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理科)常考题型归纳

合集下载

2024高考数学压轴题——概率与统计高考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及知识点总结

2024高考数学压轴题——概率与统计高考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及知识点总结

2024高考数学压轴题——概率与统计高考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及知识点总结2024高考数学压轴题——概率与统计的挑战与应对随着高考的临近,数学科目的复习也进入了关键阶段。

2024年的高考数学压轴题将会涉及到概率与统计的内容,这不仅考察学生的基本数学知识,更侧重于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将针对这一部分的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和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为广大考生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

一、常见题型的解题思路1、概率计算:在解决概率计算问题时,学生需要明确事件的独立性、互斥性和概率公式的应用。

尤其是古典概率和条件概率的计算,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对于涉及多个事件的概率计算,学生需要理清事件的关联关系,采用加法、乘法或全概率公式进行计算。

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这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离散型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律及分布函数,理解并掌握几种常见的分布,如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等。

对于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如期望、方差和协方差等,学生需要理解其含义并掌握计算方法。

3、统计推断:在统计推断问题中,学生需要掌握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基本方法。

对于点估计,学生需要理解矩估计法和最大似然估计法的原理,并能够进行计算。

对于假设检验,学生需要理解显著性检验的原理,掌握单侧和双侧检验的方法。

4、相关与回归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要求学生能够读懂散点图,理解线性相关性和线性回归的概念,掌握回归方程的拟合方法和拟合优度的评估方法。

二、概率与统计的相关知识点总结1、概率的基本概念:事件、样本空间、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独立事件等。

2、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等。

3、统计推断: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点估计、置信区间、单侧和双侧检验等。

4、相关与回归分析:线性相关性和线性回归的概念,回归方程的拟合方法和拟合优度的评估方法。

三、示例分析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示例来演示如何分析和解决一道概率与统计的压轴题。

【新高考数学专题】概率统计常考的六种题型总结

【新高考数学专题】概率统计常考的六种题型总结

概率统计常考的六种题型总结题型一概率统计的交汇例1.甲、乙两人的各科成绩如茎叶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人的各科成绩的平均分相同B.甲成绩的中位数是83,乙成绩的中位数是85C.甲各科成绩比乙各科成绩稳定D.甲成绩的众数是89,乙成绩的众数是87【答案】ABC【解析】对于选项A,甲成绩的平均数1743 =(687477838384899293)=99x⨯++++++++甲,乙成绩的平均数1743(646674768587989895)99x=⨯++++++++=乙,所以选项A是正确的;对于选项B,由茎叶图知甲成绩的中位数是83,乙成绩的中位数是85,故选项B正确;对于选项C,由茎叶图知甲的数据相对集中,乙的数据相对分散,故甲的各科成绩比乙的各科成绩稳定,故选项C正确;对于选项D,甲成绩的众数是83,乙成绩的众数是98,故选项D错误.故选ABC.练习1.(多选)以下对各事件发生的概率判断正确的是().A.甲、乙两人玩剪刀、石头、布的游戏,则玩一局甲不输的概率是1 3B.每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例如835=+,在不超过14的素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14的概率为1 15C.将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每个面上分别写有数字l,2,3,4,5,6)先后抛掷2次,观察向上的点数,则点数之和是6的概率是5 36D .从三件正品、一件次品中随机取出两件,则取出的产品全是正品的概率是12【答案】BCD【解析】对于A ,画树形图如下:从树形图可以看出,所有可能出现的结果共有9种,这些结果出现的可能性相等,P (甲获胜)13=,P (乙获胜)13=,故玩一局甲不输的概率是23,故A 错误; 对于B ,不超过14的素数有2,3,5,7,11,13共6个,从这6个素数中任取2个,有2与3,2与5,2与7,2与11,2与13,3与5,3与7,3与11,3与13,5与7,5与11,5与13,7与11,7与13,11与13共15种结果,其中和等于14的只有一组3与11,所以在不超过14的素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14的概率为115,故B 正确; 对于C ,基本事件总共有6636⨯=种情况,其中点数之和是6的有15(,),24(,),33(,),42(,),51(,),共5种情况,则所求概率是536,故C 正确; 对于D ,记三件正品为1A ,2A ,3A ,一件次品为B ,任取两件产品的所有可能为12A A ,13A A ,1A B ,23A A ,2A B ,3A B ,共6种,其中两件都是正品的有12A A ,13A A ,23A A ,共3种,则所求概率为3162P ==,故D 正确.故选BCD.练习2.在某次高中学科知识竞赛中,对4000名考生的参赛成绩进行统计,可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分组的区间为)[4050,,)[5060,,)[6070,,)[7080,,)[8090,,[90]100,,60分以下视为不及格,若同一组中数据用该组区间中间值作代表值,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成绩在)[7080,的考生人数最多 B .不及格的考生人数为1000 C .考生竞赛成绩的平均分约为70.5分 D .考生竞赛成绩的中位数为75分【答案】ABC【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成绩在[7080,)的频率最高,因此考生人数最多,故A 正确;成绩在[4060,)的频率为0.01100.015100.25⨯+⨯=,因此,不及格的人数为40000.251000⨯=,故B正确;考生竞赛成绩的平均分约为450.1550.15650.2750.3850.15950.170.5⨯+⨯+⨯+⨯+⨯+⨯=,故C 正确;因为成绩在[4070,)的频率为0.45,在[7080,)的频率为0.3,所以中位数为0.05701071.670.3+⨯≈,故D 错误. 故选:ABC.高中数学资料共享群(734924357)题型二 解答题与数列的交汇例2.某汽车公司最近研发了一款新能源汽车,并在出厂前对100辆汽车进行了单次最大续航里程的测试。

