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年级写作教学理论与实践

合集下载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解释一下:内容不用按杨华民给你的底稿改了,就按我发的吧,如果有遗漏的项目,你再给杨华民说一下,我再补充。

二、课题设计论证一、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1)本课题的理论意义《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写作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教师的责任就是引导学生去感知生活,品悟生活,丰富学生的个性体验,眼见、耳听、心想、记笔记的习惯,见中有感,闻中有感,勤于笔耕,乐于表达。

农村小学生有足多的不足之处,积累贫乏、阅读量少、孤陋寡闻、表达能力差,照成写作内容空泛、结构混乱、语句不通以及写作技能差等问题。

但他们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他们生活资源广泛,和大自然接触的空间和时间非常广阔,实践经验丰富,从生活角度来说,他们可谓见多识广,写作的题材如此之广,谁说他们缺乏生活素材呢?他们缺乏的只是对生活的观察,对材料的累积,大胆表达的勇气,对生活的感悟和羞于表达的情感……如果打开这一扇扇关闭的大门,我想农村小学生的表达激情就会像开闸的洪水一样,一泄而不可收。

(2)本课题的实践意义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提起作文来就皱眉头,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无济无事,好多学生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最后要么是从作文书籍中抄一篇相关作文塞责,要么是三言两语,草草收尾了事,一个班级中能有30%的学生能写出优秀的作文来也算是大吉了。

对于农村老师来说,作文教学也是个顶头疼的事,学生的见识短,阅读量小,语言积累不丰富,进行作文指导也多半是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一头雾水,作文指导课多半没有起到实际指导作用。

所以,常常是老师苦于学生作文水平提不高,而学生拿起笔来又无从下手。

综合而言,《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研究于学生、于老师、于学校来说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二、国内外与本课题相关研究的概况与趋势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特别是在受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之后,引起世界各国教育行家的关注。

语文习作课教学方法与策略(完整版)

语文习作课教学方法与策略(完整版)

语文习作课教学方法与策略(完整版)语文习作课教学方法与策略语文习作课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运用能力和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语文习作课教学的方法与策略:1.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引入有趣的话题、情境或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让他们能够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

3.注重情感体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感受到写作是一种表达情感的方式,而不是一种任务。

4.引导学生多阅读: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学习语言表达和文字运用技巧,同时也可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和思维。

5.注重写作技巧的指导: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写作技巧的指导,如如何组织*结构、如何运用修辞手法等。

6.鼓励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写出与众不同的*,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7.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在写作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自由发挥,写出自己的*。

总之,语文习作课教学需要注重学生的兴趣、观察力、思考能力、情感体验、阅读、写作技巧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培养和发展。

同时,教师也要注重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灵活运用,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语文教学方法对比法的作用语文教学方法对比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学生较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2.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课文中一些新的观点与材料。

3.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4.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6.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以上就是语文教学方法对比法的一些作用,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浅谈语文写作教学方法语文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

下面是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的一些建议: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意义。

基于写作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整体思考

基于写作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整体思考
层面 的原 因, 为从 整体 上分析并 解决长 期困扰 于写作学教
与 学 之 间 的长 期 矛 盾 尽 一 份 心 力 。
《 基础写作概论 》 林可夫 主编 , , 福建 人 民出版社 18 95
年版 ;
《 基础写作教程》 吴伯威 、 伯麟主编 , , 林 山西人 民出版
社 18 年版 。 95
第三 , 写作教材的综合期 ( 97 18 ——19 ) 9 3 《 写作学 新 稿》, 显 生 主 编, 裴 南京 大 学 出版 社 18 97
年版 ;
《 写作 学 高 级教 程 》 周 姬 昌主 编 , 汉 大 学 出 版社 , 武
18 9 9年版。 第 四, 写作教材 的锤炼期 (9 4 1 9—— 现在 )
年版 ;
பைடு நூலகம்
是极 不平 凡的 , 所取得 的成果 也足 以令 我们感 到鼓舞 和振
奋。它的发展 , 大致可分为 四个时期 : 第一 , 写作教材 的继承期 (9 8 18 ) 17- 9 2
《 现代写作教程 》 董小玉 主编 , , 高等 教育 出版社 20 00
年版 ;
《 高等师范写作三 能教程 》 潘新 和主 编 , 民教 育 出 , 人
版社 20 02年 版 ;
《 写作通论》, 北师大编写 , 北京 出版社 17 9 9年版 ;
《 作文法 概 要 》, 景 隆编 著 , 李 辽宁 人 民出 版社 18 92
年版 。
《 现代写作学引论》, 陈果安著 , 中南 大学 出版社 2 0 02
年版 ;
第二 , 写作 教材 的发展期 (9 2 18 ) 18 - 9 7 《 基础写作 学》 刘锡庆 , , 中央电大出版社 ,92年版 ; 18 《 应用 写 作 》 李 景 隆 主 编 , , 中央 电 大 出 版 社 18 93

