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肿瘤专家
有黑便,当防消化道肿瘤

48快乐养生 2013.09有黑便,当防消化道肿瘤⊙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 李 巍现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尤其应警惕黑便的发生,及时到医院就诊。
在体检时做一个大便潜血试验,看看有没有潜血,可以及时发现一些早期消化道肿瘤,而大多数消化道肿瘤在早发现、早治疗后,预后是比较理想的。
那么黑便是怎样形成的呢?肿瘤形成后,由于肿瘤血管丰富、生长迅速,较易破溃、出血,红细胞分解后的血红蛋白与肠内的硫化物结合成硫化亚铁,硫化亚铁使大便发黑而发亮,像柏油一样。
出现柏油样便,表明出血量在60毫升以上。
一般上消化道出血常出现黑便,而下消化道出血由于排出较快,血红蛋白还未经分解就排出体外故而便血颜色常为鲜红。
由于肿瘤细胞生长代谢快、慢性出血引起患者贫血,临床上常伴有低热、乏力、消瘦、食欲不振等症状,有的患者还可以出现腹部肿块,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更应警惕消化道肿瘤的发生。
当然,其他一些情况也会出现黑便,如:口咽部出血下咽、消化道溃疡出血、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引起消化道出血、胆道出血、下消化道疾病引起的慢性出血等。
另外,一些药物如口服铋剂、铁剂,食用动物肝脏、血制品和瘦肉以及菠菜等也可引起黑便。
所以,有了黑便的朋友不应盲目恐慌,更不应熟视无睹,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摘自《健康时报》)樊工程师今年57岁,在地质勘探队工作,年轻时经常在野外作业,由于饮食不规律,生活条件艰苦,得了胃溃疡,时常胃痛,尤其是最近胃部疼痛更厉害了,同时还有黑便、虚弱乏力、盗汗、消瘦等症状,到医院消化科就诊,做胃镜检查,结果为胃癌。
由于发现及时,做了胃大部切除手术后,病情逐步好转出院。
目前,中老年人中消化道肿瘤的发生越来越多,消化道肿瘤成为影响我国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
由于消化道肿瘤进展快、发病早期容易被忽视,发现后往往已经发展到疾病的中、晚期,给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
举这个病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醒广大中老年朋友,黑便常是消化道肿瘤的常见表爱挑食的人当心肠癌⊙ 赵芳芳食物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生存问题,还有健康问题。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ppt课件

其他恶性肿瘤
消化道早癌还需要与其他恶性肿瘤进行鉴别诊断,如胃癌、结直肠癌等。
05
消化道早癌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措施
定期筛查
建议高危人群定期进行消化道内镜筛查,以 便早期发现病变。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饮食,增加蔬菜、水果摄入,减少 高脂、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ppt课件
目录
• 消化道早癌概述 •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方法 • 消化道早癌的症状与体征 •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标准与流程 • 消化道早癌的预防与控制
01
消化道早癌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消化道早癌是指发生在消化道黏 膜上皮的早期癌变,尚未突破黏 膜层及未发生淋巴结转移。
特点
早期症状不明显,与普通消化道 疾病症状相似,易被忽视。
监测与评估
定期对消化道早癌的防控工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提高公众认知度
01
制作宣传资料
制作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 传资料,包括消化道早癌的预 防知识、诊疗流程等。
02
开展科普讲座
邀请专家学者开展消化道早癌 的科普讲座,向公众传播科学 知识和理念。
03
利用媒体渠道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 等媒体渠道,广泛宣传消化道 早癌的防控知识。
02
消化道早癌的诊断方法
内镜检查
放大内镜
能将消化道黏膜放大,观察微小 病变,提高诊断准确性。
超声内镜
结合内镜与超声技术,可观察消 化道管壁的层次结构。
01
无痛内镜
通过使用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检 查过程中处于睡眠状态,减少不 适感。
