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合集下载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一)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傣族
阿昌族
基诺族
瑶族
布朗族
怒族
哈尼族
白族
德昂族
满族
苗族
拉祜族
水族
独龙族
傈僳族
佤族
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
形成了平等、团结、
景颇族
布依族
彝族
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
关系。
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 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 统一的基础。
(3)地位:坚持民族团结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
(4)探讨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
(1)原因:①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②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 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地位: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 关系的根本原则。
纳西族
普米族
水族
我国为什么能够真正建立起新型的民族关系?
1、新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体)。 新中国成立后,消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根本原因)。 2、我国坚持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的基本原则处理民族关系。 3、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 容。 4、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法律 保障。
(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的民族基共本同原繁则荣
1.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
(1)依据: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 族一律平等。”
(2).原因:①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
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一)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傣族
阿昌族
基诺族
瑶族
布朗族
怒族
哈尼族
白族
德昂族
满族
苗族
拉祜族
水族
独龙族
傈僳族
佤族
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
形成了平等、团结、
景颇族
布依族
彝族
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
关系。
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 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 统一的基础。
(3)地位:坚持民族团结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
(4)探讨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
(1)原因:①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 ②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 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地位: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 关系的根本原则。
纳西族
普米族
水族
我国为什么能够真正建立起新型的民族关系?
1、新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体)。 新中国成立后,消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根本原因)。 2、我国坚持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的基本原则处理民族关系。 3、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 容。 4、我国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法律 保障。
(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坚持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的民族基共本同原繁则荣
1.民族平等的基本原则
(1)依据: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 族一律平等。”
(2).原因:①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
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简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简述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
这些原则包括: 1. 尊重民族差异和多样性。
尊重不同民族的社会和文化差异,提倡相互了解、尊重和包容,以维护中华民族的多样性和民族团结。
2. 弘扬民族共同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培育民族共同精神,加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
3. 平等互利、团结合作。
坚持平等互利、团结合作的原则,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维护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4. 保护和巩固民族团结。
加强对民族团结的宣传和组织,加强民族政策制定和执行,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和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5. 发展现代民族教育。
发展现代民族教育,提高各民族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这些原则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方针,也是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保障。
同时,这些原则也适用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处理民族关系的实践。
3.7.1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4.“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 .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 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 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 人民遭殃。 人民遭殃。”这句话告诉我们 ( C ) A. ①②③ . C. ①②④ . B. ②③④ . D. ③④ .
为什么要修筑青藏铁路? 为什么要修筑青藏铁路?
青藏铁路给西藏带来什么影响? 青藏铁路给西藏带来什么影响?
给西藏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给西藏旅游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2008年,西藏生产总值395.91亿元,比上年增长 年 西藏生产总值 亿元,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0.1%。 。 2008年末西藏从业人员 年末西藏从业人员163.07万人,比上年末增 万人, 年末西藏从业人员 万人 比上年末增 4.92万人 万人。 加4.92万人。 青藏铁路已真正成为 各族人民的经济线、 各族人民的经济线、团 结线、生态线、 结线、生态线、幸福线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及宗教政策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第一框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平等、团结、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之歌《爱我中华》 民族之歌《爱我中华》
演唱: 演唱:宋祖英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健儿奋起的步伐 爱我中华 建设我们的国家 爱我中华 中华雄姿英发 爱我中华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
(3)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原因: 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富裕)决定的; 原因:①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富裕)决定的; ②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 的必然要求。 的必然要求。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尊重各民族的平等 权利:包括政治、 经济、文化等方面 的平等
反对民族歧视和压 迫:禁止任何形式 的民族歧视和压迫 行为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 荣:推动各民族在 经济、文化等领域 的共同发展
增进民族团结:加 强各民族之间的交 流与合作,促进民 族团结与和谐
添加标题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 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利和义务
与合作,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国家繁荣稳定和长治久
安。
促进各民族经济 共同发展
推动各民族文化 交流互鉴
保障各民族平等 权利
推动各民族共同 参与国家建设
添加标题
西部大开发:通过政 策扶持、资金投入、 人才引进等方式,促 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 的全面发展,实现各
民族共同繁荣。
添加标题
精准扶贫:针对贫困地 区和贫困人口,采取精 准扶贫政策,通过产业 扶持、教育支持、医疗 救助等方式,帮助贫困 人口脱贫致富,实现各
西藏和平解放与民主改革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实践
01 定义:共同繁荣原则是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
领域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进
步。
02
重要性:共同繁荣原则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它体现 了民族平等、团结和互助的精神,有利于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
● 团结原则在处理民族关系中的实践经验 ● 坚持平等原则:在处理民族关系中要坚持平等原则,尊重各民族的差异和特点,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和压迫。 ● 加强交流合作:各民族之间要加强交流和合作,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推动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进步。 ● 推动经济发展:要注重推动各民族的经济发展,加强经济合作和交流,实现经济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团结
互助
(3)我国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①民族平等
(首要原则)
②民族团结
(重要原则)
(根本原则)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
三原则之间 的关系?
