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关注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关注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关注民生问题的重要性

作者:tpljd于2012-03-06 10:08:11 发表只看该作者

胡总书记在新年贺辞中指出,要“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在全国“两会”期间,他又反复强调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表明,我们党在今后的工作中,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治,把改善民生问题作为最大的政绩,把关注民生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关注民生,民生问题是最紧要、最根本的问题,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第一,发展经济是关注民生的物质基础。经济发展是途径,改善民生是目标,构建和谐社会是目的,如果不抓住民生这个根本,不积极关注民生,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实际意义。要使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第二,深化改革是重视民生的强大动力。在深化改革中重视民生,能够使广大民众不断地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能够使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地认同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从而使改革和发展获得一种强大的动力。第三,维护公平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条件。公平与公正是协调社会各阶层相互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要在实现公平公正中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第四,解决问题是改善民生的有效途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切入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民生问题连着民心,抓住了民生问题,就抓住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改善民生就要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关注民生必须做到富民、安民、为民,要切实关注民生,必须善谋富民之策,恪守安民之责,多办为民之事。第一,在富民之策上关注民生。通过项目建设促进发展,造福于民。一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二是通过项目建设增加群众就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吸纳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城市人口就业。三是通过项目建设促进社会和谐。通过加大交通运输、电力能源、农田水利、科教文卫、城乡公用设施等项目建设,不仅优化了经济发展的环境,也改善了城乡人民群众的生活。第二,在安民之责上关注民生。坚持从平安建设抓起,让群众安居乐业,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一是构建防控体系,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推动和谐。二是创新工作方法,妥善化解各种矛盾维护和谐。科学决策,减少失误,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在工作中注重把重心和关口前移,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三是倾听群众呼声,畅通民主渠道促进和谐。畅通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把决策的过程变为群众意志表达和意见统一的过程。把畅通渠道的过程,变为密切联系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过程。

第三,在为民之事上关注民生。一是以优质的服务赢得民心。在作风

建设中,我们注重把干部作风的转变体现在行政效能上,把高效的服

务寓于经常性工作中。二是以具体的实事凝聚民心。把关注民生真正

变成为群众办实事和好事的具体行动,强化干部的爱民之心,浓化忧

民之情,转变工作作风。三是以真实的帮扶温暖民心。加大对低收入

阶层和困难群体的生活保障,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密切干群关系,

促进社会和谐。

关注民生必须增强民本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关注民生,解忧于

民,取信于民。第一,在感情上贴近群众,树立执政为民理念,真正

从思想上贴近群众。第二,在行动上深入群众。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到

群众之中,才能汲取到群众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关注民生既重“心

入”,又重“身入”。第三,在生活上关心群众。要认真关注好和及

时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基本问题和紧迫问题,多给群

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身边事、生活事,促进和谐。第四,在工作上服

务群众。高效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必须有效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等主

体服务者的责任感、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激发广大基层干部队伍的

活力,在实践和基层中高效服务群众,致力发展经济,积极建功立业。

关注民生问题的重要性是什么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对此作了明确部署: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作出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

一、深刻认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认识、新概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大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出统一部署。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

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

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兼顾和协调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同时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这样,才能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万众一心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同时,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很难实现建成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

1、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要求大大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

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作出统一部署。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生活、生产和生命安全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益,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抓住机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开发展,一切无从谈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抓住了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键,抓住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问题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同时又是十分重要而紧迫的工作。其基本要求,就是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是要扩大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理顺分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就是要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4、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人民群众在新的发展阶段,期待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生活环境以及个人全面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社会的公共需求快速增长,也更加需要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要完成这样的历史任务,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缺少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很难实现建成全面的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

