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磷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合集下载

黄瓜生长习性及需肥特点

黄瓜生长习性及需肥特点

黄瓜生长习性及需肥特点黄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也是人们经常食用和种植的一种作物。

下面将介绍黄瓜的生长习性以及其需肥的特点。

黄瓜的生长习性:1.喜光:黄瓜是喜光植物,对光照要求较高。

一般情况下,黄瓜每天需要12-14小时的光照才能正常生长。

在生长过程中,如果光照不足,黄瓜的生长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植株变弱、枯萎。

2.喜温暖:黄瓜是喜温作物,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0-30摄氏度。

如果气温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黄瓜的生长和结果。

黄瓜在温室中生长比较理想,因为温室可以提供较为稳定的温度和光照条件。

3.喜湿润:黄瓜喜湿润环境,对水分的需求较大。

在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是非常重要的。

但要注意避免积水,以免导致根部腐烂。

由于喜湿润,黄瓜在生长期间也需要较高的空气湿度,否则植株易受病虫害侵袭。

4.蔓生习性:黄瓜是一种蔓生植物,喜欢攀爬生长。

在生长过程中,黄瓜的蔓藤会延伸,需要提供合适的支架或网架来支撑植株,保持其正常生长。

黄瓜的需肥特点:1.氮肥需求大:黄瓜生长迅速,对氮的需求比较大。

氮素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重要营养元素,可促进黄瓜的叶绿素合成和植株的生长发育。

在黄瓜生长期间需要施用富含氮素的肥料,如有机肥或氮磷钾复合肥。

2.磷肥需求适中:黄瓜对磷肥的需求较一般,适量的磷肥可促进黄瓜的根系发育,提高植株的抗病虫害能力。

但过量施用磷肥则容易导致磷的积累或固定,影响其他元素的吸收和利用。

3.钾肥需求适中:黄瓜对钾肥的需求量适中。

适量的钾肥可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和结果,增加黄瓜的产量和品质。

但过多施用钾肥会影响植株对其他元素的吸收和平衡。

4.微量元素需求:除了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外,黄瓜还需要一些微量元素来维持正常生长。

黄瓜对锌、铜、硼、钼等微量元素的需求较大,尤其是在果实膨大和形成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这些微量元素的补给。

黄瓜是一种喜光、喜温暖、喜湿润的蔓生植物,生长迅速,对氮肥需求大。

在种植黄瓜时,要注意提供足够的光照和温度,保持土壤湿润,并合理施肥,特别是加强对氮、磷、钾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的补给,以促进黄瓜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不同营养液配方对阳台水培黄瓜的影响

不同营养液配方对阳台水培黄瓜的影响

不同营养液配方对阳台水培黄瓜的影响阳台水培黄瓜栽培是一种在阳台上通过营养液供给方式栽培黄瓜的方法。

营养液是黄瓜生长和发育所需要的养分的来源,不同的营养液配方会对阳台水培黄瓜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从营养液配方对黄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不同营养液配方的特点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便深入理解不同营养液配方对阳台水培黄瓜的影响。

不同营养液配方会对黄瓜的生长和产量产生直接的影响。

营养液中的氮、磷、钾等元素是黄瓜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养分。

适量的氮元素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但过量的氮元素会导致植物茎叶过长,易倒伏。

磷元素对植物根系生长和开花结果起重要作用,缺乏磷元素会导致黄瓜的生长缓慢和结实不良。

钾元素是植物体内的主要离子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适量的钾元素可以增加黄瓜的耐胁迫性和产量。

营养液中的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也是黄瓜生长所必需的,缺乏这些微量元素会导致黄瓜的生长异常和产量减少。

不同营养液配方的特点也会影响阳台水培黄瓜的生长和产量。

常见的营养液配方有全营养液、单元营养液和复合营养液等。

全营养液是将黄瓜生长所需的所有营养元素都包括在内,能够满足黄瓜全生育期的需求,但比较复杂且成本较高。

单元营养液是将不同的营养元素以单一形式分开提供,便于调控植物所需的特定元素,但对于初学者使用稍显复杂。

复合营养液是将几种不同的单元营养液按比例混合调配而成,兼具全营养液和单元营养液的优势,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营养液配方。

