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绪论

合集下载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绪论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我们为什么要学经济学♦萨缪尔森(197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学经济学并非要让你变成天才;但若不学经济学,命运就很可能会与你格格不入。

我们不是为学经济学而学经济学,而是为了它给我们的启发。

♦布坎南(198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经济学不会使你脱离领接济食物的穷人队伍,但是至少会使你了解你为什么会站在那个队伍中。

♦经济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你理解周边的经济现象,分析周边的经济问题;♦学习经济学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进行个人决策;♦学习经济学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国家和地区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

第一节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引例:占座现象“占座”这一现象在生活中时有发生,在大学校园里更是司空见惯。

无论是三九严冬,还是烈日酷暑,总有一帮“占座族”手持书本忠诚地守侯在教学楼或图书馆门前,大门一开,争先恐后地奔入,瞅准座位,忙不迭地将书本等物臵于桌上,方才松了一口气,不无得意地守护着自己的“殖民地”。

后来之人,只能望座兴叹,屈居后排。

上课的视听效果大打折扣,因而不免牢骚四起,大呼“占座无理”。

问题:1)大家为什么要提前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占座?结合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进行分析,并以此分析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否合理和必要。

2)分析占座是否符合经济效率,如果不是,如何改进?一、稀缺性与经济学(一)定义:资源的相对有限性。

即相对于人类的无穷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二)理解:1、资源:经济资源(1)自由取用的资源:即不受限制不付代价而可以任意取用的物品。

这类物品非稀缺资源形成的。

相对于人的需要来说是丰富的,人们对这种物品可以随心所欲地消费而不会影响他人的享用,如风和日丽的春天和迷人和夏日,作为一种景观,自由取用物品的种类是屈指可数的。

(2)经济资源:用稀缺资源生产出来的相对于人们的需要来说,是有限的物品。

这类物品对个人和社会来说,不能以充足的数量满足人们现有的需要,必须节约使用。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绪论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绪论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绪论——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了解什么是经济学,掌握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内容及方法,认识到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引起学习经济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教学难点:经济学的方法;什么是经济?古汉语中“经济”是单音节词,如“经邦济世"“经国济民”.“经济”的本义是“治理国家,拯救庶民”之意.日常用语中,“经济"有以下几重含意:一是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活动。

二是指个人生活用度。

三是指节约,亦即用较少的人财物时获得较多的成果。

宏观经济学中“经济(economy)”一词,由希腊文o’ikos(家产)和n’emein(管理)合成oikonomia演变来的,其原意是家产管理。

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皇后。

许多人都把经济学作为一门赚钱的学问,这是一种误解。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经济学是一门使人生幸福的艺术。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产生于客观存在的稀缺性及由此引起的选择的需要。

一、稀缺性指物品与需求相比在数量上的不足。

1.稀缺性是相对的。

—-相对人类的欲望而言.2.稀缺性是绝对的。

--指存在的普遍性。

3.只有经济物品才具有稀缺性。

物品分自由取用物品和经济物品:自由取用物品(自由财货,Free goods):指0点价格时供给大于需求的物品.例如:空气、阳光、海水、废烟等。

经济物品(经济财货,Economics goods)—-指0点价格时供给小于需求的商品或劳务。

自由取用物品与经济物品可以相互转化。

例如:空气→氧气;二、选择选择-—就是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某些欲望的决策,也就是如何利用既定的社会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1、选择的主体—-微观主体与宏观主体2、选择的客体——资源;3、选择的目的——更好地满足人类的欲望;4、选择的代价-—机会成本5、选择的过程——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选择即稀缺的资源如何进行合理配置。

