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社会经济发展数据:8-1_农村和农业基本情况(2000-2018)

合集下载

郑州1-11月份经济运行2018 [2018年1-10月份农牧业经济运行情况]

郑州1-11月份经济运行2018 [2018年1-10月份农牧业经济运行情况]

郑州1-11月份经济运行2018 [2018年1-10月份农牧业经济运行情况]2018年1-10月份农牧业经济运行情况一、农牧业生产情况(一)种植业生产情况。

据据农情统计,2018年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1103.33万亩左右,同比增加2.4万亩,其中,粮食面积552.1万亩左右,同比增加37.3万亩,超目标52万亩。

粮食种植面积552万亩,预计产量70.4亿斤左右,超目标10.4亿斤;经济作物533.4万亩左右,同比减少40.1万亩;牧草17.9万亩左右,同比增加5.2万亩。

新增设施农业0.9万亩,累计面积达到29.4万亩。

截止10月20日,全市玉米、向日葵、葫芦等秋季作物已全部收获。

据调查显示,玉米单产较上年增加(7月-8月份降水较多,有利于玉米生长),平均单产1500斤。

玉米收购价格0.85元/斤(含水量14%),同比上涨0.15元/斤。

向日葵受前期高温和7月份降雨影响,品质和产量较上年均下降,601结实率约50%-60%,预计单产240斤,收购价格4元/斤;361、363等单产预计380-400斤左右,较上年降低30斤左右,收购价格3.2元/斤,同比降低0.3元/斤。

葫芦受降雨影响单产较上年下降,预计单产200斤左右,同比降低20斤左右,近期,收购价格6.5元/斤,与上年基本持平。

(二)畜牧业生产情况。

截止10月底,全市牲畜存栏999.19万头只,同比减少10.9%。

其中:大畜存栏26.1万头只,同比减少3.74%;羊存栏923.5万只,同比减少10.61%;羊出栏608万只,同比增长7.13%;生猪存栏49.65万口,同比减少18.85%;生猪出栏27.24万口,同比减少9.55%;肉类产量16.21万吨,同比增加11.49%;禽蛋产量6637.8吨,同比增加57.83%;乳类产量14.34万吨,同比减少24.81%。

牛肉集市价格57.87元/公斤,同比增加2.47元/公斤;羊肉集市价格50元/公斤,同比增加5元/公斤;猪肉集市价格25.39元/公斤,同比增加0.5元/公斤;鸡蛋集市价格10.8元/公斤,同比增加1.3元/公斤。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综述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综述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研究综述房可欣 李梦梦(西藏农牧学院,西藏 林芝 860000)摘 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是十九大报告的重要要求。

文章旨在对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基于该战略的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背景和现状,以期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该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及总结归纳法,对不同角度的农村发展背景及人居环境治理研究进行综述。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农户参与意愿较低,应进一步加深环境整治工作与公众参与之间的相关研究,找到提升公众参与环境整治意愿的途径,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困境。

关键词: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公众参与一、研究背景: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地域和农业人口占了中国的绝大部分,要想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重点难点还是在农村。

早在20世纪末,林毅夫针对中国产能过剩问题,提出要唤醒农村的消费市场,倡导开展“新农村运动”,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提出“新农村建设”,并把此项任务作为“十一五”规划期间的重要内容。

在“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号召之下,“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以浙江安吉县为榜样,众省市纷纷效仿并付诸实践,全国刮起了美丽乡村建设风暴。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第一次提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在此政策导向之下,人居环境整治的专项资金逐步增加,资金使用愈加合理,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要关头,2018年,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实施,事关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要领导力量。

二、相关研究综述(一)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外人居环境概念是在城市规划思想中发展起来的。

19世纪末,欧洲工业革命给城市带来了更多的活力,人口的大量涌入同时带来了众多的社会和环境问题,大批学者开始重视城市规划和人居环境优化,其中以霍华德(Ebenezer…Howard)的“田园城市”理论和盖迪斯(Patrick…Geddes)的人居环境区域观念为代表。

国际统计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经济数据:8-19_金融部门国内信贷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2000-2018)

