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_中西医结_省略_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_19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诊疗幻灯片课件

(1) 左侧胸膺或膻中处突发憋闷而痛(绞痛、刺痛、隐痛)。
(2) 疼痛常可窜及肩背,前臂,胃脘部等,甚者可沿手少 阴,厥阴经循行部窜至中指或小指,并兼心悸。
2 .发病特点 突然发病,时作时止,反复发作。
3 .病因病机特点 其病机责之于“本虚标实”,本虚者, 因年老体虚,先天不足,思虑过度,耗伤心脾引起心之阴 阳气血不足,尤以气阴两虚多见。标实者,系膏粱厚味、 七情、寒邪产生之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热结,阻遏 胸阳,闭塞心络,痹而致痛.
7.诊断依据 (1) 舌、脉象 (2) 主症两项以上加兼症一项以上; 〔3〕病证相配组合式分类诊断法如心痛。“气阴两虚兼心血瘀阻证
〞。
(三)分型分级
1. 分型
(1)劳累性心绞痛 由于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短暂胸痛 发作,休息或舌含硝酸甘油后,疼痛可迅速消失。
A.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 病程在1个月以内
3.辨证治疗
(1)气阴两虚 益气养阴,如《内外伤辨惑论》生脉散。 (2)心阳不振 补心温阳,如《伤寒论》炙甘草汤,《金匮要略》 栝萎薤白白酒汤。 (3)心血亏损 补血养心。如《济生方》归脾汤。 (4)痰浊闭塞 化痰开窍。如《济生方》导痰汤。 (5)心血瘀阻 活血化瘀。如《医林改错》通窍活血汤,《和剂局 方》失笑散。 (6)寒凝气滞 通阳理气。如《金匮要略》枳实薤白桂枝汤,《素 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金铃子散。以上辨证治疗时必须据证进行加 减,以便提高疗效。
临床分型
1.心绞痛型 :又分为劳累性心绞痛与自发性心绞痛。前 者因于运动或其他增加心肌需氧量的情况而诱发的短暂胸 痛发作;后者胸痛发作与心肌需氧量的增加无明显的关系, 这种疼痛一般持续时间较长,病情较重,发作频繁,且不 为硝酸甘油缓解。
降脂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IL-6的影响

降脂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IL-6的影响摘要】目的:研究降脂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IL-6的影响。
方法:选择冠心病住院患者80例,分别观察降脂胶囊治疗前后疗效及同型半胱氨酸、IL-6两种指标变化。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同型半胱氨酸、IL-6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降脂胶囊可以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并且能降低血中同型半胱氨酸及IL-6和升高水平,从而改善动脉硬化。
【关键词】降脂胶囊;冠心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IL-6【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2-0111-02大量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同型半胱氨酸(HCY)、IL-6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范畴,多因痰浊,瘀血所致。
降脂胶囊为淮安市中医院本院制剂,由蒲黄、决明子、生山楂、黑木耳、仙灵脾、玉竹、泽泻、寄生等组成,具有健脾祛湿、活血通络、补益肝肾的作用。
本文旨在研究降脂胶囊对冠心病患者体内同型半胱氨酸、IL-6水平的影响,以期改善患者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情况。
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2012年来自淮安市中医院冠心病住院患者80例病例。
冠心病诊断标准依据1979年国际心脏病协会及WHO临床命名及诊断标准。
试验组50例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59~71岁,平均(65.2±5.9)岁;对照组42例中,男性21例,女性21例,年龄59~71岁,平均(64.9±6.2)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降脂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疗程8周。
1.3 疗效评定标准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标准参照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判定。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1例

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1例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如抗凝、扩冠、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的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复方丹参片。
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1.1%,总有效率95.0%。
对照组显效率63.3%,总有效率78.5%,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明显(P>0.05),未见不良反应。
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显著提高疗效。
标签:银丹心脑通软胶囊;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2005年3月~2007年1月,我们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1例,并与加用复方丹参片79例做对照,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西医诊断标准参照WHO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1993年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选择年龄30~70岁、每周发作2次以上的病例。
