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性肺结核CT判定及非典型肺结核分析(伍建林)
成人不典型肺结核31例影像表现及误诊分析

成人不典型肺结核31例影像表现及误诊分析【关键词】不典型肺结核;影像表现;诊断结核病在本世纪仍然是严峻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而我国每一年发病人数位居全世界第二,最近几年来,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增加,结核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并显现患者年轻化,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及耐药性等特点,给诊断及医治带来了必然困难,现将我院自1996年以来曾误诊的31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式一样情形肺结核31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17岁~78岁。
临床表现咳嗽咳痰l4例,发烧乏力、盗汗10例,胸痛8例,咯血3例,无任何临床病症,查体偶然发觉13例,有2例患糖尿病。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数升高15例,最高为24.1×109/L,白细胞数正常11例;白细胞数减少5例。
贫血17例,血沉增快16例,最快110 mm/h。
痰查抗酸杆菌阳性16例,结核菌素实验强阳性3例,纤维支气管镜刷片抗酸杆菌阳性5例,血结核抗体阳性10例。
胸部影像学检查方式 31例均拍正侧位胸片和CT扫描,6例做增强扫描,5例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采纳Philips Tomoscdn螺旋CT扫描机,层厚 cm,层间距 cm,部份病例于病灶结节处行 mm薄层扫描,6例行增强扫描。
2 结果31例要紧影像学表现为:左肺上叶前段实变2例、右肺上叶尖后段实变3例、右下肺多发实变1例;两肺中下野弥漫散布粟粒结节2例;左肺中叶片状密度增高影3例;右中下肺片絮状高密度影5例(伴厚壁空洞3例);左上肺前段块状阴影1例,右基底段肿块阴影1例;两肺CT正常2例,仅表现为纹理增粗;肺门淋巴结核3例,位于右肺门2例,左肺门1例,表现为肺门隔壁缘滑腻的肿块,其中2例可见斑片状或结节状影。
纵隔淋巴结核2例,其中1例有斑片条索状影,l 例有淋巴结钙化。
结核瘤5例,位于右肺尖部1例,右上叶前段、下叶后基底各1例,左舌叶l段,下叶基底段l例,病灶边缘及周围3例有浅分叶,2例周围有毛刺,3例周围有斑点状影,小片状卫星灶。
应用X线及CT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病临床分析

应用X线及CT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病临床分析目的探讨不典型肺结核的X线及CT临床诊断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不典型肺结核9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X线和CT诊断资料。
结果本研究中的不典型肺结核90例患者经X线和CT诊断,25例患者为肺炎实变型,占27.78%;其CT检查表现大小不一的斑状阴影,且边缘比较平直,病灶密度不均匀;有21例表现为肺门、淋巴结增大,占23.33%;20例患者表现为肺部结节、肿块型,占22.22%;栗性病变型患者24例,占26.67%。
结论不典型肺结核的CT检查表现多样,联合X线诊断进行综合性分析,才能提高临床确诊率,有效避免出现误诊。
标签:不典型肺结核;X线;CT诊断分支杆菌(mycobacteria)除结核、麻风外有六七十种,约30%有致病性。
过去把这类非结核分支杆菌(NTM)及结核菌的变异类型所致肺病,因其临床表现及组织病理不典型,化验室检查常(-),抗痨治疗无效,故称为“非典型肺结核”。
近年来,临床上广泛应用抗生素和大量免疫抑制剂,导致不典型肺结核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增加了临床诊断难度,容易出现误诊。
[1]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9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临床影像诊断资料,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研究对象90例均选自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其中男51例,女39例;年龄在21~76岁,平均年龄为43.3±2.6岁;患者在入院时,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痛、咳嗽、咯痰、发烧盗汗、食欲不振、身体消瘦等临床症状。
1.2方法本研究的90患者,均应用X线检查及CT检查来进行临床诊断。
CT检查使用日本东芝医疗有限公司生产的Activion16排TSX-031ACT机,对患者肺部进行螺旋式、全方位扫描,设定螺距为10mm,设定常规层厚为10mm。
为了有效增加扫描影响效果,部分患者使用高压静脉注射非离子型对比剂,使用剂量一般为75~100mL,然后再进行平扫检查。
剖析不典型肺结核CT影像学临床特点