学校关注民生、服务发展承诺书

学校关注民生、服务发展承诺书 为深入贯彻降实2010年全县教育系统创建“关注民生、服务进展”群众最中意学校的方案精神,遵照镇中心校活动方案,切实加强教育行风建设,规范我校的办学行为,保障家长及孩子的权益别受到侵害,办好人民中意的优质教育,特答应如下: 1、仔细贯彻降实《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教、和谐进展。2、坚持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学生观,积极营造崇尚师德的良好氛围,保证学生身心健康进展。 3、恪守职业道德,敬业爱生,说求奉献,尊重学生的人格,别打骂、体罚和侮辱学生。4、仔细推行校务公开制度,严格执行财务治理制度,为每一位任课教师做好服务工作。5、严格执行国家教育收费政策,坚持收费公示制度。 6、坚定禁止教师、学校收费办班补课现象。 7、规范代办服务行为,学校代办服务项目严格按县教育局规定的要求、程序和办法执行。8、仔细降实政府的扶贫救困政策,外来人员子女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9、仔细对待家长和服务对象的来访,仔细答复和办理各类问、投诉,做到件件有着降,事事有结果。 10、自觉同意社会各界及学生、家长监督,自觉同意上级主管教育、财政、物价各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超市员工学习心得 连锁经营中每家新店在开业之初都会遇到因为对新消费群体的需求无法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而造成商品组合欠佳、形象宣传含糊、顾客认知率较低等事情,在这时假如别进行及时、系统、有效的引导认知工作,便会使企业走进一具被业内人士适应上称之为的“雾境营销”的误区。 区域消费水平的差别、消费者所处文化氛围的别同等原因,势必造成消费群在认知同意新进入者时行为表现方面的别同。特别是在当地同类产业并别处于衰降期时,目标顾客群的认知速度与效果会成为直接妨碍新进入者拓展当地市场的重要因素。俗话说:“万事开头难”那么,这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让顾客知道。在做顾客认知初期工作时想要让目标人群概念性的知道“我们是做什么的?”就必须寻准当地要紧竞争对手的薄弱环节作为引导认知的切入点,以目标顾客所熟知的事物作为暗式的参照物,如此再经过隐义性和技巧性的外部宣传工作使消费者产生强烈的比较和挑选的意识。“别怕别识货,就怕货比货”,有比较挑选基础上的购物行为将会促使消费者最终向忠诚顾客转变。但该认知层给顾客的仅仅是经过感官而获知的表面信息,并别能决定认知工作的理性化走向。 让顾客知道。知道认知时期是顾客经过比较后由“试试看”购买型向“反复”购买型过渡的重要阶段。在那个时刻里我们应该充分运用整体的形象整合系统为顾客提供更为完善的购物过程。这个地方的形象整合别单单指开业之初店面整体的装修、媒体的宣传等单一性的工作更要紧的是以什么来保证顾客购物过程中的最大中意度。要经过尽可能多的渠道在顾客、职员中进行企业文化的潜移默化和妨碍,将简单的购销关系向一具脉络分明的有机共同体演变。使顾客知道我们是“以担社会责任为先,以为顾客服务为主”的新型企业,我们所要的第一追求别是利润,而是有更广大的空间与机会能为更多的消费者提供中意的服务。 让顾客信任。全面质量治理是企业进展的生命线,也是建立顾客信任的唯一途径。以“品质论英雄”是商家营销的要紧手段和线索,质量品质、服务品质、等等都已成贯通所有工作的主线,这些方方面面工作绝别能为某个时刻段的促销而造势,要真正成为对消费者负责的一具个郑重的答应。让顾客100%中意的质量治理作为哺育忠诚顾客的基石性工作必须从开业伊始就进行精密的操作,从严格要求、按流程操作到全方位的监督检查,要做到有形式、更要有内容有涵义。惟独如此才干经的起实践者和时刻的检验,才干让顾客产生信赖和忠诚。 让顾客喜欢。一具人要想被众人所同意和信任那么具有亲和力是他必须的条件。在客观现实中这种亲和力别单只存在于人与人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同样也存有一种潜在的同时在妨碍运营因素中有着举脚轻重作用的亲和力。它源自于职员的全力以赴、企业对公益事业的关注、社区关系的融洽,甚至于部分治理者的人格魅力等。因为这诸多因素的存在因此我们在对待顾客的每次光顾时都别应只当成是一次简单机械的销售过程,企业行为的良好展示算是靠这看似单纯的一次又一次。我们惟独充分利用和把握好每一次接触或服务顾客的机会,才干让他们去感觉我们给其带来的“超值”。日积月累中潜在的亲和力自然会被挖掘出并成为企业与目标顾客间坚固的桥梁与纽带。 让顾客回味。从消费行为学的角度来分析我们会发觉:每一位顾客在单项行为结束后,都会确信自己的相关挑选与决定是明智而正确的,都可不能去贬低、否认自己的决定。这是因为每个人在自己的行为评价中都存有对自我认可性的依靠和自我否认性的排斥。据此,我们应制造更多的情景让顾客回味并知道:是我们企业的与众别同让他有更多的理由去确信自己的行为,以我们的品牌为荣耀在同一群体中得到更多的赞许和认同。如此以来,别但充分满脚了消费者的自我认可性,并且也给我们带来了超出任何宣传效果的-----口碑效应。 在新型竞争营运环境下,多少商家在歇斯底里的高喊“钞票越来越难赚了,顾客越来越看别透了,借我们一双慧眼吧!”。事实上别是消费者变复杂了,而是企业没有把自己真正

