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钙骨水泥的研究现状
磷酸钙骨水泥药物缓释体系的研究应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第13卷第47期 2009–11–19出版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 November 19, 2009 Vol.13, No.47 ISSN 1673-8225 CN 21-1539/R CODEN: ZLKHAH9317 1Department of Traumatic Orthopedics, Second Clinical College of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Gansu Province, China; 2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Lanzhou General Hospital of Lanzhou Military Area Command of Chinese PLA, Lanzhou 730050, Gansu Province, ChinaYe Xiang-yang★, Studying for master’s degree, Attending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Traumatic Orthopedics, Second Clinical College of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Gansu Province, Chinayexyang2008@ Correspondence to: Zhen Ping, Chief physician, Master’s supervisor,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Lanzhou General Hospital of Lanzhou Military Area Command of Chinese PLA, Lanzhou 730050, Gansu Province, China zhenpingok@Received: 2009-09-29 Accepted: 2009-11-01磷酸钙骨水泥药物缓释体系的研究应用★叶向阳1,甄平2,李晓飞1,张增山1,赵东华1Application of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as drug delivery systemYe Xiang-yang1, Zhen Ping2, Li Xiao-fei1, Zhang Zeng-shan1, Zhao Dong-hua1AbstractOBJECTIVE: To review the characteristics changes of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PC) as drug delayed release carrier before and after carrying different drugs, analyze dynamic principle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of drug delayed release system, and summarize new advances of CPC in animal experiments and clinical studies.DATA SOURCES: A computer-based online search of CNKI (/index.htm) and PubMed(/PubMed) was performed for articles published between 1985 and 2009 with the key words of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PC, drug delivery system, release” in Chinese and English.DATA SELECTION: Articles highly related with CPC; articles concerning CPC as drug delivery system. Repetitive articles were excluded.MAIN OUTCOME MEASURES: Changes i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drug release dynamics of CPC as delivery carrier of different drugs.RESULTS: CPC is an outstanding skeletal defect restorative material. Considering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drug release dynamics and histocompatibility, CPC is good delayed release carrier of drugs. However,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is