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行业发展报告

合集下载

中国电力标准化年度发展报告

中国电力标准化年度发展报告

中国电力标准化年度发展报告一、概述电力工业作为国家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电力标准化工作是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对于提高电力工业的整体水平、促进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本报告旨在介绍中国电力标准化年度发展情况,总结取得的成果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未来发展的展望和建议。

二、电力标准制定情况2023年,我国电力行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

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电力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制定了一批重要的电力行业标准,其中包括《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可靠性管理规定》、《电力应急管理规定》等。

同时,各地方电力公司和电力企业也积极参与到电力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中来,为推动电力行业标准化工作做出了贡献。

三、电力标准化工作进展2023年,我国电力标准化工作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首先,在标准制定方面,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电力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制定了一批重要的电力行业标准。

其次,在标准实施方面,各地方电力公司和电力企业积极落实各项电力行业标准,加强了电力安全管理和电力可靠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此外,在标准宣传方面,有关部门和企业也积极开展宣传活动,提高了电力行业标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电力标准化发展亮点2023年,我国电力标准化发展亮点频频。

首先,在新能源领域,我国制定了多项关于新能源发电和接入电网的标准,为新能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其次,在智能电网领域,我国开展了智能电网标准化工作,推动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此外,在国际化方面,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国际标准制定机构的工作,推动我国电力标准走向国际。

五、电力标准化发展展望展望未来,我国电力标准化工作将继续深入推进。

首先,随着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我国将制定更多关于新能源发电和接入电网、智能电网技术的标准,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电力行业发电量数据分析报告

电力行业发电量数据分析报告

电力行业发电量数据分析报告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报告旨在对电力行业的发电量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其发展趋势和现状,并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一、总体情况电力行业的发电量是衡量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过去五年,电力行业的发电量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

这一趋势源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能源结构优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二、不同能源来源的发电量分析1. 火电火电作为传统能源之一,在我国电力行业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在过去几年里,火电发电量的增速有所下降。

这主要是由于环保政策的实施,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的推动。

虽然火电发电量增速放缓,但其仍然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2. 水电我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水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力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过去五年,水电发电量增长迅速,这主要得益于水电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水电站扩建的推进。

水电发电量的增长使得行业的能源结构更加均衡,并对环境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能源发展是电力行业的重要方向之一。

近年来,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这是得益于国家对新能源的支持政策、技术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的提升。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快速发展,为电力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并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三、地区差异分析我国地域广阔,地区之间的电力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

根据数据统计,沿海地区的发电量较高,这主要受益于经济发达、工业基础雄厚等因素的影响。

而西部地区的发电量相对较低,这主要是由于资源条件有限等因素所致。

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注重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地区间电力发展的均衡。

四、发电量与环境影响的关系发电量的增长与环境影响密切相关。

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尽管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污染防治、推动绿色能源发展等,但发电量的快速增长仍然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全国电力财务分析报告(3篇)

全国电力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全国电力行业财务状况的分析,全面了解我国电力企业的经营状况、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效率以及风险状况。

报告数据来源于国家能源局、国家统计局以及各电力企业公开发布的财务报表,分析时间范围为2022年度。

本报告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一、电力行业整体财务状况1. 营业收入2022年,全国电力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

其中,火力发电企业营业收入9.5万亿元,同比增长9.8%;水电企业营业收入1.8万亿元,同比增长10.5%;核电企业营业收入0.8万亿元,同比增长12.3%;风电企业营业收入0.7万亿元,同比增长15.6%;太阳能发电企业营业收入0.6万亿元,同比增长16.2%。

2. 利润总额2022年,全国电力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2万亿元,同比增长15.6%。

其中,火力发电企业利润总额0.6万亿元,同比增长14.2%;水电企业利润总额0.3万亿元,同比增长16.8%;核电企业利润总额0.2万亿元,同比增长17.5%;风电企业利润总额0.1万亿元,同比增长19.8%;太阳能发电企业利润总额0.1万亿元,同比增长20.5%。

3. 净利润2022年,全国电力行业实现净利润0.8万亿元,同比增长18.5%。

其中,火力发电企业净利润0.4万亿元,同比增长16.9%;水电企业净利润0.2万亿元,同比增长18.2%;核电企业净利润0.1万亿元,同比增长19.5%;风电企业净利润0.05万亿元,同比增长20.2%;太阳能发电企业净利润0.05万亿元,同比增长21.2%。

