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基板
玻璃基板的构造和原理

玻璃基板的构造和原理
玻璃基板通常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薄而平整的板块,用于支撑和保护电子元件或电路。
玻璃基板的构造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玻璃材料:玻璃基板通常采用特殊材料制成,具有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和机械强度,以确保电子元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表面处理:玻璃基板的表面通常会进行特殊处理,例如镀膜或涂层,以提高其表面光滑度、耐腐蚀性能和粘附性能,以便于电路元件的固定和连接。
3. 电路连接:玻璃基板上通常会印制或沉积导电材料,通过金属线路或导体与其他元件进行连接,从而构成电路板。
玻璃基板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其优良的绝缘性能和平整的表面特性,作为电路元件的支撑和保护。
在电子元件的制造过程中,首先在玻璃基板表面印制或沉积导电材料,然后通过金属线路或导体将各个元件相互连接,最终形成完整的电路板。
玻璃基板的特殊材料和表面处理可确保电路元件与外部环境有效地隔离,从而保证电路的稳定运行和可靠性。
因此,玻璃基板在电子元件制造和电路连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玻璃基板 生产工艺

玻璃基板生产工艺玻璃基板是电子行业中常用的一种基材,主要应用于平板显示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
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原材料准备玻璃基板的主要原材料是氧化硅(SiO2),其含量通常达到99%以上。
生产玻璃基板所需的四氢呋喃、水、酸碱等物质的纯度也必须达到极高的标准,以确保产品的品质。
此外,还需要配备化学品储存罐、反应釜、管道、泵等设备。
第二步:基板清洗玻璃基板在生产之前需要进行清洗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质。
常用的清洗液有去离子水和酸碱清洗剂。
清洗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时间和清洁度等因素,以避免对玻璃造成损伤。
第三步:涂覆光刻胶玻璃基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涂覆光刻胶,以利用光刻技术进行微型加工。
光刻胶通常是通过旋涂技术涂在基板表面,并进行烘干处理。
此外,不同的光刻胶需要在不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涂覆。
第四步:光刻曝光涂覆好光刻胶的基板需要通过曝光仪进行曝光。
曝光仪是通过紫外线照射的方式,将光刻胶中暴露在紫外线下的部分固化。
光刻曝光的精度决定了产品的最小线宽和过渡线的平滑度。
第五步:蚀刻曝光后的光刻胶需要进行蚀刻处理,以去除未暴露在紫外线下的部分,形成所需的图案。
蚀刻一般采用化学方法,通过酸或氧气等气体进行蚀刻。
蚀刻时间和温度对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状态等都有重要影响。
第六步:电镀电镀是玻璃基板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通过在蚀刻过的基板表面进行金属沉积,可以形成导电路径和连接线路。
电镀方法主要有电解铜和电解镍等。
电镀的均匀性和厚度控制都是影响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的关键因素。
电镀完毕后,需要去除光刻胶,并清洗干净基板表面。
常用的去胶剂含有有机溶剂和碱性物质,需要注意处理后的废液的处理方式。
第八步:检测和质量控制玻璃基板生产完成后,需要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测试,以确保其满足设计目标和质量标准。
常规的检测项目包括表面平整度、表面缺陷、线宽精度、电性能等。
同时,需要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以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玻璃基板简介

四.制程DEFECT
造成不良現的原因大多來自於上游玻璃制程.一般來說基板周邊因制程中央取搬送 之需求,刮傷不良通常不計,但如遇有進行性的玻璃裂痕為避免下游制程產生破 片之情況通常將此判為不良,而CF制程中由CF取放,抽取之動作及切裂工程通 常會造成里面刮傷,擦傷,里面異物及基板端破損或貝殼狀欠陷等不良,如圖:
玻璃基板簡介
玻璃基板的結構 玻璃基板的制造流程簡介 玻璃基板的具體流程簡介 制程DEFECT 發展趨勢
一.玻璃基板的結構
玻璃基板由CF和TFT兩部分組成,如圖:
光擴散板
導光板
棱鏡板
反射板
背光燈管
下偏光板 異方性導電 膜
補價電容
ITO顯示電 極
液晶 ITO共用極 保護膜 顏色區 TAB 驅動IC 上玻璃
3)面板切割 以TFT與CF的封准組合再以超硬質鋼刀滾輪切割再壓裂的方式得到每一片面板. 以后隋著外型,大小及模組外型的狹框化,薄型化的發展,以超硬質鋼刀無法潢足 要求,以后以雷射切割的方式. 4)液晶注入 I將玻璃在機台上用外框固定好,用直下式的方法注入液晶注入液晶時,應注意避 免造成spacer broken及spacer聚集.) II先讓CELL內部真空化后,將CELL的液晶注放口浸入液晶槽中,再以氮氣 作破真 空的動作,內外壓力差與毛細現會使液晶注入CELL內部 當液晶注入時的形狀及排列方式
四種常見的TFT結構示意圖
正常型 堆疊型
gate drain
反轉型
source
gate
drain
gate
source
共平面
drain
source
drain
source
gate
基板玻璃的种类