limited only in bone defect repair of unloading sites due to its bad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adhesivity. Therefore, studies on these aspects require exploration.CONCLUSION: CPC as a drug delivery system is a novel administration method. It can repair bone defect and release drug to achieve favorable treatment effects. CPC has been extensively used in osteomyelitis, bone tuberculosis, bone tumor, bone fracture, bone nonunion, and artificial joint replacement.Ye XY, Zhen P, Li XF, Zhang ZS, Zhao DH.Application of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as drug delivery system.Zhongguo Zuzhi Gongcheng Yanjiu yu Linchuang Kangfu. 2009;13(47): 9317-9320. [ ]摘要目的:综述磷酸钙骨水泥作为药物缓释载体负载不同药物前后的特征性变化,分析药物缓释体系的动力学原理及其影响药物缓释的因素,评述磷酸钙骨水泥药物缓释体系在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中的新进展。
注射式磷酸钙骨水泥加固颈椎前路螺钉的生物力学研究

l 13 注 射 式 C C: 上 海 瑞 邦 生 物 材 料 有 限 公 司 生 产 。 _. P 由
由 白色 无 臭 无 味 的粉 末 和 无 色 透 明 的 固 化 液 两 部 分 组 成 , 粉 末 为 超 细 磷 酸钙 盐 混 合 物 , 固化 液为 特 制 中性 水 溶 液 。
径 6 5mm, 螺 钉 尾 部 正 好 吻合 ( 南 大 学 机 械 制 造 基 地 制 . 与 中
造 ) 。
移 和最 大抗 剪切 力 , 以期 为 临床 在 患 者 骨 质 疏 松 时 采 用 C C P
加 固颈 椎 内 固定 , 高 内 固定 的 初 始 稳 定 性 提 供 理 论 和 实 验 提 依据 。
1 14 自制 性 能 夹 具 : 向拔 出 套 筒 前 端 厚 度 2mm, 当 . . 轴 相 于 颈 椎 前 路 钢 板 的厚 度 , 套 筒 长 6 长 0mm, 套 筒 长 3 短 0mm, 直 径 1 0mm。屈 曲压 缩 连 接 件 长 6 0mm, 前 端 弧 形 豁 口直 其
维普资讯
・
3 86 ・
广 西 医 科 大 学 学 报 J OURN F G AL O UAN I D C GX ME I AL UNI RST 2 0 u 2 3 VE I Y 0 7 J n; 4( )
R SI
注射 式 磷 酸 钙 骨水 泥加 固颈 椎 前 路螺 钉 的生 物 力学 研 究
方法 : 具 新 鲜 老 年 男性 尸 体 C ~c 共 1 个 椎 体 , 机 分 为 A、 4 2 随 B 2组 , 组 6 。 在椎 体 前 方 中 线 两 侧 8mm 处 向 中 线 倾 斜 每 个 5攻 丝 锥 导 孔 , 出钉 道 备 用 , 穿 透椎 体 后 方 骨 皮 质 。A 组 : 椎 体 一 侧 置 人 螺 钉 作 为 对 照 组 , 材 料 实 验 机 上 行 轴 向 拔 出 。 钻 不 取 在 实 验 , 出 速 率 为 5mm/ n 拔 mi。螺 钉 拔 出后 用 C C修 复 钉 道 作 为 修 复 组 , 一 侧 以 C C填 充 后 置 人 螺 钉 作 为 强 化 组 ,7 ℃下 P 另 P 3
预混合磷酸钙骨水泥研究进展

预混合磷酸钙骨水泥研究进展
张永东;尹玉姬;白人骁
【期刊名称】《中国骨伤》
【年(卷),期】2008(021)004
【摘要】磷酸钙骨水泥以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及可塑性被作为骨缺损重要的修复材料,其性能的改进研究仍然是生物医学骨组织工程领域的热点课题.预混合磷酸钙骨水泥较传统原位即时混合型磷酸钙骨水泥具有方便临床手术操作、节约手术时间、便于保存等优点,克服了即时混合不均匀、不充分的缺点,并能根据缺损部位形状不同而随意塑形,因而预混合磷酸钙骨水泥也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之一.【总页数】3页(P320-322)
【作者】张永东;尹玉姬;白人骁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天津,300070;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市骨科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燃烧室贫油多旋流预混合预蒸发特性数值研究 [J], 周君辉;王力军
2.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混合磷酸钙骨水泥修复椎体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J], 郭瑛;贾连顺;吴维敏;张力军;邢国;彭波;吴柏
