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概况

合集下载

老挝简介

老挝简介

老挝基本资料一、老挝基本资料:历史上曾是真腊王国(公元6世纪)的一部份。

老挝是成员,也是世界低度开发国家之一。

老挝土地面积为23.68万平方公里。

是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东盟十国唯一的内陆国家。

它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界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

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称。

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国云南的滇西高原接壤,东部老、越边境为长山山脉构成的高原,西部是湄公河谷地和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的盆地和小块平原。

全国自北向南分为上寮、中寮和下寮,上寮地势最高,海拔2000—2800米。

最高峰普比亚山海拔2820米(猫儿山2142米)。

发源于中国的湄公河是最大河流,流经西部1900公里。

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分为雨季和旱季。

有锡、铅、钾、铜、铁、金、石膏、煤、盐等矿藏。

迄今得到少量开采的有锡、石膏、钾、盐、煤等。

水力资源丰富。

森林面积约90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约42%,产、紫檀等名贵木材。

四、文化老挝琅勃拉邦市、瓦普寺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册,著名景点还有万象塔銮、玉佛寺,占巴塞孔埠瀑布、琅勃拉邦等。

从语言到寺庙,以及艺术、文化、表演艺术等处处都能找到它的痕迹。

触摸别人的头部和强烈的感情流露都不是不被鼓励的。

虽然如此,老挝文化中的很多元素都比佛教更古老。

例如,老挝音乐主要使用Khaen来演奏。

Khaen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竹制管乐器,也是老挝的民族乐器。

六、风俗趣闻:黄金大地老挝人常把自己祖先居住的地方称为“黄金大地”(稻田与鱼塘王国)。

据说这块土地富含黄金,人们赌博、斗鸡都用金条来做赌注,故称黄金大地。

古印度人也曾认为这块土地富藏金子。

这个观点有一定的可信度,因为老挝古都琅勃拉邦男子人品衡量老挝的男子到了一定年龄后,都必须出家剃度当一次和尚。

出家多长时间才可还俗,没有明确规定。

多至三个月,少则三五天,也有终身不还俗的,还俗的也可以再度出家。

在社会上,人们常把一个人是否出家为僧作为衡量人品的重要标准。

老挝国家介绍 PPT课件

老挝国家介绍 PPT课件
老挝国家介绍
夏期国 向刚
国家概况Country Profile
• 国名: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简称 Laos
• 国名释义:以老挝民族名称命名,意为“人”或“人类”。
• 国土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与广西的面积相当
• 人口:老挝全国人口700余万,共分为49个民族,其中佬
• 5.出游时间:11月份到4月份,天气干燥相对凉爽
塔銮寺
王宫博物馆
湄公河落日
节日 Festival
• 老挝的节日主要分为政治节日和民间节日 两大类,其民间节日大都与宗教信仰有密 切联系。
• 主要节日: 独立日(10月12日) 国庆节(12月2日) 塔銮节(佛历12月,公历11月) 泼水节(佛历5月,公历4月13—15日) 高升节(佛历6月15日) 万佛节(佛历7月)
教育 Education
• 学制分为小学五年,初中、高中各三年。老挝现 有四所大学。位于首都万象的老挝国立大学前身 为东都师范学院,1995年6月与其他10所高等院 校合并设立国立大学,有8个学院。近两年,老挝 南部占巴塞省、北部琅勃拉邦省的国立大学分校 相继独立,被正式命名为占巴塞大学和苏发努冯 大学。
经济结构Economic Structure
• 工业:主要工业企业有发电、锯木、采矿、炼铁、水泥、 服装、食品、啤酒、制药等及小型修理厂和编织、竹木加 工等作坊。从业人口约10万人,约占总劳动力的4.2%
• 农业: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0%。2005年农业生产总 值约为6823亿基普。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薯类、咖 啡、烟叶、花生、棉花等。全国耕地面积约74.7万公顷
• 老挝人认为,直接称呼他人的姓名是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一 般,他们会先在对方姓名之前加上某些表示亲切或尊重的称 呼。例如,意为“先生”的“探”,意为“大爷”的“仑”, 意为“大妈”的“把”,意为“大婶”的“那”,意为“大 哥”的“艾”,等等。

老 挝 概 况

老 挝 概 况

老挝概况简史:老挝是世界上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2000多年前就有城邦(部落国家)出现,其后大致经历了“城邦林立”,“澜沧王国”,外族占领,老挝王国等几个时期,才到今天的人民民主共和国时代。

