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系统实施指南

合集下载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组网技术.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组网技术.

品质源于责任 成功源于态度
18
单频网系统优化测试
测试内容:
2017/11/5
品质源于责任 成功源于态度
19
单频网系统优化测试
测试指标:
2017/11/5
品质源于责任 成功源于态度
20
单频网系统优化测试
测试地点:根据典型地形地貌特征和覆盖仿真结果, 选取如下六个代表性区域进行定点接收测试,每个 地点的测试重点有所区别
品质源于责任 成功源于态度 24
2017/11/5
单频网系统构成及调试说明
谢 谢!
2017/11/5
品质源于责任 成功源于态度
25
11
单频网系统设计
系统参定/移动接收
2017/11/5
品质源于责任 成功源于态度
12
单频网系统设计
天馈系统设计是单频网系统设计的关键之一 天线设计参数 有效功率 极化方式 功率等级 有效带宽 场型赋型设计

2017/11/5
4
单频网系统构成
国标单频网是一 个系统工程,其由信源 前端、信源传输、发射
系统、接收、监控监测
等各个子系统构成。
2017/11/5
品质源于责任 成功源于态度
5
中央覆盖卫星单频网简介

中央覆盖工程计划用2年时间 12套标清中央节目(除CCTV-3、5、6、8外)覆盖


采用AVS+信源编码的标清节目打包复用成2路码流
2017/11/5
品质源于责任 成功源于态度
9
单频网系统设计
指导思想:
从地域分布、人口分布出发,确认覆盖需求
有效的、均匀的、稳定的信号覆盖
安全、可靠的网络监控监测

中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单频网系统

中国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单频网系统

中国数字地面电视标准单频网系统北京数码视线科技有限公司 张珉一个简单数字地面单频网由MIP插入器,和若干个分布在不同区域内的发射机构成,MIP 插入器通过数字电视分配网向不同的发射机发送传输参数信令。

例如:调制方式,保护间隔,纠错码格式等信令,使所有的发射机都工作在同一模式下。

为了保持整个单频网的同步,必须将MIP插入器及发射机中所有的调制器和激励器同步到GPS上面,保证同一频率同一时间,同一比特的黄金定律。

此外,MIP插入器还可以远程调节每个发射机的时间延迟和发射功率,方便单频网集成。

图1:中国数字地面电视标准单频网演示系统图1. 奇妙的单频网2006年8月颁布的国标地面电视标准GB20600-2006包含了VSB单载波技术与TDS-OFDM的多载波技术,多载波信号由一系列不同级别的帧结构构成。

与传统的DVB-T(H)中的保护间隔不同,TDS-OFDM中的帧头中传送PN序列,这一创新不仅会方便接收端的信道预估及同步,同时提供了实现单频网的功能,在图1中的一个8 MHz 带宽内我们定义了三种传输模式以及与其对应的三种帧头长度,保护间隔越长发射机间的距离越大,传输的有效比特率越低。

带宽8 MHz 8 MHz 8 MHz帧头模式FH-Mode 1 FH-Mode 2 FH-Mode 3保护间隔1/9 1/6 1/4数据帧持续时间500 s 500ss 500帧头间隔持续时间55.56 s 125 s 78.7 s发射机最大传输距离17 km 24 km 38 km图2:国标三种传输模式在过去10年间,单频网(SFN)技术被有效的使用在DVB-T(H)数字地面电视网络覆盖方面,单频网(SFN)为广播运营商带来如下好处:扩展网络覆盖,提高开路信号的鲁棒性及抗干扰性,方便移动电视接收,填补现有网络的空隙,单频网(SFN)能够采用相对较小的发射机功率达到多频网(MFN)大功率的覆盖效果。