培养山区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理论和实践

培养山区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理论和实践

培养山区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理论和实践【摘要】培养山区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教学任务十分艰巨。

我校的经验总结为:作文训练要分阶段,分类型,搞专题,讲效率。

分阶段即分为初级训练阶段和提高训练阶段,初级阶段引导学生入门,训练学生写出正确通顺的句子;提高阶段要学习谋篇布局,使文章过渡自然,逻辑性强,句式灵活多变,文字清新简约,富有感染力。

分类型、搞专题即按文体分为若干个专题,各个击破。

讲效率即追求低耗高效,以较小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换取较满意的教学成果。

另外,在作文教学中,还要遵循整体教学原则,使作文训练与听说读的训练有机结合。

【关键词】英语写作;分阶段;分类型;整体教学;效率引言我校最近三年的招生规模为每年大约600人,这些学生几乎全部是来自山区的少数民族生,学生的入学综合成绩分布如下(中考综合成绩分为a、b、c、d四个层次):a层学生每年大约招到2人,b层学生大约占四分之一,c层学生大约占四分之三,d层学生占极少数。

正是由于我们的学生起点太低,我们的英语教学尤其是英语作文教学举步维艰,它就像蚂蚁咬苹果,教师教得疲惫,学生学得无味。

教师教得不得法自然疲惫;学生想“咬”英语作文这个“大苹果”却因光溜溜的而无从下口,自然觉得无味。

从生活经验得知,如果苹果已经被打开一个缺口,情形则完全不同,蚂蚁吃苹果时乐此不疲,越啃越有味。

我校英语组的经验是:帮学生打开一个“洞口”,引导学生入门,经过系统训练,逐步提高写作能力,使学生越写越有味。

以下是本人对于英语作文教学的思考和经验总结。

1 分阶段训练是高中英语作文教学的基本法宝入学伊始,我校新生整体水平较周边学校学生的水平而言,相差了一大截,除了高一唯一的重点班的学生的水平稍高外,普通班绝大多数学生的中考综合成绩为c。

在第一次英语月考中,普通班的平均成绩在40分左右(总分150分),约80﹪的学生作文留空白,少数写作文的同学也辞不达意,阅卷老师对于好文章望穿秋水。

整体而言,绝大部分学生在英语写作上还未入门,对于写作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一提到写文章便满面愁容,原因是什么呢?是学生还没有进入写作的状态,就好比老虎啃天无从下口。

《写作》课程教学大纲知识讲解

《写作》课程教学大纲知识讲解

《写作》课程教学大纲《写作》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0933000、0933001课程名称:写作(1)、写作(2)总学时数:40+40=80学时实验学时:15+15=30学时(另见“实验大纲”)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和任务《写作》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基础必修课,面向一年级新生开设。

2.教学目标及意义本课程传授写作理论(含传统与现代),指导写作实践,培养专业素质和学科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之能熟练运用写作技能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分析阅读各种体裁的文章从而为进入更高层次的写作活动奠定基础。

3.教学内容和要求本课程讲授写作学的基本理论“写作四体”、“写作过程”和“写作技法”;讲授并训练写作的基本文体“新闻写作”、“文学写作”、“理论写作”和“应用写作”四大类型。