西方经济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

西方经济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
准就是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大小。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 free lunch!”
2019/11/22
业精于勤荒于嬉
20
• 如果一种资源有两种以上的用途,这种资源用 于某种用途的机会成本,指的是这种资源用于 “次佳”用途所具有的价值,也就是在所放弃
Micro-Economics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
讲授: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程莉 电话:15730437307 邮箱:540922420@
1
• 从樊纲的一篇文章谈经济学的学习
着眼于新的基础(樊纲)
基础知识在一门学科的掌握与发展中及其重要。发展 到今天的经济学,已经是一整套相当复杂、相当深入、涵 盖面相当广泛的知识体系了。而一门知识越是发展、越是 繁杂,在学习它的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打好基础知识 “功底”就显得越是重要,就像盖房子,地基不深,楼层 也高不上去。所有的高楼大厦,都要用砖、用瓦或是用钢 筋水泥,即使材料有些差异,也都有一个“承重”的问题 ,都需要把基础打牢。
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选择用总量既定的生 产资源来生产哪些产品,并最大限度地满足人 们的需要,也就是资源配置(Resources allocation)问题。
2019/11/22
25
如何生产?
“如何生产”:由于资源稀缺,而人们的需要 欲望又无限,这样就必须选择那些既定产量下生 产成本最低的要素组合方式。这就是怎样生产的 问题;
2019/11/Biblioteka 2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程莉
8
经济学 economics
蒙克莱田
《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
2019/11/22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程莉

西方经济学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习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习题答案西方经济学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资源配置2、稀缺法则3、机会成本4、生产可能性曲线5、经济学二、单项选择题1、在要素完全替代时,生产可能性曲线为一条()原点的曲线。

A、凸向B、凹向C、平行2、投入一般又被称为()A、土地B、资本C、企业家才能D、资源3、看不见的手一般指()A、机会成本B、政府C、利润D、价格4、商品的价格一般()零A、大于B、大于或等于C、小于D、等于5、工资、租金、利息、利润被称为()的价格A、商品B、产品C、生产要素D、生产6、时间的利用隐含着()A、机会成本B、价格C、生产要素D、生产可能性7、科学的方法能用于检验()经济学命题A、实证性B、规范性C、微观D、宏观8、生产可能性曲线上任何一定都隐含着资源配置是()效率A、有B、无C、不一定D、帕累托9、微观经济学也被称为()经济学A、小B、个量C、消费者 D10、政府的经济目标不包括()A、充分就业B、经济增长C、生活水平提高D、公平的收入分配三、多项选择题1、经济学研究如何利用经济资源生产人们需要的()。

A、思想B、货物C、劳务D、东西2、下面什么问题是所有经济必须解决的问题()。

A、如何生产B、生产什么C、机会成本D、为谁生产3、经济体制一般分为()A、传统经济B、计划经济C、市场经济D、混合经济4、经济学上的假设一般分为()A、方法论上的假设B、技术假设C、行为假设D、目标假设5、经济学分为()A、微观经济学B、中观经济学C、宏观经济学D、国民经济学四、简答题1、市场经济如何解决三大基本经济问题?2、进行经济思考时经常出现的一些错误?3、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假设条件?一、名词解释1、资源配置将生产要素安一定比例进行组合用于生产的活动。