2. 频谱仪在单频网(SFN)测试中的局限性安装并调试一个单频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为了使一个单频网正常运行,网络内部的每一个发射机都必须严格遵守单频网的“黄金定律”同一比特,同一时间,统一频率。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工作流程】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建设及应用论文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工作流程】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建设及应用论文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工作流程】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建设及应用论文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是指基于数字电视技术构建的广播传输网络,通过使用统一频点传送多个频道的信号,实现节约频谱资源和提高传输效率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建设和应用流程。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建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需求调研:首先需要进行对所需建设区域的需求调研,包括人口分布、广播电视播出服务需求、地形地貌等因素。

通过需求调研可以确定单频网的覆盖范围和传输容量。

2. 频道规划:根据调研结果和频段规划,确定每个频点要传输的频道数量和频道类型。

频道规划需要充分考虑传输效率和用户需求,合理安排频道的位置和覆盖范围。

3. 基础设施建设:在确定频道规划后,需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包括建设数字电视传输站点、安装发射天线、建设传输线路等。

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充分考虑传输距离、传输容量、覆盖范围等因素。

4. 信号传输:建设完成后,需进行信号传输测试和调优。

通过测试和调优可以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和覆盖范围。

5. 台站调试:在信号传输调优完成后,需进行台站调试,确保各个传输站点的互联正常。

通过台站调试可以保证整个单频网的正常运行。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丰富的数字广播电视节目:通过单频网的建设,可以通过一个频点传输多个频道的信号,大大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效率。

用户可以通过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收看到丰富的数字广播电视节目。

2. 实现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全国:通过单频网的搭建,可以实现地面数字电视信号在全国范围内的覆盖。

用户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数字电视接收设备,就可以收听到全国的数字电视信号。

3. 支持高清电视和互动电视应用: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可以支持高清电视和互动电视的应用。

用户可以通过数字电视接收设备收看到高清电视节目,并进行互动电视的应用,如点播、回看等。

4. 实现数字电视节目的多屏互动: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可以支持多屏互动的应用。

国家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单频网技术

国家地面数字电视标准单频网技术
前言
2006 年 8 月 30 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 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标准,标准号为 GB20600-2006。2008 年 1 月 1 日,国家广电总局批准在北京地区采用地面数字电视传输国家标准正式试验播出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业务,拉开了我国地面模拟电视广播向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过渡 的序幕,标志着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
1 单频网概述
众所周知,由于数字处理技术的引入,相对传统模拟电视广播而言,地面数 字电视广播系统的一个最大特点在于它能够有效抵抗无线信道的多径干扰,保证 数字电视信号的接收质量,而不会像接收模拟电视信号那样出现重影。这样,只 要控制多点发射的同源信号的相对延时在一定范围之内,数字电视接收系统仍旧 能够无失真的恢复源信号。基于此,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可以通过组建单频网 (SFN:Single Frequency Network)系统来实现数字电视信号的有效覆盖。
发射点 1 发射点 2 发射点 3
图 2 基于 RF 信号集中产生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结构
在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在充分考虑建设成本、运营维护 成本等因素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条件,选择适合本地区的单频网节目分配网络。 2007 年北京地区地面数字电视技术试验采用了图 3 所示的网络结构来构建地面 数字电视的单频网节目分配网络。
TS 单频网适配器输出
ASI/SDI 数字光端机
光纤
ASI/SDI TS
数字光端机
图 3 独占光纤节目分配网络
调制器
单频网 TS 适配器输出
ASI/DS3 适配器
SDH
光纤 SDH
发端
收端
图 4 SDH 节目分配网络

浅谈DTMB地面数字电视以及单频网组建

浅谈DTMB地面数字电视以及单频网组建

浅谈DTMB地面数字电视以及单频网组建1. 引言1.1 DTMB地面数字电视的背景DTMB地面数字电视是一种新兴的数字电视传输技术,是数字电视的一种重要发展方向。

DTMB(Digital Terrestrial Multimedia Broadcast)技术起源于中国,旨在提供更加清晰、稳定的数字电视节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数字电视的清晰度、画质和音质等要求也逐渐提高。

