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
中国所有的传统节日名称和日期

春节夏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汤圆)元宵节夏历正月十五日吃元宵,庆团圆清明节阳历四月五日左右祭祖、扫墓端午节夏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主题:吃粽子七夕夏历七月初七又称星期,即中国爱情节、情侣节,神话传说中鹊桥相会之日中元节夏历七月十五又称盂兰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有祭祀灵魂等民间习俗中秋节夏历八月十五举家团圆节,主题:赏月、吃月饼重阳节夏历九月初九敬老节,并有其他多种主题古尔邦节伊斯兰历十二月十日宰牲节1月1日元旦节公历新年放假一天3月8日国际妇女节庆祝妇女为社会、政治、经济等做出的贡献妇女放假半天3月12日植树节孙中山逝世纪念日,以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为纪念,1979年全国人大恢复不放假5月1日国际劳动节庆祝劳工运动为社会及经济等作出的贡献放假三天5月4日五四青年节纪念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的反帝爱国学生运动不放假6月1日国际儿童节庆祝儿童福利的促进儿童放假一天7月1日中国共产党建立纪念日纪念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放假8月1日建军节纪念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不放假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纪念1945年9月2日日本与盟国签订降伏文书不放假9月10日教师节庆祝教师为社会做出的贡献,1985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小学、初中一年级教师和学生放假一天10月1日国庆节纪念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放假三天农历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放假三天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赏灯,吃元宵不放假农历二月初二春农节又称“农头节”,传说“二月二、龙抬头” 不放假农历节气清明清明节扫墓祭祀不放假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纪念屈原(存在争议),吃粽子,赛龙舟不放假农历七月初七七夕又称“七巧节”、“乞巧节”,相传牛郎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中国的情人节不放假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七月半” 不放假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不放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登高,老年节不放假农历十二月初八腊八节祭祖先神灵,祈丰收吉祥不放假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小年祭灶,送灶王爷上天不放假农历最后一个月最后一天除夕岁末,守岁不放假回历10月1日开斋节又称“肉孜节”,斋月结束,伊斯兰教节日不放假回历12月10日宰牲节又称“古尔邦节”,朝圣次日,伊斯兰教节日不放假回答者:gxy017 - 进士出身八级6-15 17:14春节夏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传统上从岁末除夕、新年正月初一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汤圆)元宵节夏历正月十五日吃元宵,庆团圆清明节阳历四月五日左右祭祖、扫墓端午节夏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主题:吃粽子七夕夏历七月初七又称星期,即中国爱情节、情侣节,神话传说中鹊桥相会之日中元节夏历七月十五又称盂兰节,俗称七月半、鬼节,有祭祀灵魂等民间习俗中秋节夏历八月十五举家团圆节,主题:赏月、吃月饼重阳节夏历九月初九敬老节,并有其他多种主题。
中国十大传统节日

中国十大传统节日一、春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二、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日,这便是春节过后的第一个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
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也是过去姑娘小伙最喜欢的日子之一。
三、清明节清明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公历4月5日左右。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相传在春秋时期,有“割股啖君”之功的介之推辅佐晋文公重耳回国后,功不言禄,与母隐迹绵山。
晋文公求之不出,抱树而死。
后来晋文公为悼他,禁止国人在之推死日生火煮食,只吃冷食,以后相沿成俗,这一天定为“寒食禁火节”。
寒食节最初确定在寒冷的冬季,后来“随时之宜,唯变所适”,逐渐演变确定在了清明节令期间。
鉴于寒食节活动内容长期在清明节日期间进行,久而久之,寒食节名称渐渐被“清明”所替代。
一般风俗是在清明前一天或两禁火禁烟,吃冷食。
四、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全介绍

中国的传统节日包括:春节、元宵节、龙抬头、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寒衣节、下元节、冬至节和除夕等。
下面是对这些节日的详细介绍:1.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的新年。
春节的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庆祝。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进行许多庆祝活动,如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赏花灯、吃团圆饭等。
2.元宵节: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称为“上元节”或“灯节”。
在元宵节期间,人们会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活动。
3.龙抬头:龙抬头是农历二月初二,也称为“社日节”。
在这一天,人们会祭拜龙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4.上巳节:上巳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三月初三庆祝。
这个节日最初是上古时代人们在水边举行仪式,以消除不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节日。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进行祭祀、踏青等活动。
5.寒食节: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禁烟火、吃冷食,以纪念介子推。
6.清明节: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公历4月5日前后庆祝。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去扫墓、踏青、赏花等活动。
7.端午节:端午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自古以来便有赛龙舟、端午食粽、挂艾草菖蒲和吃粽子、喝雄黄酒等节日活动。
这个节日与屈原有关,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
8.七夕节: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向织女星乞求美满姻缘、灵巧艺匠和幸福生活。
同时,人们还会进行穿针乞巧等传统活动。
9.中元节: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是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专门祭祀鬼魂及祭拜祖先的节日。
这个节日与道教和佛教有关,主要活动有烧纸钱、放河灯等。
10.中秋节:中秋节是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与月亮有关,人们会赏月、吃月饼等活动。
传统节日有哪些

传统节日有哪些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中国传统节日1. 除夕——农历十。
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做“守岁”。
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贴、贴窗花、贴福字。
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
描写除夕的诗句有:除夜【宋】文天祥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无复梦,挑灯。
2. 春节——农历。
,一般以吃、饺子、、大、全鱼、美酒、苹果、花生、瓜子、糖果为主;放鞭炮、给、拜年、走亲戚、送年礼、上、逛花市、闹等众多活动,极尽。
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 ——农历。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其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所以称为。
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有吃元宵、赏、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描写元宵节的诗句有:元夕【宋】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4. ——农历三月初三。
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踢、打、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描写的诗句有: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遥指。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这一天的活动现在逐渐演变为吃、、带五色线,做香囊,门上插艾蒿。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有:端午【唐】文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不能洗得直臣冤。
6. ——农历。
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祈祷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描写的诗句有:七夕【唐】络角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箧,尽写锦绣篇。
香帐簇成排窈窕,穿罢拜。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中国16个传统节日和民俗介绍