一九六二年毛泽东接见西藏干部班学员 少数民族代表通过表决行使民主的权利
参加全国人大的少数民族代表
吴官正和云南少数民族代表会面
讨论:你如何看待以上现象?
课堂小结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我国处理 民族关系的 原则 我国处理民 族关系的原 则 (2)我国民族关系的根本性变化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三原则 的相互 关系
(3)处理民 族关系的 基本原则
2.巩固和发展新型民族关系,
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材料一:40多年来,西藏历届自治区人大代表共提出 7000多件议案,先后选举和任免了1000多名国家工作 人员。目前,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在自治区人大常委 会副主任中占87.5%,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中占69.23%, 在自治区、地、县三级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占 77.97%. 材料二:在国家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央政府对西藏 投资投资312亿元,建设117个项目,并给予财政补贴 379亿元。全国各地支援西藏建设项目71个,资金投入 10.62亿元。在国家系列优惠政策下,2005年,西藏国 内生产总值达250.4亿元,人民生活得到了极大改善。
重要性
知识回顾: 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工农业发展情况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49年 2005年 年份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 50多年过去了,在国家扶持和发达地 区的帮助下,西藏经济、政治和社会 面貌发生了沧桑巨变体现的哲理是: ( ) • 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 B、外因能加速事物的发展 • C、整个世界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 展的物质世界。 •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
D
• 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 ) A.制定和执行正确的民族政策 B.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 C.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 D.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少数民族 地区发展经济文化
•(2005年上海政治试卷第21题)
• 21.目前,我国有1万多所少数民族中小 学开展民、汉“双语”教学,共使用21种 民族语言,每年编译出版各类少数民族文 字教材3500多种,计1亿多册。这表明 A.国家保障公民的文化教育权利 B.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已经消除 C.使用本民族语言是民族平等的重要方面 D.少数民族与汉族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 规定的公民权利
ABD • 我国要缩小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各
民族共同繁荣,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此 • A、国家要继续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 持 B.经济发达地区要积极有效地帮助少数 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和文化 C.国家要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企业生产 经营的管理 D.少数民族地区要自力更生,发挥自己 的优势
•
材料:众所周知,前苏联及其解体之后的俄 简答题 罗斯民族矛盾重重;波黑民族矛盾上升为内战, 历时33个月。20万人丧生,250多万人沦为难 民,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美元,社会生产力倒 退几十年。科索沃地区的民族矛盾导致塞族与 阿族交火,继而诱发了自1999年3月24日以来 北约对南联盟的两个多月的轰炸,使南联盟经 济倒退至少16年。 那么,在民族问题日益 成为世界性问题的今天,为什么中国各民族能 够长期团结和睦、繁荣发展?试用所学民族理 论回答。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例1] (2011·重庆卷)2011年,中央决定大幅减免 新疆困难地区企业所得税,免除新疆困难地区 公益性项目的配套资金,同时,全国19个省市 对口援助新疆资金将超过100亿元。这些举措体 现了( )
B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国家富强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例5] (2010·上海卷)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 建立了155个民族自治地方。长期以来,这 些地区的发展得到国家大力支持。近期, 党中央、国务院再次决定对新疆加大政策 支持力度。
运用民族知识简要回答:国家大力支持少数 民族地区发展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维护民族团结、社会 稳定、国家统一。
学习目标
识记: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
理解: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原则各自的原因及 三者的关系。
分析:联系当前党和国家采取一系列加快民 族自治地区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分析说明处 理好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 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族平等原则。
①含义: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 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②必要性: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 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 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 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 家的主人。
③主要表现:各民族在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实 现了平等;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等方面享 有平等的权利;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 语言文字的平等权利。
必要性: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由社会主义本质 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 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5、
在我国要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使中西部不发达地区
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其根本出路在于(
A.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B.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C.加大扶贫力度,加大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
地区的支援 D.依靠本地区干部群众的自身努力,与国家扶贫相结合
D
3、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各族人民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各族人民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各族人民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 各族人民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 命,建立了新中国。
二、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我们该做什么
• 1.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 主义民族关系。 • 2.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 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 3.以实际行动共同维护和发展社会 主义民族关系。
说明了我国坚持民族平等的原则。 表的比重较大,每个少数民族在全国
人大都要有自己的代表说明了什么?
