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书籍设计中的材料运用研究

合集下载

浅谈传统纹样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传统纹样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传统纹样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运用作者:陈文惠来源:《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6期摘要:在中国的现代书籍设计中,传统纹样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这也是设计师对传统元素尊重一种表现,这也对当代及未来设计理念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西方时尚和精髓设计文化理念的背后,有对民族特色文化的认同,而中国的商业设计却走着“中国母亲寻找西方父亲”的路。

如何“西学东渐”这需要设计师的大量实践。

本文以论述传统纹样在书籍设计中的运用所带来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理念来阐述中国的设计要尊重传统文化,要有根可扎,有源可溯,有理可依。

关键词:传统纹样;书籍设计;版式设计;构成艺术作者简介:陈文惠,男,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4级研究生,学科教学(美术)专业。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6--01从艺术本质论来讲,艺术是人的意识对客观现实的一种反映,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

艺术要反映现实美,更要创造艺术美。

平面设计作为一门现代视觉艺术,也要体现艺术的本质。

书籍设计是现代平面设计的一种,而书籍设计也是门新生的设计,它注重艺术美的形式和文化修养的结合,为人类提供着精神食粮。

真正要做好书籍的设计,需要好的人文素质。

本文以浅谈中国传统纹样在书籍设计中的运用为主题,阐述传统纹样与平面设计的结合应用,并以此来论证传统艺术在现代书籍设计中的价值。

一、纹样的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纹样,是中国传统图案的中国元素的一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代表性,充分挖掘、运用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富的精神财富,能使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图案和现代设计达到形式、内涵上的完美融合。

探究纹样的来源和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其文化内涵和设计价值。

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来源大致可分三个部分。

其一,来自民间工艺,如刺绣、窗花、剪纸、编织等,艺术感觉比较朴实、粗犷、乡土气息浓郁。

其二来自宗教艺术,如宗教传说和神话传说,庙宇、石窟中的壁画、塑像服饰、建筑以及各种供器装饰。

论新材料与新技术在当代书籍设计中的应用

论新材料与新技术在当代书籍设计中的应用


评 委 会 主席 乌塔 ・ 耐德 女 士 指 出 : “ 体 性 是 当今 国 际书 籍 设 施 整 计 界最 为流 行 的观 念 ,包括 书 籍 的每个 部分 ,甚至 用纸 的手 感 等 都 要在 美 学上 保持 一致 。整体 性设 计不 仅应 用 于精 装书 ,在 平装 本 的大 众读 物 中也 非 常流 行 。” 由此可 见 ,新 技术 与新 材料 的应 用 要体 现 设计 者整 体 的构 思 ,使书 籍形 式 与 内容完 美统 一 。优 秀 的书籍 设计 不会 为技术 而 技术 ,为材 料而 材料 。 2 成本 理念 . 书 籍是 一 种特 殊 的商 品 ,其包 装必 须 从属 于书 本身 的 内容 。 书籍 的装 帧设 计 ,不仅 要 考虑 装帧 美 学及 市场 营销 的要 求 , 同时 也 要考 虑 出版 社 降低成 本 的需 要和 读 者实 用性 。要 充分 考虑 包 装 材 料 的使用 成 本和 新技 术 的应 用手 段 。在 设计 中一 定要 把包 装 材 料 的使 用 成本 ,贯 彻在 设 计造 型 、确 定开 本 、选择 用材 等装 帧 的 每 一环 节 。一 些对 材料 要 求很 高 , 印刷 工序 复 杂 ,纸张 规格 特 殊 的 开本 ,需 要 多 投入 但 也 未 必 带 来 多 产 出 。所 以 ,作 为 设 计 师 要 以尽 可 能少 地投 入取 得 最大 限度 的效果 为设 计 宗 旨。 比如 图书 的开本 要 按 内容 的需要 设 计 ,不一 定要 去追 逐 国 际大3 开本 。不 2 要 任 意加 大字 号和 行距 ,文字 不够 就用 空 白来 凑 , 以及 滥加 图片 等 对读 者 毫不 负责 的做 法 来滥 竽 充数 。又 比如 ,在 选择 特种 纸 的 时候 一定 要注 意它 的价 格 , 因为特 种 纸价 格通 常要 比普 通纸 贵 许 多 ,这 种情 况下 一定 要综 合考 虑 ,切 忌过 分追 求豪 华增加 成本 。 3 环保 理念 . 随着 时代 的发 展 ,人 们对 于环 保越 发 的关 注起 来 ,此 时对 于 印刷 等产 品也 提 出 了越 来 越 高的环 保 要求 。 可是 目前 的 图书市 场 上 ,尤其 在 国 内市场 中 ,常 常会 出现 一些 过度 包装 的图书 ,甚 至 更 有甚 者 设计 了黄 金 礼 品书 ,这其 实 就是 一种 对 艺术 的漠视 ,设 计 的无知 和 资源 的浪 费 。近年 来 出现 不少 图 书的封 面 上加 上 了一 层 透 明薄膜 , 目的是防 止 书被 弄脏 ,但 对 于环 境而 言就 是 白色 污 染 。书 籍 的装 帧 设计 ,在 采用 新技 术与 新材 料 的同 时一定 要树 立 环 保理念和 节约意 识 。在 一些世界知 名企业 的介绍册 、名牌 ,很多 都是用 再生纸 印制 。就 他 们 的经 济 实力 而言 ,完全 有能 力用 一 些 更 好 的纸 ,他 们所 传达 的就是 一种 环保 的理念 。事 实 上 ,在 精 心 的设计 下 ,这些 略显粗 糙 的再 生纸 ,反而 更显 其独特 的个 性 。

