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端异氰酸酯化学

合集下载

影响异氰酸酯双封端反应动力学的因素

影响异氰酸酯双封端反应动力学的因素

影响异氰酸酯双封端反应动力学的因素
异氰酸酯双封端反应动力学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常用于制备具有高分子链节结构的聚合物。

然而,这种反应的速率和效率往往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

首先,异氰酸酯的结构会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具有更好的反应活性基团的异氰酸酯会反应更快,如苯基异氰酸酯的反应速率比甲基异氰酸酯快。

其次,催化剂的种类和浓度也会影响反应动力学。

例如,二联氨(DABCO)和三甲基胺(TEA)等碱催化剂可以加速反应速率,但过量使用会导致反应恶化。

另外,温度和反应时间也是影响反应动力学的因素。

一般来说,较高的温度和较长的反应时间可以促进反应,但过高的温度和过长的反应时间可能导致副反应和降解。

综上所述,异氰酸酯双封端反应的动力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需要在实验条件的选择上进行平衡,以获得理想的反应产物。

封闭型异氰酸酯结构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封闭型异氰酸酯结构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封闭型异氰酸酯结构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引言部分将对封闭型异氰酸酯结构进行简要概述,介绍该结构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性。

封闭型异氰酸酯属于有机化合物家族,其特点是在分子结构中含有一个或多个封闭环。

这些封闭环可以赋予异氰酸酯独特的性质和应用潜力。

由于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和研究价值,对封闭型异氰酸酯的深入了解成为必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封闭型异氰酸酯结构的解释说明和概述:首先,在第二部分“封闭型异氰酸酯结构解释说明”中,我们将介绍异氰酸酯的基本概念、定义以及特点。

通过对其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阐述来解释该类型化合物的形成原理。

然后,在第三部分“封闭型异氰酸酯的合成方法”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如何通过不同反应途径来合成封闭型异氰酸酯。

这些方法包括传统的化学合成方法以及最新的合成技术。

接下来,在第四部分“封闭型异氰酸酯的应用领域”中,我们将阐述该结构在聚合物工业、涂料和胶黏剂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同时,我们还会提及其他潜在应用领域,并探讨相关研究成果。

随后,在第五部分“异氰酸酯结构的演变与发展趋势”中,我们将回顾封闭型异氰酸酯结构的历史演变过程,并介绍当前研究热点和挑战。

最后,我们将探讨该结构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最后,在结论部分(第六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内容并强调封闭型异氰酸酯结构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性和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解释和概述封闭型异氰酸酯结构,包括其定义、特点、合成方法以及广泛应用领域。

通过深入了解该结构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价值。

同时,通过回顾历史演变、分析当前研究热点和挑战,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可以为科学家和研究者提供启示和指导,推动封闭型异氰酸酯领域的发展与创新。

2. 封闭型异氰酸酯结构解释说明:2.1 异氰酸酯简介异氰酸酯(Isocyanate)是一类化学物质,它含有一个或多个异氰基(-N=C=O)。

异氰酸酯具有高反应活性和多样的结构,因此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异氰酸酯的封闭反应和解封反应

异氰酸酯的封闭反应和解封反应

异氰酸酯的封闭反应和解封反应
异氰酸酯(Isocyanates)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具有活泼的亲核特性和可逆的结构。

封闭反应是指异氰酸酯与一些亲核试剂反应形成封闭的结构,而解封反应是指这些封闭结构在特定条件下发生逆反应重新打开。

以下是封闭反应和解封反应的一些常见例子:
封闭反应:
1.与醇反应:异氰酸酯可以与醇反应形成封闭的尿素结构。

该反应称为尿素化反应。

反应方程式如下:RNCO + R'OH
→ RNHCOOR'
2.与胺反应:异氰酸酯可以与胺反应生成封闭的脲结构。


反应称为脲化反应。

反应方程式如下:RNCO + R'NH2 →
RNHC(O)NH(R')2
解封反应:
1.加热:在高温条件下,尿素和脲结构可以通过加热反应重
新打开,恢复为异氰酸酯和胺或醇。

反应方程式如下:
RNHCOOR' ⇌ RNCO + R'OH RNHC(O)NH(R')2 ⇌ RNCO + R'NH2
2.氢化反应:尿素和脲结构可以在氢气存在下进行氢化反应,
重新打开为异氰酸酯和胺或醇。

反应方程式如下:
RNHCOOR' + H2 → RNCO + R'OH RNHC(O)NH(R')2 + H2 →
RNCO + R'NH2
封闭反应和解封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应用,尤其在涂料、
胶粘剂和聚合物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反应可以用来调节异氰酸酯的反应性和固化速度,以满足特定的应用需求。

