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海省乌兰县拓新沟北地区金矿成矿远景

合集下载

青藏铁路沿线(东昆仑-沱沱河段)遥感找矿远景评价

青藏铁路沿线(东昆仑-沱沱河段)遥感找矿远景评价

带遥 感异 常 出现 部位 发现 宽 约 2~ . 的褐 铁 3 5m
矿化、 绿帘石化和绢云母化蚀变石英脉 , 该脉体恰位
于 已知钴金 矿 床 的东 外延 区 ; 没 草沟一 万 保沟 成 在 矿 远景 区 内依据 万保 沟东 支沟 沟谷 北侧 羟基 异常 的 良好分 布 , 异 常 区 内新 发现 铜矿 化线 索 , 到孔 雀 在 见
矿产 和物 、 探 异 常 等 资 料 , 该 区进 行 了找 矿 预 化 对 测 , 较短 的 时 间 内取 得 了较 大 的进 展 。如在 南 沟 在 成 矿远 景 区 内通过 野 外 实 地 查证 , 驼 路 沟西 支 沟 在

体 的外接触带 。
( ) 大滩 南锑 、 、 找矿 远 景 区 。广 泛 出 露 5东 金 铜 锑 、 矿 的重要 含 矿 层 —— 巴颜 喀 拉 群 复理 石 沉 积 金
预测[ . M] 北京 : 地质 出版社 , 0 : — 7 2 6 1 2. 0 9 [ ] 张雪亭 , 2 杨生德 , 杨站君 , . 等 青海省 板块构造研究 [ . M] 北京 :
参 考 文献 :
[] 潘 彤 , 1 罗才让 , 尹有 昌, . 海省 金属矿 产成矿 规律及 成矿 等 青
银矿的远景 , 只要继续从 已知矿床进一步做追索扩
大 工作 , 望取 得更 大 的找矿 突破 。 有 ( ) 日根 铁 、 、 、 找 矿 远 景 区 。广 泛 出 7扎 铜 铅 锌
孔、 扎西尕 日等地 ) 有遥感异常与之吻合外 , 沿紫褐
色与 浅灰 黄绿 色色 调 的渐变 地 带仍有 斑 点状 异常 呈 近东 西 向条带 状 断续 展 布 , 具有 一 定 的 寻找 铜 、 、 锌
致谢 : 在项 目 究过程 中 得到 了中 国国土 资 研

浅谈合教地区金矿化特征与找矿方向_常立秋

浅谈合教地区金矿化特征与找矿方向_常立秋

第20期总第174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No.20,t he174th issue 2008年10月Inner M ong olia Science T echnology&Economy O ct.2008浅谈合教地区金矿化特征与找矿方向X常立秋,吕荣蒙(内蒙古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五一二队,内蒙古包头014040)摘要:根据野外地质调查资料,简要分析了合教地区已知金矿化与地层、构造、火成活动的关系,总结了金矿成矿规律,认为在该区元古代地层中有丰富的金资源存在。

关键词:内蒙古中北部;合教;岩金矿;成矿规律中图分类号:P618.510.8(2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921(2008)20)0011)02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内外新发现具工业价值的铁、金、铜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期,多集中在前寒武纪和中、新生代,尤其是元古代。

内蒙古中北部元古界地层广泛发育,其中分布有较丰富的铁、金、铜多金属矿,因此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随着区域地质资料的积累和现代成矿理论的不断发展,扩大了找矿思路。

近年来地质找矿工作越来越重视成矿预测,即加强成矿规律方面的研究,开展理论找矿。

合教)))三合明一带位于合教)))三合明近东西向挤压构造带之北侧;区内混合岩化,花岗岩化作用较为剧烈;东部有金的重砂异常分布;铜矿化零星发育;沿此带沉积变质型铁矿多处出露;根据金的亲硫、亲铁性和金、铁矿床往往共生的理论(铁金建造),因此认为本区存在有找金的地质条件。

通过野外调查,发现有金矿化存在,合教地区具有一定找矿前景。

这里就此问题探讨,可能对今后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推动作用。

1含金层特征合教地区出露的老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三合明群底部岩组,对比呼市幅、固阳幅同时代地层剖面,本区岩性组合处在下元古界三合明群底部中、上层位。

111金矿床的地质条件由于本区地层经受了多期次的构造变动,混合状花岗岩大面积分布、地层内又缺乏明显的标志层、覆盖严重、露头不佳等原因,致使本区地层层序的厘定存在较大困难。

青海省冷湖行委赛什腾西缘稀土矿预查区成矿远景分析

青海省冷湖行委赛什腾西缘稀土矿预查区成矿远景分析

青海省冷湖行委赛什腾西缘稀土矿预查区成矿远景分析本文通过对区域地质特征及矿区地质特征进行研究,已知区内以往圈定了较好的稀土水系沉积物异常。

2013年度通过预查工作发现了一些矿化线索,证明了区内的闪长岩脉为引起该异常的主要地质体。

虽然现阶段因勘查力度不够,未能找出稀土矿(化)体,但通过对矿区的成矿地质背景进行分析,可以相信以后工作中如能合理、科学的利用工作手段,有望取得稀土找矿成果上突破。

标签:赛什腾稀土矿矿化线索稀土矿(化)体找矿前景赛什腾西缘稀土矿区位于柴达木盆地北缘中部,赛什腾复向斜南翼。

成矿带划分上该区域属于赛什腾山—阿尔茨托山加里东期、印支期铅、锌、金、钨锡(铜、钴、稀土)成矿带;小赛什腾山—阿木尼克山加里东、印支期铅、锌、金(钴、稀土)成矿亚带。

区内稀土成矿地质背景较为理想。

2013年度选择以往圈定2个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区(AS01、AS02)所在的80km2进行了稀土矿预查工作。

通过对区域、预查区地质特征及本年度工作成果进行总结,初步对该稀土矿预查区的找矿远景进行分析。

1 区域地质特征1.1地质背景区域大地构造位置属西域板块柴北缘缝合带赛什腾山复向斜南翼。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本区经历了多次构造变动,不同时期、不同规模、不同力学性质的构造形迹广泛发育,岩浆岩活动频繁。

由于构造错动、岩浆活动而使地层残缺不全。

见插图1。

(1)地层:区域内主要出露有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Pt1J)、寒武-奥陶纪滩间山群(∈OT)、晚泥盆世牦牛山组(D3m)、早石炭世怀头他拉组(C1h)、古近纪和新近纪(E+N)及第四纪(Q)地层。

区域地层总体走向北西-南东—近南北向,倾角35°—直立;(2)构造:区内构造运动发育,以区域性断裂为主,褶皱构造次之,其中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了区内岩浆岩的分布,并使地层残缺不全。

