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作业

合集下载

《第二单元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作业旨在通过实践性、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和意义,掌握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二、作业内容(一)预习复习1. 复习上节课内容,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预习本课内容,了解细胞分裂的基本概念和过程。

(二)实验探究1. 观察细胞分裂的模拟实验: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分裂的模拟实验材料,记录细胞分裂的各个阶段特点。

2. 小组合作,制作细胞分裂的流程图,并讨论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等物质的变化。

(三)知识巩固1. 完成细胞分裂的填空题、选择题等练习题,加深对细胞分裂过程的理解。

2. 查阅资料,了解细胞分裂在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中的作用和意义。

(四)拓展延伸1. 撰写一篇关于细胞分裂的小论文,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繁殖等,阐述细胞分裂的重要性。

2. 尝试用简短的语言或图画,向家人或朋友解释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意义。

三、作业要求1. 实验探究部分要求仔细观察、详细记录,流程图制作要准确反映细胞分裂的各个阶段。

2. 知识巩固部分要求独立完成练习题,并积极查阅相关资料,拓展知识面。

3. 拓展延伸部分要求思路清晰,论据充分,能够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4. 作业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按照要求提交。

四、作业评价1. 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复习情况,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2. 对实验探究部分的观察记录和流程图进行评分,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对知识巩固部分和拓展延伸部分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注重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4.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学生的作业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

2. 通过课堂讲解、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解答。

3. 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惑。

七年级生物上册《细胞的生活》 练习作业

七年级生物上册《细胞的生活》 练习作业
9.细胞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__________;叶绿体和__________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__________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三、实践题
克隆羊多莉诞生后,哺乳动物体细胞克隆技术发展迅速,在加速家畜遗传改良、优良畜群繁育、保护濒危物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包括我国都禁止利用克隆技术克隆人,这是为什么?请你与同学讨论其中的道理。
提示:可以从技术的不完善和存在伦理障碍角度加以分析。
A.黑色,雌性 B.褐色,雌性
C.黑色,雄性 D.白色,雌性
6.取浸泡去皮的种子,放在红墨水中染色15分钟~20分钟,请指出下列哪个选项表明种子具有最强的生命力( )
A.胚芽、胚
C.胚芽、胚根、子叶全部未染上红色
D.胚芽、胚根、子叶部分红色
7.控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现象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的那个结构中。( )
A.能量B.有机物 C.二氧化碳D.无机物
3.下列物质属于细胞中有机物的是(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核酸 ④糖类 ⑤脂质 ⑥蛋白质 ⑦氧
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③④⑥⑦D.①③⑤⑦
4.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组织细胞后,在下列哪一结构中被利用( )
A.细胞核B.细胞质C.叶绿体D.线粒体
5.科学家将雌性黑鼠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到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内.最后产下的小鼠的体色和性别分别是( )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
二、非选择题
8.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的,一般不含碳,如水、无机盐等,这类物质叫________;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一般含有碳,并且能燃烧,如糖类、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这类物质叫做有机物。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细胞中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功能。

《第二单元第四节细胞的生活》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第四节细胞的生活》作业设计方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细胞的生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作业旨在帮助学生:1. 巩固对细胞基本概念的理解。

2. 掌握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3. 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细胞的生活方式。

4. 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为后续的生物学习打下基础。

二、作业内容1. 预习新课:要求学生提前预习《细胞的生活》第一课时内容,重点了解细胞的概念、结构和功能。

2. 课本作业:阅读课本中关于细胞部分的章节,标记不理解或难以掌握的词汇和概念,并尝试通过查阅资料、同学讨论等方式自行解决。

3. 笔记整理:制作细胞相关概念的思维导图或知识框架图,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

4. 视频学习:观看与细胞相关的科普视频,加深对细胞的理解和认识。

5. 观察实践:利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并记录观察结果。

三、作业要求1. 完成预习后,在课本上标注重点、难点及疑问。

2. 课本作业要求书写规范、清晰,能够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

3. 笔记整理要求内容完整、条理清晰,能够准确反映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4. 视频学习后需提交观看心得或感想,字数不少于200字。