高考数学概率与统计题型解析与答题技巧

高考数学概率与统计题型解析与答题技巧

高考数学概率与统计题型解析与答题技巧在高考数学中,概率与统计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不仅考查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推理能力。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这部分内容既有一定的挑战性,又充满了得分的机会。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解析高考数学中概率与统计的常见题型以及相应的答题技巧。

一、概率题型1、古典概型古典概型是概率中最基础的题型之一。

它的特点是试验结果有限且等可能。

例如,从装有若干个红球和白球的袋子中摸球,计算摸到某种颜色球的概率。

答题技巧:首先,确定总的基本事件数和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

然后,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公式 P(A)=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总的基本事件数进行计算。

2、几何概型几何概型与古典概型不同,它的试验结果是无限的。

常见的有长度型、面积型、体积型几何概型。

比如,在一个区间内随机取一个数,求满足某个条件的概率。

答题技巧:对于几何概型,关键是要正确确定几何度量。

例如,长度型就计算长度,面积型就计算面积,体积型就计算体积。

然后,按照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 P(A)=构成事件 A 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长度(面积或体积)进行求解。

3、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是指在事件 B 发生的条件下,事件 A 发生的概率。

题目中通常会给出一些条件,让我们计算在这些条件下的概率。

答题技巧:利用条件概率公式 P(A|B)= P(AB)÷P(B),先求出 P(AB)和 P(B),再计算条件概率。

4、相互独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相互独立事件是指一个事件的发生与否对另一个事件的发生概率没有影响;互斥事件则是指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

答题技巧:对于相互独立事件,它们同时发生的概率用乘法计算,即 P(AB)= P(A)×P(B);对于互斥事件,它们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用加法计算,即 P(A∪B)= P(A)+ P(B)。

二、统计题型1、抽样方法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

概率与统计高考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及知识点总结

概率与统计高考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及知识点总结

概率与统计高考常见题型解题思路及知识点总结一、解题思路(一)解题思路思维导图(二)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1.正确读取统计图表的信息典例1:(2017全国3卷理科3)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B .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C .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份D .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 【解析】由题图可知,2014年8月到9月的月接待游客量在减少,则A 选项错误,选A.2.古典概型概率问题 典例2:(全国卷理科)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中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果.哥德巴赫猜想是“每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如.在不超过30的素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30的概率是 A.B.C.D.解:不超过30的素数有2,3,5,7,11,13,17,19,23,29,共10个,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共有种方法,因为,所以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30的有3种方法,故概率为,选C.典例3: (2014全国2卷理科5)某地区空气质量监测资料表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0.75,连续两天为优良的概率是0.6,已知某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则随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 ( ) A. 0.8 B. 0.75 C. 0.6D. 0.45解:设某天空气质量优良,则随后一天空气质量也优良的概率为p,则据条件概率公式得p =0.60.75=0.8,故选A.3.几何概型问题典例4:(2016全国1卷理科4)某公司的班车在7:30,8:00,8:30发车,小明在7:50至8:30之间到达发车站乘坐班车,且到达发车站的时刻是随机的,则他等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是 ( ) A.13 B.12C.23 D.34解:如图所示,画出时间轴:小明到达的时间会随机地落在图中线段AB 中,而当他到达时间落在线段AC 或DB 时,才能保证他等车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根据几何概型,所求概率P=101040+=12.选B.4.类似超几何分布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问题(古典概型求概率)5.类似二项分布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问题(频率估计概率,相互独立事件概率计算)典例5(超几何分布与二项分布辨析):某工厂为检验其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从所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10件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出有两件次品.(1)从这10件产品中随机抽取3件,其中次品件数为X ,求X 分布列和期望;(2)用频率估计概率,若所生产的产品按每箱100件装箱,从一箱产品中随机抽取3件,其中次品件数为Y ,求Y 分布列和期望;(3)用频率估计概率,从所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3件,其中次品件数为Z ,求Z 分布列和期望.分析:第(1)问中,抽取产品的总体N=10,所含次品件数M=2,都是明确的,所以该随机变量的分布为超几何分布。