封端异氰酸酯化学

封端异氰酸酯化学

1.9 其它的封闭剂据报道,N -苯甲氧基丙烯酰胺封闭的MDI较MEKO(甲乙酮肟)封闭的MDI有高得多的分解速率;有研究者合成了一种新的具有两个官能团的液体封闭剂FEMA ,并就其与异氰酸酯的加合物的封端解封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用异羟肟酸酯作为封闭剂的研究也有报道。

另外,无机酸类,如KHSO3、NaHSO3、HCL和HCN等也被用作封闭剂。

其中对NaHSO3研究得比较多,其封闭加合物解封温度较低,在低pH值时较稳定。

据报道,在含水乙醇中,pH = 2 - 3 (用过量的过氧化氢来控制最佳的pH值和稳定性)时,NaHSO3封闭的异氰酸酯的稳定性最好。

有机酸类,如乙醇酸、丙基乙酸和异丙基乙醇酸等也可以作为封闭剂。

1.10 异氰酸酯自身封端-二聚体异氰酸酯的自缩合物在一定程度上对异氰酸酯起到了自我封闭、自我保护的作用。

它本身很稳定,在常温下不与水、醇和胺等作用,不过在高温下,能与醇生成稳定的氨酯键。

芳香族异氰酸酯在催化剂如三烷基膦存在时很容易自聚为二聚体,脂肪族的则不能。

另外,由于异氰酸酯的自缩合物不会降解产生挥发性封闭剂基团而受到关注。

据报道,2 ,4 -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二聚体的解封温度是150℃,在没有催化剂存在下,TDI、IPDI和HDI二聚体的解封温度分别为150℃、160℃、200℃。

1.11 微胶囊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制得异氰酸酯的微粒分散体,这种材料表面已经发生反应,使其在贮存温度下不会溶解在余下的介质中。

为了实现在水中制得一种具有良好颗粒大小的异氰酸酯分散体,一种方法就是将其表面反应以形成一种脲基表面。

此外,也有许多其它方法可用于制备这种微粒。

2 溶剂在封闭反应中,溶剂的选择很重要。

一方面,溶剂的极性对反应有明显的影响;另一方面,没有溶剂时,反应物的粘度很大,搅拌困难。

而且,无溶剂时反应的浓度过高,尤其是在强碱性催化剂存在时会发生二聚、三聚反应。

此外,溶剂用量对反应速率也有影响。

2.1具有潜在氢键的溶剂会影响反应速率众所周知,异氰酸酯与醇类和酚类在氢键接受能力弱的溶剂中反应速率较氢键接受能力强的快两个数量级。

封端异氰酸酯原理

封端异氰酸酯原理

封端异氰酸酯原理封端异氰酸酯(Isocyanate-terminated Prepolymer, ITPI)是一种常用的聚合物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文将介绍封端异氰酸酯的原理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封端异氰酸酯是一种含有异氰酸酯官能团的预聚合物。

其制备过程通常是将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单体反应,形成带有异氰酸酯官能团的长链分子。

这种预聚合物的特点是其末端的官能团是异氰酸酯基团(NCO),因此得名封端异氰酸酯。

封端异氰酸酯的制备过程中,多元醇是一种常用的原料。

多元醇可以是一种或多种含有多个羟基官能团的化合物,例如聚醚多元醇、聚酯多元醇、聚酯醇等。

异氰酸酯单体则是一种含有异氰酸酯官能团的化合物,常见的异氰酸酯单体有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聚氨酯异氰酸酯(PAPI)等。

多元醇与异氰酸酯单体反应时,异氰酸酯官能团与羟基官能团发生反应,形成封端异氰酸酯预聚合物。

封端异氰酸酯预聚合物的形成是通过异氰酸酯与羟基官能团的缩聚反应实现的。

在反应过程中,异氰酸酯官能团与羟基官能团发生加成反应,形成封端异氰酸酯的酯键。

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等,这些条件的选择会影响预聚合物的分子量、官能团的密度以及物理性质等。

封端异氰酸酯预聚合物具有多种优异的性能,因此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封端异氰酸酯具有优异的耐热性和耐候性,可以在宽温度范围内保持稳定的性能。

其次,封端异氰酸酯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和附着性,可以用于粘接、涂覆和涂层等应用。

此外,封端异氰酸酯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可以用于制备弹性体、密封材料、涂料和胶粘剂等。

