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通信能力概述要点
美国陆军战术通信网络建设的最新发展_张国斌

美国陆军战术作战人员信息网(WIN-T)是美国陆军战术通信网的主干网,能够提供语音、视频和数据通信以及任务指挥能力,可用于为各种军事行动提供支持。
一般来说,地面部队通信由两部分组成。
在最低层,是战术电台,通常为甚高频(VHF)电台,主要提供单兵与指挥部之间的视距通信,其特点是高机动性和便携性,但带宽较小。
在其之上,通常是相对来说静态的视距区域通信系统,用于提供高宽带网络,将各指挥部连接起来,对于该网络,只有有限的机动用户能够接入。
美国陆军的WIN-T 便是这样一种通信网络,但随着其“增量”2型系统列装部队,美国陆军战术通信网络水平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美国陆军对WIN-T“增量”2型的后续作战试验与鉴定2是和网络集成与鉴定(NIE)15.1联合开展的,完成的时间是2014年10月至11月初,地点是得克萨斯州的布利斯堡和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导弹靶场,这一试验活动共持续了19天,覆盖了3 000多平方英里。
试验的结果将为该系统能否进入批量生产决策提供支持。
WIN-T“增量”1最初是在2004年部署的,当时被称为联合网络节点(JNN),作为一种过渡解决方案,该系统旨在为最低到营级提供停止间的高性能通信能力。
2007年该系统被改命为WIN-T “增量”1,当时该系统已明显能够提供WIN-T 所需的部分能力。
2012年,该系统完成了对陆军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和国民警卫队的部署。
通用动力C4系统公司是主承包商。
WIN-T“增量”1有三种传输网络节点,用于提供高速广域网络,实现安全语音、视频和数据交换。
战术网络中心节点(THN)为师指挥部提供支持;联合网络节点为旅级指挥部提供支持;营指挥所节点(BnCPN)为营级指挥部提供支持。
还有一种节点,称为地区网络中心节点(RHN),这是一种固定设施,相当于三套战术网络中心节点,用于为战区级作战提供支持。
“增量”1的一个关键部分是拖车载装的卫星传输终端(STT),该终端与联合网络节点和营指挥所节点共同使用。
美国军事卫星通信系统

宽带填隙卫星系统由美国空军和陆军 联合开发,主要利用商业产品填补现 有系统和先进宽带系统之间的空隙, 实现国防卫星通信系统向先进宽带系 统过渡 。
先进宽带系统是为满足国防和情报界 对宽带需求以及中继通信系统的需要 而设计的。该系统将使用激光通信技 术,并作为国防卫星通信系统、全球 广播业务系统和宽带填隙卫星的后续 系统。
军事星携带了交叉链路有效载荷.卫 星无需经过地面站中转就可直接互连
这样.地面终端发送和接收的信息可 以由系统中其它卫星中继.并且有可 能重选路由。在发生核战争,地面控 制系统无法工作的情况下.军事星仍 可工作长达6个月。
国防卫星通信系统是一个提供超高频宽带 和抗干扰通信的通信系统,共发展了3代, 现在在轨运行的是国防卫星通信系统3, 即 DSCS-3 。 DSCS-3 具有核加固能力,能 与 FDMA、TDMA 等多址方式通信网兼容 。
移动用户目标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可
为所有移动用户提供全球窄带卫星通
信的集成系统,采用地球同步轨道, 使用先进的3G商业蜂窝技术。3G宽频 道码分多址联接制式(WCDMA)波形和 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是移动用户 目标系统采用的主要技术。
使用多种频段 根据作战要求建立相对独立的专用网 采用多种多址技术体制 同一空间段搭载多种频段转发器 具有保密抗干扰能力,关键线路采取扩频 、
转型通信卫星系统的优势在于:激光
交叉链路向地面用户的传输时间大大 缩短 。接收者可以位于全球任何位置 , 并且可以在移动之中使用相对较小的 接收机接收信息 。
转型通信卫星将致力于使国防部的宽 带、保密通信卫星结构转化为一个单 一的由多个卫星、地面和用户部分组 成的网络该系统,最终将替代军事星 和先进极高频项目。
浅谈美军通信系统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1美军战略通信系统美军战略通信的主要职责是保障美军最高指挥当局(总统和国防部长)与参联会、各军种部、九大联合司令部、情报机关、核战略部队、各大军事基地和各战区部队之间通信联络的畅通,以确保最高指挥当局对全球美军的指挥和控制。