高考理科数学概率题型归纳与练习(含答案)

高考理科数学概率题型归纳与练习(含答案)

专题三:高考理科数学概率与数学期望一.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均值)和方差若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或概率分布如下:XX1x 2x …n xP1p2p…np 1. 其中,,则称为随机变120,1,2,...,,...1i n p i n p p p ≥=+++=1122...n n x p x p x p +++量的均值或的数学期望,记为或.X X ()E X μ数学期望 =()E X 1122...n nx p x p x p +++性质 (1);(2).(为常数)()E c c =()()E aX b aE X b +=+,,a b c 2. ,(其中)刻画了随机变2221122()()...()n n x p x p x p μμμ-+-++-120,1,2,...,,...1i n p i n p p p ≥=+++=量与其均值的平均偏离程度,我们将其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方差,记为或X μX ()D X .2σ 方差2221122()()...()n nDX x p x p x p μμμ=-+-++-2.方差公式也可用公式计算.22221()()ni i i D X x p EX EX μ==-=-∑3.随机变量的方差也称为的概率分布的方差,的方差的算术平方根称为X X X ()D X的标准差,即X σ=1.设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其分布列如下表,试求EX ,DX 。

X -101P95二.超几何分布对一般情形,一批产品共N 件,其中有M 件不合格品,随机取出的n 件产品中,不合格品数X 的分布如下表所示:X 012…lP0n M N Mn NC C C -11n M N Mn NC C C --22n M N Mn NC C C --…l n l M N Mn NC C C --其中min(,)l n M =一般地,若一个随机变量X 的分布列为()r n r M N MnNC C P X r C --==,其中0r =,1,2,3,…,l ,min(,)l n M =,则称X 服从超几何分布,记为(,,)X H n M N :,并将()r n r M N MnNC C P X r C --==记为(;,,)H r n M N .1.高三(1)班的联欢会上设计了一项游戏:在一个口袋中装有10个红球,20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完全相同.现一次从中摸出5个球,(1)若摸到4个红球1个白球的就中一等奖,求中一等奖的概率. (2)若至少摸到3个红球就中奖,求中奖的概率.解:由2.2节例1可知,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如表所示:X X 012345P258423751807523751855023751380023751700237514223751从而2584807585503800700425()012345 1.66672375123751237512375123751237513E X =⨯+⨯+⨯+⨯+⨯+⨯=≈ 答:的数学期望约为.X 1.6667说明:一般地,根据超几何分布的定义,可以得到.0()r n r nM N Mnr Nr C C M E X n C N --===∑g g 2.在10件产品中,有3件一等品,4件二等品,3件三等品。