鸟瞰区内构造形迹,由北向南可进一步分为小赛什腾山北西西—北西向构造带及赛什腾山西端北西向构造带。

中国16个重要成矿带

中国16个重要成矿带

中国16个重要成矿带初步预测显示,我国重要矿产都有较大的资源潜力,矿产资源探明程度在总体上仅为三分之一。

其中,金矿资源查明程度为26%至59%,平均程度为35%,仍有三分之二的金矿资源尚待查明。

西南三江、冈底斯、天山、南岭、大兴安岭等地已被列为16个重点勘查成矿带。

一、西南三江成矿带1西南三江南段本区东接滇西地区,北至藏滇、川滇省界,西、南分别与缅甸、老挝、越南毗邻,面积约18.6万平方公里。

区内交通便利,矿产资源和水电资源丰富。

本区地质构造属于特提斯构造带的一部分。

已有工作发现德钦羊拉铜矿、维西白秧坪银铅锌矿、思茅大平掌铜矿、中甸普朗铜矿、金平长安金矿等大型、超大型矿床。

发现铜、铅、锌、银等矿床(点)数百处,其中部分探明了储量,奠定了该区作为中国有色金属重要成矿带之一的地位。

本区主攻铜、铅锌,兼顾银、金等大型矿床的综合评价,以斑岩(玢岩)—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喷流—沉积型铜多金属矿、沉积改造型铅锌矿、热液(火山热液)型银铅锌矿为主攻矿床类型。

滇西北地区,重点加强普朗斑岩铜矿及其外围、德钦羊拉铜矿外围、红山—雪鸡坪地区外围的铜多金属矿勘查,进一步扩大找矿成果,率先发展成为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铜业基地。

目前滇西北地区已控制铜资源量500万吨,远景有望突破1000万吨。

澜沧江南段地区,重点加强腾冲—梁河地区铜多金属矿、大平掌外围以及大红山地区铜多金属矿、核桃坪铅锌矿等勘查。

2西南三江中段工作区包括川西和藏东两部分,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

水利、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已发现一大批银、铅、锌、铜、锡、金、汞、钨等矿产地。

