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匆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匆匆》ppt公开课课件部编版小学语文1

《匆匆》ppt公开课课件部编版小学语 文1
《匆匆》ppt公开课课件部编版小学语 文1
《匆匆》ppt公开课课件部编版小学语 文1
合作学习提示 1.默读第四段,思考:这一段和第一段的写作方法 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2.小组讨论:作者在这一段主要想告诉我们什么?
《匆匆》ppt公开课课件部编版小学语 文1
《匆匆》ppt公开课课件部编版小学语 文1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 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 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学习要求
默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一共 有几个问句?这些问题都是在围绕哪一个 问题提问?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匆匆》ppt公开课课件部编版小学语 文1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 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 了罢:现在又到了那里呢?
《匆匆》ppt公开课课件部编版小学语 文1
《匆匆》ppt公开课课件部编版小学语 文1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 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 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 了罢:现在又到了那里呢?
《匆匆》ppt公开课课件部编版小学语 文1
《匆匆》ppt公开课课件部编版小学语 文1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 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 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 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 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 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新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ppt课件1

(点评:讲解李、孟之间交往的生动故 事,为 学生理 解后两 句诗埋 下伏笔 ,可谓 讲在“ 关键处 ”,有 画龙点 睛之妙 。)
2.赏析“烟花三月”的含义。
(1)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引导想象鲜花 盛开的 春天是 怎样一 幅美景 。
(2)师生共议“烟”的丰富意蕴,肯定 学生富 有创意 的个性 化理解 。如: 江边水 气缭绕 ,笼罩 在淡蓝 色的薄 雾中, 雾气时 聚时散 令人产 生无限 遐想。
(评:在师生交流中,通过画面──黄鹤 楼雄姿 、简笔 画── 黄鹤楼 及广陵 位置、 故事── 李、孟 交往的 生动内 容,使 学生如 见其形 、如临 其境, 拓展了 学生想 象的空 间,达 到了解 题入境 的效果 。)
5.要求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
二、初知诗意,质疑梳疑。
1.自由练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 字形。
赏析第二段
写作背景:
• 这篇散文写于1922年3月,当时作者已经24岁。 五四运动时,朱自清为光明和新时代的到来欢 呼。五四高潮过后,由于旧的东西没有摧垮、 新的社会蓝图又不清晰,朱自清陷入了思想苦 闷中,徘徊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在犹豫、徘徊 中,眼看宝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流逝,于是 作者写下了这首感人的散文诗。
2.指读正音。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或注 释了解 诗的大 意,并 激励学 生质疑 。
4.集体交流。
(1)结合板画弄懂“西辞”的含义,理 解“下 扬州” “孤帆 ”“尽 ”“唯 ”的意 思。
(2)提出疑问,并梳理出需要重点探讨 的问题 。
三、赏析佳句,入境悟情。
1.师讲述李、孟真挚友谊的故事,为理 解李白 与孟浩 然依依 惜别的 深情作 好铺垫 。
•
一、情境导入,揭示题意。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匆匆》课件 (1) ppt课件

写出时间无时不在 匆匆流逝
作者意识到了时间匆匆吗?他的表 现又如何?找出文中语句。
为 什 么
{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我掩着面叹息”
时间流逝而一事无成
4.过去的日子如„„痕迹呢?
• 时间匆匆而去形象化为“如轻烟”,比 喻独特,联想新奇;日子就是如此稍纵 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
时间是抽象的,但作者却把它写得形 象可感。说说作者是怎样在这一段表现 “时日匆匆”这一意境的。
在这一段里,作者用拟人手法写太阳: “他有脚,轻轻悄悄地挪移”;他从盆边, 从碗里,从眼前,从手边过去了;他从我 躺着的身上,休息的脚边跨过和飞去;我 叹息时,又从叹息里闪过。他逝去得飞快, 无影无踪。这样生动具体的描写,让我们 见到了时光的形象,他再不是看不见摸不 着的空灵之物,而是有形有迹,可见可寻。
齐读第四段,找出能表现作者 由感悟而发奋的心境的句子。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 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 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 遭啊?
思考:你觉得朱自清先生有没有在这个世界 上白白走一遭?