一,城邦林立时期(公元初年—1353年)。

在古代的中南半岛上,城邦林立,部落迁徒和势力的兴衰强弱,不断分合变化。

主要城邦有:科达蒙(堂明·道明);文单(陆真腊);孟骚(挝国—骚国)等。

二,澜沧王国时期(1353—1707年)。

这是老挝历史上笫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维持350多年,经历了三次兴衰。

澜沧王国的创建者为昭法昂。

三,外族占领时期(1778—1945年)。

统一的阑沧王国分化瓦解后,不久就遭遇外族的入侵脔割和长期占领。

首先是暹罗的占领;其次是越南阮氏王朝的蚕食;其三法国殖民统治。

法国自1893年起,先后两次占领老挝,实行殖民统治,时间长达60余年。

到1945年初,日本于3月9日在印度支那发动了一次政变,彻底解除法国在印支的武装力量,夺取法国在印支的殖民政权。

在日本的占领下,老挝人民又添加了一重枷锁。

不过,日本占领时间不长,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四,老挝王国时期(1945—1975年)。

这是老挝人民成功地反对法、美侵略、干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的30年。

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1945—1954年。

老挝人民广泛开展了“驱逐日本,打击法国”的斗争运动;(二)1954—1959年。

巴特寮武装力量解放了丰沙里和琅勃拉邦省大部,粉碎了法国的南鸟河防线,逼使法国承认越老柬三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三)1960—1962年。

在美国的干涉和指使下,老挝内战爆发,自到1962年7月老挝临时民族团结政府成立。

(四)1963—1975年。

1962年日内瓦协议墨汁未干,就遭到美国及其仆从的公开破坏,美国大举增兵,加大对右派集团的援助,拉拢富马首相,挑拨中立派与爱国战线的关系,最终颠覆了三方临时民族团结政府。

老挝

老挝

货币
• 外汇或黄金储量2.01 亿美元 (2004) 外债24.9 亿美元 (2001) 经济援助-捐赠者2.43 亿 美元 (2001)货币基普(LAK) 货币符号LAK 汇率 基普兑美元 - 10,443 (2003), 10,056.3 (2002), 8,954.58 (2001), 7,887.64 (2000), 7,102.02 (1999) 财政年度10月1日-9月30日
中老经贸关系
• 近年来,中老两国高层领导人往来不断,有力地推动了两 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两国政府已签订的一系列经贸合作协 定,为发展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两国贸 易合作取得了一定发展,交换的商品品种日益扩大,经贸 人员往来增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前两年双边贸易额大 幅下滑,1998年双边贸易额为2573万美元。1999年,中 国对老的机电产品出口和自老的木材进口等有所增加,双 边贸易额恢复较快。双边贸易总额为3200万美元,比上年 增长23.3%。两国间的边境贸易也得到了发展,边贸是两 国双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中老边贸额达988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0.92%。截至1999年底,中国公司在 老共签订承包劳务合同307份,合同总金额5.24亿美元, 完成营业额3.54亿美元。
• • • •
人文地理环境
• • • • • • • • 国家名字 传统的全名: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传统的简称:老挝陆地边界线 总共:5,083千米 与接壤的国家:缅甸 235千米, 柬埔寨 541千米, 中国 423 千米, 泰国 1,754千米, 越南 2,130 千米 海岸线 0千米 人口 6,068,117 语言:通用老挝语,旅游地区英文也通用,法语使用也较 广泛 宗教:盛行佛教
沙湾拿吉市
• 位于老挝下寮湄公河左岸,人口10万。为 下寮主要城市,工商业较其它城市发达。 市区庚谷平原是老挝的主要稻米产区。交 通方便,市郊有机场,由13号公路可通达 全国,9号公路通向越南岘港,乘船可抵右 岸的泰国,现拟修建通往泰国的跨河大桥 (日本援助),预计2003年动工。该市自 古以来是下寮的交通枢纽

东南亚国家之老挝的简短介绍

东南亚国家之老挝的简短介绍

东南亚国家之老挝的简短介绍
简介
老挝全称: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内陆国家。

老挝工业基础薄弱,以轻工业和采矿业是支柱。

老挝饮食上接近泰国。

首都万象。

历史沿革
1353年,建立澜沧王国,为老挝历史鼎盛时期。

1707年,逐步形成了琅勃拉邦王朝、万象王朝和占巴塞王朝。

1779年,逐步为暹罗(泰国)征服。

189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

1940年,被日本占领。

1945年10月12日,宣布独立。

1946年,建立老挝王国。

同年,法国再次入侵。

1954年,法国从老挝撤军。

1975年12月2日,废除君主制,600余年的君主制宣布终结。

1991年,改国徽。

位置
国旗
国徽
区划。

老挝国家概况

老挝国家概况

老挝国家概况●中老关系一、政治关系(一)中国和老挝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自古以来和睦相处。