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舌象研究概况

2 舌 下络 脉 与消 化道 肿瘤 关 系 的研 究
舌下络 脉是 中医舌诊 的重要 内容 ,也是诊 断血瘀证 的诊断 标准之一 , 其在消化道肿瘤舌 象 中具有一定 的临床 意义 , 尤 刘 庆等 探讨 “ 原发性 肝癌患者的舌下络脉 特征” ,应用舌诊综合 信息分析 系统对不 同临床分期 的原发性肝癌 患者舌下 络脉的形 态 、颜色及舌 图像分析模块 的红绿 蓝值进行定量 分析 。结果显 示: 舌下络脉脉形宽粗迂 曲 、 色青 紫或紫黑 , 随病情演变 而 颜 且 加重 。 向荣 7 将 0例上 消化道癌症 患者舌象与 8 5例上消化道疾 病患者舌象进行 比较 , 上消化道癌症青 紫舌 比例达 4 . %, 88 9 舌 下络脉紫暗怒张达 7 . %,而对照组青紫舌 2 % , 83 2 0 舌下 络脉 紫暗怒张 3 .9 ,差异显著 ( < .5 O5 % P 00 )。因此 ,紫暗舌 、舌下 络脉紫暗怒张可 以作为上消化道癌 的观察参考指标之一 。一些 学者认 为癌 症 患者舌 下 络脉 的异常 早 于舌质 变紫 或舌侧 的瘀 斑 ,诊断癌症 的灵 敏度 也较高 。舌下 络脉侧重于判断人体气血 的瘀 畅 ,直接与人体 的脏 腑 、经络 、气 血发生联系 ,在恶性肿 瘤 的诊 断 以及判 断其 病情 的严 重程 度方 面具 有重要 的临床价 值。
第 3 第 1 期 卷 7
V _ l3 No.7 1
Hale Waihona Puke 消化道恶性肿瘤 的舌象研究概况
邓海燕 郑丽平
( 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肿瘤科 。北京 ,1 0 3 0 0 9)
【 摘 要 】 本 文通过 对近年来有 关消化道肿 瘤舌象研 究的文献进行回顾性调查总结 ,发现消化道 恶性肿 瘤舌象异 常主要表 现为肝瘿线 的出现 、舌下络脉 异常、舌质 紫暗 、舌有瘀瘢瘀点等方 面。对于疾病的判断 以及临床 辨证施 治提供 指导。 【 关键词 】 舌象 ;消化道肿瘤 消化道恶性肿瘤 ,包 括食管癌 、胃癌 、肝癌 ,大肠癌 ,是 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 , 恶性程度相对较 高 , 发展较快 , 易转 移。 舌 通过经络与脏腑 紧密联 系在一起 ,脏腑 的经 气上荣于舌 ,脏 腑 的病 变必 然也影响精气 的变 化而反应于舌 ,因此舌 象是反应 体 内变化 的非 常灵 敏的指 标。 期 的关 系进行 分析 ,发现随着病情 的发展 , 质由淡 红转为暗 舌 红、绛红。李乃 民 通过对 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和 10例其他 3 1 肝胆疾病患者 的舌 象对 照观察 ,认为肝癌患者主要 以舌边 两侧 ( 即中医舌诊 的肝胆 区 ) 紫和绛紫为多 ,并结合舌瘀斑瘀 点 青 及条文状 隆起物及静脉迂 曲色变 的多少和轻重 ,一定程度上 可 以反映肝癌的病变程度。朴 万山等 7 对 3例上消化道恶性肿瘤 与 19例 消化道溃疡患者进行舌象观察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 中 1 有5 6例 ( 67 )出现青紫舌或舌上有瘀斑瘀点 ,而消化道溃 7 .% 疡只有 1 5例 ( 26 ) 1.% 青紫舌 ,上消化道恶性肿瘤 的舌质变化 明显高于消化道溃疡 ,提示舌象的观察对 于上 消化道恶性肿瘤 的诊 断与鉴别具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
内镜下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129例临床分析

内镜下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消化道肿瘤129例临床分析高原;杨小翠;马卫平;薛麟;贺永锋;张建涛;高梦佳;来宇旭;王玥【期刊名称】《国际消化病杂志》【年(卷),期】2016(036)006【总页数】3页(P387-389)【作者】高原;杨小翠;马卫平;薛麟;贺永锋;张建涛;高梦佳;来宇旭;王玥【作者单位】725000 安康市中心医院消化科;725000 安康市中心医院消化科;725000 安康市中心医院消化科;725000 安康市中心医院消化科;725000 安康市中心医院消化科;725000 安康市中心医院消化科;725000 安康市中心医院消化科;725000 安康市中心医院消化科;725000 安康市中心医院消化科【正文语种】中文随着近年来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消化道早期肿瘤及癌前病变的诊断率明显提高。
相对于外科手术,内镜下治疗有着创伤小、治疗费用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接受内镜下治疗。
目前内镜下治疗针对消化道肿瘤主要有内镜下多环套扎黏膜切除术(EMR-L)及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