书籍设计中的材质选择

书籍设计中的材质选择

书籍设计中的材质选择摘要:书籍设计是一种综合的思考行为。

本篇文章由古及今,对书籍设计材质的演变进行细致的论述,与此同时运用丰富的实例,体现材质的选用对把握书籍设计的整体风格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从而使设计者更加意识到只有掌握了对书籍材质的正确选择,才能把看似单一的文字载体提升到艺术的高度,并赋予它丰富的内涵。

才能让读者在欣赏文字作品的同时领略材质的美感,使文字作品在材质美的衬托下令其升华。

关键词:书籍设计;材质;形式;应用Selection of material in design of thebookLIU Xi-sheng(Shenzhen Polytechnic , Shenzhen 518055)Abstract: Design of the book is a kind of action which is integrative advisement. Articles from antiquity to today, process for painstaking discuss as per material of evolvement of book design and handle with large number of illustration to explain some important function . Furthermore, designer will understand that is important for choose the material. Thus, reader will taste the art not only in writings but also in material. The material should make the works sublimation gradually.Key words: book design ; material ; modality ; Selection ; application书籍是人类传递思想的载体,是内在文化永恒的生命体。

纤维材料在书籍函套设计中的运用

纤维材料在书籍函套设计中的运用

纤维材料在书籍函套设计中的运用[摘要]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究纤维材料在书籍设计中的创意与应用,分析书籍设计中或借用或融入或点缀纤维材料的艺术表现形式,挖掘运用了纤维材料后所产生的意趣为书籍设计行业带来的创意。

作者希望本着传承与张扬个性的精神理念,借由理论思考和实践体验,激发更多有所创新的设计理念,得出“怎样更好地将纤维材料与书籍设计相结合”有关结论,加深书籍设计从业者对跨行业合作提高设计产品艺术性的考虑。

[关键词] 纤维艺术书籍设计书籍函套<一> 纤维材料的特征1.1 纤维材料的定义纤维材料是用来加工成纺织品的原材料,包括了天然纤维,人工合成纤维,无机纤维等。

纤维材料的结构复杂、多变,其组合形式丰富,可以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是人工的方法将单一、分散、微小的纤维进行排列、组合或是再创造成纤维集合体。

1.2 纤维材料的分类纤维材料可分为纺织纤维、纱线、织物三大类。

1.2.1纺织纤维纺织纤维按照来源和化学组成分类,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天然纤维包括了植物纤维,如各种棉、各种麻;动物纤维,如动物的毛发、动物的腺分泌物(丝);矿物纤维,如石棉。