3.硅酸钙基类预混合根管封闭剂生物学性能研究进展 [J], 陈耀忠; 潘洁
4.预混顺序对复合型磷酸钙骨水泥晶体特征的影响 [J], 刘燕;姚丽芸;周彬;毛靖
5.惰性多孔介质中预混合燃烧的研究进展 [J], 杜礼明;解茂昭;邓洋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磷酸钙类骨水泥-是一种新型的骨组织修复和填充材料

磷酸钙类骨水泥-是一种新型的骨组织修复和填充材料。
一般而言,磷酸钙类骨水泥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磷酸钙盐与水或水溶液混合后磷酸钙类骨水泥-是一种新型的骨组织修复和填充材料。
一般而言,磷酸钙类骨水泥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磷酸钙盐与水或水溶液混合后,形成一种具有可塑性的调和浆,并且能在植入生物体后逐渐固化,形成骨组织的替代材料;其固化产物与天然骨的无机成分相似,因此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同时它还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在自身降解过程中,能刺激周围骨组织的生长。
学术术语来源---透钙磷石骨水泥制备及其载药性能杨迪诚,钟建,刘涛,闫策,何丹农(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 200241)文章亮点:1 与其他磷酸钙类骨水泥(羟基磷灰石类骨水泥)相比,透钙磷石骨水泥在生物体内具有更好的生物降解能力,能被生物体较快吸收,但相对的,其在生物体内的机械性能也会有所下降。
同时,由于透钙磷石骨水泥固化时间过快、可注射性较差等原因,也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2 为改善透钙磷石骨水泥的综合性能,实验创新性制备了微、钠米共混的β-磷酸三钙粉末,将其与一水合磷酸二氢钙混合制备得到骨水泥粉末,与固化液混合后制备得到新型透钙磷石骨水泥,提高了其固化时间与抗压强度,同时药物缓释实验证明其具有一定的药物缓释能力。
关键词: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透钙磷石骨水泥;人工骨组织修复材料;微纳米共混体系;β-磷酸三钙;盐酸万古霉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题词:磷酸钙类;万古霉素;纳米结构摘要背景:与其他磷酸钙类骨水泥相比,透钙磷石骨水泥在生物体内具有更好的生物降解能力,能被生物体较快吸收,但其在生物体内的机械性能会有所下降,同时其固化时间过快,可注射性较差。
目的:以β-磷酸三钙为主体骨水泥粉末,搭配合适的骨水泥固化液,制备新型透钙磷石骨水泥,改善其固化性能,同时观察其载药性能。
方法:以碳酸钙和磷酸氢钙为原料制备β-磷酸三钙粉末;将柠檬酸、磷酸化壳聚糖、明胶、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与水混合溶解,制备骨水泥固化液,将β-磷酸三钙、一水合磷酸二氢钙的混合粉末与固化液混合制备透钙磷石骨水泥。
新型人工骨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新型人工骨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前景骨科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无论是运动损伤、退化性骨疾病、自身免疫性骨疾病还是其他骨病,对于人体来说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众所周知,目前医生通常采用传统金属、塑料和人造合成材料进行人工骨骼植入,但这些人造材料有时会引起骨骼部位的感染、排异反应和杂质释放等不良反应。
为此,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更好的、更安全的人造骨骼材料。
在最近几年,新型人工骨骼材料已经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这些材料都是由生物学材料制成的,例如仿生可降解聚合物、人工骨瓷、钙磷骨水泥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自然降解并与周围组织融合。
此外,由于它们是通过生物模仿技术制成的,因此它们可以模拟天然骨骼的力学和微结构,具有更好的机械强度和耐用性。
近年来,钙磷骨水泥是人工骨骼材料中的一种备受关注的材料。
钙磷骨水泥主要由乳胶和钙磷混合而成,并具有生物活性。
因此,在人体内使用时,它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和骨细胞的作用促进自然骨骼的生长和再生。
此外,钙磷骨水泥可以被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以适应植入部位的特殊需要。
另一个重要的新型材料是仿生可降解聚合物。
这些聚合物可以被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从小到微型管道到大型骨椎。
突出的是,聚合物可以在身体内分解成天然代谢产物,如二氧化碳和水,并被身体的酶和其他化学物质清除。
这种可降解性大大降低了在植入部位引发感染和排异反应的风险。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新型人工骨骼材料,例如纳米纤维素晶体和POC 氧化钙磷酸盐复合体,这些材料正在被积极研究。