本文回顾性分析总结了近年来在安康市中心医院行EMR-L/ESD治疗的129例病例,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0月至2014年10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行EMR-L/ESD治疗的患者共129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59例,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55岁。
其中食管病变有93例,胃部病变25例,结肠病变5例,直肠病变6例。
所有患者术前均经内镜活组织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肿瘤性病变,且经超声内镜检查明确病变局限于黏膜层内,无黏膜下及远处转移;经心电图、胸片、上腹部CT、肺功能、血常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浓度测定、凝血酶时间测定)、感染四项(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检查均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1]。
消化内科科室介绍(1)

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科室介绍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是该院重点学科,是衢州市衢江区建立最早、最大、收治病人最多的消化专科,是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潘文胜教授专家工作者。
该科有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多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5名。
核定床位24张,实际开放床位30张。
业务范围与技术水平各种消化系统疾病:包括食道、胃小肠大肠肝胆脾胰各脏器器质性功能性疾病及各种毒物中毒。
包括腹痛腹胀腹泻便秘腹块呕血血便黑便粘液便呕吐反酸嗳气呃逆黄疸贫血吞咽梗阻乏力纳差消瘦烧心排便不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
常规开展消化道大出血急诊内镜下止血;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套扎治疗;消化道狭窄扩张术及支架置入术;息肉摘除术;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内镜下胃肠道早期肿瘤切除术(黏膜剥离活检切除等。
主要特色诊疗项目:1.消化道肿瘤和癌前病变的内镜下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包括内镜下黏膜切除(EMR)及黏膜下层剥离术(ESD)治疗。
2超声及CT引导下肝、胰、腹腔肿块穿刺术诊断肝胰疾病。
3重症胰腺炎综合治疗:采用内科保守综合治疗,并结合中医治疗,早期经内镜置入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成功率高。
4 肝硬化及并发症的治疗:应用食道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内镜下硬化剂治疗、圈套套扎治疗,极大的降低了再出血率及死亡率5 应用窄带成像放大内镜等对早期消化道肿瘤的诊断治疗,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治愈率。
6内镜下管道狭窄扩张术、支架置入术可扩张食管、幽门口、吻合口狭窄,解除梗阻,可作为晚期食管癌、贲门癌、结肠癌患者的姑息治疗,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7 上消化道异物取出术:能迅速取出各种异物包括硬币、鱼刺、金戒指、动物骨头、针、剪刀、柿石等,最小的年龄7岁,最大的达77岁,有效避免手术,减少经济开支。
13.各种常见胃肠道疾病如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溃疡病、胆囊炎的诊断和治疗。
14.晚期食道癌、胃癌、肠癌、胰头癌的诊断、介入治疗。
三氧化二砷在消化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类用它治疗 疾病已有 20 4 0年 的历史 。砷 的生 物学特 性具 有两面性 , 一方 面为其 剧毒性 , 一方 面也 是生 另 命 所必须 的超微量 元素 , 并且有抗 癌作用 。我 国著名 血液学专家陈竺等【 嘴 A 2 s 用于急性早幼粒细 胞 白 o 血病( ct po ylct u e i。 P ) A ue r e y cl km a A L 的治疗 , m o i e 取得 了令 人瞩 目的成 就 , 开创 了恶性肿瘤 治疗 的新 纪元 。 随着人们 对 A 2 s 的作用机理 和适 应证方面 的衍生研 o 究, 相继发现其在肺癌 、 食管癌 、 胃癌 、 肝癌 、 胰腺癌 、 宫 颈癌、 恶性胸腹 水等 方面有显 著 的治疗 作用 ,04年 20 1 O月 A 2 国家药监 局批准用 于治疗 晚期肝 癌 , s 获 o 本 文就 国内 、 外三氧化二砷在 消化道肿瘤临 床和科研方 面 的研究成果做一综述 。
