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压缸启动
汽机启动步骤(冷态中压缸启动)

汽机启动步骤(冷态中压缸启动)汽机启动步骤(冷态中压缸启动)1、各辅助系统投运正常,汽机具备冲转:冲转条件:主汽温度/压力:8.73MPa/380-420℃;再热温度/压力:1.1MPa/330℃;高中压缸上下温差小于42℃;真空小于-87KPa;油温40-46℃。
2、高缸预暖(高压缸第一级后汽缸内壁温度低于150℃):条件:汽机处于跳闸状态,盘车运行正常,凝汽器真空小于-87KPa,冷再压力大于0.7MPa,冷再过热度大于28℃。
步骤:调整导汽管疏水阀开度20%左右;RFV阀截止阀开,联关VV阀;RFV阀开至10%;20min后RFV阀开至30%;20min后RFV阀开至55%;调整预暖阀和疏水阀,维持高压缸内蒸汽压力应当增压至0.39-0.49MPa,汽缸温升率小于50℃/h;高压第一级缸温达到150℃结束。
3、阀壳预暖(CV内壁或外壁温度小于150℃):条件:主汽温高于271℃;MSV、CV与汽缸导汽管上疏水阀打开;汽机挂闸;步骤:将“阀壳预暖”置“投入”,则MSV2开启至21%;当CV阀蒸汽室内外壁金属温差大于80℃时“切除”,则MSV2关闭;当温差小于70℃时再开启;如此反复,至CV阀内外壁温度大于180℃且温差小于50℃时结束,打闸。
4、选择冲转方式:冲转方式只能在挂闸之前选择,一经挂闸,将不可能更改;DEH将启动方式默认为中压缸启动方式。
5、汽机挂闸:按“汽机跳闸”按钮后,弹出“复位”键,选中并“执行”后,机组将挂闸,确认左右侧中压主汽门开启。
6、将“阀位限制”置100%。
7、将“暖机”置“投入”:暖机置投入后,在汽机400rpm前CV将开启并锁定开度,直至3000rpm时手动切除暖机;暖机投入只有在100rpm之前设定才有效,若不设暖机投入,则在升速时只开启ICV阀,CV阀保持关闭状态;在任何转速下,将暖机置“切除”,则CV阀将关闭。
8、设定目标转速为200rpm,升速率设定为100rpm/mim;确认MSV1和MSV2开启,然后ICV逐渐开启,转速达到200rpm,盘车自停。
单元机组

单元机组1. 按进汽方式分高中压缸启动(适合高中压合缸)中压缸启动2、按控制阀门分主汽门冲转调节汽门冲转主汽门(或电动主汽门)旁路阀冲转2 中压缸启动特点中压缸为全周进汽,汽缸和转子加热均匀随同再热器的压力升高对高压缸进行暖缸,高压汽缸和转子受热比较均匀,减少了高压缸的热应力。
启动速度不受高压缸热应力和胀差的限制,缩短了启动时间流经低压缸的蒸汽流量较大,降低启动时低压缸排汽温度。
注意:一定转速或负荷后要进行高、中压缸的切换3 额定参数启动:机组从冲转到带额定负荷的整个过程中,主汽门前的蒸汽参数始终保持额定值。
冲转参数高,工质损失大,蒸汽经过调门的节流损失大,调节级后的蒸汽温度变化剧烈;冲转时蒸汽流量小,各部分加热不均匀,汽轮机零部件也易受到较大的热冲击。
大型机组启动多数已不采用这种方式,一般在小型母管制机组使用。
4 滑参数启动:主汽门前的蒸汽参数随负荷或转速的变化而滑升,启动时锅炉蒸汽参数及流量按汽轮机暖机、升速、并网、带负荷的需要而逐渐升高,其速度主要取决蒸汽参数与管道和汽缸所允许的加热条件。
这种启动方式的工质损失和热损失最小,零部件加热均匀,大机组启动中广泛采用。
真空法启动:是将真空系统延伸到过热器、汽包,锅炉点火后一产生蒸汽就冲动转子旋转,随后汽轮机的升速和带负荷全部由锅炉来控制。
优点:这种启动方式使锅炉产生的蒸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而且汽温是逐渐上升的,可使过热器和再热器得到充分冷却,能促进锅炉的水循环,减小汽包壁的温差,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安全性。
缺点:压力法启动:是在主汽门前蒸汽达到一定的压力和温度后,才打开阀门进行冲转。
汽轮机冲转期间锅炉不进行过大的燃烧调整,以保持压力、温度的稳定;在升负荷期间主蒸汽压力、温度随负荷滑参数增加汽轮机的升速率和升负荷率较难控制,抽真空比较困难,因此这种方式很少采用。
5 二、单元机组(汽包锅炉)冷态滑参数启动主要步骤:1.启动前的准备2.辅助设备及系统的投用3.锅炉点火及升温升压4.暖管5.汽轮机冲转与升速6.机组并列和接带负荷6 锅炉水压试验目的锅炉水压试验是检查锅炉承压部件严密性的试验,它是保证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汽轮机中压缸启动

汽轮机中压缸启动
中压缸启动具有胀差小,启动时间短,热应力 低和寿命损耗小,可提前过渡转子低温脆性转 温度以及负荷适应性好等优点,能够达到机组 安全、快启的目的,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冷态中压缸启动过程 • (1)高压缸预暖
随着锅炉启动,高、低压旁路阀门开度逐渐增加。当蒸汽达到预暖参数 时,逐渐开启倒暖阀(RFV),使暖缸蒸汽进入高压缸,一部分蒸汽经各疏 水口进入疏水系统,另一部分蒸汽经高中压汽封漏入中低压缸排到凝汽 器。
• (4)抑制低压缸温度水平,提高低压转子的安全性 中压缸启动使低压缸进汽量增加,能有效地带走