新闻报道如何做到

新闻报道如何做到“三个到位” 新闻是指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对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报道。无论是何种新闻形式,笔者认为,一篇好新闻应当将新闻真实性与记者能动性进行有机结合,做到认识到位、深入到位、效果到位。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就这“三个到位”谈谈心得、体会和看法。 新闻真实性:认识到位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脱离真实,无论是何种类型和形式的新闻,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事实第一性,新闻第二性;事实在先,新闻报道在后。这都是老生常谈、众所周知的基本理论,然而,在实践中却往往得不到重视。笔者曾经在一份颇有权威的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条图片新闻,标题是《汽车进入百姓家》,图片内容是一个人倚着一部小轿车站着。乍看起来觉得这条新闻还不错,不仅反映了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还体现了一种消费趋向。但后来偶然一次机会发现原来图片上的这部小轿车是某单位的,连那位倚车而站的人也是单位的司机。之所以出现这样形式看来真实而内容不真实的新闻,笔者以为,这就是认识不到位的问题。内容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现在有一些记者在报道新闻时往往是先确定主题,确立报道的方针与意图,将报道思想变成框框,然后再到处找例证乱套,这样就容易像前面图片新闻的记者一样犯下内容失实的错误。这样的新闻还有什么价值呢? 记者是要不断挖掘事实,再发挥能动性;而不是先发挥能动性,再找事例印证,不可本末倒置。鲁迅先生说过:“正因写实,转成新鲜”,笔者对此深有体会。以笔者采写的一篇新闻《五龙乐》为例,大年三十,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来到上杭县古田镇五龙村,与村民们一起过年,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了五龙村村民的心里。近年来,五龙村发生了喜人变化。怎么来体现?俗话说“事因人生,人因事显”。记者从某天上午五龙村农民成立艺术团、村民张唐妹包艾叶粄,到中午村民廖兰芳送农家菜,再到午饭后村民廖林清洁电瓶车,最后回到艺术团成立后村民陈占超的演出等进行一天全程跟踪报道,始终用事实说话,不添加记者的想象和臆造,让人自然深刻感受到五龙“热”,村民更“乐”,从一个侧面展示了闽西革命老区新农村建设成就。这篇报道赢就赢在它是真实的,不仅事实性真实,而且过程性真实、即时性真实;正因为真实,才富于感染力。 记者在新闻报道中,首先要做到认识到位,这体现在记者做任何采访都必须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全面地收集材料,不夸大、不歪曲、不疏漏,进行实事求是报道,由受众自己做出判断,这样才能经得起检验,获得受众的认可与支持,新闻报道才具有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新闻价值:深入到位 新闻是真实客观的,这里讲的真实客观是相对的。新闻作品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客观的事实总要经过记者的思考和认识反映出来。因此记者的报道及其所产生的新闻作品是主客观的统一体,没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新闻报道便会显得平淡无味,不能引起受众的兴趣。那么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呢?笔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也要做到三个到位,即“线”到位、“点”到位、“面”到位。 首先,谈谈“线”到位。这里的“线”指的是新闻的主题。在新闻写作中,我们既要保证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又要避免单纯地罗列事实。这就需要确立新闻的主题。一条新闻如果没有主题,就好像断线的珍珠,没有大梁的房屋,不但

2019届中考思想品德 时政热点专题十三 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

2019届中考思想品德时政热点专题十三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 平 【热点聚焦】 材料一:2012年8月30日,由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正式公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对大病患者发生的高额医疗费用给予进一步保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目的是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突出问题。 材料二:2012年10月12日,全国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温家宝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强调,实现“老有所养”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目标,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制度、改进工作,推动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取得新进展,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材料三:2012年5月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玲通过了《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6月27日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全文发布这一纲要。纲要强调,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基本保障,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材料四:2012年10月8日,财政部网站报道,为支持各地做好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中央财政近日追加下达2012年中央补助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专项资金50亿元。截止目前,中央财政已索计下达2012年公共租赁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补助资金987亿元。 【设问角度提示】 1.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要这样做?(不少于三个角度) 答:①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②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更好地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③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只有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确保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繁荣成果,才能引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等等。 2.近年来。党和政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出台许多有效的政策措施。做出许多实事、好事。请列举事例加以说明。(不少于三件事) 答: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对老少边穷地区实施扶贫帮困和“阳光行动”;②实施义务教育、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免除学杂费和书本费、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颁布《义务教育法》、颁布《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校车工程等,给青少年带来温暖:③建立并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实施城乡老年居民补助制度、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给人民带来幸福;④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重视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道路、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⑤实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程,重视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等等。 3.你认为当前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最需要迫切解决的民生问题有哪些?(至少三个问题) 答:①食品药品安全问题;②房屋拆迁补助问题:③农民工子女异地中考、高考问题; ④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问题;⑤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等等。 【热点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经济政治与社会 第十三课 关注改善民生 教案

经济政治与社会第十三课关注改善民生教案 课程名称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主题关注改善民生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掌握民生的基本内容,了解改善民生的途径。 [2]思想教育目标:善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职业技能教学点:掌握“五险一金”内涵。 教学难点:社会保障体系。 教学重点:民生的基本内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例证法、情景导学法。 教学设计: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解新课—总结本次课内容—布置作业。 教学设备:黑板\教室\粉笔,也可兼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及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结合预习、板书、图片、故事、提问、讨论等进行课堂讲解。 课前布置:让预习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与板书备注 清点人数: 对学生上课实到情况进行清点、登记,严格考勤。 复习提问: [1]联合国成立于哪年?133页 [2]联合国的基本原则是什么?133页 [3]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有哪些? [4]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36页 预习新课4分钟 讲解新课: 第13课关注改善民生 一、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教育,一方面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另一方面又关系人民的生产生活。因为教育有多方面的功能: 1.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现代化建设需要人,需要有才能有文化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参与。列宁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没有文化的劳动者是很难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只适合自然经济时代,农耕时代,无法从事现代化建设。 2.教育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国际竞争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的落脚点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从哪些来,从教育培养来,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自学成才也是一种教育,即自我教育。 3.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 教育能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了,社会风气、社会经济、社会文明都会得到全面发展。.