在工业中,封端异氰酸酯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建筑、电子、航空航天等领域。

例如,在汽车制造中,封端异氰酸酯可以用于制备汽车涂层和密封材料,提供良好的耐候性和抗腐蚀性。

在建筑领域,封端异氰酸酯可以用于制备建筑密封材料和弹性体,具有优异的耐久性和抗水性。

在电子行业,封端异氰酸酯可以用于制备电子封装材料和粘接剂,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电绝缘性。

封闭型异氰酸酯树脂化学

封闭型异氰酸酯树脂化学

封闭型异氰酸酯树脂化学封闭型异氰酸酯树脂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材料,广泛应用于涂料、粘合剂、密封剂等领域。

它具有许多突出的性能特点,如良好的耐化学性、耐热性和耐候性,以及优秀的附着力和耐磨性。

同时,它还具有很高的强度和耐久性,能够提供长期的保护。

封闭型异氰酸酯树脂能够有效地形成一层坚固的保护膜,能够防止潮湿、酸碱腐蚀等外界因素对基材的侵蚀。

这种树脂在应用时可以选择不同的交联剂,以满足不同物理和化学性能要求。

此外,它还能够与许多其他树脂、填料和添加剂相容性良好,提高了其综合性能。

在涂料方面,封闭型异氰酸酯树脂可以作为优质涂料的主要成分之一。

它能够提供出色的光泽、色彩和装饰效果,并且具有很好的附着力和耐久性。

封闭型异氰酸酯树脂在涂料中的应用还能够有效地提高表面的耐磨性和耐化学性,延长涂料的使用寿命。

在粘合剂方面,封闭型异氰酸酯树脂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可以作为结构粘接的主要胶黏剂,因其坚固的粘接强度和良好的耐久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建筑等行业。

封闭型异氰酸酯树脂具有很好的黏合性能,能够有效地连接不同材料,提供稳固可靠的连接。

此外,封闭型异氰酸酯树脂还可以应用于密封剂领域。

它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有效地填充和密封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空隙,防止液体、气体和灰尘的渗透。

封闭型异氰酸酯树脂的密封剂广泛应用于建筑、船舶、航空等领域,确保了设备和结构的安全和可靠运行。

封闭型异氰酸酯树脂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无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效益。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也需要注意安全使用,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并确保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下操作。

此外,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当的交联剂、填料和添加剂,以获得最佳的性能表现。

总之,封闭型异氰酸酯树脂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材料,具有许多突出的性能特点。

它在涂料、粘合剂、密封剂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我们应当根据实际需求,正确选择和使用封闭型异氰酸酯树脂,以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封端水性异氰酸酯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在纸张表面施胶中的应用

封端水性异氰酸酯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在纸张表面施胶中的应用

封端水性异氰酸酯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在纸张表面施胶中的应用封端水性异氰酸酯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在纸张表面施胶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对环境友好型化学品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水性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化学品,在各种应用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封端水性异氰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并探讨其在纸张表面施胶中的应用。

封端水性异氰酸酯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甲基丙烯酸酯与异氰酸酯的缩合反应。

具体步骤如下:首先,在一个干燥的反应器中,加入甲基丙烯酸酯和异氰酸酯,搅拌均匀。

然后,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将反应体系加热至适宜的温度。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反应体系中出现了一种类似于脂肪酸的物质,这就是封端水性异氰酸酯表面活性剂。

通过简单的提取和纯化,我们可以得到高纯度的表面活性剂。

封端水性异氰酸酯表面活性剂由于具有优良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所以在纸张表面施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传统的纸张施胶工艺中,通常使用的是有机溶剂作为胶水的主要成分。

然而,这种传统工艺存在着对环境的污染和操作人员的健康风险。

而封端水性异氰酸酯表面活性剂通过改善胶水的分散性和粘附性,可以实现纸张的高效涂覆和耐久性。

此外,在纸张表面施胶过程中,封端水性异氰酸酯表面活性剂还可以起到增强纸张表面润湿性的作用,提高纸张的印刷质量和防水性能。

除了在纸张表面施胶中的应用外,封端水性异氰酸酯表面活性剂还具有很多其他的应用潜力。

例如,它可以应用于涂层和油墨行业,通过调整表面张力和粘附性,改善涂层和油墨的性能。

此外,封端水性异氰酸酯表面活性剂还可以应用于纺织和洗涤行业,用于改善染料的扩散和印染效果。

总之,封端水性异氰酸酯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化学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合成封端水性异氰酸酯表面活性剂,并将其应用于纸张的施胶过程中,可以实现纸张的高效涂覆和耐久性,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操作人员的健康风险。

值得期待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推广,封端水性异氰酸酯表面活性剂在更多领域的应用将为绿色化学品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综上所述,封端水性异氰酸酯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环保的化学品,在纸张施胶和其他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封端异氰酸酯原理