而传统的模拟电视在信号传输质量上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数字电视逐渐成为了人们的选择。

DTMB地面数字电视的背景可以追溯到数字电视的整体发展历程。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数字电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娱乐的重要途径,在各个国家得到了快速的普及。

DTMB地面数字电视作为数字电视的一种,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发展空间,在数字电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DTMB地面数字电视将会逐渐取代传统模拟电视,成为未来数字电视领域的主流。

【字数: 208】1.2 单频网组建的意义单频网组建是DTMB地面数字电视的重要环节之一,其意义重大。

单频网络是指通过共享同一个频率,将不同广播频道的内容传输到接收设备的网络。

通过单频网组建,可以实现多个广播信号的同时传输,提高了频谱利用率,减少了频谱资源的浪费。

单频网组建还可以实现多个基站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了覆盖范围和传输质量,保证了用户收看数字电视节目的体验,提升了服务质量。

单频网组建还可以实现信号的无缝切换,避免了频繁的信号干扰和频道切换带来的不便,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便利的观看体验。

单频网组建在DTMB地面数字电视中的意义重大,不仅提高了服务质量,还提升了用户体验,是数字电视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

2. 正文2.1 DTMB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原理DTMB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原理是指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技术的实施方式。

DTMB地面数字电视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信号调制、信号编码、信道编码和多路复用等关键技术。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工作流程】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建设及应用论文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工作流程】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建设及应用论文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工作流程】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建设及应用论文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是一种广播传输技术,旨在实现多个地面数字电视信号通过相同频率传输,节约频谱资源,提高传输效率。

本文将介绍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建设和应用流程。

第一步是选址和规划。

选择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信号塔的位置,确保信号覆盖范围广阔且信号强度稳定。

根据地理环境和人口分布情况,设计合理的信号塔布局。

第二步是频率分配。

根据当地的频谱政策和规定,将可用的频率资源进行分配。

在单频网中,所有的地面数字电视信号都使用相同的频率进行传输,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频率协调,以避免干扰。

第三步是建设信号塔和传输设备。

根据规划设计,建设信号塔和传输设备,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要求。

信号塔通常由天线系统、发射设备和接收设备组成,用于发送和接收地面数字电视信号。

第四步是信号调试和测试。

在建设完成后,需要进行信号调试和测试,确保信号质量满足相关的技术要求。

可以使用专业的测试仪器对信号进行测量和分析,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五步是应用推广。

完成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建设和调试后,可以开始推广应用。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可以提供更多的频率资源,增加节目的丰富程度,提高传输效率和用户体验。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宣传推广,吸引用户观看数字电视节目。

尽管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在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频率干扰、信号覆盖不均等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些问题将得到解决。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建设和应用将为人们带来更好的数字电视观看体验,促进数字化传媒产业的发展。

第六步是监测和维护。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和维护工作。

监测包括对信号质量、覆盖范围和干扰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维护包括定期对信号塔和传输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在广播电视行业中,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可以提供更多的频率资源,增加节目的丰富程度。

数字电视单频网(SFN)建设方案

数字电视单频网(SFN)建设方案

5.接收系统设备组成框图
主要任务是将收到的高频调制信号进行变频、解调、得到数字电视码流, 再进行解复用、解码,结合相应的控制,完成用户接收的功能。
6. 单频网(SFN)系统设备组成框图
二.单频网(SFN)建设的条件及对设备的要求
1.单频网建设需具备条件: 同步频率:各发射台发射信号的频率相同; 同步时间:各发射台发射信号的时间相同; 同步信号:各发射台发射的信号相同;
5.2 42.5 9.7 0.9 17.5
5.8 63.3 12.3 0.8
8.9 51.8 9.3 0.7 4.4
6.7 47.0 8.1 0.8 3.3 19.3
8.4 55.8 13.0 0.7 3.1 22.2
7.4 55.0 9.1 0.7 2.3 24.3
5.7 47.4 11.3 1.2 4.1 18.0
三.单频网(SFN)系统建设方案的探讨
单频网设计方案 +高性能、高可靠性、高稳定性的设备 +组网能力
1. 单频网建设目标及现有资源状况 .项目建设目标 .前端系统设备现状 .传输系统设备现状 .发射系统设备现状 .接收系统设备现状
2. 单频网建设基础调查 .覆盖区域(地形图)、接收方式 .传输节目数量
2010年末 (電波) 99.1% 97.3% 97.9% 99.6% 99.5% 99.9% 99.7%
公共天线/ 电缆 0.8% 2.3% 2.0% 0.4% 0.3% 0.1% 0.3%
日本广播协会
埼玉県 千葉県 東京都 神奈川県
2. 数字电视用户
地面固定接收数字终端
时间 终端名称 CRT电视
.单频网系统设备明细及建设方案预算;
.工程实施计划方案。