二、电力企业盈利能力分析1. 毛利率2022年,全国电力行业毛利率为10.2%,较上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

其中,火力发电企业毛利率为6.2%,较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水电企业毛利率为15.6%,较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核电企业毛利率为12.5%,较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风电企业毛利率为9.1%,较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太阳能发电企业毛利率为8.3%,较上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需求也越来越大。

首先,我国电力装机容量不断增长。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我国电力装机容量已经超过了2.3亿千瓦。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积极推进电力工程建设,不断增加发电设施的投资。

其次,电力供应能力不断提升。

我国电网建设不断完善,电网覆盖面积广泛,输电能力大幅提升。

同时,我国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尤其是风能和太阳能的利用率不断提高,为电力供应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再次,电力清洁化程度逐步提高。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煤电产能的淘汰力度,将更多的清洁能源纳入电力系统。

同时,我国还加强了对燃煤电厂的污染治理,推动电力行业向低碳环保方向发展。

此外,智能化发展成为电力行业的新趋势。

我国电力行业积极采用智能技术,建设智能电网,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智能电表、智能能源管理系统等设备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用电体验。

综上所述,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可谓蓬勃向前。

然而,仍然存在电力供需矛盾、电力设施建设不均衡以及电力市场体制改
革不断推进等挑战。

只有应对这些问题,并不断推动电力行业的创新与发展,才能确保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4-2030年中国电力工程行业前景展望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电力工程行业前景展望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电力工程行业前景展望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中企顾问网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电力工程行业前景展望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报告中的资料和数据来源于对行业公开信息的分析、对业内资深人士和相关企业高管的深度访谈,以及共研分析师综合以上内容作出的专业性判断和评价。

分析内容中运用共研自主建立的产业分析模型,并结合市场分析、行业分析和厂商分析,能够反映当前市场现状,趋势和规律,是企业布局煤炭综采设备后市场服务行业的重要决策参考依据。