这些材料的潜力在于它们可以通过纳米技术或材料科学的突破性方法实现高精度控制,以便适应特殊的骨科治疗需要。
新型人工骨骼材料的应用前景是广阔的,其中有许多研究也涉及到植入部位的微米和纳米结构,以确保新型人工骨材料的效力和安全性。
作为下一代人工骨材料,它们有望改变患者的生活和人类的整体健康状况。
人工骨材料的发展也将进一步推动生物制造和材料科学的发展,从而有望为医学和其他行业带来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磷酸钙骨水泥复合材料

2.2 CPC生物相容性改性
实验方法
CPC与一定比例的聚磷酸钙纤维(calcium polyphosphate fiber, CPPF)混合来增加复合 材料强度;为使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加入直径300-500μm的自体颗粒骨。
实验过程
将CPC/颗粒骨与CPPF均匀混合成CPC/CPPF 复合材料, 按照CPPF占CPC/CPPF复合材料 重量的0、10%、30%、50%分为四组,将上 述四组CPC/CPPF复合材料与微小颗粒骨以 6:4固定比例混合均匀,分别植入A、B、C、 D四组兔桡骨缺损处,在4,8周分别行大体、 X线片和组织学观察,8周时进行力学测试。
2.磷酸钙骨水泥的改性要素
• 力学强度 • 生物相容性 • 孔隙率 …
2.1 CPC力学强度改性
磷酸钙骨水泥的抗压强度较低,脆性较 大,限制了其应用。普遍采用添加纤维 的方法来提高CPC 材料的抗压强度和韧 性。
大多数的纤维是非降解性的,与人体生 物相容性较差,且具有一定毒性,长期 存在于人体内,影响骨组织的再生。
实验结果
支架复合前后抗压强度变化
支架复合前后应力应变曲线
结果表明:
PLGA与支架材料复合可大大提高复合支架材料的 抗压强度,经过PLGA 二次复合后,复合支架抗压 强度可达6.37MPa±0.54MPa。
实验结果
二次复合PLGA/CPC复合支架材料内部显微结构图
(a)为支架材料内部断面图,(b)为填充在骨水泥基体间泡沫状PLGA的显微结构。 从图中可以看出,骨水泥基体的孔隙径向大小约为100-200μ m,与复合前支架 材料保持一致。在骨水泥水化所形成的弱结晶羟基磷灰石定向管状孔隙有大量 的泡沫状填充体,这些泡沫状填充体是由浓度为20%的PLGA溶液进入到材料 的孔隙中,经过冷冻和冷冻干燥形成的。这些泡沫状PLGA 填充物在CPC定向 孔道中形成间隔较均匀的隔膜。由PLGA隔膜所形成的孔隙之间有大小不一的 孔相连,从而保证了良好的孔隙连通性。
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联合BMP在长骨节段性骨缺损修复的临床研究

综上所 述 , 固化 磷 酸 钙 骨水 泥 联 合 B 自 MP对
长骨 节段性 骨缺 损修复 效果 良好 , 具有操 作简 便 、 安 全无 毒 、 物相 容性 好 、 意 塑 形 、 够在 体 内降 解 生 任 能 吸 收 , 缺损 的愈合效 果显 著 , 得推 广 。 骨 值
[] 5吴 康, 李 龙 .自 固化 磷 酸 钙 人 工 骨 修 复 骨 缺 损 的 临 床 观 察
[]柳 卅I J. 医学 ,0 6 1 ( ) 1 9 2 0 ,9 3 :2.
[] 6彭
智 , 关心 , 张 田晓 滨 , . 等 自固化 磷 酸 钙 人 工 骨 修 复 四肢 骨 缺
骨传 导作用 而成 为 人 工骨 的常 用 材料 , 我科 应 用 自
构_ ] 7 。在体 内发 生 固化反 应 , 4 约 h后 自然 转 变 成
注 , 对 照 组 比 较 ,* P< O 05 与 .
含微 孔 的晶体 。与 骨可 以直接 结 合 , P C C具 有 良好
的生 物相 容性 , 能充 当新 骨形成 的支架 , 在体 内能 够
2 2 两 组 患 者 术 后 出 现 的 全 身 反 应 和 血 磷 、 钙 值 . 血
比 较
逐 渐发 生生物 降 解 , 骨组 织 所 代替 。骨组 织 形 成 被
过程 包括 软骨 内成 骨 和 膜 内成 骨 , 在 骨组 织 形 成 且
全部 患者均 随访 1 2个月 。切 口 甲级愈 合 , 局部 无搔痒 感或 疼 痛 。术 后 未见 任 何 毒 性反 应 或 过 敏 , 无皮 疹 、 高热 。两 组 患者 未 见 明显 全 身反 应 , 磷 、 血
泥( P 联合 B AC C) MP进行 节段 性骨 缺损 修复 。
骨移植材料研究进展

异体骨是欧洲最 常用 的骨移 植替代 材料 之一 , 因为 欧洲有运 作 良好 的骨组 织库 及较 为 明晰完 善 的法 律体 制 。异体骨通常 由尸体或关节置换术 中取 出的新鲜骨制 备 而来 。异体骨移植 物可 提供骨 传导 支架 , 并保 留大部 分骨诱导蛋 白成分 , 兼具骨传导及骨诱 导能力 , 免疫排 但 异反应可使移植 骨 中供 体来 源的细胞 被杀 死 , 故缺乏成 骨能力l 。异体骨移植物应用 的安全性一直受到关 注 , 7 ] 疾 病传播 仍是 最大风 险之一 。因此 , 国食 品药品管 理局 美
查
生
第 3 卷 第 3 It r o , y2, 02 V 1 3 N . 期 n J t p Ma 5 21 , o O h .3, o3
2 生 长 因 子