新闻报道如何关注民生

新闻报道如何关注民生 摘要民生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为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新闻一种。笔者在基层从事多年新闻报道工作,如何做好民生新闻的报道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报道应站在平民立场和民本的角度;二、运用群众的语言深入挖掘新闻线索;三、采编民生新闻注重创新形式。 关键词新闻报道民生新闻关注民生 民生新闻是新闻报道中最为人民群众关心的社会新闻一种。民生新闻用老百姓的话语,关心老百姓的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普通事件,用新闻的形式把老百姓平凡的生活报道出来,反映老百姓的喜怒哀乐,注重百姓的想法,为百姓提供信息和服务,在老百姓悲欢离合经历中,在百姓的酸甜苦辣境遇中挖掘新闻性和趣味性,反映当前普遍受关注的民生问题,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闻体现了新闻的“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笔者在基层从事多年新闻报道工作,如何做好民生新闻的报道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报道应站在平民立场和民本的角度 用老百姓的语言来报道新闻,用老百姓的眼光来观察新闻。站在百姓的立场,想百姓之想,急百姓之急,是民生报道的特色和亮点。改变了传统新闻的那种“高高在上,冰冷生硬”的报道方式,转而采用平民立场和民本的角度来报道新闻,降低新闻政治色彩,就会赢得了老百姓的赞美。 民生报道并不全是天灾人祸、邻里纠纷。民生新闻报道要贴近百姓生活,贴近基层群众,站在群众的立场上,以平民视角和态度真实纪录群众的生活实态,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同源于生活,同心于百姓”。新闻工作者要扎根现实的基层,立足实际的一线,深入群众丰富的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体会群众苦,理解群众想法和呼声,关心群众的衣食冷暖和喜怒哀乐,体验底层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人情冷暖,增进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汲取好新闻的养分,立足基层,把新闻面向田间地头,把更多的镜头对准基层老百姓,在老百姓中找寻平凡人物、道德模范、五好家庭、空巢老人,努力形成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风,提升报道的魅力。 二、运用群众的语言深入挖掘新闻线索。 民生新闻要避免一味地说教、呆滞地解读,应从细微处着手。许多记者在采访民生新闻时,有时不能安下心来深入基层一线,很难和采访对象的沟通和交流,群众的冷暖疾苦看不清、摸不透,这样的新闻缺乏真实性、现场性,写的呆板、臆造。在国家政策解读上,往往以专家学者的角度和权威的姿态来解读,用老百姓难懂的话语进行强行认可,根本不理睬普通老百姓是否听懂,是否理解,是否

关注民生、服务发展最佳最差评议活动汇报材料

“关注民生、服务发展”最佳最差评议活动汇报材料 按照海伦市教育局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最满意单位评议活动实施的部署要求,我们东方红小学坚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下面,就把我们的做法向各位领导、同志们做以简要汇报。 一.抓根本,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行风建设永恒的主题。我校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作为重要内容来抓,促进了行风的根本好转。具体措施 1、强化宣传。贯彻落实绥化市教育局制定的《关于规范教师行为的“七不准”规定》及海伦市教育局关于《规范教师行为的“十条禁令”》的规定,学校要细化师德师风建设条例,把师德师风建设的宣传工作作为经常性的宣传教育活动,贯穿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学习宣传有关文件精神,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有关规定入脑入心。 2、强化学习。开展形式多样的自我教育活动,在教职工中认真组织学习政治理论、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心理健康等内容。结合暑期学习和年度考核工作,开展“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为主题的自查自纠活动,每一个教职工逐条对照“十条禁令”及学校师德细则,认真、彻底地检查和深刻反省自己的从教行为,并写出自查报告,学校要认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状况的自查,深入剖析师德师风问题的根源,认真查找工作中的疏漏和差距,拟定师德师风实施办法和自查报告。 3、强化领导。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在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要把师德师风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使师德师风建设走上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健全激励机制,对师德高尚、业绩卓着的教职工予以表彰和重奖,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激励、导向、示范作用;健全考核机制,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测评标准,把师德师风的行为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内容,作为教师职务晋升、评优选模的重要依据。 4、强化管理。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认真实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完善教师选拔任用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如何写新闻报道