2020年高考理科数学《概率与统计》题型归纳与训练

2020年高考理科数学《概率与统计》题型归纳与训练
例 1、某大学艺术专业 400 名学生参加某次测评,根据男女学生人数比例,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随机抽 取了100 名学生,记录他们的分数,将数据分成 7 组:[20,30),[30,40),,[80,90], 并整理得到如下频率分
布直方图:
(Ⅰ)从总体的 400 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人,估计其分数小于 70 的概率; (Ⅱ)已知样本中分数小于 40 的学生有 5 人,试估计总体中分数在区间[40,50) 内的人数; (Ⅲ)已知样本中有一半男生的分数不小于 70 ,且样本中分数不小于 70 的男女生人数相等.试估计总体
100 (Ⅲ)由题意可知,样本中分数不小于 70 的学生人数为 (0.02 0.04) 10 100 60 ,所以样本中分数不 小于 70 的男生人数为 60 1 30 .所以样本中的男生人数为 30 2 60 ,女生人数为100 60 40 ,男生
2 和女生人数的比例为 60 : 40 3 : 2 ,所以根据分层抽样的原理,总体中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例估计为 3: 2 .
【易错点】求解统计图表问题,重要的是认真观察图表,发现有用信息和数据.对于频率分布直方图,应
注意图中的每一个小矩形的面积是落在该区间上的频率,所有小矩形的面积和为1 ,当小矩形等高时,说明
频率相等,计算时不要漏掉其中一个. 【思维点拨】 1.简单随机抽样特点是从总体中逐个抽取.适用范围:总体中的个体较少. 2.系统抽样特点是将总体均分成几部分,按事先确定的规则在各部分中抽取.适用范围:总体中的个体数 较多. 3.分层抽样特点是将总体分成几层,分层进行抽取.适用范围:总体由差异明显的几部分组成. 4.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求众数、中位数与平均数 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求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时易出错,应注意区分这三者.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 (1)最高的小长方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即是众数; (2)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小长方形的面积和是相等的; (3)平均数是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重心”,等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乘以小长方形底边中 点的横坐标之和. 5.求回归直线方程的关键