中国16个传统节日和民俗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和民俗非常丰富多彩,各有其独特的庆祝方式和意义。
以下是16个中国传统节日和民俗的介绍:1. 春节: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一庆祝,人们会贴春联、放鞭炮、吃团圆饭等。
2.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也叫“上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第一个月圆节,人们会吃元宵、赏花灯等。
3. 清明节:农历清明节,一般在4月4日-6日之间,是祭祀祖先和扫墓的日子。
4.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也叫“重阳节”,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等。
5. 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也叫“中国情人节”,是中国传统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节日,人们会放烟火、写情书、吃巧克力等。
6.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也叫“盂兰盆节”,是中国传统的鬼节,人们会祭祀亡灵、烧纸钱等。
7.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月饼节,人们会赏月、吃月饼等。
8.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也叫“老人节”,是为祭祀祖先和敬老爱老而设立的节日,人们会登高赏秋、吃重阳糕等。
9. 冬至节:农历十二月二十二或二十三,是中国传统的冬季节气节日,人们会吃饺子、喝酒、吃汤圆等。
10. 元旦节:1月1日,是中国传统的新年,人们会放烟火、欢呼雀跃等。
11. 情人节:2月14日,也是西方传统的情人节,在中国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人们会送礼物、约会等。
12. 妇女节:3月8日,是为纪念妇女权益而设立的节日,人们会送花、礼物等。
13. 劳动节:5月1日,是为纪念工人阶级而设立的节日,人们会放假、旅游等。
14. 儿童节:6月1日,是为纪念儿童而设立的节日,人们会送礼物、游乐等。
15. 教师节:9月10日,是为纪念教师而设立的节日,人们会送礼物、感恩教师等。
16. 国庆节: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家庆典,人们会升国旗、阅兵等。
中国传统节日及解释

中国传统节日及解释
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庆祝方式。
以下是一些中国传统节日的解释:
1.春节:也称为中国新年,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
它在农历正月初一庆祝,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即元宵节。
人们会像庆祝新年一样,吃团圆饭、燃放烟花、挂灯笼,以及互赠红包等。
2.清明节:是为了纪念祖先而设立的节日,通常在阳历4月4日或5日,也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
人们会去祭祀祖先,扫墓、烧纸钱、祭拜神明等。
3.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庆祝,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
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和香囊等。
4.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庆祝,是为了庆祝丰收和团圆而设立的节日。
人们会吃月饼、赏月、猜灯谜等。
5.重阳节:在农历九月初九庆祝,也称为祭祖节。
人们会登高远眺、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
6.除夕:在农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庆祝,是为了告别旧年,迎接新年。
人们会吃年夜饭、燃放烟花、守岁等。
以上是中国传统节日及其解释,这些节日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节日。
- 1 -。
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风俗

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风俗有哪些
一、中华传统节日
1、春节:春节习俗包括置事、过年、拜年、聚会、贴窗花、吃团圆饭等;
2、元宵节:此节活动有灯笼游行、挂花池、猜谜语、赏花灯和赛龙舟等;
3、清明节:这个节日有祭祖、踏青、吃清明菜、挂穗杆等习俗;
4、端午节:端午节的活动有赛龙舟、挂菖蒲、吃粽子,以及要喝雄黄酒等;
5、中秋节:此节有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6、重阳节:重阳节则有采茶、吃重阳糕、踩高跷、登高祈福等习俗;
7、腊八节:腊八节节俗有献粥送佛、煮腊八粥、吃腊八粥,在北方地区还有把欠账烧、喝腊八酒等。
中国16个传统节日和民俗介绍

中国16个传统节日和民俗介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拥有许多独特的传统节日和民俗。
下面介绍中国16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和民俗。
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即农历正月初一,又称为“年节”、“大年”等。
中国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贴春联、贴窗花、守岁、放鞭炮等。
2. 元宵节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中国人过元宵节的传统习俗有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
3. 清明节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日期在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节气之后的第15天。
清明节是中国人祭祀祖先的重要节日,人们会扫墓、祭祖、放风筝等。
4. 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是中国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中国人过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等。
5. 七夕节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七月初七。
七夕节是中国人纪念牛郎织女相会的节日,中国人过七夕节的传统习俗有放烟火、写情书、吃巧果等。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是中国人祭月的节日,中国人过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有赏月、吃月饼、猜灯谜等。
7. 重阳节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九月初九日。
重阳节是中国人祭祖和登高的节日,中国人过重阳节的传统习俗有登高、赏菊花、吃重阳糕等。
8. 寒食节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清明节前三天,即农历三月初三。
寒食节是中国人祭祖的节日,中国人过寒食节的传统习俗有吃寒食、放风筝等。
9. 除夕除夕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即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
除夕是中国人团圆的日子,中国人过除夕的传统习俗有贴春联、年夜饭、看春晚等。
10. 元旦元旦是国际节日,即每年的1月1日。
元旦是中国人的公共假日之一,中国人过元旦的传统习俗有打烟火、聚餐、送礼等。
11. 情人节情人节是西方节日,即每年的2月14日。
情人节在中国也逐渐受到了欢迎,中国人过情人节的传统习俗有送花、送礼、约会等。
妇女节是国际节日,即每年的3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