本区位于东西向特提斯构造域东段向南转折的板块结合碰撞造山带东侧。

主攻铜、铅锌、银,以斑岩型、海底喷流型以及热液型为主攻矿床类型。

加强川西地区义敦岛弧带斑岩铜矿和海底喷流型铜铅锌多金属矿的找矿工作,优先加强新发现的竹鸡顶铜矿的勘查,带动区域斑岩铜矿勘查。

加快推进对玉龙铜矿带已有的和新发现的矿产地勘查,争取找矿突破。

苏丹东北部金矿成矿特征及成矿远景浅析

苏丹东北部金矿成矿特征及成矿远景浅析

第47卷 第3期2011年5月 地质与勘探GEOLOGY AND EXPLORATION Vol.47 No.3May ,2011[收稿日期]2010-06-07;[修订日期]2010-11-06;[责任编辑]郝情情㊂[基金项目]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管局科研项目(编号:2009-29)资助㊂[第一作者]胡建勇(1971年-),男,2007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获硕士学位,工程师,注册矿业权评估师,现主要从事地质勘查㊁矿业经济评价等工作,E-mail:hujytyut@㊂苏丹东北部金矿成矿特征及成矿远景浅析胡建勇1, 杨 伦2, 李 辉1, 刘建权1(1.天津华北地质勘查总院,天津 300170;2.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 300170)[摘 要]文章在对苏丹东北部金矿区域构造背景㊁含金建造及金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哈塞㊁洁比特㊁瑞达和哈马迪等4个研究程度较高的典型金矿床的矿体赋存规律㊁矿床类型和金矿石的结构构造等特征,认为该地区至少存在石英脉型㊁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和韧性剪切带等3种以上金矿床类型㊂金矿床的形成与岩石建造㊁构造作用关系密切,总结了苏丹东北部的金成矿规律,提出了在苏丹东北部沙漠覆盖区采用遥感㊁区域化探等新技术开展金矿勘查的思路㊂[关键词]韧性剪切带 VMS 矿床 成矿远景 苏丹[中图分类号]P618.41+P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5-5331(2011)03-505-07Hu Jian-yong ,Yang Lun ,Li Hui ,Liu Jian-quan.Metallogeneis and prospect of gold deposits in Northeast Sudan.[J ].Geology and Exploration ,2011,47(3):505-511. 苏丹东北部包括苏丹红海州㊁卡萨拉州和尼罗州,是非洲大陆一个重要的金矿聚集区,也是人类最早进行采岩金活动的地区之一㊂区内洁比特金矿及周边考古发现有3500年前古埃及人采金遗迹㊂目前在区内已经发现和开发的金矿有:哈塞(Hassai)㊁洁比特(Gebeit)㊁瑞达(Rida)和哈马迪(Hamadi),等等㊂随着苏丹政局稳定㊁鼓励矿业开发政策的落实,找矿工作的不断深入,勘查成果越来越多,引起众多国际矿业公司关注(宋国明,2004)㊂本文作者利用近年本人在苏丹东北部选区选块和在哈马迪金矿区从事找矿㊁科研取得成果,参阅掌握区域资料,从苏丹东北部金矿形成地质构造背景出发,结合研究程度较高的矿床地质特征,分析金矿富集规律,对该区金成矿潜力进行了分析,为在该地区金矿勘查提供思路㊂1 区域地质背景苏丹东北部地处阿拉伯-努比亚地盾努比亚地区,位于红海西侧㊂阿拉伯-努比亚地盾形成于新元古代岛弧和弧后增生过程(Deschamps and Les⁃cuyer,2002),由众多小的古地块拼接而成,属泛非运动范畴㊂有关研究(Stern,1994;Hargrove,2005)确定了古地块(体)间缝合带(图1)㊂图1 苏丹东北部古板块缝合带及金矿位置Fig 1 Map showing ancient plate sutures and goldmines in Northeast Sudan1-缝合带;2-新元古界;3-金矿区位置及名称1-suture zone;2-Neoproterozoic;3-gold mine苏丹东北部地层以中-低变质程度的变质沉积505岩和变质火山岩嵌套组成,相当于绿片岩到绿帘角闪岩相㊂岩性以云母片岩㊁角闪片岩㊁绿泥片岩和钙硅质岩为主,角闪片岩㊁云母片岩和剪切花岗质岩脉是金矿赋存层位㊂一些地区杂岩体中可见到成组的弧形或放射状的花岗质和基性岩脉,也有石英脉赋存其中㊂区内岩浆作用以变质期前和构造变质作用过程中为主,锆石U-Pb年龄研究结果显示主要有4个岩浆作用期(M1~M4):M1(825~800Ma)和M2(785~745Ma)岩浆岩主要在消减作用和地壳新生时侵入,是构造作用前期或同期的产物,与缝合带碰撞作用引发的应变有关㊂其同位素特征是高εNd 初始值(+5.8~+8.5),与火成岩的Nd模式年龄接近㊂M3(700~633Ma)和M4(600~565Ma)为构造期后侵入的岩浆岩,可能与由于在东非造山期沿着缝合带的碰撞形成的深成岩有关㊂M3~M4单元具低εNd初始值(+7~+4)特征,不同于火成岩的Nd模式年龄,可能为下地壳就地重融的产物㊂另外,区内可见受变质基性岩脉和新生代喷发形成的玄武岩(Stern,1994)㊂区内构造以褶皱为主,可划分为3期,第一期为同斜平卧褶皱,第二期为轴向NE-SW的紧密褶皱,第3期为近N-S向宽缓褶皱,并伴随有左旋走滑断裂,形成较具规模的剪切带㊂2 主要岩相特征及金地球化学特征2.1 主要岩相特征通过笔者地质路线调查和矿区找矿地质工作认为:苏丹东北部变质岩以各类片岩为主,局部可见片麻岩㊁变粒岩㊁斜长角闪岩和大理岩㊂片岩按特征矿物和主要矿物含量可分为石英片岩㊁云母片岩和角闪片岩等㊂各岩类岩矿石标本鉴定报告综合如下: 1)石英片岩类灰-浅灰色,鳞片粒状变晶结构㊁斑状变晶结构,变斑晶多为石榴石和角闪石,少量黑云母和绢云母㊂基质具鳞片变晶结构,主要由石英和钠长石㊁方解石㊁黑云母㊁白云母及微量金属矿物和副矿物磷灰石等组成㊂片理构造十分发育,普遍可见二期面理㊂组成矿物有石英(40%~60%)㊁角闪石(2%~ 20%)㊁黑云母(0~30%)㊁白云母(0~30%)㊁钠长石(3%~20%)㊁石榴石(0~15%),方解石(0~ 20%),部分岩石中含少量绢云母㊁蓝晶石和矽线石㊂ 2)云母片岩类该岩类以灰色调为主,颜色深浅有较大变化,是黑云母含量变化的反映㊂具粒状鳞片或鳞片状变晶结构,部分岩石为斑状变晶结构,变斑晶常为石榴石和黑云母㊂岩石主要由云母(≥35%)㊁钠长石(0~ 25%)㊁石英(10%~45%)㊁石榴石(2%~18%)㊁方解石(0~25%)㊁绿泥石(0~8%)㊁菱铁矿(0~5%)等组成㊂微量黝帘石㊁硅灰石和其它金属矿物㊂片理构造十分发育,普遍可见二期面理㊂3)角闪片岩类该岩类多呈灰黑-绿黑色,纤-粒状不等粒变晶结构,片状构造㊂岩石主要由角闪石(≥50%)㊁石英(15%~30%)㊁钠长石(5%~15%)㊁黑云母(2% ~10%)等组成㊂微量磷灰石㊁菱铁矿和其它金属矿物㊂该岩类和斜长角闪岩的区别主要是角闪石含量和片理的发育程度㊂4)片麻岩类该岩类多呈灰色,片麻理明显,鳞片粒状变晶结构㊂按矿物含量可分为斜长角闪片麻岩㊁石榴子石角闪片麻岩㊁云母斜长片麻岩㊂矿物成分主要由黑云母(4%~12%)㊁斜长石(20%~50%)㊁石榴子石(5%~20%)㊁钾长石(10%~25%),石英(7%~ 38%)等组成㊂黑云母多为棕褐色,斜长石以钠长石为主,钾长石以微斜长石为主㊂部分片麻岩中含自形锆石㊁磷灰石等副矿物,个别见矽线石㊂5)变粒岩该岩类呈灰-深灰色,块状构造,粒状或鳞片粒状变晶结构㊂主要矿物有:石英(35%~60%),钾长石(0~30%),斜长石(0~25%),黑云母(0~ 12%),白云母(<5%),石榴石多为铁铝榴石,部分变粒岩中含绿色普通角闪石㊂6)斜长角闪岩该岩类呈深灰绿色-灰色㊁灰绿色,块状构造,粒纤状或纤粒状变晶结构㊂主要矿物:斜长石(10%~58%),平均48.8%,角闪石(10%~ 72%),平均41.99%,其次是黑云母(0~10%)㊁石英(0.5%~l5%),部分岩石含少量绿帘石㊂副矿物中磷灰石㊁榍石㊁磁铁矿较多,含量高时可达3%,斜长石以钠长石为主㊂7)大理岩类该岩类呈灰白色-白色,粒状变晶结构㊁块状构造,或因变形而常具强烈流变组构㊂主要矿物有方解石(>50%)㊁石英㊁金云母㊁透闪石㊁透辉石和钾长石等㊂区内更多情况出现的是碳酸盐岩脉中菱铁矿605 地质与勘探 2011年含量达30%,与白云石条带相间分布㊂区内变质岩经过多期变形㊁变质改造,内部整个区域经历构造作用相同,但由于处于沙漠覆盖区域,区域基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变质岩石原始沉积序列仍未厘清,变质岩体厚度巨大,不同的工作区有着不同的认识,对应性也较差㊂区域范畴的岩组划分工作较难统一㊂2.2 金地球化学特征从区内各岩类化探原始数据中的计算结果看(表1),本区金背景值较高,区内各岩类金质量分数平均为29.99×10-9,各岩类均高于地壳克拉克值(3.5×10-9),而角闪片岩平均值最高(126.43×10-9),也反映角闪片岩构成了初步富集 矿源层”的主体,金矿体也与角闪片岩(原岩为基性岩浆岩或火山沉积物)在空间上有着密切关联(Joannès et al.,2002)㊂冲积物中金含量高于基岩,说明风化作用使金元素一定程度富集,并且在局部形成可以开发利用的砂金矿㊂表1 区内各岩类金(×10-9)地球化学特征Table 1Statistics of gold-bearing ratios of rocks(unit:×10-9)岩石类别统计样品数最大值平均值石英片岩1110513.27云母片岩43956723.33角闪片岩979963126.43含碳酸盐条带角闪岩27146722.90安山岩1328629.08黑云片麻岩511388.92含铁白云岩839176424.51辉长岩5222512.96花岗闪长岩1664939.57基性岩7329325.67大理岩3208.33各岩类总体2015996329.99冲积物1190882935.07 注:数据来源于Joannès C.,Vadala P.