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城市意象》读后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环境与人类感受

——读《城市意象》有感

《城市意象》是凯文林奇对现代规划最有影响力的著作。这部书是其花费了5年时间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究人们在穿梭于城市中时,如何对城市的空间信息进行解读和组织,写成于1959年,并于1960年出版。

凯文林奇是麻省理工的规划教授,他在麻省理工学院建筑学院任教三十多年,在他帮助建立了城市规划系,并将之发展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学院之一。1988年,他的家人,朋友,同事为了纪念他,以他的名义设立了凯文·林奇奖学金,用以奖掖后进和资助建筑学院的图书馆。

20世纪的美国,他被称为杰出的人本主义城市规划理论家。他的理论开拓了研究城市设计理论的一块新天地,影响了现代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建筑、风景园林等各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于1990年被美国规划协会授予“国家规划先驱奖”。

《城市意象》结构清楚,主题明确。第一章给出新概念,强调环境的可意向性。第二章介绍波士顿、泽西城和洛杉矶三座城市,进行比较。第三章介绍影响城市意象的五种元素及其元素的相互关系。第四章说明应如何设计这些元素,让城市呈现出一种连贯的强烈的意象。第五章指出大都市形态不会是分层的秩序,而是一种复杂的模式。在城市意象发展的过程中,观察方式的教育和重塑环境都非常重要。最后,附录中补充了具体的设计方法以供参考。整本书逻辑性强,易于阅读。

“意象”对于原文的“image”十分贴切。Image,应解释为a picture especially in the mind 。“意象”,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东西。简单说来,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意象两个字就足以说明全书主题。城市意象是观察者和所处环境双向作用的结果,生活在城市里的观察者借助强大的适应能力,按照自己的意愿对所见事物进行选择、组织并赋予意义。但他们对城市的理解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与其它一些相关事物混杂在一起形成的,部分的、片断的意象,综合之后就成为对城市的意象。很多个别意象叠加起来就形成了城市的整体意象。因此作为城市设计者应该了解的是绝大多

数人达成共识的群体意象。

而好的环境意象能够使拥有者产生安全感,由此在自己和外部世界之间建立协调的关系,这也正是城市设计的目的。环境意象则由三部分组成:个性、结构和意蕴。个性,让物体区别于周围事物,作为独立个体可识别;结构,是物体与观察者以及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空间或形态上的关联;而意蕴是一种完全不同于结构的关系,它唤起观察者的情感。物体不只是被看见,而是被清晰强烈的感知,这也是“可意象性”的定义。在一个可以意象性的环境中,日常生活必定也会有崭新的意义。在作者介绍的三座城市中,当地人对于城市的意象中都有一种痛苦或是怀旧的情绪,可能由于环境的巨变和那些反映历史的物质元素的缺失,或仅仅因为他们跟不上变化的节奏,诸多的变化在人们的精神意象中留下伤疤。

凯文·林奇把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

道路是城市中绝对主导元素。关于道路的理解,中国的古典文化意涵和古典文献中的解释与西方文化有所不同。东汉刘熙所著《释名》曰:“道,蹈也;路,露也,人所以践蹈而露见也”。在中国先秦时期的《荀子·天论》、《国语·吴语》等文献中,都有关于“道”和“路”的记载。而“街”在象形文字的表意中,喻中间是土路,两边是行人。道路的“道”字,其中“首”字代表人的头,即代表人,意在说明“人在路上行走”。在文化解析的意义上,道路是一定目标的连结线,道路的一头一定是人为目标的设定。道路是人、物、信息移动的线性空间和人、物、住处展示的场所。典型的空间特征,特殊的立面处理对于形成道路特征都具有重要作用。道路首先要可以识别,其次就是一定具有连续性,人们习惯去了解道路的终点和起点。起点和终点都清晰的道路具有更强的可识别性,能够和城市联结成整体。道路具有方向性以后,下一步就是应该可度量,常见的方法是通过一系列著名的标志物或节点来获得度量。如果道路缺乏个性容易混淆,就很难形成城市的整体意象。导致某条道路与城市其它部分脱离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与周围其他元素分离,铁路和地铁就是道路与环境分离的实例。

边界是除道路以外的线性要素,城市的边界构成要素既有自然的界线,如山、沟壑、河湖、森林等,也有人工界线,如高速公路、铁路线、桥梁、港口和约定俗成的人造标志物等。城市边界不仅在某些时候形成“心理界标”,而且有时还

会使人形成良种不同的文化心理结构。城市边界让人产生新的感觉,城市边界表现着文化的分野。当人们进入某一城市时,其边界的“零公里”符号创造了人们对一个新领地的期待,边界本身就意味着一个新的环境空间。林奇认为,城市入口就是一种边界。边界可以通过线型的中断、延长、增高、连接、区隔、节点感、“接缝”来构成新的城市环境意象。同时,边界也是城市人格个性文化的界标。在中国,因为城乡二元结构关系还十分明显,城市边界更为显性化。城市的边界构成要素是可以细分的,既有自然的界线,如山、沟壑、河、湖、森林、半岛、沼泽地等,也有人工物化界线,如公园、桥梁、铁路线、高速公路港口、码头、遗弃工厂、界线标志和约定俗成的人造标志物等。而成世界线则很好地体现了地标的作用。城市界限通常为两个区的边界,相互起侧面的参照作用。有些强大的边界,不但在视觉上占统治地位,而且形式上也不可穿越,例如城中的河流。边界有时和道路一样具有方向性,会成为城市中十分有效的导向元素。

区域是观察者能够进入的相对大一些的城市范围,具有一些普遍的特征。这些特征通常从内部可以确认,从外部也能看到并可以用来作为参照。在人们的经验中经常会获得这样的感知:你生活在城市的哪个区?城市作为一种结构性存在,必然要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正因为有不同的功能,区域性的存在一项就是人们对城市感知的重要源泉。当人们走进某一区域时,会感受到强烈的“场域效应”,形成不同的城市意象。在一定意义上,大多数人都使用区域来组织自己的城市意象。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是把道路还是把区域放在主导地位,这一点似乎因人而异,而且与特定的城市有关。决定区域的物质特征是其主题的连续性,包括多种多样的组成部分,比如空间、建筑形式、细部、标志、功能、地形等等。不但视觉元素会成为识别区域的基本线索,声音有时也很重要。要创造一个强烈的意象,就需要对线索进行强化,形成主题单元。

节点是优秀的城市节点可以视为城市意象的结晶表现,甚至一个美丽的城市节点可以寻找到城市的一个美丽的故事。城市的节点能够表现城市“一种共同的东西,即时代的本质”。现代建筑的开创者阿道夫·卢斯曾说:“即使一个绝种的民族除了一颗纽扣之外没有留下任何别的东西,我也能从这颗纽扣的形状上推断出这个民族的人们是如何穿戴,如何建房,如何生活,以及他们有什么样的宗教、艺术和精神状态。”城市节点是城市文化的一种凝聚形式,也是人们城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