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树理与鲁迅作品农村形象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树理与鲁迅作品农村形象对比

郝浩伟

10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2班

摘要:中国文学文化源远流长,但占中国大多数人口的农民却在文学中一直处于被忽略的地位,直到五四时期一代文学巨匠鲁迅把农民作为文学构思的核心,精心勾画出一代农民的真实生活后,农民才开始真正走入广大文人的视野,赵树理是继承鲁迅之后最成功的农民作家,第一个在文学上成功塑造了新一批的翻身农民形象。两位作家同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农村现实,塑造农民形象最为杰出的代表,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同时由于各自出生环境、时代背景、对农民精神的关注角度的不同,鲁迅与赵树理的作品中农民形象又有所不同。

关键词:封建思想时代精神农民形象唤醒新形象

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由于时代背景、历史使命等原因,文学的发展始终与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相联系。鲁迅和赵树理都出生于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内忧外患,国家贫弱的环境使他们都怀着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拯救民族的愿望。那么俩位作家的作品又有什么不同呢?

从作品内容上看,作为五四运动的主将,鲁迅从一个先进知识分子的角度思考着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中国人应该有一个怎样的人生,他深切地关注着农民的命运,孜孜不倦的描写出封建制度、封建思想长期影响下的现实农村弊端,揭露着病态社会中的种丑陋漏现象,以此来批判封建思想文化,唤醒沉睡中的中国民众。就像《阿Q正传》中的阿Q,不仅以污点为荣,以丑为美,而且受到欺负后只会找更弱的人去欺负来发泄,鲁迅描写阿Q 逃避现实,懦弱,麻木不仁,欺软怕硬,同时也是写当时千千万万封建社会底层人民的现实精神面貌。作者对阿Q赤裸裸的、大胆的讽刺批判,不仅使更多的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农村现实,关注农民面貌,更是许多被封建思想禁锢却尚不自知的民众幡然悔悟,使更多的人起来反抗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赵树理同样作为一个生活在革命年代的作家,继承了鲁迅为改变乡土文化面貌儿努力,以文笔来抒发着爱国情怀,拯救民族。赵树理通过对封建守旧者的批判和对新一代农民在新生政权领导下的翻身解放斗争的歌颂,来激励更多的民众起来反抗封建传统,为自由而斗争,启发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在《小二黑结婚》中作者给笃信阴阳八卦,事事都要依据占卜的二诸葛安排了许多戏剧般的故事,使他的所作所为处处碰壁,最后在新环境中自己都不好意思再说阴阳。还有孟祥英的婆婆硬要把孟祥英塑造成自己希望的传统的媳妇样子,结果闹出了一连串笑话。赵树理通过各种手法塑造出一个个鲜的形象,揭露出了封建思想对人的迫害和新思想新政权下新人们通过努力获得的的幸福,引人深思。

赵树理和鲁迅作品中塑造的农民形象虽然各有特点,但是它们都有着共同的阶级性格和精神,蕴含着着共同的民族责任感,他们用自己不同的方式为改变着农村农民的精神面貌,构建新的时代精神而努力着。

从作品继承关系上看,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农民现实,塑造农民形象最为杰出的两位作家,鲁迅与赵树理的作品既表现出了诸多的继承性,又有着各自的特点。

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描写中国农民并取得伟大成就的作家,是中国农民作品的滥觞,同时也是一个思想家。他接受过系统的近代科学文化和西方资产阶级文化,通过分析中国国情,他深感封建传统思想的根深蒂固和农对民精神的残害,以及由此形成的民族性格弱点。农民虽然受到封建毒害但他们还总是不自觉地站在封建思想一边,他们落后、保守、狭隘的性格已经成为中国民族进步的主要障碍。因此,鲁迅的作品就从反封建的思想方面去表现农民。他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写出中国农民的性格悲剧,批判着他们的劣根性。所以他的作品带着浓厚的文化批判色彩,以启蒙主义和疗救病苦为目的,关注的是农民在封建思想长期影响下所形成的精神残疾,展现出了旧农民麻木愚昧的灵魂。如以阿Q为代表的农民,作为中国社会的最底层,他们有着相同的悲惨遭遇和命运,一方面,他们在封建阶级统治和压迫下,上无片瓦,下无寸地,艰难度日。另一方面,他们又有着浓厚的封建思想,愚昧狭隘,总是麻木自觉地遵守维护着封建体系。《故乡》中的闰土曾经是个天真活泼、机灵善言的少年,成年后,他却变成一个迟钝、自卑,开口闭口老爷太太的老农民。还有《祝福》中的祥林嫂。《明天》中的单四嫂子。造成这一切悲剧的就是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巨大精神枷锁。鲁迅的小说深刻反映出了中国农民的思想特征和对农民进行思想启蒙的重要性。鲁迅正是通过作品来发出一声呐喊,来唤醒沉睡中的国人摆脱精神上的封建枷锁,获得真正的解放。