2、稀缺法则相对于人类需要的无限性而言,任何资源和商品都是稀缺的。

3、机会成本用所有选择中的次佳选择来度量的价值,或者用所失去的最佳选择来度量的价值。

4、生产可能性曲线在给定的假设条件下,所以最大产量组合的轨迹。

西方经济学绪论介绍.pptx

西方经济学绪论介绍.pptx
基本认识:经济主体有哪些?
1. 家庭 2. 企业 3. 政府
家庭


和 服 务
要 素
企业
工资 转移支付 税收 人员

税收

政府购买
第2页/共22页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欲望的无限性
一 • 稀缺性与经 济学的产生
2 资源的稀缺性
3 经济学的产生
如何有效地配置稀缺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物品和劳务,最大限 度地满足人们的欲望,西方经济学也就应运而生
用最大化,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 ➢ 研究方法个量分析法
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 ➢ 解决问题资源配置
第10页/共22页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微观经济学 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
合乎理性的人: 个体的最优化行为
Economic Man
“理性人”或“经济人”
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 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抽象。 抽象的特征: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 都是利己的,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 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 自己最小的经济代价来获取最大的经济
1
的关系
•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采用实证分析方 2 法,属于实证经济学
• 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
3
4 •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都以市场经济制度为背景
第17页/共22页
课堂练习
BD
(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 为()
A 经济物品 B 资源的稀缺性 C 机会成本 D 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2)经济物品是指() A 有用的物品 B 稀缺的物品 C 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课件2.ppt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课件2.ppt
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需要。
作为基本理论,是各经济专业学科的基础课程。
有助于培养新的思维方式,提高经济预测能力。用理性的、 边际的、实证的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人类行为,理解各种社 会制度和组织的性质,对我们生活在其中的各种社会现象从 经济学的角度做出科学的解释。
注意:明辨可用的、有价值的成果;要适合具体国情。
效率: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好处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第10页,共36页。
3、(西方)经济学的定义
(1)研究人们如何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稀缺资源,以便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需要或欲望的科学。
(2)研究社会如何进行选择,以利用具有多种用途的、稀 缺的资源来生产各种商品和劳务,并将它们在不同的人群 中间进行分配的学科。
第3页,共36页。
一、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思考: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经济问题有哪些?
• 最早将经济定义为“奴隶主对家庭财产的经营管 理 ”。
• 经济的实质在于:资源是稀缺的,而个人是理性
的。因此,作为“理性人”一定会选择最优的行动去 追求个人最大的满足。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第4页,共36页。
何实现均衡。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第32页,共36页。
4、个量分析和总量分析法 • 个量分析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作为研究对象, 适用于微观经济学。
• 总量分析以整个国民经济变动情况作为研究对象, 适用于宏观经济学。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第33页,共36页。
五、为什么要学习经济学
PPT文档演模板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
第17页,共36页。
二、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经管类专业课复习资料-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很全)

经管类专业课复习资料-西方经济学复习重点(很全)

本书体系概略微观部分宏观部分•供求理论宏观经济核算•消费者行为理论凯恩斯模型•生产者行为理论AS-AD模型•市场论通货膨胀问题宏观经济政策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现代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一、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起源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亚当·斯密是什么人?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出生于苏格兰的一个海关官吏家庭,14岁就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先后学习了道德哲学、论理学和数学,自学法学、政治经济学,因为成绩优秀3年后推举到牛津大学学习。

1748年(25岁)开始在大学任教,16年后辞去大学教授的职务,成为当时一位年青贵族(贝克希莱公爵)的私人教授,并陪同公爵赴欧洲大陆游学,期间结识了法国启蒙学派的著名代表伏尔泰,重农学派的首领魁奈和杜阁。

1767年回到英国,1776年经济学巨著《国富论》出版问世。

《国富论》到底讲什么?这部著作以发展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为主线,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资本主义社会三个阶级的三种收入理论为核心,系统论述了政治经济学的各个范畴,几乎包括了经济科学的各方面的内容。

全书共五篇。

第一、二篇论述经济学基本原理,形成一系列经济概念和范畴,第三、四篇着重论述经济政策对国民财富增长的意义和作用,第五篇涉及财政学。

(一)历史背景:特殊的18世纪1、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英国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资本主义工业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取得惊人的发展。

2、社会经济关系的重大转变: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重要时期。

(二)斯密的重要贡献1、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经济学体系,使经济学首次具备了可持续性发展的基础。

2、首次将“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置于经济学的中心地位,决定了经济学此后的发展方向和路径。

看不见的手:在自由竞争的市场体制下,个体对自己私利的追逐会受到一种无形力量的支配,使这种对私利的追逐实际上导致了最有利于实现社会利益的结果。

《西方经济学》练习题

《西方经济学》练习题

《西方经济学》练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有限性。

2.区分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标准是。

3.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解决的问题是,中心理论是,研究方法是。

4.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解决的问题是,中心理论是,研究方法是。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10分)1.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耗光。