不同的营养液配方还会有不同的pH值和电导率,黄瓜对于pH值和电导率有一定的适应范围,过高或过低的pH值和电导率都会对黄瓜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不良影响。

优秀的营养液配方应根据黄瓜生长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调配。

黄瓜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同阶段的营养元素,例如在生长初期需要较多的氮元素促进叶片生长,而在开花结果期则需要较多的磷元素和钾元素促进果实生长和发育。

在制定营养液配方时应根据黄瓜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进行调整。

黄瓜缺素症.

黄瓜缺素症.
③在生育后期,只有叶脉、叶缘残留点绿色外,其他部位全部黄白化; ④缺镁症状与缺钾症状相似,区别在于缺镁是从叶内侧失绿;缺钾是 从叶缘开始失绿。
黄瓜缺镁症诊断要点 :
①生育初期,结瓜前,发生缺绿症,缺镁的可能性不大。可能 是在保护地里由于覆盖,受到气体的障害;
②注意缺绿症发生的叶片所在的位置,如果是上位叶发生缺绿 症可能是其他原因;
黄瓜出现缺钙症的原因:
①氮多、钾多明显地阻碍了对钙的吸收; ②由于土壤干燥,土壤溶液浓度大,阻碍对钙的吸收; ③空气湿度小,蒸发快,补水不足时易产生缺钙; ④在缺钙的酸性土壤上,钙供应不足。实际生产中,种植黄瓜的土壤很少出
现钙不足的情况。
黄瓜缺钙症的治疗方法:
(1)多施腐熟有机肥,改造土壤使钙处于容易被吸收的状态。 (2)合理平衡施肥,防止偏施氮、钾肥。 (3)定期喷施晶翠或者加速钙,补充钙肥,防止钙缺失。
35等钾元素含量高的水溶肥,特别是温度低时更应该施用高效肥料。 (3)根系吸收钾元素受到限制时叶面喷施高能钾叶面肥。
BACK
黄瓜缺钙症状:
①上位叶形状稍小,向内侧或向 外侧卷曲;
②长时间连续低温、日照不足, 急剧晴天,高温,生长点附近的 叶片叶缘卷曲枯死,呈降落伞状;
③在叶片出现症状的同时,根部 枯死。
④叶片稍有硬化;
⑤瓜条稍短,膨大不良。
黄瓜缺钾与缺氮对比:
1为正常叶片和瓜。
2为缺钾叶片和瓜,叶缘淡褐色坏死;瓜条大头细尾。
3为缺氮叶片和瓜,缺氮黄瓜植株矮小,叶脉淡绿,叶片淡黄或淡褐色;瓜 条顶端尖细,淡黄或淡褐色。
黄瓜缺钾症诊断要点 :
①注意叶片发生症状的位置,如果是下位叶和中位叶出现症状可能缺钾; ②生育初期,当温度低,覆盖栽培(双层覆盖)时,气体障害有类似的症

高温胁迫下外源壳聚糖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高温胁迫下外源壳聚糖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高温胁迫下外源壳聚糖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温胁迫下外源壳聚糖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通过将黄瓜幼苗分为对照组和处理组,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处理,分别用不同浓度的壳聚糖进行处理,比较处理组与对照组的幼苗生长指标。

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黄瓜幼苗生长显著减缓,但外源壳聚糖处理能够缓解高温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其中0.1%浓度的壳聚糖处理效果最佳。