(2002),由本文作者整理㊂3 区内典型金矿床3.1 哈塞(Hassai)金矿哈塞金矿地处红海州,是目前苏丹国最大规模的生产矿山,包括哈塞南等14个矿段,已生产黄金60余吨,近地表的矿床氧化富集带大多将要采尽㊂哈塞金矿区的矿床工业类型有次生氧化富集矿床㊁石英脉型和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VMS)3种类型㊂赋存于元古代形成的Ariab绿岩带内㊂围岩包括双峰式火山岩㊁火山和碎屑沉积地层和晚期侵入的花岗岩㊂大多数矿体与Ariab岩系关系密切㊂Ariab岩系大致可分为5个岩石单元(图2):A,玄武岩,被闪长岩和辉长岩切割;B,由厚层安山质和英安质熔岩夹火山碎屑岩组成;C,由酸性的富Na 流纹质和流纹英安质熔岩㊁凝灰岩和岩丘组成,又可分为2个细分岩组:C1(主要是熔岩)分布范围十分有限,呈层状处在B单元中;C2(凝灰岩为主)在矿区内分布广泛,覆盖于B单元顶部;D单元是块状硫化物和金矿床赋存的主要层位,厚度不大(10~ 100m)且不连续,岩性主要包括中性-基性熔岩,覆盖于C2酸性火山岩之上㊂一般情况下,D单元下部有块状硫化物;E,与火山岩整合,原岩为厚大的沉积岩㊂图2 Ariab组地层示意图Fig.2 Sketch showing strata of the Ariab Formation区内整个历史时期有几个期次的深成岩,有些与火山沉积作用同期,但大多数形成于构造作用期后㊂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区内岩浆作用从拉斑玄武质岛弧火山作用向钙碱性熔岩作用演化,前者是岩组的基础,后者与矿化作用有关㊂火山岩分布于NEE-SWW向展布的复式背斜的核部,倾向NW,伏于沉积岩下方㊂区内发生2期褶皱作用,1期平行于片理面,2期应力方向垂直于1期,造成了岩层产状的变化㊂3组断裂(走向NEE㊁NW㊁NNE)切穿所有地层㊂705第3期 胡建勇等:苏丹东北部金矿成矿特征及成矿远景浅析 在哈塞矿区Ariab岩组内出现的3种金矿化类型分别叙述如下:1)氧化带和石英-高岭土-重晶石(SBR)型金矿床此类型矿床是区内重要的金矿化类型,以金在铁帽和石英-高岭土-重晶石(SBR)中富集为重要特征㊂铁帽和石英-高岭土-重晶石(SBR)均是下伏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多金属矿床(VMS)在地表风化的产物㊂该区内前期的采矿活动也主要是在氧化带进行㊂2)含矿石英脉型金矿含矿石英脉型金矿,矿化发生在石英细脉㊁网脉及石英脉两侧㊂金矿化作用时间仍未厘清㊂对石英脉铅同位素测年显示石英脉是早期形成,侵位于相邻的矿化或无矿化花岗岩㊂金元素的重新活化或独立的金矿化作用导致了石英脉的变形㊂矿化发生在绿岩带内变质岩中的石英脉中度变形部位,显示了中温金矿床的特点,同时引起石英脉围岩也矿化蚀变㊂3)火山成因Cu-Au-Zn块状硫化物矿床块状硫化物矿床与火山作用有关,也是Ariab 元古界绿岩带的一部分㊂大多数矿床赋存在D单元地层中,处于Ariab岩系分异火山岩系列的上部㊂火山岩成分显示双峰特征㊂多数VMS矿体呈板状,厚0.3~25m,最长可达2500m㊂硫化物呈块状,细粒结构,层状构造,局部为角砾状构造㊂富含黄铁矿㊁闪锌矿和黄铜矿,少量磁黄铁矿㊁方铅矿㊁黝铜矿和毒砂㊂热液蚀变由内向外分别为硅化㊁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有时可见碳酸盐化㊂通过铅同位素测年确定VMS矿床形成于702±15Ma(Barrie,2008),对应于M3岩浆作用阶段㊂目前深部勘查发现,VMS型金矿体下部富含铜㊁锌等有色金属,构成了 上金下铜(锌)”的成矿系列㊂3.2 洁比特(Gebeit)金矿洁比特金矿地处红海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金矿山之一㊂截至目前生产黄金超过5000kg㊂目前勘查工作在原有采区外围和深部实施㊂洁比特金矿赋存于一组安山质火山岩和火山沉积岩中㊂岩性为互层状凝灰岩组㊁斑状安山岩㊁安山质碎屑岩和细粒凝灰岩等(任小安等,1998)㊂洁比特金矿位于走向近南北并向南倾伏的区域性弧形背斜轴部范围内,由一系列含金构造剪切带组成㊂剪切带规模及含金性等特征变化较大㊂含金剪切带一般由块状深灰色石英脉-含石英脉的剪切凝灰岩-主剪切带组成,且多被小剪切带或岩墙切割破坏,矿带两端也多终止于不含矿或具微弱金矿化的剪切带或岩墙㊂洁比特矿区的金矿化作用及相应的热液蚀变平行于区域构造,呈NE向延伸,金矿化作用受地层控制明显,多局限于凝灰岩和安山岩接触带内㊂矿区内共有9条主要含矿脉带㊂脉带主要受构造控制,矿体呈脉状或透镜状,品位变化较大,连续性较差㊂品位在1.0~38.4×10-6之间㊂矿区内金矿物主要以自然金形式赋存在3种类型的矿物中,即脉石矿物:包括石英㊁绿泥石㊁绢云母粘土矿物等;矿石矿物:包括毒砂㊁黄铁矿㊁白铁矿㊁黄铜矿㊁闪锌矿等;表生矿物:包括褐铁矿㊁蓝铜矿㊁臭葱石等㊂金颗粒大小多在0.01~0.05mm,最大可达1mm以上,主要呈片状㊁小颗粒状,包裹状或亚微粒状赋存于石英脉及其它矿物中,其中尤以石英㊁毒砂㊁黄铁矿中金含量较高㊂矿区内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㊁毒砂化㊁黄铁矿化㊁绿泥石化㊁片理岩化以及绢云母化㊁碳酸盐化等,其中硅化㊁毒砂化㊁片理岩化等与金矿化关系密切㊂3.3 哈马迪(Hamadi)金矿哈马迪金矿地处尼罗州尼罗河西侧,目前一座年产10万吨的露采-堆浸矿山在生产,已生产黄金200多公斤㊂在区内7个矿段共圈定23条石英脉+蚀变岩型金矿体,矿体平均品位1.01~16.9×10-6㊂区内出露的地层为一套新元古界中深变质岩组合,岩性岩性主要为片麻岩和片岩,呈互层状㊂大量分布的石英呈透镜状或脉状产于片岩㊁片麻岩的面理或各种张性裂隙中(胡建勇等,2008;张道忠等, 2009;赵鹏等,2009)㊂矿区岩层由于受构造影响,在西部和北部的片(麻)岩的片(麻)理总体呈NEE-NE向展布,倾向NW,倾角20°~50°㊂在东部片(麻)理方向近SN㊁倾向SWW-NWW,倾角40°~70°(图3)㊂金矿体受褶皱构造㊁片理化带及张性断裂㊁岩性等控制,主要产在哈马迪背形的核部和两翼㊂矿体赋存在蓝灰色石英脉及两侧围岩蚀变带内㊂矿体呈脉状㊁透镜状㊂产状大多与围岩一致,极少数矿体产于穿层裂隙内㊂矿石中金以自然金形式存在㊂金属矿物有黄铁805 地质与勘探 2011年图3 哈马迪金矿地质图Fig.3 Geologic map of the Hamadi gold deposit1-第四系坡积物㊁冲积物及风成沙;2-石英云母片岩;3-绿片岩;4-角闪片岩;5-斜长角闪片麻岩;6-含矿片理化蚀变带;7-石英脉;8-闪长玢岩脉;9-大理岩;10-金矿体及编号;11-及矿化蚀变体及其编号;12-地质界线1-Quaternary;2-quartmica schist;3-green schist;4-amphibole schist;5-plagioclase amphibole gneiss;6-ore-bearing alteration belt;7-quartz vein;8-diorite porphyrite;9-marble;10-ore-body;11-mineralization belt;12-geological boundary矿㊁毒砂和少量的白铁矿,次生氧化铁矿物为褐铁矿,偶见孔雀石;脉石矿物有石英㊁石榴石㊁钠长石㊁绢云母㊁角闪石,次为斜长石㊁铁白云石㊁绿泥石等㊂矿石的结构主要是:它形-半自形粒状结构㊁假象结构㊁交代镶边结构㊁交代残留结构㊁交代蚕蚀结构㊁环状结构㊂矿石构造为:浸染状构造㊁细脉状构造㊁块状构造等㊂区内出露的地层为一套新元古界中深变质岩组合,岩性岩性主要为片麻岩和片岩,呈互层状㊂大量分布的石英呈透镜状或脉状产于片岩㊁片麻岩的面理或各种张性裂隙中(胡建勇等,2008)㊂矿区岩层由于受构造影响,在西部和北部的片(麻)岩的片(麻)理总体呈NEE-NE向展布,倾向NW,倾角20°~50°㊂在东部片(麻)理方向近SN㊁倾向SWW-NWW,倾角40°~70°㊂金矿体受褶皱构造㊁片理化带及张性断裂㊁岩性等控制,主要产在哈马迪背形的核部和两翼㊂矿体赋存在蓝灰色石英脉及两侧围岩蚀变带内㊂矿体呈脉状㊁透镜状㊂产状大多与围岩一致,极少数矿体产于穿层裂隙内㊂矿石中金自然金形式存在㊂金属矿物有黄铁矿㊁毒砂和少量的白铁矿,次生氧化铁矿物为褐铁矿,偶见孔雀石;脉石矿物有石英㊁石榴石㊁钠长石㊁绢云母㊁角闪石,次为斜长石㊁铁白云石㊁绿泥石等㊂矿石的结构主要是:它形-半自形粒状结构㊁假象结构㊁交代镶边结构㊁交代残留结构㊁交代蚕蚀结构㊁环状结构㊂矿石构造为:浸染状构造㊁细脉状构造㊁块状构造等㊂3.4 