生长 因子是 由特定 细胞 产生 , 在不 同生理 过程 中发 挥效用 的一些多肽 , 它们 在骨组 织修复 过程 中起 着重要 调控作用 。胰岛素样 生长 因子 ( F 一 I )1和转 化生长 因子 G ( G )B T F 一 主要 调节 软骨基质 合成 ; 碱性 成纤维 细胞生 长 因子 (F F 则为强力有丝分裂 因子 , bG ) 能促进 软骨细胞分 化 。血小板衍生生长 因子( D F 在 兔单侧 胫 骨截骨 实 PG ) 验中表现 出促进骨折愈合 的作用 。Ma s 1 u 等_ 报道 以 绵羊为动物模型 , 通过对 照实 验发现重 组人骨 形态发 生 蛋 白(h MP - rB ) 2和磷酸三钙复合 物在骨缺损修复 中较 单 纯磷酸三钙为佳 , 骨形 成量 与 自体 骨无 明显差 异 。为 新 了获得满意效果 , 这些 生物分 子需要载 体送 至所需部位 并在适 当时候释放 , 需要一 些辅助 因子 以最 大程度 地 还 发挥效用 。这些要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 了生长 因子的临 床使用 , 同时亦需要更多研 究证 明生长 因子的临床功效 、 可靠性及安全性 。C r ge 1近期通过 系统 回顾 由企 ar e 等_]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2・ 材料导报 2004年4月第18卷专辑Ⅱ 磷酸钙骨水泥的研究现状 梁晓峰 。 杨世源 尹光福 周大利 (1 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绵阳621002;2 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成都610065) 摘要 综述了一种新型无机材料——磷酸钙骨水泥近年来在理化性能、材料改性、生物相容性等方面的研究概 况,阐明了磷酸盐骨水泥在骨缺损修复和硬组织替代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 关键词 磷酸钙骨水泥理化性能 材料改性 生物学
A Literature Review on the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Studies LIANG Xiaofeng ・。 YANG Shiyuan YIN Guangfu ZHOU Dali (1 School of Materials Sci and Eng,Southwest Univ of Sci and Tech,Mianyang 621002; 2 School of Materials Sci and Eng,Sichuan Univ,Chengdu 6 1 006 5)
Abstract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is widely studied as a new type of biomateria1.The aim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review the lastest literature on its physical—chemical properties,property improvement and biolog— ical studies,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CPC has wide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hard tissue repair and bone substitution. Key words CPC,property of physics and chemistry,property improvement,property of biological
硬组织修复与重建材料是生物医学材料研究的重要领域。 在骨修复材料中,可注射植入并且能够在体液条件下快速自固 化的生物相容性骨水泥成为近年来生物医学工程研究的重要内 容。聚合物骨水泥(聚甲基丙稀酸甲酯,PMMA)最早是由 Charnley作为一种将假体固定到骨上的粘结剂首次应用于矫形 外科。从那以后,PMMA骨水泥在骨缺损、骨折及人工关节的粘 结固定、齿科修复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长期研究表 明,PMMA聚合物骨水泥聚合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能杀死周围 细胞,引起周围组织的坏死,而凝固过程的收缩会在水泥和骨之 间形成空隙,不能牢固结合,同时残留聚合物单体的细胞毒性u 等缺点促使人们研究新型的无机材料骨水泥取代聚合物。本文 就新型骨修复材料磷酸钙骨水泥的相关研究做如下综述。 1 磷酸钙骨水泥基础研究 作为骨水泥(bone cement),在不牺牲生物活性的基础上, 现场成型和加工,以满足骨科手术中矫正或修补的要求,对恢复 骨功能有重要意义。骨水泥要求:生物活性骨水泥作为一种医用 材料,必须满足如下要求:①浆体易于成型,可填充不规则的骨 腔;②在环境中能自行凝固,硬化时间合理(外科医生大约有 7min的时间来混合骨水泥,并用骨水泥枪将其注人体内);⑧有 优良的生物活性和骨诱导潜能;④良好的机械性能(以松质骨力 学性能的中介值为标准,抗压强度大于5MPa,压缩摸量45~ 100MPa)和耐久性能;⑤无毒和具有免疫性I2 。 为了达到以上要求,科研人员研究了有水化特性的无机系 统。研究可以分为磷酸盐系统和非磷酸盐系统。具有水化特性的 CaSO 被认为是可以用来填充骨缺陷和治疗骨质疏松的潜在骨 水泥材料。。]。但是,由于人体骨组织无机物部分主要是羟基磷灰 石,所以,磷酸盐系统更受人们注意。磷酸盐系统中研究最多是 磷酸钙系列。普遍认为,无机生物材料与活体骨组织连接时通过 在材料表面形成一层类似骨的磷灰石结构达到牢固粘结EC。所 以人们试图研究具有诱导生成磷灰石能力的磷酸钙材料。 a—Ca。(P0 )。