低压缸的鼓风热,防止了低压缸的鼓风超温,同时进 汽量的增加也减小了小容积流量下低压叶片的颤 振,保证了低压转子的安全性。
• (5)对特殊工况具有适应性 可在空负荷或带厂用电长时间运行,便于在启动
并网过程中处理各种故障及进行电气或其它试验。 因为中压缸启动可通过关闭高排逆止阀,开启通风 阀,就可隔离高压缸使之在真空状态下运行,从而避 免了传统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时因空负荷或低负荷 长时间运行而引起的高压缸超温问题。
b 易于实现蒸汽与金属温度的匹配。中压缸启动,一方面再热 蒸汽经过连续两次的加热,其温度极易实现与中压进汽部 分的汽缸及转子金属温度的匹配;另一方面再热蒸汽与主 蒸汽间的温差比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时小的多,因此在负荷 切换时就较易实现主蒸汽、再热蒸汽的温度与高压调节级、 中压第一级处金属温度的同时匹配,对机组避免热冲击,减 少因蒸汽与金属温差引发的寿命损耗有一定的益处。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是燃气轮机系统中常见的两种启动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两者各有优势和劣势。
本文将通过对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探讨这两种启动方式在不同情况下的适用性和性能特点。
一、中压缸启动中压缸启动是指在燃气轮机系统中仅利用中压缸进行启动操作。
中压缸通常是燃气轮机系统中的中间级别,其性能特点决定了中压缸启动的一些优势和劣势。
1. 优势:(1)启动时间短:中压缸启动只需启动一个压缩级别,相比于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来说,启动时间更短。
(2)操作简便:中压缸启动仅需对中压缸进行操作,相对来说,操作较为简便。
(3)适用于小功率机组:对于一些功率较小的燃气轮机系统,使用中压缸启动即可满足启动需求。
(1)启动受限:中压缸启动方式受机组功率和设计压缩比等因素限制,对于大功率机组可能无法满足要求。
(2)启动冷态效率低:燃气轮机在冷态下启动时,由于转子温度低,中压缸的启动效率较低。
(2)启动热态效率高:由于同时利用高压缸和中压缸进行启动,可以提高冷态启动的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3)启动压缩比增大:利用两个压缩级别进行启动,可以增大启动时的压缩比,提高启动性能。
通过对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可以看出两者各有优劣。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具体的机组情况和启动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启动方式。
对于小功率机组或者对启动时间要求较高的情况,可以选择中压缸启动;对于大功率机组或者对启动热态效率要求较高的情况,可以选择高中压缸联合启动。
随着燃气轮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可能会出现更多新的启动方式和技术,以满足不同机组的启动需求。
在选择启动方式时,除了考虑当前的技术和设备情况,还应考虑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满足机组的需求。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是发动机中两个重要的部件,联合启动是一种常见的启动方式。
本
文将从性能、使用、维护等方面对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进行对比和分析。
一、性能对比
1.起动性能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启动的转速不同,起动性能也不同。
高中压缸启动转速较低,起动
顺畅,但中压缸启动转速高,启动后燃烧效率更高,更稳定。
2.燃料消耗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时,由于中压缸启动转速高,能够更快提高扭矩,从而减
少燃料消耗,提高燃油效率。
联合启动时,中压缸和高中压缸的动力性能在不同转速下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实际需
要选择不同的启动方式。
二、使用对比
1.使用范围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广泛应用于船舶、火车、发电机组等行业领域,用于提供动力。
2.启动方式
3.与其他部件的配合
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中压缸和高中压缸需要与其他部件配合使用,如燃油系统、冷
却系统等。