赏析
从语言、写法、 修辞等角度谈谈
采用第一人称的好处:
显得亲切、自然、真实,便 于直接抒发感情。 设问句,目的是引起人们的 深思,唤起人们珍惜时间的 意识。
由此,你懂得了什么?
能不能用格言、警句、 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感 情?
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初步感知课文:
听朗读,要求:
《匆匆》情境朗读 h264_640x480_300k.mp4
1、注意生字新词; 2、划出自己最喜欢的或
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生字新词
n cé n 潸潸 shān shān 涔涔 cé 赤裸裸 luǒ luǒ 徘徊 pái huái 蒸融 zhēng róng ng lí ng lì lì 伶伶俐俐 lí
部编版教材《匆匆》ppt精品1

人,她不禁热泪潸潸。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匆匆 部编版(共52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匆匆 部编版(共52张PPT)
匆匆—— 缓缓 空虚—— 充实
聪明—— 愚蠢 徘徊—— 果断
你不要再徘徊不定了,还是果断地做出决定吧。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匆匆 部编版(共52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匆匆 部编版(共52张PPT)
“千~万~”式: 千门万户 千言万语 千山万水 千变万化 千呼万唤 千军万马 千秋万代 千恩万谢 千辛万苦 千丝万缕 ABB 式: 头涔涔 泪潸潸 雾蒙蒙 喜洋洋 泪汪汪 湿淋淋 笑盈盈 明晃晃 懒洋洋 沉甸甸 金灿灿 亮晶晶 香喷喷 空荡荡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匆匆 部编版(共52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匆匆 部编版(共52张PPT)
面对悄然流逝的时光,孔子发出“逝 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曹操提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思索。人生 确实太短暂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品读 这篇《匆匆》,随朱自清一起去思索:我 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
8 匆匆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 会写“藏、挪”等字,会写“空虚、叹息”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和本文蕴含的 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3. 品味文章的精彩片段,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4. 懂得时间的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 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 了哪里呢? 句解:“我们朗的读日:子用为疑什惑么、一发去不复返呢?”看似
在问,实际上表问无达的奈了语、作气留者朗恋对读的时,感光读情逝出。去而又无法挽留的 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之情。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匆匆 部编版(共52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匆匆 部编版(共52张PPT)
匆匆—— 缓缓 空虚—— 充实
聪明—— 愚蠢 徘徊—— 果断
你不要再徘徊不定了,还是果断地做出决定吧。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匆匆 部编版(共52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匆匆 部编版(共52张PPT)
“千~万~”式: 千门万户 千言万语 千山万水 千变万化 千呼万唤 千军万马 千秋万代 千恩万谢 千辛万苦 千丝万缕 ABB 式: 头涔涔 泪潸潸 雾蒙蒙 喜洋洋 泪汪汪 湿淋淋 笑盈盈 明晃晃 懒洋洋 沉甸甸 金灿灿 亮晶晶 香喷喷 空荡荡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匆匆 部编版(共52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8匆匆 部编版(共52张PPT)
面对悄然流逝的时光,孔子发出“逝 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曹操提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思索。人生 确实太短暂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品读 这篇《匆匆》,随朱自清一起去思索:我 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了呢?
8 匆匆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1. 会写“藏、挪”等字,会写“空虚、叹息”等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和本文蕴含的 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3. 品味文章的精彩片段,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4. 懂得时间的宝贵,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 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 了哪里呢? 句解:“我们朗的读日:子用为疑什惑么、一发去不复返呢?”看似
在问,实际上表问无达的奈了语、作气留者朗恋对读的时,感光读情逝出。去而又无法挽留的 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之情。
《匆匆》第一课时课件

课堂练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1.太阳nuó( 挪 )移着它的脚步, cáng( 藏 ) 到了云彩的后面,汗zhēng( 蒸 )一般的天气立 刻凉爽起来。 2.人生之路坎坷不平,遇到困难不要 pái huái ( 徘徊 ),更不要沮丧。
课堂练习
二、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头涔涔 孤零零 急匆匆 泪潸潸 赤裸裸 1.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 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2.“要和时间赛跑!”我(急匆匆)地跑回家,坐在书桌 前完成我今天的作业。
这个设问句用破折号把问答连接起来,破折号前面是提出的问 题,破折号后面是对“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个 问题的两种回答,突出地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又无法挽留 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深深留恋之情。
新知讲解
这段话用了一连串的问句,想一想,这样表 达有什么好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设问
时光逝去, 无法挽留
“燕子、杨柳、桃花”这三种自然界里的事物有什么共同 特点?为什么这样写?
