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动力机制研究_赵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第12期

科技管理研究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2015No.12

收稿日期:2014-06-16,修回日期:2014-09-15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研究:理论、制度与方法”(14AZD033

),“互联网金融信用风险的动态识别、评价与防范研究”(14BJY194

),“互联网金融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机制、效应与对策研究”(14CJY071)doi :10.3969/j.issn.1000-7695.2015.12.001

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燕,张成虎,王雪萍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摘要: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以第三方支付、P2P 网络贷款、众筹融资、电商小贷、网络理财超市等互联网金融业态成为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整体经济战略实施的重要产业载体。在市场变革、技术进步、制度调整和组织创新四力驱动理论框架下,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与发展路径进行解析,总结了典型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结构与特征,指明了移动化、电商化、自金融将成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发展方向,并提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普惠;动力机制;健康发展中图分类号:F832.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7695(2015)12-0001-07

Research on Dynamic Mechanisms of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na Internet Finance

ZHAO Yan ,ZHANG Chenghu ,WANG Xuep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 n 710061,China )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China internet finance including third party payment ,P2P ,small loans for e -supplier ,crowd funding ,internet financial supermarket and so on ,has promoted the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 and overall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The paper first raises a four -force -driving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market changes ,technological advance ,institutional restruction and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internet finance.Second ,it summarizes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ypical mode of internet finance.It is mobilization ,e -business and self -finance that lead the direction of China internet st ,it puts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finance.

Key words :internet finance ;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 ;dynamic mechanisms ;healthy development

“余额宝”和“百度百发”等众多网络理财产品批量涌现和“微信支付”等移动支付服务迅速崛起为标志,基于互联网的新型金融服务业态在我国呈现出井喷式跃进的发展态势,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议题。2013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士余在“互联网金融论坛”上指出“互联网金融是新兴、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业态。从全球富有代表性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来看,互联网金融业务具有小额、快捷、便利的特征,因而具有显著的包容性,解决了许多传统金融体系不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与传统金融体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共同构成广义的金融体系。

”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报告中首次明确要求“促进互联网金

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这充分表明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和有效监管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全局性重要影响的关键问题之一。

互联网金融具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含义。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泛指一切使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手段开展金融服务的产业形态,是金融业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络结合而形成的产物,其涉及金融信息化的所有方面和全过程,不仅包括传统金融管理信息化、金融业务平移到网络上的简单业务信息化而成的金融业态,也涵盖互联网虚拟经济自发形成的新的金融服务业态及这种新业态延伸到传统金融业中催生的衍生业态。由网络金融化或者由网络金融化为主导的金融业与互联网混合作用而形成的金融业态,我们定义为狭义的互联网金融。由于互联网金融在经营模式、资金来源、信贷对象、监管体系等方面较同传统金融相比存在着先天的优势,由此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互联网金融的生成机制与动力发展机制,为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及健康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赵燕等: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动力机制研究

1理论综述

互联网金融理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研究以互联网的金融功能为主,从互联网技术特点出发,旨在实现传统金融业务的信息化与网络化功能,以顺应信息时代下市场的客观需求[1-2]。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以P2P网络借贷平台、电子商务小额贷款平台为主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应运而生,真正实现了互联网技术对于传统金融模式的改造[3]。由于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诞生较晚,学术界对其研究才刚刚起步,到目前为止,有关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研究可归纳为三大类型:

第一,直接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切入,探究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内涵。从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不同于银行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第三类融资模式,其根本内涵是通过降低中小企业融资门槛、增加客户违约成本,发挥信息采集优势,实现规模经济等途径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进而促进经济增长[4-8]。

第二,从社会化信息分析入手,对第三方支付、P2P网络贷款、众筹融资、电商小贷、网络理财超市等典型互联网金融业态行为模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包括:运作模式、融资阶段划分、信息对称性等,为进一步充实互联网金融发展规划提供思路[9-11]。

第三,提出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下的风险类别与监管策略。互联网金融不仅包含着与传统金融相同的道德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系统风险等风险问题,还包括特有的政策和法律风险、技术风险、央行货币信贷调控难度增大的监管风险、个人信用信息被滥用或不对称的风险。2003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我国形成了“一行三会”的金融业分业监管格局。随着金融电子化、网络化的发展,我国金融监管的立法存在滞后性,同时,“一行三会”属性模糊导致法理、行政管理上的困境,我国金融业正向混业方向发展,监管体制必须适应混业经营的需要[12-16]。

从文献中我们可以归纳出互联网金融大概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替换、优化和创新。替换是指对传统金融业务流程中某环节的直接替换;优化是再造金融业流程本身,即简化、优化或重构;而创新则是创造新的金融模式。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移动化、电商化、自金融将成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发展方向。“移动化”指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支付将会快速发展;“电商化”是指电商企业基于交易信息和信用评估为小微企业提供的信贷服务;而“自金融”模式则是通过互联网的用户聚合和高速传播的特点,为用户提供直接的投融资服务,资金的需求方和供给方都是个人,取代了原有的机构渠道来进行融资和贷款。

2互联网金融的经济学分析

2.1金融创新

对金融创新进行动因分析。从约束诱导论角度,金融组织微观主体进行金融创新的根本原因是为了摆脱外、内部约束[17]。以动态管理学理论与规避管制视角,Kaufmann等[18]认为由于外在市场压力以及金融机构内在追求利益的驱动,两者结合产生了金融创新,以规避管制。以交易成本论视角,Nie-hans[19]认为金融创新的主要动因是降低交易成本,是对技术进步的一种反应。从财富效应论角度,财富增长是对金融资本和金融创新需求的主要因素,Greenbaum等[20]在研究美国金融业历史发展时证实了财富创新对金融创新的需求,同时贬低了高利率对金融创新的替代效应。以中介创新论角度,由于储蓄需求与投资需求之间存在非对称局面,为应对部门间出现盈余或赤字情况,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应运而生。金融中介存在有两方面原因,其一,金融中介拥有规模经济和专门技术,能降低资金融通的交易成本;其二,金融中介具备专业的信息处理实力,能缓解储蓄者和融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引发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21-22]。

2.2互联网金融的经济原理分析

2.2.1技术进步是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原动力

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技术上的突破和应用加快了传统金融、网络金融向互联网金融转变。随着互联网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金融服务日益表现为金融数据流的产生、交换、分析、存储和应用,而金融数据量规模迅速扩大,结构日益复杂,大数据的处理和应用为互联网金融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为互联网金融创新提供技术支持。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关键是大数据的处理及应用在云计算技术环境下,资金供需双方交易信息通过信息处理模型进行组织和标准化处理,并形成时间上连续,形成实时动态变化的信息序列;同时,身份认证技术和数字签名技术等安全防范软件的发展,使得移动支付替代现金、支票等银行结算支付手段,解决小额支付及B2B (Business to Business,企业对企业)大额支付。在互联网技术推动下,互联网业、金融业和电子商务业之间的界线日渐模糊,行业融合日渐深入,形成新的“互联网金融”蓝海。

2.2.2供求结构推动互联网金融市场比重扩大

我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从政府不断出台的金融、财税改革政策可以看出,惠及扶持占我国企业总数98%以上的中小微企业发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