报告目录:第1章:中国电力工程发展综述 211.1 电力工程行业定义 211.1.1 电力工程定义 211.1.2 电力工程特点 21(1)火电工程施工特点 21(2)送电工程施工特点 22(3)变电工程施工特点 221.1.3 本报告范围界定 231.2 电力工程行业发展环境 231.2.1 电力工程行业政策环境 23(1)电力工程管理体系 23(2)电力建设相关政策 28(3)电力行业发展规划 571.2.2 电力工程行业经济环境 59(1)GDP增长情况分析 591)GDP增长情况分析 592)GDP与电力的相关性 60(2)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分析 611)工业增加值增长情况分析 612)工业增加值与电力的相关性 621.2.3 电力工程行业需求环境 62(1)电力行业供需现状分析 62(2)电力行业供需预测分析 66(3)电力工程建设需求分析 731.3 电力工程行业发展概况 741.3.1 电力行业投资规模分析 741.3.2 电力工程行业发展概况 751.3.3 电力工程行业竞争状况 78(1)行业内部竞争情况 78(2)行业大企业竞争优势 79(3)行业外资进入的威胁 791.3.4 电力工程行业存在问题 80第2章:中国电力工程招投标分析 822.1 电力工程招投标现状分析 822.1.1 电力工程招投标现状 822.1.2 电力工程招标方式与程序 84(1)电力工程招标方式 84(2)电力工程招投标程序 852.1.3 电力工程招标的计价模式 872.2 电力工程投标报价策略和技巧 882.2.1 电力工程投标策略制定 88(1)信息收集和跟踪选择 88(2)投标决策的内外部因素 89(3)投标机会筛选 901)投标的有利因素和积极程度 902)一次投标机会的评估 913)基于决策树法的投标项目选择 922.2.2 电力工程标价制定的原则 92(1)低标价原则 92(2)高标价原则 93(3)中等标价原则 942.2.3 电力工程投标报价策略制定的方法 94 (1)获胜报价法 94(2)一般对手法 95(3)具体对手法 98(4)最佳报价分析 99(5)转折概率法 1002.2.4 电力工程投标报价技巧与方案优化 102 (1)招标文件的澄清 102(2)不平衡报价及优化模型 103(3)其它投标报价技巧 1062.2.5 不同类型电力公司投标报价差异化研究 109第3章:中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分析 1123.1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概述 1123.1.1 电力工程造价的构成 112(1)电力工程定额 1121)电力施工定额 1122)电力工程预算定额 1133)电力工程概算定额 113(2)电力工程建设费用 1133.1.2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 115(1)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多主体性 115(2)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阶段性 115(3)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动态性 116(4)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系统性 1163.1.3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四个阶段 117(1)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决策阶段 117(2)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设计阶段 117(3)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招投标阶段 118(4)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施工阶段 1193.2 电力工程造价的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1193.2.1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分析 119(1)决策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119(2)设计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120(3)招投标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121(4)施工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现状 1223.2.2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24(1)决策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24 (2)设计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24 (3)招投标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25 (4)施工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126 3.3 电力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1263.3.1 决策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126 3.3.2 设计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129 3.3.3 招投标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131 3.3.4 施工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133 3.4 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改进措施 1343.4.1 决策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改进措施 134 3.4.2 设计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改进措施 136 3.4.3 招投标阶段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改进措施 137 3.4.4 施工阶段的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改进措施 140 3.4.5 加强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审计工作 141第4章:中国电力工程总承包分析 1444.1 电力工程总承包发展分析 1444.1.1 电力工程总承包发展阶段 144(1)起步阶段 144(2)发展及调整阶段 144(3)加速阶段 1454.1.2 电力工程总承包的特点 145(1)以中、小型电力工程为主 145(2)专业化管理 146(3)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146(4)设计与施工高效搭接 146(5)全过程承担风险 147(6)工程估价较难 147(7)全生命期管理 147(8)集成化管理 1484.1.3 电力工程总承包发展现状 1484.1.4 电力工程总承包发展前景 1494.2 电力工程总承包模式分析 1504.2.1 筹建处模式 1504.2.2 小业主大监理模式 1504.2.3 E+P+C模式 1514.2.4 分岛分包模式 152(1)分岛分包模式的特点 152(2)分岛分包模式的缺陷 1544.2.5 PMC模式 155(1)PMC模式的形式及特点 155(2)PMC模式的比较 155(3)PMC模式的适用工程 156(4)PMC模式的意义 1574.2.6 EPC模式 158(1)EPC模式的定义 158(2)EPC模式的特点 158(3)EPC模式的适用工程 158(4)EPC模式的风险防范 159(5)EPC模式的应用 1624.3 电力工程总承包主要风险及对策 1654.3.1 政策与法律风险及对策 165(1)税收政策的影响 165(2)新法律法规与法律法规修订产生的风险 166 4.3.2 投标风险及对策 167(1)技术方案风险 167(2)投标报价失误 167(3)编标报价漏项 169(4)随意承诺 1704.3.3 管理风险及对策 173(1)来自业主方的管理风险 173(2)承包商自身管理风险 1744.3.4 合同风险及对策 175(1)合同条件的确定 175(2)合同的解释 176(3)合同范围不清 1774.3.5 采购风险及对策 177(1)业主指定分包商及供货范围 177(2)采购价格超出投标报价价格 179(3)供货商延迟交货 179(4)供货商不完全履行合同 1804.3.6 设计风险及对策 181(1)初步设计方案存在重大问题 181(2)设计配合 182(3)设计人员的设计水平 1824.3.7 进度风险及对策 