基板玻璃的种类
基板玻璃是电子元件制造中常用的一种材料,主要用于半导体、平板显示器、光电子器件等领域。
不同的应用需要不同种类的基板玻璃,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基板玻璃种类:
1.硅基板玻璃(Silicon Substrate Glass):硅基板玻璃是一种用于制造集成电路(IC)和光电子器件的基板材料。
其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适用于高密度集成电路的制造。
2.玻璃基板(Glass Substrate):玻璃基板通常用于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平板显示器件的制造。
根据具体应用的要求,玻璃基板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和加工工艺,如钠钙玻璃、硼硅玻璃等。
3.石英基板(Quartz Substrate):石英基板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常用于制造光电子器件、激光器件等高精密度器件。
石英基板可以承受高温高压的加工条件,适用于微纳米加工工艺。
4.氧化铝基板(Alumina Substrate):氧化铝基板具有优良的绝缘性能和热导率,适用于制造高功率、高频率的电子器件,如功率放大器、射频(RF)元件等。
5.氮化硅基板(Silicon Nitride Substrate):氮化硅基板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常用于制造高温高压传感器、微机电系统(MEMS)等微纳米器件。
以上所列举的基板玻璃种类仅为常见的几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还会有更多新型基板玻璃材料的出现。
选择合适的基板玻璃种类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工艺需求和性能指标进行综合考虑。
玻璃基板封装概念

玻璃基板封装概念嘿,朋友!你知道玻璃基板封装吗?这可不是个随随便便就能理解的小玩意儿,它就像给宝贝穿上一层超级透明又坚固的防护服!咱先来说说这玻璃基板是啥。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块特别精致的玻璃板,又平又光滑。
但它可不是普通的玻璃板哦,它是经过各种高科技处理,有着特殊性能的“魔法玻璃板”。
封装又是啥意思呢?比如说,你有一颗珍贵的宝石,为了保护它不受伤害,你得给它找个合适的盒子装起来,这就是封装。
那玻璃基板封装呢,就是用这特殊的玻璃板把一些很重要很精密的东西给好好保护起来。
你想想,那些小小的芯片,就像一个个脆弱的小精灵,它们有着神奇的能力,但是又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伤害。
这时候玻璃基板就挺身而出啦!它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紧紧地把这些小精灵护在怀里,不让灰尘、水汽这些坏家伙有机会靠近。
玻璃基板封装的好处可多了去了!它能让被封装的东西更加稳定可靠,就好像给它们安了一个永远不会摇晃的家。
而且这层“防护服”透明度高啊,不会影响里面的东西发挥作用,这难道不神奇吗?比如说在电子设备里,那些密密麻麻的线路和零件,如果没有好的封装,稍微碰一下或者温度一变,可能就出问题啦。
但是有了玻璃基板封装,它们就能安心工作,为我们带来各种便利。
还有啊,在一些对精度要求极高的领域,比如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玻璃基板封装更是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这就好比在一场重要的比赛中,它是那个能保证运动员稳定发挥的关键因素。
你再想想,如果没有玻璃基板封装,我们的手机可能会动不动就死机,电脑可能会经常出故障,那得多烦人呐!所以说,玻璃基板封装可不是闹着玩的,它是现代科技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更加精彩!总之,玻璃基板封装是个神奇又重要的概念,给我们的科技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和进步!。
玻璃基板生产流程