化学纤维包括了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和无机纤维。

纺织纤维按照形态结构分类可以分为短纤维、长丝、薄膜纤维、异性纤维、中空纤维、复合纤维和超细纤维七类。

按照色泽分类又可以分为本白纤维、有色纤维、有光纤维、无光纤维和半光纤维五类。

按照性能特征分类则可以分为普通纤维、差别化纤维、功能性纤维、高性能纤维和环保纤维五类。

1.2.2纱线选用不同类型的纤维,通过不同的成纱加工方式,加工而成的纱线呈现多样性,最终导致其物理特征和使用特性不同。

纱线可分为普通纱线、长丝和新型纱线。

其中长丝可以分为单丝和复丝,我们熟悉的蚕丝是天然的,属于单丝。

新型纱线多指采用新型纺纱方法,如静电纺纱等特殊功效加工而成的纱线。

1.2.3织物织物,简称布,是纺织材料加工后存在的最基本形式。

织物的种类繁多,形态、花色、结构等千变万化。

现代书籍设计中视、听、触、嗅、味五感一体研究

现代书籍设计中视、听、触、嗅、味五感一体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现代的书籍形式。

先后出现过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简装和精装等形式。

下面我们先从几种书籍形态来看书籍设计对视、听、触、嗅、味觉的关注和发展。

1.1.2.1卷轴的书籍设计形态简牍:始于商末,直至东晋,这种形式的书籍是将文字刻或写在事先加工的竹片、木片上,然后再依先后次序上下各用较牢的绳子连接,从尾朝前卷起装入布套,阅读时展开。

这种装订方法,成为早期书籍装帧比较完整的形态,已经具备了现代书籍装帧的基本形式。

我们可以看到从刻在龟甲兽骨上转至竹片上,使它便于翻阅和携带。

而且第一次注重了装订方法,这也使得书籍出现了工艺上的进步。

(如图1.1)图1-1简策装(图片来源于中国印刷通史w、哪.cgan.net)“硕士学位论文轴装还是区别不大,仍需要卷起来存放。

(如图1.3)图卜3旋风装示意图(图片来源于中国印刷通史w、唧.cgan.net)”’根据卷轴的几种形式中,单从材料的发展来看:从甲骨到竹,由竹到纸这不仅是视觉上的更易读,携带更方便,这也在无形中促使书籍设计的从视觉向视触觉的发展。

1.1.2.2册页的书籍形态梵夹装:梵夹装不是中国典籍固有的装帧形制,而是古代中国人对从印度传进来的用梵文书写在贝多树叶上佛教经典装式的一种称呼。

如图(卜4)所示,我们可以看到,梵夹装的主要用材是贝叶和纸张,就材料而言较卷轴的绢成本低,较竹片、木片轻巧,这是触觉上的一大进步。

且装订方式趋向简单,用一根绳将页片穿成串的方法,使每一个页面都易于寻找。

现代书籍设计中视、听、触、嗅、味五感一体研究贝叶经梵夹装图1-4纸书梵夹装(图片来自于出版学术网ww.pubhistory.com/shoW.asp?ID=371)“’经折装:经折装是在卷轴装的形式上改造而来的。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对阅读书籍的需求增多,卷轴装的许多弊端逐步暴露出来,已经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如果看阅卷轴装书籍的中后部分时也要从头打开,看完后还要再卷起,十分麻烦。

现代书籍的设计与新材料运用

现代书籍的设计与新材料运用

现代书籍的设计与新材料运用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新材料形式、意识形态等的崛起,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新的发展要求,尤其是对于设计行业而言,其变革程度不亚于一次思想革命。

从新思路、新方法出发,结合新型材料、高科技材料、高科技技术手段等内容完成一次蜕变,现代书籍设计怎样使传统的文化载入形式更适合当下的市场环境,使当代人爱上经典的传统文化,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要良好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我们从现代书籍的设计理念和对新材料的运用上来下功夫。

关键词:现代书籍;设计;新材料随着我国与国际接轨,使我们的发展眼光变得长远,也使得一些我们从未见过、从未听过的技术形式被引入到国内,书籍的设计行业与印刷行业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尤其是对书籍设计的认识更是有了全新的见解。