目前,美国总统通过战略通信系统逐级向第一线作战部队下达命令,最快只需3分钟-6分钟;在紧急情况下,总统可越级向战略核部队下达命令,最快只需1分钟-3分钟时间。
美军的战略通信系统主要由国防通信系统、国防卫星通信系统、最低限度应急通信网等组成。
1.1国防通信系统国防通信系统国防通信局管理,主要采用有线通信、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等多种手段,线路总长6729万多公里,覆盖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100个地区的3000多个军事指挥所和工作站。
新一代国防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数据网,该网把部署在全球各地美军各军兵种的数据网联成了一体,使得美军各军兵种部队之间可以轻易完成话音、图像、传真和数据通信以及发电子邮件等通信业务。
1.2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Ⅲ)该系统由位于赤道上空地球同步轨道上的14颗卫星组成,主要工作在超高频波段(后4颗卫星上增设了特高频通信),每颗卫星的通信总容量或为100兆比/秒或为200兆比/秒,该系统拥有三种带宽,覆盖范围为南北纬75度之间,可为东太平洋、西大西洋、东大西洋、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等五个区域的美国陆、海、空三军提供加密且可靠的全球通信服务。
1.3最低限度应急通信网(MEECN)专供美国总统在核战条件下与陆、海、空三军核部队的通信与指挥。
该系统由空军卫星通信系统、海军陆基甚低频电台广播网、海军“塔卡木”机载甚低频对潜通信系统、海军极低频对潜通信系统和陆军“地波应急网”等若干专用通信系统组成,空军卫星通信系统是空军和国防部指挥空军战略部队传递紧急文件的主要通信手段,该系统没有自己的星体,但在“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Ⅲ)、“军事星系统”(Milstar)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星体上设有专用信道转发器,其地面终端为AN/ARC-171(V)特高频卫星通信机,频率范围225-399.995兆赫,目前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和加油机都安装了此类卫星通信机。
世界性难题——通信:美军通信现状

世界性难题——通信:美军通信现状作为他们正在进行的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美军正不断升级其通信。
美军正在进行一场辩论,研究下一代战斗车辆和旋翼飞机的外观。
然而,当谈到未来战场如何沟通时,美陆军似乎一致同意 :智能手机!自从 1997 年启动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 JTRS 】,美陆军已奋斗了 20 年来满足战场上的通信需求。
在2018年的美陆军协会【AUSA】上,达通世界通信展出了其新的HH-3100幽灵多终端多频段手持战术电台和MT-3100移动底座,标志着该公司进军多频段领域。
HH-3100加入到了幽灵战术电台系列,为整个战区的下车步兵和乘车步兵提供了30-512MHz频段的安全灵活通信网。
该电台具有嵌入式电子对抗措施、AES-256标准通信安全系统、嵌入式GPS以及用于地空通信的调幅调制解调器。
此外,该电台通过了美国国防部军用标准810G认证,可在恶劣环境下工作。
其跳频通信和数字加密波形可使通信和传输更安全。
HH-3100的很人性化,具有便于双手操作的双按钮和便于掌握收发器平衡的中央定位天线。
公司销售副总裁John Biljan表示,H H-3100基于现有客户的多年反馈,达成了技术先进性和易用性的平衡。
“达通正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能在任何环境下使用,价格划算的新产品,让客户(主要)关注任务,而非技术。
”在加密模式下,HH-3100电台向上兼容达通的所有甚高频【VHF】(30-300MHz) 电台,客户无需扩充内存,即可实现更多功能。
与美国战术无线电供应商不同,波兰陆军战术通信的参展者向MT 表示,该国政府已要求供应商Radmor评估部队未来通信需求和战术电台的可能架构。
他们还表示,波兰军队目前使用的战术电台来自不同供应商。
其中Thales公司的PR4G系列甚高频战术电台用于保障陆军,而特种部队使用的是哈里斯公司提供的无线电收发器。