182(1)设计进度风险 182(2)采购进度风险 183(3)施工进度风险 1844.3.8 质量风险及对策 1844.3.9 安全风险及对策 185分包风险及对策 187开车试运行风险及对策 187第5章:中国电力工程细分市场分析 1885.1 电力工程监理市场分析 1885.1.1 电力工程监理市场准入制度 1885.1.2 电力工程监理市场发展概况 1905.1.3 电力工程监理市场竞争情况 1915.1.4 电力工程监理企业面临的挑战 2035.1.5 电力工程监理企业应对措施 2065.1.6 电力工程监理企业发展建议 2075.2 电力工程勘察设计市场分析 2085.2.1 电力工程勘察设计市场准入制度 208 5.2.2 电力工程勘察设计市场发展历程 209 5.2.3 电力工程勘察设计市场发展现状 209 5.2.4 电力工程勘察设计市场发展特征 210 5.2.5 电力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竞争情况 210 5.2.6 电力工程勘察设计市场信息化现状 211 5.2.7 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企业面临问题 213 5.2.8 电力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应对策略 213 5.3 电力工程施工市场分析 2145.3.1 电力工程施工市场准入制度 2145.3.2 电力工程施工市场发展概况 2175.3.3 电力工程施工市场竞争情况 2195.3.4 电力工程施工市场发展趋势 2215.3.5 电力工程施工企业面临问题 2225.3.6 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应对策略 2235.4 电力工程调试市场分析 2295.4.1 电力工程调试市场准入制度 2295.4.2 电力工程调试市场发展概况 2415.4.3 电力工程调试市场竞争情况 2425.4.4 电力工程调试市场发展趋势 2425.4.5 电力工程调试企业发展战略 242(1)电力工程调试企业发展战略 242(2)针对上述战略应采取的保障措施 245第6章:中国电力工程建设分析 247 6.1 电源工程建设情况 2476.1.1 火电工程建设情况 247(1)火电建设环境分析 247(2)火电建设投资分析 248(3)火电装机容量分析 248(4)火电重点建设工程 2481)已建重点工程 2482)在建、拟建重点工程 250(5)火电优质工程分析 254(6)火电工程造价分析 254(7)火电建设发展规划及趋势 255 6.1.2 水电工程建设情况 255(1)水电建设环境分析 255(2)水电建设投资分析 256(3)水电装机容量分析 256(4)水电重点建设工程 2561)已建重点工程 2562)在建、拟建重点工程 2573)抽水蓄能电站工程 257(5)水电优质工程分析 257(6)水电工程造价分析 278(7)水电建设发展规划及趋势 278 6.1.3 核电工程建设情况 279(1)核电建设环境分析 279(2)核电建设投资分析 280(3)核电装机容量分析 280(4)核电建设工程分析 2811)已建核电工程 2812)在建、拟建核电工程 282(5)核电工程造价分析 283(6)核电建设发展规划及趋势 286 6.1.4 风电工程建设情况 287(1)风电建设环境分析 287(2)风电建设投资分析 288(3)风电装机容量分析 288(4)风电重点建设工程 2881)已建重点工程 2882)在建、拟建重点工程 289(5)风电优质工程分析 295(6)风电工程造价分析 299(7)风电建设发展规划及趋势 299 6.1.5 生物发电工程建设情况 300(1)生物发电建设环境分析 300(2)生物发电装机容量分析 300(3)生物发电建设投资分析 301(4)生物发电重点建设工程 3016.1.6 光伏发电工程建设情况 305(1)光伏发电建设环境分析 305(2)光伏发电建设投资分析 305(3)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分析 306(4)光伏发电重点建设工程 3071)已建重点工程 3072)在建、拟建重点工程 307(5)光伏发电工程造价分析 308(6)光伏发电建设发展规划及趋势 309 6.2 输变电工程建设情况 3106.2.1 电网投资分析 310(1)电网投资规模分析 310(2)电网投资结构分析 312(3)智能电网投资比例 313(4)特高压电网投资比例 314(5)“十三五”电网投资规划分析 314 6.2.2 电网建设分析 325(1)电网建设规模分析 325(2)电网各环节建设分析 3261)输电环节建设分析 3262)变电环节建设分析 3273)配电环节建设分析 328(3)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建设 329(4)特高压电网项目建设 3376.2.3 输变电优质工程分析 3376.2.4 输变电工程造价分析 338(1)110千伏送变电工程造价 338(2)220千伏送变电工程造价 339(3)330千伏送变电工程造价 340(4)500千伏送变电工程造价 340第7章:重点地区电力工程市场分析 342 7.1 江苏电力工程市场分析 3427.1.1 江苏电力供需形势分析 3427.1.2 江苏电力工程建设需求 3437.1.3 江苏电力工程项目分析 344(1)电源工程项目分析 344(1)电源工程项目分析 344(2)输变电工程项目分析 3507.1.4 江苏重点电力工程企业 3507.1.5 江苏电力建设规划分析 3527.2 广东电力工程市场分析 3547.2.1 广东电力供需形势分析 3547.2.2 广东电力工程建设需求 3557.2.3 广东电力工程项目分析 355(1)电源工程项目分析 355(2)输变电工程项目分析 3557.2.4 广东重点电力工程企业 3567.2.5 广东电力建设规划分析 3597.3 山东电力工程市场分析 3597.3.1 山东电力供需形势分析 3597.3.2 山东电力工程建设需求 3607.3.3 山东电力工程项目分析 361(1)电源工程项目分析 361(2)输变电工程项目分析 3637.3.4 山东重点电力工程企业 3667.3.5 山东电力建设规划分析 3677.4 内蒙电力工程市场分析 3687.4.1 内蒙电力供需形势分析 3687.4.2 内蒙电力工程建设需求 3687.4.3 内蒙电力工程项目分析 368(1)电源工程项目分析 368(2)输变电工程项目分析 3707.4.4 内蒙重点电力工程企业 3727.4.5 内蒙电力建设规划分析 3737.5 河南电力工程市场分析 3747.5.1 河南电力供需形势分析 3747.5.2 河南电力工程建设需求 3757.5.3 河南电力工程项目分析 375(1)电源工程项目分析 375(2)输变电工程项目分析 3757.5.4 河南重点电力工程企业 3767.5.5 河南电力建设规划分析 3787.6 浙江电力工程市场分析 3797.6.1 浙江电力供需形势分析 3797.6.2 浙江电力工程建设需求 3807.6.3 浙江电力工程项目分析 380(1)电源工程项目分析 380(2)输变电工程项目分析 3807.6.4 浙江重点电力工程企业 3817.6.5 浙江电力建设规划分析 382第8章:中国电力工程领先企业经营分析 384 8.1 电力工程监理领先企业个案分析 3848.1.1 山东诚信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84(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8.2.1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经营情况分析 387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8.3.1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397(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8.4.1 华北电力科学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406(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2)企业经营情况分析(3)企业经营优劣势分析第9章:中国电力工程投融资与信贷 4109.1 电力行业投融资分析 4109.1.1 电力行业投融资体制特点 4109.1.2 电力行业投融资体制改革历程 4129.1.3 电力行业投融资存在的问题 4169.1.4 电力行业投资结构发展趋势 4179.1.5 对电力行业投融资的政策建议 4179.2 电力工程融资分析 4239.2.1 电力工程融资风险分析 4239.2.2 电力工程融资风险管理 4259.2.3 电力工程融资模式分析 4269.2.4 电力工程融资渠道分析 4269.3 电力工程信贷分析 4299.3.1 电力工程信贷环境发展现状 4299.3.2 电力工程信贷环境发展趋势 4319.3.3 主要银行授信行为分析 431略••••完整报告请咨询客服。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摘要】我国电力行业正面临着政策支持和改革措施的推动,电力供应能力持续增强,清洁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数字化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不断深化,以及能源互联网建设加速推进等多重利好。