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维护保养,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三、维护对比
1.维护难度
在发动机的维护过程中,中压缸和高中压缸需要定期维护保养,如清洗、更换零件等。
相对而言,中压缸的维护难度较高,需要更加谨慎。
2.寿命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寿命较长,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是一种高效、稳定的启动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启动方式,同时需要加强维护保养,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是分别指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轮机。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通常都是用于
汽轮机的启动装置。
下面是对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是指在启动汽轮机的过程中,先使用中压缸启动,再使用
高中压缸加速启动的方式。
中压缸启动需要较少的能量输入。
中压缸一般采用蒸汽推力来带动汽轮机的转动,它
的压力和温度相对较低。
由于中压缸所需的能量相对较少,因此对蒸汽条件的要求也相对
较低,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蒸汽产生,从而能够快速启动汽轮机。
高中压缸能够提供更大的能量输入。
高中压缸是以中压缸为前置阶段,通过加热进一
步提高蒸汽压力和温度。
高中压缸所提供的能量更大,能够有效提高汽轮机的转速和性能。
在联合启动中,中压缸先启动,然后高中压缸加入,可以更快地将汽轮机带到额定转速,
提高汽轮机的启动效率和性能。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的配合还能够减少汽轮机的启动时间和负荷波动。
由于联合启动能
够更快地将汽轮机带到额定转速,因此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启动过程,并且减少启动时
的负荷波动,保护汽轮机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具有以下优势:能够提供较少的能量输入、提供更大的能
量输出、快速启动汽轮机、提高启动效率和性能以及减少启动时间和负荷波动。
在实际应
用中,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是一种比较常见和有效的汽轮机启动方式。
中压缸启动要点

我来说说吧:我厂是东汽600MW机组,切缸是常有的事,只要有开机就要切缸的,反切缸倒是比较少,一般停机减负荷至60MW~90MW就打闸了。
没必要去进行反切缸过程。
切缸就是机组并网后,在初负荷暖机结束后,从中压缸进汽倒换至高、中压缸进汽的过程,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切缸前机组总阀位差不多15%(中压调门的开度占总阀位开度的比例算出来的),因为这时候高压缸是不进汽的。
进行切缸时,会关闭高压缸的VV阀,准备高压缸进汽了,然后程序自动开中压调门,直至全开,此时机组阀位约21%,开始开高压调门了,同时减小高旁的开度维持机前主汽压的稳定(我厂是8.7Mpa),直到高排逆止门被高压缸的蒸汽顶开,高旁全部关完,此时完成切缸过程,机组负荷也基本上会从30MW左右升到100~120MW。
此时阀位基本在60%到70%左右了(看机组参数不一定),继续缓慢开阀位同时加燃料,之后汽机就可以投遥控了(也就是机跟随)。
切缸过程是重要的是保证高压缸排汽缸温度不超限,否则会跳机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保证高排逆止门尽快冲开,在维持机前压力稳定的情况下,收高旁的速度应快一些,同时切缸时有一个升负荷速率,我们有尝试过多种速率,最后一般感觉10~15MW/min/min比较合适一些。
还有就是切缸时尽可能的保持燃料量的稳定,不要大幅度操作,防止汽压上升过快,高旁收不掉,高排逆止门顶不开。
反切缸比较少用,我也就是机组调试时碰到过一次,那次是因为机组振动的原因,切至高压缸后#1、2瓦的振动较大,但又不能停机,只能降负荷(已经明确是因为高压缸配汽方式的原因造成的振动),只好进行反向切缸,其实过程也没什么,就是降负荷,同时减小机组总阀位,当总阀位关至21%时,会自动进行反切缸的过程,也就是把中调门全开起来,高调门慢慢全关,之后要继续降负荷,只需要继续减小总阀位就可以了。
不小心说多了,版主慢慢审核吧。
呵呵1.锅炉点火起压后,及时投入高、低压旁路,待主汽压力(6.0MPa)、再热压力(1.1MPa)达到冲转要求后,准备汽轮机启动。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是指在柴油发电机组启动过程中,先使用中压缸启动,再使用高中压缸启动。
