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智能视频数据分析系统建设方案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环保应用系统建设力度加强
数据资源管理和综合利用能力建设开始启动
标准规范编制工作全面展开
环境信息化
全国性大型应用系统建设将带动地方环保部门信息化整体推进
环境应急系统将陆续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信息资源标准化改造与整合将是环保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工作
环境信息化相关标准建设将不断完善
10
集群对讲
烟感采集 GIS地图 本地存储 水流探测
3
生态环保解决方案
03
智慧环保感知层建设
重金属监测
噪声监测
水质监测
卫星遥感系统
辐射监测
气体监测
无人机感知系统
感知特点:小体积、低功率、能定位、能传输、多因子、组件化、插件化 、大面积、立体化
26
03
建设内容
软件平台:污染源在线监测及 应急指挥调度平台 基础平台:应急指挥大厅、私 有云资源池、视频监控 平台
解决问题
1、帮助环保部门摸清家底 2、对污染企业做到防范预警 3、对污染事件做好快速响应 4、指挥、执法实现应急联动
02
云平台基础资源池建设
1、服务器虚拟化 云主机资源池分为X86云主机池+小型机资源池两部分。 2、计算资源池
睿利 而行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方案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
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平台架构
1
业务背景及需求分析
目录
CONTENTS
2 生态环保顶层设计 3 生态环保解决方案 4 大数据应用子系统
5 生态环境应急预案
1
业务背景及需求分析
01
智慧环保建设背景
相关政策: 2013年将启动首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 住建部下发“智慧城市”试点通知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开展智慧城市时空信息云平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 部财政、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等十多个部委参与编制的《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年)》将于今年全国两会前后对外颁 布,40万亿投资大戏启幕。 大环保概念: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一想起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我的大脑就像打开了一幅生态地图,每个细节都清晰可见。
我们要明确这个方案的核心目标——构建一个全面、高效、智能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让我们的环境质量得到实时监控,从而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1.方案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环境监测能力,我们急需建设一个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这个网络要覆盖全国,从城市到乡村,从陆地到海洋,形成一个无死角的环境监测体系。
2.监测网络架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架构分为三个层次: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1)感知层:主要包括各类环境监测设备,如大气、水质、土壤、噪声等监测设备。
这些设备要具备高精度、实时监测的能力,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传输层:负责将感知层收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应用层。
传输层要采用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数据的稳定传输。
(3)应用层:主要包括数据存储、分析、展示等环节。
应用层要实现数据的实时展示、历史查询、预警预报等功能,为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提供便捷的服务。
3.监测网络建设内容(1)大气监测大气监测是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要在重点城市、重点区域布设大气监测站点,实时监测PM2.5、PM10、SO2、NO2等污染物浓度。
同时,还要开展大气污染源解析,为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2)水质监测水质监测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等。
我们要在重点水域布设监测站点,实时监测水质指标,确保水质安全。
同时,还要开展水质污染源调查,为水环境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3)土壤监测土壤监测是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的重要环节。
我们要在农田、矿区、城市等区域布设土壤监测站点,实时监测土壤污染状况。
还要开展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研究,为土壤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4)噪声监测噪声污染对人类生活环境影响较大。
我们要在重点区域布设噪声监测站点,实时监测噪声水平。
同时,还要开展噪声污染源调查,为噪声治理提供数据支持。
环境治理行业河道智能监控方案

环境治理行业河道智能监控方案第一章总体概述 (2)1.1 项目背景 (2)1.2 项目目标 (2)1.3 项目意义 (3)第二章河道智能监控技术概述 (3)2.1 河道智能监控技术简介 (3)2.2 技术发展趋势 (4)2.3 技术应用领域 (4)第三章河道智能监控方案设计 (4)3.1 监控系统架构 (4)3.2 监控设备选型 (5)3.3 数据传输与处理 (5)第四章河道环境监测 (6)4.1 水质监测 (6)4.2 水文监测 (6)4.3 河岸环境监测 (7)第五章河道智能监控系统实施 (7)5.1 监控中心建设 (7)5.2 监控站点布局 (7)5.3 系统集成与调试 (8)第六章河道智能监控数据分析与应用 (8)6.1 数据采集与存储 (8)6.1.1 数据采集 (8)6.1.2 数据存储 (8)6.2 数据处理与分析 (9)6.2.1 数据预处理 (9)6.2.2 数据分析 (9)6.3 数据可视化与应用 (9)6.3.1 数据可视化 (9)6.3.2 数据应用 (9)第七章河道智能监控预警与应急处理 (10)7.1 预警系统设计 (10)7.1.1 预警系统概述 (10)7.1.2 数据采集 (10)7.1.3 数据处理 (10)7.1.4 预警规则制定 (10)7.1.5 预警信息发布 (10)7.2 应急处理流程 (10)7.2.1 应急处理概述 (10)7.2.2 预警信息接收与确认 (10)7.2.3 应急预案启动 (11)7.2.4 现场处置 (11)7.2.5 后续处理 (11)7.2.6 信息反馈与总结 (11)7.3 应急资源调度 (11)7.3.1 应急资源概述 (11)7.3.2 人力资源调度 (11)7.3.3 物资资源调度 (11)7.3.4 设备资源调度 (11)7.3.5 技术资源调度 (11)第八章河道智能监控管理平台 (11)8.1 平台架构 (12)8.2 平台功能模块 (12)8.3 平台运维管理 (12)第九章项目实施与效果评估 (13)9.1 项目实施步骤 (13)9.2 项目实施难点与解决方案 (13)9.3 效果评估指标与评估方法 (14)第十章河道智能监控发展趋势与展望 (14)10.1 行业发展趋势 (14)10.2 技术创新方向 (14)10.3 市场前景与展望 (15)第一章总体概述1.1 项目背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河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天空地一体化环境监控与智慧环保体系建设