此外,外源壳聚糖处理能够提高幼苗根系和茎叶的生长速率,并且对幼苗的光合作用与抗氧化能力也具有积极影响。

引言材料和方法1.材料黄瓜幼苗(Cucumis sativus L),壳聚糖,马铃薯蔗糖琼脂,琼脂糖,硝酸钙,蔗糖,氯化钾,氯化钠。

2.方法2.1黄瓜幼苗处理黄瓜种子在室温下泡水24 h后,在25℃下孵化,孵化两天后选择幼苗进行处理。

将幼苗放置在50 mL的吸管中,每个吸管放置一个幼苗,加入约30 mL的蒸馏水,以保持幼苗长期的生长状态。

将吸管放置在25℃温室条件下相对湿度为40%左右的恒温箱中生长,自然光照下进行处理。

将幼苗随机分为对照组(CK组)和处理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壳聚糖溶液,以观察不同浓度的外源壳聚糖对黄瓜幼苗抗高温的影响。

壳聚糖溶液的配置采用条件反射法测定所需的各种离子,其浓度为:0.1%、0.5%和1.0%。

2.2高温胁迫处理放置幼苗进入温度为34℃的温箱中,恒温21h/d,处理一周。

每天在早上(约9:00)和晚上(约18:00)进行测量。

2.3幼苗生长指标测定在处理1周之后,收获黄瓜幼苗。

将每个幼苗的根系统和青壮茎叶分别用吸水纸擦干,称量并记录鲜重。

之后,用烤箱将样本干燥至常重,称量并记录干重。

以鲜重和干重之差作为水含量的值。

另外,测量叶片的气体交换速率,包括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

还对干样中的叶绿素含量、MDA含量、SOD酶活性和POD酶活性进行分析。

结果与讨论外源壳聚糖处理组相比对照组表现出更好的生理生化指标表现。

论黄瓜无土栽培中营养液各元素的功能

论黄瓜无土栽培中营养液各元素的功能

论黄瓜无土栽培中营养液各元素的功能【摘要】黄瓜无土栽培中营养液的各元素具有重要的功能。

氮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促进叶片生长和光合作用。

磷元素参与植物的能量转移和物质代谢。

钾元素有助于植物的抗逆性和果实的膨大。

钙元素是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维持细胞结构的稳定。

镁元素参与叶绿素的合成,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

黄瓜无土栽培中的营养液中各元素共同发挥作用,确保植物健康生长,增加产量。

合理搭配各元素比例是保证黄瓜无土栽培成功的关键。

对于农田无土栽培的农民来说,深入了解营养液中各元素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有助于提高黄瓜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黄瓜、无土栽培、营养液、元素、氮、磷、钾、钙、镁、功能、重要、文章1. 引言1.1 论黄瓜无土栽培中营养液各元素的功能黄瓜无土栽培是一种现代化、高效率的种植技术,通过给植物根系提供充足的营养液,使黄瓜在无土环境下生长茁壮。

营养液中的各种元素对黄瓜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氮元素是黄瓜生长所必需的重要元素之一,它参与合成蛋白质、叶绿素等物质,促进植物的生长与发育。

磷元素在黄瓜无土栽培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钾元素是黄瓜生长中的调节剂,参与调节渗透压、细胞壁的形成等功能。

钙元素是维持植物正常生长发育不可或缺的元素,特别对黄瓜果实的形成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镁元素是黄瓜中叶绿素的构成部分,是光合作用的催化剂之一。

黄瓜无土栽培中的营养液中各元素均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它们共同参与黄瓜的生长发育过程,保证黄瓜在无土环境下获得充足的养分,以达到高产高质的目标。

对于黄瓜生产者来说,合理施肥和调节营养液中各元素的比例,可以有效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使黄瓜无土栽培技术更加完善和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氮元素的功能氮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中的重要元素,对黄瓜无土栽培中的营养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植物体内的核酸、蛋白质和酶类化合物中,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养分。

黄瓜缺磷的症状

黄瓜缺磷的症状

黄瓜缺磷的症状
在种植管理期间,我们总会遇到一些病虫害管理问题,但是有些缺素情况,容易被人们所忽视。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黄瓜的一种缺素表现:缺磷的情况吧!
症状:
黄瓜缺磷植株生长受阻,发生矮化,茎叶变细,叶片变小而硬化,叶色深绿,无光泽,叶片平展并微向上挺,老叶有明显的暗紫红色斑块,有时斑点变为褐色,下部叶片易脱落。