剖析不典型肺结核CT影像学临床特点摘要]目的:查究与剖析不典型肺结核CT影像学临床特点,以提高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方法:抽样调查2018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3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统计分析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CT影像学临床特点。
结果:3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经CT影像诊断确诊为肺叶、节段实变型:5例、肿块、结节型:12例、纵膈淋巴结肿大型:2例、空洞型:3例、肺间质改变:1例、支气管内膜结核:3例,另有4例患者误诊,误诊率是13.33%。
结论: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特征不典型,诊断医师需仔细寻找CT影像中的特征,可利用CT影像与其它诊断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诊断,以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剖析;不典型肺结核;CT影像学;临床特点在肺结核临床诊断中主要通过痰培养或者是病理结果进行诊断[1]。
结核菌痰液培养具备阳性率低、培养周期长等特点,而病变组织病理检查属于一种有创检查手段,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在结核病变早期的检查诊断中的应用广泛。
部分学者认为CT属于肺结核早期诊断的一种有效检查方法。
典型肺结核的CT影像学以干酪样坏死、渗出、卫星灶、增殖为主要表现。
而近几年我国的不典型肺结核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CT影像学也多样化表现。
笔者节选2018年1月—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3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相关资料,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时间段内我院治疗的患者中,拣选出3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实施对照观察,包括女性11例、男性19例,年龄跨度范围是14—78岁,年龄中间值是(37.4±5.6)岁。
本次研究对象均存在盗汗、午后低热、胸痛、咯血、咳嗽咳痰等症状。
且在X线检查中显示下叶背段、上叶后段、上叶尖等均受到病灶的影响。
1.2方法 30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通过美国生产提供的GE的64排CT机对患者的全肺进行扫描,从肺尖到肺底完成扫描,参数设置如下:层距:1.25mm、层厚:1.25mm。
肺结核ct报告

肺结核ct报告近年来,肺结核成为了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之一。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其发病率高、传播性强、病程长,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身体和经济负担。
肺结核的确诊和治疗是预防和控制肺结核的关键步骤。
肺结核的诊断需要通过临床表现、病史和影像学检查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其中,肺结核CT(计算机断层扫描)报告是诊断肺结核重要的重要步骤之一。
肺结核CT报告内容通常包含以下方面:一、CT表现特征比较典型的肺结核CT表现包括肺门和纵隔淋巴结肿大、树枝状影、空洞、结节等。
此外,还需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咳痰等,以及病史、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
二、影像学诊断根据肺结核CT表现,结合其他临床检查结果,可以进行影像学诊断。
此时需要比较典型的影像表现,分析和评估病灶的定位、大小、数量、形态等,确诊是否为肺结核。
同时,还需要对哪部位的病变进行病理学检查、治疗、疗效判断等作出准确的影像学诊断。
三、综合分析肺结核CT报告需要综合分析影像表现、病史、临床表现等各项诊断信息,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做出科学准确的诊断判断。
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正确诊断,才能及时给予合理治疗,减少病情恶化,防止病情传播。
肺结核CT报告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肺结核CT报告,能够了解肺结核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特征等,及时应对并制定合理治疗计划。
该报告此外还能提供肺部疾病信息,如肺泡炎、肺不张、肺结节等等,为患者接下来治疗或手术提供参考依据,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降低误诊率。
当然,正如任何一份医学报告一样,肺结核CT报告也需要依据专业标准和规范制作。
这意味着,制作和解读肺结核CT报告的医生必须具备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能够为患者提供科学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建议,更好地服务公众和社会。
综上所述,肺结核CT报告在肺结核诊断和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正确制定和解读肺结核CT报告,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肺结核,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传播风险。
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20