2.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A.必须做出选择B.政府必须分配资源C.某些人必须忍受贫穷D.除了富人之外所有人都要作出选择3.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的命题()A.2012年央行将贴现率提高到4% B.2012年失业率为6%C.我国的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不公平D.我国所得税的起征点调整至3500元4.以下问题哪一个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税收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行业雇佣工人的数量5.经济学可定义为()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C.研究如何最合理配置稀缺资源D.人们如何依靠收入生活的问题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 )2.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 ) 3.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与资源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

( ) 4.实证方法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方法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 )5.对“人们的收入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研究属于实证方法。

( ) 四.简答题(每题30分,共60分)1.简述与资源配置和利用有关的经济制度有哪些?2.试述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价格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40分)1.下列哪种情况会引起鸡蛋的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A.人们的收入增加B.鸡蛋的价格下降C.农民养的鸡更多了D.医生告诉人们,吃鸡蛋可能感染禽流感2.保持其他所有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A.需求增加B.需求减少C.需求量增加D.需求量减少3.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哪些因素除()外均保持常数A.个人收入B.其他商品的价格C.个人偏好D.所考虑商品的价格4.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的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A.减少B.增加C.不变D.无法确定5.所有下列因素中,哪一种因素不会使需求曲线移动()A.购买者收入变化B.商品价格下降C.其他有关商品价格下降D.消费者偏好变化6.青岛啤酒价格下降一般会导致()A.燕京等啤酒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燕京等啤酒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青岛啤酒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青岛啤酒需求曲线向左移动7.茶叶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 )A.茶叶需求曲线右移B.茶叶互补品需求增加C.咖啡等茶叶替代品需求减少 D.咖啡等茶叶替代品需求增加8.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引起小麦的需求曲线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5年以来我国存款准备金率变动情况
时间 调整为 1985年 统一为10% 1987年 上调为12% 1988年 上调为13% 1998年 下调到8% 1999年 下调到6% 2003年 调高至7% 2004年 调高至7.5% 2006年 上调至9% 年内连续3次上调 2007年 上调至14.5% 年内连续10次上调 2008年 上调至17.5% 至今(9月)年内连续6次上调 2008年 下调至15.5%(13.5%) 年内4次下调(9月后) 2010年 年内连续 3次上调至16.5%(5月10日)
2007-01
数据 7.7% 8.50% 8.30% 8.70% 7.10% 6.50% 6.90% 6.50% 6.20% 6.50% 5.60% 4.40% 3.40% 3.00% 3.30% 2.70%
2.20%
2008-06 2008-07 2008-12 2009-01 2010-08