排除:急性心肌梗死以及其他原因致胸痹者;合并中度以上高血压、重度心肺功能不全、严重心律失常、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疾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对本药物过敏者。
1.2一般资料180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1例,住院60例,门诊41例;男70例,女31例;年龄34~71岁,平均年龄(62.33±4.47)岁;病程15d~17年,平均(3.05±0.67)年;劳累性心绞痛70例,自发性心绞痛31例。
对照组79例,住院50例、门诊29例;男60例,女19例;年龄30~72岁,平均年龄(61.22±3.04)岁;病程17d~19年,平均(3.44±1.01)年;劳累性心绞痛61例,自发性心绞痛18例。
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2.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用西医常规治疗(如抗凝、扩冠、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治疗组同时加用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
心脑联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心脑联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目的:观察心脑联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分析心脑联通胶囊的作用原理和机制,对心脑联通胶囊治疗的安全性进行评价。
方法:将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心脑联通胶囊。
40d后对比观察两组的心电图和临床症状,统计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
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均比对照组高,治疗组患者的病情明显好转。
结论:心脑联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具有活血通脉、通络止痛、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高的特点。
标签:心脑联通胶囊;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安全性分析众所周知,冠心病、心绞痛为常见的心血管急症。
其基本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管腔狭窄以及冠状动脉痉挛而引起的心肌缺血。
随着现代化医学的发展,我国医学领域正在积极研究冠心病心绞痛的介入治疗及临床防治对策,寻求突破的新途径。
研究与应用新型高效安全性药物已经成为领域的热点话题,新型安全有效药物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重获健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心脑联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100例病例(全部患者均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并结合中西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对比观察心脑联通胶囊和常规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分析心脑联通胶囊的作用机制,评测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中医诊断与辨证分型标准按照1993年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确定中医胸痹心痛诊断及心气虚兼痰浊闭阻证型。
选择在中医科就诊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观察治疗。
将1000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50—62岁的75例,65以上的共25例,病程3年以内67例,3年以上的33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和临床特点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结合疗效评价体系及量表研究

1.您有胸痛吗?
□总是有 □经常有
1
2
2.您有胸闷吗?
□总是有 □经常有
1
2
3.您容易疲劳吗?
□极容易 □比较容易
1
2
4.您容易发脾气?
□极容易 □比较容易
1
2
□有(一般) 3
□偶尔有 4
□有(一般) 3
□偶尔有 4
□一般 3
□有点容易 4
□一般 3
□有点容易 4
□根本没有 5
□根本没有 5
□根本不容易 5
2
一、冠心病心绞痛病证结合疗效评价体系
3
立项背景
中 医 在 防 治 冠 心 病 ( CHD ) 心 绞 痛方面有着一定的地位和优势,但由 于中西医理论和对疾病治疗手段的差 异,中医治疗CHD心绞痛的疗效难以 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可。
缺乏客观、公认的中医疗效评价 体系也已经成为制约中医发展的重要 瓶颈之一。
③ M指数中医证候的非线形简明量化表
证候构成条目分级 无 轻度 中度 重度
量化系数 0 0.382 0.618 1
17
7.CHD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
一级指标 1 胸痛
2 胸闷 3 倦怠乏力…… …… 20 来自沉细二级指标无;
轻度:有典型心绞痛发作,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 每周疼痛至少发作2~3次,或每日发作 1~3次,但疼痛不重,有时需口含硝酸甘油;
…… 无 有
……
…… ……
……
量化分 0
4
6
10