国际统计世界各国社会发展经济数据:8-19_金融部门国内信贷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2000-2018)
18.73 64.06 28.37 85.73
47.24
80.26
38.23 176.88
144.63 69.28 33.27 48.76 59.01
145.13 76.03 39.28 52.36 63.49
140.29 65.46 42.53 53.86 66.28
143.13 65.46
58.28 69.06
57.41 22.67 22.74 73.42 34.18 54.25 88.86 313.82 45.41 151.04 26.69 123.29 25.75 25.22 46.19 49.23
DP)
2015
2016
2017
(%) 2018
194.27 211.87
15.13 60.16 39.95 65.12 75.61 46.77 68.54 81.96 342.73 45.69 165.96
韩国
Korea, Rep.
老挝
Laos
马来西亚 Malaysia
蒙古
Mongolia
缅甸
Myanmar
巴基斯坦 Pakistan
菲律宾
Philippines
118.40 133.99
38.10 30.18 38.59
6.38 52.09 60.68 40.65 72.23 295.00 12.35 70.94
216.21 237.95
28.16 61.44 35.48 71.06 74.50 47.96 77.65 80.69 348.61 43.30 169.63
216.91 249.14
27.36 63.67 28.61 74.38 72.08 46.97

西藏人口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西藏人口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ECONOMIC RESEARCH GUIDE2021年第03期No.03袁2021经济研究导刊人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其不断发展演变根本性因素。

人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区域人口的增长与变化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而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区域人口演变的重要物质因素。

一个地方的人口规模、结构以及人口的素质等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二者相互影响。

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是可持续还是不可持续的,很大程度上由这个地方的人口结构、人口规模、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共同决定[1]。

西藏地处我国青藏高原西南部,区内平均海拔较高,是典型的高原高寒气候。

由于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条件,西藏人口整体数量较少,且整体分布较为分散。

西藏人口主要由藏族、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组成,其中藏族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有绝对优势。

进入21世纪以来,西藏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西藏的人口状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西藏地区总人口数共增长了14.75%,增长幅度较大。

但由于其人口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缺乏高素质劳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

一、西藏人口与经济发展现状(一)西藏人口状况西藏地区由于地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高,人口数量少,人员比较分散。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2019年,西藏人口数量一直呈增长的趋势。

2000年年末常住人口为258万,到2019年年末常住人口已经达到了351万。

近20年间,西藏人口数量增长了103万人,每年都大约以5万人的速度持续增长。

新增长的人口为当地经济生产建设提供了充足劳动力,但也给自然与社会资源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从年龄结构的划分来看,15~64岁为劳动适龄人口,0~14与65岁以上是非劳动适龄人口。

从国家统计局2002年、2006年、2010年、2014年、2018年对这5个年份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来看,西藏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在近几年呈增长趋势。

西藏自治区统计年鉴2013年数据

西藏自治区统计年鉴2013年数据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千瓦特 公顷 公顷 吨 吨 吨 吨 个 万元 万元
人 人 人 床 个 床
295387 7266 3569 3349
82630 8179 7805
49559 80620 16154
12 3128
43 22257
1739 4580
3 10038 97440
24
3
2001
4 60
24310 13913
815 237 7450 7235
93040 66316 2737 2467 7565 5906 4 69
2013年县(市)社会经济主要指标 西藏自治区
指标 一、基本情况
行政区域面积 乡个数 镇个数 街道办事处个数 户籍人口
单位
八宿县 左贡县 芒康县 洛隆县 边坝县
3211 2491
63299 43059 15256 13334
5388 2619 8443 8404 29682 11312 2504 1801 1608 1222 43020 37552 7641 4658 13497 7841
4
6
2437 1133
66 150
21824 10680
814 515 6361 7960
12
189 25111
2023 1835
6 38385 167004
219600 14575 6713 7262
162200 38571 38236 95946 91536 58774
26
266 25000
2368 3811
12 65535 47250
90400 12130
5765 5500 43300 10150 8856 48457 30004 26771

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发布版)

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评价报告(发布版)