一种简单实用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组网方案

一种简单实用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组网方案

号 的时间 ,完全 有可 能是不 同步的 ( 尽 管各 发射 站发射 时间是 同步 的 )。单 频
网广 播为 了容许 较大 的时 间差 ,在副 载 波里 的每 个 “ 符 号 ”之 间加 上 保护 间
▲图 1目前的部 分单 频网 组网模 式
隔 ” ,只 要不 同发 射 站讯 号 到达的 时间
▲图2香港准 为此 提 出了单频 网 广播 的解 决 机严 格 同步 ,使信 号 共 同覆盖 区 的接
方案 ,目前采 用 的主要 是 各基 站利 用 收天 线上 不 同基站 的信 号尽 可 能 同步 GP S 同步发射时间的方案 。 到达 。在 香港境 内离发 射台 5 ~ 2 O 公 里 我国香港 地区在 2 0 0 8 年 开展地 面 的地 方 ,有 很多地 方是 会 同时 收到 不 数字 电视 广播 ( 国标 DT MB)时 ,在 同发 射 台发 来 的单 频网 信号 的 ,这 些 慈云 山 、九龙坑 山 、青 山等 几个 大功 不 同发 射 站到 达某 接收 地点 的信 号 的 率 ( 1 0 0 0 W 以上 )电视转 播站 采用单 时间差非常小 ( 2 o u S 左右), 在机顶
实现单频 网的难点是什么甲
要 实 现 单频 网 ,在 发 射 端 的 最 大 难 点是多 个发 射机的 采用相 同频 率同步
单频 网 的第一个 优点 就是有 利于频 率规划 。在我 国空 间频谱 资源紧 张的 情 况 下 ,可以大 大节约 宝贵 的频率 资源 ,
提高频谱利用率。 第二 点 ,由于无线 电信 号本 身的特
▲图3深圳 三大 差转 台单 频网 重 叠覆 盖 示意
频 网技术 转 播 5 8 6 MH z 、6 0 2 MH z 的 盒解调 的保护 间隔 内 ,接收 机 可以 正 两个频 点 的地 面数 字电视 广 播节 目 , 常解码 。这 些 不 同发射 站 的信号 由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系统实施指南1 范围本标准给出了符合GB 20600—2006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组网和优化的指导性实施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组建符合GB 20600—2006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系统单频网网络,可作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规划设计、网络建设、验收测试和网络性能优化的技术依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881—1999 广播电视光缆干线同步数字体系(SDH)传输接口技术规范GB/T 17975.1—2010 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第1部分:系统GB/T 19263—2003 MPEG-2信号在SDH网络中的传输技术规范GB 20600—2006 数字电视地面广播传输系统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GB/T 26252—2010 VHF/UHF频段地面数字电视广播频率规划准则GB/T 26666—2011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标准实施指南GB/T 28432—2012 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规划准则GB/T 28433—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技术要求GB/T 28434—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适配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28435—2012 地面数字电视发射机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28436—2012 地面数字电视激励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GB/T 28438.1—201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号覆盖评估标准及测量方法第1部分:室外固定接收GY/T 296—2015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直放站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ITU-T G.703 系列数字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Physical/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ierarchical digital interfaces)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3.1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1单频网 single frequency network由多个位于不同地点、处于同步状态的发射机组成的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络,网络中的各个发射机以相同的频率、在可控的时刻发射相同的(码流)已调射频信号(比特),以实现对特定服务区的可靠覆盖。