0 4 7 11 0 4 6 10
0 1
18
8.CHD心绞痛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量表的科学性考核
冠心病心绞痛 中医疗效评价量表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 y Ke W o d ln e r tv Me cn C r n r h r d s a e; i ia e fc c rsItg aie dii e; o o a y e t i s Cln c l fia y a e
冠心病心绞 痛是 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的疾病 , 尤其是 中老年人 , 中 属 医“ 胸痹 “ 痛”“ 、 心 、厥心 痛”“ 、真心痛 ” 范畴。 院 自 0O 月至20 等 我 2o年2 09 年2 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冠心病心绞痛9冽 , 与单纯 西药治疗的对 O 并
t g o p , r t nt r u 9 c s s o o v nto l e t r di i i h Ch n s me ii e a e o t n r a e. n r l r up 7 wo r u s t e me g o p 0 a e f c n e i na w s e n me c ne w t i e e a d c n b s d n he i c e s Co t o g o , 0 p te t t e t d a i n s r a e w ih o v n i n l w e t r me i i , h w o r u s a e 5 o c u s f r a me t a t r 2 t 3 o r s o f e t t c n e t o a s e n d cne t e t g o p r 1 d t a o r e o t e t n , f e o c u s f e f c s e
Co i a i n r a me t f c i ia e f c c i a i n s mb n to t e t n o ln c l f ia y n p te t wi h o o a y e r i e e i n f c nty. t c r n r h a t d s a s g i ia l s
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型疗效观察_王宇宏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血管系统常见疾病,笔者对87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气阴两虚型)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选择本院2005年1月—2007年3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2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的诊断标准[1],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分布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常规服消心痛片、阿司匹林片。
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生脉注射液(江苏苏中制药厂提供)40mL加于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1次/d,2周为1个疗程。
观察项目:每日用药前、后均详细询问心绞痛发作情况并描记静息12导联ECG 1次,治疗前、后分别行血、尿、便常规化验,肝、肾功能检查,观察不良反应。
统计学处理:以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有效率,采用χ2检验。
3 疗效判定标准与结果3.1心绞痛症状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试验指导原则》制定,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Ⅲ级减轻到Ⅰ级的标准;有效: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Ⅱ级减轻到Ⅰ级,Ⅲ级减轻到Ⅱ级;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3.2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1979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制定。
显效: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即正常范围)或达到“正常心电图”;有效:S-T段的降低,以治疗后回升0.05mV以上,但未达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改变变浅(达25%以上者),或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者;无效: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加重:S-T段较治疗前降低0.05mV以上,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加深(达25%以上),或直立T波变平坦,平坦T波变倒置,以及出现异位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
3.2结果 心绞痛症状疗效,见表1。
表1 两组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组别n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453111393.3对照组422313685.7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中医优势病种单病种—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中医优势病种(单病种)诊疗方案一、概述稳定型心绞痛是指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典型心绞痛发作,其临床表现在1~3个月内相对稳定,即每日和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诱发疼痛的劳力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每次发作的疼痛性质和疼痛部位无改变,疼痛时限相仿(3~5分钟),用硝酸甘油也在相近时间内发生疗效,又称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
