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行业2015年度发展报告

合集下载

2015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简报

2015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简报

2015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简报1.2015年中国火力发电装机容量多少万千瓦截至2015年9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3795万千瓦,其中,光伏电站317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625万千瓦。

1-9月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990万千瓦,其中,新增光伏电站装机容量832万千瓦,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158万千瓦。

1-9月全国累计光伏发电量306亿千瓦时,弃光电量约30亿千瓦时,弃光率为10%;弃光主要发生在甘肃和新疆地区,其中,甘肃省弃光电量17.6亿千瓦时,弃光率28%,新疆(含兵团)弃光电量10.4亿千瓦时,弃光率20%。

全国各省(区、市)中,累计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的达9个,分别为新疆(含兵团)617万千瓦、甘肃581万千瓦、青海478万千瓦、内蒙古434万千瓦、江苏320万千瓦、宁夏262万千瓦、河北174万千瓦、浙江158万千瓦、山东110万千瓦。

1-9月新增装机容量较大的地区为:新疆(含兵团)261万千瓦、内蒙古132万千瓦、浙江85万千瓦、青海66万千瓦、甘肃64万千瓦、江苏63万千瓦、山东50万千瓦、宁夏45万千瓦。

2.截至2014年底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多少来源:能源局发布时间:2015-1-19 14:46:082015年1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2014年,全社会用电量552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

2014年,全国全口径发电设备容量136019万千瓦,同比增长8.7%。

其中,并网风电9581万千瓦。

2014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4286小时,同比减少235小时。

2014年,并网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905小时。

3.风电设备有多少个 2016年根据中国风能协会发布的《2016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简报》。

2016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量2337万千瓦,累计装机量达到1.69亿千瓦;其中海上风电新增装机59万千瓦,累积装机容量为163万千瓦。

国家能源局关于2015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的通报

国家能源局关于2015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的通报

国家能源局关于2015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能源局•【公布日期】2016.08.16•【文号】国能新能[2016]214号•【施行日期】2016.08.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电力及电力工业,新能源正文国家能源局关于2015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的通报国能新能[2016]2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公司,各有关单位: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科学评估各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确保实现国家2020年、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到15%和20%的战略目标。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国能新能[2016]54号),我局委托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汇总有关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和运行监测数据,并与各地区能源主管部门和电网企业进行衔接和复核,形成了《2015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以下简称监测评价报告)。

现将监测评价报告予以通报,以此作为各地区制定可再生能源相关发展规划及实施工作的基础数据,请各有关地区和单位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和提高利用水平,为完成全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附件1:2015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附件2: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指标核算方法国家能源局2016年8月16日附件12015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一、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总体情况到2015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4.8亿千瓦,其中水电装机(不含抽水蓄能机组)3.0亿千瓦,发电量10985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19.6%;风电装机1.29亿千瓦,发电量1863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3.3%;光伏发电装机4318万千瓦,发电量392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0.7%,生物质发电装机1031万千瓦,发电量527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0.9%。

国电电力2015年全年发电量:1688亿千瓦时

国电电力2015年全年发电量:1688亿千瓦时

国电电力2015年全年发电量:1688亿千瓦时
佚名
【期刊名称】《四川水力发电》
【年(卷),期】2016(35)1
【摘要】截至2015年12月31日,国电电力公司控股装机容量4630.35万千瓦,其中火电3120.75万千瓦,水电1080.03万千瓦,风电408.37万千瓦,太阳能光伏21.20万千瓦。

公司第四季度新增火电装机容量66万千瓦,新增水电装机容量28.5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7.8万千瓦,新增光伏0.1万千瓦。

【总页数】1页(P107-107)
【关键词】千瓦;年发电量;电力;水电装机容量;风电装机容量;太阳能光伏;火电【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315
【相关文献】
1.中国电力大国迈向电力强国发电量跃居世界第一 [J],
2.中国电建海外投资电站年发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 [J], ;
3.岩滩水电公司全年完成发电量52.39亿kW.h实现利润总额超亿元 [J], 魏中华
4.“逆势上扬”——国网青海电力超额完成全年售电量任务全年累计完成售电量663.99亿千瓦时 [J],
5.1-6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17 0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6%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5年新电改分析报告

