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定汇率制度
• 1、 固定汇率制度(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 :汇率受规定的平价制约,只能 围绕平价在很小的范围内上下波动的汇率 制度。
• 1) 、 金本位制下汇率围绕铸币平价在黄 金输送点范围内波动,是严格的固定汇率。
固定汇率制度
• 2)、二战后至70年代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下, 美元与黄金保持固定比价,各国货币与美 元保持固定比价,市场汇率波动不能超过 固定比价的上下1% 。(一旦超过,中央银 行将在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因此,布雷 顿森林体系下的固定汇率是靠人为维持的。
• 第四节 人民币汇率和我国的外汇管制
一、我国的外汇管理
(一)我国外汇管理的沿革
1、 第一阶段,从建国初期到私营工商业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1949-1956)。
• 三、货币替代和美元化 • “货币替代”(Currency Substitution):是指在 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居民将本币兑换成外币, 使得外币在价值尺度、支付手段、交易媒介和价 值贮藏方面全部或部分取代本币的现象。 • 美元化:是指一国居民在其资产中持有相当大一 部分外币资产(主要是美元),美元大量进入流 通领域,具备货币的全部或部分职能,并具有逐 步取代本国货币,成为该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媒介 的趋势。
赞成浮动汇率制的理由
• 3)可以隔离来自外部经济的冲击。例如可 以避免通货膨胀国际间的传播。 • 比较 :固定汇率制下,若A国出现通货膨 胀,则A国货币趋于贬值,B国货币有升值 的压力,因此B国中央银行将不得不卖出本 币,买入外币,使得B国货币供应量也增加。
赞成浮动汇率制的理由
• 4)浮动汇率有助于促进经济稳定。一国经 济面对外部冲击时,调整汇率相对于调整 其他经济变量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 5)浮动汇率下的私人投机是稳定的。
• 第三章 汇率制度和外汇管制
• 本章主要内容: • 1、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各自的优 缺点。 • 2、各国汇率制度的选取。 • 3、外汇管制的利弊。 • 4、人民币汇率和我国的外汇管制。
• 第一节 汇率制度
• 一、汇率制度 汇率制度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对本国汇率 变动的基本方式所做出的一系列规定或安 排。 汇率制度的两大基本类型 :固定汇率制 度和浮动汇率制度。
外汇管制
二、 外汇管制的目的主要有 (1)平衡国际收支; (2)稳定汇率 ; (3)限制资本逃避和投机资本的影响; (4)增加外汇储备,集中有限的外汇资金。
外汇管制的内容
• 三、外汇管制的方式 :主要可分为对价格 (汇率)的管制 和 对外汇交易数量的管 制。
• 1、对外汇数量的管制 ; (1) 对贸易外汇的管制 :主要有 a 出口外汇收入的结汇(出口商必须 将出口外汇收入的全部或一部分按官方汇 率售给指定银行) b 进口用汇的审批; (2) 对资本输出入的管制 :大多数发 展中国家鼓励长期资本的输入,对资本的 输出和短期资本的输入则加以限制。
固定汇率制度
• 比较:①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是自发 形成的;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固定汇 率制是通过国际间的协议人为建立起来的。 • ②金本位制下各国之间的汇率能够保持 真正的稳定;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制是 典型的固定汇率制。而纸币流通条件下的 固定汇率制,严格来说只能称为可调整的 钉住汇率制。
• 三、一国选取汇率制度时应参考的因素 • 1、该国经济的结构特征:较小的国家应更倾向于 选取固定程度高的汇率制度。因为这些国家一般 与少数几个大国的贸易依存度比较高,汇率的过 度波动会给它们的国际贸易带来不便。 对于较大的国家而言,应选择浮动成分更大的 汇率制度。因为大国对外贸易倾向于多元化,很 难选择一种基准货币实施固定汇率。另外,大国 更倾向于追求独立的经济政策。同时,大国经济 内部调整的成本比较高,通过变动汇率来调整国 际收支失衡相对更为有效。
• (1)无独立法定通货的汇率安排:指以另 外一国货币作为本国法定通货,如美元化。 • (2)货币局制度:指政府以法定形式明确 规定本币与某一外国货币(锚货币)的固 定兑换比率。 • (3)其他传统的固定钉住安排(水平钉住) • (4)水平区间钉住
• (5)爬行钉住 • (6)爬行区间钉住 • (7)不事先公布干预路径(目标)的管理 浮动 • (8)独立浮动(Independent Floating) • 发达国家汇率制度浮动程度较大,发展中 国家一般相对采用固定程度较大的汇率制 度。