瑞达(Rida)金矿瑞达金矿地处尼罗州尼罗河东侧,年产100万吨矿石的矿山于2009年底建成,目前处试生产阶段,已生产黄金近100kg㊂瑞达金矿区的变质岩岩性与哈马迪相同㊂矿体赋存在走向为NNE向的剪切带内㊂目前开采对象是一条200m宽的矿体,控制长度600余米㊂矿体平均品位2.43×10-6㊂走向NNE,倾角70°㊂糜棱岩化㊁砂糖状石英是矿体的主要特点,蚀变强度和糜棱岩化对应㊂由内向外形成一定的蚀变分带主要围岩蚀变是:硅化㊁绢云母化㊁黄铁矿化㊁绿泥石化㊁方解石化㊂金矿体明显受韧性剪切带控制㊂矿体呈带状展布,矿体规模较大㊂矿化剪切带包括剪切石带内的石英细脉和碳酸盐岩,大部分细脉几乎平行方向产出,金和硫化物就产在石英细脉中,矿化类型是充填裂隙石英脉㊂矿石中金以自然金形式存在㊂金属矿物有黄铁矿㊁毒砂㊂脉石矿物有石英㊁绢云母㊁绿泥石㊁碳酸盐㊁钠长石㊁角闪石等㊂地表高岭土化强烈㊂矿石的结构主要是:它形-半自形粒状结构㊁假象结构㊁交代结构㊁压碎结构㊂矿石构造为:糜棱片理化构造㊁块状构造等㊂4 苏丹东北部金矿床成因类型及控矿因素苏丹东北部是阿拉伯-努比亚地盾的组成部905第3期 胡建勇等:苏丹东北部金矿成矿特征及成矿远景浅析 分,是非洲大陆重要的金矿聚集区㊂区内 矿源层”广泛分布,全区均经历相似的构造变质作用,具备金成矿作用所需热源㊁物质来源的成矿前提㊂苏丹东北部金矿的基本特征是:1)苏丹东北部金矿床产出于古老块体边缘㊂至少有3种类型金矿床,即前寒武纪形成的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㊁与区域构造变质作用有关的石英脉及其蚀变岩型金矿床和与韧性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㊂2)地层岩石对成矿的专属性㊂绿岩带及其中的火山变质岩对金的成矿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㊂大多数脉状金矿床产出在以原岩为镁铁质火山岩的变质岩系中㊂成熟的绿岩带和岛弧环境的海底火山作用是金成矿的有利条件㊂3)构造对金矿床形成甚为关键㊂火山变质作用不同尺度的构造控制着矿床(矿脉)密集程度和矿床类型㊂脆-韧性剪切转换域是形成韧性剪切带型金矿的构造条件,也控制着变质作用,次一级的断裂构造㊁层间滑脱构造和片理化构造,对矿床矿体产出具明显的控制作用(沈柳生等,2008)㊂古老火山机构(隐爆角砾岩筒)构造是VMS矿床的导矿和容矿构造(徐克勤等,1996)㊂4)有用成矿元素较单一㊂除已发现的哈塞矿区VMS矿床中出现 上金下铜”,并伴有Zn元素富集之外,其余矿床成矿元素仅有Au(Cottard et al., 1986;Abu Fatima,2006)㊂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显示,与金元素亲缘性较好的Ag㊁As等元素也未显示明显的异常,达不到综合回收利用的要求㊂5 成矿远景分析苏丹东北部是金矿的集中区,至少存在3种重要的矿床工业类型金矿,尤其是VMS型矿床品位高㊁规模大㊂该区仍有广阔的地质找矿工作空白或工作程度较低的区域㊂1)该区处于阿拉伯-努比亚地盾西南部,出露地层为元古界原岩为火山和碎屑沉积岩的变质岩提供了金矿物的物质来源;经历了漫长的变质-变形-构造运动-为金成矿提供了动力场㊂2)金矿床不同的类型对应于不同的地质环境(周云满等,2009)㊂VMS型金矿与火山喷发(或浅成侵入)岩筒有关,其深部有着发现铜锌等金属矿藏的前景;已经发现的韧性剪切带型金矿赋存在区内大型韧性剪切带内;石英脉型金矿的分布与古地块缝合带和含金岩相构造有关㊂3)由于本区处于风成沙(砾)覆盖地区,矿体氧化深度浅,工作程度较低㊂针对各种金矿类型赋存特征和成矿机制,在工作空白区查找有利成矿地质体,有望取得找矿突破㊂4)工作手段可以借助精细遥感㊁深穿透物探技术和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等划分岩相,了解其展布特征,圈定异常,指出成矿地质条件相似的远景地区,重点是查寻未发现的古老火山机构㊂从而对远景区开展地表工作恢复原岩建造,查明火山机构,做出靶区预测㊂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工作空白区广阔,具有较大找矿前景㊂[References]Abu Fatima,M.2006.Metallogenic genesis and geo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polymetallic massive sulphides and the associated gold deposits at Ariab–Arbaat Belt,Red Sea Hills,Sudan:unpublished Ph.D. thesis,Universite Henri Poincare,Nancy,France,1-340 Barrie,C.T.2008.Lead isotope analysis of the Ariab and Nuba Moun⁃tanis areas,Sudan:Updated interpretation:unpublished internal re⁃port for La Mancha Rresources,1-5Cottard F,Braux C,Cortial P,Deschamps Y,El Samani Y,Hotitn, AM,and Omar Younis M.1986.Lesamas sulfurés polymétalliques et les minéralisations aurifères du district d’Ariab(Red Sea Hills, Soudan).Historique de la découverte,cadre géologique et princi⁃paux caractères des gisements.Chron.Rech.Min.no.483,19-40 Cottard,F.,Deschamps,Y.,Braux,C.,Elsamani,Y..1986.Gold deposits in the Ariab area:BRGM report86SDN110 Deschamps Y.,Lescuyer J.L.,2002.Sélection de zonesàpotentiel aurifère dans les Red Sea Hills,NE Sudan,BRGM/RC-51810-FR,1-45Hargrove,Ulysses S.,Stern,Robert J.,Griffin,William R.,Manton,Wil⁃liam I.,and Johnson,Peter R..2005.The arabian-nubian shield from island arc to craton:timescales of juvenile crust formation and the extent of pre-neoproterozoic crust[A].Salt Lake City Annual Meeting[M].494Hu Jian-yong,Hu Jin-cai,Liu Jian-quan.2008.Geological exploration report of gold mine,Block20,the repubilc of the Sudan[R].Ref⁃erence Room of Tianjin North China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1-80Joannès C.,Vadala P.2002.Northeastern Bayuda gold project(Su⁃dan).Third campaign(2001-2002).BRGM/RC-51653-FR,1-39La Mancha Resources Inc.2009.Hassai south Cu-Au VMS deposit,Su⁃dan resource estimates[R].Information Centre of GRAS,1-177 Mo Jiang-ping,Huang Jie,Feng Guo-yu.2009.Mineralization mecha⁃nism research of shear zone gold deposits in northern guangxi prov⁃ince[J].Geology and exporation.45(6):655-660(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Ren Xiao-an,Shen Rui-jin,Chen Xian-liang.1998.A superficial dis⁃cussion 