GY/T 318—20183.1.2单频网TS流信号分配网络 SFN TS distribution network实现网络接口或网络适配器接口TS流信号(符合GB/T 17975.1—2010中格式要求)到各网络适配器节目源入口透明传送的网络。

3.1.3网络适配器 network adapter完成TS流与分配网络传输数据流格式之间相互转换的设备。

3.1.4秒帧 second frame与整秒严格同步的信号帧,1个秒帧包含8个超帧,超帧符合GB 20600—2006中4.5的规定。

3.1.5单频网重叠覆盖区 SFN overlapping area在地面数字电视单频网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射台站同时覆盖,并且接收到的来自不同台站起主要作用的信号电平差小于射频保护率值的区域。

3.2 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BDS 北斗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ystem)GPS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IP 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LDPC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 Density Parity Check)NR 准正交编码映射(Nordstrom Robinson)PDH 准同步数字体系(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PN 伪随机噪声(Pseudo—random Noise)pps 秒脉冲(pulse per second)QAM 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SDH 同步数字体系(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FN 单频网(Single Frequency Network)SIP 秒帧初始化包(Second frame Initialization Packet)TS 传送流(Transport Stream)UHF 特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VHF 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4 系统描述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SFN)是由多个位于不同地点、处于同步状态的发射机组成的数字电视覆盖网络,以相同频率,在可控时刻发射相同节目,以实现对特定服务区的可靠覆盖。

在符合GB 20600—2006规定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中,符合GB/T 17975.1—2010的TS码流首先送入到单频网适配器进行适配,形成包含秒帧初始化包(SIP)的TS流,再通过单频网TS流信号分配网络传送到各个GY/T 318—2018发射台站,经过同步处理后变换成射频(RF)信号进行发射。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系统结构示意图见图1。

图1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系统结构示意图图1所示的单频网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a)单频网适配系统:包括单频网适配器和单频网授时接收设备。

单频网适配器在节目前端输出的TS流中,周期性地插入包含时间信息的秒帧初始化包(SIP),输出具有同步信息的TS流。

单频网授时接收设备为单频网适配器提供10MHz基准频率和1pps的基准时间,信号可从GPS或BDS获得。

b)单频网节目分配系统:包括发送端/接收端网络适配器和分配网络。

发送端网络适配器将单频网适配器输出的具有同步信息的TS流适配成具体分配网络所要求的特定数据封装格式;接收端网络适配器是相反的过程。

分配网络负责把适配成特定数据封装格式的具有同步信息的TS 流从发送端网络适配器传送到各个发射台站的接收端网络适配器。

c)单频网发射系统:包括单频网各发射台站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和单频网授时接收设备。

单频网各发射台站的发射机依据单频网的同步机制,对单频网节目分配系统送来的具有同步信息的TS流进行处理,实现以相同的频率、在可控时刻发射相同的已调射频信号。

单频网授时接收设备为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发射机提供10MHz基准频率和1pps的基准时间,单频网授时接收设备包括可接收GPS和BDS信号。

5 单频网系统实施5.1 单频网规划5.1.1 业务需求GY/T 318—2018单频网规划首先需要明确单频网所承载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业务需求和覆盖范围,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业务需求包括:a)节目质量与数量:地面数字电视节目质量包括高清晰度和标准清晰度等,每个频道所承载的各种质量的数字电视节目数量直接影响单频网的系统净荷数据率需求。

b)业务接收方式: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业务的接收方式包括室外固定接收、室内固定接收和室外移动接收,不同的业务接收方式的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信号接收门限各不相同。

c)业务覆盖质量:地面数字电视广播业务的覆盖质量级别依据GB/T 26666—2011分为良好和可接受两类,不同覆盖质量对单频网规划的地点概率指标要求各不相同:1)良好:在覆盖区内,室外固定接收的地点概率达到95%,室外移动接收的地点概率达到99%;2)可接受:在覆盖区内,室外固定接收的地点概率达到70%,室外移动接收的地点概率达到90%。

