓炎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
2013-07-05T15:01:22.420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1期供稿 作者: 黄卫能
[导读] 移植肌皮瓣:使用肌皮瓣对受区创面覆盖,动、静脉要与受区血 管吻合,注意务必将肌肉充分填满死腔和骨缺损部位。

黄卫能

广西桂林市永福县人民医院541800
[
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肌皮瓣移植治疗难治性小腿和足部创伤后骨髓炎的临床观察。方法选取小腿和足部创伤后骨髓炎患者40 例,随机
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
对照组采用清创加开放式的植骨术对发病部位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游离肌皮瓣移植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的疗效的
进行比较,并在随访过程中对疗效更进一步的观
察了解。结果在术后1 至5 年内对患者进行随访,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游离肌皮瓣移植的机制主要是利用血运
组织的丰富对创伤面覆盖,消灭不容易清理的部位的病变组织,对
于难治性小腿和足部创伤后骨髓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关键词] 游离肌皮瓣移植难治性小腿和足部创伤后骨髓炎临床观察

当小腿和足部在受到创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骨髓炎,在这个 过程中骨质会发生慢性硬化以及骨膜逐渐增厚[1],使得血运较差,而
被其包围受到感染的骨病灶也正是致使局部感染控制困难,并且出现
迁延性的原因,病灶周围的软组织广泛的出现缺血症状和纤维化[2],
抗生素应有的杀菌浓度和自身机体的免疫能力都难以得到有效地发
挥,所以要想彻底治疗小腿和足部在创伤后的骨髓炎必须对受感染的 股
指和周围软组织清除干净。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在我院2009 年2 月-2013 年3 月进行治疗的小腿和足部创 伤后骨髓炎患者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平均20
人。
40 例患者中男36 例,女4 例,年龄在18至76岁之间,患者病 程大都在一年至四年。所有患者都接受过至少4次最多5 次的手术和 长
期使用抗生素的治疗骨髓炎依然没有得到治愈。所有的患者符合骨
髓炎的诊断标准,具体要求为在骨折后的至少六个月内局部感染依旧 没
有得到彻底治疗;足部或小腿软组织缺损部位或窦道出现排脓现
象;通过X线片显示跖骨或是胫骨出现死骨、骨硬化、软组织肿胀; 骨髓
炎的常见病原菌是铜绿假单胞菌或金黄色葡萄球菌
[3]。
1.2
方法

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清创加开放式的植骨术,而治疗组患 者采取游离肌皮瓣移植的治疗方法。治疗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是清
创,
其次为游离肌皮瓣移植。在手术开始前要先取病灶内发生感染的渗出 物细菌培养,用来指导抗生素的使用;为了保证病灶区域内的主
要血
管运行通畅,要利用超声对足部或小腿部的主要血管检查,保证其通 畅程度。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21
清创彻底,受区血管准备

所有被感染、出现病变的瘢痕化皮肤和无生机的软组织都要去 除,还要清除干净的就是肉芽组织、坏死的骨头及产生死腔的硬化骨。
本次患者中有
7 例患者在经过清创后胫骨部位因为骨头缺损而局部 不稳定,需要借助单边固定架进行固定。在清创彻底完成购,对受区 暴
露后要吻和的静、动脉解剖,直到血管的自身结构、周围结构和动
力正常,动脉段端出血呈现喷射状,通常解剖的长度大约延伸至发生 炎
症部位的
10--15 厘米[4]。
1.22
游离肌皮瓣切取以及移植

切取背阔肌肌皮瓣:清创工作结束后保证患者侧卧,肌皮瓣切取 的大小要依据患者的患肢实际缺损皮肤的面积和死腔大小,并且在
切取时要保证比创面的长度和宽度各自放大
2 厘米,当皮瓣的宽度不 足6--8厘米的时候,对供区可以直接缝合[5]。在完成合理的设计后,
将设计线的边缘前边切开,从远向近心端、从前往后把肌皮瓣掀开,
之后是胸背动脉血管神经蒂的解剖,对大圆机的旋肩胛动脉和血管结
扎,目的是确保移植的肌皮瓣有足够长的血管神经蒂。本次研究中
10 例背阔肌肌皮瓣移植,最小面积5 厘米×5厘米,最大面积32 厘 米×l3
厘米。