5. 观察实践部分需提交观察报告,包括观察时间、地点、工具、步骤和结果描述等。

四、作业评价1. 预习与课本作业的评价:老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标注内容的准确性和深入程度进行评价。

2. 笔记整理的评价:评价标准包括内容的完整性、条理的清晰度及逻辑的连贯性等。

3. 视频学习心得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了视频内容,是否能够从视频中提取有用信息等。

4. 观察实践报告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观察的准确性、描述的详细程度及报告的完整性等。

五、作业反馈1. 老师将对每位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并在课堂上进行点评和讲解。

2. 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老师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辅导。

3. 对于学生在预习和课本作业中提出的疑问,老师将进行答疑解惑。

4. 老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对下一课时的授课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分层作业)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分层作业)

第一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1.下图中细胞进行的生理过程及其对生物体生长的意义分别是()A.细胞分化,细胞体积增大B.细胞分裂,细胞数目增多C.细胞生长,细胞体积增大D.细胞分裂,细胞体积增大2.如图是某细胞进行某种生理过程的示意图,该生理过程是()A.细胞分化B.细胞分裂C.细胞生长D.细胞衰老3.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最先进行的是()A.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B.细胞质分成两份C.形成新的细胞壁D.形成新的细胞膜4.植物芽尖进行细胞分裂时,得到的新细胞与原细胞相比,染色体的数目()A.减半B.不变C.加倍D.不确定5.月季细胞进行细胞分裂时,最后形成的是()A.细胞核B.细胞质C.染色体D.细胞壁1.农场里,一群小鸡围绕在母鸡周围快乐地嬉戏。

下列关于小鸡和母鸡的叙述,错误的是()A.小鸡和母鸡的细胞结构相同B.小鸡和母鸡的细胞数目相同C.小鸡和母鸡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相同D.小鸡和母鸡体内的细胞都是经过细胞分裂来的2.如图为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的先后顺序为a→b→cB.植物细胞的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C.上图也能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D.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3.下列表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含量变化的图像,正确的是()A.B.C.D.4.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癌细胞是从正常细胞变化而来的B.癌细胞可以借助血液、淋巴循环移动到身体各处C.癌细胞分裂若干次后会停止分裂D.长期吸烟的人其肺癌患病率会大大增加1.下图为四川发现的植物新物种——翅茎黄精。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翅茎黄精根尖细胞的分裂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显微镜下能清楚看到翅茎黄精细胞的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B.翅茎黄精根尖细胞分裂的分裂过程与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相同C.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其形态相同D.若翅茎黄精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则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2n→4n→2n2.下图表示的是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有丝分裂 作业

人教版必修一 细胞的有丝分裂 作业

细胞的有丝分裂1.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B.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C.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是1∶2,它一定不是高度分化的细胞D.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的作用是增大细胞膜对染色剂的通透性并使DNA与蛋白质分开2.某同学在做“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时,未能在视野中找到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原因可能是()A.从别的同学已剪过的根上剪取前端2~3mmB.剪取的根未放入卡诺氏液中固定细胞形态C.在配制龙胆紫染液时使用了2%的醋酸溶液D.观察时间太短,所有细胞都尚未进入分裂期3.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光学显微镜可观察到的现象() A.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B.清晰地看到中心体和染色体C.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D.某一细胞由中期逐渐过渡到后期4.下图是某一学生绘出的高等植物的细胞分裂图像,其中错误的是()A.a和b B.c和dC.b和d D.e和f5.(2017·郑州测试)菠菜根的分生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A.细胞分裂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B.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较固定,数目较清晰C.细胞分裂前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D.细胞分裂末期,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6.在制作洋葱根尖装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不可能用到的试剂是()A.龙胆紫染液B.醋酸洋红染液C.稀盐酸溶液D.30%蔗糖溶液7.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时,下列哪些步骤有利于细胞的分离()①根尖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的混合液(比例1∶1)中②根尖酥软后,取出漂洗③镊子把根尖弄碎④根尖放入载玻片的清水中,盖上盖玻片,再放一载玻片,用拇指轻压⑤染色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③④⑤8.以下哪一组实验材料必须自始至终保持在生活状态下()①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②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③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脂肪④观察叶绿体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①④9.下列关于“观察植物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片制作的正确顺序是:解离→染色→漂洗→制片B.可以看到某个细胞分裂的连续变化过程C.视野中细胞大多具有完整的细胞核D.视野中的细胞大多处于分裂中期10.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D.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11.请根据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佳时期是上图中________图像(填字母)。