封端异氰酸酯原理

封端异氰酸酯原理封端异氰酸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常用于制备聚氨酯等高分子材料。

它的合成原理是通过脱水缩合反应将异氰酸酯与醇类反应生成酯键。

我们需要了解异氰酸酯的结构和性质。

异氰酸酯是一类含有异氰基的有机化合物,常见的有苯基异氰酸酯、甲基异氰酸酯等。

异氰酸酯分子中的氰基(-N=C=O)具有高度电负性,使得异氰酸酯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醇类化合物。

醇类是一类含有羟基(-OH)的有机化合物,常见的有甲醇、乙醇等。

醇类分子中的羟基具有强碱性,可以与异氰酸酯中的氰基发生缩合反应。

在封端异氰酸酯的合成过程中,通常选择一种特定的醇类和异氰酸酯进行反应。

反应条件一般是在室温下进行,无需加热。

首先将异氰酸酯和醇类按一定的摩尔比例混合,然后搅拌一定时间,使两者充分反应。

反应过程中,氰基与羟基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酯键,同时释放出一分子水。

封端异氰酸酯的合成反应如下所示:R-N=C=O + HO-R' → R-NH-CO-O-R' + H2O其中,R和R'代表有机基团,可以是脂肪基、芳香基等。

封端异氰酸酯的合成反应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有机合成反应,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选择不同的异氰酸酯和醇类,可以合成出具有多种不同结构和性质的聚氨酯材料。

聚氨酯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稳定性,广泛应用于涂料、胶粘剂、弹性体等领域。

封端异氰酸酯的合成原理以及其在聚氨酯合成中的应用,为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封端异氰酸酯的合成机理和反应条件的优化,可以进一步提高合成效率和产物质量,推动聚氨酯等高分子材料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其它的封闭剂据报道,N -苯甲氧基丙烯酰胺封闭的MDI较MEKO(甲乙酮肟)封闭的MDI有高得多的分解速率;有研究者合成了一种新的具有两个官能团的液体封闭剂FEMA ,并就其与异氰酸酯的加合物的封端解封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用异羟肟酸酯作为封闭剂的研究也有报道。

