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热点.讲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历史教育?历史教育的本质是什 么? 历史学科的教育究竟有什么价值?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最基本的问题,同时 又是人们一直争议不休的重要问题。 • 探讨历史学科教育的价值,必须首先回 答历史教育的本质。因为这是切中历史学 科价值———有用或无用———的大问题。

• 齐健、赵亚夫著《历史教育价值论》第1章


• • • •
3、精神。“一观”: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 形成深厚的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人文主义价值 观; “两情”: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高尚的爱 国 之情,关爱人类命运之情; “三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激发出强烈的 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态”: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形成百折不 挠、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求真务实、锐意进取 的科学态度;尊重、理解多元文明成果的海纳百 川的态度;天、地、人之间和谐发展、顺其规律
2、历史教育与历史教学
• 广义的历史教育,是指包含了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诸多方面不同层次的 各种教育形式在内的历史教育. • 狭义的历史教育,仅指学校教育中以课 堂教学为主的历史教育,它是以传授系统 历史基础知识为主旨,包括课堂历史教育 活动和课外历史教育活动两个方面。 • 历史教学实际上就是狭义的历史教育。
——齐健、赵亚夫著《历史教育价值论》第1章,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3年版。

巴黎(法国)国家政治科学基金会主席勒内• 雷蒙认为“问题在于不是让历史服从于历史以外 的其他目的,而是要在教学中尊重历史理智的独 立性。然而,这种理智的独立性如何与历史的社 会功用保持一致呢?我认为,二者并无矛盾,因 为恰好是通过尊重事实和观察历史学方法的规则, 历史及其研究发现的传播才有助于加强社会凝聚 力,使不同的人们更紧密地聚集在一起,并且传 递价值观。” • “历史在21世纪对公民的教育与培训中占有 重要位置”。
• “历史1” =“ 历史2” +“缺失的历史”。 • 历史2”=史料+历史观。
• “历史1”
› “历史2”›“历史3”
• 认识历史就是要完整准确地把握“历史1”。 历史能够假设的依据——“缺失的历史”

在“历史2”的形成过程中,作为记载工 具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很难彻 底摆脱所属文化的特殊立场 .因此,作为 “历史2”的主要体现形式——历史著述— —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程度不同的主观性。 • “历史2”是史料与历史观念的融合。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全面教育功能

1、知识。通过“必修课”的三个学习模块25个专题、 “选修课”的六个学习主题的学习,在义务教育的基础 上,进一步认识历史分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包括 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 脉络。 • 2、能力。(1)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 步提高 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2) 提高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 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能力。(3)学习与提高运用马 克思主义的史学观与方法论去观察、分析、解决历史问 题与现实问题的能力。(4)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形 成学会学习的能力: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独立思考、 勇于探究;虚心好问、与人交流;多元比较、换位考证 等。

“ 在历史教育中,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历 史观念,要求通过有个性的自主探究产生自己的 历史研究成果。” “在历史教育中,应该教会学生,运用历史研 究方法 。” 历史教育还承担着时代使命: “第一,养成人的人文觉悟,提高人的人格品位。 第二,培养人的正确的历史认识和社会认识。 第三,保障人的学力,发展人的智慧。 第四,促进学科整体发展, 完善学科教育功能。”
高中历史教学几个热点
• 1、历史能否假设 • 2、历史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问题 • 3、“封建”名实问题 • 4、中国近代化与现代化问题 • 5、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 • 6、关于科举制度的问题 • ——见中国历史课程网
一、历史、历史教学与历史教育
• 1、历史
• • 历史分广义历史与狭义历史。 包括人类史与自然史的历史称之为广义 历史 。 • 侧重人类史的历史称为狭义历史。
海德格尔将历史定义概括为:“历 史是生存着的此在所特有的在时间中 发生的历事;在格外强调的意义上被 当作历史的则是:在相互共在中‘过 去了的’而却又‘流传下来的’和继 续起作用的历事。”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三联 书店1987年版,第446页。

我们将“生存着的此在所特有的在时间中发生 的历事。”这种涵义称为“历史1” 。 • “在相互共在中‘过去了的’而却又‘流传下 来的’和继续起作用的历事”,体现为“历史1 ” 留下来可供后人识认的各种自然历史信息(如化 石文物),以及后人对“历史1”的种种历史记载 (如历史书籍),我们将这些化石文物、历史记 载统称为“历史2”。 • 我们将社会个体(包括历史学家和非历史学 家)所具有的历史知识称为“历史3”
历史是什么?
•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即是说, 一切历史都必须从当前出发,脱离了这个坐标就 无所谓历史。 • 柯林伍德说:“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即是 说,历史之成为历史就在于它的思想,抽掉了思 想,历史就只不过剩下一具僵尸。 • 梁启超说:“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 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 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
பைடு நூலகம்
• 齐健、赵亚夫的观点: • “历史教育在分析与理解历史对象时, 因其教育目的所具有的人文性而表现出独 特的主观性,并由此体现其独特的道德性 和伦理价值。一段史料对历史学家来说, 重要的是感觉它的真伪价值,而对历史教 育者来说,(重要的是感觉它的解释价值 阐释史料的认识意义)。” •


• • • •
中国近现代史热点问题 与研究前沿
• 参考文献:
• • • • • • • • 马敏《21世纪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若干趋势》, 《史学月刊》2004年第6期。 齐健、赵亚夫著《历史教育价值论》,高 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历史教学》(中学版)2007年8-11期 . 李胜利 著《历史题材电视剧研究》,中国 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