如何写新闻报道 一、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语文课程标准》这次习作练习。写一篇新闻报道,写作素材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学生有所观察,有所经历,有所体验,从取材方面来看是“易于动笔”的。这次习作的目的也十分明确。 二、学科融合,开发资源 在这次写作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和体育教师进行协作,请体育老师指导学生开展一次比赛(如:拔河、跳绳、踢毽、篮球赛等)。比赛之前,教师要做精心的布置,在比赛过程之中,要让学生搞清比赛规则以及相关的专业术语,以便在写作中进行准确地表达。这里需要注意-点,比赛中要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比赛,不要刻意进行相关的习作指导,要把整个比赛过程都作为本次习作教学的资源来看待。特别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比赛的过程,对比赛的结果一定要记清。 导写过程 一、引题要激发兴趣 比如:同学们,学校“红领巾”广播站的张老师听说咱们班昨天下午举行了一次拔河比赛,他很关心这件事。他建议我让同学们把这件事写下来,准备在校广播站播出,以此来号召更多的班级、同学加入有意义的体育锻炼之中。你们有兴趣吗?另外,咱们班的黑板报也急需要三篇“新闻稿”。你想试试看吗?(板书:新闻报道) 二、质疑让例文引路 1、大家知道这篇文章该怎么写吗?引导学生自由交流。 (这里可以让学生充分“放谈”,对于乏学生中所谈的一些错误观点,教师相机进行小结,并将某些学生的错误观点当作下一步教学的一种资源。) 2、有人说我把昨天比赛的整个过程详细地记述下来,有人说我选择一两个人物重点写写他们在比赛中的表现,还有人说我准备着重写写自己在比赛中的感受。广播站的张老师预计到同学们会这样来写“新闻报道”,因此他特意为同学们准备了一篇“新闻报道”的例文。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读读这篇“新闻报道”,学习其中的写作方法。 出示例文―《我市第九届小学离生男子篮球比赛结束东城小学男篮获得冠军》,引导学

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卫生局2011年“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满意单位评议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 (1)

哈尔滨市卫生局文件 哈卫监察发…2011?106号 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卫生局2011年“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满意单位评议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各区、县(市)卫生局,市直各单位,局机关各处室:现将《哈尔滨市卫生局2011年“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满意单位评议活动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评议工作。 附件:哈尔滨市2011年度“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满意单位评议活动参评部门工作考核办法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卫生纪检评议方案通知 抄送:市纠风办 哈尔滨市卫生局办公室2011年5月6日印发

共印8份哈尔滨市卫生局2011年“关注民生、服务发展” 群众满意单位评议活动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按照市纠风办《哈尔滨市2011年纠风工作实施意见》(哈纠办发[2011]3号)和《哈尔滨市2011年“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满意单位评议活动工作方案》(哈纠办发[2011]6号)的部署和要求,2011年继续在全市开展“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满意单位评议活动(以下简称“群众满意单位评议”活动)。为保证我局评议活动扎实有效地进行,特制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委全会和省、市纪委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以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为基础,以加强政风行风建设为核心,以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为目的,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切实提高执法水平、服务意识和工作效率,为实现我市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二、评议对象 评议活动涉及三个层面: (一)由市纠风办统一组织市直相关部门评议活动。分三个组别(执法监督组、综合管理组、社会服务组),共计52个单位。市卫生局参加执法监督组评议。 (二)市纠风办统一组织部分市直执法单位开展“群众满意

如何写一篇好的新闻报道

如何写一篇好的新闻报道 如何写好新闻报道 “新闻”,何谓“新闻”?简而言之就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随着公司不断发展,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作为百金集团的员工,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把自己身边的新变化、新成果展示出来,让社会了解百金、让员工认同百金,从而树立起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 那如何写好一篇新闻报道呢? 1、内容要新。 新闻贵在新,而且有认识意义、启迪和指导意义。消息只有新,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先睹为快。新,不仅要把新人物、新事件、新经验报道给读者,而且要选择有意义、有价值,给人以启迪,有指导性的事物。 2、报道要快。 快是消息的价值,消息报道速度迟缓便会降低消息的价值,“新闻”变成了“旧闻”。新闻讲时效性,就是速度要快,内容要新,对新人、新事、新情况、新问题,要敏锐地发现,尽快地了解,迅速及时地反映。 3、内容要简。 简短是消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主要标志。所谓简短,就是“三言两语,记清事实,寥寥数笔,显出精神,概括而不流于抽象,简短而不陷于疏漏”,用笔要简洁利落,内容集中精炼。 一篇新闻报道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四部分组成。在写 作时我们应当注意: 1、标题要亮。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俗话说“读书读个皮,看报看个题”,意 思是说:一本书从其目录就能知道大致内容,一则新闻从标题就能看出主要意思。因此标题应当非常准确地反映新闻内容,言简意明,平易亲切,准确新颖,富有吸引力。 2、导语要精。导语是新闻的灵魂。导语,就是新闻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 是由消息中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精辟的议论组成,以吸引读者。 3、主体要详。主体是新闻的身躯。它承接导语,对事实作具体的叙述与展开。主体部分要紧扣读者最想知道的典型问题,做到详细而不罗嗦,让读者印象深刻。 4、背景要显。背景是新闻的补充与衬托。它为进一步烘托活动的意义及价值 服务。 写新闻报道时要谋篇布局,做到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层次分明。由于新闻是“缘事而发,淡中有味”。它讲求一定的文采,又要以从群众语言中汲取营养。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叙事突出动感、描绘富有美感、修辞强调实感。 举个例子:2010年8月13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播出反映舟曲

