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生新闻的报道方式

论民生新闻的报道方式
论民生新闻的报道方式

论民生新闻的报道方式

关注民生是媒体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提高新闻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如何做好民生新闻?在确保新闻真实性、敏锐的新闻洞察力和独特的新闻报道视角的同时,我们还要掌握科学的民生新闻报道方式,从百姓关心、关注的新闻热点着眼,让普通人成为新闻的“主角”。通过民生新闻的宣传和报道,体现出新闻报道“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和态度。

标签:民生新闻;新闻真实性;社会舆论;百姓利益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新闻媒体同样也处于飞速发展时期,人们获取新闻和消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了解的内容也越来越宽泛。然而,作为一名普通读者,翻开报纸或打开电视,在铺天盖地的新闻中,最能吸引百姓注意力的,读者范围最广的无疑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新闻。

关注民生是媒体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提高新闻吸引力和影响力的一条有效途径。民生新闻以百姓的新闻视角,深入独到的采访,生动易读的解析和行文,受到广大受众的欢迎。近年来,民生新闻的定义可谓众说纷纭。综合各家观点,笔者认为,民生新闻应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无论对何种媒体来说,民生新闻的报道无论从其真实性、可读性还是普及性来说都至关重要。

如何做好民生新闻?如何让看似枯燥无味的政策性文件变成百姓喜闻乐见、容易接受和了解的新闻?是当前许多媒体正在转变新闻报道方式、转换新闻视角的重要内容。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上至中央媒体,下至地方传媒都轰轰烈烈的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不仅是要鼓励新闻工作者深入最基层、亲临第一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更是要让新闻充满真实性、可读性,让读者能够有更深刻的切身体会。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反映普通人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的价值观”是学术界对民生新闻的定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空前发展,普通人的生存问题基本解决,人们不再满足“衣食住行”的安逸,需要“话语权”的回归,这就要求传媒夯建新的民生新闻参照系,让“大民生”取代“小民生。从而也就对民生新闻的采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不是亲临现场,深入实际就一定能够做出好的民生新闻。“走转改”的活动为我们提供了最切实可行的思路,因为优秀的民生新闻,已经不仅仅意味着有良好的舆论导向,还必须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还要有可读性。因此,新闻工作者必须以“走转改”为基本原则,学会换位思考,以平民的角度处理新闻,把所报道的事实与所报道的人物与平民的生活联系起来,力求生动活泼地展现基层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具体时间。在新闻的具体制作中,新闻记者还要注意几大要素:

首先,要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无论任何一条新闻,内容的真实性都远远大于华丽的外表。任何媒体在做新闻报道的时候都要把确保新闻的真实性放在首位,特别是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大多与百姓生活和百姓福利息息相关,以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制作。由于其“亲民”性的特点,因此,民生新闻的深入性和影响力不容小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