这三种事物都是春天的景物,表明大自然的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
新知讲解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
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设问句
新知讲解
zhēng
蒸
重难点字
“扌”竖 略长,“阝” 的竖王下略长。
蒸发
水通过蒸发进入空气。
新知讲解
luǒ
裸
重难点字
左边是“衤”,不要 写成“礻”。
赤裸裸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
新知讲解
我会写
8 匆匆第一课时课件(共15张PPT)

合作探究 体会最后一个问句表达的情感。
从无奈,到惆怅,再到自我激励,还是要有所 作为,这才是生命的情感
例子:珍惜时间 人生最宝贵的是什么呢?是不计其数的金钱吗? 是至高无上的权利吗?是随心所欲的自由吗? 不是,是那些溜走了就再也回不来的时间啊!
读一读 背一背
再读问句,体会情感
你是如何理解作者连续问这种方式的?
在连续的追问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怅然 若失。
习得方法 再读问句
学习第四自然段 思考:作者又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
用你问我答的方式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
读一读
问: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 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没有剩下什么。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没留下什么痕迹。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不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 是的。 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不能白白走这一遭。
8 匆 匆(第一课时)
朱自清
板块一:导语引入, 走进匆匆
同学们,《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子在川 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就是说
时间
时间就像这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面对 匆匆流逝的时间,你有什么想法呢?今天,我 们就跟随朱自清先生一起走进《匆匆》去体会 作者的感受。
板块二:感情朗读 感受匆匆 要求: 学生听老师朗读,边听边思考,你从课文中 感受到了什么?
板块三 品析问句 学习方法
一.找一找
课文中有两个地方使用了一连串的问句,找到并用 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出来。
学习第一自然段
1.作者提了些什么问题?读一读
2.这些问题是通过怎样的方式提出来的?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小结:排比句表现了自然万物循环往复的特点, 在此基础上顺势提出自己的问题,把时间与自然 万物形成对比,表达作者对时间匆匆而去的感叹。
《匆匆》优教课件(第一课时)

朱自清 (第一课时)
目 Contents 录
01 作者简介 02 初读感知
03 生字学习 04 词语学习
05 课文背景
06 课后作业
匆匆
目录
作者简介
朱 自 清
匆匆
目录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 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
成就: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 民主战士。文笔清新,所著合编为《朱自清 全集》。
主要作品:以散文闻名,代表作有《匆 匆》《背影》《荷塘月色》《春》《春晖的 一天》 。
匆匆
目录
初读感知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涔 涔、潸潸、蒸融”等词语; 2、熟练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 的是什么。
匆匆
目录
初读感知
1、通过朗读课文学习本课字词,把不 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 2、自读并熟悉课文,说说你初读之后 的理解和感ó 挪移
zhēn g蒸 融
挪蒸
匆匆
目录
词语学习
涔涔 潸潸 蒸融 游丝 空虚 挪移 伶伶俐俐 徘徊
匆匆
目录
课文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1922年3月,当时作者 已经24岁。五四运动时,朱自清为光明和 新时代的到来欢呼。五四高潮过后,由于 旧的东西没有摧垮、新的社会蓝图又不清 晰,朱自清陷入了思想苦闷中,徘徊于人 生的十字路口。在犹豫、徘徊中,眼看宝 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流逝,于是作者写 下了这首感人的散文诗。
匆匆
目录
初读感知
跟着课文朗读默读课文,感悟 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情感。
(参考《匆匆》课文朗读)
20多年前,上师范的时候,读过一首 诗,只 有四行 :“在 远方, 在身旁 ;在身 旁,在 远方。 ”当时 读得简 直一头 雾水, 一边读 一边纳 闷,难 道这也 叫诗? 还发表 在这么 权威的 刊物上 ?天, 真搞不 懂!也 许正因 为这首 诗的特 殊,当 时诗刊 上读过 的好多 诗都已 经随着 时光的 流逝淡 漠了, 唯有这 首诗依 然记忆 犹新。 20年的 岁月, 20年的 风雨, 窃以为 ,似乎 刚刚读 懂了这 首诗。 字面的理解很简单,空间的距离并不 代表心 里的距 离,有 时候, 人在天 涯,却 心心相 印;有 时候, 人在对 面,却 难以相 识!多 么简单 的诗句 ,又蕴 含了多 么深刻 的道理 啊!