学生应了解写作的特性,熟悉文体的基本特征,掌握写作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法,能写出文风端正、语言流畅、思路清晰、条理分明的文章。

4.教学重点、难点上学期,即《写作》(1)着重讲解写作“四体理论”,即写作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的概念及其内在联系;写作的基本表达方式及表达技巧;“写作过程”理论,涉及到思维学、心理学和哲学等相关知识,是学生较难理解的部分。

下学期,即《写作》(2)着重介绍各大类型文体的特征以及写法,着重训练各大类文体中的基础文体。

社会评论和文学评论的写作对学生来说是难点,应用文的实用性操作也是教学的难点。

5. 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讨论法、课堂提问法、当堂实验操作法、课后自我练习法等综合运用。

以课堂讲授和课堂训练为主,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结合;以课后阅读和写作实践为辅。

讲评和理论学习相结合,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6.教材及主要参考书课程教材:董小玉主编.《现代写作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2008年6月版主要参考书:①路德庆主编.《普通写作学教程》(修订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版②张佐邦主编.《现代写作学》.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1月版③刘孟宇,诸孝正主编.《写作大要》(第三版).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4月版④姚承嵘著.《写作学》.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组编.《应用写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月版。

中小学实践教学目录(2篇)

中小学实践教学目录(2篇)

第1篇一、前言实践教学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践操作、实地考察、项目研究等方式,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

以下为中小学实践教学目录,涵盖各个年级段的主要实践教学内容。

二、小学阶段实践教学目录1. 一年级- 生活技能实践:整理书包、系鞋带、洗手、穿衣等。

- 环保教育实践: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 动手制作实践:剪纸、折纸、制作小手工等。

2. 二年级- 社会实践:参观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

- 科学实验实践:简单的物理、化学实验,如浮力实验、颜色变化实验等。

- 艺术实践:绘画、音乐、舞蹈等。

3. 三年级- 农村体验实践:参观农场、体验种植、养殖等。

- 地理探索实践:考察家乡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等。

- 体育实践:跳绳、跑步、篮球等。

4. 四年级- 环保调查实践:调查家乡的环境状况,提出改善建议。

- 历史文化实践:参观历史遗迹、了解家乡历史。

- 创意写作实践:撰写童话、故事、日记等。

5. 五年级- 科学探究实践: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制作科学模型等。

- 数学应用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等。

- 社会实践:参加社区活动,了解社会现象。

6. 六年级- 综合实践:策划并实施小型社会实践活动。

- 研究性学习: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 毕业作品展示:展示六年级学生的实践成果。

三、初中阶段实践教学目录1. 七年级- 实地考察实践:参观革命纪念馆、历史遗址等。

- 社会实践:参加志愿者活动,了解社会需求。

- 科学探究实践:进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

2. 八年级- 地理考察实践:考察家乡的自然景观、地形地貌等。

- 社会实践:参加社区服务,了解社会现象。

- 研究性学习:针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3. 九年级- 综合实践活动:组织策划并实施大型社会实践活动。

- 研究性学习:进行毕业论文撰写。

- 职业体验实践:参观企业、了解职业特点。

四、高中阶段实践教学目录1. 高一- 实地考察实践:参观大学、科研机构等。

《阅读与写作》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阅读与写作》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阅读 与 写 作是 信 息传 播 的重 要 方
式 、社会交 际的基本手段 和语文教学 的
提高导学效果 ; 第二步 , 教师要善 于引导 学生进行讨论 , 使学生积极思 考 , 踊跃 发 言; 三步, 第 学生 以杂感 、 随笔等 文体 形 式写出心得体 会 , 从而完成教学 内容 。 在上述过程 中 ,任 课学教师在选 择 阅读 与写作案例 时应根 据案例教学 的特
量地应 用到写作实 践训 练 中。在写 作实 践训 练过程 中, 可以从三个步 骤人手 : 第