高考复习概率与统计常见题型解题思路总结

高考复习概率与统计常见题型解题思路总结

概率与统计常见题型解题思路总结一、解题思路(一)解题思路思维导图(二)常见题型及解题思路1.正确读取统计图表的信息典例1:(2017全国3卷理科3)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 .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B .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C .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份D .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 2.古典概型概率问题巴赫猜想是“每个大于2的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素数的和”,如.在不超过30的素数中,随机选取两个不同的数,其和等于30的概率是 A.B.C.D.典例3: (2014全国2卷理科5)某地区空气质量监测资料表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0.75,连续两天为优良的概率是0.6,已知某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则随后一天的空气质量为优良的概率是 ( ) A. 0.8 B. 0.75 C. 0.6 D. 0.453.几何概型问题典例4:(2016全国1卷理科4)某公司的班车在7:30,8:00,8:30发车,小明在7:50至8:30之间到达发车站乘坐班车,且到达发车站的时刻是随机的,则他等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是 ( ) A.13 B.12C. 23D.344.类似超几何分布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问题(古典概型求概率)5.类似二项分布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问题(频率估计概率,相互独立事件概率计算)典例5(超几何分布与二项分布辨析):某工厂为检验其所生产的产品的质量,从所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10件进行抽样检验,检测出有两件次品.(1)从这10件产品中随机抽取3件,其中次品件数为X,求X分布列和期望;(2)用频率估计概率,若所生产的产品按每箱100件装箱,从一箱产品中随机抽取3件,其中次品件数为Y,求Y分布列和期望;(3)用频率估计概率,从所生产的产品中随机抽取3件,其中次品件数为Z,求Z分布列和期望.典例6:据报道,全国很多省市将英语考试作为高考改革的重点,一时间“英语考试该如何改革”引起广泛关注,为了解某地区学生和包括老师、家长在内的社会人士对高考英语改革的看法,某媒体在该地区选择了3000人进行调查,就“是否取消英语听力”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已知在全体样本中随机抽取1人,抽到持“应该保留”态度的人的概率为0.06.(1)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所有参与调查的人中抽取300人进行问卷访谈,问应在持“无所谓”态度的人中抽取多少人?(2)在持“应该保留”态度的人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人,再平均分成两组进行深入交流,求第一组中在校学生人数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典例7(与函数结合):(2018全国1卷理科20)某工厂的某种产品成箱包装,每箱200件,每一箱产品在交付用户之前要对产品作检验,如检验出不合格品,则更换为合格品.检验时,先从这箱产品中任取20件作检验,再根据检验结果决定是否对余下的所有产品作检验,设每件产品为不合格品的概率都为,且各件产品是否为不合格品相互独立.(1)记20件产品中恰有2件不合格品的概率为,求的最大值点.(2)现对一箱产品检验了20件,结果恰有2件不合格品,以(1)中确定的作为的值.已知每件产品的检验费用为2元,若有不合格品进入用户手中,则工厂要对每件不合格品支付25元的赔偿费用.(i)若不对该箱余下的产品作检验,这一箱产品的检验费用与赔偿费用的和记为,求;(ii)以检验费用与赔偿费用和的期望值为决策依据,是否该对这箱余下的所有产品作检验?6.其他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问题(频率估计概率,方案选择,随机变量取值意义,与其他知识结合)典例8(与函数结合):(2107全国3卷理科18)某超市计划按月订购一种酸奶,每天进货量相同,进货成本每瓶4元,售价每瓶6元,未售出的酸奶降价处理,以每瓶2元的价格当天全部处理完.根据往年销售经验,每天需求量与当天最高气温(单位:℃)有关.如果最高气温不低于25,需求量为500瓶;如果最高气温位于区间[)2025,,需求量为300瓶;如果最高气温低于20,需求量为200瓶.为了确定六月份的订购计划,统计了前三年六月份各天的最高气温数据,得下面的频数分布表:以最高气温位于各区间的频率代替最高气温位于该区间的概率.(1)求六月份这种酸奶一天的需求量X (单位:瓶)的分布列; (2)设六月份一天销售这种酸奶的利润为Y (单位:元),当六月份这种酸奶一天的进货量n (单位:瓶)为多少时,Y 的数学期望达到最大值?典例9(与数列结合):(2019全国1卷理科21)为了治疗某种疾病,研制了甲、乙两种新药,希望知道哪种新药更有效,为此进行动物试验.试验方案如下:每一轮选取两只白鼠对药效进行对比试验.对于两只白鼠,随机选一只施以甲药,另一只施以乙药.一轮的治疗结果得出后,再安排下一轮试验.当其中一种药治愈的白鼠比另一种药治愈的白鼠多4只时,就停止试验,并认为治愈只数多的药更有效.为了方便描述问题,约定:对于每轮试验,若施以甲药的白鼠治愈且施以乙药的白鼠未治愈则甲药得1分,乙药得1-分;若施以乙药的白鼠治愈且施以甲药的白鼠未治愈则乙药得1分,甲药得1-分;若都治愈或都未治愈则两种药均得0分.甲、乙两种药的治愈率分别记为α和β,一轮试验中甲药的得分记为X . (1)求X 的分布列;(2)若甲药、乙药在试验开始时都赋予4分,(0,1,,8)i p i =表示“甲药的累计得分为i 时,最终认为甲药比乙药更有效”的概率,则00p =,81p =,11i i i i p ap bp cp -+=++(1,2,,7)i =,其中(1)a P X ==-,(0)b P X ==,(1)c P X ==.假设0.5α=,0.8β=.(i)证明:1{}i i p p +-(0,1,2,,7)i =为等比数列;(ii)求4p ,并根据4p 的值解释这种试验方案的合理性.7.连续型随机变量分布问题——正态分布典例10:(2107全国1卷理科19)为了监控某种零件的一条生产线的生产过程,检验员每天从该生产线上随机抽取16个零件,并测量其尺寸(单位:cm ).根据长期生产经验,可以认为这条生产线正常状态下生产的零件的尺寸服从正态分布()2,N μσ.(1)假设生产状态正常,记X 表示一天内抽取的16个零件中其尺寸在()–3,3μσμσ+之外的零件数,求()1P X 及X 的数学期望;(2)一天内抽检零件中,如果出现了尺寸在()–3,3μσμσ+之外的零件,就认为这条生产线在这一天的生产过程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 (℃)试说明上述监控生产过程方法的合理性;(℃)下面是检验员在一天内抽取的16个零件的尺寸:9.95 10.12 9.96 9.96 10.01 9.92 9.98 10.04 10.269.9110.1310.029.2210.0410.059.95经计算得16119.9716i i x x ===∑,0.212s ===,其中i x 为抽取的第i 个零件的尺寸,1216i =⋯,,,.用样本平均数x 作为μ的估计值ˆμ,用样本标准差s 作为σ的估计值ˆσ,利用估计值判断是否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剔除()ˆˆˆˆ3,3μσμσ-+之外的数据,用剩下的数据估计μ和σ(精确到0.01).附:若随机变量Z 服从正态分布()2,N μσ,则()–330.9974P Z μσμσ<<+=,160.99740.9592≈,0.09≈.8.最小二乘法求两个线性变量的回归方程问题典例11:(2016全国3卷理科18)如图是我国2008年至2014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单位:亿吨)的折线图.注:年份代码1-7分别对应年份2008-2014.(1)由折线图看出,可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y与t的关系,请用相关系数加以说明.(2)建立y关于t的回归方程(系数精确到0.01),预测2016年我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量.附注:参考数据:7i1=∑y i=9.32,7i1=∑t i y i参考公式:相关系数()()ni it t y y--∑回归方程y a b t=+中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公式分别为:()()ni ii1n2ii1t t y y(t t)b==--=-∑∑,a=y-b t9.两个变量通过换元可转化为线性相关问题典例12:(2015全国1卷理科19)某公司为确定下一年度投入某种产品的宣传费,需了解年宣传费x(单位:千元)对年销售量y(单位:t)和年利润z(单位:千元)的影响,对近8年的年宣传费x i和年销售量y i(i=1,2,…,8)数据作了初步处理,得到下面的散点图及一些统计量的值.表中w i =√x i ,w ̅=18∑i=18w i .(1)根据散点图判断,y=a+bx 与y=c+d √x 哪一个适宜作为年销售量y 关于年宣传费x 的回归方程类型?(给出判断即可,不必说明理由)(2)根据(1)的判断结果及表中数据,建立y 关于x 的回归方程.(3)已知这种产品的年利润z 与x,y 的关系为z=0.2y -x.根据(2)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年宣传费x=49时,年销售量及年利润的预报值是多少? ℃年宣传费x 为何值时,年利润的预报值最大?附:对于一组数据(u 1,v 1),(u 2,v 2),…,(u n ,v n ),其回归线v=α+βu 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分别为:=∑i=1n(u i −u̅)(v i −v ̅)∑i=1n(u i −u̅)2,=v ̅-u ̅.10.两个分类变量是否有关的独立性检验问题典例13:(2018全国3卷理科18)某工厂为提高生产效率,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出了完成某项生产任务的两种新的生产方式.为比较两种生产方式的效率,选取40名工人,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人,第一组工人用第一种生产方式,第二组工人用第二种生产方式.根据工人完成生产任务的工作时间(单位:min )绘制了如下茎叶图:(1)根据茎叶图判断哪种生产方式的效率更高?并说明理由;(2)求40名工人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的中位数,并将完成生产任务所需时间超过和不超过的工 超过不超过附:,。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的常见题型解析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的常见题型解析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的常见题型解析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学生们普遍感觉较难的一部分内容。