而 A 2 s 不仅可以诱导细胞凋亡 , o 而且可 以下调细胞 的
诱导凋亡作用和非常高的治愈缓解率 , 刺激 了诸 多学者试图将 三氧化二砷 的这种抗肿 瘤细胞 的凋亡作用尝试着在 其他 血液病 和 实体瘤的治疗 中应 用。初步的结果 已经发现, 三氧化二砷对多种 实体瘤的治疗非常有效 , 在恶性肿瘤 的治疗 中发挥 着越 来越
重要 的作 用。本文就三氧化二砷在 消化道肿瘤临床和 实验方面的研 究成果做 一综述。
B l2和 c m c c 一 — y 基因 的表达均 明显 下调[ 6 1 。由于 B l2 c一 和 cm c - y 的下调 , 一方面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 , 另一方
面 可以通过下调 h R T T的表达来 下调端粒 酶活性 , 从
最新: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胰腺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最全版

最新: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胰腺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最全版)【摘要】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消化道恶性W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国内外都呈快速上升趋势。
因其临床表现隐匿,早期诊断缺乏兼具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指标,致使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低于8%o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是世界性难题,早诊率仅为5%;提高早诊率是改善胰腺癌整体预后的关键;实现胰腺癌早诊早治的关键是明确胰腺癌的高危人群,提高早期诊断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规范胰腺癌早期诊断的流程以及早期胰腺癌的治疗等。
【主题词】胰腺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共识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国内外快速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
Globalcan 2018年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458918例新发病例,432242例死亡病例。
2019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9.5万例胰腺癌新发病例,位列我国恶附中瘤发病率的第10位;共有8.5万例死亡,在男性和女性肿瘤相关死因中居于第6位和第7位。
胰腺癌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仅为7.2% ~ 9%。
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但尚未建立完善、规范的胰腺癌早期诊断体系,导致胰腺癌早诊率极低、早期诊断率不足5% ,约60%的患者首诊时已转移、约30%的患者首诊时处于局部进展期,是胰腺癌患者整体预后差的主要因素之一。
2011年,国际胰腺癌筛查联合会首次达成对家族性胰腺癌亲属或胰腺癌高危人群筛查的共识;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近期发表研究结果也持相同的观点。
但我国尚缺乏胰腺癌早诊早治的相关专家共识,为此, 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早诊早治学组制定了胰腺癌早诊早治的专家共识。
一、早期诊断(-)早期胰腺癌的定义及早期诊断的意义早期胰腺癌是指肿瘤直径≤2cm ,局限于胰腺内,无胰腺外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者。
早期胰腺癌手术切除率为90% ~ 100% ,5年生存率可达到70%〜 100% ;进展期胰腺癌5年生存率多不超过5% ,故胰腺癌早期诊断意义重大。
(二)胰腺癌筛查的获益人群1.胰腺癌高危因素:胰腺癌发生的确切原因和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是不良生活方式、遗传易感性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机器人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的质量控制完整版