严重缺磷时,子叶或老叶出现大片水浸状斑块,并向幼叶蔓延,斑块逐渐变褐干枯,下位叶凋萎、脱落。

全株萎缩,瓜条小,暗绿色,生长发育慢。

在土壤氮素含量过高的情况下,缺磷症状除表现叶片小,浓绿和矮化外,叶片还表现为皱曲。

在氮磷同时缺乏时,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小,化瓜严重,但是叶片不浓绿。

病因:
是有机肥施用量少,地温低常影响对磷的吸收,此外利用大田土育苗,施用磷肥不够或未施磷,易出现磷素缺乏症;
改善措施:
结合浇水冲施磷酸二铵或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液2~3次;
备注:
在种植管理期间,要结合作物生育需求进行合理用药、用肥,提早进行作物相关病害的预防。

高温胁迫对植物生理方面的影响

高温胁迫对植物生理方面的影响

高温胁迫对植物生理方面的影响
高温胁迫对植物的生理方面有很多影响,其中包括了生长和发育、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水分和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等方面。

一、生长和发育
高温胁迫会导致植物生长和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减缓植物的生长速度和迟延开花期,从而影响植株产量和品质。

另外,高温还打乱了植物的生长节律,使得植株在不同季节或
不同阶段生长的节奏不同,易导致植株性状不稳定。

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高温胁迫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首先,高温对植物的叶绿素和其他光合
色素的合成和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减缓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和效率;其次,高温会干
扰植物的呼吸作用,导致植物细胞内的能量代谢失衡,影响植物的生理机能和抵抗力。

三、水分和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
高温胁迫会影响植物的水分和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

一方面,高温会使植物表皮渗透
性增加,导致水分蒸发加快,易导致植物脱水死亡;另一方面,高温会干扰植物根系的吸
收和转运营养物质,使得植物出现缺乏某些必要营养素的情况,如钙、铁等元素,进而影
响植株生长和发育。

四、抗氧化酶的活性
高温胁迫会导致植物细胞内对氧化性伤害的敏感性增加,引起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
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的活性升高,加速植株的老化进程。

此外,高温胁迫还可
能使植物进入氧化应激状态,进一步损伤植株的抗性和内稳定性。

综上所述,高温胁迫对植物的生理方面会产生多种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叠加的,造
成良性循环,对植株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

因此,对于现代农业的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来说,研究和规避高温胁迫的影响,尤为重要。

黄瓜的需肥规律 黄瓜施肥的正确方法

黄瓜的需肥规律 黄瓜施肥的正确方法

黄瓜的需肥规律黄瓜施肥的正确方法黄瓜属浅根系作物,又需肥量较大的作物,可适当增加追肥量和提早追肥时间,还要讲究追肥方法与技巧。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黄瓜的需肥规律有哪些,以便更好地掌握黄瓜施肥的正确方法。

一、黄瓜的需肥规律据研究,每生产1000千克商品黄瓜需要氮(N)2.8~3.2千克、磷(P2O5)1.1~1.8千克、钾(K2O)3.6~4.4 千克。

黄瓜对这些养分的吸收随生育期的不同而异。

结瓜期前即从播种到抽蔓期末,生长期约占全生育期的1/3左右,但氮、磷、钾的吸收量仅分别占吸收总量的2.4%、1.2%、1.5%,虽然此阶段吸收量少,但对植株的发育和花芽分化影响很大。

进入结瓜期后,三要素吸收速率增加,到结瓜盛期达到最大值,吸氮量占50%,吸磷量占47%,吸钾量占48%。

结瓜后期三要素吸收量减少。

二、黄瓜施肥的正确方法1、黄瓜施肥要“少吃多餐”黄瓜追施化肥要防止一次用量过高,尤其是氯化铵和氯化钾等化肥更不易偏高,一定要“少吃多餐”,以防造成土壤中含盐量聚增,产生高盐障碍。