1961年4月25日中国和老挝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保持睦邻友好。

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两国关系曾出现曲折,1989年中老关系恢复正常。

10多年来,中老双边关系得到全面恢复和发展,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卫生等领域的友好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双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密切协调与合作。

老挝政府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支持中国人民和平统一祖国大业。

(二)中国访老的主要领导人有:李鹏总理(1990年12月)邹家华副总理(1992年11月)钱其琛国务委员兼外长(1993年1月)乔石委员长(1996年11月)吴邦国副总理(1997年10月)2000年11月11-13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老挝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首次访问老挝,在双边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访问期间,两国签署发表了关于双边合作的《联合声明》,确定发展两国长期稳定、睦邻友好、彼此信赖的全面合作关系。

老方访华的主要领导人有:老挝部长会议主席凯山·丰威汉(1989年10月)老挝政府总理坎代·西潘敦(1991年、1993年)老挝国家主席凯山·丰威汉(1992年4月)老挝国家主席诺哈·冯沙万(1995年6月)老挝国会主席沙曼·维亚吉(1995年5月、2000年1月)老挝政府副总理坎培·乔布拉帕(1995年11)老挝政府副总理本杨·沃拉吉(1997年7月)老挝国家副主席兼建国阵线中央主席乌敦·卡迪亚(1998年3月)老挝政府总理西沙瓦·乔本潘(1999年1月)老挝国家主席坎代·西潘敦(2000年7月)老挝政府总理本扬·沃拉吉(2002年2月)老挝建国阵线中央主席西沙瓦·乔本潘(2002年5月)(三)中老两国有着500公里的共同边界。

老挝——精选推荐

老挝——精选推荐

五、老挝(Laos)【示范导游词】1、老挝概况●人口与民族老挝,全称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The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面积236800平方千米,人口509万(1999年)。

有60多个部族,统划成三大民族,即老龙族(主要是老族、泰族,约占全国人口的60%)、老听族(主要是卡族、普囡族)、老松族(主要是苗族、瑶族)。

通用老挝语。

居民多信奉佛教。

华侨华人约1万多人。

●地理老挝地处中南半岛北部,北与我国云南接壤,边界线长710千米;东面与越南为邻,边界线长1957千米;西面和西北面分别和泰国、缅甸交界,边界线分别为1730千米和230千米;南面与柬埔寨相接,边界长492千米。

全国面积236800平方千米,是一个多山的内陆国家,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称。

老挝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南北长1050千米,东西最宽处500千米,最窄处105千米。

全境地势北高南低,西北向东南倾斜。

全国分为上寮(北部)、中寮(中部)、下寮(南部)三部份。

山地和高原占全国总面积的80%。

境内著名山脉有:比亚山山脉、宋山山脉、来山山脉、鞘山山脉和赛富良山山脉(即长山山脉),其中比亚山海拔2817米,为老挝最高山峰。

老挝境内山脉构成四大高原,即自北而南的会芬高原、镇宁高原、甘蒙高原和波罗芬高原。

镇宁高原又称川圹高原,在上寮川圹境内,海拔2000-2800米,为老挝最高地区,有老挝“屋顶”之称;会芬高原在上寮,地跨川圹省东部和华潘省,海拔2000米;甘蒙高原在中寮的甘蒙省境内,海拔1000米;波罗芬高原在南部,地跨巴色省和阿速坡省,宽约96千米,长约80千米,面积10000多平方千米,海拔300-1000米之间。

老挝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万象以南的湄公河沿岸,较著名的有万象平原、沙湾拿吉平原及巴色西南面的湄公河低地。

在万象以北地区,流经老缅和老泰边境地区的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有许多小盆地,即班班平原和查尔平原。

老挝国家

老挝国家

老挝(一)国家概况【国名】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THE LAO PEOPLE’SDEMOCRATIC REPUBLIC)。