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20 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20一、背景介绍1.1 简述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疾病的特点及临床表现1.2 影像学诊断在涂阴活动性肺结核中的意义二、影像学诊断指标及技术2.1 X线胸片的诊断价值和观察指标2.1.1 放射学特点及解读方法2.1.2 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的X线表现及分析2.2 CT扫描的诊断价值和观察指标2.2.1 CT扫描的优点和应用范围2.2.2 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的CT表现及分析三、常见影像学表现及注意事项3.1 X线片的常见表现3.1.1 成片状阴影的分析和判断3.1.2 空泡性结核和空洞性结核的鉴别 3.2 CT扫描的常见表现3.2.1 结节状阴影的形态和密度分析3.2.2 结核球的诊断及鉴别四、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的分期及评估4.1 影像学分期的依据和方法4.1.1 分期标准及临床应用4.1.2 影像学评估指标的选择和解读4.2 影像学分期与临床治疗的关系五、其他辅助影像学检查方法5.1 PET-CT的应用价值和观察指标5.1.1 PET-CT融合图像的优点和意义5.1.2 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的PET-CT表现及分析5.2 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和应用范围5.2.1 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优势5.2.2 涂阴活动性肺结核的磁共振成像表现及分析六、附件本文档附带相关影像资料及示例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 涂阴活动性肺结核:指涂阴活动性的肺结核疾病,主要表现为肺部阴影的形成和扩散2. 影像学诊断:通过影像学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分析的方法3. X线胸片: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通过X射线照射胸部得到影像4. CT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一种利用多个X射线投影图像进行计算重建的影像学检查方法5. 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结合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6. 磁共振成像:通过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对人体进行成像的医学影像学技术。
CT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分析附38例报告

CT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分析附38例报告摘要:目的:分析探讨CT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的效果,并为医护人员更好的治疗患者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7月入院治疗的38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CT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准确率,分析总结其诊断成功的原因。
结果:不典型CT表现有6种,某粒性病变缺乏临床症状8例,肺炎实变型8倒,磨玻璃密度阴影4例,气管支气管结核5例,结节或肿块9例,纵隔淋巴结结核4例。
结核诊断率93,7%,误为肿瘤6.3%,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要加强对不典型肺结核的认识,在早期容易误诊为肿瘤等疾病,要提高早期诊断率,C T检查是确诊不典型肺结核的有效手段。
为了提高诊疗水平,术前应详细检查(B超、核素扫描),CT检查判断正确率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CT诊断;不典型肺结核;临床分析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T in the diagnosis of atypical pulmonary tuberculosis,and better for medical personnel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guidanc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Methods:select from July 2014 - July 2016 patients hospitalized for 38 cases of atypical tuberculosi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observation accuracy of CT in the diagnosis of atypical pulmonary tuberculosis,analysis the reasons for the success of the diagnosis. Results:the atypical CT manifestations have 6 kinds,a grain of 8 lesions lack of clinical symptoms,pneumonia is solid variant 8,ground glass density shadow 4 cases,tracheal bronchus in 5 cases of TB,nodules or masses 9 cases,4 cases of mediastinal lymph node tuberculosis. TB diagnosis rate of 93,7 %,6.3% for tumors,contrast dat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 Conclusion:to strengthen clinical knowledge of atypical pulmonary tuberculosis,easily misdiagnosed as tumor diseases at early stage,to improve the early diagnostic rate,C T check i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diagnosis of atypical pulmonary tuberculosi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surgery should be inspected(B to exceed,nuclide scan),CT examination judgment accuracy is high,has important diagnostic value,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CT;Atypical tuberculosis;Clinical analysis在我国,近年来肺结核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但是因为是不典型肺结核,所以他的临床表现有很多,且不容易诊断。
活动性肺结核X线与CT征像分析(附病例318例)