各种肥料一次施用量最大限度为。

硫酸铵:砂壤土18-36公斤,壤土24-48公斤。

尿素:砂壤土10-18公斤,壤土12-24公斤。

复合肥:砂壤土24-36公斤,壤土36-60公斤。

过磷酸钙:砂壤土36公斤,壤土48公斤。

硫酸钾:砂壤土6-12公斤,壤土9-18公斤。

第一次追肥后,一般每隔10天左右追一次肥,浇一次水。

根据墒情确定浇水量。

2、黄瓜要尽量多施有机肥黄瓜要多施腐熟的有机肥,这样既能使土壤疏松、温暖、透气,保水保肥,又不会因土壤溶液浓度偏高而影响幼根发育。

在种植过程中,应在施足底有机肥料的基础上,追施优质有机肥。

常用的有机肥料有,骡马粪,骡马(羊)蹄,人粪尿、鸡鸭粪等。

有机肥料最好在温室内设缸或建池沤制后施用。

方法是:在温室内放一个能盛30-50公斤水的缸(或池),里装5-6公斤蹄,或6-7公斤鸡鸭粪,发酵10-15天,水面发灰时开始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磷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摘要:在不同磷水平(0、0.1、0.5、1.0、10.0、20.0 mmol/L)下培养黄瓜幼苗,研究磷素对黄瓜生长及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磷浓度增加,黄瓜根、茎和叶干重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供磷浓度为10.0 mmol/L时开始产生高磷胁迫症状,症状首先出现在老叶,沿叶脉两侧发黄、有光泽、向上凸起,子叶出现红色坏死斑点,严重时老叶坏死,新叶会出现叶脉间失绿症状。②随供磷水平增加,植株体内磷浓度增加,最高达到干重的1.28%;钾浓度在茎中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铜浓度降低,钙、镁、锰、锌等元素浓度及其在根、茎及叶间分配趋势无显著变化。

关键词:高磷胁迫;黄瓜;养分吸收;养分分配 磷素缺乏是植物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1],然而在高度集约化的农业生产方式下,大量施用磷肥导致磷素在土壤中过多累积,国外畜牧业高度发达地区和我国蔬菜等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生产中尤其如此[2,3]。鲁如坤等[4]和周健民等[5]研究指出我国农田生态系统磷素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已出现盈余,此后呈现直线上升的态势。近年来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上土壤磷素过剩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尤其是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6,7]。高磷导致植物产生磷毒害,降低农产品产量和品质[8,9]。然而磷毒害机制仍不清楚[10],一般认为高磷导致铁、锌及铜等元素缺乏[1]。高磷对植物养分吸收的影响是其对植物产生胁迫的重要环节,但前人关于不同磷水平对植物多种养分吸收影响的研究尚少[11]。本试验以高累积磷的重要蔬菜黄瓜为材料,通过水培方式研究不同磷水平对植株养分吸收和分配的影响,旨在探讨高磷与植物矿质元素吸收与分配的关系,揭示高磷胁迫机理,为磷素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黄瓜品种为江苏农业科学院研发的江蔬露丰。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光照生长室进行。黄瓜种子经10% H2O2消毒20 min后,置于培养皿中催芽至露白,然后移入装有蛭石的穴盘中,待子叶平展后用自来水冲洗根部的蛭石,移入PVC管制成的培养罐中,每罐装有1.1 L 1/4山崎营养液,每罐2株黄瓜苗,每2 d换一次营养液。培养8 d后,选择生长状况相同的苗,每罐留1株苗。处理时营养液是以1/2山崎营养液为基础,设置6个磷水平,分别为0、0.1、0.5、1.0、10.0及20.0 mmol/L,以磷酸的形式加入,用NaOH调节pH至5.2。每天更换一次营养液。每个处理重复4次,随机排列。