目前将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后稳定的、无症状的阶段统称为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
本病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
中医病名:胸痹心痛病;西医病名:稳定性心绞痛。
二、诊断【西医诊断】1.本病症状分为四大要点:位置、性质、持续时间及与劳累的关系,以及加剧或缓解的因素。
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与劳力或情绪激动有关,停下休息即可缓解,多发生在劳力当时而不是之后,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在1~5分钟内迅速缓解症状。
2.稳定型心绞痛体检常无明显异常。
心绞痛发作时可有表情焦虑,皮肤苍白、出汗,心率可正常,增快或减慢,血压可升高或降低,可有房性早搏或室性奔马律,心尖区可有收缩期杂音等体征。
3.实验室检査:主要了解冠心病危险因素及有无贫血等。
对于胸痛明显者,需要查心肌酶谱、肌钙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鉴别。
4.无创检査:(1)所有患者均应行静息心电图检查,胸痛发作时争取做心电图,缓解后立即复查。
(2)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或核素心室造影。
(3)各种负荷试验,包括心电图运动试验、负荷超声心动图、核素负荷试验,有助于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和危险分层,但必须严格掌握适应证。
(4)CT血管造影为显示冠状动脉病变和形态的无创检查方法,有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
但对狭窄病变及程度的判断仍然有局限性,特别是当钙化存在时会显著影响对狭窄程度的判断。
(5)有创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术是检查冠状动脉最精确的方法,可以明确诊断及了解血管病变情况,并决定治疗策略和预后。
【中医辨证分型】胸痹心痛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表现的一种病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1957氏心绞痛,但在Prinz,n欲a氏报告前已有其他
作者报道描述这一情况,所以采用“变异
型心
绞痛”这一名称注4:当出现肯定的心电图改变时,确诊的梗塞有时可称为穿壁性如仅有ST一T波的演变而不出现Q或QS波,但有肯定的酶变化,则称为非穿壁性或心内膜下梗塞
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1979,上海)
一心绞痛症状疗效评定标准
1心绞痛症状分级:(1)轻度:有较典型的心纹痛发作,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每周疼痛至少发作2~3次或每日发作1~3次,但疼痛不重,有时需口含硝酸甘油(2)中度:每天有数次较典型的心绞痛发作,每次持续数分钟到10分钟左右,绞痛较重,一般都需要口含硝酸甘油(3)轻重度:每天有多次典型心绞痛发作,因而影响日常生活活动(例如大便穿衣等)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较长,需多次口含硝酸甘油(4)重度:疼痛发作次数及程度,均较较重度级重者2心绞痛疗效分级:(l)轻度心绞痛:¹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º改善: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明显减轻»基本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¼加重: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有所加重(或达到“中度”“较重度”的标准)(2)中度心绞痛:¹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木消失º改善:症状减轻到“轻度”的标准»基本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¼加重: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都有所加重(或达到“较重度”的标准)
(3)较
重度心绞痛
:
¹显效:症状基木消失或减轻到“轻度
”
的标准
º改善:
症状减到中度的标准
»基本无效:
症状与治疗前相同
¼加重: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
都有所加重(或达到“重度”的标准)
(4)重度心绞痛
:
¹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到“中度”
的标准
º改善
:
症状减轻到“
较重度”的标准以
下»基本无效:症状与治疗前相同
二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
1显效: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即
“正常范围”)或达“正常心电
图
”
2好转:ST段的降低在治疗后回升005
毫伏以上,但未达正常水平,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改变变浅(达25%以上者),或T波由平
坦变为直立,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改善者3无改变:心电图基本与前相同
4加重:ST段较治疗前降低。05毫
伏
以
上,在主要导联倒置T波加深(达25%以上)
,
或直立T波变平坦,平坦T波变倒置,以及
出
现异位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附件
2
中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
原
则
总则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或其前后出现周期性