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ebeit gold ore,Sudan[J].015 地质与勘探 2011年Hunan Geology,17(1):34-36(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 Shen Liu-sheng,Gao Zhou,Wang Ling.2008.Research on control factor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gold deposit in chifeng-chaoyang area [J].Contributions to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Research,23(2):135-139(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Song Guo-ming.2004.The guide for mine industrial capital investment in Africa[M].Beijing: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1-346(in Chi⁃nese)Song Ming-chun,Cui Shu-xue,Yang Zhi-li,Jiang Hong-li,Yang Cheng-hai,Jiao Xiu-mei.2008.Great progress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of deep exploration in the jiaojia metallogenic belt, Shandong province[J].Geology and Exploration,44(1):1-8(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Stern,R.J.1994.Arc assembly and continental collision in the Neoprot⁃erozoic east African orogen:implications for the consolidation of gondwanaland.-Annu[A].Rev.Earth Planet.Scien[C].22, 319-351Xu Ke-qin,Wang He-nian,Zhou Jian-ping,Zhu Jin-chu.1996.A discussion on the exhalative sedimentary massive sulfide deposits of south China[J].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Vol2(3), 241-256(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Zhang Dao-zhong,Yang Chang-zheng,Lv Qiu-xia.2009.Analysis on mineralization geological background and congditions of Hamadi gold mine in Sudan[A].Africa economic geology[M].27-32(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Zhao Peng,Li Zhen-shan,Liang Hui.2009.Analysis of mineralizing rules and action of Hamadi gold mine[A].Africa economic geology[M].33-37(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Zhou Yun-man,Mao Jing-wen,Zhang Chang-qing.2009.The ore-con⁃trolling structures and the regularitis of the mineralization enrichment of the xiaoshuijing gold deposit in middle Yunnan[J].Geology and Exporation,45(5):587-593(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参考文献]胡建勇,胡金才,刘建权.2008.苏丹Block20地区金矿地质勘查报告[R].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资料室:1-80莫江平,黄摇杰,冯国玉.2009.桂北地区剪切带型金矿成矿机理研究[J].地质与勘探,45(6):655-660任小安,沈瑞锦,陈贤良.1998.苏丹洁比特金矿地质特征浅析[J].湖南地质,17(1):34-36沈柳生,高 洲,王 玲.2008.赤峰-朝阳地区金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探讨[J].地质找矿论丛23(2):135-139宋国明.2004.非洲矿业投资指南[M].北京:地质出版社:1-346宋明春,崔书学,杨之利,姜洪利,杨承海,焦秀美.山东焦家金矿带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及其意义[J].地质与勘探,44(1):1-8徐克勤,王鹤年,周建平,朱金初.1996.论华南喷流-沉积块状硫化物矿床[J].高校地质学报,2(3):241-256张道忠,杨昌正,吕秋霞.2009.苏丹哈马迪金矿区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条件分析[A].非洲地质经济[M].27-32赵 鹏,李振山,梁晖.2009.哈马迪金矿成矿规律及成矿作用浅析[A].非洲地质经济[M].33-37周云满,毛景文,张长青.2009.滇中小水井金矿床控矿构造与矿化富集规律[J].地质与勘探,45(5):587-593Metallogeneis and Prospect of Gold Deposits in Northeast SudanHU Jian-yong1,YANG Lun2,LI Hui1,LIU Jian-quan1(1.Tianjin North China Geological Exploration General Institute,Tianjin 300170;2.Tianjin North China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Tianjin300170)Abstract:Based on the regional tectonic setting,gold-bearing formation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s of gold mines in Northeast Sudan,we have ana⁃lyzed ore-body occurrence regulations,deposit types and their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representative gold deposits that are well studied,i.e.the Hassai,Gebeit,Rida and Hamadi gold mines.It is suggested that at least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gold deposits in this region,which are quartz vein,duc⁃tile shear zone and volcanic massive sulfide(VMS)types.The gold mineralization is in close connection with host rock formations and tectonics.We pro⁃pose a new approach for surveys of gold deposits in deserts of Northeast Sudan by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geochemical exploration.Key words:ductile shear zone,VMS deposit,metallogenic prospect,Sudan115第3期 胡建勇等:苏丹东北部金矿成矿特征及成矿远景浅析 。