2015年新电改分析报告

2015年新电改分析报告2015年4月目录一、十三年后,电力改革再次起步 (4)1、“新版电改”方案内部印发,市场化之路继续前行 (4)(1)新版电改方案已于2015 年3月印发 (4)(2)深圳去年已开展输配电价改革试点 (5)(3)改革方向明确,相关产业链将迎来利润分配重构 (7)2、“旧版电改”释放电力供给侧,供给从短缺走向宽松 (9)3、“旧版电改”不彻底,阻碍电力体制市场化继续推进 (12)二、“新版电改”削弱电网垄断权利,普惠产业链 (14)1、节能服务企业将获售电资格,摆脱两头受压局面 (15)2、“新版电改”将导致上网电价竞争加剧 (17)3、水电上网价格优势凸显,资源属性支撑价值重估 (18)4、获得政策倾斜,可再生能源发电保障性收购 (22)(1)风电增速峰值已过,运营企业占据优势地位 (23)(2)成本下降、政策扶持,双轮驱动光伏发展 (25)5、生物质能发电电价调整信号释放 (27)三、投资策略:“新版电改”提升售电侧的配置价值 (29)1、基金配置电力行业逻辑变化 (29)2、售电侧配置价值将获提升 (30)四、重点公司简况 (31)1、天富能源:厂网一体,供电区域外延式扩张预期增强 (31)2、建投能源:内外兼修,受益京津翼一体化 (33)3、桂冠电力:低电价确保竞价优势,龙滩注入值得期待 (34)4、广安爱众:区域龙头借电改做大做强,二股东强大资产隐现巨大空间 .. 365、京运通:分布式光伏电站运营高增长,无毒催化剂打开环保大市场 (37)6、森源电气:中部光伏洼地电站建设龙头,光伏电站业务享受高成长 (39)7、中海阳:光伏、光热双线布局助推高成长 (40)8、江苏旷达:光伏电站运营助力业绩成长 (41)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电力体制改革有望深入推进。

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和路径主要是: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继续深化对区域电网建设和适合我国国情的输配体制研究,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电力统筹规划,以及电力安全高效运行和可靠供应。

报告|201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光伏发电43.18GW占可再生能源发电近9%

报告|201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光伏发电43.18GW占可再生能源发电近9%

报告|2015年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光伏发电43.18GW占可再生能源发电近9%国际能源网讯:国家能源局23日对外发布《2015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

报告显示,到2015年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4.8亿千瓦,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超过20%。

据报道,其中,水电装机3亿千瓦,发电量10985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19.6%;风电装机1.29亿千瓦,发电量1863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3.3%;光伏发电装机4318万千瓦,发电量392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0.7%;生物质发电装机1031万千瓦,发电量527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的0.9%。

报告还显示,去年,全国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约为5%。

原文如下:国家能源局关于2015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的通报(国能新能[2016]2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公司,各有关单位: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科学评估各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状况,确保实现国家2020年、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达到15%和20%的战略目标。

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国能新能[2016]54号),我局委托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汇总有关可再生能源电力建设和运行监测数据,并与各地区能源主管部门和电网企业进行衔接和复核,形成了《2015年度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以下简称监测评价报告)。

现将监测评价报告予以通报,以此作为各地区制定可再生能源相关发展规划及实施工作的基础数据,请各有关地区和单位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和提高利用水平,为完成全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国家能源局2016年8月16日。

国家能源局发布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国家煤炭工业网

国家能源局发布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国家煤炭工业网

国家能源局发布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国家煤炭工业网
1月15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

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5550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第二产业用电量40046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第三产业用电量715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27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2015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3969小时,同比减少349小时。

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621小时,同比减少48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4329小时,同比减少410小时。