• (一)香港联系汇率制实施的效果 1)香港联系汇率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 货膨胀,也确保了港币汇率的稳定。 2)香港联系汇率制的稳定性促进了香港经 济的平稳发展。 3)香港联系汇率制的成功实施进一步促进 了港元国际化,确保了其作为国际金融中 心和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
(二)存在的问题
1)联系汇率制限制了港元利率调节经济的功能。 2)为维持联系汇率制的稳定性所采取的一些措 施对香港经济的发展也产生了一些负效应。 3)投机者的攻击与港人信心危机是对联系汇率 制最为严峻的考验。
赞成浮动汇率制的理由
• 2)浮动汇率制下,本国货币政策将有更大的 自主性 。 比较: 假定固定汇率制下,A、B两国 货币保持固定比价。若A国实行扩张的货币 政策,则A国可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A国 货币有贬值压力,B国货币有升值的压力, 因此B国中央银行将不得不卖出本币,买入 外币,使得B国货币供应量也增加。
一国选取汇率制度时应参考的因素
• 3、与其他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状况 • 如果一国与周边国家区域性经济合作程度 比较高,相互间有密切的贸易和资金往来, 那么该区域内的各国货币之间可以保持某 种形式的固定汇率。(参考最优货币区理 论)
• 第二节 货币局制度与美元化
• 一、货币局制度 • 货币局制度(Board Currency System) 是一种关于货币发行和兑换的制度安排, 而不仅仅是一种汇率制度。 • 首先,它是一种货币发行制度,它以法 律的形式规定当局发行的货币必须要有外 汇储备的全额支持;其次,它才是一种汇 率制度,保证本币和外币之间在需要时可 按照事先确定的汇率进行无限制的兑换。
• 风险: 1)实行美元化的国家会损失大量铸币税。 2)实行美元化的国家会失去货币政策的自 主性。 3)实行美元化的国家最后贷款人能力会受 到一定的制约。
• 第三节 外汇管制
一、外汇管制的概念 外汇管制,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法律、法令或法 规而对外汇资金的收支、买卖、借贷、转移,对 本国货币的兑换及汇率所进行的管理。 (大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取消管制或管制极少, 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往往实行一定的外汇管制。)
• 2、对价格(汇率)的管制 :可以分为间 接管制和直接管制。具体的措施一般包括。 (1)人为高估或低估本币: 例如政府将本币高估,以控制通货膨 胀;或维护竞争性汇率,低估本币,扩大 本国商品出口。
对价格(汇率)的管制
• (2)复汇率制 :外汇管理机构(对本币 与同一种外币的汇率)人为规定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汇率,不同的汇率适用于不同的 交易项目或经济主体。 • (3)外汇转移证或外汇留成制度
二、香港联系汇率制
香港的联系汇率制是一种典型的货币局制度。 香港无中央银行,货币发行的职能是由三家商业 银行承担。发钞银行在发行港币现钞时,必须向 香港外汇基金按$1=HK$7.8的固定比率上缴等 额美元,换取无息负债证明书;发钞银行回笼港 币现钞时,可按$1=HK$7.8的固定比率向外汇 基金交还负债证明书,收回等额美元。这样,港 币现钞对美元的汇率就固定在$1=HK$7.8的水 平上。
• 二、关于固定和浮动汇率制的优劣争论 • 1、赞成固定汇率制的观点 • 1)、浮动汇率制下,汇率波动频繁而剧烈, 加大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风险,并助 长投机。固定汇率则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 和国际投资。
赞成固定汇率制的观点
• 2)、固定汇率制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提供自律。 为了维持固定汇率,政府在实行国内经济政策时 必然有所顾虑。 • 3)、 固定汇率制有助于促进国际经济合作。固 定汇率制下各国为了维持固定的平价可能进行协 调合作。而浮动汇率制下,由于缺乏对汇率的约 束,各国都将本国国内经济目标 放在首位,这可 能会造成国际经济秩序的混乱。
汇率制度
• 70 年代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各国 汇率进入以浮动汇率制为主的时代。 • 2、浮动汇率制度(Floating Exchange Rate System ):汇率由市场供求自行决定。 • 自由浮动 :政府不采取任何措施对市场汇 率进行干预。 • 管理浮动: 政府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影 响汇率的走势。
赞成固定汇率制的观点
4)浮动汇率制下的投机活动可能是非稳定的。 投机猖獗可能导致市场形成的汇率是“错 误”的汇率,从资源配置角度来看是一个 次优汇率。
• 2、赞成浮动汇率制的理由。 1) 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 汇 率的变动将自动使国际收支恢复均衡; 而固定汇率制下,汇率的自动调节机制无 法发挥,可能不得不通过财政货币政策调节 国际收支的失衡, 从而给国内经济带来不利 影响.