【国旗】国旗旗面中间平行长方形为蓝色,占旗地一半,上下为红色长方形,各占旗地的四分之一。

蓝色部分中间为白色圆轮,轮的直径为蓝色部分宽度的五分之四。

蓝色象征富饶,红色象征革命,白色图轮表示圆月。

此旗原为老挝爱国战线旗帜。

【国徽】呈圆形,由两束稻穗环饰的圆面上有具象征意义的图案:大塔是著名古迹,它是老挝的象征;齿轮、拦河坝、森林、田野等分别象征工业、水力、林业;稻穗象征农业。

两侧的饰带上写着“和平、独立、民主、统一、繁荣昌盛”,底部的饰带上写着“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面积】236800平方公里。

【人口】587万(2007年)。

统称老挝族,下分49个少数民族。

通用老挝语。

居民多信奉佛教。

华侨华人约3万多人。

【首都】万象(VIENTIANE),人口72.6万(2007年)。

最高日均气温31.7℃,最低日均气温22.6℃。

【国家元首】国家主席朱马里·赛雅颂(CHOUMMALY SAYASONE)。

【重要节日】老挝人民军成立日:1月20日(1949年)。

老挝人民革命党成立日:3月22日(1955年)。

老挝新年(宋干节,也叫泼水节):佛历5月,一般从每年公历4月13日开始,前后共3天。

独立日:10月12日(1945年)。

塔銮节:佛历12月,公历11月。

国庆日:12月2日(1975年)。

【简况】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界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

湄公河流经西部1900公里。

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

5月~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

年平均气温约26℃,年降水量1250毫米~3750毫米。

公元1353年建立澜沧王国,为老挝历史鼎盛时期。

189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

1940年9月被日本占领。

1945年10月12日宣布独立。

1946年法国再次入侵,1954年7月签署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法国从老挝撤军,不久美国取而代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挝概况
国名: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The Lao People's Democratic
Republic)
独立日:10月12日(1945年)
国庆日:12月2日(1975年)
国旗:国旗旗面中间平行长方形为蓝色,占旗地一半,上下为红色长方形,各占旗地的四分之一。

蓝色部分中间为白色圆轮,轮的直径为蓝色部分宽度的五分之四。

蓝色象征富饶,红色象征革命,白色图轮表示圆月。

此旗原为老挝爱国战线旗帜。

国徽:呈圆形,由两束稻穗环饰的圆面上有具象征意义的图案:大塔是著名古迹,它是老挝的象征;齿轮、拦河坝、森林、田野等分别象
征工业、水力、林业;稻穗象征农业。

两侧的饰带上写着“和平、独立、
民主、统一、繁荣昌盛”,底部的饰带上写着“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国家政要: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朱马利·赛雅贡(Choummaly Sayasone);总理波松·布帕万(Bouasone Bouphavanh),2006年6月当选;第六届国会主席通辛·坦马冯,2006年6月当选。

自然地理:23.68万平方公里。

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

它北邻中国,南接柬埔寨、东界越南,西北达缅甸,西南毗连泰国。

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称。

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中国云南的滇西高原接壤,东部老、越边境为长山山脉构成的高原,西部是湄公河谷地和湄公河及其支流沿岸的盆地和小块平原。

全国自北向南分为上寮、中寮和下寮,上寮地势最高,川圹高原海拔2000—2800米。

最高峰比亚山峰海拔2820米。

发源于中国的湄公河是最大河流,流经西部1900公里。

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分为雨季和旱季。

身着传统服装的老挝人骑乘大象在万象
人口:600万(2006年)。

全国共有60多个部族,大致分为老龙族、老听族和老松
族三大民族。

85%的居民信奉佛教,通用老挝语。

首都: 万象(Vientiane ) ,人口61
.6万(2001年)。

万象是一座历史古城,自16世纪中叶塞塔提腊国王从琅勃拉邦迁都于此后,这里一直是老挝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万象意为“檀木之城”,据传从前此处多檀木。

万象地处湄公河中游的左岸,隔河与泰国相望,是老挝最大的工商业城市。

市内各种寺庙、古塔处处可见。

塔銮为老挝最著名的佛塔,塔身高大雄伟,金碧辉煌,是万象市的标志和东南亚重要名胜古迹之一。

行政区划: 全国划分为16个省、1个直辖市:万象市和1个行政特区:赛宋本。

简史:老挝历史悠久,公元14世纪建
立澜沧王国,曾是东南亚最繁荣的国家之一。


707—1713年逐步形成了琅勃拉邦王朝、
万象王朝和占巴塞王朝。

1779年至19世纪
中叶逐步为暹罗征服。

1893年沦为法国保护
国。

1940年被日本占领。

1945年8月老
挝人民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伊沙拉阵线,同年
10月12日老挝宣布独立,成立了伊沙拉政府。