在考试中,概率与统计题型占比较大,因此对于这部分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

本文将结合常见的概率与统计题型,进行解析和说明,帮助高中学生和他们的父母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些题目。

一、事件概率计算题事件概率计算题是概率与统计中的基础题型,也是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这类题目要求计算某个事件发生的概率。

例如:【例题】已知一副扑克牌中有52张牌,其中红心牌有13张。

从中随机抽取一张牌,求抽到红心牌的概率。

解析:这是一个典型的事件概率计算题。

根据题目所给的信息,我们知道红心牌有13张,总共有52张牌,因此红心牌的概率为13/52,即1/4。

这类题目的考点在于理解概率的定义,并且能够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计算出事件发生的概率。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通过简化分数、约分等方法,使计算更加简便。

二、排列组合题排列组合题是概率与统计中的另一类常见题型,也是较为复杂的题目之一。

这类题目要求计算事件的排列或组合方式。

例如:【例题】某班有10个学生,要从中选出3个学生组成一支篮球队,求不考虑位置的情况下,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解析:这是一个排列组合题。

我们需要从10个学生中选出3个学生,不考虑位置的情况下,即选出的学生是无序的。

根据组合的定义,我们可以使用组合公式C(n,m) = n!/(m!(n-m)!)进行计算。

代入题目的数据,即C(10,3) = 10!/(3!(10-3)!)=120种不同的组合方式。

这类题目的考点在于理解排列和组合的概念,并且能够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进行计算。

在解题过程中,可以使用排列组合公式简化计算,同时注意分子和分母的阶乘运算。

三、事件独立性题事件独立性题是概率与统计中的另一个重要题型,也是较为复杂的题目之一。

这类题目要求判断多个事件之间是否独立。

例如:【例题】甲、乙、丙三个人独立地进行一项考试,他们的及格率分别为0.8、0.9和0.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概率与统计(理科)常考题型归纳 题型一:常见概率模型的概率 几何概型、古典概型、相互独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是高考的热点,几何概型主要以客观题考查,求解的关键在于找准测度(面积,体积或长度);相互独立事件,互斥事件常作为解答题的一问考查,也是进一步求分布列,期望与方差的基础,求解该类问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准确判定概率模型,恰当选择概率公式. 【例1】现有4个人去参加某娱乐活动,该活动有甲、乙两个游戏可供参加者选择.为增加趣味性,约定:每个人通过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决定自己去参加哪个游戏,掷出点数为1或2的人去参加甲游戏,掷出点数大于2的人去参加乙游戏. (1)求这4个人中恰有2人去参加甲游戏的概率; (2)求这4个人中去参加甲游戏的人数大于去参加乙游戏的人数的概率; (3)用X,Y分别表示这4个人中去参加甲、乙游戏的人数,记ξ=|X-Y|,求随机变量ξ的分布列.