5.1.2 系统参数5.1.2.1 概述GB 20600—2006中规定了地面数字电视广播的系统参数,不同系统参数组合而成的工作模式共计330种,涵盖24种不同的系统净荷数据率。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规划应根据业务需求选择相应的系统参数,采用合理的工作模式进行单频网规划和系统运行。

涉及单频网规划和系统运行的地面数字电视传输系统参数主要包括编码效率、符号星座映射方式和帧头模式。

5.1.2.2 编码效率GB 20600—2006中规定了3008/7488(0.4)、4512/7488(0.6)、6016/7488(0.8)三种纠错编码效率的LDPC编码。

其中,0.4纠错编码效率具有最高的纠错能力,同时具有最大的冗余度。

相反,0.8纠错编码效率具有最低的冗余度,同时纠错能力也最低。

5.1.2.3 符号星座映射方式GB 20600—2006中规定了4QAM-NR、4QAM、16QAM、32QAM、64QAM五种符号星座映射方式。

对于相同的帧头模式和相同的前向纠错编码效率,4QAM-NR的净荷数据率是4QAM的1/2,16QAM、64QAM的净荷数据率分别是4QAM的2倍和3倍。

对于相同的纠错编码效率,在相同的信道条件下,4QAM抗干扰能力最强,64QAM 相对最差。

5.1.2.4 帧头模式GB 20600—2006中规定了PN420、PN595、PN945三种帧头模式,其帧头信号长度分别为420、595、945个符号,通常帧头长度越长,越有利于抵抗长时延回波,但会降低系统的净荷数据率。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最佳设台距离取决于帧头模式,见表1。

较大范围的单频网可以考虑选用较长的帧头模式。

表1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单频网最佳设台距离GY/T 318—2018 5.1.2.5 系统参数选择与推荐工作模式纠错编码效率较低的工作模式适合动态、复杂的接收环境,因此适用于移动接收。

纠错编码效率较高的工作模式适合静态、相对简单的接收环境,因此适用于固定接收。

而对于纠错编码效率为0.6的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兼顾移动和固定接收。

对于帧头模式的选择要考虑抗回波延时长度的需求。

选择抗回波延时长度越长的帧头模式,越有利于抵抗多径延时,因此更有利于组建站点间距远、发射功率大、发射天线高的单频网,但是帧头长度的增加同时也会降低系统的净荷数据率。

为兼顾性能和效率,常用7种工作模式见表2。

表2 地面数字电视广播7种常用工作模式在上述7种常用工作模式中,系统净荷数据率越高,一个8MHz频道里可以提供的数字电视节目质量越高或者节目数量越多,信号接收门限越高。

通常情况下:a)模式1和模式2适用于移动接收;b)模式3可以兼顾移动接收和固定接收;c)模式4和模式5适合复杂城市环境的固定接收;d)模式6和模式7适合简单城市、郊区及农村环境的固定接收。

5.1.3 覆盖网规划5.1.3.1 规划参数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规划所需参数包括两部分:一部分参数与传输制式无关,例如,接收机噪声系数、接收天线特性以及需满足的时间概率和地点概率等;另一部分参数与传输制式直接相关,例如,射频载噪比、最低可用场强、保护率等。

根据5.1.1和5.1.2,可以依据GB/T 26252—2010和GB/T 28432—2012获取覆盖网规划所需参数。

5.1.3.2 电波传播模型地面数字电视广播覆盖网规划需要运用电波传播模型对信号场强进行计算分析,不同的电波传播模型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地理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