(即a—TCP)具有水化特性,且水化产物是羟基磷灰 石(hydroxyapatite,HAP),所以成为骨水泥研究的热点。2O世 纪8O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羟基磷灰石骨水泥,植入动物体内 后,9~1lmin变硬,并且能够迁移和分散于周围的组织,这种自 固化骨水泥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能 。磷酸钙骨 水泥的机械强度远低于磷酸钙生物陶瓷,不能用于承重骨,但它 能够任意塑性,可用于填充松质骨,人们希望改性提高它的机械 强度。目前磷酸钙骨水泥研究的系统主要有:单一a—TCP系统; 两种磷酸钙盐(磷酸四钙,磷酸三钙,二水磷酸氢钙,无水磷酸 钙、磷酸二氢钙)与水或血清混合系统 一。 选用特定的磷酸钙盐以类似水泥的固化反应在常温下湿法 合成羟基磷灰石是骨水泥应用的基础。国内有些学者曾对 a—TCP/TTCP复合骨水泥的水化反应I7 一和磷酸钙骨水泥水化 放热行为 等进行过系统的研究。 采用新技术研究骨水泥固化反应中材料的机械性能、密度、 热效应和骨水泥与骨组织粘结界面的特性研究近来受到人们关 注。J.Carlson等用脉冲回音检测技术在水泥的凝固过程中连续 测量声学强度和水泥样品中的声音速度,并根据声学特征的变 化客观而精确测定了骨水泥的初凝、终凝时间和凝固过程中密 度、热膨胀系数连续变化的曲线,这种技术可以避免以往靠目测 水泥凝固的主观误差,并且不入侵破坏材料I】 。骨水泥材料界 面粘结性能是影响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成败的重要因素, P.Lucksanasombool等采用四点弯曲界面分层法检测不同种骨 水泥与牛的皮质骨之间的粘结强度后提出,这一方法可以用来 评价骨水泥粘附力本质 。
梁晓峰:联系人,研究方向:生物医学材料,四川大学材料学院(610065) E—mail:ff19438@sina.corn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磷酸钙骨水泥的研究现状/梁晓峰等 ・263・ 磷酸钙骨水泥的改性研究 由于大多数磷酸钙骨水泥存在固化时间长,粘结性差,机械 性能不足,降解缓慢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而 人们考虑通过材料改性来完善其功能。 因为自然骨骼中含有多种无机成分和少量的有机成分,通 过添加其他无机盐和与有机物质进行复合可以改善骨水泥的物 理化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有报导“ 一向磷酸盐骨水泥中添加碳 酸盐能改善骨水泥的生物相容性和临床操作性,在磷酸钙骨水 泥中加入5 碳酸钙,初始固化时间和粘附时间的差值保持在 2~3min,最终凝固时间控制在15min以内,适合于临床操作。 在克服磷酸钙骨水泥凝固时间长的缺点的过程中,有学者采用 Na:HP0 和Nail:P0 等作为促凝剂,加速了水化产物HAP的 形成,将凝固时间调整为5minl】 。在骨水泥中添加人体必须的 微量元素如氟离子和锂离子能促进磷酸钙骨水泥水化产物羟基 磷灰石晶体的生长,调整其晶体结构,增强了材料的防龋和防止 骨质疏松的能力l】 。Miyamoto试验了在加快固化型骨水泥中 添加胶原,发现晶体颗粒间连接紧密,水泥的柔顺性得到改善, 而机械性能没受到影响。试验证明,在磷酸钙骨水泥中加入适量 的生长因子,改善了骨水泥的临床操作性能,增强了骨水泥的诱 导成骨能力 】 。 可见,骨水泥材料与有机物或生物活性物质复合,是改善其 性能的有效方法。 3磷酸钙骨水泥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生物医用材料必须满足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生物学 研究的方法有体外试验和动物植入试验。体外试验主要检测材 料的溶出物、溶血情况和细胞毒性;动物体内试验主要对材料的 全身毒性、刺激、致畸、致敏、致突变和长期影响等状况进行检 测。研究表明磷酸钙骨水泥无毒性,无致畸性,无潜在致癌性,生 物安全性良好。磷酸钙骨水泥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 已被试验证实。 目前,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入的新领域:研究添加生长因子和 生长激素的磷酸盐骨水泥水化产物的降解过程、降解产物的代 谢和诱导成骨能力及其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方面的应用。按照 临床需求,研究人员还尝试在磷酸盐骨水泥中加入抗生素、抗肿 瘤药物等物质,探讨其填充骨缺损时的载药能力、药物释放和辅 助治疗效果 。T.Saito等通过老鼠试验,认为雌性激素在磷酸 钙骨水泥的诱导成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对于用添加雌性 激素磷酸盐骨水泥治疗更年期女性骨质疏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 值 。 4 展望 磷酸钙骨水泥能在体液条件下湿法合成与人体骨无机成分 相同的羟基磷灰石,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并且在应用 时可以任意成型,因而是临床骨连接、骨缺损修复和治疗骨质疏 松的优异材料。