细胞工程作业-贾程慎ppt

细胞工程作业-贾程慎ppt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5:1 5:2905: 15:2905 :1510/ 23/2020 5:15:29 AM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0.2 305:15: 2905:1 5Oct-20 23-Oct的 错儿。 05:15:2 905:15: 2905:1 5Friday , October 23, 2020
植物细胞培养
❖ 植物细胞培养分类很多,系统分类分为固体培养和液 体培养,液体培养包括摇瓶悬浮培养和反应器大规模 培养。
❖ 举例:生物反应器大规模培养,搅拌式生物反应器悬 浮培养水母雪莲细胞。
❖ 雪莲是我国高山地区常用的一种名贵药材,含黄酮、 生物碱、挥发油、多糖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散寒除 湿、活血通络、抗癌、抗炎、抗疲劳等功效。
❖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是细胞生命活动或植物生长发育正常运行的 非必需的小分子化合物,其产生和分布通常有种属、器官、组 织以及生长发育时期的特异性。 这些次生代谢产物可分为苯丙素类、醌类、黄酮类、单宁类、 类萜、甾体及其甙、生物碱七大类。还有人根据次生产物的生 源途径分为酚类化合物、类萜类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如生物碱) 等三大类,据报道每一大类的已知化合物都有数千种甚至数万 种以上。
植物细胞培养用于 植物生长次生代谢产物的优缺点
无菌条件下进行 排除病毒和害虫
快速筛选
探索新的合成路线 获得新的有用物质
优点
全过程有效控制
特定生物转化途径 获得均一有效成分
剪切力伤害小
优点分析
剪切力伤害小
全过程有效控制
通过增大搅拌器, 减小通气量,改 变搅拌浆性质、 形状,倾泻叶片, 减小搅拌速度等 方法来实现。
损伤,有意气体 气体传递的抑 引起细胞死亡、 环境条件)尚不

细胞工程作业

细胞工程作业

绪论1、细胞工程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科?它的主要学科背景是什么?细胞工程定义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通过类似于工程学的步骤在细胞整体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遵循细胞的遗传和生理活动规律,有目的地制造细胞产品的一门生物技术。

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细胞全能性其主要涉及的技术包括:细胞融合,细胞移植,染色体技术和细胞培养技术等总的来说,它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按照人们的设计蓝图,进行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及进行大规模的细胞和组织培养。

当前细胞工程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领域有细胞培养、细胞融合、细胞拆合、染色体操作及基因转移等方面。

通过细胞工程可以生产有用的生物产品或培养有价值的植株,并可以产生新的物种或品系。

2、细胞工程在现代生物技术中处于何种地位?细胞工程是作为廿一世纪的支柱产业的生物技术产业中的重中之重,截止20世纪末,全世界生物技术产品销售额已达1000亿美元。

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越来越体现出其魅力所在,并逐渐占据现今社会经济的制高点,并进而成为廿一世纪的技术核心。

1996年度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化学家罗伯特.柯尔说:“本世纪是物理学和化学的世纪,下个世纪显然是生物学的世纪。

”3、细胞工程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有哪些?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应用现代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按照人们的需要和设计,在细胞水平上的遗传操作,重组细胞的结构和内含物,以改变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技术有细胞融合、核质移植、染色体或基因移植以及组织和细胞培养等技术。