玻璃基板生产流程玻璃基板生产呀,这可有点小复杂但超有趣呢。
一、原料准备。
这就像是做菜先准备食材一样。
生产玻璃基板得有高质量的石英砂、纯碱、石灰石这些原料。
石英砂得是那种纯度比较高的,就像选水果要选新鲜又甜美的那种感觉。
这些原料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在一起,这个比例可不能乱,乱了就像做菜盐放多了或者少了,那做出来的玻璃就不对味啦。
二、熔炉熔炼。
把混合好的原料送进熔炉里,那熔炉就像一个超级大的魔法锅。
温度超高的,能达到一千多度呢。
在这么高的温度下,原料就开始慢慢融化,融合在一起。
这时候,那些原料就像一群小伙伴在热热闹闹地开派对,互相拥抱、融合,变成了均匀的玻璃液。
不过这个过程得小心控制,温度高一点低一点,时间长一点短一点,都会影响玻璃液的质量。
就像烤蛋糕,火候不对,蛋糕就可能烤焦或者没烤熟。
三、澄清与均化。
从熔炉出来的玻璃液里可能会有一些小气泡或者成分不太均匀的地方。
这时候就要进行澄清和均化啦。
就像把一杯有杂质的水过滤干净,让玻璃液变得清澈又均匀。
这个过程需要一些特殊的设备和工艺,让那些小气泡跑掉,让玻璃液里的各种成分分布得更均匀。
这就好比给一群调皮的小朋友排排队,让他们整整齐齐的。
四、成型。
接下来就是成型环节啦。
玻璃液要被做成我们想要的形状,比如平板状。
有好几种成型的方法呢,像浮法成型就很神奇。
玻璃液会漂浮在一种特殊的金属液面上,然后慢慢冷却,就像在水上漂着的一片薄冰一样,慢慢变成平整的玻璃板。
这个过程需要精确控制温度和速度,要是速度快了或者慢了,玻璃板可能就会不平整,就像走在路上突然踩到一块凹凸不平的石头一样让人不舒服。
五、退火。
成型后的玻璃基板还不能马上用呢,得进行退火。
这就像是让一个刚跑完步的人慢慢平静下来。
因为在前面的快速冷却过程中,玻璃内部可能会有应力,就像人紧张的时候肌肉紧绷一样。
退火就是把玻璃慢慢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再慢慢冷却,这样可以消除内部的应力,让玻璃变得更加稳定,不容易破裂。
六、切割与加工。
玻璃基板行业分析

玻璃基板行业分析玻璃基板是一种以玻璃材料制成的薄板,在电子设备制造、平板显示、光学设备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主要应用领域、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等方面对玻璃基板行业进行详细分析。
一、市场规模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子产品的普及,玻璃基板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全球玻璃基板市场规模从2024年的约200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约3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为8%。
预计未来几年,玻璃基板市场规模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
二、主要应用领域1.电子设备制造:玻璃基板主要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电子设备的制造。
其作为显示屏的基底材料,能够提供优异的透光性能和机械稳定性,使得显示效果更加清晰、亮丽,因此在电子设备制造中有着广泛应用。
2.平板显示:平板显示是玻璃基板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随着液晶显示技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技术和柔性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高质量的玻璃基板需求也越来越大。
玻璃基板的优点是具有优异的光透过率、平整度和机械强度,能够满足高分辨率和高品质显示的需求。
3.光学设备:由于玻璃基板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因此在光学设备领域应用广泛。
比如光导纤维的制造需要使用高质量的玻璃基板,并且在激光器、光纤通信、光学仪器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三、发展趋势1.趋向高性能:随着电子设备对显示效果和性能要求的不断提高,玻璃基板也趋向于高性能化。
未来,玻璃基板将更加注重透光率、硬度、抗刮痕性和柔性等方面的改进,以满足不同领域对高性能玻璃基板的需求。
2.柔性化发展:柔性显示技术是玻璃基板行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相比传统的玻璃基板,柔性玻璃基板具有更高的柔韧性和可弯曲性,适用于折叠屏幕、曲面显示等新型显示技术。
随着柔性显示设备市场的不断扩大,柔性玻璃基板的需求也将大幅增长。
四、竞争格局目前,全球玻璃基板行业竞争格局比较分散,市场上主要有三大玩家:康宁公司(Corning)、旭硝子(AGC)和日本电气(NEG)。
玻璃基板生产工艺