这些因素共同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

未来,我国电力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发展趋势将更加智能化和清洁化。

国家也将继续加大对电力行业的支持力度,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整体而言,我国电力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势必会迎来更加繁荣和发展。

【关键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趋势、政策支持、改革措施、电力供应能力、清洁能源、数字化技术、能源互联网、新一轮发展机遇、智能化、清洁化、支持力度。

1. 引言1.1 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概述我国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电力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目前,我国电力行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政策支持和改革措施不断推动着电力行业向着更加智能化、清洁化和高效化方向快速发展。

在政策支持和改革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电力行业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电力供应能力持续增强,清洁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数字化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不断深化,能源互联网建设加速推进。

这些积极因素为我国电力行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电力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未来电力行业将更加智能化和清洁化。

国家将继续加大对电力行业的支持力度,推动我国电力行业迈向更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2. 正文2.1 政策支持和改革措施推动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政策支持和改革措施是推动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电力行业发展的政策,包括稳步提高电价、优化电力市场化改革、加大清洁能源发展力度等。

这些政策为电力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

电价改革是近年来我国电力行业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通过逐步提高电价,鼓励企业继续投入更多资金进行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推动电力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23的序

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23的序

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23的序英文版:Title: Preface to the 2023 China Electricity Development ReportAs we step into a new era of energy transformation and carbon neutrality, China"s electricity sector is undergoing significant changes.The 2023 China Electricity Development Report provide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trends, and challenges in China"s electricity industry.This report highlights the remarkable progress China has made in renewable energy, particularly in solar and wind power, which have seen exponential growth in the past few years.The report also discusses the country"s efforts in integrating these intermittent sources into the grid and the advancements in energy storage and transmission technologies.Furthermore, the report examines the role of nuclear energy in China"s energy mix and the ongoing projects aimed at improving safety,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s and the adop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ies such as AI and big data analytics are also covered in detail.The report acknowledge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China"s electricity sector, including air and water pollution, grid integration issues, and the need for further investment in transmission infrastructure.It emphasizesthe importance of a comprehensive approach to energy policy, which balances environmental concerns with the need for reliable and affordable electricity.In conclusion, the 2023 China Electricity Development Report offers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future of China"s electricity sector and the path towards a sustainable and low-carbon energy future.中文版:标题:2023年中国电力发展报告序言在迈进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的新时代,中国的电力行业正在经历重大变革。