5、追踪细胞工程研究与应用的最新进展,并预测其发展趋势?自1904年Hanning成功培养离体胚以来,伴随着相关理论与技术的飞速发展,植物细胞工程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利用细胞融合及DNA重组等现代生物技术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改良现有品种甚至于组建新品种。

1983年转基因植物问世,并于1986年起被批准进入田间试验,美国APHIS到97年1月31日已批准多达两千五百八十四例田间试验。

【生物】第二章认识细胞作业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生物】第二章认识细胞作业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二章认识细胞本章教学分步实施——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节学习使用显微镜本节作业设计【基础性作业】1.玻片上写有“p”字母,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A.dB.qC.bD.p2.显微镜视野中有气泡,位置如右图,可将其移出视野的操作是A.擦拭目镜B.移动装片C.换低倍物镜D.调节粗准焦螺旋(第2题图)3.下图是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目镜和物镜的最佳组合是(第3题图)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4.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转动转换器和移动载玻片后污点没有动,则该污点最可能在A.目镜上 B.物镜上 C.载玻片上 D.反光镜上【拓展性作业】5.小组合作收集显微镜技术发展或应用的资料,制作小报,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参考答案1.【答案】A【设计意图】本题考查显微镜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立相反的像。

2.【答案】【设计意图】本题考查显微镜的操作。

3.【答案】【设计意图】考察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

4.【答案】A设计意图:本题考查显微镜下污点位置的排查。

5.【评价要点】(1)从跨学科角度:体现显微镜的原理与发展融合了生物、物理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2)从推动科技新进展角度:体现在当今医疗、法证等领域的应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互促的关系。

提升学生团队合作,获取信息、分类、归纳、科学表达的能力。

第二节植物细胞本节作业设计【基础性作业】1.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所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其原因是()A.不易污染物镜B.便于染色C.能让光线透过D.便于操作2.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下列现象与原因分析错误的是()(第2题图)A.图1中的装片出现大量气泡——盖盖玻片环节操作不当B.图2中未观察到细胞——标本不够薄而透明C.图3中未观察到细胞核——光源亮度不足D.图4中细胞膜看不清楚——细胞膜很薄且紧贴于细胞壁内侧3.图①﹣④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操作过程示意图,操作顺序正确的是()(第3题图)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④②①D.④②①③4.月季是北京市市花,其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B.组织C.器官D.系统5.红心火龙果富含花青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 生物工程包括那些技术,各有什么特点? 答:生物技术的种类: (1)基因工程(gene engineering) 基因工程是应用人工方法把生物的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分割、拼接、重组。然后再将重组后的DNA导入某种宿主细胞或个体,从而改变其遗传品行。常能使新的遗传信息在新的宿主细胞或个体中大量表达,以获得基因产物(多肽或蛋白质)。这种创造新生物并施予新生物以特殊功能的过程即为基因工程,也称DNA重组技术。 (2)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 细胞工程是指以细胞为基本单位,在体外条件下进行培养、繁殖。或人为地使用细胞的某些生物学特性按照人们的意愿发生改变,从而达到改良生物品种和创造新品种,加速繁育生物体,或获得某种有用的物质的过程。细胞工程包括动、植物细胞的体外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细胞杂交技术)、细胞器移植技术等。 (3)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 酶工程是指利用酶、细胞器或细胞所具有的特异催化功能或对酶进行修饰改造,并借助生物反应器和工艺过程来生产人类所需产品的技术。酶工程包括酶的固定化技术、细胞的固定化技术,酶的修饰改造技术及酶反应器的设计等技术。 (4)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利用微生物生长速度快、生长条件简单以及代谢过程特殊等特点,在合适条件下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手段,由微生物的某种特定功能生产出人类所需的产品称作发酵工程,也称微生物工程。 (5)蛋白质工程(protein engineering) 在基因工程的基础上,结合蛋白质结晶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蛋白质化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通过对基因的人工定向改造等手段,从而达到对蛋白质进行修饰、改造、拼接以产生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新型蛋白质。

2.什么是细胞工程?有什么应用价值?