7.1% 6.3% 1.2% 1.0% 3.5%
❖ 节约不是美德 ❖ 丰收不是好事 ❖ 最低工资法使工人更穷
•理解一些“悖论”—学习必要性之五
•有助于你成为一名经济学家 —学习必要性之六
关于经济学家的笑话——假设
❖ 经济学家们无论作任何预测,都是在一定的假设和 条件上做出的。如果说我们的预测没有成为现实, 那是因为假设条件没有出现。
❖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物理学 家、一个化学家和一个经济学家漂流到孤岛上,十 分饥饿。这时海面上漂来一个罐头。物理学家说: “我们可以用岩石对罐头施以动量,使其表层疲劳 而断裂。”化学家说:“我们可以生火,然后将罐头 加热,使它膨胀以至破裂。”经济学家则说:“假设 我们有一个开罐头的起子……。”
•做出行为(就业)选择—学习必要性之二
例2
❖ 小刘经营一家保龄球场。根据他的会计师计算, 每玩一局的平均总成本(包括房屋租金、设备折 旧、所耗电力以及支付给工作人员的工资等)为 10元。如果每局的价格高于10元,经营当然有利 ,但如果午夜时价格降至7元仍然有人来玩,而高 于7元则无人玩,小刘是应该把价格降为7元继续 经营呢?还是不降价停业呢?
❖ 注:在保龄球厂这种固定支出大的企业中平均固 定成本大于平均可变成本
❖ 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不能影响现在的决策
•做出行为(投资)选择—学习必要性之二
❖ 需求、供给、弹性、边际、机会成本、正常利 润
❖ 效用、消费者剩余、消费者均衡 ❖ 正常商品、低档品、吉芬商品、互补品、替代
品 ❖ 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 ❖ 价格歧视、博弈 ❖ GNP、GDP、NI、CPI ❖ 消费倾向、储蓄倾向 ❖ 准备金率、贴现率、经济增长速度等等
近年CPI变动情况
注:2007年全年CPI上涨4.80%。2008年价格 涨幅前高后低,下半年逐步回稳。全年居民 消费价格上涨5.9%,涨幅比上年提高1.1个 百分点。
月份 2008-05 2008-04 2008-03 2008-02 2008-01 2007-12 2007-11 2007-10 2007-09 2007-08 2007-07 2007-06 2007-05 2007-04 2007-03 2007-02
关于经济学家的笑话——一方面
❖ 叶利钦总统向克林顿总统抱怨他众多的保镖中有一 个叛徒,但苦于不知道是哪一个;克林顿碰到的问 题更棘手,因为在他周围成群的经济顾问中,每逢 重大经济决策只有一个人能够提供正确建议,但可 惜每次都不是同一个人。
❖ 机会成本:作出某项选择而必须放弃的利 益。
小王的放弃
❖ 当处长某年的年薪5.4万元; ❖ 处长的隐性收入:公费医疗、福利分房、公费度
假、节日福利,等等(2万元左右); ❖ 晚上给报刊写点小文章,一年1万元收入; ❖ 下海资金属于自己历年储蓄,利率假定为5%,共
5000元的利息收入; ❖ 合计8.9万元。 ❖ 机关工作时间清闲,五天工作制,每天8小时。 ❖ 公务员工资增长机制;退休后收入高。
平均下降0.49%、1.12%
4.77
平均下降0.5%
3.78平均下降1%、Fra bibliotek.75%2.25
平均下降0.27%、0.5%
1.98
一年期基准利率均上调0.27% 2.25
一年期基准利率均上调0.27% 2.52
2007年
一年期基准利率上调4次
4.14
2008年
一年期基准利率下调4次
2.25
•把握经济动向—学习必要性之四
1996年以来我国利率变动情况
时间
存、贷款年利率
一年定期存款利率
1996-05-01 平均下降0.98%、0.75%
9.18
1996-08-23 平均下降1.5%、1.2%
7.47
1997-10-23 平均下降1.1%、1.5%
5.67
1998-03-25 平均下降0.16%、0.6%
5.22
1998-07-01 1998-12-07 1999-06-10 2002-02-21 2004-10-29 2006-8-19
西方经济学第一章绪论
2020年7月21日星期二
一、学习经济学的必要性
❖ 解释现实问题 ❖ 做出行为选择 ❖ 了解诸多术语 ❖ 把握经济动向 ❖ 理解一些“悖论”
10元钱2个苹果?
50元10个苹果?
9>10 劫富济贫是为了谁

•解释现实问题—学习必要性之一
例1
❖ 小王原来是某机关的一个处长,年薪5.4万 ,在下海高潮中他辞职下海经商,一年下 来他赚了10万元,他认为自己下海是对的 。经济学家如何看待小王的下海得失呢?
•了解诸多术语—学习必要性之三
预期CPI回落 年末存款准备金率或下调
❖ 8月份CPI预计同比大幅下降至5.4%,之后降幅趋缓,预计全 年平均为6.6%;PPI到第4季度也会出现较快下降;全年GDP 增率预计为10.1%。
❖ 工业增加值的时间序列分析表明在2007年5月达到高点后即 开始快速回落,08年保持中等偏低的水平。生产与价格走势 大幅下降可能预示经济正在趋向偏冷,故需要密切关注8月和 9月CPI值。短期可能会看到各种方式减税政策出台,但新一 波由政府主导的投资热难以再现,企业投资增速将趋稳。财 税改革将加快,其核心将是创造利于消费稳增的制度环境, 这将显著改善宏观预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