2020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 发展水平评价报告目 录一、评价说明 (1)(一)工作背景 (1)(二)数据来源 (2)二、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现状 (3)(一)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总体水平达36.0% (3)(二)县级农业农村信息化管理服务机构覆盖率为75.5% (4)(三)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财政投入182亿元 (5)(四)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社会资本投入近480亿 (7)(五)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为23.8% (9)(六)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交易总额的10.0% (10)(七)行政村电子商务站点覆盖率为74.0% (11)(八)县域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化水平为17.2% (12)(九)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行政村“三务”综合公开水平为65.3% (13)(十)“雪亮工程”行政村覆盖率为66.7% (14)(十一)县域政务服务在线办事率为25.4% (15)三、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亮点 (16)(一)各级政府重视程度大幅提升 (16)(二)信息化向基层基础快速延伸 (16)(三)农业生产数字转型加快推进 (17)(四)市场主体正在成为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17)四、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8)(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 (18)(二)财政投入力度明显不足 (18)(三)基层农业农村信息化推进专门机构覆盖不足 (19)(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化水平亟待提升 (19)五、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展望 (21)(一)数字农业农村将迎来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21)(二)数字技术将加快向农业农村渗透融合 (21)(三)农业农村数字经济潜力将呈现加快释放的趋势 (22)附录1 指标体系 (23)附录2 评价方法 (25)图 目 录图 1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发展总体水平的省份 (4)图 2农业农村信息化县均财政投入排名前10位的省份 (6)图 3农业农村信息化乡村人均财政投入排名前10位的省份 (6)图 4农业农村信息化县均社会资本投入排名前10位的省份 (8)图 5农业农村信息化乡村人均社会资本投入排名前10位的省份 (8)图 6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排名前10位的省份 (10)图 7县域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占农产品交易总额比重排名前10位的省份 (11)图 8行政村电子商务站点覆盖率排名前10位的省份 (12)图 9应用信息技术实现行政村“三务”综合公开水平排名前10位的省份 (14)图 10 “雪亮工程”行政村覆盖率排名前10位的省份 (15)一、评价说明(一)工作背景发展数字农业农村是顺应信息化进入大数据新阶段的必然要求,是抢占农业农村现代化制高点的迫切需要,是创新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现实选择。

中国县域统计年鉴数据处理:西藏各区县2013-2018多年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数据分析对比

中国县域统计年鉴数据处理:西藏各区县2013-2018多年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数据分析对比

4241
5
2
1
637
2017
西藏自治 区
吉隆县
9300
4
2
2
244
2017
西藏自治 区
聂拉木县
7864
5
2
2
999
2017
西藏自治 区
萨嘎县
12400
7
1
2
2290
2017
西藏自治 区
岗巴县
3939
4
1
1
633
2017
西藏自治 区
卡若区
10794
12
3
9
12
3450
2017
西藏自治 区
江达县
13159
2018
浪卡子县
7970
8
2
4
8475
2
1229
4
5030
2018
色尼区
16195
9
3
9
2018
嘉黎县
13069
8
2
4
2197
2018 2018 2018
西藏自治 区
比如县 聂荣县 安多县
11684 8991
100000
8 9 9
2 1 4
8
831
4
899
4
3473
2018
申扎县
25250
6
2
2
1435
2
1063
2018 2018 2018
西藏自治 区
琼结县 曲松县 措美县
1036 2070 4177
3 3 2
1 2 2
2
4175

西藏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以白朗县为例

西藏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以白朗县为例
首先,产品销售风险。当地蔬菜大棚快速发展,产 业观光园陆续建立,虽然有了一定规模,但总体上仍 然偏小偏散,缺乏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优质经营 主体。高原空气、土壤很纯净,病虫害较少,蔬菜品质 好,但内地蔬菜品相好、价格低,对本地菜冲击很大。
其次,无法获得应有收益的风险。市场环境是错
作者简介:李 园(1984—),男,汉族,陕西渭南人,硕士研究生,中级讲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三农”问题、党校教学。
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试点县”。2019 年白朗县实 现果蔬年产量 500 万 kg,年产值 3 000 万元,净产值 900 万元。 1.2.2 万亩枸杞园
枸杞为喜光、耐旱、耐盐碱的灌木经济植物。白朗 县根据当地气候环境,投资 10.36 亿元,建立了占地 1 000 hm2 的枸杞田园基地。项目启动以来,到 2019 年 实现年产值约为 2 400 万元。1 000 hm2 基地建设完成 后,预计丰产期每年仅通过枸杞干果、枸杞芽茶可实 现 3.4 亿元以上的销售收入。
以增强农业产业综合发展能力、切实提高农业经济效 益、增加农民收入为首要发展原则,并在此基础上进 行合理调整。首先,要确保农业产业稳定、可持续发 展。其次,不断提高农牧产业的绿色生态功能,提高功 能性效益。再次,促进农业产业向高效、优质的方向发 展,不断提高农业产业的商品生产力。 3.2 具体对策 3.2.1 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
2 白朗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趋同阻碍了农业长期发展 白朗县高原特色农业主要涉及蔬菜大棚、果园种
植、农村旅游等。目前这些项目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但就西藏农牧业发展本身来说,受自然环境、人口数 量、市场规模限制的问题依然突出。类似产业发展到 一定阶段后,产业雷同、销售困难等问题比较突出,亟 需解决特色农业与农牧业基础生产结合的问题。 2.2 缺乏科学经营及综合治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