赵树理作为一个成长在解放区的农民作家,他的作品在继承鲁迅精神的基础上又有着很大的发展,如果说鲁迅笔下反映的是旧的封建时代中农民愚昧、麻木的灵魂。那么赵树理作品中则是既反映出了还被旧封建思想影响的老一辈农民,又反映出了富有反抗精神的新一代的人。同时与以往农民作家作品中往往以悲剧收场不同,赵树理努力去表现一种新的人物形象,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他的笔下塑造出了新一代农民的全新的幸福结局。有不屈于家长淫威,勇敢追求幸福的自由婚姻的小二黑;有不甘于世代为奴,力争掌握自己命运走上武装反抗道路的铁锁;又不甘于卑颜屈膝、逆来顺受的小保、小顺;有敢于打破千年封建习俗,走上妇女解放道路的孟祥英……从这些新人身上,人们看到的是幸福,是希望的道路。在解放区人民当家做主的新形势下,赵树理第一个正面写出了传统腐朽落后的思想行为和新生的先进的、蓬勃向上的思想之间的冲突。他的作品歌颂性与暴露性共存的笔法是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主题思想更引人深思。赵树理从中国农民古朴的道德情操和习惯着手,对农民文化中的闪光点和农民身上深藏的斗争性给与了充分的挖掘,对中国传统宗法制下长幼尊卑等体现出的迂腐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小二黑结婚》中的二诸葛等老一辈是背着沉重封建枷锁的旧式

农民,有着浓厚的封建意识,他们总是不自觉地维护着封建传统,但赵树理在结尾安排也暗示出了它们在巨大的社会变革、新的时代环境中的转变与新生。新一代农民中,如小二黑和小芹,他们不甘于封建思想的禁锢,试图掌握自己的命运,最后取得了婚姻自由,掌握了自己的幸福。《李有才板话》中“老槐树下的小字辈”在恶霸地主面前敢于反抗,争取自己的权力。同时赵树理笔下的旧式农民与鲁迅笔下的相比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如福贵与阿Q,他们都是挣扎在封建社会最底层的一无所有、受到封建思想毒害的贫民,但阿Q受到强者欺辱只会去找更弱者来找回“面子”,二福贵已经尽量去自己来承担全部的苦难。同样闰土与二诸葛相比,后者带有更多的喜剧性。

从作品语言特点、对农民的关注视角方面来看,鲁迅是站在一个启蒙知识分子的角度来描写农民,他的作品中都是用的传统而规范的文学语言,只适合于知识分子阅读,很难被农民接受。而赵树理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作家,更注重从农民的角度去写农民的真实生活状态。赵树理没有接受完整的西方现代文学知识,并且民间戏剧和唱本对他的文学素养积累有很大的影响。也正是由于他的出身,使得他深深地知道农民真正需要什么,他写作的原则就是“农民需要什么,我就写什么;农民喜欢什么艺术形式,我就采用什么艺术形式”。他认为若要使农民群众真正的成为现代文学的真正读者,就必须考虑到他们的阅读喜好,对于农民来说,古老而传统的民间艺术如民歌、评书、戏曲才能使他们真正的接受。因此,知识分子写的作品若要使农民去接受去喜欢,就应该采用像民间艺术一样的语言特色。在他看来,中国现代文学的最大的接受主体是农民群众,他明确地将农民群体作为自己作品的接受对象,他的作品语言往往简洁、直白、通俗化,他剔除了文学语言文字上的华丽性,尽量去突出文字字面意义的直观性,虽然作品中通篇都充斥着农村生活中常见的俗语和口头禅,但经过作者加工提炼后,又使其适合于现代书面语言的规范性。在《小二黑结婚中》人物语言基本都是农民现实生活中所用的语言,作品的故事情节也不是完整的叙事结构,而是类似于中国古典小说中常采用的一个一个故事情节连接起来,分而不失整体性。他的作品中也没有过多的对细节的描写,这些特点使赵树理的作品受到群众的广泛喜爱。

鲁迅和赵树理都对我国农村农民作品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鲁迅从一个启蒙的知识分子角度去探索批判封建落后农民的病态性,封建思想的毒害性,以此批判封建思想文化,引人反思,具有深沉悲凉的文学意境。赵树理则更注重从农民角度来塑造新环境下新的积极地新形象,以此来鼓励更多的人。虽然鲁迅和赵树理的作品各有特色,但他们都体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热情,他们不仅为中国现代文学创造出了巨大的财富,同时也为中国历史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黄修己,赵树理评传,19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