下面对这两种启动方式进行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启动主要利用中压缸的气缸压力进行启动。
中压缸是柴油发电机组中工作压力介于高压缸和低压缸之间的气缸。
中压缸具有较高的压力,可以产生较大的动力,使发电机组能够快速启动。
中压缸启动具有以下特点:
1. 启动时间短: 中压缸具有较高的初始转矩,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启动要求,提高了发电机组启动的效率。
2. 能耗较低: 由于中压缸启动时间短,所需的燃料消耗相对较少,降低了发电机组的运行成本。
3. 适用范围广: 中压缸启动适用于大部分功率范围内的柴油发电机组,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1. 启动转矩更大: 高中压缸的工作压力更高,可以产生更大的转矩,对于大功率的柴电机组启动更为有效。
2. 负荷适应性强: 高中压缸启动可以满足柴油发电机组启动时的大负荷要求,提高了发电机组在起动过程中的可靠性。
3. 燃烧效率更高: 高中压缸启动可以有效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废气排放和碳积。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优点是在启动时间短和功率范围广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能够满足发电机组不同功率的启动要求。
与单独使用中压缸或高中压缸相比,联合启动的复杂度较高,需要更多的控制和调整。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发电机组的要求和性能选择合适的启动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中压缸启动
中压缸启动是指汽轮机从冲转至一定转速或带初始 负荷期间,只有中压缸进汽,高压缸处于预暖或隔离状 态的一种启动方式。
大型中间再热机组冷态启动时,在冲转前倒暖高压缸,但启动 初期高压缸不进汽,新蒸汽经高压旁路和再热器进入中压缸冲 动转子,升速、带负荷。 在热态启动时,通常不需要对高压缸进行倒暖,只需将高压缸 处于真空隔离状态即可。
并网与带负荷
机组并网,逐步开大中压进汽门F加负荷。 进汽方式的切换。当高压主汽门前的蒸汽压力和温度达到规定 值,再热器压力维持在1.5MPa时,可进行进汽方式的切换。切 换完成后高压缸进入滑压上升状态开始带负荷。 升负荷。中压进汽门进一步开大,低压旁路阀完全关闭,汽轮 机正常带负荷运行。滑压运行至额定压力并转入定压运行,负 荷加至额定值。
冲转与升速
再热蒸汽达到冲转参数后,开启中压进汽门F冲转,并升速至 3000r/min,并网带负荷至12%~15%额定负荷。这时高压进汽门 E仍然关闭,高压缸处于真空状态,并保持恒温。
升负荷
通过旁路阀的调整,使高压进汽门前的蒸汽压力和温度与高压 缸的温度相匹配,并维持再热汽压力为1.5MPa。 进行进汽方式的切换。切换方法及切换后的.1 中压缸启动的优点
缩短了冲转至带负荷的启动时间; 提前越过脆性转变温度; 汽缸加热均匀;
对特殊工况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可维持较低的低压缸尾部温度。
4.5.2 中压缸启动的基本过程
以“北重”生产的330MW机组为例,简要介绍中 压缸冷态和热态启动的主要过程,中压缸启动系统图如 下图所示:
锅炉点火
凝汽器抽真空。 打开高压缸排汽逆止门G的旁路阀A,对高压缸进行倒暖。 锅炉升温、升压,直至达到冲转参数。
冲转与升速
开启中压缸进汽门F,汽轮机冲转并升速至1000r/min进行暖机。 高压缸缸温达190℃时暖缸结束,高排旁路阀A自动关闭,通风 阀B自动开启,使高压缸处于真空状态,控制其温度水平。 升速至3000r/min。
(1)中压缸冷态启动过程 冷态启动时,在冲转前要对高压缸进行倒暖,倒暖 后打开低压旁路,锅炉升温、升压,直到规定的冲转参 数,再用中压缸冲转、升速、带初始负荷,并进行负荷 切换,高压缸进汽,升负荷。
启动前的准备
汽轮机投盘车。 确认有关阀门的开关状态:管道及汽缸疏水门和高、低压旁路 阀C、D开启;高排逆止门旁路阀A、高、中压进汽门E、F和 通风阀B关闭。
(2)中压缸热态启动过程 热态启动是调峰机组最常见的启动方式。其特点是 锅炉已经冷却,而汽轮机缸温仍然较高。这时的启动可 以在一定的再热汽压下,以较大的旁通流量,快速提高 蒸汽温度。达到冲转参数值后,在高压缸处于真空状态 下,用中压缸冲转、升速、带负荷。
启动前的准备
确认有关阀门的开关状态:高、低压旁路阀C、D以及通风阀 B开启;高、中压进汽门E、F以及高排逆止阀G及其旁路阀A 关闭。 在汽轮机处于连续盘车状态下,锅炉点火,凝汽器抽真空。这 时高压缸处于真空状态。控制旁路使锅炉快速升温、升压。直 至中压主汽门前的蒸汽压力达到并保持1.5MPa,蒸汽温度达到 与中压缸温度相匹配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