矿区找矿效果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及矿床定位预测实务全书pdf版

矿区找矿效果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及矿床定位预测实务全书pdf版

矿区找矿效果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及矿床定位预测实务全书pdf版第一篇矿床成矿规律效应与找矿潜力分析第一章成矿的区域地质背景与控矿地质因素分析第二章地幔岩、地幔流体和成藏成矿作用第三章成矿物质来源与时空分布规律第四章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第五章重要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特点分析第二篇成矿规律预测与找矿潜力远景评价第一章成矿预测理论第二章成矿预测方法与技术第三章区域性找矿远景区预测与评价第四章矿区局部找矿预测与成矿规律预测实例分析第三篇我国典型金属矿床找矿新方法新技术与成矿规律预测及评价第一章铁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第二章铜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第三章铅锌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第四章钨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第五章锡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第六章银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第七章汞、锑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第八章金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第九章稀有稀土金属矿床找矿潜力与成矿规律预测第四篇成矿带超大型矿床、矿集区成矿模型与矿床定位预测及远景评价第一章成矿带超大矿床、矿集区与区域成矿模型第二章巨型构造成矿带的成矿条件和远景评价第三章巨型构造成矿带找矿靶区的圈定和矿床定位预测第五篇我国典型地区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一)第一章西南“三江”地区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第二章祁连山地区金属硫化物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第三章西昆仑地区铅锌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第四章五台山地区金矿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第五章澜沧江地区铜等多金属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第六章哈巴河—布尔津河地区金、铜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第七章赣江地区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第八章湘中盆地锡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第九章中国东部地区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第十章北山金属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第六篇我国典型地区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二)第一章河北省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第二章青海省东昆仑钴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第三章西藏改则地区金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第四章新疆东准噶尔地区金、铜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第五章马超营金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第六章广西高龙卡地区金矿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第七章北祁连山铜、金、铁钨等多金属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第八章青海省金属矿床找矿潜力评价与成矿规律预测。

小秦岭东部桐沟糜棱岩金矿成矿控制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

小秦岭东部桐沟糜棱岩金矿成矿控制条件及找矿远景分析

小秦岭东部桐沟糜棱岩金矿成矿控制条件及找矿远景分

首先,桐沟糜棱岩金矿的地质背景非常复杂,主要由岩浆活动和构造
变动形成。

该地区存在多个断裂带和岩性变化带,这为金矿的成矿提供了
必要的物理条件。

断裂带的发育为金矿矿化提供了储集的路径,岩性变化
带则提供了金矿成因的物质基础。

再次,夷陵早白垩世构造变动对该地区的金矿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促进
作用。

夷陵早白垩世是该地区构造活动的高峰期,构造力学条件相对复杂。

断裂和褶皱的形成为金矿的成矿提供了必要的空间和热液通道。

此外,该
地区晚三叠世和早侏罗世的高热流场也为金矿成矿提供了环境条件。

最后,桐沟糜棱岩金矿的找矿远景十分广阔。

首先,该地区金矿矿化
的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和方向性,这为找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其次,
该地区糜棱岩的分布广泛,矿化脉体较为连续,这为找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另外,现代找矿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对矿床成因机制的深入研究,也
为该地区的找矿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新疆托克逊县库米什金矿成因探讨及找矿远景分析

新疆托克逊县库米什金矿成因探讨及找矿远景分析

2018年新疆有色金属新疆托克逊县库米什金矿成因探讨及找矿远景分析杨莹(新疆博轩矿业有限公司乌鲁木齐830000)摘要库米什金矿位于南天山金、铁、锰、铅、锌、钨、锡、锑、汞、铜、铝、锶、稀有金属、稀土元素、宝石、石膏、菱镁矿、水晶、石棉、滑石、煤等的成矿带库米什段上。

矿区所处的由拱拜孜深大断裂和桑树园子南深大断裂共同组成的韧性剪切带,由于韧性剪切带自身的剪切作用对Au、Ag、Cu、Fe、Mn等元素的激活-聚集作用,使得剪切带内各元素的含量大大提高。

金矿带受花岗岩体和地层黑云母石英片岩之间的接触带控制,含矿岩性为石英脉。

通过地质勘查工作,发现具有一定工业价值的金矿体,根据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地质特征,认为在该区深部具有寻找中小型金矿床较好的前景。

关键词库米什金矿花岗岩石英脉孔雀石金矿1区域地质背景以工作区北部拱拜孜大断裂为界,断裂北北东一侧为准噶尔地块,南南西一侧为塔里木地块。

工区属塔里木地块北部南天山早古生代非岩浆型被动陆缘之库米什早古生代非岩浆型被动陆缘,其北东侧为巴轮台-星星峡中间地块,南西侧为哈尔克早古生代褶皱带和博斯腾湖凹陷,南部以远为库鲁克塔格隆起。

工区位于由拱拜孜深大断裂和桑树园子南深大断裂共同组成的韧性剪切带以南部位。

由于韧性剪切带自身的剪切作用对Au、Ag、Cu、Fe、Mn等元素的激活-聚集作用,使得剪切带内各元素的含量大大提高,其后多期次的脆性断裂叠加和热液活动等作用的参与,使某些元素富集成矿成为可能。

区域上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元古界中天山群星星峡组(Ptx),下泥盆统阿尔彼什麦布拉克组下、中亚组(D1a a,D1a b),中泥盆统阿拉塔格组下、中亚组D2a a, D2a b),下石炭统马鞍桥组(C1m),上第三系葡萄沟组(N2P),第四系上更新-全新统冲洪积层(Q3-4p al)。

区域上侵入岩十分发育,主要为加里东后期酸性侵入岩、华力西早期中酸性侵入岩和华力西晚期脉岩。

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下泥盆统阿尔彼什麦布拉克组下亚组和第四系上更新统-全新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浅谈青海省乌兰县拓新沟北地区金矿成矿远景
摘要:拓新沟北地区金矿体主要赋存于NWW向F5主断裂破碎带
派生的次级断裂中,属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矿石类型为
含金石英脉、孔雀石化硅化褐铁矿化碎裂状斜长角闪片岩。
关键词:拓新沟北;热液;断裂破碎带
虽然该地区从60年代中期就开始了地质勘查工作,但就目前来
看,该地区地质工作程度仍然很低。随着邻区采金事业的日益显著,
2014年,宁夏有色金属地质勘查院在本地区进行了金及多金属矿预查
工作。本文主要通过区域成矿背景及本次预查工作成果来评价该地区
成矿远景。
1、成矿地质背景
本区大地构造位置属柴北缘台褶带东段阿木尼克山隆起东侧,乌
兰盆地南缘深大断裂带南侧。
1.1地层
出露地层以寒武-奥陶系滩间山群绿片岩为主,有少量第四系。
其中寒武-奥陶系滩间山群绿片岩是区内主要的赋矿地层,由于该套
地层经过多期不同层次构造强烈变形和不同类型变质改造,呈现出总
体无序而局部有序的特点,原岩保留甚少,剪切褶皱和糜棱岩化比较
普遍,原始层理大部分被后期构造面理置换,达到绿片岩相—角闪岩
相的变质,恢复其原岩为一套海相喷发沉积的中基性火山岩和火山碎
屑岩类。
1.2 构造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总体呈NWW-SEE向展布,断裂对地层的展
布及矿化蚀变都起到明显的控制作用。其中F5为区内主断裂破碎带,
该破碎带位于滩间山群变火山岩组角闪片岩段,宽20-60m不等,长达
3.5km。地貌上呈负地形,线状哑口相连。倾向15°-25°,倾角50°
2