管理浮动
• c、外汇储备短缺的国家,政府可能从外汇 市场上买入外汇以增加其外汇储备。或者 政府也可能买卖不同品种的外汇,以调整 其外汇储备的结构。 • d、其他目的。例如政府可能为了刺激出口, 而进入外汇市场抛售本币,从而降低本币 的汇率。
•
在现实中,绝对的“固定”和绝对的 “浮动”都是不存在的。当前各国是以浮 动为主,但各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取 浮动成分多一些、或者是固定成分多一些 的汇率制度。 • 按照浮动程度由弱到强,各国汇率制度可 分为:教材第88页
一国选取汇率制度时应参考的因素
• 2、国内与国际经济条件的制约。 • 在选取汇率制度时应考虑国内与国际经济 条件。例如,当今国际资金流动的数量已 经非常庞大,如果一国的金融市场已经与 外界联系非常紧密,那么采用固定汇率程 度较高的汇率制度的难度无疑是很高的。 同样,如果一国干预外汇市场的实力有限, 那么采用固定汇率的难度也是很大的。
货币局制度
其运行机制如下:货币发行机构按照
法定汇率以100%的外汇储备作为保证发行 本币;当市场汇率高于法定汇率时,货币 发行机构卖出外汇从而回笼本币;当市场 汇率低于法定汇率时,货币发行机构买进 外汇从而发行本币,以保持市场汇率的稳 定。
货币局制度优点是利于国际贸易和投资 的发展。
缺点在于:货币局制度不易隔离外来冲 击的影响。实行货币局制度的国家完全丧 失了其货币政 策的独立性。货币局制度下 的固定汇率易导致投机者攻击。
• 2.美元化的风险和收益 • 收益: 1)完全美元化有助于消除外汇风险,降低交易 成本,促进贸易和投资的发展,促进与国际市场 的融合。 2)完全美元化有助于避免国际投机攻击 3)完全美元化有助于约束政府行为,避免恶性 通货膨胀的发生。 4)完全美元化有助于提高货币的可信度,为长 期融资提供保障。
管理浮动
• 政府干预汇率的方式主要有三种 ①直接干预 ②运用财政、货币政策 ③采取直接管制措施
管理浮动
• 政府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的目的可能是: • a 、 避免汇率水平在中长期过度偏离合理 水平,防止汇率在短期内波动幅度过大。 • b、执行货币政策的需要。中央银行在市场 上买入外汇,就意味着本国基础货币投放 的增加(效果类似于政府债券市场上公开 市场业务的操作)。同时,外汇市场上的 操作还可以与其他政策工具进行搭配使用。
四、外汇管制的经济效应分析 (一)、收益 1. 保护本国产业。 2. 维持币值稳定或使汇率的变动朝有利于国 内经济的方向发展。 3. 防止资本的大量涌入或外逃。 4. 便于国内财政、货币政策的推行。 5. 有利于二)、外汇管制的成本 1. 降低资源的有效分配和利用。 2. 阻碍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 3. 不利于有效地吸收利用国外资金。 4. 不利于建立正常的价格关系,促进企业竞争力 的提高。 5. 增加交易成本及行政费用。 6. 增加国际贸易摩擦。 7. 导致寻租行为和无谓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