单项 1 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
民族的代表。西藏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也拥有1名全
国人大代表。这体现出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 A.民族团结原则 B.民族互助原则 C.民族平等原则
D.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本框小结
我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办
课堂练习:
1、 在我国,讲力量和成绩,是56个民族共同的力量和成绩; 讲困难和挫折,是56个民族共同的困难和挫折;讲前途和未来, 是56个民族共同的前途和未来。这段话表明了我国各民族 ( C ) ①有着共同的历史命运 ② 不存在利益差别 ③ 相互联系、相 互依存 ④ 加强团结是实现共同繁荣的前提 A.① ② ③ B.① ② ④ C.① ③ ④ D.② ③ 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习近平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 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要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工作的主流, 多看民族团结的光明面;善于团结群众、争取人心,全社会一起做交流、培养、 融洽感情的工作;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 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创新载体和方式,引导各族群众牢 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增强各族群 众法律意识;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 民族团结大局。 请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如何理解“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知识整合 特点: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成因: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原则: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关系:
考点一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1)民口多少和发展 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 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依法平等履行应尽的义务。 (2)民族团结 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 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各民族共同繁荣 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 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 复兴的必然要求。
第七课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考纲点击
回归教材
考点突破
考卷评析
学习目标
2017高考导航明确考纲 考纲解读 1.理解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大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2.掌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重难提示 1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三大原则及其相互关系。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及其优越性。
自主学习(5分钟)
构建知识框架
民族关系(成因 特点)
我国 处理 民族 关系 的基 本原 则
民族平等原则(表现) 民族原则 关系 民族团结原则(意义)
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原因)
2、(2014.全国卷)2010——2014年,中央财政对8个民族省区 (即5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3个省)的转移支付总额达 26 055亿元。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 D ) ① 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 ②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 ③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 ④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 ①④ C②③ D ③④
(1)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 基础。 (2)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是坚持民族平等的必然要求, 对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3)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 共同愿望。
3.在我国已经真正实现了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平等,但 是民族之间的差异依然存在,不能认为各民族之间已不存在差异。
4.各民族共同繁荣不仅指各民族经济方面的繁荣,还包括政治、 文化方面的繁荣。
1、2011年9月,有着58年历史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会再次成功举行。参赛人数从首届13个民族的395人,发展到 如今第九届55个民族的6700多人,各民族兄弟姐妹实现了更好 的交流和融合。这从侧面表明,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是( D ) A.和睦相处 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C.一律平等 D.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阅读课本以及《三维设计》90页知识点
一,完成基础知识梳理并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 特点?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之间的关系如何?
问题
1、我 国新型 民族关 系的特 点及成 因 2、我 国处理 民族关 系的原 则及其 关系
考点一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1.平等原则,在我国主要是指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 民族平等的原则不等于事实平等。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各民族还存在 着事实上的不平等。但这不是有没有平等权利的问题,而是享有权利 充分不充分的问题。 2.民族平等不仅仅指政治地位的平等,还包括经济、文化、社会 方面的平等;不仅包括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还包括依法平等地履行 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