他们推测,Radmor最终可能会被要求开发一种新的单兵和车载电台,取代传统的PR4G家族列装部队。
浅谈21世纪美军战略通信系统【范本模板】

浅谈21世纪美军战略通信系统二O一一年三月二十一日一、摘要:战略通信系统是整个战略C3I系统的“脉络”。
从目前世界各国的战略通信系统看,以美国的战略通信系统最为完整,技术最为先进,但也存在不少薄弱环节。
主要是生存能力低、互通性较差、保密通信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不足.美国的战略通信系统分通用通信系统和专用通信系统两部分.在美同战略C3I系统中专用通信系统主要有空军卫星通信系统、陆基甚低频电台广播网“塔卡木’机我甚低频中继通信系统、极低频对潜通信系统、战略空军司令部的若干专用通信系统等。
二、通用通信系统(一) 国防通信系统该系统由“自动电话网”、“自动数字网”、“自动保密电话网”组成,主要用于保障美国总统同国防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情报机关、战略部队的通信联络,保障国防部长与各联合司令部和特种司令利的通信联络,此外,还为固定基地、陆、海、空军机动部队提供中枢通信网络。
“自动电话网”为全球性非保密长途电话交换网,用模拟空分矩阵交换、交换机容量从50门到1万门范围内。
有67个交换中心,为50多万用户服务、它采用5级优先制,并有占先业务,最高两级用户与世界任何地区的用接通时间不超过10秒。
目前,美国正研制国防交换网以取代该网。
“自动数字网"为全球性存贮转发保密电报网,有16个自动交换中心,1500多用户.它使用6级优先制,8种速度(45~4800比特),日转报量为60多万份。
目前,美国正在其基础上发展国防数据网(DDN)。
DDN采用了通信处理机、分组交换技术和分布式结构,具有资源共享,网络协议分层化特点.在该网中,主机对主机传输速率为56千比特/秒,终端对主机传输速率为9600比特/秒。
全网时延小于1秒,误码率为4。
2*10-12。
在海湾战争中,该网曾投入使用.“自动保密电话网”为全球密话通信网。
供指定的国防部及非国防部用户使用。
它有12个自动交换中心和101个人工交换中心,有1万多用户。
国防通信系统使用视距无线电、对流层散射、高频无线电、卫星和电缆等传输媒介及有关的通信设备,能用话音、数据、传真、电报等通信方式工作.其线路总长达6700多万千米,能将配置在近80个国家100多个地区的3000多个指挥所和工作站连接起来。
美军军事通信卫星发展趋势分析及启示

美军军事通信卫星技术分析卫星通信在现代军事行动中地位越来越重要 ,它为军事指挥官提供的灵活性、实时性、全球通信覆盖能力以及战术机动性均是其它通信媒介难以实现的。
迄今为止 ,世界各军事大国均已拥有自己的军用卫星通信系统 ,美、俄、英等都发射了几代军事通信卫星 ,形成了综合的、全球的军用卫星通信网。
其中以美国的军用通信卫星最为先进 ,并已在1991 年的海湾战争中、1998 年的“沙漠之狐”行动中和 1999 年科索沃战争的行动中经实战考验 ,效果十分明显。
因此了解美军卫星通信系统对我军卫星通信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美军现役军事通信卫星系统美国现有多种军用通信卫星系统 ,它们功能各异,用途多变,更新速度快。
主要包括第三代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3)、舰队卫星通信系统(FL TSA TCOM)、空军卫星通信系统(A FSA TCOM)、地面机动部队卫星通信系统(GMFSCS)和军事星(Milstar),其中“军事星”特别引人注目。
1.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是一个提供超高频SHF宽带和抗干扰通信的通信系统。
供各种宽带军事用户使用 ,为美国的陆、海、空三军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全球通信服务,其典型的应用包括全球军事指挥和控制、危机管理、情报和早期预警数据的中继、条约监控及监视信息、外交通信等。
国防卫星通信系统可以承载国防部所有卫星通信80%的业务以及45%的战地宽带通信业务。
现已发展到第三代,即DSCS-3。
DSCS-3 具有核加固能力,其上有6个SHF转发器和一个UHF转发器,不仅能与FDMA,而且能与TDMA等多址方式通信网兼容。
DSCS3C 系统是美军建设的最新一代国防卫星通信系统,这种改进的卫星将SHF扩展到EHF频段并在设计时特别注重核加固和抗干扰能力。