中国电力行业形势分析报告 共20页PPT资料

中国电力行业形势分析报告 共20页PPT资料
• 华能上海石洞口二厂最早引进和应用6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机组。 • 华能玉环电厂建成运营国内首台国产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火电机
中国电力行业形势分析
制作 胡礼豪 李根
目录
1 我国的电力行业概述 2 行业的规模基本介绍 3 行业发展优势 4 行业上市公司的分析 5 发展前景
概述 五大电力公司
电力投资 集团
华能集团
华电集团
五大发 电集团
国电集团
大唐集团
电力行业概述
中国电力行业发电的构成中,五大全国性发电集团约拥有全部发电 资产的50%,其余发电资产分布于其他的独立发电公司、地方发电企 业
五大集团的发电资产基本按均衡原则分拆原国家电力公司资 产,因而总体分布相对平均,目前均形成了系统的全国性电力 资产布局。其中,华能集团电力资产多在华北和华东;大唐集 团在华北和华中;国电集团在华中地区;中电投集团在华中和 华东较为丰富。华电集团在东北、华北地区较为集中,而在浙 江、广东、京津唐等电力紧缺电网资产分布较少,电力需求的 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处于较低水平。

(四)经国家批准,自主开展外贸流
通经营、国际合作等业务。

(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国家批
准,从事国内外投资、融资业务。

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实行总经理负责制,
总经理为法定代表人。
华能集团规模实力
财务分析
1 资产总额
2 主营收入
3 利润总额
发展优势
• 我国第一家“一流火力发电厂”――华能大连电厂。 (是龙头 企业)
五大中央级发电集团、区域性的北方电力集团公司、国华电力集团 公司和以水电为主的三峡总公司,以及几十家地方发电公司构成了目 前国内的主要发电主体。其中,五大发电集团所属发电企业之间、中 央与地方发电企业之间竞争较为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力行业2015年度发展报告 2015年,电力行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转变发展理念,着力践行能源转型升级,持续节能减排,推进电力改革试点,加大国际合作和“走出去”步伐,保障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全社会能源利用提质增效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电力投资较快增长。2015年,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2] 8576亿元,比上年增长9.87%。其中,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936亿元,比上年增长6.78%,占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总额的45.90%;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4%,其中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完成投资464亿元,占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的比重10%。在电源投资中,全国核电、并网风电及并网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6.07%、31.10%和45.21%;水电受近几年大规模集中投产的影响,仅完成投资789亿元,比上年下降16.28%;常规煤电完成投资1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3%;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总投资的比重为70.45%,比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

加快城镇配电网建设改造。贯彻落实《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和《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2015年全国安排城网建设改造专项建设基金130亿元,带动新增投资1140亿元;安排农网改造资金1628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282亿元。

电力工程建设平均造价同比总体回落。2015年,因原材料价格下降,燃煤发电、水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电网建设工程单位造价总体小幅回落,回落幅度分布在1.5—5%区间内。风电工程单位造价小幅上涨1.57%。

新增电源规模创历年新高。2015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13184万千瓦,是历年新投产发电装机最多的一年。其中,水电新增1375万千瓦,新增规模比上年减少805万千瓦,新投产大型水电站项目主要有四川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4台机组合计260万千瓦、云南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3台机组合计180万千瓦和云南金沙江梨园水电站1台60万千瓦机组,投产的抽水蓄能电站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广东清远3台机组合计92万千瓦;火电新增6678万千瓦(其中燃气695万千瓦、常规煤电5402万千瓦),新增规模较上年增加1887万千瓦,全年新投产百万千瓦级机组16台;核电新投产6台机组合计612万千瓦,分别为辽宁红沿河一期、浙江秦山一期、福建宁德一期、福建福清一期、海南昌江一期以及广东阳江各1台机组;新增并网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分别为3139万千瓦和1380万千瓦,均创年度新增新高。在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为49.73%。

截至2015年底,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在建电源规模1.82亿千瓦,同比增长25.35%。 电源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15252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62%,增速比上年提高1.67个百分点。其中,水电31954万千瓦(其中抽水 蓄能 230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82%;火电10055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85%,其中煤电90009万千瓦、增长7.02%,燃气6603万千瓦、增长15.91%;核电271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5.31%;并网风电1307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5.40%;并网太阳能发电421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9.66%。截至2015年底,全国人均装机规模1.11千瓦,比上年增加0.11千瓦。