1.3 采样和测定 处理8 d后开始采样,黄瓜苗经自来水冲洗1遍后,用去离子水清洗3遍,分根、茎(含叶柄)及叶片3部分,于烘箱中105 ℃杀青30 min,然后75 ℃烘干至恒重,研磨后待测。称一定量的样品硝酸消煮后用ICP-AES测定养分元素。

1.4 数据统计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3和DPS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磷水平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随磷浓度增加,黄瓜苗根、茎及叶干重都是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各部分干重达到最大值的磷浓度并不同,达到最大值时的外界磷浓度分别是1.0、10.0 mmol/L(图1)。虽然在外界磷浓度为20.0 mmol/L时干重才显著降低,但在磷浓度10.0 mmol/L时,黄瓜叶色就开始不正常。磷毒害症状(图2)最初出现在老叶上,老叶沿叶脉两侧发黄、有光泽、向上凸起。子叶出现红色坏死斑点,严重时老叶坏死,新叶会出现叶脉间失绿症状。

2.2 不同磷水平对黄瓜幼苗养分浓度的影响 2.2.1 不同磷水平对黄瓜幼苗磷和钾浓度的影响 由图3A可知,随供磷水平增加,黄瓜根、茎和叶磷浓度逐渐增加,外界磷浓度10.0 mmol/L时,各器官磷浓度达到1%。除不供磷处理的根系磷浓度显著大于茎和叶外,其他磷浓度处理的根、茎、叶磷浓度无显著差别。随供磷水平的增加,黄瓜茎中钾浓度先增加,在磷水平0.1~1.0 mmol/L范围内保持稳定,随后降低(图3B);而根和叶中钾浓度在供磷0 mmol/L最低,其他磷水平下无显著差异。在供磷水平0.1、0.5、1.0 mmol/L下,钾浓度在各器官的趋势为茎>根>叶,其他磷水平下,钾浓度分布趋势为根≈茎>叶。

2.2.2 不同磷水平对黄瓜幼苗钙和镁浓度的影响 由图4可知,随磷水平的增加,钙和镁在黄瓜根、茎和叶中分布变化趋势相似。在不同的供磷水平下,茎和根部的钙和镁浓度无显著变化,叶中钙和镁浓度在供磷为0 mmol/L时最低,其他磷水平下无显著差异。同一供磷水平下,钙和镁浓度在根、茎和叶中差异较大,总的趋势为叶中钙、镁浓度高于茎中钙、镁浓度,而茎中钙、镁浓度则高于根中钙、镁浓度。

2.2.3 不同磷水平对黄瓜幼苗铜、锰和锌浓度的影响 由图5A可知,随磷水平的增加,黄瓜幼苗根、茎和叶中的铜浓度有降低的趋势,尤其在高磷时。同一供磷水平下,根中铜浓度高于茎、叶铜浓度,茎和叶中铜浓度无大的差异。随供磷水平增加,黄瓜根和茎中锰浓度无显著变化,而叶中锰浓度在供磷为0 mmol/L时最低,在其他磷水平下无显著差异(图5B)。锰浓度在各器官中表现为叶和根中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茎中锰浓度。黄瓜各器官中锌浓度受供磷水平影响较小,高磷没有导致锌浓度降低,甚至略有增加,尤其是叶中锌浓度;根、茎和叶中锌浓度差别不大,以茎中锌浓度为最低(图5C)。