坚持和谐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坚持和谐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税贷醌 构建和谐社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坚持和谐发展,是经济发展、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扎实做好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的治本之策。然而,由于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人们接受教育的不均衡、分配制度的不完整、社会公德中存在的不诚信等因素,使构建和谐社会工程进展缓慢,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任重而道远。那么,我们将如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呢?笔者根据对耳闻目睹的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现象分析,提出以下坚持和谐发展,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意见和建议。 一、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意义 当今的中国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社会发展的不和谐,地区之间的发展的不和谐、城乡之间的发展的不和谐、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不和谐等等。诸多的不和谐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今天中国的发展。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发展环境,实现中国社会

快速、健康、稳定、和谐的发展,成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提到全党面前,动员全党全社会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共产党人不懈的追求。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成果的时候,就曾明确指出“提倡社会和谐”是“它们关于未来社会的积极的主张”。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逐步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到那时,“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人们才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是建立在批判资本主义现实运动的基础上的,指明了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总趋势,而不可能为历史的具体演进提供先验的模式、为未来社会规定具体的细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以人为本改善民生 ——平罗县关注民生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注和改善民生,是今年“两会”的中心议题,也是 中共平罗县委十二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今后我县工作的重点任务。近期, 党校调研组对平罗县关注和改善 民生问题,从教育、医疗、住房和社保四个方面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调研。 一、现实状况 (一教育情况总体良好,基本实现学有所教。一是危房改造工作取得了新突破, 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85所,其中:高级中学2所,完全中学3所,初级中学 4所,九年制学校14所,小学63所,公办幼儿园3所,民办幼儿园7所。中小学在校学生39489名,其中,在园幼儿3348名。在职教职工2918名,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的13人,本科学历1328人,专科学历1136人,中专学历394人。区、市、县级骨干教师298名。全县学校占地面积212.7万平方米,生均占地6.56平方米;学校总建筑面积28.9万平方米,其中楼房面积9.9万平方米,平房面积19万平方米。全县设有 职业教育中心一所(整合了农业广播学校、农机学校、卫 生学校、通源驾校、电大工作站,各类培训中心3个,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13所,村级分校136所。全县基 本形成了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协调发展, 农科教相结合的教育网络体系。1998年6月,我县 顺利通过了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普九”验收;1999年12月,我县被评为全国“两基” 先进县;2001年又率先在全区通过“两基”复验;2003年12月,平罗县推进“两基” 工作,实施素质教育通过了石嘴山市人民政府的评估验收;2008年 6月,我县顺利通过“两基”国检;2008年11月,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 内容提要民生新闻以其关注民生,倾听民意,反映 民声的贴近性,以短平快的时效性而深受民众的喜爱。近年来,电视民生节目频繁报道街头巷尾、家长里短的事件性新闻内容转向为提升民生报道的质量和内涵,本文结合本地民生新闻报道实践,分析了民生新闻线索的采集,新闻敏感的培养,以及民生新闻报道中的思路。 关键词电视民生新闻线索思想性真实性 作为地市级电视台,新闻节目基本上可分为两类,一是时政新闻,二是民生新闻。作为地市广播电视台、包括县级广播电视台,不上卫星,除了作为党委政府喉舌,发布党委政府方针政策之外,另外一个功能就是服务当地民众。而普通民众看地方台,就是关注和了解身边人、身边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小民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大民生”中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哪一项不是为百姓谋福利,惠及民生的呢?所以说,小民生中蕴含大民生,大民生包含小民生。 那么,如何选取民生新闻的新闻线索呢?民生新闻线索获取的渠道主要有三个:一是热心观众热线电话反映,二是相关单位通讯员、线人的提供,三是记者、编辑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选取。找到新闻线索,首先就要熟悉和深入地方实

际。比如热线电话接听,刚入门的新闻从业者分不清所在地市、县市区、乡镇名称,笔者所在的河南平顶山市目前有十个县市区,100多个乡镇,加上街道办事处有40多个,3700多个行政村,作为新闻记者,行政村名称一般不需要牢记,但全市100多个乡镇名称需要记牢,否则,观众热线电话反映线索,记者如果分不清东西南北,路途有多远,乡镇基本概况,也无法前去深入采访。平顶山市境内叶县有邓李乡、夏李乡之别,鲁山县有熊背乡、背孜乡,刚入行的记者容易混淆,整理稿件时,有写成“熊背孜乡”的,这就贻笑大方了。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给电视民生新闻线索的采集总结为14个字即:“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医教保”。从字面意思理解前半句,“柴米油盐酱醋茶”是芝麻小事,跑冒滴漏,市井百态,家长里短,内容琐碎,业内人士也认为是“小民生”,而后半句“衣食住行医教保”,涉及到国家大政方针的制订、实施,最终惠及大众,属于国计民生,是“大民生”。 一、“柴米油盐”:小民生中也有大线索 古人有钻木取火之说,由柴火可以联想到当今的煤炭、燃气、天然气。笔者所在的河南平顶山市是个因煤而兴的能源城市,有全国第二大统配煤矿,矿区东西连绵140多里,十几座煤矿几十家厂矿企业,还有多家上市企业,每个企业