2015年,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12974万千瓦,其中,水电1608万千瓦,火电6400万千瓦。

附表:。

2015-2020年中国电力行业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目录)研究报告

2015-2020年中国电力行业市场发展预测及投资咨询报告(目录)研究报告
第一节、火电行业电力供应与运营分析
一、火电行业投资建设分析
二、火电行业电力供应情况
(一)、火电行业装机容量
(二)、火电行业发电量
(三)、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
三、火电行业运营分析
(一)、火电行业规模分析
(二)、火电行业需求情况
(三)、火电行业盈利分析
(四)、火电行业财务运营情况
四、火电行业上网电价分析
五、火电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一)、电力装机容量
(二)、电力发电规模
(三)、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
二、电力消费分析
(一)、全社会用电量
(二)、各产业用电量
(三)、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
(四)、高耗能行业用电情况
三、电力输送分析
(一)、输电线路回路长度
(二)、线路损失率
四、电力供需现状与趋势预测
(一)、电力供需形势现状
(二)、电力供需形势预测
(三)、电力供需关注重点分析
第三章、重点地区电力供需形势现状与趋势预测
第一节、华北地区电力供需形势现状与趋势预测
一、华北地区电力行业运营分析
二、华北地区电力供应与消费
(一)、华北地区电力供应情况
(二)、华北地区电力消费情况
三、华北地区电力供需形势现状与趋势预测
第二节、华东地区电力供需形势现状与趋势预测
二、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经营情况分析
(一)、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二)、企业经营业务分析
(三)、企业组织结构分析
(四)、企业电力供应能力
(五)、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六)、企业工程项目分析
(七)、企业竞争优劣势分析
(八)、企业发展规划分析
(九)、企业最新发展动向分析
第七章、中国电力行业投资与前景预测

国网湖北电力2015年-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湖北电力2015年-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湖北电力2015年电力交易年报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电力交易中心2016年2月一、基本情况1、用电情况2015年,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经济结构调整持续推进,第二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继续下降。

受此影响,我省用电需求增长缓慢,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665.16亿千瓦时,同比增加8.62亿千瓦时,增长0.52%。

第一、二、三产业用电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分别为22.15、1119.85、244.20和278.96亿千瓦时,分别增长6.91%、-3.03%、11.58%和6.44%。

全年工业用电量1093.97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5.78亿千瓦时,下降3.17%。

四大高耗能产业合计用电454.6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5.56%,其中化学制品、非金属、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分别下降3.33%、2.64%、9.41%、10.31%。

全年统调用电量1393.1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06亿千瓦时,增长0.08%;受阶段性高温天气影响,8月4日湖北统调用电负荷再创历史新高,达2745.8万千瓦,较上年的最高负荷2738.8万千瓦增加7万千瓦,增长0.26%;8月4日出现年最大日用电量5.40亿千瓦时,减少5.31%,未创新高。

全年电力供需平衡有余。

2、发电情况2015年,湖北全省发电量2355.87亿千瓦时,同比减少39.41亿千瓦时,下降1.65%。

三峡电厂发电量865.16亿千瓦时,同比减少117.78亿千瓦时,下降11.98%。

剔除三峡发电量后,统调电厂发电量1231.00亿千瓦时,同比增加62.50亿千瓦时,增长5.35%。

其中,水电343.8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6.63亿千瓦时,增长11.92%;火电886.05亿千瓦时,同比增加24.74亿千瓦时,增长2.87%。

太阳能1.1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12亿千瓦时。

截止12月底,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6410.78万千瓦(含三峡2240万千瓦),其中,水电3652.79万千瓦,占56.98%;火电2575.52万千瓦,占40.17%;风电134.5万千瓦,占2.1%;太阳能47.97万千瓦,占0.7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电力行业2015年度发展报告2015年,电力行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转变发展理念,着力践行能源转型升级,持续节能减排,推进电力改革试点,加大国际合作和“走出去”步伐,保障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全社会能源利用提质增效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电力投资较快增长。