的下腹疼痛为主症,伴有其他不适,以致影响工
作及生活而言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为了广大劳动妇女的身体健康,需要研制对本病确有疗效的中药及新药投放于临床根据卫
生部颁发的《新药审批办法》和《有关中药问题的补充规定和说明》,我们制定了中药新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保证中药新药疗效结果的可靠性本原则的使用范围适用于痛经的各个证型(包括现代医学的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可以作为痛经的临床试验和验证的技术依据临床试验(分三期进行)一I期临床试验:有关试验设计受试者初试剂量的确定,给药途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的观察和记录六个方面的具体要求,按《新药审批办法》和《有关中药问题的补充规定和说明》执行二E期临床试验:第一阶段:(一)对实验设计的要求,按《新药审批办法》和《有关中药问题的补充规定和说明》执行(二)治疗组病例选择:该组病例不得少于10例门诊病例及住院病例均可1中医诊断与辨证分型:参照全国大专院校《中医妇科学》五版教材关于痛经的诊断及分型(1)痛经的概念:妇女凡在经期或经前经后(一周以内)出现周期性下腹疼痛为主证,伴有其他不适,以致影响工作及生活者可诊断为痛经(2)辨证分型:分虚实两类五种证型实证痛经分三型;¹气滞血痕型:经前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血量少,经行不畅,血色紫黯有块,块下痛暂减,经前乳房胀痛,胸闷不舒,舌质紫黯有点,脉弦º寒湿凝滞型: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月经后期量少经血黯而有疲块或如黑豆汁样,畏寒手足欠温,带下量多,舌苔白或腻,脉弦或沉紧»湿热
痕阻型:经前经
期小腹刺痛或胀痛
拒按,有灼热盛或伴腰部胀痛月经不调,血
色黯红质稠有块,带下量多色黄质稠,或伴有
低热起伏,舌质红,苔黄或腻,脉弦数或滑
数虚证痛经分两型:
¹气血虚弱型:经后小腹隐隐作痛,少腹
及
阴部空坠,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面色
不华,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无力
º肝肾亏损型:经后一二日内小腹
绵绵作
痛,伴腰散部酸痛,经色暗淡,量少质稀薄或
伴有头晕耳鸣,健忘失眠,潮热,舌质淡红,
脉沉或细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山东主编《实用妇
科学》关于痛经的诊断标准¹原发性痛经:指经妇科检查,生殖器官
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者,多发生于月经初潮后2至3年青春期少女或未生育的年轻妇女
º继发性痛经:生殖器官有明显的器质性
病变者,经妇科检查B型超声显象,腹腔镜等技术检查有盆腔炎子宫肿瘤子宫内膜异位
病变而致的痛经在临床选择病例时,根据中医的辨证分型各型间分别统计,按照西医之诊断应将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分项统计二者不要混淆
,
以便更确切的了解新药对各证型及各病的疗
效3根据痛经程度可分三度
:1(:)]987重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难忍,坐卧不宁,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口常生活,必须卧床休息,伴有腰部酸痛,而色眺白,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呕吐腹泻,或肛门坠胀,采用止痛措施无明显缓解‘}“度:经期或经期前后小腹疼痛难忍,伴腰部酸痛,恶心呕吐,四肢不温,用止痛拾儿疼痛哲缓轻度:经期或其前后小腹疼痛明显伴腰部酸痛,但能坚持工作,无全身症状,有时需服止痛药目前,痛经在诊断上尚无确切客观指标,只能依据病人的主诉及表现出的症状诊断为使主观指标尽可能客观化,特定出如下评分标准,做治疗前后疗效对比之用(I)经期及其前后小腹疼痛5分(基础分)(2)腹痛难忍1分(3)腹痛明显。5分(4)坐卧不宁l分(5)休克2分(6)面色白光白05分(7)冷汗淋漓1分(8)四肢厥冷1分(9)需卧床休息1分(1。)影响工作学习1分(11)用一般止痛措施不缓解1分(12)用一般止痛措施疼痛暂缓。5分(13)伴腰部酸痛。5分(14)伴恶心呕吐。5分(15)伴肛门坠胀05分(16)疼痛在一天以内0:分每增加一天加。5分重度:积分为13一15分中度:积分为8一12分轻度:积分为5一7分(三)对照组病例选择:本阶段临床必须设对照组,其病例在数量上以及病情的轻重病程的长短年龄组上均应与受试的新药组近似采取随机抽样分组力求保证组间一致的原则,排除主观精神因素对疗效的判断而产生的影响尽量采用双盲法进行临床观察对照组需采用对本病已知确有疗效的药物
(四)剂
量与疗效:药物的剂量可以根据
I期临床试验结果而定或根据中医理论和临床
经验而定一般需采用一定的剂量疗程以连续三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以
判定其确切疗效的最低时限(五)观察指标和记录:
在用药时期,应
按计划详细观察并记录各项指标特别应当庄意不良反应或未予料到的毒性反应具体要
求
如下:1痛经的各型证侯前后对比,包括痛经各
型证侯舌脉变化尤其是痛经的疼痛程度及月经期量色质变化并认真做好治疗前后对比观察与记录
2妇科检查:内诊体征治疗前后变化对比
,
对已确诊为原发性痛经未婚妇女,只做治疗前
一次肛诊检查,可不
做复查对比对继发性痛
经,必须做好治疗前后内诊检查进行前后对
比3客观指标:根据证型需要及实际条件选
择下列各项中的一至两项
¹血浆月经血子宫膜中PGFZa含量
测定,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近年来很多文献证
明痛经与激素间平衡失调有关,原发性痛经的子宫肌肉过度收缩与PGFZa大量产生及释
放
有关可选择15一20例病例做治疗前后对照测定药物可选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PGFZa
抗血清,进行放射免疫法测定有条件的业
可
设正常组作对照实验结果做统计学处理分
析º阻抗式盆腔血流图法观察盆腔血流动力
学方面治疗前后的变化采用耻骨旁一尾骨导联在经前5天和经行1~2天分别测定观察盆腔血流图的波形波幅血灌流量流入时间指数两侧波幅差五项指标波形指标是反应血流供应强度和血管阻力正常波形为陡直形平顶形圆顶形双峰
形,异常波形为倾斜形低平形滞后上升形多峰递增形等为异常波形波幅是反映博性,血液的供应强度血灌流量是反映单位时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