答: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是细胞学说和细胞全能性学说。1839年,Schwann和Schleiden建立了细胞学说,细胞学研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德国学者Haberlandt(1902年)在发表的《植物细胞立体培养实验》的论文中提出了细胞全能性的观点。Hänning(1904年)进行了幼胚的立体培养,在含有糖、无机盐、氨基酸和植物提取物的培养基上,培养萝卜和辣根菜的幼胚,发现离体幼胚均可充分发育,并且可以提前萌发成苗。 1.1细胞工程在植物方面的应用 ⑴微繁殖技术(Micropropagation)的应用 微繁殖技术,即以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为外植体,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进行植株再生的技术。应用微繁殖技术既可用于克服高度杂合物种因有性繁殖而引起的后代严重分离,如澳大利亚的番木瓜;有可用于名优或濒危物种的快速繁殖,如凤梨、草莓。通过微繁技术已获再生植株的树种主要有番木瓜、柑橘、龙眼、荔枝、苹果、梨、葡萄等,草莓、香蕉等以实现了商品化生产。 通过茎尖培养或微嫁接技术,可以脱去植物体内的病毒,获得无病毒苗木,如苹果、草莓等。另外,在组织培养过程中,如愈伤组织培养、细胞悬浮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等,通过pH值、温度、离子浓度等条件的变化,可增加其变异,从中可筛选出优良的突变体,从而为新品种的选育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愈伤组织、悬浮细胞、原生质体等是基因转化的良好受体材料,并且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进行植株再生也是实现植物遗传转化的重要环节。 此外,微繁殖技术为种质的保存(germplasm storage)提供了新方法。很多种质资源在离体培养条件下,通过减缓生长和低温处理而达到长期保存目的,并可进行不同国家、地区间的种质资源收集、互换、保存和应用,即建立“基因银行”(gene bank),实现种质资源的全球共享。例如,在比利时Catholic University的Leuven研究中心有大量离体保存的香蕉种质库。 ⑵胚培养(Embryo culture) 胚的离体培养是直接应用于植物改良最早的组织培养技术。胚培养可以克服杂交后胚的衰亡,保证种内或种间杂交的成功,或用于无性繁殖困难的植物的培养。胚培养还可以克服种子的休眠和败育。Magdalita等(1996年)和Drew等(1997年)分别进行了番木瓜的种内杂交,得到合适的胚子后,进行了胚培养,以促进杂交成功。Jordan(1992年)得到了愈伤组织,但未得到再生植株。 澳大利亚国际农业技术研究中心对番木瓜和其野生种的杂交胚进行了培养研究,已获成功,并得到了杂交后代,野生种的抗性、高含糖量等优良性状得到了遗传。荔枝是较难进行离体培养的果树树种之一,Kantharajah等(1992年)培养了长度为3mm的荔枝幼胚。其他通过未成熟胚培养进行再生的树种有鳄梨、番荔枝和番木瓜等。姚强(1990年)对桃、油桃和番桃花后60d的未成熟胚进行培养,获得了再生植株。J.Button等(1975年)利用甜橙种胚愈伤组织离体培养获得了完整植株。 ⑶ 细胞大量培养与有用次生代谢产物生产 细胞大量培养有用次生代谢产物是植物细胞工程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通过细胞工程技术,刺激植物体内某些重要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和积累,然后进行分离、提纯,如某些名贵药物、香精、色素等,实现植物产品的工业化生产。 早在1964年我国就开始进行人参细胞培养。1980年以后,我国研究者相继开展了紫草、三七、红豆杉、青蒿、红景天和水母雪莲等植物的细胞大量培养和研究,并利用生物反应器进行药用植物的细胞大量培养的小试和中试。其中新疆紫草中试的规模达到100L,并小批量生产了紫草素,用于研制化妆品及抗菌、抗病毒和抗肿瘤药物。红豆杉细胞大量培养在我国也获得初步成功,从细胞培养物中得到了珍贵的抗癌药物紫杉醇,但产率还有待提高。 ⑷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 原生质体是去掉细胞壁的单细胞,它是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能够再生完整植株的最小单位。