2015年,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2]8576亿元,比上年增长9.87%。

其中,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936亿元,比上年增长6.78%,占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总额的45.90%;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4%,其中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完成投资464亿元,占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的比重10%。

在电源投资中,全国核电、并网风电及并网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6.07%、31.10%和45.21%;水电受近几年大规模集中投产的影响,仅完成投资789亿元,比上年下降16.28%;常规煤电完成投资1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3%;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总投资的比重为70.45%,比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

加快城镇配电网建设改造。

贯彻落实《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和《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2015年全国安排城网建设改造专项建设基金130亿元,带动新增投资1140亿元;安排农网改造资金1628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282亿元。

电力工程建设平均造价同比总体回落。

2015年,因原材料价格下降,燃煤发电、水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电网建设工程单位造价总体小幅回落,回落幅度分布在1.5—5%区间内。

风电工程单位造价小幅上涨1.57%。

新增电源规模创历年新高。

2015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13184万千瓦,是历年新投产发电装机最多的一年。

其中,水电新增1375万千瓦,新增规模比上年减少805万千瓦,新投产大型水电站项目主要有四川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4台机组合计260万千瓦、云南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3台机组合计180万千瓦和云南金沙江梨园水电站1台60万千瓦机组,投产的抽水蓄能电站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广东清远3台机组合计92万千瓦;火电新增6678万千瓦(其中燃气695万千瓦、常规煤电5402万千瓦),新增规模较上年增加1887万千瓦,全年新投产百万千瓦级机组16台;核电新投产6台机组合计612万千瓦,分别为辽宁红沿河一期、浙江秦山一期、福建宁德一期、福建福清一期、海南昌江一期以及广东阳江各1台机组;新增并网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分别为3139万千瓦和1380万千瓦,均创年度新增新高。

在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为49.73%。

截至2015年底,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在建电源规模1.82亿千瓦,同比增长25.35%。

电源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截至2015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15252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62%,增速比上年提高1.67个百分点。

其中,水电31954万千瓦(其中抽水蓄能 230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82%;火电100554万千瓦,比上年增长7.85%,其中煤电90009万千瓦、增长7.02%,燃气6603万千瓦、增长15.91%;核电271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5.31%;并网风电13075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5.40%;并网太阳能发电421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69.66%。

截至2015年底,全国人均装机规模1.11千瓦,比上年增加0.11千瓦。

全年退役、关停火电机组容量1091万千瓦,比上年增加182万千瓦。

新增电网规模同比下降。

2015年,全国新增交流11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57110千米,比上年下降4.50%,其中,110千伏、220千伏、1000千伏新增线路长度分别比上年下降10.66%、0.20%和99.59%,而330千伏、500千伏和750千伏分别比上年增长79.87%、1.61%和24.78%。

全国交流新增11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29432万千伏安,比上年下降4.61%,其中,新增110千伏、220千伏、330千伏电压等级变电设备容量分别比上年下降11.36%、24.06%和13.36%,而500千伏和750千伏等级分别比上年增长17.54%和440.91%。

全国直流工程输电线路长度没有新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换流容量新增250万千瓦。

电网跨省区输送能力进一步提升。

截至2015年底,全国电网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60.91万千米,比上年增长5.46%;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33.66亿千伏安,比上年增长8.86%。

辽宁绥中电厂改接华北电网500千伏工程投运,使东北电网向华北电网的跨区送电能力达到了500万千瓦,国家电网公司跨区输电能力合计超过6900万千瓦;糯扎渡水电站送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全部建成投运,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西电东送”形成“八交八直”输电大通道,送电规模达到3650万千瓦。

随着我国最长的特高压交流工程——榆横—潍坊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正式开工,列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四条特高压交流工程已经全部开工,全国特高压输电工程进入了全面提速、大规模建设的新阶段。

全面解决了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2015年12月,随着青海省最后3.98万无电人口通电,国家能源局制定的《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得到落实,我国全面解决了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二、电源结构继续优化受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新投产规模创年度新高的拉动作用影响,电源结构继续优化。