3 讨论 植株干重的数据表明,供磷0.1 mmol/L已基本满足黄瓜磷素需求。产生磷毒害时的供磷浓度(10.0 mmol/L)和磷毒害症状与Groot等[12]的研究结果一致。但与Marschner等[13]给出黄瓜磷毒害图片展示的症状不同,他们认为磷毒害的症状为老叶和成熟叶片叶脉间失绿。本试验中黄瓜发生毒害时的磷含量符合一般认可的植株磷浓度为1%时即存在潜在磷毒害的观点[1]。但我们的盆栽试验(数据待发表)及Sharma等[14]试验中黄瓜植株磷浓度超过1%并未产生磷毒害,表明磷毒害是否发生除了与体内磷浓度有关,还可能受其他因素的控制,比如光照、其他养分的含量等,存在多种机制[12]。Trimble等[15]的研究发现黄瓜茎中磷浓度大于叶片,而本试验茎和叶的磷浓度并没有显著差异。Cresswell等[16]提出以植株茎的磷浓度作为磷状态的指标,茎可以作为过量磷库,调节叶片磷状态。从本试验结果来看,这个机制对于黄瓜避免磷毒害的作用可能有限。随外界磷水平增加黄瓜植株钾浓度的降低可能主要受伴随离子钠的影响而不是磷的作用,钾和钠之间存在离子竞争,但是叶片钾的浓度依然处在适宜范围,为干重的2.5%~4.0%。植株茎中钾浓度更容易受环境影响,意味着茎中钾浓度可作为判断钾素丰缺的指标。供磷20.0 mmol/L时伴随离子钠也不足以产生盐害,王素平等[17]研究表明,以1/2山崎营养液培养黄瓜,25.0 mmol/L NaCl还不会产生盐害,甚至促进一些品种生长。高磷虽导致黄瓜根、茎、叶中铜浓度降低,但黄瓜叶片的表现与铜缺乏症状(首先幼叶叶脉间失绿)不同,说明本试验中高磷产生的症状不是磷诱导的铜缺乏导致的。高磷并未降低植株的钙、镁、锰和锌的浓度,同时也没有改变这些元素在根、茎和叶的分配趋势,说明高磷并未导致这些元素的缺乏,但是由于高磷导致干重的降低,意味着高磷导致这些元素吸收和转运降低。综上所述,高磷导致的毒害主要是磷的作用而非磷诱导其他养分缺乏引起的。由于磷与其他养分之间关系复杂,它们之间不仅存在直接的化学作用,而且在植物的生理代谢、生化过程和基因水平上具有交互作用[18,19],因此并不能完全排除磷毒害中其他养分所起到的作用,磷毒害机制的真正揭示仍将需要针对磷与其他养分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MARSCHNER H. Mineral Nutrition of Higher Plants[M]. London:Academic Press,1995.

[2] QIN H L, QUAN Z, LIU X L, et al. Phosphorus status and risk of phosphate leaching loss from vegetable soils of different planting years in suburbs of Changsha, China[J].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10, 9(11):1641-1649.

[3] 杨学云.长期施肥条件下塿土磷素累积与淋失研究[D].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4] 鲁如坤,刘鸿翔,闻大中,等.我国典型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平衡研究Ⅲ.全国和典型地区养分循环和平衡现状[J].土壤通报,1996,27(5):193-196.

[5] 周健民,陈小琴,谢建昌.中国农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状况与管理对策[A].周健民. 农田养分平衡与管理[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42-52.

[6] MACDONALD G K, BENNETT E M, POTTER P A, et al. Agronomic phosphorus imbalances across the world’s cropland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11, 108(7): 3086-3091.

[7] SHEN R P, SUN B, ZHAO Q G.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N, P and K balances for agroecosystems in China[J]. Pedosphere,2005,15(3):347-355.

[8] 姜宗庆,封超年,黄联联,等.施磷量对小麦物质生产及吸磷特性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5):628-634.

[9] 孙慧敏. 施磷量和施磷方式对小麦品质、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D].山东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04.

[10] CHIOU T J, AUNG K, LIN S I, et al. Regulation of phosphate homeostasis by microRNA in Arabidopsis[J]. The Plant Cell,2006,18:412-421.

[11] 郝小雨,廖文华,刘建玲,等. 过量施磷对油菜吸收矿质养分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32(3):26-30.

[12] GROOT S P C, ZIJLSTRA S, JANSEN J. Phosphorus nutrition and selection against leaf chlorosis related to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in cucumber[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orticultural Science,1992,117(3):500-5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