书籍的设计被看作是一个统一整体化的概念,是指书籍材料的选取、印刷排版、装订整理、封面设计等一些设计行为最终组成的结果,并且要求这个结果能够与时俱进,在传承文化内涵的同时被当代人接受,能否做好现代书籍的设计工作和新材料的运用是摆在书籍行业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现代书籍设计中对新材料的运用应遵循的基本概念1.统一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现代书籍设计也是一样,我们绝不能为了设计而设计,我们要让设计形成一种氛围,利用这种氛围使读者能更切实地体会到书籍内所要表达的内容,这不仅仅是一种捕获视觉的方式,要在书籍的设计过程中使文字的形态、大小,纸张的颜色、手感,封面、内页的设计等这些内容中的每一部分都紧密相连,互相依靠而生,这样才能在读者阅读这本图书的时候能从视觉、触觉上更贴合文字所要表达的意思,从而达到一种全方位立体式的阅读体验,这也是传统书籍所不能达到的高度。

由此可见统一整体化的书籍设计概念在图书设计理念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而要想得到文字之外的书籍体验感,我们就必须在纸张新材料、印刷新工艺的运用上下苦功。

现代书籍设计中的材料之美

现代书籍设计中的材料之美

浅析现代书籍设计中的材料之美摘要:在现代书籍设计中,材料作为书籍内容的物质载体,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深入了解材料的属性与特征。

每种材料都有自己的材料语言,了解丰富的材料语言,可以很好的合理运用材料的感受性特征。

本文以材料的角度出发,对材料的设计语言做出了归纳和总结,阐述了材料感受性特征的表现力。

关键词:书籍设计;材料;材料语言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0-0269-01一、书籍设计中材料语言的表达德国建筑巨匠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曾说过:“所有的材料,不管是人工的或自然的都有其本身的性格,我们在处理这些材料之前,必须知道其性格”。

材料是富有生命的,每一种材料都有自己独特的特性,材料的特性导致材料具有不同心理感受这一特征,材料的心理感受指的是材料的质地、颜色、肌理等因素给人的综合感受,可借助材料的特性引申出与众不同的设计效果,表达出书籍更深层的精神内涵,为读者提供阅读想象的畅游空间。

(一)材料的多样化法国设计师艾立基姆指出:“20世纪末期是设计开始沸腾的高潮,材质的混合运用及变化是一种充满惊喜的新经验。

”随着现代书籍设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材料被运用到了设计之中,使得书籍所用的材料也呈现出多样化。

除传统的纸张之外,木材、竹藤、金属、塑料、玻璃、织物、皮革、橡胶泥塑等材料也被广泛运用到设计之中。

丰富的材料拓展了书籍设计的表现空间,材料的创造性运用使书籍的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增强了人们的阅读欲望。

(二)材料的心理特性如何运用材料语言的设计体现书籍的内涵和精神,这就需要设计师充分了解材料的心理特性。

不同材质能产生不同的心理特性,例如:木材,来源于大自然,属于自然材质,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木材纹理和年轮还能产生节奏感和韵律感。

竹藤,给人一种清新、淳朴、典雅的感觉。

金属,给人时代感强、冰凉、机械的感觉。

塑料,给人一种现代、轻盈、时尚、张力、色彩鲜艳的感觉。

探究书籍设计中纺织材料的运用

探究书籍设计中纺织材料的运用

探究书籍设计中纺织材料的运用作者:叶沫一来源:《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第08期摘要本文的目的是探究书籍设计中纺织材料的运用,从形态、功能及文化三方面挖掘纺织材料为书籍设计带来的创意。

作者希望本着传承与张扬个性的精神理念,借由理论和实例,思考“怎样更好地将纺织材料与书籍设计相结合”,加深书籍设计从业者对跨行业合作提高书籍艺术性的考虑。

关键词书籍设计;纺织材料;设计师;运用文化与科技的发展引领包括书籍设计在内的各领域设计技术的发展。

书籍设计的结构和形态从单一走向多元,书籍设计的内容也从固有走向丰富。

其中涌现出一大批有别与传统纸张书籍的新型材料书籍。

此类书籍中有恰当的运用纺织材料及工艺,突破了传统纸张书籍单一的书籍装帧形式,产生极富意趣的艺术表现形式,这样的结合提升了书籍设计的艺术感,增加了趣味性,增强了视觉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出版界来说是一线商机,对寻求发展的书籍设计行业来说是一盏明灯。