造条件 ,培养学 生的理论 与Fra bibliotek践结合 的 能力 。要做到这一点 , 笔者认 为 :

反复实 践 ,实践过程 中随时记 录有关问 题, 然后在备课 本上安排好 导学 内容 、 过
程 和 目标等 。二要抓好 自身 的提高 性教
践 结 合 的能 力 。本 文 对 此 进 行 探 讨 。
难点、 目的编制 出案例 ; 二步 , 第 组织学
生讨论案 例 , 教师进行 引导、 提示 、 总结 ;
【 键词 】阅读与 写作 教 师 教 学 关
理 论 实践 写 作 能 力
第三步 , 由学生撰写 心得 体会 , 对所学 到
有 自己写得好 , 才能让学生 写得 好 , 才能 有 的放矢地组 织实践 教学 。 二、 教学 过程 :强化课堂案例教学 ,
开 展 多 种 形 式 的 写 作 实 践 活 动
机整体 融通起来 , 正确把握理论 、 阅读 与
写 作三 者的互动关系 。通 过这 门课程 的
学 习 ,要使学生懂得学 习文章 阅读论 与

教 师 教 学 : 作 理 论 与 写 作 实 践 写

学习与实践作文

学习与实践作文

学习与实践作文篇一:作文,在实践中成长(2)作文,在实践中成长课标认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知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自我倾诉的过程。

写作素养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能具体明确、文通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是中学写作素养培养的重要目标。

但作文难,难作文,是广大农村中学学生的共同感慨,农村中学学生写作水平不高是不争的事实。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我感觉,在实践中拓展学生的生活素材,进行实践性作文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社会,接触自然,观察社会,了解生活,让学生通过社会生活实践去获得写作材料,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提高.因此,我就自己如何尝试生活实践性作文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拓宽语文学习领域,丰富学生语言积累新课标中提出“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为此我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有意识、阶段性的开展语文课外实践活动。

如:鼓励学生编制手抄报,出黑板报,举办故事会、诗歌朗诵会、新闻信息交流会、演讲比赛、作文竞赛、剪报办知识窗,摘抄优美句子、篇章,写日记比赛等等。

另外,我还常常鼓励学生利用身边有利的语文学习资源,如:报刊杂志,学校图书室,家中的电脑等,通过这些有利的资源,使学生开辟更多学习语文的窗口和渠道。

尤其强调学生电脑的学习和使用,在每次布置学生的课外阅读时,一改传统阅读的要求,以新颖的语文实践活动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

如:根据学生家庭现状和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进行分组编队,让学生充分利用家庭资源搜集学习信息,以此促进学生学习语文,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让学生在脑海中储存大量的信息资料和写作素材。