Text
服务支撑 层标准
Text
应用层 标准
跨层技术 标准
无缝的整合和控 制下层网络和感 知层的各类信息 和设备,并能对 上提供整体、同 意的运行支撑
各部门物联网技术 标准; 数据传输标准; 系统接口技术规范 网路安全标准规范
标识与解析; 业务与网络 安全 网络管理
智慧环保建设内容——标准规范体系
环境信 息化
“智慧环保”概念的提出
智慧地球:2009年初,IBM提出了“智慧地球”的概念,美国总统奥巴马 将“智慧地球”上升为国家战略。“智慧地球”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 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政府、企业和人们相互交互的方式,以 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实现信息基础架构与基础 设施的完美结合。
水质监测
卫星遥感系统
辐射监测
气体监测
无人机感知系统
感知特点:小体积、低功率、能定位、能传输、多因子、组件化、插件化 、大面积、立体化
智慧环保建设内容——感知层建设
包括系统: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环境质量在线监控系统、环境视频监控系统、设备设施运行监控系统。该系统通过实时、 连续在线监控,提供一体化应用,准确、及时地反映污染源和环境质量变化。
将于今年全国两会前后对外颁布,40万亿投资大戏启幕。 大环保概念:
从单纯的环境保护到生态环境,再到生态文明。从广义上讲,生态环境不仅仅是环保局的事,更是市 政府、省政府的大事。
政策-“三个说得清”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耳目”、“哨兵”、“尺子”,是政府宏 观决策和环境监管的重要基础。
2009年2月16日周生贤部长在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三个 说得清”。
合,摆脱了传统物联网中RFID的狭义定义,使感知更全面、方式更灵活,使物联网在环保中的 应用更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

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日益增强,对环境监测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然而,传统的环境监测手段存在着监测范围有限、数据采集不及时、监测精度不高等问题,无法满足当前复杂多变的环境监测需求。
因此,建设一套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势在必行。
二、目标和意义。
1. 目标,建设一套覆盖全国范围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对空气质量、水质、土壤污染等多个方面的实时监测。
2. 意义,通过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可以及时发现环境污染源,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权益。
三、建设方案。
1. 硬件设施建设。
在各地建设一定数量的环境监测站点,包括空气质量监测站、水质监测站、土壤监测站等。
每个监测站点配备先进的监测设备,如空气质量监测站配备PM2.5、PM10、SO2、NO2等监测仪器,水质监测站配备PH值、溶解氧、氨氮等监测仪器,土壤监测站配备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监测仪器。
2. 数据采集与传输。
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实现监测数据的实时采集,并通过无线网络、卫星通信等手段将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
同时,建立数据传输通道的安全机制,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数据处理与分析。
在数据中心建立数据存储和处理平台,对采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生成监测报告并形成数据可视化展示。
同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发现环境异常情况并及时预警。
4. 系统集成与管理。
整合各类监测设备和数据处理系统,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平台,实现对监测设备和数据的统一管理和监控。
同时,建立健全的监测网络运维体系,保障监测网络的稳定运行。
四、实施步骤。
1. 确定监测站点布局和设备配置方案,进行硬件设施建设。
2. 部署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确保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
3. 建立数据处理与分析平台,开展监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工作。
智慧环保解决方案

智慧环保综合解决方案白皮书目录1简介 (1)2智慧环保综合解决方案 (1)2.1简介 (1)2.2系统架构 (1)2.3系统特点 (2)3环境数据中心 (3)3.1环境数据中心管理系统 (3)3.1.1方案概述 (3)3.1.2系统构成 (4)3.1.3方案特点 (4)3.2水资源管理综合解决方案 (4)4环境质量监控系统 (6)4.1环境质量监测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 (6)4.1.1简介 (6)4.1.2方案架构 (6)4.1.3系统特点 (7)4.2大气复合污染(灰霾)监测解决方案 (7)4.2.1方案概述 (7)4.2.2系统构成 (7)4.2.3方案特点 (8)4.3机动车尾气排放监管系统解决方案 (8)4.4水质重金属污染源监测解决方案 (9)4.5固体废物监管解决方案 (10)5环境预警预报系统 (12)5.1大气环境预警预报系统解决方案 (12)6环保应急管理系统 (13)6.1环境应急管理系统 (13)6.1.1方案概述 (13)6.1.2系统构成 (14)6.1.3方案特点 (14)7成功案例 (14)7.1LIMS实验室管理平台 (14)7.2长株潭大气污染管理平台 (15)7.3湖南省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综合管理系统 (17)1简介“智慧环保”是“数字环保”概念的延伸和拓展,它是借助物联网技术,把感应器和装备嵌入到各种环境监控对象(物体)中,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环保领域物联网整合起来,可以实现人类社会与环境业务系统的整合,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实现环境管理和决策的智慧。