截至2015年底,全国水电、核电、并网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4.83%,比上年提高1.73个百分点;火电装机容量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65.92%,比上年降低1.69个百分点;其中煤电装机容量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59.01%,比上年降低1.73个百分点。

2015年,中电联对全国97033万千瓦火电机组统计调查显示:全国火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为12.89万千瓦,比上年增加0.4万千瓦;火电大容量高参数高效机组比重继续提高,全国百万千瓦容量等级机组已达86台,6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容量所占比重达到42.91%,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三、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持续快速增长非化石能源发电量高速增长,火电发电量负增长。

2015年,全国全口径发电量5739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5%。

其中,水电11127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96%;火电42307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1.68%,是自改革开放以来首次年度负增长;核电1714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8.64%;并网风电185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6.17%;并网太阳能发电39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67.92%。

2015年,水电、核电、并网风电和并网太阳能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合计比上年增长10.24%,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全口径发电量的比重为27.23%,比上年提高2.18个百分点。

火电设备利用小时大幅下降。

2015年,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3988小时,比上年降低360小时。

其中,水电3590小时,比上年降低79小时;火电4364小时,比上年降低414小时,为1969年以来的年度最低值;核电7403小时,比上年降低384小时;风电1724小时,比上年降低176小时,是“十二五”期间年度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

四、电力生产运行安全可靠2015年,在电网结构日趋复杂,地震、台风、泥石流等各类自然灾害频发情况下,电力行业深入贯彻落实新《安全生产法》,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电力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落实,电力安全生产法规体系进一步完善,电力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进一步深入,电力突发事件应对和重大活动保电能力进一步提高。

全年没有发生重大以上电力人身伤亡事故,没有发生重大电力安全事故,没有发生较大电力设备事故,没有发生电力系统水电站大坝垮坝、漫坝以及对社会造成重大影响的事件。

电力设备运行可靠性指标保持较高水平。

2015年,全国发电设备、输变电设施、直流输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运行情况平稳。

1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等效可用系数为92.57%,比上年提高0.73个百分点;4万千瓦及以上水电机组等效可用系数为92.05%,比上年降低0.55个百分点;架空线路、变压器、断路器三类主要设施的可用系数分别为99.600%、99.887%、99.953%,比上年分别提高0.108、0.030和0.027个百分点。

全国10(6、20) 千伏供电系统用户平均供电可靠率99.880%,比上年降低0.060个百分点;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10.50小时,比上年增加5.28小时。

五、电力供需进一步宽松用电量低速增长,用电结构持续改善。

201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56933亿千瓦时,比上年仅增长0.96%,增速比上年降低3.18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速均高于上年;而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大幅回落,自本世纪以来首度出现负增长,是全社会用电低速增长的主要原因。

具体来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40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55%;第二产业用电量41442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0.79%,低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1.75个百分点,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60.71%,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四大高耗能行业合计用电量同比下降1.89%,增速同比回落6.70个百分点,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快速回落导致第二产业乃至全社会用电增速明显放缓,四大高耗能对电力消费增速放缓产生的影响明显超过其对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波动的影响,这也是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回落幅度大于经济增速回落幅度的主要原因;第三产业用电量7166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42%,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91.64%,第三产业中,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用电增长14.8%,延续高速增长势头,反映出我国转方式、调结构取得了积极进展;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285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5.01%,随着我国城镇化以及家庭电气化水平逐步提高,呈现出居民生活用电量稳步增长的态势。

2015年,全国人均电力消费4142千瓦时。

电力供应能力总体充足,部分地区电力供应富余。

2015年,受电煤供应持续宽松、主要水电生产地区来水情况总体偏好、冬夏季各地气温总体平和没有出现极端天气、重工业用电需求疲软等因素影响,全国电力供需形势进一步宽松、部分地区电力富余较多,仅局部地区在部分时段有少量错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