目 Contents 录
01 作者简介 02 初读感知
03 生字学习 04 词语学习
05 课文背景
06 课后作业
匆匆
目录
作者简介
朱 自 清
匆匆
目录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 号秋实,改名自清,字佩弦。
成就: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 民主战士。文笔清新,所著合编为《朱自清 全集》。
主要作品:以散文闻名,代表作有《匆 匆》《背影》《荷塘月色》《春》《春晖的 一天》 。
匆匆
目录
初读感知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会认会写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涔 涔、潸潸、蒸融”等词语; 2、熟练朗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 的是什么。
匆匆
目录
初读感知
1、通过朗读课文学习本课字词,把不 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 2、自读并熟悉课文,说说你初读之后 的理解和感ó 挪移
zhēn g蒸 融
挪蒸
匆匆
目录
词语学习
涔涔 潸潸 蒸融 游丝 空虚 挪移 伶伶俐俐 徘徊
匆匆
目录
课文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1922年3月,当时作者 已经24岁。五四运动时,朱自清为光明和 新时代的到来欢呼。五四高潮过后,由于 旧的东西没有摧垮、新的社会蓝图又不清 晰,朱自清陷入了思想苦闷中,徘徊于人 生的十字路口。在犹豫、徘徊中,眼看宝 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流逝,于是作者写 下了这首感人的散文诗。
匆匆
目录
初读感知
跟着课文朗读默读课文,感悟 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情感。
(参考《匆匆》课文朗读)
20多年前,上师范的时候,读过一首 诗,只 有四行 :“在 远方, 在身旁 ;在身 旁,在 远方。 ”当时 读得简 直一头 雾水, 一边读 一边纳 闷,难 道这也 叫诗? 还发表 在这么 权威的 刊物上 ?天, 真搞不 懂!也 许正因 为这首 诗的特 殊,当 时诗刊 上读过 的好多 诗都已 经随着 时光的 流逝淡 漠了, 唯有这 首诗依 然记忆 犹新。 20年的 岁月, 20年的 风雨, 窃以为 ,似乎 刚刚读 懂了这 首诗。 字面的理解很简单,空间的距离并不 代表心 里的距 离,有 时候, 人在天 涯,却 心心相 印;有 时候, 人在对 面,却 难以相 识!多 么简单 的诗句 ,又蕴 含了多 么深刻 的道理 啊!
人教部编版《匆匆》ppt课件-公开课1

时候,在描绘的春景之中,表明大自然的
荣枯是时间飞逝的痕迹。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
课
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
文
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
讲
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解
这几句话表达作者内心怎样的感受?
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逝去而无法 挽留的无奈。
燕子可再来 课 文 杨柳可再青 讲 解 花儿可再开
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提出问题:日子为什么 一去不复返
课 文 结
匆 匆
提出问题
八千多日子稍纵即逝 一天的日子来去匆匆
构
逃去如飞的日子不留
痕迹
照应开头:日子为什么 一去不复返
无珍 奈惜 时一 光分 流一 逝秒
作业
课
1.背诵课文。
文
2.时光还会怎样匆匆流逝,学习课
讲
文的表达方式,仿写一段话。
解
3.搜集阅读有关时间方面的诗词、
文 讲
∆ 第二部分:(第2-4段)主要写时间在
解
“我”的身边悄悄地逝去,令人感慨。
∆ 第三部分:(第5段)照应开头,再一次 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这一问题。
课文品读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课
文 讲 解
作者用排比的句式描写燕子有再来的 时候,杨柳有再青的时候,桃花有再开的
格言、警句及名人珍惜时间的古诗。
2、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 体品读 。 清爽 吟诵 唱和 陡峭 挺拔 精致 奥秘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别有深意 谁来简单 地说说 这篇文 章的大 致内容 ? (三)、 学习“ 出门” ,感受 心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珍惜时间共 勉
• • • • • • • • 将时间用于工作,那是成功的代价; 用于思考,那是智慧的来源; 用于运动,那是青春的奥秘; 用于阅读,那是知识的源泉; 用于家人,那是幸福的所在; 用于奉献,那是人生的真谛; 用于微笑,那是肩负的良方; 用于计划 ,那是你能做好上述一切的秘诀。
读第四段,从中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 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 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 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 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 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 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 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 这一遭啊?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 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 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 一遭啊?