售后服务关注民生服务群众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售后服务)关注民生服务群众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关注民生服务群众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民政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直接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直接面向最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直接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保障人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的客观需要,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温江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必须要重视民政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壹、温江民政事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壹)发展机遇 成均被确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国家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的壹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温江民政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 壹是民政事业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人的全面发展被融入发展战略和发展实践的核心,城乡统筹发展需要更加关心弱势群众的基本利益,民政事业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 二是发展民政事业的制度保障更加有力。城乡统筹强化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政府职能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的转变,有利于政府加强对民政事业发展的统筹管理。 三是民政事业的改革动力得到更大激发。随着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将深刻触动和转变传统的民政事业发展观念,进壹步推动民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拓宽民政事业的发展途径。

(二)主要挑战 随着社会阶层结构、社会人口结构、社会组织结构以及社会需求结构的日益多样化、复杂化,民政事业发展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领域需要应对好壹系列的挑战。 壹是应对社会群体结构变化的挑战。伴随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贫富悬殊相对明显,失业和失地人员、城乡低保户等社会弱势群体日益引起关注。我区现有城市低保2149户、4245人,农村低保2027户、4677人,仍有708户、737人的农村五保户以及低收入家庭、因病因学返贫的困难家庭和因突发性意外造成临时困难的家庭,切实为这些困难弱势群体提供最基本的生活权益保障,任务十分迫切而艰巨。 二是应对社会人口结构发展变化的挑战。我区于2000年就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截止2006年底,全区60岁之上人口数为53343人,占我区总人口数的15.0%,且以年均3.5%的速度增长,其中城区60岁之上老年人口数为22357人,占城区人口数的11.4%。我区城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尚不健全,传统的家庭养老服务功能正于逐步弱化,低收入老人生活照料问题突出,养老服务补贴制度亟待完善。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经济市场化、农村城市化和消费结构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既形成对老年福利事业的巨大需求,也给养老服务带来了巨大压力。 三是应对社会组织结构变化的挑战。随着社会转型,温江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成为“社会人”,如失业人员、待安置的大学毕业生、自由职业者以及退休

论改善民生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论改善民生与和谐社会的关系 摘要:党的十七大将民生问题单列成章,表明解决好民生问题将始终是政府的核心任务,而改善民生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永恒主题。改善和保障民生,就成为化解诸种社会矛盾、问题避免冲突与对抗的核心,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民生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说明改善民生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密切关系,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对我们社会主义建设又快又好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一、关注民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关系到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建设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社会自治化、生态环境优化的持续性过程,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全面考虑,综合平衡。 (一)关注民生是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够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关注民生必须以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为物质基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使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二)关注民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的社会公正反映的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与人基本权利和义务平等的权利关系,追求的是广大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满足,关注民生是现阶段我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途径。(三)关注民生是发挥社会活力的必然要求 充满活力是和谐社会的显著标志,要使社会活力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广泛深入地动员人民群众,坚定不移地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关注民生是完善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必须努力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不断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关注民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抉择 构建和谐社会是从“大社会”的角度提出的,关注民生则是从“小社会”的角度提出的,“小社会”是“大社会”的基础,关注民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只有把民生问题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才能促进社会和谐。 (一)关注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取向 关注民生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取向,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从执政的角度来讲就是以民为本,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二)关注民生传承了我们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我们的党始终将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宗旨。这就内在地要求我们的党要高度关注民生,这不仅事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也影响着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三)关注民生体现了政府“人民本位”的政治取向 “人民本位”是要政府的一切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人民群众才能感受到政府治国理政的实际效果,从而认同和拥护我们的政府。 三、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原则 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战略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把握关注民生的战略任务,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要遵循一

如何打通民生新闻报道痛点

如何打通民生新闻报道痛点 新闻从它诞生的那刻起,就不可避免地跟民生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民生类新闻报道的优劣、深浅,直接关系着一张报纸的质量和受关注程度。从《生活》周刊到《民生报》,民生报道一直是新闻领域的一面重要的旗帜。由此可以看出,民生报道不仅仅再是新闻报道的一个类别、一个视角,而更多的是在彰显专业媒体人的价值取向和新闻理念。 然而,随着新型融合媒体时代的到来,民生新闻的传播形式也随之改变,题材显现得更为社会化和大众化,地域性特征日益凸显。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过于注重感性,却缺乏深度而导致娱乐化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使得民生新闻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没有真正发挥出来。再加上大众文化浪潮的全面席卷和媒介融合理念的大力推动,原本发展起点较低的民生新闻逐渐陷入了迷茫期。如何顺应时代需求,打通民生新闻报道痛点成为了当下新闻发展的重要内容。 一、新媒体背景下民生新闻生产传播格局变迁 如今,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曾经我们熟悉的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介也发生了明显的变革,也可以说,这是一种不得不变的变革,不变即意味着被时代所淘汰。新型融合媒体时代的到来,可以说,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格局,