2智慧环保综合解决方案2.1简介智慧环保综合解决方案是依托环保综合云,整合环保业务、数据、流程和设备,形成以物联网和大数据应用为核心的“智慧环保”解决方案。
为政府提供精准的物联监测数据和多元的智慧监管手段,利用多模式环境质量模型以及大数据分析,科学决策污染管控方案,实现对污染源和大环境的的精细化管理;对企业进行污染排放管控监督和环保行为信用评价;满足公众的环境状况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提升环境数据在公众服务领域的应用和共享价值。
智慧水务(污水处理、智慧防汛、智慧水务、智慧水利)建设方案

智慧水务建设方案(污水处理)1.2 污水处理信息化解决方案1.2.1水务企业工况在线监控及分析系统水务企业工况在线监控及分析系统,简称“工况分析系统”,是在传统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针对水务企业的生产过程建立数学模型,利用大量的生产数据对生产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从而为管理者提供据测支持的系统平台。
功能模块:远程监控:系统彻底基于B/S结构,实现基于WEB方式的远程监控,支持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挪移终端访问。
设备检测:通过对设备状态的全面监测,提供包括投运时间、故障次数、检修时间提醒等功能。
仪表检测:通过对仪表的全面监测,提供包括量程设置、报警设置、投运时间、维护提醒等功能。
运行报警:根据系统预设等级进行分级显示通讯、设备、仪表、有毒气体等报警信号。
安全分析:根据工艺特点和风险源识别,针对生产过程进行安全监控,根据运行数据进行安全分析,对工艺的安全生产和达标运行进行分析。
质量分析:对工艺生产过程的运行质量进行分析,包括去除率、减排量等重要质量指标。
效能分析:对工艺生产过程的运行效能进行分析,包括单位水量电耗、单位减排量电耗等效能指标。
电力分析:通过电力监测系统,对全厂的电力状况进行横向、纵向等分析。
人员绩效:通过值班期间的人员(主要指中控管理人员)登陆系统情况进行记录和考核,结合各项生产数据,进行人员生产绩效分析。
水量预测:通过对企业进水量的监测,利用历史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可以较为准备的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通常为1天至30天)的进水量。
水质预测:通过对进水、出水水质和生产过程的数据监测,建立数学模型,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当前进水水质和当前工艺条件下,未来一段时间内(通常为24小时)的出水水质。
故障预警:通过对设备、仪表等的数据检测,可以建立数学模型,对可能存在故障隐患的设备、仪表等进行故障预警。
专家系统:利用运营管理人员和行业专家的经验,结合工艺特点,可以建立一套实用的专家专家,以解决复杂工艺问题。
污染源在线数据监测与视频监控系统的整合研究

现 代 科 技 的发 展 不 仅 为 嵌 人 式 系统 的 应 用 提 供 了 更 广 泛 的应 用 空 间 ,也 为 其 提 供 了 相 应 的 技 术 支 持 ,现 在 的 嵌 入 式 系统 在 系 统 相 应 速 度 、功 耗 、成 本 方 面 都 较 以前 有 了很 大 的进 步 。以 后 的 嵌 入 式 系 统 的应 用 主 要 是 向 多 功 能 无 线 通 信 、便 捷 性 等方 面发 展 ,另 外 还 应该 与互 联 网 联 系起 来 ,实 现 三 网合 一才 能 将 嵌 入 式 系 统 带 入 一个 全 新 的
优 化 系统 结 构 ,提 供 简 便 、直观 的 系统 管 频监 控 ;系统
中 图 分 类号 :TP319
文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672—78O0(2O12)oO7—0038—02
0 引言
目前 ,全 国绝 大部 分 省 份 的 重 点 污 染 源 和 重点 治 污设 施 ,包 括 排 污 化 工 企业 、化 工 园 区和 重 点 污 水 处 理 厂 等 ,都 已经 建 设 了 污 染源 在 线 监 测 系 统 ,实 现 了对 主要 污染 物 排
(5)在 环 境 工程 和 自然 方 面 :对 于 环 境 和 自然 条 件 的 监 测 需 要 不 问 断进 行 ,这 项 工 作 靠 人来 完成 显 然 是 不 可 能 的 ,而 如 果 使 用嵌 入 式 系统 来 完 成 ,就 轻 而 易举 了 ,不 仅 可 以监 测 ,而 且 还 能对 收 集 的 资料 信 息 进 行 分 析 ,并 做 出 判 断 2.3 基 于 ARM 的 嵌 入 式 系统 的 未 来 发 展 前 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污染源企业 智能视频监控分析系统
解 决 方 案
成都之维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3月 目 录 第1章. 建设概述 ............................................................................................................................ 3 1.1建设背景 ....................................................................................................................................... 3 1.2建设目标 ....................................................................................................................................... 3 1.3主要建设内容 ............................................................................................................................... 3 1.4建设技术标准 ............................................................................................................................... 4