2.海军卫星通信系统(FL TSA TCOM):工作于UHF频段,主要供美国海军使用,用于全球战略、战术通信,为舰舰、舰岸和舰空之间提供话音、数据链路。
美军通信能力概述要点

美军现役通信系统分战略通信系统和战术通信系统两种。
一、战略通信系统美军战略通信的主要职责是保障美军最高指挥当局(总统和国防部长)与参联会、各军种部、九大联合司令部、情报机关、核战略部队、各大军事基地和各战区部队之间通信联络的畅通,以确保最高指挥当局对全球美军的指挥和控制。
目前,美国总统通过战略通信系统逐级向第一线作战部队下达命令,最快只需3分钟–6分钟;在紧急情况下,总统可越级向战略核部队下达命令,最快只需1分钟–3分钟时间。
美军的战略通信系统主要由国防通信系统、国防卫星通信系统、最低限度应急通信网等组成。
1、国防通信系统由国防通信局管理,主要采用有线通信、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等多种手段,线路总长6729万多公里,覆盖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100个地区的3000多个军事指挥所和工作站。
新一代国防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数据网,该网把部署在全球各地美军各军兵种的数据网联成了一体,使得美军各军兵种部队之间可以轻易完成话音、图像、传真和数据通信以及发电子邮件等通信业务。
2、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Ⅲ)是美国战略远程通信的支柱,该系统由位于赤道上空地球同步轨道上的14颗卫星组成,主要工作在超高频波段(后4颗卫星上增设了特高频通信),每颗卫星的通信总容量或为100兆比/秒或为200兆比/秒,该系统拥有三种带宽,覆盖范围为南北纬75度之间,可为东太平洋、西大西洋、东大西洋、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等五个区域的美国陆、海、空三军提供加密且可靠的全球通信服务。
3、最低限度应急通信网(MEECN)则专供美国总统在核战条件下与陆、海、空三军核部队的通信与指挥。
该系统由空军卫星通信系统、海军陆基甚低频电台广播网、海军“塔卡木”机载甚低频对潜通信系统、海军极低频对潜通信系统和陆军“地波应急网” 等若干专用通信系统组成,其中:——空军卫星通信系统是空军和国防部指挥空军战略部队传递紧急文件的主要通信手段,该系统没有自己的星体,但在“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Ⅲ)、“军事星系统”(Milstar)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星体上设有专用信道转发器,其地面终端为AN/ARC–171(V)特高频卫星通信机,频率范围225–399.995兆赫,目前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和加油机都安装了此类卫星通信机。
美国军事卫星通信系统

先进极高频(AEHF)卫星系统 卫星系统 先进极高频
作为美军第三代军事通讯卫星, 作为美军第三代军事通讯卫星,“先进 美军第三代军事通讯卫星 极高频通讯卫星” 采用星间链路(不同 极高频通讯卫星”(AEHF)采用星间链路 不同 采用星间链路 在轨卫星间的互联)技术 星上处理技术等, 技术、 在轨卫星间的互联 技术、星上处理技术等, 能根据用户优先级别来提供点对点通信以及 网络服务。该系统有非常强的战场生存能力, 网络服务。该系统有非常强的战场生存能力, 即便在地面控制站被破坏后, 即便在地面控制站被破坏后,整个系统仍能 自主工作半年以上。 自主工作半年以上。
4.全球广播业务系统 .
全球广播业务(GBS)系统是美国防部根据 全球广播业务 系统是美国防部根据 未来信息战的需求, 未来信息战的需求,在商用卫星直播业务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军用信息传输业务。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军用信息传输业务。它可 为广大军事用户提供多媒体信息(诸如图像 诸如图像、 为广大军事用户提供多媒体信息 诸如图像、 地图、气象数据、 地图、气象数据、后勤供应和空中飞行管制 的连续、 等)的连续、高速和单向传输。从1995年底计 的连续 高速和单向传输。 年底计 划出台至今,美军方一直十分重视, 划出台至今,美军方一直十分重视,其计划 实施进度很快。 实施进度很快。
2.国防卫星通信系统 .