解 依题意,这4个人中,每个人去参加甲游戏的概率为13,去参加乙游戏的概率为23. 设“这4个人中恰有i人去参加甲游戏”为事件Ai(i=0,1,2,3,4). 则P(Ai)=Ci413i234-i. (1)这4个人中恰有2人去参加甲游戏的概率 P(A2)=C24132

232

=827.

(2)设“这4个人中去参加甲游戏的人数大于去参加乙游戏的人数”为事件B,则B=A3+A4,且A3与A4互斥,

∴P(B)=P(A3+A4)=P(A3)+P(A4)=C34133×23+C44134=19. (3)依题设,ξ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2,4. 且A1与A3互斥,A0与A4互斥.

则P(ξ=0)=P(A2)=827, P(ξ=2)=P(A1+A3)=P(A1)+P(A3)

=C14131·233+C34133×23=4081, P(ξ=4)=P(A0+A4)=P(A0)+P(A4)

=C04234+C44134=1781. 所以ξ的分布列是 ξ 0 2 4

P 827 4081 1781

【类题通法】(1)本题4个人中参加甲游戏的人数服从二项分布,由独立重复试验,4人中恰有i人

参加甲游戏的概率P=Ci413i234-i,这是本题求解的关键. (2)解题中常见的错误是不能分清事件间的关系,选错概率模型,特别是在第(3)问中,不能把ξ=0,2,4的事件转化为相应的互斥事件Ai的概率和. 【变式训练】甲、乙两班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竞赛,每班出3人组成甲乙两支代表队,首轮比赛每人一

道必答题,答对则为本队得1分,答错或不答都得0分,已知甲队3人每人答对的概率分别为34,23,12,乙队每人答对的概率都是23,设每人回答正确与否相互之间没有影响,用ξ表示甲队总得分.

(1)求ξ=2的概率; (2)求在甲队和乙队得分之和为4的条件下,甲队比乙队得分高的概率. 解 (1)ξ=2,则甲队有两人答对,一人答错,

故P(ξ=2)=34×23×1-12+34×1-23×12+1-34×23×12=1124; (2)设甲队和乙队得分之和为4为事件A,甲队比乙队得分高为事件B.设乙队得分为η,则η~B

3,2

3.

P(ξ=1)=34×1-23×1-12+1-34×23×1-12+1-34×1-23×12=14,

P(ξ=3)=34×23×12=14,

P(η=1)=C13·23·132=29,

P(η=2)=C23·232·13=49,

P(η=3)=C33233=827,

∴P(A)=P(ξ=1)P(η=3)+P(ξ=2)P(η=2)+P(ξ=3)·P(η=1) =14×827+1124×49+14×29=13, P(AB)=P(ξ=3)·P(η=1)=14×29=118,

∴所求概率为P(B|A)=P(AB)P(A)=11813=16. 题型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均值与方差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均值与方差及应用是数学高考的一大热点,每年均有解答题的考查,属于中档题.复习中应强化应用题目的理解与掌握,弄清随机变量的所有取值是正确列随机变量分布列和求均值与方差的关键,对概率模型的确定与转化是解题的基础,准确计算是解题的核心,在备考中强化解答题的规性训练. 【例2】甲乙两人进行围棋比赛,约定先连胜两局者直接赢得比赛,若赛完5局仍未出现连胜,则判

定获胜局数多者赢得比赛.假设每局甲获胜的概率为23,乙获胜的概率为13,各局比赛结果相互独立. (1)求甲在4局以(含4局)赢得比赛的概率; (2)记X为比赛决出胜负时的总局数,求X的分布列和均值(数学期望). 解 用A表示“甲在4局以(含4局)赢得比赛”,Ak表示“第k局甲获胜”,Bk表示“第k局乙获胜”,