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 我们不能白白地浪费日子,不 能白白地浪费时间、浪费生命,不 能什么也没做,什么贡献也没有。
美文赏析 “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 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 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 游丝样的痕迹呢?
蒸 融: 蒸发熔化 伶伶俐俐:
形容灵活的样子
读课文第一段: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色?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 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 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 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 呢?
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一寸光阴一寸金,
寸金难买寸光阴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一、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1.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 3.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 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4.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毛泽东)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 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首尾呼应,作者发出时光匆
的感慨。
匆
总 结
作者一开始就向我们提出 问题,但并没有直接作出回答, 而是通过具体例子向我们描述 了日子来去匆匆。最后照应开 头,发出时光匆匆的感慨。
文章中心
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 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 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惋惜。 提醒我们:时光在不知不 觉中就会溜走,要珍惜分 分秒秒,不要虚度光阴。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 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 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 学者、民主战士。江苏扬 州人。 • 他的散文成就很高, 写景抒情,委婉细致,意 境清新幽雅,语言质朴而 又有风采。
•
初步感知课文: 听朗读,要求:
1、注意生字新词; 2、划出自己最喜欢的或
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把 时间的匆匆流逝写得有形有声,可见 可闻非常形象。
师生品味
思考: 1.段中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2.找出段中的拟人句,说说它有什么作用? 3.你能仿写文中的句子吗?仿写如下:
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过去(溜走、逃走); 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过去; 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过去。
思考: 1.找出段中的比喻句。 2.“轻烟”、“薄雾”说明了什么? 3.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1、比喻句:“过去的日子如……痕迹呢?”
2、时间匆匆的而去形象化为“如 轻烟”,比喻独特,联想新奇;
3、日子就是如此稍纵即逝,作者用全 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所以出了疑问。
读课文最后一段:文章的结尾有 什么特点?
时间是抽象的,但作者 却把它写得形象可感。说说 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 法呢?
①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 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 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 然的双眼前过去。
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既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又形象地写出 了时间的匆匆流逝。
②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 伶伶俐俐地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 和太阳说再见,这又算溜走了一日。
☞ ☞对比,反问
读第二段,你怎样理解段中的句子?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 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 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中溜 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 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 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 泪潸潸了。
美文赏析,师生品味
思考: 1.你能算出作者多大年龄吗? 2.找出段中的比喻句,并说出 把什么比喻成什么? 3.这样的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心情?
八千多日子 时 间
像针尖上一滴水
比喻
流
大海
对 比
时间就是这样无声无息地溜走 的。那么请同学们计算一下一天中 又从我们手中溜走了多少时间呢?
同学们这是我们一天流逝的日子
22% 39% 6% 8%
1 2 3 4 5
睡觉 上课 自学 吃饭 玩耍
25%
读第三段,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 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 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 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 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 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 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 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 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 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 cén 潸潸 shān shān 赤裸裸 luǒ 徘徊 pái huái 遮挽 zhē wǎn 蒸融 zhēng róng ng lí ng lìlì 伶伶俐俐 lí
生字新词释义
涔 涔: 汗水不断地流下 潸 潸: 流泪不止的样子 赤裸裸: 完全无遮掩
徘 徊 : 比喻犹豫不决
运用了排比的 修辞手法
用形象化的对 比有什么作用?
燕子可再来 杨柳可再青 花儿可再开 对比
逝去的日子不 再回
☞ ☞引出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
赏
析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 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 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 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思考: 1.这段话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