-65°,总体往北倾,东端转换为往南倾。破碎带内石英脉及长英质
脉体发育,是预查区内热液运移的主通道,为区内成矿提供了有利的
条件。不规则状的石英团块断续出露,局部被挤压搓碎成碎裂状、角
砾状,蚀变以褐铁矿化、孔雀石化为主,新鲜面普遍可见到黄铜矿呈
星散状、浸染状分布,这类石英脉具有金铜品位高、规模小的特点。
因此,F5断裂为区内的导矿构造,旁侧的次级裂隙及次级构造交汇处
是容矿构造,构造复合部位是成矿的最有利地段。
1.3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较强烈,加里东期、印支期岩浆均有出露。岩石类
型以印支期肉红色似斑状中粗粒钾长花岗岩、肉红色中粗粒二长花岗
岩、加里东期灰色细粒石英闪长岩为主,岩浆的剧烈活动为区内成矿
提供了热源。
1.4区域典型矿床
在本区北西部发现了托莫尔日特(噶顺)金铜矿,东南部发现了
拓新沟、赛坝沟和乌达热乎金矿并提交了金资源量,且这些金矿床均
受NWW-SEE向断裂破碎带严格控制,具有相同的地质背景及成矿
地质条件。
2、矿区化探异常特征
通过土壤地化剖面测量,在预查区内滩间山群中圈定了一些以
Au、Cu、As、Sb为主的土壤异常,异常多呈NWW-SEE向带状展布,
与区内断裂破碎带相吻合。其中AP3异常位于滩间山群北侧斜长角
闪片岩与似斑状钾长花岗岩接触带上,该异常显示了以Au、Cu、As、
Sb为主,伴有Pb、Zn、Ag。 Au、 As、Sb元素套合较好,与褐铁
矿化蚀变岩关系密切,在该异常中圈定金矿化体一条,是寻找褐铁矿
化蚀变岩型金矿的有利地段;AP9异常位于斜长角闪片岩东端,该异
常显示了以Au、Cu、As、Sb为主,伴有Pb、Ag的异常。As、Sb
3

异常规模较大形成Au、Cu外带,总体套合较好。在该异常内圈定金
铜矿化体4条,褐铁矿化、孔雀石化露头多处。异常源为含金铜石英
脉以及褐铁矿化、孔雀石化斜长角闪片岩,属矿致异常。从异常的分
布及对应的地层、构造及矿化蚀变特征分析:①与黑云斜长角闪片岩
有关的Au、Cu、As、Sb伴生Pb、Zn异常。②与次级断裂破碎带有
关的Au、Cu、As伴生Pb、Zn异常③与石英脉有关的Au、Cu、As、
Sb、Ag异常④与褐铁矿化蚀变带有关的As、Sb、Au、Ag伴生Pb、
Zn的异常。
3、矿床地质特征
3.1赋矿围岩—寒武-奥陶系滩间山群斜长角闪片岩

滩间山群斜长角闪片岩呈NWW-SEE向带状展布,地层内岩石破
碎、产状紊乱、次级裂隙发育,多处有金矿化显示,金矿化受层位控
制明显,具体矿体产出则受地层中的裂隙控制。
3.2控矿因素

插图2-1 拓新沟北地区地质简图
4

本区矿体空间分布严格受F5断裂破碎带控制,均赋存于寒武-奥
陶系滩间山群斜长角闪片岩内的次级裂隙中。
3.3矿体特征
金矿体产于F5断裂破碎带中的次级断裂裂隙中,一般呈脉状、
透镜状、不规则状,沿走向出现膨大缩小、尖灭再现和分支等现象。
矿体产状变化较大,总体走向为NWW-SEE向,倾向以NNE向为主,
部分地段向南倾。
3.3.1AuⅠ矿体:赋存于滩间山群北侧褐铁矿化蚀变带中,蚀变带
宽2-10m不等,三条探槽控制长度250m。品位为1.62g/t,地表走向
延伸100m,真厚度0.93m,产状30°∠58°。矿石为褐铁矿化压碎
角砾岩,蚀变以褐铁矿化、硅化为主,次为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及局
部高岭土化、碳酸盐化。矿化体的形成与印支期岩浆活动关系密切,
岩浆热液沿山前断裂侵入,吞蚀早期形成的滩间山群地层,发生重熔、
交代、重结晶,在岩体与地层接触部位形成褐铁矿化蚀变岩。
3.3.2AuⅡ矿体:地表走向延伸100m,品位为0.76g/t,真厚度
0.99m,矿(化)体产状203°∠53°。矿(化)体赋存于断裂破碎
带中,为褐铁矿化角砾岩,碎裂岩。蚀变以褐铁矿化、硅化为主,次
为局部发育的碳酸盐化、高岭土化,见碎裂状石英杂乱分布。围岩为
角闪绿泥片岩,岩石破碎,劈理发育。
3.3.3AuⅢ金矿化体:地表走向延伸50m,品位为0.5g/t,真厚度
0.81m,产状240°∠35°。矿化体赋存于斜长角闪片岩中,受一小
的次级断裂影响,矿(化)体形成与构造运动及热液蚀变有关。矿石
类型为孔雀石化褐铁矿化硅化碎裂状斜长角闪片岩。
3.3.4CuⅠ矿体:地表走向延伸30m,品位为2.15%,真厚度0.94m,
产状185°∠55°。矿石为孔雀石化、褐铁矿化黑云角闪片岩夹网脉
状石英脉。
5

3.3.5CuⅡ矿体:地表走向延伸60m,平均品位为1.56%,真厚度
1.15m,产状195°∠65°。矿石类型为孔雀石化斜长角闪片岩,附
近团块状石英脉中黄铜矿呈薄膜状、星点状分布,矿化的形成与热液
活动关系密切,含矿地层中往往有团块状、细脉状石英脉分布。
3.3.6AuCuⅠ矿体:由TC7H4、TC7H5两个样品圈定,平均品位
为Au6.35g/t,Cu0.77%,地表走向延伸50m,产状15°∠55°,真
厚度0.82m。矿石类型为孔雀石化硅化褐铁矿化碎裂状斜长角闪片岩,
岩石破碎,2mm-15mm不等硅化脉沿片理面及破碎裂隙充填。
4、结论
该地区金矿体的产出严格受NWW向断裂带控制,构造蚀变岩型
金矿体主要发育在F5断裂带两侧的斜长角闪片岩破碎裂隙中。从区
域成矿背景及2014年预查成果分析,该地区石英脉型金矿规模小、
零星分布、无经济意义,有望寻找破碎蚀变岩型金矿。
5、建议
由于该地区地表矿化不均匀,矿化体均为团块状及豆荚状断续分
布,地层产状混乱,规律性差及投入的工作量及工作经费有限,工作
程度偏低,因此建议对该地区进行进一步矿产勘查工作,寻找破碎蚀
变岩型金矿。
参考文献
张德全、丰成友等 柴北缘—东昆仑地区的造山型金矿床[ J] . 矿
床地质, 2001.
樊泰山、张玉瑜、张龙、杜长世等 青海省乌兰县拓新沟北金及
多金属矿预查工作总结,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