切取腹直肌肌皮瓣:选取一侧腹直肌用来设计肌皮瓣,肋缘下2 厘米处的位置是肌皮瓣的上缘,皮瓣下缘控制在半月线以内,通常内
侧不会越过中线,外侧最多可以在腋前线部位
[6]。同样当皮瓣的宽度 不足8厘米的时候,对供区可以直接缝合。依据设计需要在在下腹部
的位置选取皮瓣蒂部的切口,向内侧翻起腹直肌,锐性对腹壁下动、
静脉解剖,直至其进入腹直肌,保证移植的肌皮瓣有足够长度的血管

[7]。需注意的是在对腹直肌前鞘切开时,要在距离前鞘内l~2 厘米、 外侧缘l~2 厘米的位置切开,方便切取后的肌皮瓣可以对腹壁牢固修
复,防止形成腹壁疝。。本次研究
2 例游离腹直肌肌皮瓣移植,面积 分别为6 厘米×5 厘米和25厘米×10 厘米。

移植肌皮瓣:使用肌皮瓣对受区创面覆盖,动、静脉要与受区血 管吻合,注意务必将肌肉充分填满死腔和骨缺损部位。本次研究2例
胸背动、静脉与足背动脉、大隐静脉吻合,
4 例与胫前动脉、大隐静 脉吻合,3 例与腓肠内侧动、静脉吻合;l 例腹壁下动、静脉与胫前 动
脉、大隐静脉吻合;
1 例与胫前动脉、小隐静脉吻合。有2例患者 小腿受区动脉长度不足,使用侧大隐静脉移植。
1.23
术后的护理

在手术后要将患者的患肢抬高,进行常规的解痉抗凝和保温治 疗,同时静脉滴注敏感抗生素2 至3 周。要对皮瓣色泽变化、弹性变
化、皮温变化以及毛细血管反应等密切观察
[8]。

1
.3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 料对比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 义。

表一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结果

清创加开放式的植骨术为传统的治疗小腿和足部创伤后骨髓炎 的治疗方式,其在治疗中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对受累的创面、软组
织切除方面、需长时间骨质开放方面存在着缺陷,这些缺陷会导致治
愈率的降低增加并发症的产生,而年采用游离肌皮瓣移植治疗难治性
小腿和足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方法
避免了上述的担忧,加大了手术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罗立君.改进游离植皮法治疗小腿和足部创伤后皮肤坏死缺损64 例[J]. 四川医学,2004,25(9):1025
[2]
韩久卉,张英泽,田德虎等.游离肌皮瓣移植治疗难治性小腿和足部创伤 后骨髓炎[J].中华骨科杂志,2010,30(7):635-640
[3]
张发惠,林松庆,张朝春等.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移植 修复小腿、踝足部创伤[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

,2007,11(43):8653-8656

[4]
熊龙,武志宏,曹荣华等.腓肠神经逆行复合组织蒂皮瓣修复小腿和足部 创面[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5(4):343-344
[5]
翟建国,周硕霞,丛海波等.游离皮瓣移植结合骨段滑移技术治疗胫骨骨 髓炎骨缺损[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2,35(4):327-329
[6]
沈余明,向东,王浩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肌皮瓣治疗慢性跟骨骨 髓炎[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7,21(4):360-362.
[7]
肖夕凤.游离肩胛皮瓣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康复护理[J].中国医 药导报,2008,5(36):157,160
[8] [10]
张庆辉.游离皮瓣移植术治疗四肢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 国医药导报,2007,4(24):71-7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