则P(Ak)=23,P(Bk)=13,k=1,2,3,4,5. (1)P(A)=P(A1A2)+P(B1A2A3)+P(A1B2A3A4) =P(A1)P(A2)+P(B1)P(A2)P(A3)+P(A1)P(B2)· P(A3)P(A4)

=232+13×232+23×13×232=5681. (2)X的可能取值为2,3,4,5. P(X=2)=P(A1A2)+P(B1B2)=P(A1)P(A2)+P(B1)·P(B2)=59,

P(X=3)=P(B1A2A3)+P(A1B2B3)

=P(B1)P(A2)P(A3)+P(A1)P(B2)P(B3)=29, P(X=4)=P(A1B2A3A4)+P(B1A2B3B4)

=P(A1)P(B2)P(A3)P(A4)+P(B1)P(A2)P(B3)P(B4)=1081,

P(X=5)=1-P(X=2)-P(X=3)-P(X=4)=881.

故X的分布列为 X 2 3 4 5

P 59 29 1081 881

E(X)=2×59+3×29+4×1081+5×881=22481.

【类题通法】求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方差问题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确定随机变量的所有可能值; 第二步:求每一个可能值所对应的概率; 第三步:列出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第四步:求均值和方差; 第五步: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和答题规. 【变式训练】为回馈顾客,某商场拟通过摸球兑奖的方式对1 000位顾客进行奖励,规定:每位顾客从一个装有4个标有面值的球的袋中一次性随机摸出2个球,球上所标的面值之和为该顾客所获的奖励额. (1)若袋中所装的4个球中有1个所标的面值为50元,其余3个均为10元.求: ①顾客所获的奖励额为60元的概率; ②顾客所获的奖励额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2)商场对奖励总额的预算是60 000元,并规定袋中的4个球只能由标有面值10元和50元的两种球组成,或标有面值20元和40元的两种球组成.为了使顾客得到的奖励总额尽可能符合商场的预算且每位顾客所获的奖励额相对均衡,请对袋中的4个球的面值给出一个合适的设计,并说明理由. 解 (1)设顾客所获的奖励额为X.

①依题意,得P(X=60)=C11C13C24=12,

即顾客所获的奖励额为60元的概率为12. ②依题意,得X的所有可能取值为20,60. P(X=60)=12,P(X=20)=C23C24=12,

即X的分布列为 X 20 60

P 12 12

所以顾客所获的奖励额的数学期望为E(X)=20×12+60×12=40(元). (2)根据商场的预算,每个顾客的平均奖励额为60元.所以,先寻找期望为60元的可能方案.对于面值由10元和50元组成的情况,如果选择(10,10,10,50)的方案,因为60元是面值之和的最大值,所以期望不可能为60元;如果选择(50,50,50,10)的方案,因为60元是面值之和的最小值,所以期望也不可能为60元,因此可能的方案是(10,10,50,50),记为方案1. 对于面值由20元和40元组成的情况,同理,可排除(20,20,20,40)和(40,40,40,20)的方案,所以可能的方案是(20,20,40,40),记为方案2. 以下是对两个方案的分析: 对于方案1,即方案(10,10,50,50),设顾客所获的奖励额为X1,则X1的分布列为 X1 20 60 100

P 16 23 16

X1的数学期望为E(X1)=20×16+60×23+100×16=60(元),

X1的方差为D(X1)=(20-60)2×16+(60-60)2×23+(100-60)2×16=1 6003.

对于方案2,即方案(20,20,40,40),设顾客所获的奖励额为X2,则X2的分布列为 X2 40 60 80

P 16 23 16

X2的数学期望为E(X2)=40×16+60×23+80×16=60(元),

X2的方差为D(X2)=(40-60)2×16+(60-60)2×23+(80-60)2×16=4003.

由于两种方案的奖励额的数学期望都符合要求,但方案2奖励额的方差比方案1的小,所以应该选择方案2.

题型三: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 概率与统计作为考查考生应用意识的重要载体,已成为近几年高考的一大亮点和热点.主要依托点是统计图表,正确认识和使用这些图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复习时要在这些图表上下工夫,把这些统计图表的含义弄清楚,在此基础上掌握好样本特征数的计数方法、各类概率的计算方法及数学均值与方差的运算. 【例3】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将于俄罗斯举行,某大学为世界杯组委会招收志愿者,被招收的志愿者需参加笔试和面试,把参加笔试的40名大学生的成绩分组:第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