这样,学生在平时的实际写作中就能够做到厚积薄发,触类旁通。

二、拓宽语文运用领域,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传统的作文往往限定学生根据题意要求来表达,学生所写的不一定就是他们自己想表达的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 式 强 调 文 章 的 内 在 形式 , 其 是 语 法 的 准 确 无 误 。 一 些 学 者 也 强 调 用 比 喻 性 语 言 ( tp o cl o. 尤 me hr a f a i r
nds) 描 写 阐述 内 容 , 强 调 句 子 长 短 变 化 (e t c —l ghf ma s) 或 强调 主题 句 (o i e t c o. ui 来 t 或 sne e e t r l t , n n o i t c—sne ef p n r m i ) l t as 。 学 科 中心 法 强 调 修 辞 、 辑 和 语 言 , 课 堂 上 使 用 许 多 范 文 , 导 学 生 提 高 在 逻 辑 性 、 法 、 型 、 逻 在 指 语 句 词 语 、 法 和 风 格 方 面 的 正 确 性 和 表 达 能力 , 谓 跨 学 科 写 作 ( i n cost ur uu 即衍 生 于此 。 跨 用 所 Wr g A rs h C rc lm) i t e i 学 科 写 作 , 是 指 具 体 的 学 科 课 程 里加 入 1 和 小 论 文 的 写 作 ; 是 指各 语 言 系 专 门开 设 跨 学 科 写 作 课 。 一 3记 二
l r ) 而 不仅 仅 是 学 习写 作 (emi r e 的 过 程 , 两 者 是 相 辅 相 成 的 。 西 方 写 作 教 学 的 主 要 流 派 大 e n, a 1 n t wi ) a g o t 这 致 可 以 分 为 形 式 法 ( om l t 、 科 中 心 法 ( i il e—cne d 、 时一 传 统 法 ( urn —Ta io a) 修 辞 F r ai ) 学 s D s pi c n ete ) 现 r C r t rdt n1 、 e i 法 ( h t c1 、 露 法 ( x r s e 、 仿 法 ( me c 、 序 法 ( rcs) 。有 些 是 有 意 识 形 成 的 , 些 是 学 R e r a) 表 o i E pe i ) 模 sv Mi t ) 程 i Poes 等 有 者们 为 了 研 究 方 便 而 把 具 有某 些 共 同特 点 的教 学 方 法 归 纳 成 一 类 而赋 予 名 称 的 。
中 图 分 类 号 : 1 . 93 文献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8—65 (o2 o 10 6 x2 o )2—04 0 5—0 3
写作 是 一 个 自我 发 现 、 我 认 识 、 现 和 认 识 周 围 世 界 的 过 程 , 学 生 通 过 写 作 来 学 习 ( r i o 自 发 是 win t tg
h e e r h wo k a d c g t e p a t e i i n be a i r t e r s a c r n o ni v r c c n wrt h vo s a d wrtn r c s , d e e n e ta h r i i i g n ii p o e s a r d f e t e c e ’ g n i s h S r l d m o eg a g a e ta hi . o e i mo e f r in ln u g e c n n g Ke wo d e p s ie; r c s ; s i ln y r s: x r sv p o es dic pi e— c n e e r eo ia e e t r d; h trc l
表 露 法 把 写作 作 为 自我 表达 或 表 露 的工 具 , 调 那 些 有 趣 的 、 人 心 服 的 、 有 个 性 的作 品 , 调 学 生 强 令 具 强
现 时一 传 统 法 注 重 从 词 汇 、 子 和 段 落 等 层 次 分 析 语 篇 , 我 们 的 写 作 教 材 常 用 的 描 写 文 ( e r . 句 即 D si c p
t n 、 叙 文 ( art n 、 明文 ( psin 和议 论 文 ( r me t i ) 它 强 调 内容 与 形 式 的 统 一 , 在 教 学 i )记 o Nr i )说 ao x E oio ) t Ag n tn , u ao 但 中, 常只偏重形式 。 常 修 辞 法 的 目的 就 是 指 文章 能 对 预 定 的读 者 产 生 预 定 的 效 果 , 即在 文 章 开 首 提 出某 一社 会 问 题 , 过 正 经 文到文章结 尾 , 能取 得 改 变 读 者 的 态度 、 点 或 行 为 的效 果 , 强 调 修 辞 者 、 者 和 语 言 三 者 之 间 的关 系 。 观 它 读 强 调 创 造 ( vn o ) n i i et n 。
进 行 研 究 和 实 践认 识 , 对 教 师 在 现 代 外 语教 学 中扮 演 的 角 色进 行 了新 的 定位 。 并 关 键 词 : 露 法 ; 序 法 ; 科 中心 法 ; 辞 法 表 程 学 修
Ab ta t B n rd cn s r c : y i t u i gwe tr e a o i a e r si t e w i n ls , e a t o u d e s d ns t o se p d g gc lt o e o t rt g c a s t u rg i e t t e t n h i n h i h h s h u o
维普资讯
高年 级写 作教学 理论 与 实践
高 年 级 写作 教 学 理 论 与 实 践
闫 玉敏
( 津 外 国语 学 院英 语 学 院 , 津 天 天 300 ) 02 4

要 : 文 通 过 尝试 将 西 方 写 作 教 学理 论 引入 高年 级 外语 写 作 课 , 导 学 生 对 写 作 行 为 和 过 程 本 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