并且重构了新型传媒生态。在当前新型媒介融合理念的推动下,民生新闻的传播格局必然也随之发生改变。 首先,由于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新型融合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手段也变得更为便捷和丰富,不论是官方媒体,还是自媒体,都在快速搭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新闻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信息交流平台,使得民生新闻在传播的速度、内容以及方式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大众已然成为新闻线索的关键来源,媒体和大众可进行双向交流且能够参与信息共享。 其次,新型融合媒体时代的到来,也意味着传统媒体信息传播“一家独大”“我说了算”的垄断格局将被很快打破。新闻受众对信息的选择和喜好呈现多元化,截然不同于过去传统媒体高高在上的“把关人”身份,分享信息过程中的自由和平等显得尤为突出,媒介格局中的垄断与控制相对就逐渐消减了。当下,各类新闻的受众不再是一个被动接受者,而是快速转变为主动参与者,甚至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一个麦克风,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执照的发布单位。自主、开放、互动,这些特点能将身边实时发生的新闻快速传播与分享出去。再加上,民生新闻本就来源于大众生活,且联系紧密,这种特点就更为凸显了。 二、新型融合媒体时代民生新闻的价值定位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生产者开始对新闻传播率

房产处2011年“关注民生、服务发展”行风建设工作总结

房产处2011年上半年“关注民生、服务发展” 行风建设工作总结 各位领导: 上半年,房产处认真贯彻县委和县纪检委工作部署,深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行风建设与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相结合,努力提高执法水平、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使我单位各项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上半年,我单位深入开展了纠风工作和“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最满意单位评议活动,把此项工作当作重中之重,加强领导,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落实,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既做好业务工作又做好党风廉政工作。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认真研究贯彻落实,由于我单位担负着全县的住房保障、房屋拆迁和城市供热等涉及民生利益的工作职能,都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工作中我们把关注民生,认真解决好群众住房和冷暖当作首要职责,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在实际工作中多出惠民举措,多建利民工程,多办益民好事,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二、严格要求、狠抓落实 (一)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廉租住房建设 今年初,我县为553户廉租住房租赁补贴保障对象发放补贴146.32万元。按照国家及省市的标准制定我县低收入家庭标准,努力将更多低收入家庭纳入保障对象。年底176套廉租住房交付使用,

将极大的改善我县低保户的住房条件。今年,我县棚户区改造任务为819户,建设“时代新城”小区,共改造棚户区334户2.3万平方米。“时代新城”小区同时将配建2栋廉租住房,将新建住宅200套1万平方米,总投资1650万元。目前,时代新城建设项目已签协议的被征收人220余户,交房验收并拆除的房屋218户,发放提前搬家奖励资金130多万元。 (二)认真解决好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对房产处管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我们认真解决群众咨询和投拆,积极组织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如关于办理房产证的问题,个别开发商拖欠税务部门不动产税,至使住户无法办理房照,我们积极协调税务部门并拿出具体工作建议,经政府研究决定,2005年6月1日前开发建设的住宅楼将给予办理房照。关于供热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我们对新建住宅小区全部实行了小区锅炉供热,制定了我县分户改造方案,对原有住宅楼将逐步实行分户供热改造。关于规范物业管理的问题。房产处和社区正在积极督办各住宅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组织两家物业公司申报并获得了3级物业管理资质。对各项意见和建议,我们都严格查找原因及时认真的给予了解决。 三、加强行风建设,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一是认真履行职责,依法行政,文明服务,加强行政执法工作,深入查找房产处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重点查处执法不严、工作落实不力等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整改措施及时解决;二是大力推行五个零工作制度:服务过程“零差错”;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通过领导带头、党员示范、工作点评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强

怎样做深度新闻报道

记者采编经验谈:怎样做深度新闻报道 千龙传媒 版权声明:本文为《记者郑直》提供给千龙传媒独家发布,未经双方书面许可, 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谢谢合作! 深度报道这个形式最早好像出现于中国青年报,他们定义那些有调查、有观点、事实丰富、挖掘较深的通讯为“深度报道”。这个形式目前被很多报刊杂志采用,它成了代表报刊杂志水准和态度的重要内容,与评论有着同等的地位。 深度报道的特征是1,所报道的事件有一定的轰动性;2,文章较长;3,有编 辑的意图在里面。 从深度报道,还衍生出另外一种东西,可以称其为“密度报道”,就是覆盖各个角度,全面阐述事实的长消息。由于这两者现在常常混为一谈,这里也一并说了。 深度报道的选题选择是决定报道阅读率的重要前提,在我的实践中,我觉得有一个原则是选择选题的法宝,那就是在社会伦理、道德等领域能够形成争论、有正反两方面意见彼此坚持己见不可融合、而又不能简单地判断谁对谁错的题材,最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如果记者比较深刻、见解让人信服,在稿件中表明态度当然好,如果不能,仅仅将其最具争议的部分强化引人思考,也达到报道目的。 还有一种题材是让人关注的,那就是能够纪录人们生存状态的选题,能告诉读者别人正在经历什么的选题。人最关心的永远是自己,那些能让他了解自己的生活、 比较自己的生活的内容总会让他关注。 深度报道是一个最广阔的新闻形式试验场,为了更好地表现选题和稿件,编辑可以使用多种手段。其目的只有一条,就是更好地让读者了解文章所报道的这个事情。前几天在网上看到南方都市报的编辑在处理一个人物关系较复杂的稿子时,做了一个简单的“人物关系表”配发在报道的后面,这个老练的做法让我深感佩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