1946年法国卷土重来,伊沙拉政府解体。

1950年爱国力量重建伊沙拉阵线,成立了以苏
发努冯亲王为总理的寮国抗战政府。

1954年7月法国被迫签署日内瓦协议,从老挝撤军。


后美国入侵,1962年美国又被迫签订关于老挝问题的日内瓦协议。

老挝成立以富马亲王为首
相、苏发努冯亲王为副首相的联合政府。

196
4年美国支持亲美势力破坏联合政府,进攻解放区。

老挝军民在爱国阵线领导下进行了英勇的抗美救国战争。

1973年2月老挝各方签署了关于在老挝恢复和平和实现民族和睦的协定。

1974年4月成立了以富马为首相的联合政府和以苏发努冯为主席的政治联合委员会。

1975年12月首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万象召开,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老挝人民革命党执政。

1991年8月,老挝最高人民议会通过《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宪法》,根据宪法,将老挝部长会议改名为政府,部长会议主席改名为总理,最高人民议会改名为国会,老挝国徽上原有的红星、斧头和镰刀将被著名古建筑物塔銮图案所取代。

参加纪念法昂王游行 焕然一新的老挝万象凯旋门公园。

它由中国捐资1000万元人民币重新建造、占地4万平方米
政治:
1991年8月,老挝最高人民议会第二届六次会议通过了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宪法明确规定,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是人民民主国家,全部权
力归人民,各族人民在老挝人民革命党领导下行使当家作
主的权力。

老挝国会(原称最高人民议会)是国家最高权
力机构和立法机构,负责制定宪法和法律。

国会每届任期
5年,政府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和国家最高行
政机构。

经济: 资源有锡、铅、钾、铜、铁、金、石膏、
煤、盐等矿藏。

迄今得到少量开采的有锡、石膏、钾、盐、
煤等。

老挝水力资源丰富。

盛产柚木和紫檀等名贵木材,森林面积约900万公顷,全国森林覆盖率约42%左右。

农业是老挝的经济支柱,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0%。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薯类、咖啡、烟叶、花生和棉花等。

全国耕地面积约74.7万公顷。

老挝工业基础薄弱,主要工业企业有发电、锯木、采矿、炼铁、服装和食品等及小型修理厂和编织、竹木加工等作坊。

老挝没有铁路,运输主要靠公路、水运和航空。

近年来,老挝经济发展较快。

2001年至2005年,老挝经济年均增长6.2%。

2005年,老挝国内生产总值约29.2亿美元,同比增长7.2%。

根据老挝第六个五年计划,到2010年,老挝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力争基本消除贫困,到2020年摆脱世界最不发达国家行列。

新闻出版: 全国各种报刊约有20种。

《人民报》为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机关报,创刊
于1950年8月13日,用老挝文出版。

其他
还有《新万象报》、《人民军报》和《青年报》
等。

外语报有英文报《VIENTIANETIMES 》和法文
报《LE RENOVATEUR 》。

巴特寮通讯社1968年1月成立,国
营。

出版老挝文《巴特寮》日报(1999年1
2月2日创刊)及英、法文《每日消息》。

老挝国家广播电台:设在万象,用老挝语广播,对外用越、柬、法、英、泰语广播。

此外,还有老挝人民军广播电台和14个省级广播电台。

老挝标志性建筑塔銮 老挝原木花瓶
老挝国家电视台:建于1983年1
2月。

每天播放老挝语节目5小时左右。

此外
还有17家省级电视台。

外交:老挝奉行和平、独立和与各国
友好的外交政策,至2005年底,已同12
1个国家建交。

1997年7月,老挝正式加
入东盟。

与中国关系:中老两国山水相连,有
万象的老挝佛学院
着深厚的传统友谊。

1961年4月25日,
中国与老挝建立外交关系。

在中老两国几代领
导人的共同关心和精心培育下,中老友谊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

2000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对老挝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访问老挝。

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关于双边合作的《联合声明》,确定发展两国长期稳定、睦邻友好、彼此信赖的全面合作关系。

2004年11月,温家宝总理对老挝进行正式访问。

2006年6月,朱马利主席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表联合新闻公报。

2006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对老挝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发表《中老联合声明》。

2007年8月,波松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近年来,随着两党两国关系的不断深化,双方在各领域、各层次的交流和合作不断发展,经贸合作不断加强。

2003年,中老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1亿美元,2005年达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3.6%。

2006年1月至9月,双边贸易总额达1.75亿美元,同比增长11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