玻璃基板生产工艺玻璃基板是半导体产业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光电子、显示器件等行业。
玻璃基板的生产工艺相对复杂,下面将介绍其主要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玻璃基板的生产通常需要从原材料的制备开始。
常用的原材料包括石英砂、碱土金属、氧化铝等。
这些原材料经过粉碎、筛分等处理后,与其他辅助物质混合,并加入一定比例的熔剂。
接下来,将混合后的原料放入高温熔窑中进行熔融。
熔融过程通常需要高达1500℃以上的温度,并保持一定的时间,以确保原料充分熔化并进行反应。
在熔融过程中,各种杂质和气泡也会逐渐被排出。
熔融后的玻璃液需要进行均化处理。
这一步骤主要是通过加入均化剂和进行搅拌,使玻璃液的化学成分更加均匀,从而提高玻璃基板的质量。
接下来是玻璃基板的成型过程。
这一步骤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浮法,即将玻璃液浇在液态锡流上,让其逐渐冷却凝固;另一种是卷板法,即将玻璃液倒在金属带上,通过传送带的运动使其逐渐冷却固化。
成型后的玻璃基板需要进一步进行加工。
首先是切割和打磨,将大尺寸的基板切割成所需的尺寸,并进行边角的打磨,以提高产品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然后是清洗和检验,将基板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杂质和污染物,同时进行各项物理性能的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最后是包装和贴膜,将基板进行适当的包装和保护,以防止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受到损坏。
综上所述,玻璃基板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材料制备、高温熔融、均化处理、成型、加工、清洗检验和包装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参数,并进行相应的工艺调整,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玻璃基板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以满足不断发展的市场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璃基板的重要性
玻璃基板—是TFT-LCD面板的一个组成部分,在TFT-LCD面板成本中所占比例不高约8%,但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却十分巨大,比如分辨率、透光度、重量、视角等关键技术指标都与玻璃基板的性能密切相关。
因此,业内公认的一点就是,玻璃基板对TFT-LCD产业不亚于硅晶圆对半导体产业的重要性
九、TFT-LCD玻璃基板简介
目前在商业上应用的玻璃基板,其主要厚度为0.7 mm及0.6m m,且即将迈入更薄(如0.4 mm )厚度之制程。
基本上,一片TFT- LCD面板需使用二片玻璃基板,分别供作底层玻璃基板及彩色滤光片(FILTER )之底板使用。
LCD所用之玻璃基板的生产比较复杂,整个玻璃基板的制作中,主要技术包括进料、薄板成型及后段加工三部分,其中进料技术主要控制于配方的好坏,首先是在高温的熔炉中将玻璃原料熔融成低黏度且均匀的玻璃熔体,不但要考虑玻璃各项物理与化学特性,并需在不改变化学组成的条件下,选取原料最佳配方,以便有效降低玻璃熔融温度,使玻璃澄清,同时达到玻璃特定性能,符合实际应用之需求。
而薄板成型技术则攸关尺寸精度、表面性质和是否需进一步加工研磨,以达成特殊的物理、化学特性要求,后段加工则包含玻璃之分割、研磨、洗净及热处理等制程。
到目前为止,生产平面显示器用玻璃基板有三种主要之制作技术,分别为浮式法(Float Technology )、流孔下引法(Slot Down Draw)及溢流熔融法(Overflow Fusion Technology)。
“浮式法”因系水平引伸的关系,表面会产生伤痕及凹凸,需再经表面研磨加工,故投资金额较高,惟其具有可生产较宽之玻璃产品(宽幅可达2 . 5公尺)且产能较大(约达1 0万平方公尺/月)之优点;“溢流熔融法”有表面特性较能控制、不用研磨、制程较简单等优点,特别适用于产制厚度小于2 m m的超薄平板玻璃,但生产之玻璃宽幅受限于1.5米以下,产能因而较小。
浮式法可以生产适用于各种平面显示器使用之玻璃基板,而溢流熔融法目前则仅应用于生产TFT- LCD玻璃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