国防卫星通信系统 以超高频通信为主 国防卫星通信系统3以超高频通信为主, 卫星通信系统 以超高频通信为主, 颗卫星每颗星的通信总容量为100兆比/ 兆比/ 前10颗卫星每颗星的通信总容量为 颗卫星每颗星的通信总容量为 兆比 在最后4颗卫星上增加了特高频 颗卫星上增加了特高频(UHF)通 秒,在最后 颗卫星上增加了特高频 通 信的比重。 信的比重。后4颗卫星属于军方寿命延长 颗卫星属于军方寿命延长 (SLEP)改进项目,使用超高频进行通信,每颗 改进项目, 改进项目 使用超高频进行通信, 星的通信总容量为200兆比/秒,卫星参数见 兆比/ 星的通信总容量为 兆比 表3。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军现役通信系统分战略通信系统和战术通信系统两种。
一、战略通信系统美军战略通信的主要职责是保障美军最高指挥当局(总统和国防部长)与参联会、各军种部、九大联合司令部、情报机关、核战略部队、各大军事基地和各战区部队之间通信联络的畅通,以确保最高指挥当局对全球美军的指挥和控制。
目前,美国总统通过战略通信系统逐级向第一线作战部队下达命令,最快只需3分钟–6分钟;在紧急情况下,总统可越级向战略核部队下达命令,最快只需1分钟–3分钟时间。
美军的战略通信系统主要由国防通信系统、国防卫星通信系统、最低限度应急通信网等组成。
1、国防通信系统由国防通信局管理,主要采用有线通信、无线电通信、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等多种手段,线路总长6729万多公里,覆盖五大洲80多个国家和100个地区的3000多个军事指挥所和工作站。
新一代国防通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数据网,该网把部署在全球各地美军各军兵种的数据网联成了一体,使得美军各军兵种部队之间可以轻易完成话音、图像、传真和数据通信以及发电子邮件等通信业务。
2、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Ⅲ)是美国战略远程通信的支柱,该系统由位于赤道上空地球同步轨道上的14颗卫星组成,主要工作在超高频波段(后4颗卫星上增设了特高频通信),每颗卫星的通信总容量或为100兆比/秒或为200兆比/秒,该系统拥有三种带宽,覆盖范围为南北纬75度之间,可为东太平洋、西大西洋、东大西洋、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等五个区域的美国陆、海、空三军提供加密且可靠的全球通信服务。
3、最低限度应急通信网(MEECN)则专供美国总统在核战条件下与陆、海、空三军核部队的通信与指挥。
该系统由空军卫星通信系统、海军陆基甚低频电台广播网、海军“塔卡木”机载甚低频对潜通信系统、海军极低频对潜通信系统和陆军“地波应急网” 等若干专用通信系统组成,其中:——空军卫星通信系统是空军和国防部指挥空军战略部队传递紧急文件的主要通信手段,该系统没有自己的星体,但在“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Ⅲ)、“军事星系统”(Milstar)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的星体上设有专用信道转发器,其地面终端为AN/ARC–171(V)特高频卫星通信机,频率范围225–399.995兆赫,目前美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和加油机都安装了此类卫星通信机。
——海军陆基甚低频电台广播网在其本土、日、英、澳、巴拿马等地架设了11个500KW以上的大功率甚低频电台,每个电台的天线阵有7–26个铁塔,塔高最高达383米,该网可在危机时刻向地处全球各大洋的美军核潜艇传达紧急命令。
——海军“塔卡木”机载甚低频对潜通信系统是美国海军对潜通信最主要的抗毁手段,目前该系统使用E-6B飞机,其甚低频天线采用一长一短的双拖曳天线(7925米/1220米),最大输出功率可达250KW,能有效地保障最高指挥当局与战略核潜艇部队之间的通信联络。
——海军极低频对潜通信系统,无线电波对海水的穿透能力与其波长有正相关性,30–300Hz的极低频波长(1000–10000km)极长,其对海水的穿透能力可达100 米以上。
因此,依靠该系统,美国海军能与潜航在80米以下数千公里之外的战略核潜艇建立通信联络。