目前磷酸盐骨水泥的注射器植入成型、快速凝 固、凝固后强度及与骨组织粘结的界面结构和诱导成骨能力等 仍然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随着材料自身及相关技术研究的深 入,遵循治疗要求,提供性能合适、操作方法简单、可以全程监控 硬化过程的骨水泥有望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 陈治清主编.口腔材料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89 2 李世普编著.生物医用材料导论.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 社,2000.1OO 3 Nilsson M,Fernandez E,Sarda S,et a1.Microstructure analysis of novel resorbable calcium phosphate/su1phate bone cements.In:Brown S,Clarke I,Williams P,editors. Bioceramics,vol,1 4.Switzerland:Trans Tech Publication, 2002.365 4 Neo M,Kotani S,Nakamura T,et a1.A comparative study of u1trastructures of the interfaces between four kinds of surface—active ceramic and bone,J Biomed Mater Res,l 992, 26(11):1419 5 Shigeru M,Oku T,Takai S.Hydraulic property of hydrox— yapatite thermal decomposition product and its application as biomateria1.Journal Ceram Soc Jpn Int Ed,1 989.96 6 Brown W E,Chow L C.A new calcium phosphate,water setting cement.In:Brown P W,ed.Cement Research Progress.Wasterviller,Ohio: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1986.352 7 戴红莲,陈芳,闫玉华.a~TCP骨水泥水化产物及其影响因 素.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6,18(1):43 8 蔡舒,姚康德,关勇辉.羟基磷灰石晶种对a一磷酸钙骨水泥 水化的影响.硅酸盐学报,2003,31(1):1O8 9 刘昌胜,刘子胜,潘颂华.磷酸钙骨水泥的水化放热行为.硅 酸盐学报,2000,28(6):501 1 0 Carlson J,Nilsson M,et a1.An ultrasonic pulse—echo tech— nique for monitoring the setting of CaSO4一based bone ca— ment.Biomaterials,2003,24:71 l1 Lucksanasombool P,Higgs W A J,et a1.Interfacial fracture toughness between bovine cortical bone and cements.Bio— materials,2003,24:1159 12 Khairoun I,Boltong M G,Driessens F,et a1.Effect of calci— um on the compliance of an apatitic calcium phosphate bone cement.Biomaterials,1997,18:1 535 1 3 Miyamoto,et a1.Soft tissue response of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s.Bioceramics,1 996,9:263 14 Okazaki M.Miake Y,Tohda H,et a1.Functionally graded fluoridated apatites.Biomaterials,1 999,20:1421 1 5 Miyamoto Y,Isbikaway K,Takechi M,et a1.Basic proper— ties of calcium phosphate cement containing atelocllagen in this liquid or powder phases.Biomaterials,1998,19:707 1 6 Yu D,Wong J,Matsuda Y,et a1.Self—setting hydroxyapatite cement:a novel skeletal drug—delivery system for antibi— otics.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1992,81(6):529 1 7 Tomoyuki Saito,Yoshio Kin,Tomihisa Koshino.Osteogenic response of hydroxyapatite cement implanted into the femur of rats with experimentally induced osteoporosis.Biomateri- als,2002,23:2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