第2章. 总体设计 ............................................................................................................................ 4 2.1设计原则 ....................................................................................................................................... 4 2.1.1先进性原则 ........................................................................................................................... 4 2.1.2可扩展性原则 ....................................................................................................................... 5 2.1.3安全性原则 ........................................................................................................................... 5 2.1.4实用性原则 ........................................................................................................................... 5 2.1.5稳定性原则 ........................................................................................................................... 5 2.2系统架构 ....................................................................................................................................... 6 2.2.1网络架构 ............................................................................................................................... 6
第3章. 现场端设计 ........................................................................................................................ 7 3.1现场端—污染源企业监控点详细设计 ....................................................................................... 7 3.1.1. 企业现场端建设拓扑图 .................................................................................................... 8 3.1.2. 建设位置选点示意 ............................................................................................................ 8 3.1.3现场端—视频采集摄像机 ................................................................................................. 10 3.1.4现场端—视频存储设备介绍 ............................................................................................. 12 3.1.5现场端核心—环保智能视频检测器主要功能介绍 ......................................................... 13 3.1.6视频数据存储设计 ............................................................................................................. 16 3.2企业现场端点位详细设计 ......................................................................................................... 17 3.2.1 CEMS 站房1 ....................................................................................................................... 17 3.2.2 CEMS 站房2 ....................................................................................................................... 17
第4章. 污染源企业安装部署环境要求 ........................................................................................ 19 第5章. 设备清单及造价 ............................................................................................................... 20 第1章. 建设概述 1.1建设背景 为贯彻落实环保部印发的《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环发〔2015〕175号),进一步促进提升我区直征企业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运行管理水平,提高在线监测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自治区环保厅决定组织全区37家直征电力企业于2016年上半年全面完成污染源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工作,污染源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是当前污染源在线监控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实现视频监控企业的废气排口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在线监测设备的CEMS站房,将污染源排放实时在线监测数据与排放口视频监控实时图像数据叠加,并同步传输至相关环保部门及企业安环部门。
1.2建设目标 全区37家直征电力企业应于2016年6月30日前自筹资金完成污染源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现场端及链路传输建设,将在线监测数据与排放口视频监控实时图像叠加数据传输至自治区污染物监控与信息中心,有利于及时发现污染源在线监控不正常运行及污染物超标排放情况,为控制和减轻污染、保障在线监测数据真实准确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将目前对直征电力企业污染源现场的监控模式由传统的单一型、粗放型向综合型、智能化、集约型转变。
1.3主要建设内容 为有效提升监管力度,现针对大唐新疆呼图壁热电厂展开现场实时监测点位部署,建设主要建设内容为: 在企业废气排放口及CEMS站房安装高清摄像机、部署智能视频服务器及软件、安装视频存储器、配置光纤网络模块及视频监控数据传输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