——陆军“地波应急网”在全国建有400座高299米的铁塔,其频率范围为150K–175KHz,该网的抗毁性能很强,即使其中的200个中继节点被摧毁也不会影响该网的整体效能。
因此,陆军“地波应急网”能有效地保障美军最高指挥当局在遭受核袭击后仍然可以向战略核部队下达核报复的作战指令。
二、战术通信系统战术通信系统一般是指集团军以下的各级通信系统,其主要作用是为作战部队提供保障战役或战斗顺利进行所必须的通信联络。
战术通信系统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即基础层次,它是由无线电台、数据链、通信卫星、电话、传真等基本通信工具构成;第二层次即(作战)平台通信系统,它把电台、数据链、卫星通信系统等基本通信工具集成在飞机、坦克、水面舰船和潜艇等作战平台上以及指挥所里,为作战部队实施“平台中心战”、执行各种战役战术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三层次即野战地域通信网,一种把散布在空、天、地、海的各种基本通信工具、各种作战平台和指挥所等链接在一起而形成的立体网络。
该网构成了现行战术通信系统的主体部分,并为未来“网络中心战” 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具体地讲,野战地域通信网在一定的作战地域内开设若干个干线节点或通信中心,通过电缆、光缆、微波中继线路、卫星通信线路和机载中继线路以及数据链路等方式互连,形成一个栅格状可移动的公用干线网,而各级指挥所、各种作战平台以及其它移动用户要想传输或获取话音、视频和数据等战场战术信息,都必须通过其入口节点入网才能实现。
美军现役战术通信系统主要有:1、“猎鹰”(Falcon)战术无线电台其型号主要有“猎鹰II”和“猎鹰Ⅲ”系列产品,其中:“猎鹰II”AN/PRC-150(C)背负式/车载式高频无线电台,内置通信安全模块,频率覆盖范围1.6–60MHz,重4.5千克,传输速度为9.6千字节/秒,可兼备地对地和地对空通信,能为处在偏远地区和被崎岖地形包围的美军提供远程超视距保密的语音和数据等态势感知信息。
“猎鹰Ⅲ”AN/PRC-152(C)手持式多频段无线电台,一种具有可编程加密和波形升级能力的软件无线电系统,可为美军提供绝密级的语音和数据通信,其中包括特高频(UHF)地对地视距通信、近距离空中支援和战术卫星通信服务,并且该电台还可与一些传统无线电台兼容。
目前其全球使用量已超过13万台。
“猎鹰”III AN/PRC-117G宽带便携式无线电台,这也是一种软件定义可升级的无线电台,具有较强的宽带联网能力,可用于美军网络化数字战场的构建。
该电台工作在VHF/UHF频段,频率范围为30MHz–2GHz,传输速率达5兆比特/秒,可为美军提供移动语音、视频和数据传输服务。
此外,“猎鹰”系列产品中还有其它多种型号,如“猎鹰Ⅱ”RF-5800M多频带无线电台、RF-5800V超高频无线电台和“猎鹰Ⅲ”RF-7800W大容量视距无线电台、RF-7800V甚高频战网无线电台等等,其中RF-7800W大容量视距无线电台是为“网络中心战”而设计的,可向作战人员提供高带宽保密通信,其中包括实时视频传输、语音和数据交换等,在点对点配置时,该电台传输距离超过50公里;点对多点配置时可达20公里。
2、单信道地面与机载无线电系统(SINCGARS即“辛嘎斯”电台)其系列主要有:AN/PRC-119E(背负式);AN/VRC-89E、AN/VRC-90E、AN/VRC-91E、AN/VRC-92E、AN/VRC-93E(车载式)和AN/ARC-201E SIP 型(机载式)。
该系统是一种甚高频/调频系列无线电台,重量仅7公斤,采用了微处理机、扩频、跳频、反电子干扰和模块化结构等先进技术,能够以16 kbps速度发送加密的语音、模拟或数字数据,主要为美军旅、营及其低层次单位作战提供视距通信服务,十分适宜于执行战役战术任务的坦克、步战车、直升机、火炮或者排、班、组等小部队使用,是美军战场指挥员在前沿20公里的范围内指挥部队和空中支援的主要手段,仅陆军使用的数量就超过了25万部。
3、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JTRS)目前,现代战争已经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信息呈现几何级数似的爆炸性增长,原有的模拟通信系统已经不能满足美军在数字化战场对语音、视频和数据等信息的要求。