机器人胃癌切除消化道重建的质量控制完整版机器人手术系统以其高清放大术野、过滤手震颤和多自由度可转腕机械臂等特点,在胃癌切除手术和消化道重建中具有一定优势。
目前,对于机器人胃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选择及规范应用仍存在争议。
为规范机器人胃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的选择和实施,本文围绕机器人胃癌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这一话题,阐述了消化道重建前的质量控制、适应证的掌握、消化道重建的原则以及消化道重建后并发症预防和管理等多个环节;重点评述了机器人辅助消化道重建和全腔内消化道重建的操作细节,包括手工缝合技术、直线切割闭合器线性吻合技术和圆形吻合器圆形吻合技术;同时对新技术在机器人胃癌术后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潜力进行了展望。
2002年,Hashizume等[1]首次报道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继之的临床实践证实,手术机器人系统以其高清放大的3D 视野、多自由度可转腕机械臂、主从式架构和过滤微震颤等优势,极大地提高了主刀医生手术操作的舒适度和降低了人力成本,现已成为外科医生的技术利器[2]。
随着机器人手术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和外科医生手术操作技术的不断精进,机器人胃癌术后消化道重建也从机器人辅助方式逐渐向全腔内方式转变。
为此,在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上消化道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消化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胃肠病学分会共同倡议指导下,组织国内本专科领域38位专家共同制定了《机器人胃癌切除术后完全腔内消化道重建中国专家共识(2021)版》[3];对推广和规范实施机器人外科手术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机器人消化道重建操作难度较大,需要在多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以确保手术安全,从而有效规避术后并发症,达到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目标。
一、消化道重建前的质量控制1.机器人胃癌切除及消化道重建适应证和禁忌证:对于机器人胃癌切除术及消化道重建适应证,目前尚缺乏统一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化道肿瘤专家:我每两年做一次胃镜
健康时报驻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特约记者 简文杨
《健康时报》(2014-04-28第23版) 【字号 大 中 小】【评论】【打印】【关闭】
最新召开的第七届全国消化道早癌学术研讨会上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消化系
统肿瘤发病占恶性肿瘤总发病数一半以上。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外科常委兼外
科组组长、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大外科主任林锋教授表示,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
变在消化道肿瘤发病率上占据重要一席,喜欢烫、老拖着、畏惧检查是消化道肿瘤患者
三大特点。
以广东为例,林锋介绍,胃癌、食管癌是广东粤东地区尤其是潮汕地区的高发
肿瘤。“潮汕人热衷饮滚烫的功夫茶、腌制食品、喜吃夜宵,长此以往,都容易诱发
消化道病变。”林锋表示,过热的饮食会导致食管黏膜严重的物理损伤,过快进食则使
食管运动出现协调障碍,容易诱发食管炎等,久之就可能转变成食管癌。滚烫的粥很快
进到胃腔里,同样也“烫坏”了胃黏膜,引起胃炎、胃溃疡,可能演变成胃癌。
消化道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已经到了中晚期,增加了治疗
困难。”林锋指出。我国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率仅为7%~10%,而每年接受消化内镜检
查的人数平均100人中仅有1~2人!林锋坦言,很多人对内镜检查手段畏惧,被动或
主动的忽视了消化道肿瘤的早期筛查。
“我会每两年做一次胃镜,”林锋表示,“现在的消化内镜无论从器械还是技术上都在
不断的进步,都能极大地缓解患者体检的痛楚,我院甚至有消化内镜中心的医生能自己
给自己做内镜”。他强调,消化道肿瘤高发区和高发家庭人群,年龄在40岁以上,均应
定期接受内镜检查;如有肿瘤家族史、生活习惯不规律、或出现上腹部疼痛、突然消瘦
等症状的人群应尽早进行内镜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