如树 芽征C 表现为如树枝状分布的阴影 t胸膜改变表 现为胸膜的 T 增厚 以及胸 前积 液的出现 ;纵隔或肺 门淋 巴结增大可见肺 门部及气管
前方肿大的淋 巴结阴影。 3讨 论
( 12 占1. %),干酪性 肺炎伴小空洞形成2 例 ( . %);粟粒 型 3 4 占7 5 5
或小 叶浸润 型l例 ( .3 6 占5 %) ;陈旧型硬结灶 或纤维化或胸膜炎 型 0
6 例 ( 1. %) 茅征 2 1 l 占 91 ;树 8 7 例患者 ( 8. %) 占 5 2 ;胸膜 改 变 1 例 ( 7 2 ;纵 隔或肺 门淋 巴结增 大 2 例 ( 6 0 。结论 活 动性 2 6 占 . %) o 2 占 . %) 9
肺结核 的 X 线和 C T表现 相结合 ,对提 高结核病 的诊 断率 可起到促进作 用。
本组 3 1 例患 者 中,男 1 8 ,女 l 0 ;最 大年 龄8 岁 ,最小 8 4例 7例 0
增厚 、肋膈 角变 钝等情 况 ,部分患 者甚 至 出现 渗 出性 胸膜 炎的x线
表现 。 2 . 2胸部C 扫描所见 T
小叶 中心 结节影2 5 ( 01 );磨 玻璃样密度 影 17 ( 5例 占8.9 6例 占 5 .2 25%) ;肺 内实变 影7 例患 者 ( 32 %) }空洞 影6 例 ( 4 占2 .7 l 占
【 关键词 】活 动性肺结核 ;x 线诊断 ;C T
中图分类 号 :R2 51
文献标识 码 :B
文章编 号 :17- 14 (00 04 — 2 6 1 8 9 21 )1- 10 0 7
肺结核为临床上常见 的慢性 呼吸道传染病 ,好发于 中青年人 ,近 年来其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常有低热 、咳嗽 、消 瘦、乏力、食欲差等症状 ,痰检查结核菌阳性 ,影像学检查科协助诊 断。但是由于患者 临床表 现及 影像学 检查表 现多样 ,临床上时有误诊 的发生_ l J 。如何更好 的认识活动性肺结核其x 线及C 表现,提高诊断正 T 确率 ,是临床医师面临的重要 问题 。20 年5 】 07 月至20年5 ,白城传 09 月 染病医院共确诊活动性结核患者38 ,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 下。 1例 1 资料与方 法 1 . 1临床资料
HRCT诊断成人活动性肺结核影像分析

HRCT诊断成人活动性肺结核影像分析目的探讨成人活动性肺结核HRCT(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高分辨率CT)影像特征,探讨其鉴别诊断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4月在我院采用HRCT诊断的96例肺结核患者影像学资料。
结果小叶中心结节影83例(86.5%),树芽征81例(84.4%),气道壁增厚61例(63.5%),磨玻璃密度影:54例(56.2%),空洞32例(33.3%),肺实变影:25例(26.0%),胸膜改变、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合计32%;2种及2种以上肺部病变并存93例。
其中原发性肺结核6例,血行播撒性肺结核25例,继发性肺结核56例,结核性胸膜炎16例;病灶完全位于左肺32例,右肺53例,两肺11例;以肺实质改变为主64例,以肺间质改变为主32例。
结论HRCT对活动性肺结核的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能够清晰的显示肺内细小变化,有助于肺结核的分型及判断肺结核的活动性。
标签:肺结核;活动性;高分辨率CT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我国是全球第二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1]。
2010年全国第五次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研究发现:结核病报告发病人数、死亡人数始终位居甲、乙类传染病前列。
而目前肺结核患者的痰菌阳性率仅为20%~55%[2]。
虽然近10年来,结核病免疫学诊断如抗结核抗体、抗结核LAM抗体、16KD抗体、38KD抗体,以及T-SPOT的临床应用取得很大进展,但确定患者是否罹患肺结核仍有赖于肺部异常影像变化。
目前,CT正逐步取代X线胸片,常规CT可显示较明显病变,但对细微结构显示欠佳,因此HRCT 扫描对肺结核活动性征象表现规律。
本研究旨在总结和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4年4月96例活动性肺结核HRCT扫描的资料,旨在揭示肺结核HRCT征象及其基本的病理基础,从而评价在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中HRCT检查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笔者筛选出从2012年6月~2014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临床资料完整的96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HRCT检查;其中男64例,女32例;年龄范围18~66岁(平均5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