为此,美军正在逐步对现役通信系统进行全面数字化改造,以建立起一个面向未来数字化战场的全新的数字化通信系统,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JTRS)就是其中之一。
它是美军唯一一种可适用于所有军兵种要求的通用新型系列(数字)战术电台,其作用主要用于逐步取代美军各军兵种现役的20多个系列约125种以上型号的75万部电台,因为这些不同种类的电台之间大部分都不能兼容互通,且功能单一,数据传输速率低,组网能力差,难以适应数字化战场的需要。
而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JTRS)工作频率范围(2MHz–3GHz)极宽,基本覆盖了高频/甚高频/特高频波段,型号有手持式、背负式、车载式、机载式、舰载式和固定式等,其体系结构以软件可编程和模块化为基础,既能兼容传统波形(电台),又可支持功能不断的升级,其主要特点为多频段多模式多信道、可网络互联,这使得JTRS各种型号的电台在复杂的战场环境下不仅能做到相互之间兼容互通,而且还可通过其跨频段跨时空的横向和纵向网络为分布在广阔战区内不同地域的美国陆、海、空和海军陆战队提供远程超视距且安全可靠的语音、数据、图像和视频通信,因而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JTRS)未来有望成为美军在数字化战场中的主要通信手段。
“猎鹰”战术无线电台、单信道地面与机载无线电系统(SINCGARS)和联合战术无线电系统(JTRS)虽然只是美军种类繁多的现役战役战术电台中的一小部分,然而,它们普遍采用了数字化、网络化、跳频、扩频、宽带等先进通信技术,可以把士兵、地面车辆、传感器、水面舰艇、潜艇和飞机链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功能强大的战术网络系统,使美军作战人员能传输或获取实时战场信息,从而大大地拓展了其对战场态势的感知能力,因而可在美军由“平台中心战”向“网络中心战”转型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4、通用数据链Link16数据链是一种按规定的消息格式和通信协议实时传输格式化数字信息(包括各种目标参数和指挥引导数据)的战术信息系统,它可以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上至太空下至海洋深处的各种传感器平台、武器平台和指挥控制系统等无缝连接成一个庞大的网络体系,使参战的美军各军兵种部队都能够近实时地接受到战场的全面信息,为美军实现“互连、互通、互操作”功能,达成“发现即摧毁”作战能力以及完成从“平台中心战”到“网络中心战”转型奠定了基础,数据链因此而大大地拓展了美军的作战空间,大大地提升了美军系统与系统、体系与体系的对抗能力即整体作战效能。
美军现役数据链系统主要有通用数据链Link4、Link11、Link16和Link22以及一些专用数据链如用于情报、监视与侦查等数据传输的ISR数据链、弹药数据链和网络数据链等等,其中Link16占据主导地位,该数据链工作在特高频波段,是美军三军通用的具有加密、扩频、跳频抗干扰能力的一种战术数据链,可以为美军提供近实时的数据通信、导航和敌我识别等多种服务,其第一代终端设备JTIDS(联合战术信息分发系统)共有17种型号,最大通信距离达800千米(使用卫星可全球通信);其第二代终端设备MIDS(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不仅具备了更强的抗干扰数字化语音与数据保密通信功能,而且还可以通过自动中继技术实现超视距通信。
Link16广泛配备给美军的舰艇(如海军的航母、巡洋舰、驱逐舰和两栖攻击舰等)、预警机(如空军的E-3A“哨兵”预警机、海军的E-2C“鹰眼”预警机等)、战斗机(如空军的F-15、F-16,海军的F/A-18A和F-14舰载战斗机等)、轰炸机(B-1、B-2和B-52战略轰炸机)、侦察机和指挥控制飞机(如空军的RC-135战略电子侦察机、E-8联合监视与目标攻击雷达系统飞机、EC-130机载战场指挥控制中心,海军的P-3侦察巡逻机等等)以及陆军的地面指挥控制中心、“爱国者”导弹防御系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