1.现代书籍设计的理念随着大众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现在的书籍设计已经不只是一两个平面设计师所能完成的任务。

依据读者较高的赏析需求与能力,现在的书籍设计需要设计师使书籍设计本身传递文化的含义与书籍内容所富有的价值等同起来,努力传递给读者全方位的信息。

2.如何搭建书籍设计与纺织材料纺织材料是指纤维及纤维制品,具体表现为纤维、纱线、织物及其复合物。

在设计书籍的时候,书籍本身的构造和纺织材料的关系、和纺织材料之间的优化配置是一个设计师必须考虑的问题,比如这种材料的肌理,是否可以折叠、装订、印刷,是否有韧性、有硬度、透明度是否与纸制的差不多等。

设计师如能通过巧妙的设计,将纺织材料与书籍本身的结构完美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更好地传达书籍内容,同时也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乐趣和便利,可谓一举两得。

2.1 纺织材料在书籍设计形态上的运用书籍立体化及形象化的思想使得书籍设计考虑运用各种纺织材料,如珍藏版的书籍采用皮革材料,皮革经过不同的加工处理,展现出独特的视觉效果,突显高档书籍的价值;工艺礼品性质的书籍选用丝绸、缎、绒之类的材料,强调精致细腻,烘托荣华富贵;经常翻阅的书籍选择结实耐用的麻棉织品,朴素大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印象 。如 , 白色 的陶瓷 在视 觉上 给人 一种 统 一, 必然会 张冠 李戴 、 画蛇添足。 可见书 态 与内在精 神。不 同的材料有 着不同的质
洁 净感 ; 皮革给人 一种柔软感 ; 木材 的气味 籍设计 中选 择合适 的材 料非常重要 。恰到 地、 肌 理、 色 彩、 气 味等 , 带给读者不 同的视 给 人 一种清 爽感 ; 等等 。书籍 设计 材料 带 好处地利用 材料本身 的 自然特性 强化 书籍 觉 、 触 觉、 听觉、 嗅觉 、 味觉感 受。恰 到好 处
结 语
材料 是 书籍用 于记 录信 息的载体 , 是
疑 成为 书籍 设计 的重要环节。人们通 过视 觉、 触觉、 听觉、 嗅觉 、 味觉对材料产 生感 觉

形 式 与 内容 统 一是 不 变的设 计 法则 。 体 现 书籍 美感 的重要 元 素 。在 书籍 设 计
味地 强调形式感 而忽略 了内容 与形 式的 中, 材料 的选 择直 接决定 着书籍 的外在 形
盛 的生命力 , 为读者带来美妙 的阅读体 验。
不 同的读者 有不 同的审美偏好 和 阅读 参 考 文献 :
给人们 的审美感 受主要是 通过触觉 与视 觉 设 计作 品的精神 内涵 , 必将 为书籍 带来 旺 这 样才 会使 作 品产 地 运用 书籍设 计材 料 ,
体现 出来 的。书籍 设计材料 的触觉感 受是 生协调 统一的表现力。
指人们 通过皮肤 与书籍 的接 触而对书籍设 计材料 表面具有 的硬度 、 密度 、 温度 、 湿度 、 2 . 适合 阅读人群
不 同材 质纸 这是材料 的基本功 能。二是书籍设 计材料 张所无 法 带给读者 的 。此外 ,
不 同档 次的 图书在材料选择 上也有不
本身所具有 的信息传达 功能。 当书籍 内容 张翻阅时 的声 音与声光材料 的应 用都会给 同。材料 的价位与设计制作 成本 都不容忽
视 。尽 可能地用低成本材料创造 高 回报 的 与材料本身 属性在某种 意义上有 共同点而 人 们带来不 一样 的听觉体验 。具 有香味 的
视觉设计
ART E DUC AT 1 oN R ESEARCH
现代书籍设 计中的材料运用 研 究
口刘 鹏