每个原生质体都含有该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具有再生成与其亲本相似的个体的全能性。原生质体培养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原生质体的融合,克服远缘杂交障碍,实现体细胞杂交,从而产生杂交后代。在原生质体培养过程中,往往产生大量的变异,可从中选择优良突变体。原生质体可以摄取外源细胞器、病毒、DNA等各种大分子遗传物质,是进行遗传转化的理想工具,此外,在同一时间内获得的大量原生质体在遗传上是同质的,可为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理学、细胞遗传学及其他一些生物学科建立良好的实验体系。 Lizz(1986年)曾分离得到番木瓜的原生质体,Krikorian等(1988年)分离得到了香蕉的原生质体,但二者均未得到持续分裂的细胞。Nyman等(1987年,1988年)首先报道了草莓栽培品种Sengana和Canaga试管苗叶肉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1992年,他们获得了草莓试管苗幼叶和叶柄原生质体的再生植株。Infante等以森林草莓用(Fragaria vesca)Alpine营养系试管苗叶片和叶柄为材料分离原生质体,并获得了再生植株。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是制备原生质体的重要材料,但在落叶果树上,只有少数树种利用愈伤组织或悬浮细胞分离原生质体并获得培养的成功,其中最成功的树种当属猕猴桃。蔡起贵等(1988年)通过愈伤组织分离出中华猕猴桃的原生质体,并获得了再生植株。Kovalenko等(1990年)和Ochatt等(1988年)分别在Colt樱桃和欧洲葡萄上利用悬浮细胞系分离原生质体并获得再生植株。 林定波等(1997年)以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分离得到锦橙的原生质体,并获得了再生植株。易干军等(1997年)也以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分离得到柑橘(红江橘)的原生质体,并获得再生植株。但以叶肉为材料分离得到的原生质体未获得成功。马锋旺等(1998年)对山杏的原生质体进行了分离和培养,在适宜条件下,山杏原生质体4~5d变形,5~6d开始第一次分裂,20d左右可形成15~20个细胞的小细胞团,60d后可形成肉眼可见的微愈伤组织。微愈伤组织经继代培养后,可诱导不定芽和不定根,形成完整植株。 植物细胞在去除细胞壁后,能像受精过程那样相互融合,可实现常规杂交不亲和的亲本之间进行遗传物质重组,从而开辟了体细胞杂交的新领域。体细胞杂交已广泛用于植物育种,已在胞质雄性不育、抗病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同时,在木本果树植物上也得到了有经济价值的体细胞杂种植株。 目前两种最有效的融合系统PEG——高pH/Ca2+ 方法和电击融合方法。 第一例体细胞杂交是通过西红柿和马铃薯的原生质体融合实现的。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柑橘种间杂交中得到大量应用。Ohgawary将甜橙的原生质体与飞龙的原生质体融合,得到了体细胞杂种植株。 ⑸单倍体(Haploid)技术的应用 单倍体育种和相关研究在农业和园艺植物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用Blakeslee等(1922年)和Kostoff(1941年)分别得到了单倍体植株单倍体有利于突变的检测和抗性细胞系的筛选,并且大大缩短了育种的时间。此外单倍体在基因图谱、基因转移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自然形成的单倍体是极少见的,并且仅限于几种植物。花药培养是单倍体形成的重要途径。现已取得成功的果树树种主要有番荔枝(Nair等,1983年)、番木瓜(Litz和Conover,1978年)、4个柑橘品种(Chen,1985年)、龙眼(Yang和Wei,1984年)、荔枝(Fu和Tang,1983年)、苹果(Zhang等,1990年)、梨(Jordan,1975年)、葡萄(Rajasekaran和Mullins,1979年)等。薛光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