另外,无机酸类,如KHSO3、NaHSO3、HCL和HCN等也被用作封闭剂。

其中对NaHSO3研究得比较多,其封闭加合物解封温度较低,在低pH值时较稳定。

据报道,在含水乙醇中,pH = 2 - 3 (用过量的过氧化氢来控制最佳的pH值和稳定性)时,NaHSO3封闭的异氰酸酯的稳定性最好。

有机酸类,如乙醇酸、丙基乙酸和异丙基乙醇酸等也可以作为封闭剂。

1.10 异氰酸酯自身封端-二聚体异氰酸酯的自缩合物在一定程度上对异氰酸酯起到了自我封闭、自我保护的作用。

它本身很稳定,在常温下不与水、醇和胺等作用,不过在高温下,能与醇生成稳定的氨酯键。

芳香族异氰酸酯在催化剂如三烷基膦存在时很容易自聚为二聚体,脂肪族的则不能。

另外,由于异氰酸酯的自缩合物不会降解产生挥发性封闭剂基团而受到关注。

据报道,2 ,4 -甲苯二异氰酸酯的二聚体的解封温度是150℃,在没有催化剂存在下,TDI、IPDI和HDI二聚体的解封温度分别为150℃、160℃、200℃。

1.11 微胶囊技术这种技术主要制得异氰酸酯的微粒分散体,这种材料表面已经发生反应,使其在贮存温度下不会溶解在余下的介质中。

为了实现在水中制得一种具有良好颗粒大小的异氰酸酯分散体,一种方法就是将其表面反应以形成一种脲基表面。

此外,也有许多其它方法可用于制备这种微粒。

2 溶剂在封闭反应中,溶剂的选择很重要。

一方面,溶剂的极性对反应有明显的影响;另一方面,没有溶剂时,反应物的粘度很大,搅拌困难。

而且,无溶剂时反应的浓度过高,尤其是在强碱性催化剂存在时会发生二聚、三聚反应。

此外,溶剂用量对反应速率也有影响。

2.1具有潜在氢键的溶剂会影响反应速率众所周知,异氰酸酯与醇类和酚类在氢键接受能力弱的溶剂中反应速率较氢键接受能力强的快两个数量级。

但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乙酸乙酯例外。

2.2 由于具有强氢键接受能力的溶剂能降低封端反应速率,故在具有氢键接受能力的溶剂中的解封反应较在无极性的溶剂中快。

2.3 溶剂对封端异氰酸酯与胺的反应影响较小。

2.4 溶剂的极性会影响解封反应。

所以,氨基甲酸酯中N - H基团与溶剂中羰基氧形成分子间氢键的能力会影响解封反应。

2.5 有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溶剂中封闭加合物的溶解性越高,解封温度越低。

此外,在选择溶剂时,还应该考虑溶剂的价格和毒性问题。

3 催化剂催化剂对异氰酸酯的封端解封反应影响很大。

在选择催化剂时,要选择催化活性高、副反应少的,目前,大部分催化剂都是有机胺类和有机金属化合物。

3.1通常,只要能降低封端反应温度或加速封端反应速率的催化剂均能降低其解封反应温度或加快解封反应的速率。

这类催化剂有:羧酸金属盐类、季铵盐、环己铵盐、N -乙基- N -苯基二硫代甲酸盐、N-甲基吗啉、辛酸锡、四氯化锡及三氯丁基锡、二醋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以及其它锡类化合物。

3.2 氧化双(三辛基锡) (TOTO)对胺和氨基醇与封端的芳香族异氰酸酯反应催化活性较二丁基锡氧化物高,并且较其它的有机锡化合物毒性要低,但是对MEKO封闭的HDI与多羟基化合物的反应催化活性很低,而对未封端的TMDI与多羟基化合物的反应没有催化活性。

3.3 据报道,己酸、辛酸、环烷酸和亚油酸的Mg、Ca、Sr和Ba盐较有机锡化合物
更有效。

3.4 据报道,金属与2 ,4-戊二酮的络合物如CoAcAc对肟类封闭异氰酸酯的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3.5 有些催化剂组合在一起具有协同作用,如乙酰丙酮的金属络合物与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2DL)、三乙撑二胺(TD)或DABCO与DBTDL以及有机锡化合物与季铵盐的组合具有协同作用。

对于催化剂的作用机理,虽然已形成一些理论,但总的来说还不够系统和深入,有待进一步加强。

此外,催化剂的用量对封闭反应也有影响,在反应体系中,催化剂的含量过高会出现凝胶现象。

4 分析技术许多技术被用来研究封端异氰酸酯的反应。

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凡报道过的解封温度常常要依赖于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加热的速率和其它的一些变量。

对于同一个样品,不同的分析技术可能得出不同的解封温度。

4.1 测定凝胶时间测定解封温度的最普通的方法是跟踪在物理性质方面的一些变化。

例如测定凝胶时间(在一定温度下,封端异氰酸酯和共同反应物的混合物胶化所需要的时间。

4.2 红外光谱( IR)异氰酸酯的红外特征吸收在2250 cm- 1附近,把首次检测到这个峰的温度定为解封温度。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已经被用于研究反应的动力学。

4.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在研究单一的解封反应时,FTIR和DMA的联合使用是十分有效的。

4.4 等温热重分析(TGA)等温热重分析(TGA)已经被用于测定解封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反应进行的程度可以通过跟踪失重(由于封端剂的释放而导致的)来监测。

有研究者通过利用这种方法来测定解封反应的最低温度。

4.5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差示扫描量热法(DSC)也已经用于研究反应的动力学,这主要依据解封时热流动的变化。

有研究者就利用这种方法来测定解封温度。

4.6 核磁共振(NMR)核磁共振(NMR)可直接用于跟踪物质的化学物种;13CNMR能检测封闭剂中各种碳的强度,在解封反应之后,这种强度提高得非常明显。

4.7 二丁胺法利用二丁胺法研究解封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

4.8 二氧化碳法异氰酸酯与水反应会产生CO2气体,利用这一点,可以用来测定解封温度。

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在高温下,分子筛中的水的保留时间会减少;另外,对于与水的反应速度较封闭剂低的异氰酸酯是不适合的。

4.9 气相色谱(GC)气相色谱(GC)也可以用于研究解封反应,主要是利用它来证实封端加合物的热解产物是封闭剂和异氰酸酯。

4.10 元素分析、氮含量分析、质谱(MS)和TGA/ DTA也被用于研究封端解封反应。

5 结束语在制备封端异氰酸酯时,也应考虑到异氰酸酯本身的结构也是影响封端解封反应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如在芳香异氰酸酯中,具有吸电子取代基的解封反应速率高有推电子的反应速率,而且,吸电子基的电负性越大越有利于解封反应的进行。

另外,为了符合环保的要求,在选择原料时,也要考虑到原料的毒性问题,如封闭剂的选择应从毒性大的酚类转为毒性小的醇类、酰胺类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