全年退役、关停火电机组容量1091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82万千瓦。 新增电网规模同比下降。2015年,全国新增交流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57110千米,比上年下降4.50%,其中,110千伏、220千伏、1000千伏新增线路长度分别比上年下降10.66%、0.20%和99.59%,而330千伏、500千伏和750千伏分别比上年增长79.87%、1.61%和24.78%。全国交流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29432万千伏安,比上年下降4.61%,其中,新增110千伏、220千伏、330千伏电压等级变电设备容量分别比上年下降11.36%、24.06%和13.36%,而500千伏和750千伏等级分别比上年增长17.54%和440.91%。 全国直流工程输电线路长度没有新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换流容量新增250万千瓦。

电网跨省区输送能力进一步提升。截至2015年底,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60.91万千米,比上年增长5.46%;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33.66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8.86%。辽宁绥中电厂改接华北电网500千伏工程投运,使东北电网向华北电网的跨区送电能力达到了500万千瓦,国家电网公司跨区输电能力合计超过6900万千瓦;糯扎渡水电站送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全部建成投运,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西电东送”形成“八交八直”输电大通道,送电规模达到3650万千瓦。随着我国最长的特高压交流工程——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开工,列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四条特高压交流工程已经全部开工,全国特高压输电工程进入了全面提速、大规模建设的新阶段。

全面解决了无电人口用电问题。2015年12月,随着青海省最后3.98万无电人口通电,国家能源局制定的《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得到落实,我国全面解决了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二、电源结构继续优化 受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新投产规模创年度新高的拉动作用影响,电源结构继续优化。截至2015年底,全国水电、核电、并网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4.83%,比上年提高1.73个百分点;火电装机容量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65.92%,比上年降低1.69个百分点;其中煤电装机容量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59.01%,比上年降低1.73个百分点。2015年,中电联对全国97033万千瓦火电机组统计调查显示:全国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为12.89万千瓦,比上年增加0.4万千瓦;火电大容量高参数高效机组比重继续提高,全国百万千瓦容量等级机组已达86台,6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容量所占比重达到42.9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三、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持续快速增长 非化石能源发电量高速增长,火电发电量负增长。2015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5739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5%。其中,水电1112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96%;火电42307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68%,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年度负增长;核电171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8.64%;并网风电185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17%;并网太阳能发电39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7.92%。2015年,水电、核电、并网风电和并网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合计比上年增长10.24%,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全口径发电量的比重为27.23%,比上年提高2.18个百分点。

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大幅下降。2015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988小时,比上年降低360小时。其中,水电3590小时,比上年降低79小时;火电4364小时,比上年降低414小时,为1969年以来的年度最低值;核电7403小时,比上年降低384小时;风电1724小时,比上年降低176小时,是“十二五”期间年度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

四、电力生产运行安全可靠 2015年,在电网结构日趋复杂,地震、台风、泥石流等各类自然灾害频发情况下,电力行业深入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电力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落实,电力安全生产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电力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进一步深入,电力突发事件应对和重大活动保电能力进一步提高。 全年没有发生重大以上电力人身伤亡事故,没有发生重大电力安全事故,没有发生较大电力设备事故,没有发生电力系统水电站大坝垮坝、漫坝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

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指标保持较高水平。2015年,全国发电设备、输变电设施、直流输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运行情况平稳。1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等效可用系数为92.57%,比上年提高0.73个百分点;4万千瓦及以上水电机组等效可用系数为92.05%,比上年降低0.55个百分点;架空线路、变压器、断路器三类主要设施的可用系数分别为99.600%、99.887%、99.953%,比上年分别提高0.108、0.030和0.027个百分点。全国10(6、20) 千伏供电系统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99.880%,比上年降低0.060个百分点;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10.50小时,比上年增加5.28小时。

五、电力供需进一步宽松 用电量低速增长,用电结构持续改善。201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6933亿千瓦时,比上年仅增长0.96%,增速比上年降低3.18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均高于上年;而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大幅回落,自本世纪以来首度出现负增长,是全社会用电低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具体来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4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5%;第二产业用电量41442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0.79%,低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1.75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60.71%,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四大高耗能行业合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