要: 一本 好书的设计构成 因素很 多 , 设计 师往往 热衷 于前期 的视 觉设计 而忽略 了 后期 材料 的选择。事 实上 , 材料 无疑是 书籍

设计 至关重要 的因素之一 。文章从 书籍设 计材料的演 变入 手 , 分析 了书籍设计材料 的作用与 感觉特 性 , 进 而探 讨怎样选择适 当的材
籍 设 计作 品 中却透 过 人 的视 觉 、 触觉、 听 为美 任 何一件设 计作 品都是 由创 意与表现
二、 书 籍设 计材 料 的感 觉特 性
两部分 组成 的 , 书籍 设计 也不 例外 。有 了 保 护任重道远 。书籍 设计材料 的易保存 性 材料 的酸碱 度应 以有利 于书籍 好 的概 念 , 如 何 执 行 则 是 作 品成 败 的关 至关重 要 ,
木 材等材 质也 会给 人们 带来 丰富 的 设计成果 , 是设计 师的职责所在 。此 外, 环 产 生交集 时 , 材料 就具 备 了辅助传 达 书籍 纸 张 、 内涵 的功 能 , 成 为 了体 现 书籍 内涵 的设 计 感 受。充分利用材 料的 自然属性 对加深设 保理念也 至关重要。避 免污 染与不必要 的 元 素之 一。三是材料 的情感 功能 。书籍设 计 意图传达具 有深远 意义。
4 . 适合 阅读品级
计材料 的研究 与运 用在人类发展 中具有 重 的视觉体验 。文字通过 印刷在不 同材质 的 的图书要注意材料 的防水 、 防火 性; 旅 游外

书籍 设计 中材料 的功 能

高反 光 、 高折 射率 的金属 的 时尚感 ; 透 等 。 在 书 籍设 计 中材 料 主 要 具 有 三种 功 滑 、 塑料 的科技 感是 一般 意义上 的纸 能: 一是 作 为书籍 文 字、 图形 的信 息载体 , 明玻璃 、
浪费, 采 用 绿色可 回收材 料亦是 设计 师的 5 . 适 合书籍保存 书籍是 人 类精 神文 明的传承 , 对 它的
计 材料 在天 然状 态下是 无 生命 的 , 而在 书 觉、 嗅觉 、 味觉产 生 了某 种 情感 因素 , 成为 具有感 情色彩的设计元素。
三、 书 籍 设 计 材 料 选择 应 以适 合 责任。
料提升 书籍 设计的价值 。
关键词 : 书籍 设 计 材 料 功 能
书籍 设计材料 的发展历 经 甲骨 、 钟鼎 、 外的体验 与联 想。合理选 择适 当的材 料应 保 护老 年人易过敏的皮肤; 等等。 筒牍 、 缣 帛、 纸 草、 蜡版 、 羊皮 到纸等众 多材 用于 设计 , 对传 达 设计 师 的想法有 积极作
料 的变迁 。这 些材 料不仅 承 载 了文字 , 也 用 。 传承 了人类 的思想与文 明。 可见对书籍设 要的意义和作用 。

3 . 适合 阅读环境
不同的 阅读环境对 书籍 设计材料 的选
新兴 书籍 设计材料 的运用 带给人们新 择 有 一些特殊 要求 。如 , 在 船上或救 生用 书籍设计材料 上而产 生多种 不 同的视 觉效 出、 枕 边 阅读 的读 物 , 材料 不宜过 重 ; 在 光 果 。粗 糙 的麻 布 、 纸张、 木 材的质朴 感 ; 光 线较 弱时 阅读 的书籍 可采 用感 光材料 ; 等
书 籍设 计发展 到今 天 , 色彩 、 图形 、 字 键 。 既然材 料是 重要 的环节 , 那 么该 如何 的长 久存放 为宜。 体、 版 式编 排这 些单 纯 的视 觉设 计 已经难 选择材 料? 适合 为美是一个重要原则。 以满足 人 们 的多方位 需 求 , 材料 与工 艺无 1 . 适合书籍 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